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65|回复: 3

学术交流及其对学术生态的影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22 22:5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杨文志(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 来源:学术批评网 2009年11月14日

在实施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关键期,我国科技发展进入重要跃升期。同时,学术界的浮躁和不端行为也引起社会广泛忧虑,使我国学术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学术诚信和学术公信危机。客观评析和科学面对这场学术危机,建立完善学术繁荣和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促进我国学术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是事关我国民族复兴的大事。学术交流是学术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是维系学术生态系统生命机理和系统结构的基础,是保证学术生态系统“代谢”和“生长”的动力源泉。从学术生态的角度来研究和解决我国学术危机问题,研究学术交流及其对学术生态的影响,对于繁荣学术,促进和谐学术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学术生态的基本状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术生态环境大为改善,学术研究投入不断增加,政府资助学术研究的覆盖度和强度大幅增加,科技奖励力度不断加大;学科体系、研究理论不断完善,知识不断增长;一批新的科技社团或分支机构相继成立,一些注重学术积累、鼓励学术创新、倡导学术争鸣的优秀学术期刊相继出现,对外学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学术研讨、学术评价、学术传承和推介学术新人等学术交流平台趋于完善;学术机构独立性有所增强,学术职业者受系统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其社会经济地位及研究自由度提升,形成相对自由、多元的思想环境和相对规范、体面的从业环境。但是,应该看到,随着学术职业化程度的提高,以及科技的日益功利化,外界对学术共同体的压力、推力、诱惑越来越大,以及学术共同体内部缺乏规范和自律,打破了学术生态平衡,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使我国学术界面临前所未有的诚信和公信危机。

(一)对学术及学术生态的认知

现代意义的学术引自于西方。对于学术概念本质及其内涵的认识,是认知和建构学术生态,建立完善学术共同体的价值观、规范行为的基础。

1.学术的实质和内涵

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学者把“学”与“术”分开来用。如,严复认为“学主知,术主行”;梁启超以为“学者术之体,术者学之用”。  《辞海》(1999年版)把学术解释为“指较为专门、有系统的学问”,这种泛论式定义与现在对学术的理解有较大差距。

西方的学术,是由受过正规教育并在大学中工作的学者所进行的非实用性研究工作,在欧洲传统中,学术是由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在具备专业条件的环境中进行非实用性的探索。《牛津高级辞典》(1989年版)把学术解释为:学校的,学院的;学者式的,非技术的或非实用的;仅注重理论的,学术的。《剑桥国际英语辞典》(1995年版)解释为:与学校、学院、大学有关的,或者与学习和思考有联系的,但与实用技能无关。《美国传统辞典》解释为:学校的、与学校有关的或具有学校特征的,尤指是具有较高学识的学校;与自由的或古典文化的研究有关的,而非与技术或职业性的研究有关的;除学术方面以外对外界毫无知觉的;以正规教育为基础的;纯粹理论的或推理的,无实际目的或意图的;没有实际目的或用途的。这些“学术”解释的共同点是:与学院有关;非实用性。西方在界定学术时强调上述特点,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学术与学院有密切关系,是因为在分工发达的现代社会中,进行学术研究并非人人可为、处处可为,而只有受过专门训练并在专门的环境中才能进行。因此,美国大学有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学院之分。在教学型学院中,并不要求教师进行学术研究,尽管这些教师都经过正规训练。即使在研究型大学中,也只有部分教师具有进行学术研究的资格,并拥有相应的学术职位――教授。像我国大学有教授职称的人员,如公共外语、体育、艺术教育等教学工作的教师、学报资深编辑、实验室工程师等,在美国都不在教授之列。  

另一方面,学术不能完全追求实用。正如梁启超所言,倘若“不以学问为目的而以为手段”,则动机高尚者会以学问为变法改制的工具,但动机低下者会以学问为博取功名的敲门砖,过时则抛之,导致学者将其关注的焦点转移到学问之外,从而使研究离开学术。王国维指出“学术之发达,存在于其独立而已”。 因此,学术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学者在“象牙塔”中进行的“为学术而学术”的“纯学术”探索工作。难怪,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院士在今年4月下旬中国科协召开的学会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在当前的大形势下,学会作为科学共同体的组成部分,要走出传统学会的“象牙塔”,又不能完全抛弃“象牙塔”,一定要掌握好度。

2.学术生态的寓意及其系统

学术生态是借用于生态学概念,意在说明学术共同体就像生态系统一样,具有复杂性和关联性。学术生态概念的提出,为研究我国学术系统的基本规律,认知学术共同体与外界的关系,建构和修复我国学术生态,提供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和系统方法。人们一般把生态系统解释为,在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 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组元(空气、水体及生命所需的各种养分)、生物组元(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生态系统内各组元是互相依赖的,任何部分受到影响,其它部分必然受到牵连;若其中某种关系被破坏,整个系统将失去平衡,以至毁灭。

学术生态系统的机理与生物生态系统十分相似,学术生态系统包括有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学术生态的内部结构,主要指由学术研究者、传承者、应用者、管理者、把门人等参与者种类,每类人员的数量构成的参与者种群数量,这些参与者在学科分布、部门分布、单位分布、地域分布构成的种群空间格局和时间变化,科层制、行政化、权力层等构成的群落垂直结构,横向联系、信息交换构成的水平结构等,以及行为所遵循的基本标准、规则、范式等构成。学术生态的外部结构,主要指学术存在的外部环境,如文化(土壤)、政治(大气)、制度等非学术成分的形态结构。张开逊曾做过一个比喻,用来说明技术、科学、教育、文化的关系,他以为对人类有用的技术可比作红苹果,科学是长出红苹果的树,这棵树生长需要的土壤、肥料和水就是教育,树生长需要合适的温度和阳光,这就是文化……科学发展离不开环境,然而很多情况下科学家自己无力改变环境。 显然,张开逊所说的文化环境中包括文化、政治、制度等学术共同体之外的外部影响因素。

3.学术共同体的生态位

学术共同体一般就指科学共同体或学术界,它是一种以学术研究为纽带的关系共同体。学术共同体具有特殊的社会规范、独立的精神气质,这是其区别于政治的、经济的、其他文化的共同体的基本特征 。刘庆昌认为,学术界(学术共同体)是以学术为目的和内容的一个精神文化世界,支撑这个世界的硬件是学术人、学术组织、学术活动和学术媒体,支撑这个世界的软件则是学术信念、学术道德、学术组织、学术规范、学术制度和学术传统。理想的学术界是学术人真诚交流学术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研究思想的世界,这里没有世俗的等级和权力,只有智慧的真诚面对,没有山头和霸权,只有平等的、独立的学人;是青年学人的学术学园,让人们感到这里很神圣、学者很崇高、学术很严肃;是学术正义、学术道德和学术使命的宣传阵地,学人会积极主动地融入其中,不必媚俗,不必阿世,只需思想和直诚,人们会很快乐。  

学术共同体是学术生态系统的核心,学术共同体与外界环境特别是政治环境的关系十分紧密。由于科技对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关联性,以及科技的日益普及,学术与政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为获得科技的支持,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对学术共同体的争夺和利用趋于激烈,特别是政治共同体利用其独特的权力手段对学术共同体的控制越来越明显。 要研究学术生态环境,就必须研究学术与政治之间的互动关系。徐治立在考量科技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及其互动机制后,认为科技政治空间之间存在三种基本的作用力,即价值张力(科技与政治之间价值取向的背离与吻合)、权力张力(科技与政治之间干涉与自由的关系)、契约张力(科技主体与政治主体之间对于研究活动的委托与代理关系)。科技理性是科技主体的根本价值,也是政治主体确立自己合法性的工具,现实中科技与政治的价值取向存在特定的妥协机制。科技与政治之间干涉与自由的论争伴随着科学与政府的关系演化展开,科技活动需要自由,自由是科技主体的一项权利,好奇心是科技发展的内在动力,但这种自由是有限度的,现代科技活动自身也需要政治的干预,这种干预表现为政治主体对科技活动的组织、计划和规范。政治主体与科技主体间存在委托代理关系,体现在政治主体对科技功利价值的认同,并通过契约方式反应到科技与政治之间的物质经济关系,以及科技活动的市场机制。徐治立还认为,我国存在着科技政治空间的价值张力中科技主体性价值实现程度不高、权力价值中政治作用失当,特别是在契约张力中,委托着与代理者的角色不明确,边界组织缺乏,更没有维护契约关系有力的市场规范和法制保证 。这为研究我国学术共同体的生态位与外部环境,提供一种很好的思路和方法。

(二)我国学术生态系统中的不和谐现象

学术是对真理的追求,然而一段时期以来我国学术界的一些现象却令人担忧。从经费申请到科学研究,从考核评价到成果鉴定,从传道授业到为人师表,学术共同体的诸多科学道德与行为准则遭到破坏,这种现象的广为传播和蔓延,蚕食着学者的良知,败坏求真的氛围,污染圣洁的学术殿堂。对我国学术界的不正之风论争时日已久,对学术不端行为、学术共同体内的不和谐现象揭露谓多,在此作者进行了深入剖析,从学术态度、学术研究、学术成果、学术评价、学术传承、学术管理等6个角度,将我国学术生态中的不和谐现象梳理和归纳为30种(表1)。可见,我国学术不端行为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千奇百怪,几乎涉及到学术生态系统的各个环节。

表1  我国学术生态系统中的不和谐现象
学术行为 主 要 现 象
学术态度 1.学术道德观念淡薄;自吹自擂,狂妄自大,目空一切,借端炒作。
2.学风浮躁,利益驱动,治学松驰;求数量、追速度,不求质量;东拼西凑,求有不求精。
3.夸夸其谈,言之无物;照抄照搬,思想僵化,墨守成规,言必称本本和国外。
4.游戏学术,热衷浮名,竞逐市利,垂涎权势;以数不清的学术头衔包装自己,身在学术界心有旁骛。
学术研究 5.急功近利,追求研究过程的短平快。
6.违背科学范式,不求事实,不求实证。
7.理论脱离实践,闭门造车,无的放矢。
8.伪学术命题,追求奇异;追求名词创新,套用流行词汇;跨文化学术复制,在半解中照抄袭学术概念及术语,囫囵吞枣或误读中重组为论文。
9.伪学者行为,非学者充当学者,非学术研究人员主导或支配研究。
10.伪数据,伪造或篡改原始实验数据。
学术成果 11.抄袭剽窃,弄虚作假,招摇撞骗;为评学术头衔,拿他人文章换上自己大名;为晋升学术头衔,托人情、拉关系,花钱雇人写文章;学生抄老师、老师抄学生者。
12.抹煞前人成果,自我夸张宣传;论文不介绍同行,不正确注明引文。
13.一稿两投,甚至多投;一项研究结论拆成多项论文发表,一篇论文拆成多篇论文发表;一味自我引用。
14.强行在自己无贡献的论文上署名。
15.假冒伪劣,粗制滥造;学术研究“虚拟化”,利用互联网网络文献并凑论文。  
学术评价 16.不遵循学术共同体范式,缺乏健康的学术质疑、学术争鸣、学术批评;互相吹捧,旁敲侧击,互相攻讦。
17. 不遵循同行认可、同行评议的准则和程序。
18.学术成果评价、学术人才评价和选拔的预设性(分配名额)、照顾性(讲平衡)、非学术因素主导性。
19.学术评奖、项目评审、学科点增设、科学发现首发权确立、学术论著发表出版中的行贿受贿、钱权交易、权权交易、人情交易,不正当的非学术行为。
20.伪职称、伪工作经历。
学术传承 21.教授不授课、导师不作指导,学者不做研究;导师成“老板”、研究生成“包身工”。
22.盲目扩招,学位掺假、注水。
23.官员“读研”入学不考试,进校不听课,不搞研究,考试和毕业论文找“枪手”;真的假学历和学位,假的真学历和学位。
24. 沽名钓誉,官员兼职教授、企业家兼职教授;学术与非学术互通有无、互为交易。。
学术管理 25.我国学术共同体的规范和标准建设滞后,一些学术机构依附国外的结论作评价依据,借用工程建设的方法评价学术。。
26.学术横向组织、边界组织缺位,缺乏学术自律和监督主体,学术共同体缺乏自己真正的看门人;无官不成学会,学会的行政化和非自主性。
27.学术管理的官本位,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不分,学术隶属权术;政府评价学术、同行认可和社团认可缺位。  
28.计划学术,过度行政的资源配置方式。
29.学术评价、成果评价和学人评价制度的过度功名化、物欲化,与实际利益挂钩过分紧密等。
30.学人“一荣俱荣”的显规则和潜规则,学术成功=政治成功=经济成功;学术机构乐于向政府管理部门输送干部,政府管理部门乐意向学术机构借调人员。

学风是世风先导,学风败坏必世风败坏;学术乃天下公器,个别学术不端行为将败坏整个学术界的声誉。我国学术生态病象虽然只发生在局部,反映为少数学人的行为,但其影响的放大作用和危害却极大。如任其滋长,不仅败坏学风,导致学术道德沦丧,贻误年轻一代学人的成长,使我国科学技术丧失创新活力,危及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还将损害我国科技界的声誉和社会公信力,影响我国学术界的国际形象,最终将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障碍。

(三)我国学术生态失衡的诱因解析

造成学术生态失衡的原因较复杂,有外在与内在的原因,有历史与现实的根源。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70年代末,是一段充满剧烈社会动荡的时期,大环境使得我国学术“象牙塔”无法存在,这是我国学术建设未彰的历史和外部原因。同时,我国治学传统的主流是为致用而治学,这种学术价值观是我国学术建设未彰的现实和内部原因。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转型,利益格局逐步调整,追求功利特别是短期利益引发学术界急功近利与浮躁学风的抬头;受政治、经济等腐败病症的感染,触发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的加剧。同时,由于我国近50年的特殊历史背景,特别是十年“文革”对学术事业的破坏,至今仍影响着学术队伍和学术传统的传承。近十几年来,学术机构采取破格提拔、引进人才、创造条件使人才脱颖而出等措施,培养选拔大批年轻教师、研究人员,许多40岁上下的学者在这种特殊环境下纷纷走上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学院院长、研究所所长等岗位,其实他们自身仍处于人生的磨练、提高阶段。虽然破格提拔、引进人才解决了我国年龄上的断层,但深层次上的学术断层、学术精神断层、学术带头人断层、学术生态失衡状况仍客观存在。对此,作者认为导致我国学术生态失衡的最实质根源有三,一是学术的过度功利化,二是学术的“官本位”,三是学术的交流匮乏。为此,从学术态度、学术研究、学术成果、学术评价、学术传承、学术管理等角度,深入分析这些诱因对学术生态的影响(表2)。

表2  我国学术生态失衡的诱因分析
极 端 功 利 化 官 本 位 交 流 匮 乏
学术态度 1.致用而治学;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2.有心摘果,无心种树;活学活用,急用先学,立竿见影。
3.不求“学术良心”——真理;把学术当作敲门砖,作为争取功名利禄的手段;学术职务视为时尚,研究员、教授遍地走、满天飞。
1.权力为先,学术隶属权术。
2.官衔大于学衔,学术声望附属官位。
3.学术在权势面前丧失自我、丧失独立、丧失尊严、随波逐流,成为对政治权力的崇拜者与屈从者。
1.缺乏对同行认可、同行评议的认同,畏惧同行评价、质疑、争鸣、批判。
2. 不遵循学术规范和标准,自我认可,自娱自乐,共同体观念淡漠。
3.不了解、不重视学术共同体规则。
4.求学术信息获得,不求学术信息提供。
学术研究 4.急功近利,短期行为,追求过程的短平快。
5.不做基础性研究,无心埋头专研;数量取胜,速度取胜。 4.学术的计划性,选题形而上。
5.官员支配学术活动,控制学术话语权。
6.行政和后勤官员掌控学术资源。 5.不跟踪,不研究同行,选题随意,选题重复。
6. 不继承前人、不扬弃自己,学术水平起点低;学术思想匮乏,缺乏创新思维。
7. 学术研究的“技术化生存”,完全依赖互联网络获取学术研究信息。
学术成果 6.学术泡沫化;关注和追求论著的数字、数量和规模,淡化学术质量。
7.学术成果“半成品”、“水产品”,“垃圾”论文现象。
8.选择国外刊物发表。 7.学术成果的预设性。
8.缺乏独立学术观点、缺乏科学客观性;学术结论、学术观点“投其所好”,取决于官员的价值取向。 8.原创性成果缺乏。
9.追求核心期刊发表,不求在学术会议上交流;成果发布走关系、权钱交易。
10.对同行启示、借鉴意义不大,引用较少。
学术评价 9评价依据国外工具,或引用工程建设的方法。
10.直接与职称、奖金挂钩。
11.缺乏质疑争鸣;严肃的学术批评异化为评功摆好的庆功会。
12.学术交流成摆设,列为表面形式。
13.外语决定一切。 9.项目、奖励、职称等评选中的非学术因素主导性。
10.学术资源与信誉分配、科学评价、学术争论等方面屈从于权力意志;
11.学术头衔的政府部门分配和配置,政府部门具体主导和组织评定专业技术职称。 11.学术批判、学术质疑和争鸣极端匮乏。
12.学术期刊的科学发现首发权确认不够严肃;论文发表周期长,论文水平和质量不高。
13.学术会议缺少真正互动和深入讨论;一些学术会议异化为联谊会、旅游会。
学术传承 14.大学精神丧失,高校非学术活动盛行,求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大学合并、升格成风。
15.应试型教育、填鸭式教育;研究生成为“包身工”,导师成为“老板”;研究生教育视同“牧童放羊”。
16.“真的假博士”和“假的真博士”。 12.等级森严,论资排辈。13.学而优则士;学者青睐做官,科研人员热衷竞争行政职务。
14.学术机构聘请官员担任学术职务,官员兼职教授,官员兼任学会领导人,教授兼任官员。 14.“师徒型”的学术传承方式, 不著述立说
15.学术机构的“近亲繁殖”,“学术孤岛”现象。
16.不愿承担社会责任,不做科普工作。
学术管理 17. 缺乏同行认可、同行评议、社团认可规则和管理制度。
18.学术资源配置机制的差序格局;项目评审成为圈内人“分蛋糕”。
19.学术头衔不以学术水平为依据,而以个人待遇、利益分配为取向。 15. 缺乏公开、透明、监督、问责机制,权力过分集中,缺乏监督。
16.学术资源分配按照职务高低和权力大小进行。
17.学术机构的行政级别化。  17.学术社团组织异化,偏离宗旨和学术,凝聚力不强,在学术共同体中处于边缘状态。
18.学术交流活动异化,交流主体不明,充斥垃圾时间、垃圾论文,形式呆滞、质量不高、效果不佳。
19.学术交流管理制度滞后,投入不足,关注不够。

1.学术的极端功利化

真正的学术非要“纯学术”取向的精神不可。然而,在功利主义背景下,极少人会在“为学术而学术” 。极端功利的学术价值观,导致学人“有心摘果,无心种树”。过分注重知识的功利性,把做学术当作敲门砖,作为争取功名利禄的手段,出现如读书为考试、升学,研究为评职称、报奖、升官、发财等社会逻辑。这种为“致用”而治学的风气发展到极致,自然就形成“活学活用,急用先学,立竿见影”的学术状态,也就无学术可言,学人就会丧失“学术良心”。本应是衡量学术职业和学术水平的标识的学术头衔,就会异化为不以学术水平为依据,而以个人待遇、利益分配为取向,任意分配分配的学术符号和社会时尚;本应是解惑授业的学校,异化为利益争夺的场所,出现大学合并、升格成风,以及研究生为“包身工”,导师成“老板”,研究生教育如同“牧童放羊”的现象;被视为学术尊严标志的学位,沦为可供交换的商品,“位”还在,“学”却没有了。  

2.学术的“官本位”

学术“官本位”会使素来以崇尚精神自由、主张人格独立的学术圣地,变成等级森严的官场和追逐名利的市场,致使一些知识精英在权势面前丧失自我、丧失独立、丧失尊严、随波逐流,成为对政治权力的崇拜者与屈从者。随着权力通过官员专家化、专家官员化、官员学者双重化等方式逐步进入学术共同体,在权力为先、专家身份掩护的巧妙安排下,学术共同体的范式受到政治共同体范式的打量,学术共同体的学术生态遭到污染,学术环境恶化。  

“官本位”会使一些学术单位的课题分配完全按职务高低进行,导致科研人员热衷于竞争行政职务,通过权力的获得来实现对学术资源掌控和学术话语权的争夺。学术机构的行政级别化,也会成为学者追求当官的另一动机,因为学者可通过当“学官”,很便捷地成为政府机关的厅局长、甚至省长或部长。

“官本位”导致在资源与信誉分配、科学评价、学术争论等方面屈从于权力意志,损害良好学风;政府管理部门直接参与资源分配,因缺乏有效监控而招致权力滥用与腐败;管理部门利用职权片面追求政绩,使科技界浮躁风气滋生蔓延;官本位激励机制,使专业人员难以集中精力于专业能力的提高,而单位则把向管理部门输送干部或推选院士作为学术集团获取资源的手段与途径。政府管理在相当程度上取代学术共同体内部的管理,成为赋予各种科学探索以资源和声望的最终仲裁者和守护者,并对选择、拒绝或忽视某学科或科学问题起决定性作用。

“官本位”的结果,直接表现为学术隶属于权术。一些学术机构的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的官僚化,学术机构俨然成为行政机构,造成官衔大于学衔,学术声望附属官位,人人都争相当官的怪现象。“官本位”造就下的官员或学官,会在学术和权术的“互不认可”(在学术界人们往往把学官作为官员对待,而在官场人们往往会把学官作为学者对待)的怪圈中,变为成功人士。有的人原先学术平平,当官后学术名声大增;各种优秀学术成果评比每每由具有官衔的人负责把关。学术官僚化使那些学术尖子必然要当官,让那些学术尖子干一些与学术本身无关、并不一定非要他们做的行政事务;有些学术上本来不错的学者当上官后,无心再作学问,几乎全部研究都由其学生去做,自己当后台老板。在这样一个学术隶属于权术的社会里,如果无权无势,只埋头做学问,可能会“一事无成”。

3.学术的交流匮乏

学术交流匮乏是形成学术生态系统多隔阂、不和谐的重要因素。我国学术的交流频次低、互动性差、质量不高,特别是缺乏争鸣和学术批判,使学术建设处在一个封闭、孤岛、缺乏认同、不遵循规则甚至出轨等非常不健康的环境中。一些学者对学术交流的基本规则和标准不了解,惧怕或不适应学术批判和争鸣,既不对别人的学术思想和观点提出意见,也怕别人对自己的学术思想和观点提出看法,造成学术信息的不对称,学术谬误和不端行为不能及时纠错,导致学术不端行为的积累和蔓延,使学术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学术的交流缺乏,也是学者不能及时跟踪学术发展前沿,不能及时了解同行的研究进展,造成学术选题随意和重复,使一些学术研究的起点低,学术创新思想贫乏,缺乏创新思维。

二、学术交流的生态位及其状况

交流是学术生态系统的生命特征,是维系学术生态系统结构和生机的基础,是保证学术生态系统“代谢”和“生长”的动力源泉。学术交流的主要载体是具有横向特征的网络型组织——科技社团,学术研究和科技社团的价值取向的吻合,预示着科技社团在学术生态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交流是学术的生命线

交流是学术的基本特征,是学术研究的价值所在。不公开发表并接受学术评价的学术研究,就不是真正的学术研究。学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为同行所用、所参考,并对学术思想的发展和人类知识体系作出贡献。

1.交流凝聚学术同行

学者通过学术交流联系同行,形成与同行的学术信息互通,接受同行的认可,形成自己同类学者的学术规则、学术标准,从而形成各种学术共同体;在交流过程中产生学术共同体的机制、促进学术信息对称、促使同行和谐、形成学术体制等。

黄和平、刘松年等研究认为,学术交流具有平等性、自由性、开放性、互动性、包容性、质疑性、争鸣性等特点。在学术交流中,凭借真知灼见、凭借学术造诣得到同行的公认,学术交流崇尚真理,不崇拜权威和资历。学术交流是探讨尚未形成定论或形成定论但有新发现的学术问题,不受任何理论和学派的约束,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限制。学术交流跳出本学科、本行业、本领域的圈子,获取学术资源,了解到研究对象的现状和运动的趋势,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学术交流通过思维的交流、碰撞和启迪,帮助人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探讨的问题产生更明确的认识。学术交流鼓励不同的理论、不同的学派进行交流、沟通,允许不同学术观点的存在和发展,不允许有学术霸权的出现;学术交流兼收并蓄,消化吸收不同的思想,不断补充、完善自己的理论和学说。学术交流针对未定论的学术问题,经过审视做出探讨、提出看法,对其他学说的解释进行思考、提出疑问,在质疑中获得新的认识和见解。

争鸣是学术交流的本质特点。凡是学术交流,必要进行学术争鸣;凡是学术争鸣,必是进行学术交流;凡不是学术交流,必不会进行学术争鸣;凡不进行学术争鸣,必不是学术交流。学术交流从不同的角度,产生不同的理论和学说,形成不同的学派,通过提出问题、进行评价、发生争论,各自都会竭尽全力维护自己自认为正确的理论和学说,批驳自己自认为错误的理论和学说,结果使道理越辩越明,推动学术繁荣,促进科学进步,从而促使各种学术共同体的形成。  

2.交流逼近学术真理

学术交流是同行认可的过程,与学术评价、学术批判紧密联系。学术活动的本质是自由的而不是民主的,人们在学术活动中坚持自己的观点,即使在这种观点只有少数人赞同的情况下,也不必放弃自己有依据的观点,而去认同大多数人的观点。在交流中,往往不请自来的学术批评是学术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待被批评的学术观点、学术结论被挑剔得忍无可忍,不得不进行反击的时候,学术创造力便受到从未有过的激发,正是在这种批评与反批评、挑战与应战的学术竞争、学术争鸣中,理论得到锤炼,思想碰出火花,方法受到洗礼,推动学术共同体不断地从相对真理逼近绝对真理。

3.交流促进学术创新

学术交流促进知识的原始创新。学术交流促使一个学科的概念和方法对另一个学科的研究对象的解释力,从而发生学科的边界漂移,形成学科间的交叉融合。通过学术争鸣,相互讨论,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都会增加,启迪学术思想,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学术创新能力。

学术交流促进知识的整合与集成。学术交流参与人员构成的分散性,导致参与者间知识的异质性、互补性,为知识整合与交叉创造了条件;学术交流本身的灵活性,可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剖析,更能促进知识的整合与集成;学术交流推动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跨学科的联合,从而促进知识的整合与集成。学术交流就如英国作家萧伯纳所说的那样,假如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后每人至少会拥有两种思想。学术交流就会使学术思维的天空丰富多彩,迸发学术思维的火花。

学术交流促进知识的共享和扩散,促进知识生产系统与知识应用系统的协作,促进知识的转化与应用。学术交流促进知识的转化与应用主要体现在降低知识转移的交易成本和创新的转换协调成本上,因为学术交流具有信息传递作用,有利于学术信息的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促进知识的转移和转化,促进知识生产系统与应用系统的协调,有利于降低知识转换成本和协调成本,促进知识的转化与应用。学术交流公开学术成果的优先权,实现知识的共享和扩散,在降低知识的交易成本中发挥重要作用。学术交流使后来的学者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充分享有已有知识。学术交流作为学术创新的一种制度安排,,可促进知识生产的协作,知识资源的共享、流动、转化。  

(二)科技社团是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

普赖斯从科学家间的科学交流、信息传递渠道,以及人际关系中的联系网络等科学研究的社会过程中发现,科学共同体存在二类亚群体:一类是正式的,有组织的科学家集团,如大学、研究机构等;另一类是非正式的非组织化的科学群体,它们通过科学交流、信息网络连接起来的,如无形学院、学会、协会、研究会等。默顿认为,科学家角色是由几种角色综合组成的,主要有研究、教学、行政管理、鉴定与评审(守门员)等四种角色 。在现代科学发展史上,欧洲1500~1800年间大约有2500个科学界社团,但在很长时间里并无出色表现。17世纪末,如伦敦皇家学会(1660)、法兰西学院(1666)之类的正式学术团体和各种学会在西欧各国普遍建立,各学科的科学协会纷纷出现,这些学术组织频繁地召集学术会议,出版学术刊物,形成互通信息的知识网络,“科学共同体”的基本规范才确立下来。这种有着公认学术规范、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科学共同体的形成,标志着近代科学制度的确立,此后,科学活动的效率大幅提高,其价值越来越彰显出来。 在科学发展史上,中国科学社等大批科学团体起到科学交流、科学启蒙与传播、推进我国科学体制化确立的重要作用,由此看出科技社团在学术共同体和学术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科技社团的基本组织功能是交流。从科技社团自身看,学术交流是其组织产生的直接和最原始动因,在近代科学起源阶段,一些人因对自然界的事实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而聚集在一起展开讨论和交流,这种自发的、非正式的“无形学院”组织形式,成为英国皇家学会等科技社团的组织基础。科技社团学术交流与学院式、体制化的学术交流有着显著的区别,它具有的非功利性和不附和现存体制的雷同,使科学研究人员从学院派的小圈中钻出来,打开各种有形与无形的枷锁,舒展自如地互相交流学术心得,倾诉科学实验的种种困惑与障碍,展开广泛地争鸣。体制化的学术交流虽然有很多好处,但带有较强的功利色彩,难免异化。

科技社团非科层、发散的网络组织结构是组织学术交流的最佳结构。约翰•奈斯比特认为,网络的结构可比任何其他现有组织以速度更快、更富有情感、更节省能源的方式传递信息。威拉德•凡迪保认为,在网络组织中每一种新思想都被并入下一种思想,从而产生一种对人类本质和对其所生活的宇宙的积累性的新知识。松散的、无等级的、交叉的网络式组织结构,十分有利于学术灵感的产生、学术观点的碰撞和学术信息的整合。  

(三)我国学术交流的异化现象

学术交流是维系科技社团组织、凝聚学人的基础。科技社团确能让科技工作者获得学术交流的满足,并让科技工作者从中获益。 但是,由于我国科技社团受到学术生态的影响,其学术交流不同程度被异化。

1.科技社团组织的异化

科技社团缘于学术交流,是学人结社形成的组织,是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组织载体,学人治会决定科技社团所有职务都应由在本学科有较高造诣的学者担任。但是,我国现实情况是“无官不成学会”的现象较为普遍,一些学会轻学变了味。一些科技社团的其他职务,大多由类似行政化的推选方式产生,不是根据学术造诣推选产生,不少科技社团仍在政府体制权力安排下生存和发展,甚至变成政府直属的另类机构。这虽然加强国家(政府)对科技社团的管理,但结果是一些科技社团变成政府的人事工具、老年俱乐部、交谊俱乐部等。

2.学术交流活动的异化

由于权力主导的科技评价取代学术共同体的同行认可和社团认可,政府或管理部门成为学术共同体的守门人和学术的守望者,科技社团的学术评价活动,如学术交流成为一些科技工作者认为可有可无的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冲淡了科技社团的学术浓度,弱化科技社团的学术共同体的组织基础,导致学术交流有效需求和供给能力不足。 科技社团的学术交流往往不能纳入科学研究计划中,特别是一些出于兴趣的学术交流更无法进入计划,在利欲追逐的心态下,造成其真正有创新性的学术交流活动的数量少、质量不高。在一些学术交流场面上,已不完全是神圣的学术殿堂,而是成为一种缺乏学术质疑、缺乏学术争鸣、缺乏学术批判,一些学人品味世俗的场所,人与人交流很少有学术气味,多是家长里短;学术社团成了世俗权力世界的影子,使得一些学术组织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不翼而飞;学术活动常常是成功的“学术明星”表演活动,使一些学术活动中的庸人和俗人多了,学术事业庸俗化。一些学者对学术会议不肖一顾,或只顾自己作报告,而从不听别人做报告,或有出场费才愿意到会作学术报告,一些科技社团学术活动中的急功近利,单纯把学术会议作为盈利的工具,使其学术活动尊严丧失,败坏了学术交流风气,助长了学术不端行为,也败坏了科技社团学术交流的声誉。一些科技社团的学术活动成为权力争夺的战场,一方面科技社团内部各立山头,分支机构越来越多,越分越细,另一方面组织横向、多学科、交叉的学术交流活动越来越困难。

3.学术交流工具的异化

学术期刊是学术共同体确立科学发现优先权、发布和记载学术成果、开展学术争鸣和学术批判的平台和工具。然而,一些学术期刊缺乏学术公正与学术尊严,学术质量和水平较低,充斥着假冒伪劣的学术垃圾。在简单、幼稚、机械的学术评价制度面前,由于获得学位、职称、晋级、评成果等都与论文挂钩,论文发表期刊档次、论文数量成为评审体系追求的目标,一些学术机构只认学术期刊的门第,不问学术论文的质量,学位、职称主导下的学术期刊发展模式虽为一些学术期刊提供生存资源,使得其处于高枕无忧且有利可图的情境中。但这些学术期刊在真正的学者面前,没有任何学术价值和学术地位。

三、发挥交流对学术生态的修复作用

学术浮躁和学术不端行为的现实背景、深层根源很复杂,要从根本上缓减我国学术生态失衡问题,不仅要从学术共同体内部,而且要从影响它的政治社会环境入手,才能彻底构建和谐的学术生态。为此,学术交流可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学术生态建构和修复作用。

(一)面对现实,正确看待我国学术不端行为

体制化和职业化是当今学术共同体的基本特征。现代社会,科学家个人兴趣(包括好奇心、好胜心)已高度职业化,学术兴趣已与其学术职业的功利性紧密联系。工业社会以来,特别是知识经济社会以来,世界对科学家充满期待,政治家对国家竞争力的提高、企业对利润的攀升都期求科学家的帮助,科学家在许多方面都面临压力,同时也面对来自权力的、金钱的、国外的、国内的、政府的、企业的各种诱惑。对此,学术共同体已不能完全置身于“象牙塔”,有时也会变成俗人,并出现学术不端行为,这恐怕是世界学术共同体的共性。如,据“健康伴侣”研究基金会布赖恩•马丁森在美国的调查(3247名科学家反馈问卷 ):近13%的科学家们承认滥用“别人”的错误研究数据;近16%的人曾更改过实验计划、实验方法甚至研究结果;有不到2%的科学家对研究数据进行过造假、曾经剽窃过他人成果或者故意忽略临床实验中的重要规则;近8%的人忽略过临床实验中的非重要规则。另据《Natural cell》杂志主编曾做的调查,15.3%的科学家有过删除对实验结果不利数据的行为。明尼苏达大学的调查也显示,10%的美国科学家承认在论文作者的排序中有不当行为;网络搜索和图片处理软件更是为学术造假提供了便利,使用搜索引擎可获得未发表的原始数据,而图片处理软件也可方便地修改实验数据。英国《自然生物学》主编班德•普尔凡勒博士指出:据一项对51位科学家的抽样调查,近半数人在过去3年内知道自己身边有人有造假行为;在发表于全球三大顶级外科学刊物的660篇文章中,20%在某些地方存在不同程度的剽窃之嫌。

学术浮躁和不端行为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完全根除恐怕不可能。但我国学术不端行为与其他国家相比,是否盛行和严峻,因为没有对比数据,不得而知。因此,要正确对待我国出现的学术不端行为,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要惊慌失措,要把学术不端行为控制在一定“度”内。

(二)改进学术管理体制,让学术回归本源

让学术回归本源,就是要让学术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自由发展。现实中,最容易且最经常侵犯学术独立自由的力量是政治,不良的政治干扰会使学术丧失独立和自由,也会使政治陷于专制和反民主状态。我国著名哲学家贺麟曾指出,保持学术的独立自由,不单是保持学术的净洁,同时在政治上也就保持了民主。政府之尊重学术,亦不啻尊重民主 。争取学术的独立与自由,不只是学者的责任,而尊重学术的独立与自由,也是政治家的责任。要实现学术独立自由,达到让学术回归学术的理想状态,就须推进学术管理体制改革,实现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规范运行,为学术发展造就更为自由和多元的创新环境、更为民主和开放的政治环境、更为规范和体面的从业环境。

尊重学术自由,强化学术规范。要以尊重、鼓励、扶持和保障学者个人和学术共同体(学术团体和学术机构)的学术研究、学术自治和学术发展的自由为根本目的,特别要把学术共同体内部学术事务管理权还给学术共同体,推进学术共同体的学人自治;同时,要以实现学术管理领域的规范化运行为根本目的,特别要加强学术共同体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与行政权力对学术共同体管理的制约有效结合起来,改革和完善政府学术管理体制,形成外部约束和自身有为紧密结合的学术行政权力。  

提高学术职业化程度。目前,我国学术职业化的程度还很低,必须把提升学术职业化水平作为保持学术独立自由,进而实现让学术回归学术的重要基石。学术管理体制改革须以微观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特别是要对职称评定、学位评价、学术评价、学术激励、学术出版、学术基金、学术结社等最基本的学术研究微观制度安排,进行大胆改革和重点突破。一方面要使这些制度更加科学、合理和公正,另一方面要使这些制度成为行之有效的学术制度和学术规范,对于规范学术权力和学术自律起着制约作用。  要大力倡导学人原创境界,把学人在自己所处的领域中做出原创性工作作为学术界的最高理想。要竭力改变学术评价中存在的过分量化的偏向,探索建立符合各学科特点的学术评价体系,包括立项、鉴定、出版、评奖、聘任等方面,探索一条既符合学术发展规律又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评估办法,既要避免照搬国外那一套,也要避免按照工程的办法来管理学术。

(三)实行权力与学术分离,让学术远离“官本位”

官场与学术原本不同姓,也不同宗。官场要政绩第一,一届三五年,要快出政绩要出显绩;“学官”也要出政绩,要做给领导看,要疲于应酬,而无暇学术,无心钻研,无意创新。学术则不然,需要屏心静气,板凳要做十年冷,没有积累就没有融汇,没有吸收消化,就没有反刍创造,就没有推陈出新。温家宝总理在为中国科协“七大”代表作形势任务报告时,针对我国科技界的急功近利现象,他引用古人的“十年磨一剑,未敢试锋芒,再磨十年后,泰山不可挡”来说明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埋头苦干,做踏实的工作。如,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实验室闵乃本等5位教授,他们之所以取得介电体超晶格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从1986—2005年用了整整19年的埋头苦干,心无旁骛。事实上,75%以上的项目需经过5年以上的科研攻关,37%以上的项目需经过15年以上的长期研究。19年对于科学事业是长青的,但对于官员来说却必死无疑。 老一代科学家周光召曾尖锐地指出,“搞科研工作和做官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观,这两种价值观很难同时在一个人身上体现。一些有领导能力的科技人员可以去做官,但既然做官就不要搞科研,想搞科研就不要去做官。但目前有许多人既做官又搞科研,做官不为大家好好服务,而是利用职务之便,把好多科研经费留在自己所在的研究所里,往往使真正搞科研的人没有科研经费,严重影响了科研事业发展。”  

杜绝学术机构随意为官员封学术头衔。刹住学界官员优先受聘教授和博导,并获各种项目立项、学界官员不断挂名主持学术专著的编撰和学术刊物主编、学界人士纷纷出任政府部门官员、媒体和学界为儒官的论著造势、国家权力部门官员受聘学校教授等行为和风气,避免学术特殊利益集团和保护网的产生,铲除滋生权学交易的根源。杜绝学校聘任政府机关官员为兼职教授或特聘教授,让官员集中精力为人民做好本职工作,官员的工作经验和研究心得可通过在高校开讲座作讲演的形式来进行。督促政府机关领导干部要像当年朱鎔基总理一样辞去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杜绝学术机构以推销学术头衔为诱饵,借以“傍权势”的图谋。

杜绝政府官员兼任学术职务。为避免我国学术界的人身依附,以及政府官员利用其特殊身份,在学术界既扮演裁判员,又扮演运动员的角色,在课题立项申报和审批、研究生录取和学生答辩以及学生就业等方面,诱发学术屈从权力和不公平竞争的问题,应杜绝担任政府官员的人担任学术职务,要像基辛格博士(原是哈佛大学的教授,做美国国务卿以后,哈佛大学立即通知他)一样辞掉教授职位。
推行学术机构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分离。为有利于保证学术研究的时间与精力,提高学术质量,保持学术中立,避免滋生权钱交易、权学交易等权力寻租,避免其利用特殊身份给学术权力以不利影响,担任学术机构行政职务的学人,不应担任相关的学术职位。大学副校长以上职务的学术官员不要招收博士、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否则会造成同为博士或硕士生导师,身份的不平等导致学生间不平等竞争,诱发一些人以“傍大款”的不良心态和动机,导致钻营之风,毒化人际关系,不利于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   

(四)强化治理,惩治学术不端行为

学术不良行为分为违法、违纪及违德、违理等三种行为,因此对于这些不端行为的治理也应区别情况,采取不同治理措施和办法。

提高违法性学术不良行为的成本。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违法性学术不良行为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剽窃他人成果,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泄露涉及国家安全的情报;违反合同,未能履行约定的课题研制任务,随意离职带走科研成果;购买科研器材中收受贿赂,以行贿手段争取升职、获奖,搞钱学交易、权学交易,虚假鉴定,伪造学历,枪手代考等。究其违法性学术不良行为的主要原因,是其违法的成本不高、获益巨大。由此,要减少违法性学术不良行为,首要的措施和办法就是增加违法成本,减少违法得利。

加强对违纪与违德性学术不良行为的惩治。违反纪律、违反道德的学术不良行为表现为抄袭他人科研成果,拼凑论文;请人代笔,伪造数据,资料不真;断章取义,贬损他人;以高版面费争取论文发表,为了职称晋升、争取课题、获奖、发表论文进行感情投入及一定的物质投入;在学术机构内部拉帮结派;以权谋学,以种种不正常手段获取学位、学术头衔,以资助为手段获取学位,偏离公共利益为某些企业的不正当利益提供各种服务;在他人成果上署名;简化或改变操作程序等。究其成因,无规可依是长期以来这些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有些学术不良行为有违道德规则,但现行学术规则没有涉及;另一方面是虽然有涉及,但无可操作处理手段。最近一段时期,国家有关部门在政府层面陆续出台了许多学术道德规范和操守,如中国科协出台的《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但作为科学共同体自我规范的学术机构(如,学会、大学、研究院等)的学术行为规范仍须加强,并付诸具体实施。

强化对违理性学术不良行为的自律和他律。违理性学术不良行为只有拥有权力的学术人员才可涉及,主要表现为少数学术权威制定的学术管理制度违反民主性与科学性要求,违反事理,导致诸多影响学术事业发展的后果。要提高规则、程序的透明度,让更多的学术人以不同的方式参与监督。要规范如何做人,倡导先做人,后做学问。要建立完善和切实践行监督检查和问责制度,受理并调查学术违规举报,处理学术违规人员。要倡导广泛、公正、严肃的学术批评,发挥科技社团等学术组织、学术刊物在学术批评中的应有作用。

(五)倡导质疑,让学术交流回归本位

学术交流须真正回归本位和实现本源动机,必须建立完善以学术共同体为后盾,以同行认可和社团认为基本价值取向、权力与学术剥离的学术交流机制,倡导学术质疑。

学术交流之所以受到学术共同体的普遍认同,是因为学术交流在科学创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学术交流所倡导的质疑精神,宽容失败的氛围,对思维创新具有重要作用。科技社团的学术交流为激励科学创新,必须倡导争鸣与质疑,使启迪思维、掌握新知、纠正谬误成为其基本理念。要树立“以学术为本”的学术交流理念,敢于质疑、鼓励质疑,为质疑者创造宽松、平和的学术自由环境。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和科学态度,追求科学真理,遵守科学道德,鼓励学术争鸣,提倡合作精神。正确对待和评价学术研究的成败,制定学术交流的行为规范,倡导创新文化,营造有利于科技自主创新的学术交流氛围和社会环境。

学术交流须始终关注学术交流服务的主体。要避免学术的新观点因其标新立异与传统观点不一致而被扼杀,或因提出者年轻尚无社会声望而遭到学术界的冷漠的现象。要服务于学术交流主体,要给创新理论观点以精神上的支持、理解和共鸣。要为新理论、新观点的自由发展创造适宜的生存和传播拓展的空间,使其免受传统观点的强大压力和扼杀,提供适宜学术讨论、争辩、切磋平台,如小型讨论会、沙龙、论坛、期刊发表等,使其获得从不同角度补充和完善新的理论观点和方法的机会。同时,要为不同学派的学术争鸣提供机会,造就各种学术观点“生存竞争”的环境。学术交流要十分关注青年科技工作者,不要只盯住那些已经成就的科学家,而是要把眼光和视角更多转向年轻的科技工作者身上,多为他们提供学术交流服务的机会。

参考文献:
01李伯重,论学术与学术标准,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论坛,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02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编,科学的本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①,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03李国秀主编,科学的社会视角,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
04刘庆昌,什么是学术界,科学时报(周末评论),2007.2.9。
05杨文志编著,现代科技社团概论,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06中国的学术界到底有多腐败?http://abc.chinavalue.net/showarticle.aspx
07杨文志,阻碍科技自主创新的体制因素,学习时报,2006.5.22.
08中国青年报,2007.2.28.
09周光召,做官就不要搞科研,痛斥科研系统官本位,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8.22。
0吴敬琏、范世涛,建立促进学术繁荣和技术创新的体制,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抉择(修订版),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
1 杨文志,学术交流是凝聚科技工作者的基础,科协论坛,2005(3)。
2杨文志,科技社团学术交流动机及其机制创新,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编,学术建设与自主创新,2006。
3贺麟著,文化与人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4井建斌,让学术回归学术:政治视角的思考,社会观察(沪),2007(2)。
5刘庆昌,学者应以原创为最高追求,学术批评网(www.acriticism.com),2006.12.5。
6张保生,学术评价的性质和作用,学术批评网(www.acriticism.com)2006.5.25转发于新华文摘。
7肖川,期待官员从学界退场,科学时报,2006.10.30。
18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编,学术建设与自主创新,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杨文志 1962年6月出生于四川省乐至县。1983年7月,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系农学专业; 1983年在中国农学会工作;1999年后,先后任中国科协普及部副部长、学会学术部副部长。一直从事科技社团、学术交流、科技期刊等组织管理和实际工作,同时对科技社会团运营和管理、科技发展与科学交流、科技期刊与科学技术普及、农业农村农民等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参加协调和组织实施中国科协“2020年的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主持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专题19子课题——科普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研究课题。先后发表论文60多篇;编著有《科学技术普及概论》、《现代科普导论》、《现代科普教程》、《现代科技社团概论》等;参撰《中国立体农业模式》、《加入WTO中国农业如何应对》等。

(感谢杨文志先生惠寄。本网发布时,注释略。另,因技术原因,原文中的表格未能正常显现。)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2 23: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设高品质的“学术生态”
作者:刘贵华(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北京 100088)来源:http://www.cnier.ac.cn/shiyanqu/xiacheng/xiangmu/6407.html

[摘要]“学术生态”是指学术与学术、学术与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复杂统一体。它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现实社会中,学术生态系统经常出现违背人们愿望的“失衡”与“变异”,即“学术生态危机”。提升学术生态理念,加强学术个体的道德自律、学术群体的制度他律、社会全员的行为法律,以实现学术个体、学术群体与社会全体的联动机制,才能真正形成高品质的学术生态。

[关键词]教育生态 学术生态学术危机


Construction of Academic Ecology with High Quality

LIU Gui-hua

(China National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Beijing 100088)

Abstract: Academic ecology which has the character of nature and society is complicated interactional entia among academy and academy, academy and its environment. In the modern society, there is usually unbalance and variation in the academic ecology system that is academic ecology crisis. To form academic ecology with high quality, we should perfect the ideal of academic ecology, strengthen autonomous morality of academic individual, system heteronomy of academic colony, and activity law of the whole society, so as to construct the linkage system of academic individual, academic colony and the whole society.

Key Words: educational ecology, academic ecology, academic crisis


学术是学者的生命,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多种学术生命与环境一起共生共荣、相互作用构成学术复合体,形成学术生态。和谐的学术生态能为学术创新奠定基础,从而形成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术,反之则会阻碍学术创新乃至窒息学术的生命。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学术生态环境大为改善,为我国实施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后发外生型的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多种挑战,社会变革时期的学术生态状况堪忧。这种情况曾引起国家和有关部门与机构的高度重视。例如,教育部近年来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等文件。2006年5月10日,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该《意见》指出“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术道德是科学研究的基本伦理规范,是提高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的重要保证,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学术繁荣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学术道德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与学风、教风、校风建设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学术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方面,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意见》严肃指出:“夸大研究成果,一稿多投,虚假署名,放弃评审原则;甚至抄袭剽窃,伪造数据,篡改事实,系统造假。这些行为不仅浪费了有限的学术资源,而且败坏了学术风气,阻碍了学术进步,损害了学术形象,对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的繁荣发展造成了恶劣影响,必须坚决制止。”

中国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对加强学术生态建设也有许多积极的措施和办法。例如,中国科学院2007年2月26日向社会发布《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和《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路甬祥在会上讲话,着重就和谐学术生态建设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于2007年6月19~20日在合肥举行,会议主题是“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 2008年4月22日-23日,科技部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主办了“科研诚信课题专家研讨会”。此外,许多学校及科研院所为创造和谐的学术生态,对学术理念、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学术评价等问题进行过制度与伦理的探讨,还有诸多学者为“学术生态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但对诸如“学术生态”范畴等的探讨上,有片面、混乱和泛化之嫌。本文意欲就学术生态的涵义、学术生态现状与危机和学术生态建设等问题谈一些看法,供大家批评与参考。

一、“学术生态”:亟需澄清的范畴

要准确把握“学术生态”的涵义,有必要先理解“学术”和“生态”的涵义。

“学术”这个概念始终都在不同的时代的理论语境中呈现出历史的内涵,就象长江和黄河,在每一段河道上水质和水色都是不同的。从哲学角度看,人们往往认为,“学”是指知识、学问、科学,是认识世界的范畴,它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而“术”则是指技术、方法、手段、途径和技巧等,属于改造世界的范畴,它解决的是“怎么办”的问题。如果将“学”与“术”二合为一,变成“学术”时,似乎可以解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全部问题,用科学方法论看此议的“学术”,似乎“学术”有了“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完整逻辑架构。据此,“学术”变成了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大筐”或“大典”。这可能是对“学术”概念最为宽泛的理解。

刘梦溪先生在为《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之书所作之序中,借用梁启超在《学与术》一段解释,写道:“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例如以石投水即沉,投以木则浮。观察此事实以证明水之有浮力,此物理也,应用此真理以驾驶船舶,则航海术也。研究人体之组织,辨别各器官之机能,生理学也。应用此真理以疗治疾病,则医术也。学与术之区分及其相互关系,凡百皆准此。”这是对学术一词所作的一种分疏。“学与术连用,学的内涵在于能够提示出研究对象的因果联系,形成在累积知识基础上的理性认知,在学理上有所发明;术则是这种理性认知的具体运用。”虽然此说是一家之言,且遭李慎之先生的诘问,但它终属一解,可供参考。

在英语中,Learning,Scholarship,Academy等,都可以和中文的“学术”一词相关联,在外研社1998年编辑出版的《现代汉英词典》中,“学术” 条目的英文是Learning,Science,这就是说,学术和科学亦有等同之意,而“学问”条目的英文是Learning,Knowledge,Scholarship等,这些可以说明,在语意上,学术、学问、科学、知识等都是相关联的,甚至是彼此涵盖的。

借助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的“理想类型”(Ideal Type)法,提取几种关于学术概念的解释,并分析特性,从这些最重要概念的最重要的特性出发,来构建和理解“学术”一词。

第一,

学术是专门的学问。



第二,学问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系统知识。

第三,知识是系统的观念形态的信息,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反映的结果。

第四,信息、知识与真理三个概念相互联系,并在外延上依次呈递减的蕴涵关系。


第五,学术有再生性、主观性、专门性和系统性等特点。


第六,学术在形式上是抽象而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具体而客观的。

第七,学术有真伪之分和深浅之别。正因如此,才会有“伪学术”、“泡沫学术”、“基础科学”和“高新技术”等说法。


虽然中外学者都对“学术”一词做过各式各样的定义和疏解,。但我认为“学术”始终与知识密切相关,并且它要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遗传与变异,所以“学术”就是人们对知识生态型的认识与实践。



“生态学”(ecology)一词由希腊文Oikos衍生而来,Oikos的意思是“住所”、“家务”或“生活所在地”,可以用“Eco”表示,而“Logos”则是表示学科及理性之意,后来演变成为“Ecology”,即生态学是家务的逻各斯,“生态就像一个家,家是什么?实际上,家始终不可能只是一套房子、几件家具摆设或者纯粹的人口数量总和,显然,家应该首先是一种关系复合体,家里面蕴涵着深厚的并且难以被我们作知性认识的关系结构。人在本质上都是家的产物,我们始终是一种离不开家的动物。”1858年美国的博物学家索罗(Thoreau,H.D)使用了“生态”一词,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Haeckel)首次对生态学一词予以解释,并将它定义为:研究有机体彼此之间、以及整体与其环境之间交互关系的一门科学。从一开始,生态学关注的就是“共同体”(Community),“生态系统”( Ecosystem)和“整体”( Holism)。

有学者认为[ii],目前已经被普遍使用的“生态”概念,一般都具有两种词性。作为形容词,它的基本含义主要指,有利于生物体生存的,对一切生命持续存在有所帮助的,如在生态农业、生态食品、生态住宅、生态社区、生态城市等词汇中,“生态”即指“生态的”。“生态学术”一词中的的生态就是形容词。而作为名词,“生态”则指环境总体以及包括人在内的物与物的相互关系,如在自然生态、社会生态、行政生态、文化生态、生态环境、生态保护词汇中,“生态”即指一种利生性的总体关联。

“学术生态”一词中的生态就是名词。作为现代汉语的“生态”,一方面始终保持着具有与生存、生命、生产的密切关联,另一方面,又具有总体性、整体性和全面性的指称。

研究“学术生态”问题,既不是拼凑“学术”和“生态”概念,也不是学术研究的赶时髦。因为当今时代对学术创新的呼唤与要求日益迫切,而社会变革时期的诸多因素又限制和阻隘了学术的创新与发展,因此,把学术纳入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有很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中国科学院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主任张存浩院士说:“把我国学术界近年来出现的种种现象和问题,纳入‘学术生态学’的分析框架和研究体系,是一种比较概括、简约的提法,具有相当高的挑战性。”张存浩院士以科学家一贯的严谨看待“学术生态”概念,三年前,他还说:“学术生态学的内涵在现阶段都还难以精确定义,从相关讨论来看它基本上属于社会科学范畴,但基本上又是在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开展研究……现在我有一个感觉,有些前沿科学家希望从复杂性科学的高度,着手研讨学术生态问题,对此我还是赞同的。”[iii]

从上世纪末开始,中国学者着手对“学术生态”问题进行研究,近十年来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近些年“学术生态”一词频繁见诸报端,对“学术生态”也有多种理解和表术,如:1999年杨移贻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学术生态》一文中,从系统的角度提出:“学术生态由学术——科研人员——环境三大生态因子构成,是一个与外界不断进行能量、物质和信息交换的自组织耗散结构系统。它是以知识分子为主体,以学术创新为目的,进行复杂的学问探究和科学试验等活动的生态系统。”何祚庥、张存浩和路甬祥院士等人针对学术界的种种不良现象,从改善学术发展环境的工作角度,将当下学界存在的学术状态称为“学术生态”,并提出建立和谐的学术生态系统的观点和措施。郑伦金也认为“学术生态是指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科学与技术的系统知识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状态。”这些研究对于我们认识“学术生态”范畴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众所周知,学科的产生是源于人类社会的需要、人类思维的升华以及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新认识。作为研究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生态学,既是人类认识的结果,又是人类以此进行再认识的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术生态”就应该是以生态学科为基础再认识学术创新与发展的工具。人们一般把生态系统解释为,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及信息流动而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组分(光、水、空气及其它生命所需养分)和生物组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系统内各组分是互相依赖的,任何部分(因子)受到影响,其它部分(因子)必受牵连,若它们之间某种关系被破坏,整个系统将失去平衡,以至灭亡。

“学术生态”是指“学术与学术、学术与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复杂统一体”。 这是对“学术生态”概念较为科学、简约的表达。学术生态系统的机理与生物生态系统极其相似,“学术生态”是“学术生态系统”的简称,在这里,学术包括学术人及学术对象(主要是学科及技术)和方法,他们(它们)是学术生态的主体,其中,学术人主要指学术研究与创造者、传承者、应用与推广者乃至学术管理者。除此之外,对学术生态主体有影响作用且又不可分割的周围外界(物质、精神、文化与制度等)是学术的生态环境,他们(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复合、多元的、具有自组织系统特性的整体,即“学术生态”。“学术生态”作为一种客观的现实存在,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主要表现为“遗传变异性、动态平衡性、整体关联性和生态能动性”,“学术生态”所关注的就是“学术共同体、学术生态系统和学术整体”。

因此,高品质的学术生态建设既要遵从学术生态的自然属性(学术发展逻辑)又要符合学术生态的社会属性(社会发展规律)。

二、学术生态现状:喜中带忧

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曾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现代工业社会的实践表明,人类的实践取得了成功,但是出现了生态危机;文化胜利了,但是自然失败了;经济成功了,环境却恶化了,学术创新发展了,学术腐败却严重了……,人类活动必然引起环境变化,但是破坏环境也是不可避免的吗?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大,生长空间越来越小;住房空间越来越大,心灵空间越来越小;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内部动力越来越小”,如此复杂的矛盾现象,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和思考。

社会的进步靠科技、科技的提高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学术面临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社会学习化、文化多元化的挑战,学者们越来越体会到“知识不断膨胀,无所谓饱读诗书;工作不断变化,无所谓一技之长;意念不断更新,无所谓一劳永逸;关系不断变更,无所谓从一而终”的形势紧迫,为适应这种形势,当务之急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术人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

学术个体的生态要素主要是学术权威、学术资格、学术能力和学术道德。学术道德实践是学术主体学术活动的基础与最高规范,学术能力是学术资格的基础与前提,学术能力、学术资格和学术道德构成学术权威的基石。学术能力是学术权威的内核,学术权威则是学术人学术影响力——包括学术名气与学术名声的载体。居里夫人逝世时,爱因斯坦的纪念文章,没有评述她两次荣获诺贝尔奖的成就,而是高度赞扬她追求真理的精神和做人的崇高品德,因为只有品德才是永恒的。

现实社会中,学术生态系统经常出现违背人们愿望的“失衡”与“变异”,即所谓的“学术生态危机”。近几年,关心学术界的人一直喜中带忧,喜的是学术研究的环境宽松,学术研究的成果多多;忧的是,时隐时现的“浊流”在污染着圣洁的学术殿堂,损害着学术研究的声誉,进而蔓延为“学术腐败”。

2007年,中国科技部列举了科研人员的六种科研不端行为:1、在有关人员职称、简历以及研究基础等方面提供虚假信息;2、抄袭、剽窃他人科研成果;3、捏造或篡改科研数据;4、在涉及人体的研究中,违反知情同意、保护隐私等规定;5、违反实验动物保护规范;6、其他科研不端行为。

学术生态危机有多种表现,笔者把它总结为如下六种主要形式:1、学术目标危机:原创性缺失、学科领军人物稀缺、科研方向摇摆等,其中研究方向的摇摆主要是由于“论文科研、口袋科研、效益科研”等非学术动机所致。2、学术腐败现象严重,诸如抄袭、拼奏、制造泡沫学术、搞人情学术、金钱学术、抄作学术、玩弄学术、乱伦学术等;3、学术的“自由张力”与“约束张力”失衡;4、自由平等的学术交流机制不畅;5、学术管理的缺位、越位与错位现象严重;6、学术评价中严重的化约主义等等。[iv]

2007年3月29日,科技部联合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六部门召开了第一次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研究部署了科研诚信建设工作,决定从制度建设、监督、宣传等方面合力推动科研道德建设。会议初步议定逐步开展四方面工作:联合制定和发布《关于加强我国科研道德建设的意见》,为科技界科研道德建设提出方向和目标;研究编撰《科研诚信指南》,形成一个中国科技界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约束机制;编写《科研诚信知识读本》等教材,推动高校、研究机构、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开设科研道德课程,提高科技人员科研道德水平;宣传科研道德高尚的先进个人,在科技界营造尊重科学、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这次会议的召开对推动教育科研工作的规范性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当然,教育科研的规范性,不仅仅是教育科研的道德问题,还包括教育科研形式与教育科研内容、技术、方法等方面的规范,科研道德规范处于所有规范之首,是每一位从事教育科研的人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三、学术危机的生态因子:外源性、内源性与综合性的复合

学术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一是社会风气的负作用导致学术的过度功利化。受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社会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氛围,少数个人、单位甚至管理部门不顾科学发展规律,急于出成果,急于出政绩;二是学术资源分配体制、学术评价体系不合理。目前的评价分配制度与学术成果的数量关系过于紧密,学术成果的数量往往直接与个人职务晋升、岗位聘任、工资奖金直接挂钩,与单位的绩效考核、领导政绩挂钩,与科研项目评审、科研经费分配挂钩。三是学术的官本位。四是学术自律与学术监督机制不够完善。五是个人学术道德滑坡。学术生态危机的本质是社会变革时期的学术生态环境导致学术主体的心理失衡所致。

把学术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看待,当它出现危机时,一方面人们就应该从学术主体(这里主要是指学者)寻找病因,另一方面就是从学术生态因子分析和发现病因。这样学术危机的致病因素就可以大致分作两类:内源性因子和外源性因子。然而,用生态哲学的整体性和相互联系,及平衡和谐的观点进行生态因子分析时,致病的生态因子则是一个综合的体现,那么就有第三种病因——综合性生态因子的出现。

(一)内源性因子。

内源性病因主要是指由于学术主体的因素而导致的学术疾病,由于学术人在学术主体中起主导作用,因此,这里的学术主体主要是指学术人。严格地说学者的能力、道德、身体、心理等因素都会对学术疾病产生影响,比较而言,前两种影响因素更为突出和重要,因此,这里主要讨论学术能力和学术道德等内源性致病因素。

1.学术能力的差距导致学术危机

如学者的学术观念、学术视野、学术素养(基本理论知识、学科前沿知识、教学方法和手段、捕捉信息能力、交往和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相关学科知识和文化修养等)等学识的差距,导致学术目标偏倚、教学与科研效果差且无法相互促进,以及学术管理不到位等学术危机的发生。

2.学术道德因子导致学术危机

“学术是一个社会文明水准的重要尺度,它代表着一定时期科学文化的进步。学术文化又是整个文化的精髓,它构成了道德良知的底蕴……学术文化可以说是最后一道可以抵御金钱与权力的防线。如果连这道防线都荡然无存,则社会心理与道德良知受到的伤害将令人不敢想象……,清末民初的国学大师章太炎曾论及社会腐败有两种,一种是外在的‘土崩’,另一种是内在的‘鱼烂’,这种从内脏烂起的‘鱼烂’较之‘土崩’是一种更可怕的腐烂,它使人们内心道德天平彻底失衡”。[v]学术道德失衡是最可怕的学术生态危机,它会蔓延为学术生态的“鱼烂”,彻底毁灭学术发展。

作为研究者的学术人,其科研道德是学术危机的重要致病因素。遵循“科学宪章”和“科学家宪章”,是学者的基本科研道德要求。可以说,所有违反科学宪章和科学家宪章的道德都是学术生态危机的致病因素。

1945年美国在日本投下的原子弹,给日本以灾难性的打击,这一事件推动了科学伦理学的发展,1946年爱因斯坦出任国际原子科学家非常委员会主席,并签署了该委员会纲领,1955年爱因斯坦逝世前签署了《罗素-爱因斯坦宣言》,这些纲领促进了“科学宪章”和“科学家宪章”的制订和完善。科学宪章作为对科学的道德要求,主要起规范科学发展方向的作用,1946年成立了科学工作者协会,该会的宗旨,就是第一个《科学家宪章》,其要点是要利用科学,促进世界和平和人类幸福,维护和鼓励国际间科学工作的自由与合作,要求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密切合作,鼓励科学工作者积极参加公共事务、关心社会,并起推动作用。当然,按照当今社会的发展态势,科学宪章还应加上“热爱生命、敬重自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使科学技术朝着有利于保护地球生态的方向发展。”

科学家宪章作为对学者的道德要求,主要起规范学者学术行为的作用,是学者从事科学活动的基本道德原则。1948年世界科学工作者联合会通过的《科学家宪章》和1949年国际科学协会联合理事会通过的《科学家宪章》,对学者的科学行为、道德义务和责任作出了规定。个别国家,如日本1980年学术会议通过的《科学家宪章》,被称为日本科学家的道德纲领,中国也于1982年制定了“首都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vi],它规定了做一个合格的科学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实际上,早在19世纪,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对科学家提出的道德要求,即科学家的十条守则,这应是世界上第一个“科学家宪章”,其重要的几点是:“科学家是为真理奋斗的勇士,但本人要具有爱好和平的性格;科学家要谦虚,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习,而不是自以为是;科学家要走自己的路,埋头于自己课题,而不是左顾右盼;科学家不要追求世俗的荣誉、地位和财富,要从科学中寻求幸福;科学家应该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人、一个客观的人,诚实是其基本美德”。

重视学术与道德的结合问题,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当今,许多学术腐败等危机就是由于学者违反学术道德所致。

(二)外源性因子

1.学术规范因子导致学术危机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礼经解》云:“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圆”。[vii]学术规范环境与学术疾病的关系恰如规矩与方圆的关系。广义的规范是指人类在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态度、风气、价值观念乃至精神风貌等,其中的文化应为观念的主要因素。这里的规范更多地把它限定在狭义的“制度、准则、共识”等意义上。

所以,我们把学术规范理解为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学术准则——即学术共识,如学术社团的组建、学术机构的设置、学术职务的评聘、学术资源的分配、学术成果的评价、学术奖励的颁发、学术期刊的运作、学术论著的出版、学术价值合理性的取向、教学规范的制定等等方面的共识,就是学术规范的主要范畴。学术规范具有相对性和一定的价值取向。规范是人为的,在理论上是以符合客观规律为基础的,学术规范通过对学术主体的限制,能动地反映和适应客观规律的要求,但在实际中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即规范歪曲地、错误地反映客观规律的要求,而丧失其合理性。通常有如下学术规范因素,导致学术危机的产生:

第一,规范不清。如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教学、研究、学术服务、学术管理等活动,虽然也已经形成了一些原则性规范,但仍然缺乏可操作性的规范。另外,就是学术主体(学术人)对学术规范的片面理解导致违背学术规律和原则,产生学术危机。

第二,规范失效。在假定学术规范科学合理的前提下,人们不遵守或不能遵守学术规范,而使学术规范减弱或丧失约束力的状况,就称规范失效。例如,在过于强调和片面理解学术创新的含义时,人们往往会将创新与“自由化”划等号,那么在此理念的指导下,人们的学术活动和行为不受约束,人人可以我行我素,学术生态系统必然严重失去平衡。

第三,规范冲突。规范从本质上讲,就是文化的隐喻。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价值理念,都会产生不同的学术生态系统。反之,不同的学术生态系统,又有不同的学术价值取向,导致有不同的学术制度规范,而不同的学术规范之间,由于文化差异,又会有矛盾和冲突发生,这就是学术规范的冲突。规范的冲突导致行为困惑、出现学术危机。

第四,规范真空。学术规范的有效性依存于特定的学术生态系统,一旦旧的学术规范系统不能适应新的学术发展的形势时,它就将被新的理论所否定。但新的学术规范没有现成的学术规范可循,它需要在探索中、在新的实践中产生,由于对旧规范的否定和对新规范的建立往往难以同步,有时当新规范尚未确立时,而旧规范已被解体,从而出现学术规范的真空。这时,人们的学术行为既无规范的指引,亦无规范的约束,给学术腐败以可趁之机。

2.物质因子导致学术危机

学术经费不足或使用不当、仪器设备教室实验室的运用不当都会对学术产生负面影响;同时,校园建筑风格与自然生态环境对人们的道德、心灵的陶冶,都影响到人们的学术理念和道德情操。

3.精神因子导致学术危机

对于人类任何一类组织生态系统而言,它的存在总是与该系统所承担的特定使命密切相关。系统的使命意识首先表现为某种固有的精神理念,然后才进入到制度层面。无论是社会大系统还是学术子系统都无一例外地遵循这一法则,“精神因子”在生态系统的诸要素中居核心地位,往往可以说是一个组织系统的灵魂。一个人若没有了精神,就是行尸走肉,一所大学若没有了精神,就成了聚集群兽的孤岛,一个社会若没有了精神,就会衰变为群魔乱舞的荒原。因此,“精神”对于学术组织生态系统的健康、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三)综合性因子:“泡菜”效应与学术危机



生态哲学要求整体地、全面地、动态地分析问题。学术危机的产生往往很难说是具体的哪一个因子的作用,而是综合的因素所致。如同泡菜水(综合的生态环境)决定泡菜的质量一样,若泡菜水变质,泡菜必然出问题,这就是最朴素的“泡菜”效应。[viii]当然泡菜对泡菜水也有反作用,即当用作泡菜的原材料受病菌感染时,也可能导致泡菜水腐败变质。

综合性因子主要有与社会环境相关联的因子、与学术环境相关联的因子和与理论相关联的因子。与社会环境相关联的因子有:如政府和社会对学术的重视和尊重程度、社会缺乏科学发展学术的态度与能力、以及社会大众媒体的价值导向对学术发展的负面宣传和引导等。与学术环境相关联的因子有:学术声誉、学术地位、学术资源、学术成果、学术交流、学术传统、学术理念、学术目标以及领导作风等因子,它们往往具有遗传的特质,又有变异的可能,所以,这些因子会对学术产生深刻而久远的影响。还有一个隐含的因子,即与理论相关联的因子。缺乏理论营养的学术,肯定不能正常“发育”,迟早会出现学术疾病。譬如说,大学进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时,首先应该是在某种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在对“学科”“专业”“学系”“学院”等概念范畴有清晰的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根据学科发展历史和现状、市场需求、学校资源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与理论相关的影响因子既有理论本身的不完善,也有理论成果转化受阻等原因,导致对学术实践指导作用的失败。以上三个主要的生态因子共同作用,产生为综合因子和效应,导致学术危机的发生。

四、学术生态建设:个体、群体与社会的联动

学术生态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术生态建设过程是学术个体、群体与社会联动的过程,在当下,单一的建设方式于事无补。

维特根斯坦曾说,时代的病用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来治愈,哲学的病则用改变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来治愈。虽然学术疾病如同动植物的疾病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但学术疾病却比动植物疾病表现得更为复杂,学术疾病的原因和结果之间往往不甚明确,表现为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乃至因亦果、果亦因……,故而常常呈现循环关系。因此,对于学术危机要以整体的、动态的、发展的生态哲学,对学术危机持策略性接受的观点,通过科学的诊治和预防措施,减少或消除学术危机。由于对学术危机病理研究的目的是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学术危机的发生几率、减轻学术病症的后果,以促进学术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这种目标的实现,不是光靠开出一道相对学术疾病而言的有效处方就能解决的,它恰好需要相对于现实而言的新思维和新行动,“既开方又抓药”。因此,“改变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是诊治和预防学术危机的有效途径。

(一)学术主体对“致危因子”[1]的拮抗



学术主体是相对于学术环境而言的,如前所述,其基本主体包括学术人和学科。学术人和学科都是由“学术”这一核心所连接,学术的生态合理性取向要求学术主体必须按照“学术的遗传特质”来生成和发展,这种遗传特质决定了学术主体的相对独立性和自我完善,它如同初生婴儿,本身就有很强的免疫能力。学术主体的“免疫”能力主要从如下方面表现出来:

1.学术主体的屏蔽作用

这是指当致病因子侵袭学术时,学术主体对其设置屏障,进行拦截、遮蔽、吞噬,以达到“免疫”的作用。学术主体的屏蔽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是教材、大纲屏障。因为教材体系是人类学科知识文明的精华,教学大纲、课程大纲是实施教学等学术活动的指南,它们在总体上是积极健康的,因此,在进行学术活动之初,它们就已对不良的因子进行了阻拦。第二是课堂屏障。课堂是神圣的,甚至可比喻为“殿堂”,致病因子难以“登堂入室”,因此难以侵染学术生态系统。第三是学科屏障。学术活动是以学科为活动平台,而学科本身就是专门知识的组合形式,它不允许有非专门化知识因素的介入,学科规范、学科话语、学科共同体的共有模式、范型对学术病原有排斥和抑制作用。第四是学术人屏障。教师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前三道屏障有再过滤、再加工、再创造的作用;而研究人员是创造知识和人类财富的领头雁,发现、创造、奉献是他们的天职。

2.学术主体的修复作用

学术危机对学术生态系统有破坏作用,但学术主体在学术系统中有自组织能力,能够自我调整因“致危”因子而导致的结构和功能的紊乱,如同人类在不同的气温环境条件下,其毛孔(汗腺)就会自动调整张开度一样。通过学术主体对学术系统的自我修复和自我保护的过程,从而表现出修复作用。当然,由于学术主体的素质和基础条件不同,会出现不同的学术系统对危机的修复作用有强弱之别,因此就会产生受损程度不同的结果,出现这种情况也是正常的。

3.学术主体的自觉作用

学术活动是人类发展到较高阶段后才产生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递、发展和创造知识的自觉行动和过程。求真向善爱美是学术人乃至全人类的普遍价值追求。从个体而言,虽然可以将这种自觉性区分出上中下,但就总体来看,都有追求完美的自觉愿望;学科作为基本的学术主体,其向前发展也会是必然的。这样,当致病因子对学术系统进行侵袭时,学术主体就有一种近乎本能的反抗和抵制,或者说,学术主体对健康状态的学术有一种近乎本能的追求,这种主体自觉是抵御学术疾病的重要“抗生素”。

4.学术主体的乘补作用

生态学中的“乘补原理”告诉我们,当学术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失调时,系统中的某些成分会乘机膨胀成为主导成分,使系统歧变;而有些成分则能自动补偿或代替系统的原有功能,使学术整体功能趋于稳定。系统调控中要特别注意这种相乘相补作用。要稳定学术系统时,使补胜于乘;要改变学术系统时,要使乘强于补。这种原理在对学术疾病的实际应用时,要注意学术系统的承受能力,力求稳中有胜,以防在混乱中给学术疾病可趁之机。总之,因为有学术主体的乘补作用,对学术疾病起到了屏障作用。

5.学术主体的“生命机制”作用

这里所说的“生命机制”是指由学术的“遗传特质”所决定的学术内部矛盾的对立统一,学术体系及其价值体系的矛盾,是学术及其价值生长的内在动力。它要求学术必须按照其“基因”决定的方向生成和发展,保持优质高效学术在时间流程上的前后一致,在结构功能上的彼此一致,种瓜不能得豆,种豆不能得瓜。理论上讲,这种遗传特质使学术的致病因子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学术的求真尚善爱美精神。

二)学术主体与环境形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对“致危因子”的联防

对于学术疾病的诊治和预防,除了学术主体自身的抵御、拮抗之外,还可通过其他途径和方法,结合学术自身的参与和“免疫”能力的提高,共同营造抵御学术疾病的“防火墙”。如实施社会制裁与净化社会风气相结合;提升学术理念与强化学术实践相结合;建立科学的学术规范与全面提高学术人的素质相结合;改革学术体制与建立科学的学术运行机制相结合;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与实施积极的精神激励相结合;改善学术外部生态环境与学术内部生态环境相结合。

就学术腐败而言,由于学术批评是以求真为旨趣,以崇实为根基,以尚理为先导,所以诊治和预防学术腐败等疾病时,学术批评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措施。然而单一的学术批评于事无补。例如,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原创性的丧失归咎于知识分子的人格缺陷,但这无助于发现更深层的原因。

深圳大学王晓华先生认为,当原创性丧失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集体性标志时,追究个人的道德责任便无实质性的意义,因为一定有深于个体的因素造就了这种状态,反思这种因素是学术批评的更高职责。第一,传统学术规范、主流意识形态、大众文化在目前已经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合力,客观上逼迫、挤压、诱惑着中国知识分子,使他们走上背离原创之路;第二,现有的教育体制、人才选拔体制、发表—出版体制存在根本性欠缺,不利于原创性的科研的诞生和成长,甚至对他们形成了放逐之势,这乃是中国学术原创性丧失的制度性根源。原创性的丧失乃是中国学术之癌,要振兴中国学术,就必须把对学术创新的要求和鼓励制度化,在教育、人才选拔、发表—出版体制等生态环境进行必要的改造。否则,有关学术规范的辩论除了为大众文化创造些热点外,不会有实质性的意义。

因此,只有提升学术生态理念,加强个体的道德自律、群体的制度他律、社会的行为法律,内外结合、协同努力调整学术主体与环境的关系,以实现学术个体、共同群体与社会全体的联动机制,才能真正形成具有高免疫能力、强生命机制的学术生态系统,即高品质的学术生态。


参考文献:

[1]李聪明.教育生态学导论[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9.

[2]刘贵华.大学学术发展研究——基于生态的分析[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英]A.麦肯齐等.生态学[M].孙儒泳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4]石 鸥.教学病理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1]
这里的“致危因子”是指导致学术生态危机的影响因子。

刘贵华.大学学术发展研究——基于生态的分析[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1).82-84.


[ii]
余治平.“生态”概念的存在论诠释[J].江海学刊,2005,(6).


[iii]
刘英楠. “环境”建设要请专家 道德自律先靠自己——张存浩院士认为我国学术主体、学术环境应“分而治之”.科技时报[P].2005.1.28


[iv]
刘贵华.大学学术发展研究——基于生态的分析[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1).259-261.


[v]
袁济喜.学术腐败逼近最后的道德防线.http://www.cae.pku.edu.cn


[vi]
参见光明日报1982年5月9日。


[vii]
李醒民.为学术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J].学术界,2000(3),175.


[viii]
最早提出“泡菜”理论的是华中科技大学涂又光教授,他认为,“泡菜水的味道决定泡出来的白菜、萝卜的味道”,以形象说明环境对主体的重要影响
发表于 2009-11-28 16:4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Ostrich 于 2009-11-28 16:48 编辑

畸形学术生态垄断知识分子 人文学者陷入“项目化生存” 2009-11-28    作者:王乐  来源:文汇报   

    这几天,京城某重点高校社会学系副教授项天明(化名)颇感焦虑。除了日常的教学任务外,他把所有精力都花在了下年度国家级课题项目申报的准备工作上。“按惯例,秋季学期结束后的1至2月份,是正式申请时间。如今迫近年底,免不了心急。”项天明坦言,原本只知道理工科、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等,需要以课题申报形式保证项目实施,不曾想现在人文社科领域也成了“项目”的天下。“课题能否到手,一方面意味着10多万‘真金白银’,另一方面也是决定学术前途的‘重量级砝码’:晋升正教授,国家级项目是必要条件!”

    如果你以为项天明这样的学者在高校中只是少数,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近年来在人文社科领域,无论是想着“人往高处走”的副教授、讲师,还是正教授、博士生导师,对课题申报都“趋之若鹜”。有学者尖锐指出,知识分子已陷入“项目化生存”状态,这成了当下学术生态中最畸形的现象。

竞争成了“数字化”比拼游戏

    “申报课题本无可厚非,但眼下却到了异化程度!”据圈内专家介绍,搞研究本需要经费,项目申报最根本的意义,在于资助研究者,保证课题研究顺利进行。“现在,除了原本单纯的经费需求外,派生出的诸多其他需求,已被异化为主要方向——项目成了对学者重要的外部评价标准!”

    由副教授晋升为正教授,除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外,必须有一个国家级课题项目;讲师晋升为副教授,至少得有一个省部级课题项目……切莫以为达到一定级别的学者就“万事大吉”:即便身处教育部直属全国首批16所重点大学之列,有的高校居然还明确规定,若人文社科专业的博士生或硕士生导师手头没有项目,就没有招收研究生资格。

    一位大学科研处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由于项目背后的巨大效力,从教师、院系到学校都乐此不疲。“比如我们评价教授牛不牛、做出多少贡献,只要在电脑里看一下他(她)获得的项目总数,再按各类级别分门统计,就一清二楚了。”与此同时,同一大学的各院系之间,也把项目数量作为“比拼”资本;不同学校之间,获得各级各类重大项目更成为大学排名、衡量科研能力的主要指标。“可以说,院系与大学间的竞争,已演变成‘数字化’比拼游戏。”

    据了解,有的211重点高校为鼓励学者为校“添彩”,甚至出台“刺激政策”——只要获得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校方再按1:1比例,给予经费支持。

求名分  自费项目竞争也激烈

    在人文社科领域,每一年度都有来自各部委、省市一级的社科研究课题。其中,当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最牛,“竞标”难度也就更大。“其实,有些民间、海外或本学校的研究经费,要比省部级项目多得多。但很多学者对此‘并不感冒’,宁愿为前者挤破脑袋。”

    据了解,在一些省部级课题中,设置有“自费项目”。申请人即使获得该项目,也得不到任何实际资助。即使如此,每年省部级自费项目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为省部级“名分”,意味着对申报人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的认可;同时认可的,还有其未来的名誉和地位。

    “项目级别的差距,与课题的研究价值,就一定有因果关系吗?”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卫平很困惑,即使级别高的项目审批更严,但也不能说明该课题的研究价值就一定大、研究者水平就一定高。“好比你很难说,一个民间资助项目的水准,就一定会比省部级差很多。”

    在向课题项目蜂拥而上的过程中,该课题是否具有学术价值、是否是学者自身的志趣所在与擅长的研究领域,都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做到“投其所好”,认真研究本学科领域内该年度鼓励哪几个具体方向,如何有意识往“风向标”靠拢,如何操作以避开激烈的竞争等。

    “每回申报都要填一大堆表格,写上已填过无数遍的数据,但你可别小看了这活儿。”项天明对记者说,每每申报前,学校会组织专门培训,请来有经验的“大腕”讲课,“申报早已成了专门技术!”申报前,除统一培训外,个别有“门路”的申请人,则“异常活跃”地打听该年度评审团专家名单,并私下活动。“这也是个别经验丰富、人脉广泛的‘活跃分子’,能屡屡‘中标’的原因之一。”

    业内人士披露,有些学者甚至谙熟“一鸡两吃(三吃)”手法,将国家级课题“改头换面”,看似两个不同项目,实则“换汤不换药”,随即又在下级别申报中“中标”。

项目竞标  反成创新研究桎梏

       “仅以法学研究领域来说,一些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倒并非是社科研究基金和省部级研究课题的资助项目。”张卫平教授告诉记者,真正有建树的项目,往往出于研究者的兴趣点与兴奋点,基于独特的视角、思维和研究方法,是长期积累的成果。

    “时下,人文社科领域的‘项目化生存’状态,是对学术的最大伤害。这种畸形的学术生态,戕害了知识分子的创造能力!”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温儒敏分析,做学问不是生产,不可能限定周期。有的学问可能需要大半辈子苦心孤诣,而目前大部分课题项目的期限,均为两至三年。“在研究开始前,你就必须在申请报告上写明研究纲要、进展情况、阶段性成果等。这在一定程度上,等于让申请人预先将研究结果与结论提出,然后根据预设,寻找经验性的证据。这显然违背了人文学科的学术研究规律。”

    在温儒敏教授看来,人文社科学者做学问、出书,原本确实较困难,立项资助非常必要。但时下,从项目定题到申报、评审,都不尽规范,学术生产体制问题很多,项目资助成了“项目竞技”。“各高校、学者的利益均与项目挂钩,课题项目俨然学术‘指挥棒’,好像谁项目多,谁就学问大、贡献大。做学问就是‘做项目’!”

    未拿到课题的学者绞尽脑汁争夺“名分”,拿到课题的则忙着在“规定时间”内做出“规定内容”。专家指出,这一表面繁荣的学术生产现象,却掩盖不了“一定数量的课题项目,只是低水平重复”的无奈现实。
发表于 2009-11-28 16:5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9 17:59 , Processed in 0.10222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