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01|回复: 0

读《西方哲学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8-24 19: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靳霈清
来源:http://www.lotus-eater.net/
2004-8-21 15:45:57

--------------------------------------------------------------------------------

一、 哲学的位置
  
  哲学是智者的学问。智者的特点之一是,他们并不集中地研究某一类具体的对象,而是企图以他们的智慧来把握,或者自信他们的智慧可以把握宇宙和人生的整体。他们喜欢在生活中找出一些抽象原则,并宣称这些原则可以指导整个宇宙的行为。哲学家喜欢思考包罗万象的准则,在这些准则的下面,世界被组织成了体系。为了得到这些准则,就不得不研究如何才能获得真理。因此,自然地,作为认识过程的探索活动是由两个过程相互作用构成的,这就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和作为认识对象的世界。比较起来,经验主义者没有 太多的妄想,他们仅仅在某一类现象中抽取具有时空关联的因素,并这些因素及其关联作为知识,从而可以在现实中预言或判断将要发生的事件,或已经存在但在我们观察范围之外的事件。由于在人的头脑中建立的这种关联,从而拓展的我们的视野,实际上我们的观察范围也就远远地拓展了。哲学家从来不过分关注某一类知识,他们企图得到关于整个宇宙以内所有存在的知识,因此他们退回到最基本的存在,从中找到最基本的抽象原则。在他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想法是宇宙间所有的存在事件都不是孤立的,它们都是在一个体系下面运转的,因此仅仅关注一类现象会误导我们的认识。甚至哲学家如果曾经从事过 某一类现象的研究,他们也企图把它纳入到一个体中去。
  
  一般来说,历史上的哲学家有三个不能回避的关注对象:人生观、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这三者当中,人生观是哲学家介入现实生活的一个途径,或者是在人生领域内体现他们的哲学遐想的一个舞台。他们企图在生活的领域内提出基本的价值原则,而且这些东西似乎也是与他们对于整个宇宙的观点相适应的,或者说干脆就是从他们关于整个世界的哲学观点中导出的。
  
  在我看来,人生观并不是哲学家主要的关注对象,也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世界观和方法论才是哲学家主要的研究对象。在人类知识发展的过程中,世界观似乎是每个人的知识体系构造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普通人的世界观是朴素的。首先他们不大可能象哲学家那样系统地阐述自己的世界观,其次,他们有可能发现不了自己的知识体系与世界观之间的相悖之处。
  
  换言之,普通人的知识体系可能是不严谨的。他们具有很多分科的知识,但却很难把它们统一起起来。世界观是每一个哲学家都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只要你想从事哲学研究,你就必须持有一种关于这个世界是如何运转的最基本的观点,否则你不可能展开和建立你的 整个哲学体系。考察整个哲学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世界观。有些观点在现代人看来是十分可笑的。这些可笑之处并不在于其内容,而是在于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哲学家在构造他们的世界的时候真是绞仅了脑汁,比如笛卡儿的“偶因论”。在这里面,我们发现哲学家企图“摆平”一些因素之间的关系。作为知识的起点的世界观,它必须涉及到基本的信念,而这种基本信念又往往与价值信仰纠缠不清。现代哲学家们已经不太重视上帝在世界中的位置及其决定作用,我们毋宁相信存在一个自在自为的客观世界,尽管在 解决了一个体系构造之后,我们可以把它交给上帝。我们更看中的是主体与客观世界之间的作用关系。而在心灵这一边,我们着重研究心灵的能动能力,自由意志与决定的世界之间的关系,物质及其现象、感觉和心灵之间的关系。在这里,我们看到,关于世界观问题的重点包括,心灵的认识能力和世界的构造性。
  
  方法论是历史上几乎所有哲学家对于人类心智能力发展的最重要的贡献。所有这些贡献都可以包含在工具理性当中,这其中最主要的有逻辑、形而上学和辩证法。数学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包含在方法论当中,尽管它必须以逻辑为基础。其他的方法论都是从这些基 本工具中派生和发展的。方法论的主要意义在于如何获得正确的知识。在一个认识过程当中,逻辑与形而上学强调的是认识主体的活动与客体之间的对应关系,而辩证法似乎更象是关于世界的历史运动的妄言。比较起来,后者更缺少现实的坚实基础,但却表现出了人类心智能力的创造性想象。在一切方法论中,逻辑是最朴素的基本出发点。逻辑起源与对因果现象的认识,而因果则反映了世界上的现象的普遍时空关联性。从因果上升到逻辑,体现了人类对于世界的构造性的认识,即世界从普遍关联的上升到构造的。所以逻辑方法 是构造性的世界和人的心灵思维之间的一种对应。这种对应还应该包括形而上学,因为形而上学企图指导怎样正确地建立一门知识,而且作为知识的对象客体世界也被断言是构造性的。为了建立基本的构造框架,基本的范畴是必要的。过于纠缠范畴是否有客观对象,实在太费劲。我想说范畴是人的心灵对世界的把握方式,或者说是世界与人的连接点。佛教的思想在这里也许有启发意义。世界真的是自在自为的,它并不因你的心灵而改变分毫,你以你的方式去摹写这个世界,这是你的执着。所以我们宁愿说,时间是人类对宇宙的一 种认识方式。
  
  形而上学是一个框架,在其下面世界或任何知识都被组织成体系,体系的完备和稳定满足了人类的审美趣味,因而为理性主义者所偏好。但它过于完美了,排斥了世界的自在性,并且缺乏对于发展和变化的把握。因此,在人类历史有了一定的积淀以后(对于发展和变化有了足够的经验观察和直观认识),黑格尔有了辩证法的学说。尽管黑格尔的理论处处显现出理性的威严,但其本质却是浪漫的。它的内核就是一种发展的三段式,并断言宇宙间所有一切都遵循这种三段式发展变化。这种断言仍然是一种理性主义的蛮横和傲慢,而且黑格尔的发明也有点大言不惭——在现代人看来,它离开科学已经太远了。尽管与辩证法相比,形而上学要朴素得多,但我们仍然需要某种研究发展和变化的方法论。然而,相对于哲学的不幸是,科学在近现代发展得太快了。在科学领域里,对于发展和变化的研究成果已经演变成了种种技术性的方法。尽管这些方法不是以某一类事物为对象,但我认为就其特征来讲,与其说它们是哲学,不如说是科学。所有这些方法的共同特征是,它们都含有系统的和动力学的观点。
  
  就哲学的内容而言,它的特征是充满了闪烁智慧光芒的言论;尽管曾经有关于体系的 论述,但也没有描述出一个具体的对象。哲学在整体上不能提供一种可操作性的工具。尽管一些哲学研究成果可以提供一定的认识角度和分析工具,但哲学不会系统地实施于任何一类现实对象。实际上,至今为止形而上学从来也没有真正地成为建立一门科学的实用的指导性理论,不如说它是对于人类的知识系统的分析研究的成果。哲学的特征是抽象,抽象是远离具体的对象的,而且它是许多不同类中的共同特征。从文明之初至今,哲学家都是以抽象的方式讨论问题,哲学家不需要对具体的现实世界负责。尽管如此,哲学家的研究成果仍然是人类宝贵的智慧源泉。哲学训练培养了人的抽象能力,使人更为详尽地检视 和更严格地分析对象,而且更为缜密地分析自己的心灵。其关键之点在于,哲学拓展了人的视野,使人不执着于眼前的对象世界和认识结果;反过来,希望在构造性的世界中确定自己的位置。另外,逻辑(也包括形而上学)训练使人能够正确地思维和系统地建立知识。
  
  值得指出的是,传统的哲学研究领域里,认识论占有很高的地位。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哲学家关注人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正确地认识世界和获得知识。在哲学发展的早期,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的特征是理性主义的断言。也就是说,并不研究与人的心灵能力有关的 所有具体对象,而是在一个抽象的理性框架内解决问题。实际上,象哲学曾经研究过的很多问题一样,他们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脱离一些基本的客观现象,也许他们认为这一点点素材已经足够了。这也是哲学家的一个基本特点,从一些基本简单的现象出发,就可以建立他们的理论体系,这更能表现他们的智慧的力量。但思想史发展的结果是人们越来越关注现实世界,认识论问题也逐渐地从传统的哲学领域里走出来,而被科学所关注,成为心理学、脑科学和人工智能的研究对象。应该承认,历史上哲学家对于认识论的研究仍然是 科学的理论和智慧的宝库。从这种意义上说,过去的学者可能仍然是在关注着一个现实世界中的对象,但他们的时代缺少科学的方法和传统。
  
  二、 认识论的问题
  
  认识论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哲学所关注的研究对象。哲学的思辨是严密的,它要求在活动过程中不偏不倚地区分对象,发现在过程中被打包在一起隐藏在内部的东西。在认识论领域里,哲学研究诸如现象、意象、观念、感觉、知觉、意志、意识等概念。哲学试图通过解决认识论的问题来确定心灵过程在世界过程中的位置,从而也确定人的位置。在哲学领域里,认识论问题是少有的几个比较具体的、有现实样本可以考察的对象之一。认识论问题之所以在哲学领域里有特殊的地位,是因为心灵过程在整个世界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正因为认识论问题的这种地位,哲学的研究成果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参照。
  
  在进一步讨论之前,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前人的成果。十七世纪以前关于认识论问题的真正有价值的研究探索只有佛兰西斯·培根。而对于心灵活动的细致的分析则是由约翰·洛克、乔治·贝克来和大卫·休谟开始,直到康德才有了比较充分的发展,到现代则又有皮亚杰继承。洛克强调心灵在刚一出世时是一块白板,感觉经验在上面书写,直到产生记忆和观念;而感觉是外在的物质过程引起的,因此物质是第一性的,所以必须接受唯物主义的观点。洛克的特点在于,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心灵和物质的存在,并且把我们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和客观对象的对立关系不加分析地确认了下来。贝克来大主教则站在主体意识的角度对洛克提出质疑,他认为既然外在的物质过程是经过了我们的感官才进入了心灵,那么我们的意识并没有看到任何真正的物质过程,而心灵的表现恰恰不过是我们的感觉、观念等等,“事物”不过是一束知觉而已。一切物质,就我们的认识而言,全是一种精神状态,我们直接认识的唯一实在就是心灵。对于意识来讲,没有任何手段说明心灵以外的任何存在。贝克来的观点在于,不能贸然地、不加分析地接受任何心灵以外的存在;而且他更加凸显了心灵实际上是意识所看见的唯一实在。与洛克相比,贝克来工作更加细致。大卫·休谟则走得更远,干脆把心灵也扔掉了。意识认识心灵和认识物质一样,凭借的是知觉;而意识所看见的并非心灵本身,而是一系列观念、感觉和记忆等等。在思想过程后面并没有可以看得见的“心灵”,心灵不是实体。这些观点都收罗在休谟26岁时出版的一本奇书《人性论》当中。休谟以其年轻人的狂妄,把自我意识与心灵也分离开了,对于意识来说,心灵也不存在了。但缺少了心灵意识是没有能动性的,其结果是整个世界坍塌了,因为心灵象物质一样都不是实体。休谟进一步还否定规律的存在。由于心灵和物质双方都不是实体,那么事件和结果的所谓因果关联并不代表其背后有恒久不变的实在,所以我们也没有看到规律的存在。真正的必然性只存在于数学公式当中,因为数学公式并不是一种因果推导,在等式两边的东西是同一件事情,这才是恒古不变的真理。休谟的功绩在于,他指出了如果作为心灵活动的对象的物质世界不是第一性的,那么心灵活动本身也没有理由具有第一性。
  
  休谟把世界摧毁了,这并不是他的罪过,而是这个世界本身的基础并不坚固。在历史上,怀疑论者的作用在于吹响了重建新体系的前奏。现在,拯救世界的任务落在了康德的身上。康德的工作首先在于确定心灵的位置。在洛克那里,心灵是苍白和被动的,感觉、知觉和观念不过是外界对于心灵的可刻写。休谟心灵也不存在,存在的不过是感觉、知觉和观念。康德通过对心灵的先验作用的分析显出他们的理论都缺乏深刻。如果没有心灵的“先验感性”作用,感觉、知觉和观念都不可能形成。空间和时间并不是事物本身,而是心灵的知觉形式;通过时空知觉形式,零碎的感觉被整合成了知觉。通过范畴,知觉被调整成了观念。因此知识的确是由经验引起的,但不能由经验满足。没有心灵的先验作用,思想就是不可能的。“先验分析”的作用体现在心灵的能动性,而心灵的能动性在于我们的目的性。思想中的各种因素与其说是由知觉所赋予心灵而使之成为实在,不如说是心灵赋予知觉的。心灵由于其目的性,把外界的纷乱的现象组织成为对象有条理的世界。条理、序列、统一性的程度在感觉、知觉、概念、知识这些思想的因素中一个高于一个。心灵的先验感性和先验分析并没有在认识活动中把现实世界与人紧密地偶合以来。康德的一个惊人结论是,进入感觉的仅仅是事物的现象,从而我们所看见的对象是由心灵的能动作用组织起来的。我们并不能进入到实在的事物――“物自体”。科学是质朴的,科学认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就是事物自身,是地地道道的实在。而哲学则意识到科学的研究材料仅仅是由心灵所整合出的现象,而非事物自身。无论就科学或宗教而言,我们永远都不要可能知道最终的实在是什么。对于心灵来说,只有现象世界是被看到的。康德的伟大成就在于通过心灵的先验作用而说明了心灵的能动性,并且指出实在的世界是通过其现象而被心灵所认识。
  
  以上简单回顾大致代表了在科学革命的前期,哲学在认识论领域的工作成果。应该指出,尽管是哲学探索,由于研究对象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对于认识论的研究仍然不可避免地会走向科学,哲学不过是代表了一种时代特征。康德本人的工作也很有科学价值。康德所断言的心灵的先验作用,如先验感性的整合作用已经为神经心理学家所证实,而且知觉的先验形式也是符合科学观点的。十九世纪,以艾宾浩斯的工作为标志,代表了科学的心理学的诞生,从而对于认识论的研究也就渐渐摆脱了它的哲学风格。正如前面所说,科学认为它的对象代表了真正的实在,尽管科学也承认感觉源自于现象,但科学的目的是找到现象背后的规律,这种规律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实在。另一方面,科学是功利的,实践性在科学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这种意义上,科学真理并没有标志它的终点,科学的满足在于知识在实践性上是适应的。一旦发现有不适应之处,科学本身会对理论体系进行调整,使之满足适应于实践性。所以科学没有必要宣称其理论成果的永恒真理性,真理的价值在于其适应性上,而不在于它是否就是最终的实在。尽管科学家都认为自己的工作是在探索自然的本质,但如果说科学要对现实负责,也等于是要对人类的活动负责。
  
  诚然在心理学领域里面,存在着如前所述的种种困境和不足,但心理学家的工作仍然没有偏离科学精神。科学心理学逐渐地抛弃了象“心灵”这样的带有哲学格调的概念,而代之以具有现实经验基础的概念。科学心理学从一开始就以实验观察作为不可或缺的研究手段(内省应该也是一种实验观察,在前心理学时期也被大量地运用,但这种方法缺少客观标准)。任何概念都有常识中的现实经验或者实验观察为其坚强的后盾,而“心灵”则没有实体或实体的过程与之对应,它只是一种能动能力的笼统的说法。科学也不接受绝对的自由意志的说法,科学希望在心灵中赶走小鬼。最终的满意的结果应该是完成一种构造,从而以机械化的方式说明大脑(取代心灵的概念)的活动。
  
  心理学、脑科学和认知科学最终都应该指向同一个目标,尽管它们之间方法不尽相同。目前来说,由于各自的道路不同,因而研究领域也有差别。心理学涉及的范围最广,它包括了几乎一切与大脑活动有关的课题,如记忆、情绪、情感、个性、人格、思维、意识等等、认识等等。心理学尽管由传统的研究方法,但心理学目前已经普遍接受了神经解剖学为其基础。脑科学通过大脑的神经解剖学来研究大脑的活动,并且以此试图解释心理现象。
  
  认知科学是在心理学不能提供足够的人类智能活动机制的情况下,试图通过模型化的方法来为人工智能建立基本理论,但认知科学并没有满意的进展,目前上它仍然是心理学、脑科学和计算机科学之间的交叉。实际上这三者都存在着交叉的情况。
  
  研究心灵活动要解决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认识论的问题。它包括了传统的研究对象,如感觉、知觉、认知、记忆和思维等等,但更重要的问题应该是如何建立大脑活动的模型。也就要说明,认识活动的方方面面是如何得以展开的。为了建立这样的模型,自我意识的作用是一个关键。至今为止,这仍然是一个科学领域里的重大课题。关于这个问题,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争论,甚至关于意识的存在和作用的定位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很多人甚至认为动物是没有意识的。在客观对象的定位不太明晰的情况下,很多论述和探讨仍然具有强烈的哲学风格。实际上,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意识的直接经验是非常明显的。任何认识主体,不论是动物还是人,它的最直接的、最初心灵活动的出发点就是自我意识。这几乎是一个宇宙间最直接的经验,因而科学的意识的直接经验基础是不容质疑的,意识作为研究对象也应该是一意确定的。
  三、 从哲学到科学
  
  理论研究越来越多地从哲学的领域里走向科学,这是从近代开始的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如果你要解决一个现实中的问题,哲学是不提供任何直接具有可操作性的工具。尽管哲学强调抽象和严密,但从没有哲学象数学或物理那样具有完整和详尽严密的呈现和组织形式。一旦面临现实的任务,更为严酷的要求就使学问的研究走向了科学。
  
  科学的对象是具体的,并且科学的对象在科学中也被组织成体系。在科学活动中,对于对象的可实施性也要求科学成果的形态是完整和具体的体系。在系统性的基础之上,科学的最重要的品质是对现实负责。因此,科学的检验手段是实践。而哲学在系统性和实践性上都不如科学。首先哲学没有必要实施于某一类对象,因此对它没有建立成为一个完整的对应于对象的体系。哲学不是一种有用的知识。另一方面,没有对哲学提出通过实践检验其真理性的要求。哲学的要求只是构筑于基本的现象之上后,其内部是自洽的。
  
  哲学的对象由于远离现实经验,因此不象科学的对象那样具有独立于人的、良好的可考察性。哲学的对象都是高度抽象的,比如“意志”、“物自体”之类,长期以来它们仅仅存在于哲学家的头脑之中。它们在智者所构想出来的理性框架之中运行,没有在一个严格构造性框架内定义清晰的行为描述。对于普通人来说,哲学的困难之一在于很多对象的概念缺少现实经验的基础,在我们的心灵活动之中把它们构想出来很不容易。尽管哲学家能做到这一点,但仍然不同于科学研究的情形。科学实验与哲学冥思是很不同的事情。科学理论的框架固然要复合理性的要求,但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独立于人的,并且其样本是容易确定的。如果我们在谈论一个科学概念,我们很清除它的实例是什么,比如说“物体”,我们知道这是从运动学的角度来考察的物质个体,并且我们知道它在运动学的体系之内的行为是可以被确定的,并且对于它的行为描述是从对现实对象的考察中得出的。反过来,哲学很难作到这一点。哲学缺少这种可以观察的东西,哲学是在抽象的云雾中行走的神仙。
  
  即使是哲学家构造出了一个想象中的世界,这个世界中的存在物及这个世界本身远不如现实世界那样可以清晰地表达,而且也不可能对于表达的准确性提出严格的要求,因此与科学理论相比,哲学并不是严密的和完整的。然而抽象和工具理性的确是一切研究学问的人的智慧的工具,离开了它们,就不可能建立知识体系,也就不可能拓展我们的认识空间。
  
  上面谈到了哲学与科学的区别,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前面曾经提及,从古至今,研究学问的人大多数是从关注心灵以外的对象开始。他们在最初总有一定的功利目的,希望解决生活中产生的种种疑问。有些人从此成为哲学型的智者。而另一些人更为认真,他们始终仍然关注一些相对具体的问题,比如认识论。但由于在他们的时代缺少科学的传统和方法,他们仍然以哲学的方式思考和论述。到了近代,情况发生了改变。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过去所思考的对象在现实中越来越清晰和凸显出来了,逐渐地成为客观世界中可以观察的东西。产生这样的变化,一部分原因是人的视野由于知识的积累和思维能力的提高而得到拓展,一部是因为手段的进步使人的观察进入到了自然界的更深和更广的区域。一旦产生了这样的变化,对象从哲学的云端落到了现实之中,学者们不可能再对它施加自己的妄想,而要对现实负责。于是,学问开始从哲学转到了科学。这种现象可以举出很多例子。
  
  以我的看法,动力学方法应该完全可以取代辩证法。也许有人争辩说,辩证法是对形而上学的反动,其最主要的内核是说明世界是发展变化的。也就是说辩证法提供了一种世界观。但事实远不止于此。哲学家一般不会在相对具体的过程性描述上走得太远,而黑格尔却断言世界的变化模式(否定之否定),在这一点上他远不如扬巴蒂斯塔·唯科明智。事实上我并没有说科学可以代替哲学,更不是说哲学没有用处。哲学高瞻远瞩,提供关于世界的基本看法,提出更为抽象的对象,拓展人的视野,训练人的心智能力。但一部分过去由哲学所探索的问题可以逐渐地交给科学来完成。动力学方法就是在确信世界是变化和发展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探讨变化过程的工具。
  
  另一个例子如康德的先验时空范畴。现在,心理学、生物学和脑科学为康德的观点逐渐地找到了科学的依据。首先,先验并不是指绝对的相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先验,而是对个人来讲,存在先验的认识工具,这是进化的结果。其次,容易理解的是,心灵不可以凭空地构造出一个知识系统,皮亚杰的理论指出认识过程是建构的。很难设想一个纯粹的“白板”可以建立起来对人有意义的知识体系来,认识过程是心灵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
  
  就心灵本身的作用和性质来说,科学也开始发动攻势。目前,一批心理学家、计算机科学家、数学家和哲学家等开始协同工作,开展了对于意识问题的研究。已经有专业期刊、书籍、网络上的在线读物出现,提供信息量可观的内容;新闻组、邮件讨论组也在昼夜不断地运行,传播着研究通信。
  
  四、 科学的原则和精神
  
  “科学”包含着很多方面的内涵。我们从儿童时代就被灌输以科学知识,这是前人工作的成果。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我们还学习科学的方法。当我们从事工程和研究工作时,我们逐渐体会到科学的原则和精神。汉字的“科学”是由日本人最先翻译过来的,这种译法反映了日本人对于科学的认识。的确,科学不是包罗万象的,它的知识形态是分门 别类的。换言之,它把研究对象分成了不同的类别,因而它的对象是自然界和人类历史文化中的具体的对象。科学活动的目的是建立和传播可实施于对象的工具,因此,科学必须对独立于认识主体的事实负责。实事求是,是科学的最基本的原则和精神。
  
  从一开始,科学就借助着理性的翅膀飞翔,这是科学与经验主义和神秘主义的区别。科学接受哲学家的看法,即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构造体系。但科学家追求的不仅仅是体系本身的完美,而是在发展理论体系的同时,必须解决把已知的事实纳入到体系中来。尽管几 乎在所有的科学工作者身上都有理性主义的影响,即忽略不能容纳于理论的比较小的事实。
  
  但历史的发展往往提供这样的例子,常常是过去被忽略的微不足道的事实,随着人类活动和视野范围的拓展和加深,逐渐开始干扰理论体系的完美。然而故步自封是与科学精神相违背的,体系结构的破坏从来都是科学前进的动力。这是与哲学相区别的重要之处。
  
  一门科学的发端是为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科学理论的成熟是以正确的概念和严密的理论框架为标志的。一般认为,一门科学应该可以发展出能够进行定量分析的工具。尽管 实际上,有一些科学尚未达到这个目标。但这样的科学也没有偏离科学的基本要求,因为它的第一个目的是能够定性地研究对象,而且其研究成果也应该能够正确地、定性地描述和预言对象的行为。在科学理论里面,对象是一个体系,其中各个因素的关联应该是清晰的,这就是构造性的基本要求。缺少组织的零碎的关联关系和零碎的事实不能形成一门科学,这是经验主义和科学的区别。而构造性要求关联和概念是明确的,并且有现实经验的基础,这是科学和神秘主义的区别。但仅仅有了理性工具和事实求实的精神,并不能说科学的发展的条件完备了。科学在其发展过程中,迅速发展的技术手段是其强有力的辅助工 具。其意义在于,必须有技术手段来作为科学和现实世界的接口。对于科学的发展来说,
  
  技术手段提供了强大的介入对象的工具,从而使科学真正能够体现它对现实负责的精神。
  
  我们必须注意到一个朴素的事实,即科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社会活动,它不象哲学那样仅仅停留在人心灵里。没有实践,科学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在这里,所谓实践是指人与现实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些学问很难确定它是不是科学。中医就是这样一种学问。应该承认,中医就其本身的目的来讲,它应该是追求实事求是的。另一方面,中医理论也应该是构造性的。但中医理论存在着一些有待确定的问题。首先它的一些基本概念缺少直接现实经验的基础。尽管中医在这样的一些概念之上,建立起来了一个理论框架,使得它显得不同于经验主义,但它的近乎神秘主义的概念和关联显得缺少和现实之间的联系。
  
  不过应该承认,在这样的理论框架之下,中医在实践性上是成功的,因此它的理论应该是科学的。换言之,它所描述的对象的关联关系应该是存在的。而且,中医当中有一些东西也并非绝对缺少直接的现实经验基础。比如,很多实验观察都证明了经络的存在。但中医的问题并没有解决。由于中医理论的概念和关联远离直接的现实经验,使得它对于对象的考察和介入都存在很大的障碍,这直接导致了技术手段的发展缓慢,其结果是中医理论本身千百年来停滞不前。这就与科学活动的外表特征不同――科学的步伐总是雄健的。为了解决中医的问题,必须从现实性的角度去考察中医所描述的对象。很多人认为,这样的工作可能要留给其他学科的发展来解决。但科学发展本身是一个建构的过程,不积极主动地从实践性的角度对理论进行检讨,其发展的前景必然是暗淡的。
  
  另外,中医理论本身也有 不确定之处。也就是说,它的构造性也不是很好,其原因也在于没有强有力的实践手段来检验理论本身,这使得中医有些象哲学。科学的发展证明,理论的完善和严密总是伴随着实践领域的拓展和加深。
  
  心理学领域也同样存在着象中医学那样的困难,而且造成困难的原因也有些类似,即缺少考察和介入对象的手段。与所有其他科学不同,心理学的对象存在于认识主体内部。虽然对于任何科学来说,一个事物一旦处于被研究的地位,它就是一个对象,但把主体的活动作为考察对象仍然是十分困难的。心理学的发展得益于人类对自身的精神状态的认识, 从而心理学可以从积淀于历史文化里的常识中提炼出一些概念:诸如:情绪、情感、记忆(被分成长期和短期的)、思维、意志、意识、个性、反应等等。虽然心理学对于这些概念所代表的对象已经有了很多研究成果,并对它们的活动已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出具有关联性的描述,也就是说,对它们的行为可以作出一些预言,但对于这些活动背后的物质过程仍然缺乏进行探索的手段。我们知道,科学研究作为一个建构的过程,工具理性的分析手段是绝对不可或缺的。也就是说,在基本事实的基础上,通过理性的加工来构造对象 世界的框架。但是在技术手段不成熟的时候,学者们往往在这方面走的过远。
  
  首先在观察事实过程当中,问题就出来了。事实本身是自在自为地存在着的,但事实在学者头脑中的对应物又是另外一回事,它强烈地受到认识模式的影响。另一方面,内省作为心理学的观察手段一直受到反对者的批评。内省过程要求心灵要么不断地在认识主体和研究对象之间交换角色,要么要求心灵的割裂。因此内省是一个要求长期训练的技术,而训练的结果也不能检验。
  
  其次,我们也知道认识活动也常常受到即已存在模型的引导,这些模型常常影 响理论框架的建立。当理论体系建立起来以后,只要在理论所论及的范围以内可以预言部分事实,学者们就坚持自己的理论,这就导致了心理学理论的五花八门。这实际上是一门学科尚不成熟的表现。这种现象在很多学科的发展过程中都是存在的。科学本身的发展规律就是这样的,定位一组基本事实,然后提出假说,再检验假说。但问题在于,当实践手段没有充分发展时,假说就百花齐放了,而且理论也不确定(尽管理论体系非常庞大)。
  
  由于这个原因,一些心理学者看到了问题所在而宁愿暂时返回到经验主义。话又说回来,并不一定任何一门科学必须都要装备齐全的实践手段,假说、理性工具的分析和模型的运 用常常是必要的和有用的手段。只要研究成果能够与实践活动相适应,理论就暂时是有效的。毕竟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功利的。在这里只想强调,当实践的手段不充分时,研究活动必然十分困难。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心理学存在着与中医学类似的困难,前者仍然比后者更接近科学,因为心理学对于现象和关联的描述和把握不象中医那样远离直接现实经验的基础。
  
  最后稍稍讨论一下科学研究及其成果的一个特征。前面曾经提及,科学与哲学的区别之一是,科学是分科的学问,它研究某一类具体的对象。但这里“具体”只是相对而言, 只要我们分门别类地考察对象,就有抽象在里面了。实际上没有抽象就没有认识活动,这一点后面还要讨论。科学活动首先要通过一些抽象属性来把握对象的基本事实,并通过这些抽象属性来建立对象存在的世界,这样的世界形成了分析框架。现实世界本身是自在自为的,而在人的头脑中构造的对象世界则是经过了认识过程的变换的。换言之,我们头脑中世界是属于我们人的东西。显而易见地,我们所看到的东西深深地打上了我们人的烙印,因为知识系统是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但并不因此就使我们远离了现实,科学的 功利性集中地体现在其实践性上,人类的认识始终是与实践相适应的。这是不是也等于说我们的认识活动受制于我们的实践能力呢?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这样。然而理性从来就不会停止于我们人类的直接经验,理性分析常常使我们的目光变得深邃,使我们的视野可以拓展到更深和更远。从既有的事,个体系之内,事物被简化为由属性定义的对象,对象的行为由运算和映射关系来说明。在经过多次复杂的变换之后,现实世界被投射到了更为明晰简单的对象空间中。在这样的空间中,不仅可以清楚的描述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现象,而且可以预言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而没有出现的或不能观察到的事件的发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8 00:05 , Processed in 0.06222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