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75|回复: 0

段锦川:开放纪录片阅读空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9-6 12: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
来源:yinhaiwang      
2002-11-05 11:07:55

    
     
     未正式了解《八廓南街16号》的背后理念,大可先来分享导演段锦川一次放映经验,相信更能了解他拍纪录片的原因。 "一次在人民大学放映《广场》(段与张元于九四年合导的作品)和《八廓南街16号》,起初入场人数算是不俗,但放映完毕,只剩下八、九人……,看起来观众接受不了这种形式的纪录片,结果离场。但我再考虑,离场也可能因为他们习惯了一套电视类型的纪录片模式,像《何殇》、《让历史告诉未来》,一些有主导思想的作品。他们习惯了接受讯息,而不惯主动参与,这也正是现在的问题:不论电影人,还是电影当局,也应该培养观众,不可再迁就观众,情况只会愈来愈糟。" 段锦川说来这番话,面上没有大不了的慨叹和无奈,但问题的严重性,却正在于此--真正纪录片在国内的存在价值。中国没有真正的纪录片传统,有的只是意识形态的宣传片,很少会用较客观的态度去处理纪录片的题材。说到这里,段锦川也不讳言说这是他一直坚持拍纪录片的原因,与他三年前跟记者说的一样, 对纪录片义无反顾。

     《八廓南街16号》特别之处,是他利用了纪录片的模式,发挥了多层阅读的功用, 是一个开放的文本。观看时,可以当作为一部纪录西藏风俗杂志,但同时--也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个联想的空间,让观众把片中的居委会看成一个权力中心,看它行使权力的过程,也可将片中不时提及的"分裂、反分裂;骚动、反骚动"口号和管理政策目标,代入不同的政治文化环境,而其中最切身的,当然是中国大陆。 "我找对了一种纪录片表达方法。"段锦川说。这种表达方法,是五六十年代美法真实电影诠释纪录片的态度,放于实际的情况考虑,更绝对是政治敏感环境下的一种生存方式,三年前的《广场》尝试了一次,这次又有何不同?段锦川表示,《广场》与《八》的主导思想是一致的,分别并不在于形式或手法上的不同,而是对生活捕捉的不同程度而已。在段的眼中,这些生活细节的捕捉,正是对政治的一种具体体现。 他说,很多人了解政治,都是从概念上着手,认为政治是政策上的大方向,很宏大,但相反,这想法是很虚的。当政治落在平民身上,又会是什么回事?所以他从老百姓的生活开始,用最具体的方法体验政治,他在场刊上也这样写:"人们都认为八廓街是拉萨的中心,既是世俗的也是宗教的。但是人们很少意识到八廓街里每一个古老的院落、每一条砖石铺成的小巷、每一栋新建的藏式民居或商业设施,其实还处于一种政治环境之中。"
 
     若然要将传统纪录片的客观性套入《八》中,其中两场会引来争议:一是卖血少女的忏悔;二是醉酒闹事的年轻人哭出真泪一场。这两场戏,不是传统纪录片所要求的冷静,导演捕捉了令人感动,或许是煽情的一刻。段锦川说:"有同行也批评说后者一场欠缺冷静态度,甚至认为用上一部摄影机拍摄(这场戏用了两部),效果更佳。但首先,那时是情不自禁,其次是必须承认,纪录片也没有绝对客观,所以我不是说要表达一个客观现实出来,只是希望提供一个比较客观的空间,让观众去主观诠释和参与,有时候更需要对社会的主观认识。" 跟段锦川做访问,很能体会他对纪录片的坚持和使命感。他从九一年的《西藏》,与温朴林合导的《青朴》,以至刚于新加坡电影节参展的《天边》,都是以西藏为主题。他解释,这与他居住西藏八年的背景有关,但在我看来,一种对人和地充满感情的态度,才是原动力。 一次放映人数不多,算不了大碍,况且《八》片已经在法国纪录片电影展,拿了尊大奖(Cinema de Reel)哩。


:P:P: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9 23:20 , Processed in 0.07771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