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47|回复: 0

走出冷靜的研究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3-13 20: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纪录·中国 编辑
来源:Benla Blog   
发表时间:2004-2-23 12:42:21

--------------------------------------------------------------------------------

               



    隨著全球化媒體集團化趨勢的腳步,媒體老闆早已成從原本有的在地經營者轉換成為跨國集團服務的經理人,媒體的經營目的與定位也有所改變,部分以在地文化或服務為主要對象的媒體,逐漸轉變成跨國節目的轉運站,地方有線電視系統便是最好的例子。



    在有線電視合法化初期,系統業者基於執照取得需要、競爭壓力、關切地方文化、建立社區關係等不同的理由,製作了不少地方節目。不過,就在法規逐漸解禁、有線電視集團化,利潤獲取成為經營者的主要目的後,這些能夠彰顯地方文史與生活的節目已逐漸消失。



    面對這樣的改變,傳播研究者該如何自處與回應,是透過學術的理論與論述,冷靜地描述、分析、評價、解讀、批判在地文化在資本全球化下所遭遇到的災難或生機?還是,能在全球文化體系中,採取另一種積極的行動,透過所學與實踐,參與在地文化思維與生命經驗傳承與生產,進而作為全球多元化中的另一種價值?



    對傳播政治經濟學而言,學術研究的目的不僅是對資本體系進行描述與分析,更強調知識的目的在於改變世界,甚至帶起改造運動(Mosco, 1999)。換句話說,知識的「實踐」不只是個概念,而且是個使命,是一種具體行動,不只是用以區別其它秉持價值中立者的差異立場,更是具備道德哲學的現世參與。就一般層次的意義來說,「實踐」指的是人類的生活;就特殊意義而言,實踐指的是人類的自由與創造活動,人類以此生產及改變世界與他們自己(Mosco, 1996)。因此,實踐的策略不該只是論述與知識的生產,而必須實踐參與媒體環境改造與權力解放的工作。



    這樣的關懷成了我博士論文的重要動力,我重新思考在全球化的媒體環境下,一個傳播研究者可以作什麼?當時我是博士班生,也是大學講師,相對於其它博士論文寫作者而言,有較多的教學資源,因此,我試著透過我的「位置」與「優勢」進行在地文化生產、紀錄與培力(empower)的實踐。



    在世新大學「媒體識讀」的課程裡,得到部分修課同學的同意與支持,我們決定要經由知識訓練與實務操作,拍攝有關大文山地區的文史影片。之所以會以大學生為地方文化生產的培力對象,一方面是受限於時間、財力及人力,另一方面,雖然大多數的大學生以校區附近的社區為居住地,不過卻與許多都市居民一樣未必了解居住環境的文化與歷史。因此,也希望經由此次的課程,促使同學反思自身與在地的關係,藉由知識分享與操作實踐,培養學生實際的精神與能力,為地方文化留下紀錄。



    為了能讓學生更了解大文山的歷史與文化,課程邀請台北縣文史學會總幹事,同時也是地方節目製作者的夏聖禮一起合作。課程內容分為「主題講授」與「實際操作」,前者是由夏聖禮及我透過影帶及講述的方式介紹大文山地區的文史與生活,以及對媒體地方性的認知;而「實際操作」則包括了與地方媒體的接觸、地方地景與人文的走訪、影片的企劃與製作,以及影片的播放等。



    我們一共製作了四部有關大文山地區的影片,不過,我們的實踐並未因拍攝完成而打住,除了隨即在「大新店民主有線電視」播出影片外,為了讓同學更能體會到自己本有的傳播權力,修課的同學必須親自與台北市的公共頻道接洽,依照有線電視法要求系統業者播出我們製作的節目,親自了解與體會什麼是課本裡所謂的「近用權」、「公共頻道」,讓知識與實踐更緊密的結合,並將我們對本地的理解與紀錄透過媒體與更多人分享;此外,為了能對拍攝者有所回饋,增加與在地民眾的互動,我們也將影片帶至拍攝地點作公開放映。



    在這樣的過程裡,修課者有了明顯的改變,同學從無拍攝經驗,到獨力完成影片的製作;也有人收起過去的冷漠,關注自己的生活環境與周圍的人事,也希望能為自己居住的地點及家鄉多作一些事。另外,重新定位媒體角色及功能,也是修課學生的另一種轉變,他們不再把有線電視視為傳送全國及跨國性節目的載具,而對於其在地方文史與生活的保存、再現與再生產上有更多期待,更有多位同學表示未來如有需要,願意透過攝影器材及地方媒體表達意見以紀錄、再現、再生產及傳遞在地文化。



    世新大學「大文山傳播與發展資料庫」在2003年的暑假,依照上述的作法,召集學生拍攝了7支有關大文山地區的紀錄片,部分修過媒體識讀課程的同學也參與了這次活動,三個月的時間,20多位同學記錄了本地的「集應廟」、「芳川媒礦」、「安坑掩埋場抗爭」、「烏來」、「媒體工作者」、「外勞」、「貓空茶葉」等人物、建築、產業、事件、族群的變遷與發展。這些學生未必受過專業的訓練,有些甚至還是首次拍片,他們利用DV與一般家用電腦進行攝製與後製,作品雖不具專業水準,但卻透過影像為這個地區留下文史與生活的紀錄。



    採取這樣的方法與方案,不僅有別於台灣過去的傳播研究的類型,也希望以此為本地傳播研究另闢思考理路,並落實了傳播政治經濟學強調的「解放」與「實踐」的核心價值,如同McChesney(1994)所提醒的,批判的傳播學者必須把自己當作公共的知識分子,協助弱勢者在不平等的傳播結構中取得發聲。也因此,在面對全球化的經濟與文化的巨大的變革,除了束手待斃或高聲歡呼外,在地的傳播研究者也許可以走出冷靜的研究室,熱情的與人民一起回溯、記憶、保留、重建、創造在地的歷史與文化,在全球化的消費主義聲中,多一點在地的真摰聲音,這對相對擁有豐富資源與優勢位置的傳播者研究而言,應該不是件太難的事。




Mosco, V. (1996). 馮建三、程宗明譯(1998),《傳播政治經濟學-再思考與再更新》,台北:五南。
Mosco, V.(1999). New York.Com: A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informational” city. The Journal of Media Economics,12:103-116.
McChesney, R.(1994).〈從傳播觀點看學會裡的激進學術〉,周奕成中譯(1994),《當代》102:28-34。



录入:NewsAdm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8 18:22 , Processed in 0.06421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