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688|回复: 3

不让青春贫血之《新那山那狗那人:肇庆怀集学农琐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1-26 21: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那山那狗那人
                                                                        ——肇庆怀集学农琐记
                                                                                       
                                                                                                 雨中黄叶树
     
      在澄静的日光下,和风中,他们的姿态是自然的,淳朴的;他们的生活是困阻的,又是畅通的。那淡淡的笑容、开朗的笑声、安静的沉默、温暖的绿色,令人动容。
                                                                                           ——题记

                                                     一
      掩映在绿色中的小山村,走在山间的父子俩,跑在前面的狗,那只很大的装得鼓鼓的邮包,上面字迹依稀可辨……
      窄窄的路上似乎容不下并排的行走,一前一后,前前后后,前面的惦记着后面的,后面的看望着前面的,还有牵挂在心里——山里的一户一户,心里的人。
那只红色的灯笼,慢慢地移动在夜色里,引着视线——那轮廓漂亮稳重坚固的古老建筑;印在侗族姑娘脸上的笑容,大碗的酒,扣在收音机上的小碗,好听的立体声……
      这是电影《那山那狗那人》中的场景,每每看到此处,便有一根心弦像被紧紧地揪住,奏出莫名的喜爱与感动。今年11月中旬,为培养、锻炼学生,学校发扬××附中本部的传统,带领高二年级全体师生到广东肇庆怀集参加农村社会实践,进行为期一周的学农活动,与当地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作为高二年级5班的班主任,我有幸参加了这一次特殊的行程。
     16日上午8点,由7辆大巴士、2辆行李车、3辆私家车、1辆农用车组成的学农车队,载着几百名师生,近乎浩荡壮观地出发了。
      汽车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驶着,湿漉漉的风带着稻草味儿扑面而来。阳光如丝如缕,透过车窗洒落在我们这些热情洋溢的脸上。
我领着班上的伙伴们一首接一首地齐声歌唱,或让他们一个接一个地表演节目,歌声、笑声、掌声溢满了整个车厢,那位穿着咖啡色夹克的中年司机大佬也深受感染,一个劲地说好,跟着节奏,笑着,哼着。这些与车窗外的风景可谓相得益彰。
      事实上,来之前,因担心大伙有些顾虑,我在班上已做了一个《抢着吃苦》的动员讲话。跟他们讲:吃苦是一种素质,一种能力,一种责任,一种情怀;吃苦是许多成功人士的第一桶金,要让吃苦成为我们人生的一堂必修课,使之变成一笔无形的财富和资本,从而鼓励他们要抢着吃苦、争着吃苦。而此时却是气氛热烈,群情激昂,甚是兴奋,对于他们,这好像不是一次艰巨的任务,而是一次愉快的旅程,果真会如此吗?我心下悄悄地问道。

                                                  二
      经过近5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到了该县的诗洞镇。
      这是位于广东省西北部,怀集县南区的一个边陲小镇,距县城还有40多公里路程,通往肇庆则有90多公里。总面积372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养育着近万户人家,共6万多人。
      相传诗洞镇人民历来有吟诗作对的习惯,故得名为诗洞镇,他们的语言以诗洞话(接近白话)为主,此外还有永固话、白崖话、客家话。由于生活较贫困,许多青壮年都外出揽活打工以维持生计,留在镇上的大多是妇女、老人和小孩……
      车队是在中午驶进镇政府的。集中后,镇委书记及校长均作了简短而又精彩的讲话。随行的媒体记者进行了相关的采访。随后各班便由镇干部带到农户家,卸下行李,由农户领回家进餐。
      我和另一位带队的刘老师,还有司机被安排在村民兵营长植秀成一家。
民兵营长看上去有五十多岁,岁月在他四方的脸上留下了无情的痕迹。此外,他脸上的肤色是不均匀的,里头夹着土黄与黝黑。但眼睛却是明亮的,这让人揣想起他年轻时的勇敢与坚毅。
      似乎是怕怠慢了我们,他显得局促和些许的紧张。他从裤袋左边掏出了一包绿色包装的椰树牌香烟,他好像发现自己掏错了,大概是那烟才一块多钱的缘故,他赶紧从裤带右边掏出一包硬盒的,价值八九块钱的红双喜牌香烟,一个劲地递烟,点烟,并用并不标准的普通话说着欢迎的话。这让我感到农民的热情与自尊。我很礼貌地向他回递五叶神香烟并表示感谢。
      吃饭时,司机赞不绝口,腮帮子吃得鼓鼓的,连声说道:
“嗨,好吃,好吃!这是真正的走地鸡啊,色香味俱佳。你看,这猪肉,肯定不是吃饲料的,它的肥肉都不会腻的。”
      营长只是一味微笑地重复说道:“多吃点,多吃点!没什么菜,招呼不周啊,招呼不周。”
      我们连忙说:“哪里,哪里。很好,很好。”
      事实上,听镇上的干部讲,农户自家养的鸡,大都舍不得吃。一年到头,等到临近除夕时,才把鸡拿到市场上去卖,只留下一两只自己吃。
      ……
      由于肚子太饿,我吃得很香。一碗饭快吃完时,我感觉营长在密切地注视着我,我想是不是我吃得不够规矩,谁想到,当我把仅剩的饭粒吃完时,碗早已被他夺去,只听他说道:
      “我来盛饭,再吃一碗,再吃一碗。”
喝茶时,他双手举杯,略弯腰地向客人说道:“请饮茶,请饮茶。”
我赶紧教育随同吃饭的几个学生,要起立,用双手接,并说谢谢。
我想,那天学生应是体会到了“礼多人不怪”这句话背后所蕴涵的东西。

                                                  三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当落日映红晚霞的时候,我们班所在的凤艳小山村有一种五彩缤纷的平凡与神奇。
      黄橙橙的稻穗像被撒了一把碎金子,泛着秋天独有的光亮。
      山上似乎笼着一层青色的薄雾,偶有归巢的鸟儿掠过,还有从田地里劳作回来的老农夫,悠然自得地行吟着黄昏。
      村干部用摩托车载着我们,挨家挨户地巡查学生的安顿情况。
来诗洞之前,学校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和布置。学农期间,老师的任务是以片为单位分组到各村巡视管理学生,并与学生一起下地干农活。每天一定要巡视学生两至三次,及时向学生和住户了解学生的劳动、生活等情况,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解决问题,与住户紧密联系,打成一片,联合开展工作。
     巡查之后,全体老师便下榻到了镇上的一个简陋的招待所。
     推门进去,传来一股恶臭。被褥是带着湿润并有点发黄,有的还带着些许斑点。房间的空气不够流通。地毯上有很多被烟头烧坏的小洞。这让我有点想起《围城》中,方鸿渐一行人等到三闾大学途径鹰潭的一个饭店的情景。
     我和同一房间的另两位老师互相打气,笑着说:
     “喂喂喂,入乡随俗啊,我们不是来享受的。”
     晚上,学校请当地的镇干部吃饭,气氛很是热烈。
     干部们很是高兴,喝着当地自酿的白酒,就像是喝白开水一样,酒量很是惊人。
     饭后,各班到所在的村落巡视学生,也都是说说笑笑,客客气气。
                                                     四
     “乡村里仓房的大门打开了,
     准备好一切。
     收获时候的干草载上了缓缓拖曳着的大车。
     明澈的阳光,
     照耀在交相映衬的银灰色和绿色上,
     满抱满抱的干草被堆在下陷的草堆上。”
¬                            ——惠特曼(美国)

     从第二天上午开始,学农活动全面铺开。
     学生主要进行的活动有:参加农业生产活动(主要是收割水稻),开展公益活动,进行社会调查。
     那是一幅深秋的画面。青山依旧,天也还是蓝的,乡村的田野因为晚秋显得空旷。有些树被秋风吹得秃了顶,枝条变得洗练简洁。秋风吹动着落叶,往事凝固在泥土里,山坡上,田地边。那些泛黄的小草依然坚守着大地……
     割禾,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可是一件陌生、新鲜的事。晚秋时节,天气变冷。看着他们近乎机械地挽起裤管,将脚伸进水田里,险些站不稳掉到泥里的样子,有高兴,也有心疼。
     大伙儿本以为割禾就是把稻禾“砍”断就行了,谁知稻禾被割断的地方离地面要有一定的高度标准,割完的禾要一扎一扎放整齐,每扎的数量要适中,方便脱粒的时候速度更快一点,效率更高一些。此外,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刀的方向和力度,并要留心抓稻穗的手的姿势,以免被割伤。
      给稻谷脱粒的时,要用力踩脱粒机的踏板,但又不能用死力气,得手脚并用,配合默契。那种脱粒机,我还是头一回踩,由于用力不均,它仿佛很是生气,一度不听使唤,这遭来学生阵阵的嘘声和笑声,农户看着我们,脸儿也笑得像朵花似的……
      割禾的时候整天弯着腰,踩脱粒机得用力,时间久了,自然会感到累。但大伙儿看着自己取得的战绩,真有点大获全胜的意味。同学们帮农户干了活,认识了脱粒机和吹谷机,学到了怎样割禾,怎样脱粒,心里高兴的劲儿,溢于言表。
最令我震颤的是那天晚上,我们请村支书为我们作报告的那天晚上,我们请村支书在凤艳小学为我们作报告的那天晚上。
      那晚我们班的9个小组全部集中在凤艳小学一间灯光不大明亮的教室里。
支书介绍完村里的基本情况之后,学生纷纷站起来,沉重得声音近乎哽咽地向支书发问:“现在国家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政府能不能资助这群学生完成学业呢?”
      原来,白天,班上已有同学到该小学,义务为小学生上课。有上语文的,有上数学的,有上英语的。
      由于经济贫困,小学的老师很少,仅有的几个老师一人要承担起该年级所有科目的教学。由于没有英语老师,学生根本无法学习英语。于是当地人说,小学不要学习什么英语,以后到社会上去学,自然就会了。
      学生余淑婷在小学教了一个下午的英语,尝到了当一位乡村教师的滋味。她说:“在课堂上,我体会到乡村孩子学习的那份热情,一双双渴望学习的眼睛,深深地打动着我心灵的深处。”她教导的对象主要是五年级的小学生,由于他们学习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他们从未上过英语课,甚至连26个英文字母都不会,对于这些从未真正接触过“英语”的乡村孩子来说,“英语”是一门新鲜有趣的课程。他们渴望学习英语,渴望拥有这种联系世界各族人民的钥匙。在课堂上,她教学生学习26个英文字母,发音和书写字母的方法,然后用字母歌的形式教他们,使他们容易地熟记这26个字母。英语单词的发音对他们来说是很困难的,因为他们初次接触英语,对单词的发音还带有浓厚的乡音。她用了特殊的发音技巧来教他们去掌握发音。最后,她还教了他们一些日常简单用语和单词,如“你好吗?”“再见”“眼睛”“耳朵”等等。上完课离开时,他们还拉着余淑婷,对她说:“姐姐,明天能帮我们再上一节英语课吗?”顿时,她心灵的深处好像被重重地敲了一下,泪水禁不住地在她眼眶里打转。
      另一位叫李静思学生教的是六年级的学生。小学生们从未学过英语,对英语却有无比的热情。
      站在还不到三尺的讲台上,面对一双双渴望,专注的眼睛,她的心澎湃起伏,说话滔滔不绝,抑扬顿挫,这使她自己也感到惊讶。看到学生的积极主动灵活敏捷,她恨不得把自己所学的,所知道的都告诉他们。她还问了学生这样一个问题:
      “你们,谁想上大学的?”
       但全班寂静,鸦雀无声。
       课后,由于学生的热情邀请,她做了一次家访,一位小学生拉着她的手不停地晃着道:“姐姐,我很想读书,我很想上大学,但现在上初中都仍是个问题。”
      原来,他们之前不是不想说,只是不敢说……
去上课的同学均受到了小学生们的热烈欢迎甚至无比的崇拜。他们把我班上学生的名字写在课文的第一页上,并说:“姐姐,你也是我们的老师。你的课上得比我们的老师还要好。”
      想到这些,学生怎能不伤心呢?一时,教室里好几位女生都在哭,很多同学的眼睛红红的。
      对于学生提的问题,支书似乎有点意外,只简单地讲了讲,说村委会、镇政府也没有办法,他们只能对那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减免部分学费。
      我看了看大伙儿,顿了顿,缓缓地说道:
“同学们,我只讲三点。第一、你们收获了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第二、实践出真知,只有躬身实践才能真正体验民情疾苦。第三、大家可以流泪,但不要流同情的泪。类似这样的乡村,中国还有很多。大家要发愤学习,将来有能力的时候献上你的爱心,为改变这里甚至中国其它类似的地方贡献你们的力量。”
      那一晚,回住户家的路上,学生的步子显得很沉,很重。其实,又何止是他们的步子很沉,很重呢?
      ……
      此外,学生还进行了修路,通渠,参观当地的革命烈士纪念碑,访问当地百姓等活动。

                                                        五
      画家梵高曾画过干草垛。梵高在普罗旺斯的直射阳光下,用他喜爱的黄颜色尽情渲染着田野中的麦垛,画中的干草垛黄得令人炫目,仿佛可以嗅到干草清甜苦涩的味道,麦垛的远方是湛蓝的天空,梵高使用了强烈的黄蓝对比色来表现太阳下的秋天景致。用他心中的暖色调表达了他最接近自然、最接近生活、最接近人的秋天。
      我想这里的秋也应有干草垛里的意味。
      临近黄昏,我独自一个人站在风中,点着香烟,望着这块静静的土地,听着田野里秋虫的浅吟低唱,还有偶尔快速驶过的摩托车声,看着农家屋里升起的袅袅炊烟。我在想,大自然是有灵性的,她以她那宽广美丽的胸怀,孕育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甚至可以听见自己心底的声音,但究竟是什么声音,我却说不上来。
      那些可爱的伙伴们可不容我去细想。晚上,路上几乎没有灯,整个乡村显得很黑,很静。我们打着手电相约到了村里一位姓植的老师家里,进行煨番薯篝火晚会。
      晚会地点就在植老师家门口的田地里。植老师从家里抱了好几把柴火,扛了大半筐番薯出来。由于当时未怎么带钱,我只随手拿了五十元钱给他,他却连说太多了,太多了。
      大伙儿分为五六个小组,开始用泥块垒“锅”。由于很多同学都未曾弄过,手脚略显笨拙,但却热情高涨,兴致勃勃。
      垒起的“锅”屡屡坍倒,因而,笑声,惋惜声,起哄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好在才七点多,不然是要吵到当地九点钟左右就要休息的民众。
      说到垒“锅”,班上一位叫林健飞的学生的技艺应是最为了得。他对泥块进行耐心选择,并且一只手捂住刚垒上去的泥块,另一只手非常细致、小心翼翼地堆上去。不久,他的“锅”弄好了,“锅”的一侧留着放柴火的空间,锅上面还有了一个用泥堆的盖呢。围观者赞叹不已。
      几个“锅”里的柴火相继点燃,“哔哔剥剥”地作响,把漆黑的田地照得亮堂堂的。大伙儿更加高兴了,白天的劳累早已忘得精光。围着篝火齐声唱着歌曲《朋友》:“这些年一个人,风也过雨也走,有过泪有过错,还记得坚持什么。真爱过才会懂,会寂寞会回首,终有梦终有你,在心中。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朋友不曾孤单过,一声朋友你会懂,还有伤还有痛,还要走还有我。 ”
      恰逢有一位叫廖永怡的同学当天生日,于是大家把这位小寿星围在篝火前边,一起拍手为她唱生日歌。那场面温馨得让人想掉泪。
       待到“锅”里的泥烧红了,大家把番薯扔进里面,用脚、树枝把“锅”推倒,并在上面跳舞——猛踩。然后静静等待番薯被煨熟。
      约过了十多分钟,大家用树枝把番薯掘了起来。这回可是一个个互不相让、纷纷抢着吃。由于烫,很多同学捂着番薯,叫着甚而跳着。而且女生也放下平日里在学校的矜持斯文,一个个疯狂地咬着,“吃”态百出,令人捧腹不已。
      那一晚的月亮是流口水的月亮……

                                                    六
      我就是在那一晚生病的。
      一来那晚本身穿衣太少,二来坐车回招待所时吹到了风,三来吃了一块半生半熟的番薯。于是半夜开始头晕头痛且上吐下泻了好几次。
      第二天早上却什么也吃不下,有点头重脚轻地便去巡视学生。
      实际上,我们班小组分布的点非常散,而且相隔远。从第一户到最后一户几乎就是该村的村头与村尾了。每次到村里步行全部巡视完要近四个小时,而我的一只脚已起了泡,走起来很是疼痛。但这点困难算不了什么,其他老师肯定也会遇到困难的,不也是一样继续坚持工作吗?一定要坚持到最后!
      与我一起带队同行的是刘老师。她是一个非常善良、善解人意的人。看到我脸色发青,嘴唇发白,显得有些虚弱,很没精神,她赶紧替我背背包,并一定要我戴上她的帽子以防再被太阳晒得更晕。走到一位初中数学老师家里时,她赶紧询问有无什么办法可治。那位叫梁德金的老师让我坐下,马上到厨房亲自煮了一碗姜汤,热腾腾地端到我面前。我的心跟那汤一般热。中午回到招待所,聂主任、江主任、刘主任、邹主任、栗老板、谢级长、张校长和其他老师的声声问候让我感动不已。喝了碗粥,吃了点药片,中午休息了一下。下午起来,嘿嘿,没事了。
      我想起了一句台词:“这就是爱的力量。”
      呵呵。
      晚上特别冷,我和刘老师巡视完,张校长和聂主任的车已经在路上等着了。
幽默的聂主任开玩笑地道:“阳安哪,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看着你和刘老师走得那么温馨,我们……”
      “我们都不好意思打扰你们啊,哈哈!”张校长笑着接道。
      刘老师干脆笑着说:“是呀,是呀。”
      “是呀,我也想再走久一会儿的,呃,不过呢,刘老师的老公可是一位强壮的体育老师哦,所以嘛……”
      众人一阵哄笑。
      谢级长在车里繁忙地打着电话,我们还得再等两位老师。
      乡村的夜色静谧得犹如一曲低吟浅唱的小夜曲。就在这时,大家不约而同地被车窗外美丽的月色给迷住了,一个个赞叹不绝。
      大家都没想到会在车上和校长一起看月亮……

                                                       七
       我们离开该镇的前一晚,几乎所有接待我们学生的农户家都包煮饺子。
       离开那天中午,很多农户纷纷到墟上买来鸭子,做饭欢送我们的学生。
       村文书龙凤山大伯,对采访他的报社记者说:“这次活动搞得非常好,学生表现非常好,劳动积极,吃苦耐劳,干了好多农活。希望明年一定还要来,并且就在这个地方,就在我家。”
       车子快开动时,好几位女生与户主的女儿抱在一起哭。
       几位女户主也哭了。
       学生李静思在后来的文章中写道:
       “风送花香红满地,
        雨淡清松碧连天。
        接近大山,不仅可以用鼻子,甚至用眼睛也能嗅到花香、树香、泥土香,还有农户家飘来的炊烟的香味。
      美景需要温情去培养,农家人的热情好客,淳朴随和才真正让你感受到大山的美。”
      ……
       学生梁家栋说:“临走时,植伯伯送我一幅对联:积德传家厚 芹花遗世香。”
       这又让我想起诗洞镇命名的缘由了。
       在澄静的日光下,和风中,他们的姿态是自然的,淳朴的;他们的生活是阻碍的,又是畅通的。那淡淡的笑容、开朗的笑声、安静的沉默、温暖的绿色,令人动容。
      再见了,乡亲们。
      有机会,我们一定还会再来的。


                                                       2004年11月25日凌晨3点36 分 星期四
                                                                    初稿于南海
发表于 2005-8-2 19: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雨中黄叶树对农村的乡土风情、地理风貌、人物性格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谓完美写出了作为一个农家子弟的思想,特别是同样来自肇庆怀集的我的情怀。

今日才看到以上感发,才知道有人下乡怀集这么一回事。我来自怀集,并且成长于这个土生土长的旮旯之地,对于她有很多话要说,她生育了我,并教给我许多东西,来日一定也抒发一下我的感怀。
 楼主| 发表于 2005-8-7 21: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IAM008 于 2005-8-2 19:03 写道:
看来雨中黄叶树对农村的乡土风情、地理风貌、人物性格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谓完美写出了作为一个农家子弟的思想,特别是同样来自肇庆怀集的我的情怀。

今日才看到以上感发,才知道有人下乡怀集这么一回事。我来 ...


多谢IAM008的称赞 很期待你的大作哦!
发表于 2005-8-14 17: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回眸,再见那美丽家园

作者:IAM008

      那是一个独立而没有固步自封的村庄;一个绚丽却没有孤芳自赏的地方;一个热情却不喧哗闹世的家园。

     我的家,我的情结,我的爱————肇庆怀集。

      怀集位于广东省西北部,是肇庆市人口、面积第一大县(市、区),均约占全市1/4。地处广东、广西、湖南三省(区)交接,是我省尤其珠三角地区通 桂达湘乃至联结祖国大西南重要便捷的交通要道。县城距广州180公里,距肇庆市区160公里。全县总面积3573平方公里,辖19个镇、1个民族乡、2个国营林场,312个村委会和11个 居委会,总人口93万人,其中县城人口13万人。近年来,怀集大力发掘其自身资源环境优势发展旅游业, 业已形成较具规模兼且多元化的旅游产业,有粤西香格里拉之美誉。

      我就是孕育于这么一个环境,吮吸着她的乳汁甘露长大成人的。

      其实,在此之前,我对这个养我育我的地方并不十分明了,甚至可以说是模糊不清的,我自以为在这个旯旮小山村里面,没有什么是值得显耀和傲世的,正如一个不懂事的小孩鄙视他贫乏难看的母亲。但容不得我的傲慢和歪视,我在这个环境成长,被她的无私质朴的爱感化着。

     现在想来,那时的自己是多么的无知和愚蠢,而逝去的不再,惟有埋藏于心、悔改于行、铭记永恒。

     蓦然回首,人走得更远了,而奔波过物欲繁华、喧嚣烦躁的城市;攀登过莽莽葱葱、寂寞宁静的森林,在夜阑人静之际,思前想后、辗转反侧,终于明白还是那成长的印记、那过来的点滴作崇……

      永远忘不了……

      从一开始,由上天的安排,我注定是她的儿子,她哺育我并给我一种最原始的最亲切的感觉,如此美妙、如此神奇,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地隐匿于思想之中!

      应该相信,入读小学是我会思想的初始化阶段。小学的某些经历迄今为止仍牢牢隽刻在脑海,也许今生也忘不了了……

      一个纯粹的生命体从此开始睁开迷糊的双眼和空白荡漾的大脑走进思想、走进人
类,正式接受国民教育。

     平凡得出奇、平淡得如水!小学的教育使我学会踉跄走步,孩提之时,更多的时候是玩耍成长,和每一个人一样,你反思一下:那种无忧无虑的快乐是不是人生的颠峰,答案绝对是肯定。可惜天使将最好的快乐放在最幼稚的童年,我们领略的只能是结果而非过程。遗憾哪……

     快小学毕业时,跨出的脚步终于大了,眼界也开阔了。那时,刚好换了一个年轻英俊,风流倜傥的男教师,他是教语文的,有气势有风度,颇受同学们的欢喜,很快就和全班打成一片,俨然无话不谈的知己一般。也正因为他年轻,所以爱游山玩水,经常组织我们在县内各旅游景点和各水电站旅游观光,县城文昌塔、塔山公园、南坤城、缓江河、烈士陵园;县内邻镇的下竹水库、三坑水库、湖浪水库……还有河泮、沙滩之类的地方都玩遍了……

      这使得我从一个较全面而不偏概的角度浏览到全县风光,但可惜当时我们并未过去离我的小学近50公里之遥的桥头镇(如今闻名国内的金丝燕之都、中国长寿王后之乡以及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园”所在地)

      之后的日子,过得平凡而有些庸碌!感慨哪,为了那漫长不着边际的学业、不明郎的将来……初中、高中六年在沉默地生存,不知天昏地暗、也不管滂沱大雨地厮杀……

      风雨过后有彩虹;阴霾之后是阳光,我用这个幼孺皆晓的铭句激励自我。走过来了,更是懂得:忧患使人进步,安逸腐蚀意志;成于勤俭、败由奢!感谢逝去忧患的日子;感谢自己珍惜时间,没有肆意挥霍,浪费光阴;感谢大地,母亲……

      当然,我不是那么轻易被虏的人,读万卷书还需行万里路。在冬春交际、新年伊始我会约上小伙伴们上山探险、摘野果等之类反正我们觉得有意思够刺激的事做。而当中数去隔壁小镇“蓝中镇“浸温泉最为惬意。篮中,位于怀集西北边陲,是最为偏僻的山区小镇之一。从怀城(县城)到篮中近50公里远,其中有两条路可行:一条是到达栏马中转站后经过梁村镇和马宁镇再至篮中镇;另一条同样从栏马经过然后途经冷坑镇、马宁镇再到篮中镇。两条路其实只是中间有一段路不同而已,路程也差不多,自驾车可任君选择,但在县城乘公交车只能行第二条路线。但想浸天然温泉,这并不是目的地,到达这个小镇后还要从墟镇继续朝一个叫古水的地方前进,其间全部为崎岖不平的山路并且要经十多个大小坡度不同的山坡,最大斜坡其惊险之状亦足以令人恐惧、咋舌……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入到篮中古水天然温泉已是无路可走,但翻过魏然耸立于你前面那座叫峨山的大山就能够直接去达广西,这里已是广东广西二省交界之处。有一句老话叫作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篮中有山有水,它吃什么呢?篮中有三件宝,可谓特产吧!竹笋、荼叶、温泉。不错,就是靠着这三件镇山之宝,这个镇的人民过着殷实自足的生活。

     想远离烦嚣的都市生活一泽静谧怡人的山区面庞吗?过来怀集篮中吧!想一睹最令人流连忘返的美景感触一番最原始气息么?欢迎到来篮中温泉!沿途有你想要的一切,只要莫惧途中险阻。

      除此之外,我觉得还有一处地方也是不可不介绍一下的,那就是六祖山。六祖山座落于冷坑与马宁之外的一个恰到好处的地方,它应当属于马宁但又归属冷坑管辖,并于两年前在冷坑墟镇建立一座寺院,收纳善款以作修葺六祖山之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上过六祖山,迄今为止,去过不少于十遍了。六祖山是当地最高的一座山,尤其最高顶端有一块巨石为其之最。那巨石下供奉着神牌,一个笑容可鞠的弥勒佛面朝苍茫上空、目睹莽原大地,态度悠然。香火不是很旺盛,但逢年过节却热闹非凡。关于六祖山,这里有一个悠久神奇的传说。据说很久以前,著名禅师六祖慧能只身带着一些经书来到这座山脚下筑寺院、授经学,过着悠悠的平凡日子,并在此客死异乡,这里的村民为了答谢他,把他葬在山顶上,最后居然生出一块巨石并且使人惊讶的是石下面的一个小洞居然有米流出来,人们都认为这是六祖慧能显灵,从此崇拜。

      或许是投桃报李,滴水之恩泉涌相报的因果吧!

      后来不知那个好吃懒做的将小洞捅大,期望能流出更多的米,但可惜,洞不再流米出来而流出很小的潺潺水流……

      人们嗔怪那个无耻贪心之徒,也更加相信六祖慧能的灵验,从此更加虔诚参拜!

      而每当我立足于这座高山的最顶端的巨石之时,没有诸多感喟和寄托;没有想过太多、想过很远,我只沉浸于这一刻!

     六祖禅学孕育升华之地、山水城市———怀集!

     往事、怀集、家园、憧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30 00:50 , Processed in 0.10658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