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68|回复: 3

《新闻周刊》:方言濒危 城市规模越大受到的冲击越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8-14 05:3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罗雪挥
来源:http://sinolect.org/bbs/viewthread.php?tid=33
2004年08月12日17:37

-------------------------------------------------------------------------------------------------
  方言,是中国多元化地域文化的承载者,是中国民间思想最朴素的表现形式,也是含义最丰富最深刻的语态。

  自从1955年10月中国开始推广普通话,方言的话语权逐步被削弱。在之后的城市化进程中,方言被打上了浓重的乡村烙印,甚至成了搞笑的工具。

  方言物种的濒危,告诫当代中国人,尊重方言,就是尊重我们的文化

  方言,不是时代的对手?

  新时代的曙光照进了方言。方言不是时代的对手。其实,谁又不在时代面前被揍得鼻青脸肿呢?

  ——敬文东 《方言以及方言的流变》

  2004年7月,韩沛玲来到了江苏常熟。作为汉语方言研究专业的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她关注方言已经很久了。

  在常熟市的辛庄,韩沛玲耐心地和多年前嫁到这里的唐惠珍一起读字,做方言调查。

  “饭咸了的‘咸’怎么说?”“帮助的‘帮’怎么念?”韩沛玲认真地记录着她的发音,津津有味地体验着吴侬软语的妙处,也惊讶它与自己家乡话间(韩是山西人)的差异。

  这是一次付费调查。唐惠珍可以为此领取酬劳。她每天早上七点来,下午四点走,一个星期内,要念两千多个字。

  唐惠珍非常符合方言样本的条件:50多岁,文化低,没有出过远门,这意味着她说的辛庄话属于“绿色方言”,没有经过污染。

  调查几乎是一个趣味盎然地相互娱乐过程,韩沛玲收获颇丰,唐惠珍也觉得是一段不错的经历,她一面自嘲着“太土了”,一面搜肠刮肚地寻找她觉得比较土的故事,比如“穷人装富”,“三兄弟评戏”。

  唐惠珍对自己有可能起到的作用无从知晓,那些连她自己也瞧不上的土得掉渣儿的辛庄话将被注明国际音标,然后装订入册,“很多年后,如果辛庄方言不存在了,按照现在这些音标,也还是能够把它读出来”,韩沛玲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尽管只是一次例行作业,但她希望自己做的工作,客观上能够起到保护方言的作用。

  只是,韩沛铃认为自己的力量太有限。她无奈地承认,方言的萎缩几乎是不可阻挡的。

  方言,正在消失的物种

  无论是文字的传说者还是研究者,无论是无形的预警还是有形的抢救措施,对于方言的保护而言,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这是汉语方言的尴尬现状。

  “我们对方言已经越来越陌生。在这个一切都被简化、被‘缩减’的时代,要走入一个方言的世界,对我们来说谈何容易。方言的死亡,差异的寿终正寝,意味着鲜活的感性缩减为干巴巴的、号称为理性的方程式以及电脑键盘上的符码。”1996年,当时还在读书的敬文东就在一篇评论韩少功《马桥词典》的文章中,表达了自己对于方言的隐忧。

  敬文东认为,方言是中国多元文化的承载者,方言的消失,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文化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在缩减。

  2004年,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敬文东对方言式微的趋向已然有了宿命般的忧虑,在其出版的《被委以重任的方言》一书中,“方言”符号转化为弱势文化的全权代表。

  “方言的出生、发展和消亡,是语言和语言之间的较量,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全球化的年代,必须要有一种公共语言交流。”

  尽管认为语言最鲜活的成分还是蕴涵在方言当中,但是和同龄人一样,敬文东所有读写和思维的语言也早已经是普通话的意境,他能够保留的只是对于家乡话的尊重,“四川‘方言’天生的能力是,不用我们费力,就能把我们领进锣鼓喧天、锅碗瓢盆、家长里短的沸腾生活,那是茶馆与火锅代表着的人间事件……我终生热爱这鲜活、生动、充满野性的一幕。”

  方言的危局早已是学界的共识,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室主任周垒认为,如果把各种方言看作各种话,就会发现有些“话”已经处于濒危的状态,特别是那些复杂难懂的方言。他举了福建省的例子,福建境内的方言差异特别大,近年来那里的方言也消失得极快,不过,要具体到哪一支小的方言语种在消失,还无法做出确切的统计。

  “中国地方太大,语言太复杂,我们现在能够摸清楚的只是以县城为主的方言”。周垒说,县以下的乡村,正是方言流失的源头。

  只有在普查的时候才能知道方言的处境,而上一次大型方言普查还是上世纪50年代的事情。

  方言的城市化困境

  虽然无法确认方言的“死亡名录”,但是周垒认为,从语言的使用范围、语言的使用人数、语言的使用环境这三方面来看,方言正在濒危,而从这个意义上衡量,如今的濒危方言早已经不局限于使用人数少的语种,而是已经扩展至全部汉语方言,城市规模越大,方言受到的冲击越大。

  城市方言濒危的第一表现,就是语言环境的极度收缩,周垒说,表面上看,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仍然有千万以上的人在说上海话,而实际上,使用上海话的范围越来越窄。任何来自书面或者媒体的信息,都要用普通话表达。上海话只能用在几乎没有文化层次的吃饭、睡觉之类日常生活狭小的范围内。

  他认为,上海话正在走向名存实亡的不归路,长此以往,就会造成上海方言的词汇贫乏。

  专门研究上海方言的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钱乃荣举出了佐证,根据他的统计,上海话中有特色的、而在普通话中没有的单音动词,其中有74个词在现今大学生一代中已消失不再用了。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闽南话、粤语,以及其他几乎每一个应用方言的环境。

  城市方言的第二个困境来源于年轻一代的疏离。事实上,年轻一代使用普通话的熟练程度早已超出方言。

  钱乃荣介绍,反映上海的小学生不会说上海话(英语说得更流利)的呼声很高。其他城市也是如此。

  浙江金华市曾经做过一个金华方言的调查,在6岁到14岁孩子中,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说普通话,但52.03%的人完全不会说金华方言,能用金华方言较好交流的仅占22.65%。学好方言不如学好英语,成为金华小学生与家长间的默契。

  远在福建三明市的女孩陈荔则完全不说家乡话了,一方面是父母没有要求,另一方面,她自己也嫌三明话太土,如今,她对家乡方言的了解只限于听得懂。

  西安外国语附中初三学生吴雨婷运用方言要稍微好些,她用一口流利纯正的普通话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自己80%的时间都是说普通话,但在给老家人打电话的时候会说陕西话。

  和吴雨婷一样,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经常是“刚说完普通话,又要说老家话,有时候都有点变不过来”。

  徒劳的拯救?

  富有独特魅力的汉语方言正从南至北,从东到西,在一代人身上出现断层。

  周垒把目前的方言濒危比做是物种消失,这个过程的消亡,有可能只是几年的时间。他认为目前急需要提早对我国使用人数比较少、面临濒危的方言做一次全面调查,尽可能地抢救原始资料。

  对于使用人数众多的方言存在的萎缩现象,周垒则建议实行“方言普通话”的尝试,他认为实际存在并流通的是各种具有方言特色的普通话,即一种方言的变体,方言和普通话的关系应该是“普通话既在方言之上,又在方言之中”。

  不过,周垒也表示,语言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目前,保护濒危语言,也仅仅限于用笔记录下来,有了录音技术后,可以留下录音资料,但也不能够维持其作为交际工具的存在。其原因是在语言的发展、消亡面前,人类是无能为力的。只能够通过一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它的消亡。

  与积极的人工救护相比,青年学者敬文东则更寄希望于汉语方言自身的调节适应能力,他把方言的生存路线比喻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与多年前钱玄同对于方言的描画恰恰不谋而合,“方言的本身,是一种独立的语言;方言文学的本身,是一种独立的文学,它们自己发达,它们永远存在。”
 楼主| 发表于 2004-8-14 05: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方言的话语空间在无形中消失 平等对待才能拯救方言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罗雪挥
2004年08月12日17:42

-----------------------------------------------------------------------------------------------------

  要真正做到平等对待一切语言,就要让方言文化自由开展起来,与普通话双轨同行。每个人都有权利用自己选择的语言,特别是用自己的母语表达思想

  新闻周刊:方言对于中国文化意味着什么?

  钱乃荣(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 上海语言研究中心副主任):方言是最自然本质地表达中国多元文化的根基。直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的汉族人(包括北京人)的母语即生下来最初学会的语言(或者说不需学的语言),都是方言,也就是说,他们最自如地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言都是方言。

  胡适在《<海上花列传>序》中说:“方言的文学所以可贵,正因为方言最能表现人的神理。古文里的人物是死人,通俗的白话固然远胜于古文,但终不如方言能表现说话的人的神情口气。古文里的人物是死人,通俗官话里的人物是做不自然的活人,方言土语里的人物是自然流露的人。”

  胡适明确地把中国的语言分成三等,方言土语是最自然的语言。

  刘半农在《读<海上花列传>》中说:“假如我们做一篇小说,把中间的北京人的口白,全用普通的白话写,北京人看了一定要不满意。这是因为方言作品有地域的神味的缘故。”

  在《<吴歌甲集>序》中,胡适又说:“我常常想,假如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是用绍兴土话做的,那篇小说要增添多少生气啊!……最近徐志摩先生的诗集里有一篇《一条金色的光痕》,是用硖石的土话作的,在今日的活文学中,要算是最成功的尝试。……凡懂得吴语的,都可以领略这诗里的神气。这是真正的白话,这是真正活的语言。”

  如果消灭了各种方言,实现了语言文化的“大一统”,我们的语言文化就不会这样五彩缤纷。一方地域的语言文化是自己一方水土独自的创造,是对人类多元文化的一己贡献。

  捍卫文化的多样性与尊重人的尊严是密切不可分的。每个人都有权利用自己选择的语言,特别是用自己的母语表达思想。

  新闻周刊:目前汉语方言的生存环境如何?

  钱乃荣:从大方言来看,北方方言(包括西南方言)的生存环境最好;其次是粤语的生存环境也很稳定;但是在大力推广普通话后,没有很好保护吴语方言。比如在上海,除了允许沪剧越剧滑稽剧等戏曲存在外,报刊不准刊登上海方言文章,一个时期还停止上海话的广播,不准发行上海话歌曲磁带,不准讲上海话的电影电视片播出和方言话剧的演出,也不组织专家审定方言用字,因此上海方言还停留在不见书面语的状态。而上海话原来是一个十分丰富的方言,尤其是近代社会中,从自来水、电灯泡、马路、洋房,从出租车到沙发、麦克风、文化、经济、报馆等等,上海话中一时造出和引进大量词语,现在却到需要保护的时候了。

  上海方言的这种遭遇在国内还有许多地方同样存在。不让一种方言顺其自然发展而受到压制,地方特色就会消失,地方文化也会萎缩。

  新闻周刊:方言的消失是不是自然的优胜劣汰?

  钱乃荣:语言的发展和社会、自然一样有个优胜劣汰的问题。但是方言和普通话都是有自己完整的语音、词汇、语法的独立的语言,原来用得都很自在,本身不存在高下。反倒是普通话应该从历史悠久的活方言中吸收补充生动的词汇。

  长期以来,我们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在无形中抵消了方言的话语空间。

  新闻周刊:如何才能够维持方言生态的平衡?

  钱乃荣:关键是要它顺其自然地去发展。语言的特点就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方言也是不断变化的,尤其是发达地区和大城市的方言,除了地域方言,还有年龄、阶层等不同的社会方言。相信语言只要听其自然少加人为干涉,就会越发展越丰富。

  要真正做到平等对待一切语言,就要让方言文化自由开展起来,与普通话双轨同行。尊重方言,在传媒和文娱演出、电视节目上适当开放方言的空间。

  上海开埠后100年的方言发展史上就是方言发展的具有标志性的事件,它不但产生了胡适认为艺术成就超过《红楼梦》的吴语小说《海上花列传》等大量方言小说曲艺,而且在上海集中传入、诞生和迅速成熟了诸如沪剧、上海说唱、滑稽剧、越剧、锡剧、甬剧、淮剧、扬剧、苏州评弹、评书、浦东说书等那么万紫千红的方言戏曲。
 楼主| 发表于 2004-8-14 05:3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方言是中国地域文化的载体 保护方言即捍卫文明

中国《新闻周刊》 文/于长江
(作者系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 副教授)
2004年08月12日17:42

---------------------------------------------------------------------------------------------------------
  说到方言,有些很耐人寻味的问题。说方言到底算不算一种“土”的标志,这个问题是不能简单回答的。想想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广东话的那种飞黄腾达的地位,就不好以“土”不“土”来评价方言了。

  谁也不会忘记,改革开放后,粤语歌一度成为中国亿万青年的“心声”,最早大约是从80年代的电视连续剧《霍元甲》的主题歌开始,随后是大量香港歌星的感召,广东话居然成为一种特有的“音乐语言”!

  一时间,全国人民心荡神摇,原来被贬为“嘎嘎”的粤语,怎么听怎么“来劲”,似乎突然觉得人类的很多微妙复杂的情感,只有用广东话才能“到位”。多少怀着歌星梦想的青年,拿着粤语磁带,苦练广东话,在各种聚会或卡拉OK上能高歌一曲粤语歌,颇能惹人青睐,人气立即攀升。

  究其理性原因,当时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是最“先进”的地方,香港成为发达和财富的象征,广东、深圳、海南是大陆现代化的前沿和希望,无数仁人志士“下海”一搏的首选……在这种强大的话语霸权暗示下,越来越多的北方人,悄然地在口语中掺进广东口音,比如本来能分清平卷舌的人,硬是改换门庭,把“是不是”说成“四不四”,本来圆滑流畅的口语,一定要变成一字一顿、口型夸张的广东普通话……那几年,普通话在广东话面前,颇有些自惭形秽的感觉。

  如果反思一下,古代广东曾经是中国的边陲,甚至是犯错的官员的贬谪之地,那里的语言,被诬称为“蛮语”,当时谁会想到,这种语言,居然在20世纪80年代突然风靡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时过境迁,今天广东话的辉煌似乎有点过去——人们在方言上,常常是“势利眼”,随便看看中国喜剧、小品语言的走向,就不难看透人们对语言的态度了。早年,说相声多用天津、唐山话逗乐,但90年代后,东北话小品崛起,变成今天小品和闹剧的专用语。这种殊荣,恰逢过去20年东北现代化进程严重滞后,从引以为自豪的全国最大的工农业基地,蜕变为需要“扶持”、“振兴”的“老区”……所以尽管小品闹剧横行天下,叫人乐不可支,但很少有人学说东北话,学了也是为了搞笑,没有广东话那种严肃性。因为东北昂首挺胸的气势已成过眼烟云,在一些文艺作品中,东北人的形象,也从豪放热情、刚健质朴的“建设者”,变成自嘲自讽装傻充愣的“活宝”角色了。

  看来经济总是基础,没有发达的经济,方言也就只能当笑话。

  深刻理解这种方言的兴替处境,便于深入探讨方言的本质。方言本来没有优劣之分,在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下,只要有条件获得开发,都会产生惊人的文化力量,但人们通常往往不能正确认识到方言的丰富的内涵,仅仅根据语言之外的东西——比如经济发展等来衡量语言,这种肤浅的认识,包含着巨大的危险,仅仅因为一时一地的“发达”之类的考量,而丢弃了或破坏了种种重要的文化价值。

  没有一种宏大文明,是悬在半空的。听一听大不列颠的苏格兰的风笛,看一看俄罗斯的哥萨克军刀舞,美利坚合众国的乡村音乐……这些气势恢宏的帝国文化,都是构筑在扎扎实实的民间习俗的“基石”上。

  方言,不仅是语言,它是中国地域文化的载体,是总体文明的土壤。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激励和竞争,就是我们文明长盛不衰的内在机制。方言背后,蕴含着这种文化多样性的精髓,所以,保护方言,是保护文化,也就是捍卫文明。
 楼主| 发表于 2004-8-14 05:3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方言的片面性繁荣:搞笑闹剧即是繁荣?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罗雪挥
2004年08月12日17:48

----------------------------------------------------------------------------------------------------------

  持有普通话心理的人们,似乎对方言有一种本能的排斥和瞧不起,所以,方言在流行文化里沦为搞笑的语言工具

  西安光中影视音像部负责人朱蒙于今年2月策划买断了《猫和老鼠》各地方言版的版权,并且已经制作了包括普通话、陕西话、河南话、上海话、天津话等在内的5个方言版本。他遗憾地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普通话版本的销售业绩最差,他把原因归结为普通话是最没有语言魅力的一种语言。而其他的方言版本,都能在当地引得爆笑连连。

  猫还是那只猫,老鼠还是那只老鼠,但是操着方言的猫和老鼠就那么轻易地颠覆了经典卡通的本来面目,暴力的“锤子,看老子不扁你!”“滚开”、“整死”比比皆是,在四川版本的《猫和老鼠》中,剧中动物的轻声哼唱,被改成了《常回家看看》的调子,歌词更被改成了具有四川特色的“找点时间,找点空闲,狐朋狗友,搓上几圈(特指麻将)”。

  各地的“猫和老鼠”齐上阵,呼应着用方言“造反”。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影视小品、情景喜剧、手机彩铃、Flash等领域,而且日益更新;《十面埋伏》刚刚播映,《十面埋伏》之飞刀门东北话版就上了手机彩铃的排行榜,“大侠你好,欢迎致电飞刀门,找帮主请按1,找章小妹请按2,找金捕头请按3,找刘捕头请按4,谩骂编剧及导演请按5。”类似的《十面埋伏》其他方言版本也排列其上。

  被年轻人遗忘了的土极了的方言又以最时髦的方式,说着最时髦的文化事件,引入了时尚的生活中。如果这么看,方言算是繁荣得一塌糊涂。

  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钱乃荣认为,方言里有比普通话丰富得多的生活、情感用语,在动作的细微区分、事物的性状描绘等方面都更具体。这是方言比普通话往往要生动幽默、有趣传神、在文艺表达里更受欢迎的原因。

  而在幽默方言载体中,东北话、北京话、四川话是其中的翘楚,尤其是东北方言,以赵本山的小品,雪村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为代表,一度在社会中流行,形成了独特的东北文化现象。

  三大方言均符合了闹剧化流行的两个必要条件,一个是大家能听懂,同属于“北方方言” ——和普通话只是语调不同,发音基本没有区别;另一个是和其他方言有明显不同,而且按其他方言,特别是按照普通话标准要令人感到滑稽。

  这种滑稽的方言形态是否能够促进方言的复兴?北京大学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所副教授于长江认为,方言闹剧的流行充其量算是一种“片面的繁荣”,这种闹剧化,其实主要是以“外人”的感受把方言的某一方面畸形发展起来,是根据“他人”对该方言的好恶和取舍,说白了是因为别人的偏见、成见,常常有某种隐含的贬低性。

  “如果全世界的人都觉得中国话听起来滑稽可笑,而经常模仿搞笑,这能算中文的繁荣吗?” 于长江说。

  家乡在哈尔滨的于长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一个纯粹的东北本地人,不会感到东北话有任何可笑之处,即使是有些东北人感到自己语言可笑,那也是被普通话“洗脑”后依照普通话标准得到的感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9 01:45 , Processed in 0.09474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