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45|回复: 2

略谈《方言与中国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8 12:3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鼹鼠吃吃
发表在:读书生活
于 2002年8月30日 0:10:00 http://www.softto.com.cn/books/

--------------------------------------------------------------------------------
      仿佛汪曾祺说的,一本植物图鉴,是他在上海的恩物。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爱读质木无文的书,如爱吃质木无油的秋刀鱼。因此虽然张中行的书在在都是骨头,却还是喜欢的——心里想,总胜过梁实秋辈的丰腴肥厚吧。梁和周作人一样,实在是太高寿了,寿极则辱,自觉或不自觉,旁人看着难免替他着急——于是我家的枕旁厕上,堆得多半是结实的书,清代漕运,苏北海的西域历史地理,某些日本学者的中国史研究,王元化正襟危坐选的释中国,等等。也有调剂的,例如上海书店出的民国笔记种种,半夜里看八九十年前的公文怎么禁小脚,偶尔抠抠我的不太小的脚,实在是怪舒服的一件事。

      向来论诗文的人爱提才学识这三样东西。但是坊间的书这样多,有时才学识简直是一点不相干。才气这种东西,我想也许是作不得准的。作读者的,好读书而马马虎虎象我的,还是倾向于找些学,这个比较实在。倘若学里有识,那更是意外之喜了。扯回来,《方言与中国文化》,我以为是兼有学识的一本书。

      顾名思义,这本书以方言为切入点,谈些文化的事。文化是个宽泛的词,酒文化吃文化石文化小脚文化荔枝文化林林总总,都是些叫人看得似懂非懂的文化。而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来就开宗明义,点明是管中窥豹之一斑,而不是拉大旗时扯的某张虎皮,以小见大的方法,挺好。两个作者,一个厦门人,周振鹤,典型的闽方言区;一个温州人,游汝杰,温州话的方言种类那是全国有名;所以可以基本肯定,作者占有一些第一手的材料,写的是自己熟悉的内容,我笔我心,不会如某些学者,先翻译某点术语、主义,再敷设些漂亮而不通的东西,耽误自己也耽误读者。

      另方面,我喜欢方言这个切入点,个人理解,语言学是硬的,文化史则偏软。以语言学的硬材料,辅以严密的逻辑给文化史补点钙,这样的文化史,好看。

      举个例子,铜鼓地名。抄书一段:“铜鼓是我国南方古代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历史产物。历史上用过铜鼓的有壮、侗、苗、彝等十几个兄弟民族,其中有的民族至今还在使用。历代出土的铜鼓很多……铜鼓文化的分布在地名上也有反映。含“铜鼓”两字的地名大多集中于广东和广西两省。也散见于贵州、云南、湖南、江西和福建等地。如广东曲江的铜鼓岭……但是这里会产生一个疑问:历史上使用铜鼓最多,而且出土铜鼓最丰富的是云南和广西西部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什么这一地区的铜鼓地名反而很少呢?……虽然兄弟民族早就制作和使用铜鼓,但是他们视为常事,并不用作地名。见于记载的铜鼓地名都出现在明代以后,正说明汉人此时深入少数民族地区,铜鼓文化才引起广泛的注意。因此铜鼓地名倒是该地曾经出土或使用铜鼓的生动标志。”

      我记得后来看钟松君(即蝙蝠亦即须弥山主人)的小说,《流水的方式》,讲到冯家后人从西南地区带来铜鼓,在曹娥江畔引起的骚动(想必在西南的任何一个铜鼓都不曾有过这样强的象征),与这段文字相互印证,读书的乐趣大约是翻倍的吧。

      又如白铜。“在十八世纪末以前欧洲一直由广东进口白铜,因此也一直按广东方言音以paktung称呼此物。公元三世纪的《广雅》已提到白铜:“白铜谓之鋈。”波斯人采用这种合金称之为xar-cini,意为中国石”。这是讲到了方言与域外文化的交流。当我在甘肃或内蒙古买一些商贩们称之为藏银实际上就是白铜的东西的时候,我就会想起这种银白色的铜、镍、锌的合金,以及它在异乡语言上的辗转。

      最后约略提一下《方言与中国文化》的架构,它含以下内容:方言与移民,这涉及到人口迁徙史;方言地理与人文地理,这涉及到地理学;历史方言地理的拟测及其文化背景,又涉及到历史地理的东西;语言化石与栽培植物发展史,这是经济史;其它的内容包括从地名透视文化内涵,方言和戏曲与小说,方言与民俗,语言接触和文化交流。十二点将到,急着交差,各位有兴趣不妨找一本来看看。
发表于 2005-5-25 13: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方言与中国文化》这本书十几年前就拜读了,是我的启蒙教材。
发表于 2005-6-5 23: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命题挺广,哪里有这本书啊,如果好,我需要一本扫盲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17 14:20 , Processed in 0.07284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