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48|回复: 0

浅析现代主义艺术“审美疲惫”的生成原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2-19 17: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现代主义艺术作品的大众审美谈起  

作者:简圣宇

    [摘要]  在国内大众对现代主义艺术进行审美时,常常会发生“审美疲惫”的心理现象。笔者认为这就与显现于审美过程中的审美震撼力是否能够转化为艺术魅力有关。因此本文将对现代主义艺术作品的艺术特性与审美大众的期待心理的互联互动历程进行分析,以探究“审美疲惫”的生成过程。

   [关键词]  大众审美;“审美疲惫”;审美震撼力;艺术魅力

The analysis of the reason for the generation of “aesthetical fatigue”
           ——on the public appreciation of works of modernism art
                          JIAN Sheng-yu

Abstract: When the domestic public embarks on making their appreciation to works of modernism art, a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so-called “aesthetical fatigue” occurs frequently. To my viewpoint, this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must have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procedure in which aesthetical shock may convert into the glamour of art or not. For this reason,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interrelation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works of the modernism art and anticipation of the public. And then we are able to make an exploration to how can  “aesthetical fatigue” develop.

Key words:The public appreciation; “Aesthetical fatigue”; Aesthetical shock;
The glamour of art

   19世纪末起,西方艺术界开始变得热闹起来,野兽派、立体派、未来派、立体派等现代主义艺术流派纷纷登上历史舞台。20世纪下半叶即二战结束后,西方的现代主义艺术在原有基础上变得更加活跃纷乱、光怪陆离,出现了愈加偏离传统艺术的发展趋势。与传统艺术相比,现代主义艺术从创作观念到创作手法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其中各种流派纷然陈杂,既体现了一种大胆创新和探索实践的精神,也有沉溺于对疯狂、混乱、抽象、晦涩等肤浅的游戏化和走极端的倾向。
      从上世纪80年代起,西方的现代主义艺术开始重新大规模进入我国,由此大大开阔了国内大众的艺术视野,丰富了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方法和技巧,出现了多种新的艺术价值取向,并且对国内艺术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国内艺术发展呈现出了新的格局。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对于习惯了传统写实主义的国内大众而言,这种新艺术浪潮使他们经常感到非常不适应。于是,当我国大众对一部分现代主义艺术作品进行审美鉴赏时,常常不由得产生了情绪烦躁乃至愤怒的心理现象。
      这种审美主体在对某些艺术作品开展审美鉴赏和审美判断的活动过程中,感觉艺术作品无法促使自己生发审美享受和愉悦,反而诱发出厌恶、烦躁和恼怒等心理抗阻现象,结果导致接受、鉴赏过程演变成了一场强度不一的消极心理体验的精神活动过程,我称之为“审美疲惫”。
      关于为什么会产生“审美疲惫”,本文认为这就与显现于审美过程中的审美震撼力有关。从直观的感性理解上看,审美震撼力仿佛是纯粹在审美对象上显现的,而实际上它是一种由审美对象的艺术特性与审美主体的期待心理之间,在力的图式上的非同构关系所形成的审美张力。当审美震撼力所产生的刺激与审美主体预先持有的期待心理相协调时,两者是“同质”的,张力就能够得到平稳的释放,审美震撼力于是转化为能对鉴赏者心灵产生感染作用和震撼效果的艺术魅力。反之,如果两者出现了严重分歧,那么审美过程便将变成“异质”刺激的历程,使审美主体的良好情绪遭受到打击乃至破坏,导致审美主体反感、排斥,从而诱发出 “审美疲惫”。
      事实上,在大众审美⑴中“审美疲惫”生成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而且是富有争议性的,所以本文并不奢求对这一问题的论述能达到彻底而完备的程度,而只是试图通过对于其生成过程的分析,以自己的见解轮廓性地归纳出几点成因,以期能起到一种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大众审美的期待预设     

      要探究“审美疲惫”的生成过程,首先应该分析、研究国内审美大众在对现代主义艺术展开具体审美鉴赏以前,所预先持有的期待心理。
      进行鉴赏活动的国内审美大众,经常会有一种感觉,即在欣赏著名的中国传统艺术作品和西方古典艺术作品时,很容易就能感到作品身上所散发出的艺术的魅力,而在欣赏著名现代主义艺术作品时,却往往感到这种艺术的魅力很少在作品身上显现出来,甚至觉得根本就没有显现。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原来,不管进行着审美鉴赏活动的大众是否意识到,其实他们所给予现代主义艺术作品的判断、评价,并非是凭空生发的。在我国,经过从古至今上千年的传统艺术观念的积累沉淀,已经在全社会中产生了一个较为稳定和普遍的审美心理范式,而大众生活、存在于这个社会里,从而在自觉与不自觉、直接与间接中接触、接受着这种审美心理范式的熏陶、同化。因而在他们的意识或潜意识之中,就潜藏着长期积淀下来的这种心理范式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于是便内隐及外显于他们的审美活动中,再加上审美者个人的见解、思考,就形成了一个虽然有差异性和多样性,但总体上具有稳定性和普遍性的期待视野。这种期待视野在大众审美活动中,控制、调整着他们的审美态度、情绪、意志和判断,并由此影响着审美震撼力对审美主体心理所产生的刺激、震动的性质。
      那么在传统的艺术观念中,艺术作品应当具备什么样的艺术特性呢?综合考虑,本文认为传统的艺术特性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可传达性”、“独创性”以及“卓越性”。
      所谓“可传达性”,就是指创作者赋予艺术作品以明确、可感的形式,使蕴藏于艺术作品之中的内涵、意义能够有规律、有指向,易于把握地传达出来。参与艺术欣赏的普通大众,无需具备深厚的审美理论修养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就能够从整体上初步地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加以评估、把握,其中一些审美者还能继而体悟到艺术的深层意味,完成在具有无限超越性的艺术世界中的精神升华和净化。
      关于 “独创性”,简单地说,就是指欣赏艺术作品的普通大众,在鉴赏该艺术作品之前没有这样构思过,而创作者却率先感悟到了。在审美实践和个体灵性的推动下,创作者在人与对象世界发生的广泛深刻的联系中,敏锐察觉、发现了事物平素隐现的美妙一面,同时这一面,一般大众由于受到具体历史条件限制却尚未体味到的,或者日常生活中所忽视了。于是这一艺术作品就表现出了对平庸的突破,是创作者在实践基础上的个体生命的独特体验,展现了具有人的本质力量的主体的敏感的丰富性。
      而“卓越性”,则是指普通大众或许曾经这样想到过,但却只有创作者能够把这一艺术作品实际创作出来。完成这一艺术作品,仅仅有设想是远远不够的,而需要创作者艰苦顽强地摸索和日积月累地实践,由初级到高级地、由稚嫩到成熟地渐次提升自己的审美创作能力,以获得能从多角度、深层次把握构造美的对象的主体力量,最终完成对对象的认识,取得对对象世界的自由。这种高级的主体力量赋形于艺术作品之上,就使作品到达了一般大众难以企及的艺术高度,显现出了“卓越性”。
      当以上三种艺术特性在艺术作品实现了和谐统一时,其所产生的刺激,就能与在传统审美心理范式的熏陶、同化下成长起来的审美大众的期待心理相协调。这时,艺术作品对审美大众的刺激就表现为正面的、积极的,审美大众的期待心理与审美客体的艺术特征处于非同构而“同质”关系,此时审美震撼力就以艺术的魅力的形式,充沛地呈现出来,于是激起审美主体的审美快感,让他们内心中相应的情感、思绪、联想等骤然喷发出来。胸魂也随之所动,最终升华为一种愉悦、舒畅的美感享受,

二、审美震撼力的“同质”刺激形态   

      以古希腊的米隆的雕塑《掷铁饼者》中那个健壮而优美的掷铁饼运动员的形象为例。作者塑造了一位青年男子在即将投出铁饼那一瞬间的姿态,青年转身下屈,持铁饼的右臂向后摆到了极点,于是一种接着要奋力投出铁饼的潜在爆发力沛然表现出来。
      首先,审美大众从审美活动一开始,就能初步理解、把握到,自己要展开鉴赏活动的这座艺术作品,是想以雕塑的形式,表现出掷铁饼运动员在发力的那一刻的健美身姿。因此,审美者接着不禁感觉到“在雕像的任何一块肌肉下面都落注着饱满的生命活力”⑵,于是在他们的脑海中,此时雕像身上所展现的动作、姿式及神态,都直观可感的向自己表达出创作者倾注于其中的精神寄托。
      其次,审美大众可以感受到,充分体现于这一艺术作品身上的,是创作者对艺术创作的独具匠心的把握,展现了创作者的“独创性”。现实生活中掷铁饼运动员的参加掷铁饼运动的一幕幕场景,是当时人们基本都能见着的,然而表现在这一雕塑上的,掷铁饼者极富于动感的姿态和充满活力的表情,则是创作者以自己独到的审美视角,经过长期的观察、体验后,积淀,物化而成的,带有创作者富有个性的烙印,是创作者自身本质力量的独特显现。因而才能使鉴赏者不禁发自内心地产生尊敬与佩服的感情。
当然,审美大众还会感受到,这种“独创性”又是与“卓越性”不可分割的,是以“卓越性”为支持的。也就是说,这一艺术作品的不是仅有“独创性”就能完成的。掷铁饼者健美和谐的裸露身体,不同部分肌肉的绷紧与放松,以及蕴藏于静态之中的动态感等在场的形态,实际上暗含着不在场的创作者伟大的主体力量。因为这一艺术作品由构思物化为实体,仰赖于创作者深厚的艺术修养和雕刻功底,需要创作者在长期的对对象世界的努力把握中,使自身的卓越天赋与后天的艰苦磨练有机融和统一起来。只有这样,创作者才能具有高级的主体力量,能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于是审美大众在惊叹之余,内心的敬佩之情都被充沛地调动出来,在对审美震撼力的感知、接受中,经由感性的审美快感,升华到一种发自心灵的美感享受。
      由此一来,显现于艺术作品之上的艺术特性,就与潜藏于大众的审美意识中的,长期积淀下来的心理范式相契合。此时审美震撼力就以“同质”刺激的形态彰显出来,在力的图式上以非同构而“同质”关系把审美张力平稳、完满地释放出来。审美震撼力于是通过审美对象的状貌、质地、色彩等自由而有秩序的外在形态,表现为气韵生动、充满生命活力的艺术魅力,直接映入审美者的视界,给审美者心理以强烈的审美震撼。处于这种和谐、积极的审美震撼状态之中,审美者才能愉悦地接受显现于艺术作品的创作者的“意向性”,在心物感应的境域里,借助艺术作品所起到的引导、承载人们进入艺术世界的媒介作用,突破自己的有限、渺小和短暂,迈入无限、博大和永恒,达到“胸罗宇宙,思接千古”的精神自由的欢畅境界。

三、现代主义艺术的艺术特性及震撼失当   

      对于艺术作品将要给自己施加的审美震撼力的刺激强度,审美大众在进行审美接受之前,脑海中实际已经有着比较稳定的期待视野,即在心理系统中存在着一种冈布里奇所说的“预先匹配”的机制⑶,这种“预先匹配”的机制即是指“能够支配我们预测以及我们震惊的内在模式”,因而审美活动的过程,正是审美主体的内部心理应对外部审美震撼力的冲击的调整过程,是一种“在一定心理定势的制约下形成对视觉刺激的期待”,审美主体将会“按照头脑中贮存的‘图式’去观察、去选择、去探索”。审美大众潜在地希望审美对象的艺术特性与自己的预期相一致或恰好有着一定的差别,以便去感受在心物交感时那种强度适宜的震撼效果。
      然而,与传统艺术作品所具有的艺术特性不同,在现代主义艺术作品中,极少存在“可传达性”、“独创性”以及“卓越性”和谐统一的特征。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在现代主义艺术那里,经常有一种刻意淡化乃至极力颠覆艺术作品“卓越性”的倾向。他们并不认同创作者需要通过艰苦顽强地摸索和日积月累地实践,才能创造出伟大的艺术作品的那种传统观念,而是转而对艺术的“独创性”高度地有时甚至是过分地加以强调着。现代主义艺术家们注重的是拓展传统艺术领域那稳定的抒发空间,主张应当张扬出天马行空、标新立异的艺术个性,创作出让接受者感到意外、吃惊和诧异的艺术作品,从而表现自己出自己对世界与众不同的新奇感受。
      因此有时这会招来一些评论家的批评,将之评价为“谁能够掀起轩然大波,谁最荒诞不经、希奇古怪,谁最能够使得批评家张口结舌,谁就是英雄,谁就是创造”,艺术家们“关心的不是美不美,艺术不艺术,而是能否出奇制胜,激起新的惊奇”(列维—斯特劳斯语)⑷。
      此外,传统艺术中被非常看重的艺术作品的“可传达性”,在现代主义艺术中则正好被置换为“不可传达性”。顾名思义,在这里所谓的艺术作品的“不可传达性”,是指创作者为了构造出艺术作品意义的绝对延宕性和无限开放性,在构物赋形时刻意放弃传统的方式,拒绝以那种明确、可感的形式传达、阐释作品内涵,而把接受者对作品的直解、曲解、正解、误解全都视为均值等效,不认可其中何种解释更接近正确,更具优越性,以期使作品的内涵在某种意义上具有超时间性、超空间性、超民族性等品质。
很明显,对于那些在长期在传统艺术的审美心理范式熏陶、同化之下的审美大众来说,现代主义艺术作品的这种艺术特性,就使得这时的审美震撼力对他们心理所产生的刺激、震动骤然发生改变,在强度上形成巨大的落差,而审美大众在原来的心理定势制约之下,没能及时做出调整,因而拙于应对审美震撼力的造成的心理冲击。这样,以 “异质”形态出现的审美震撼力骤然倾泻下来,越过了审美大众感觉的适应能力和心理的承受阀限,于是诱发出“审美疲惫”。

四、现代主义艺术“震撼失当”的具体分析   

      如前所述,在本文看来现代主义艺术震撼失当的问题,主要在于其未能正确、明晰地理解,作品在追求构造艺术作品意义的绝对延宕性和无限开放性,以及在追求艺术作品与众不同的新意性和特异性时,所应该保持的适当限度。结果因为主体的期待心理与客体的艺术特征处于既非同构而又是“异质”状态,致使艺术魅力的彰显发生难产,审美大众没有能够体味审美快感,更加无法升华为一种舒畅、愉悦的美感享受,反而为“审美疲惫”的诱发创造了基础条件。
      以下将对现代主义艺术的“震撼失当”问题做具体分析。

(一)审美震撼力的刺激过度

      例如,达达主义流派中的代表人物马塞尔·杜尚所创作的那一幅著名作品《画了胡须的蒙娜丽莎》。众所周知,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是传统艺术的代表作品之一,蒙娜丽莎所表现出的那种女性典雅高贵的仪态,寄托了传统艺术对于精美、雅致的风度美的追求。而杜尚却找来一张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的印刷品,在蒙娜丽莎图象的上唇和下巴添上几撮胡须,并在画的下方标上了“L、H、O、O、Q”(这几个字母代表了法语“Elle a chaud au cul”快读时的谐音,其意思是“她有一个热屁股”)。这就给审美者造成了高强度的刺激,在他们心里产生强烈反响。
      又如,抽象表现主义,其最著名的人物杰克逊·波洛克,他的做画方式是把巨大的画布铺在地上,手里提着钻有小孔的盛有稀释颜料的罐头盒,将颜料尽情地抛洒出去。这样,审美大众所看到的画作,就是颜料在巨大的画布中所形成的各种不同色差、形态各异的斑斑点点,以及繁乱混杂地交织着的斑条。
      此外,还有更加刺激审美大众的行为艺术,如代表人物约瑟夫·波伊尔的作品《如何向死兔子解释绘画》,是以极其反常的形式来完成他的作品的。他在脸上涂抹蜂蜜,又贴上金箔,再又亲昵而伤感地向一只早已经死去的兔子不厌其烦地解释如何进行绘画。最让审美大众惊奇的是,他的作品不是他涂抹蜂蜜又贴上金箔的脸,也不是死兔子或者旁边的绘画,而是他的所作出的这种行为本身,这就给审美大众预先持有的期待心理以突发性的“异质”刺激。实际上,行为艺术在中国还时常演变为残酷地虐杀各种动物、煮食死去的婴儿尸体、裸露敏感部位到舞台和大街上去表演、用锐利的器具自残等叫人极其震惊的举动,不仅涉及到了对人们心理承受能力的考验,还在某种程度上越出了艺术的范畴,直接挑战道德法律的底线。(具体请参考陈履生的《以“艺术”的名义》)⑸。 因此,对于在传统艺术的审美心理范式熏陶、同化之下形成自己的期待视野的审美大众而言,现代主义艺术的“震撼失当”,就首先表现为施加于审美大众心理机制的审美震撼力刺激强度过大。
      为什么代表典雅、高贵的女性美的蒙娜丽莎,在杜尚这里变成了长着几撮胡须的不男不女的怪人?为什么在画的下方还标有“她有一个热屁股”的快读谐音?为什么波洛克的画作是由率性抛洒出去颜料构成的?向死兔子解释绘画、残酷地虐杀各种动物、煮食死去的婴儿尸体、裸露敏感部位到舞台和大街上表演、用锐利的器具自残等有一种什么的艺术意味?迎面而来的审美震撼力不断撞击着他们、刺激着他们,审美大众激烈地思考着,然而他们虽经过苦思冥想却仍旧落入一片茫然之中。
      这么一来,由于这种刺激极大地不同于先在的支配审美大众将面对的震惊所存在预期,审美大众在原有心理定势的制约下未能及时做出调整,他们无法于如此之高的强度上,完成刺激在自己与刺激物处于非同构关系上的期待心理中的分布化散,这就导致他们的内部心理难以应对外部审美震撼力的冲击和扩张。在力的图式上,审美震撼力以 “异质”形态把审美张力剧烈地喷射出来,产生出一种“疲劳轰炸效应”,大大的超过了审美大众感觉的适应能力和心理的承受阀限,使他们陷入了不可自拔的深深的痛苦之中,产生出烦躁不安和恼怒厌恶的消极抗阻情绪,最终诱发出“审美疲惫”,使得他们在对艺术作品的反感、排斥中感到身心疲惫。

(二)由刺激过度引发的过犹不及问题

      事实上,一些艺术家为了获得他们所认同的那种现代主义艺术的审美震撼力,在创作艺术作品的时候往往出现片面强调反传统的倾向,这就使得在他们创作的许多现代主义艺术作品身上,呈现出的不但是与“卓越性”相分割的炸裂式的“独创性”,而且还具有一种拒绝以明确、可感的形式传达、阐释作品内涵的,所谓艺术作品意义的“不可传达性”。
      以被视为“衔接欧洲超现实主义与美国抽象表现主义最重要的环节者”⑹的艺术家阿席尔·高尔基的抽象表现主义先锋画作《肝是公鸡之冠》为例,整幅画作完全由各种色块、斑条、不规则的圆形和三角形等交织、拼接、混合、互渗和重叠而成。即使是专职评论家,也要“以破题与拆题的方式来解读这件语义晦涩之作”⑺。至于普通的审美大众,在没有专家指导的条件下不仅难以体味其中内涵,就是连上面画了什么或许都难以辨识清楚。
      正如同人具有一定的听力范围,当外界传来的音频很大时,人会感到难以承受,然而当音频继续增大,直至最后超出了人类听力范围之后,人的耳朵就反而听不到那强劲的音频了。现代主义艺术家营造的审美震撼力也是这样,当这种审美震撼力对审美大众心理所产生的骤然刺激和震动,在强度上如果太过于巨大,远远超越了审美大众感觉的适应能力和心理的承受阀限,就将使得大众在审美震撼力的倾泻、轰炸之中反而感受不到那骤然而来的震撼效果了,随之而来的乃是大众从生理层面到心灵深处的疲劳、反感和拒斥,最终生发出“审美疲惫”。
      就像苏珊·朗格曾经说过的“逃避释义似乎特别是现代画的一个特征” ⑻那样,由于在这幅《肝是公鸡之冠》中,创作者为了追求作品的不竭隐喻性和无限开放性,故意拒绝具体的、稳态的解释,而强调着以不确定的意义,乃至以“无意义的意义”去替代,这使得它所蕴涵的艺术特征与审美大众的期待心理发生了严重的“匹配错误”,使由此所产生的“异质”的审美震撼力的刺激,比先前提到的达达主义、抽象表现主义和行为艺术等等的强度还要更加高,让审美大众更加艰于应对。
      全画究竟具有一种什么样的形式意味呢?“肝”在哪里?那条黄色斑纹代表了什么?那几个以数种不同色彩相叠加的圆形又代表了什么?审美大众痛苦、恼怒地反复思考,力图依靠自己的经验、思维和判断等审美能力去理解、把握这个现在与他们相对立的对象,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而尽快完成这个让人厌烦的审美活动。然而在这里,由于艺术作品所表现出的不可传达性而造成的阻隔,艺术作品与审美大众进行对话、交流的途径是早已被截断了的,艺术作品只是“作为一种符号形式、一种只有能指没有所指的符号系统,完全在自身循环,在自身内获得价值意义”⑼。想要进行对艺术作品的有规律、有指向的稳态解读实际几乎不可能,审美大众对作品的做出的具体、明确的阐释不过是虚构的、勉强的。对于这一画作,审美大众已经彻底无力去解读、阐释及理解了。
      这于是造成了非常负面的影响,因为审美大众进行审美活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通过认识、把握艺术作品,进而与蕴藉于作品中的博大的艺术世界进行交流、沟通,并在这一过程中释放、摆脱现实生活施加在自己身上的精神重负,从而徜徉于艺术世界的舒畅和谐、飘逸自由之中。而与经过长期积淀的,从一开始就站在理论高度进行把握的专业审美不同,大众审美更加着重去感受以实在的、在场的可感形态呈现出来的艺术特性。显现作品身上的审美震撼力要想转变为艺术魅力,使审美大众在对审美震撼力的感知、接受中,经由感性的审美快感,升华到一种由衷的美感享受和愉悦,就必须以一种符合或者至少趋向于符合审美大众期待预设的形式和强度展现出来,让他们在受到感染和感动的过程中体味到,审美是一种自我确证而不是自我煎熬。所以,艺术作品是否具备可感性、可传达性,就成了艺术魅力顺利彰显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实现条件,
      如果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造的时候,只是一味追求极度夸张、抽象的审美震撼效果,没有考虑普通审美大众的审美接受能力,忽略了审美对象的艺术特性在与审美主体的期待心理接触相感时,在力的图式上的非同构关系所形成的审美震撼力的“适度性”,那么审美震撼力所熠射出的过度“异质”刺激,就会反而过犹不及地归于无效、虚空,导致审美大众的反感、排斥,使得,审美活动演变成了一场加重烦恼情绪的消极心理体验。使他们处于对现实局限性、片面性的突围不得之中,无法在博大的艺术世界感触到那种审美的轻松、自由而快乐的情趣,最终在困惑、萎靡的心境状态下,陷入“审美疲惫”消沉、烦恼及自卑的泥沼之中。
      这也就是为什么叶朗先生要着重强调“黑格尔说过,美是显示给人看的。任何艺术必须使当代人能够理解,感到亲切,必须能够吸引当代人的心”⑽。

                                         小 结
      现代主义艺术无疑是有其独到之处并取得了相应的艺术成就的,我们不能因为其与我国大众的传统审美习惯发生了冲突就一味贬低、排斥它。因此本文无意对现代主义艺术做出全盘否定,所涉批评的也只限于极端化了的那一部分作品或者作品的某些方面。本文只是试图通过对现实存在的现象进行探讨,分析和归纳出“审美疲惫”可能的生成原因。现代主义艺术的最终优劣成败,还要交由不断发展着的未来的历史去评说、判定。

[参考文献]
⑴、此处我所说的“大众审美”,并非指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概念中的“大众文化”相呼应的“大众审美”,而是指在传统审美意识中形成的,虽然参差不齐但又有一定稳定性的,一种广泛存在于普通群体中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活动。与专注于系统研究与理论建构的专业审美相比,他们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造诣还较为初步、粗浅。
⑵、《西方文学艺术巡视》,张延冈,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第50页
⑶、《当代西方美学新范畴辞典》,司有仑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第一版,第187页
⑷、《美学的边缘——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观念》潘知常,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1月第一版,第468页
⑸、陈履生,《以“艺术”的名义》,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一版
⑹、⑺、都见于《百年世界美术图象》,高千慧,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第104页
⑻、《后现代主义的突破》,王潮选编,敦煌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第487页
⑼、.转引《美学的边缘——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观念》潘知常,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1月第一版,第481页
⑽、《胸中之竹》,叶朗,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4月第一版,第293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8 00:09 , Processed in 0.07829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