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67|回复: 0

网上阅读心得:什么样的人写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6-30 21: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王心丽
来源:http://www.lotus-eater.net/
2003-12-7 21:07:16   

--------------------------------------------------------------------------------

在网上寻找,发现那些没有读过的书和作家,这已经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前些时候在网络上发现了法国作家让·热内的作品《小偷日记》,想知道这位法国作家的背景,在法兰西文学论坛发贴,那里的朋友把这位作家的编年小传贴了上来。在我看到《小偷日记》之前我不知道二十世纪的这位获得过法国文学大奖的作家。他是私生子、弃儿、小偷、流浪儿、被劳动教养过,因偷窃、偷渡蹲过监狱,在阿拉伯当过兵,之后,当逃兵、流浪、偷渡、被捕,浪迹天涯,他只有一张小学毕业文凭。他是监狱的常客,他的第一部小说《鲜花圣母》和第一部长诗《死刑犯》都是在监狱里写成的。他曾被判终身流放,这段时间他的小说、剧本都是在不署名的情况下秘密出版。他的文学才华受到巴黎文学界的肯定,“全巴黎文学界”呼吁总统赦免对热内的刑罚。这让·热内名声鹊起。之后的写作岁月改变了他的人生,他的小说翻译成多国文字,戏剧在全世界上演。他成为一个强烈关注人类生存权利的作家。这是一个作家真实人生,却像一个虚构的好莱坞电影故事。为什么说虚构,因为在中国传统观念中,这么样的人是不能成为作家,更不能让他得奖的。

再说,最近从网络上火暴起来木子美话题和木子美的日记体小说《遗情书》,木子美在这部日记体小说里记录她自己同多个男人的性爱生活。她把这些文字写在“博客中国”的自己的网页空间,后来很多人看到了,便广泛流传起来,随后就火了起来。因为这些文字和一个年轻女性的性事有关,因为这些文字和一些有名有姓具体真实的男人有关,这些文字描述简洁、流畅、机智、放松,有一种准确的情境感,不经间意达到了反叛效果,当代电子传媒平台网络,让日记这样的封闭文体获得最强烈、最开放的社会效应。激起各种各样的强烈回声。争议集中在日记里记录描写的行为道德与不道德,以及这样的写作行为的道德与不道德的两个焦点上。无论作者承认不承认,无论读者认可不认可,这些文字的姿态已经像一面旗帜一样的飘扬在这个时代中国的上空。这些自言自语颠覆了新文化运动以来女性文学的视角,从女性自己的角度审视男人,审视男权无处不在的社会。这些文字撕开了原本存在的社会生活真相。有这样的生活,就有关于这样生活的述说,关于这样生活的写作。

我想说的不是木子美话题和木子美的日记体小说,我想说的是:什么样的人写作?什么人当作家?作家文字的力度在什么地方?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大陆的“作家”概念,随着网络文学的出现而瓦解,网络把写作的权利还给了有机会上网的每一个人。网络让出版国家垄断的下的人们有发出自己声音的机会。给心灵受到伤害的人有向公众述说“伤害”的机会,给没有尊严的人们有向公众述说“没有尊严生活”的机会。给底层人们以述说自己真实生活的机会,让每一个想述说自己的人,说出我的生活是这样的,我是这样一个人。尽管这些声音不悦耳,充满这个人异样的身心躁动,但这也是时代生活的声音。我以为真正意义的写作就是这样一个颠覆,让阴影下的人们站到阳光下,述说和描述阴影下的真实生活情形,发出自己的声音。写作是一个自我疗伤的过程,作家是人类身心的述说者。这个身心受到的伤害越大,越需要倾诉,写作欲望也就越强烈。1949年8月12日,法国总统发布特赦令,免除了对让·热内终身流放的刑罚。但作家却陷入了莫名其妙的精神危机,沉闷不语,几乎搁笔了五六年。他的创作源泉来自暗无天日的牢笼,一旦脱离了牢笼,竟然有茫然若失的感觉。他后来对一位记者说:“自由了,我却迷路了。”

我要说的是:作家不担负教育整个社会的义务。作家最初的写作只是个人身心的需要。后来的写作是不是能升华到关注整个人类生存状态,取决于作家对社会的认知,也取决于这个社会回掷作家的是鲜花,还是臭鸡蛋。(11/22/200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9 19:47 , Processed in 0.08203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