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沅湘汀芷

在四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4-29 20: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好!

虎子君所言有道理。我最近一直在作死亡问题的哲学思考。死亡观的确是有地域差异的。不同民族的死亡观差异与其特定的地理特征、生产生活方式、历史演进模式都有密切联系。当然,生命是以死亡为背景的,怎样看待自己的死自然就决定着怎样看待和安排自己的生了。所以我们不能简单指责那些由于历史演进形成的东西。我们能够作的事情就是冷静思索人类不同民族在看待这个问题上沉淀下来的智慧以资于安排我们自己的合理人生路。
后现代主义时代的问题随着我们的社会的深刻变化已经日益展现在我们面前,人似乎空前站在一个新的路口,物质的极大膨胀与精神的日渐萎缩如此尖锐的摆在面前。这是时代的课题,值得我们反思。但是如果我们的内心有着超越现在的历史视野来审视二律背反作用下的轨迹的话,可能我们会能更加从容的来完成我们的定位,来做好我们的工作啦。
在大的因果律下尽管从微观上看,长江有过痛苦的九曲回环的时候,但是终究会突破群山的怀抱,走向更加宏阔浩荡的大海的境界的。
发表于 2005-4-30 00: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从何处来?要到何处去?
看完阿来的《尘埃落定》,这个感觉越是沉重而神秘,深不可测又特想弄个明白。

说到死亡观,一直以为阴阳界可以通话,有感知的!
 楼主| 发表于 2005-4-30 10: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身后就是永远的绝对的寂灭啊,当然,任何一种变形的可感知的存在都是对生命的慰及,其实,对死亡的害怕本质上是害怕自我的永远丧失。
发表于 2005-5-2 19:27:05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我终究会要消失,就像划过天空的流星。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有什么好害怕的呢?

过好每一天每一刻,爱和被爱着,健康快乐地活着,就行了:)
 楼主| 发表于 2005-5-2 19:3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

你好!谢谢关注!窃以为在死亡观上诚如斑竹所想者不多啊。但是,我们也不能简单的将人类对死亡的畏惧情结予以否定。所谓穷则思变,在这个终极的压力之下,哲学、诗歌、艺术、医术等等才会长足的进步,人类在对抗的过程中无形有形的整合了生命,大大的丰富了人生的内涵。这也是无数贤哲苦苦思索、为之寻求答案的原因啊。
发表于 2005-5-2 19:5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据美国相关方面调查:

多项选择:
问:你最害怕什么?
      A、死亡      B、恐高    C、怕黑    D、怕生病    E、害怕当众说话   F、怕虫子

结果是: 选 E的比例最高,可见,人们并不怕死,而是

此帖跟帖的讨论似乎与一楼主帖内容严重偏离的说,呵呵。:whistle:
 楼主| 发表于 2005-5-3 09: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

幸会啦!虽然的确是偏题了,但是偏到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大家探讨一下也没有什么不好啊。
你的答案很有意思。当然任何调查的范围和对象都会对结论产生影响。就算是这个答案,在死亡学里有这么几个规律性的东西:首先,人怕死的主要内容是害怕自我潜能和欲求的丧失;其二,在现象上人的追求生命的幸福、美好、成就和厌弃不幸、丑恶、失败等等正是死亡背景下的正常心理体验,这都是因为生命的有限性和可结束性决定的;其三,从人对死亡的感受上看,人注重现实的、形象的、且近的、具体的体验,而抽象的、遥远的、超现实的东西就使人的感受上弱化,这个道理很简单,印度洋海啸天崩地裂,但是距离我们遥远,我们身边的死亡现象让人惊惧是因为它距离我们太近了,我们本能的从他人身上联系到了自己的可能的死了。
从这种意义上讲,你所谓的怕活有一定的道理,准确讲是怕活的境界、状态不好,也还是前面讲到的害怕自我的欲求潜能被破坏,害怕死亡背景下生的质量降低。所以,这只是死亡害怕的外在体现罢了。你所说的结论只是现象层面的。再者,所有的问卷都带有情景直面性质。这样,在被问者看来,死亡,抽象;高度的语词含义里自然有死亡影子,但是恐高却是感觉层面的东西了,对应于不恐高,这样由于在自然逻辑层理上的迂回,使得其意义更加迂远了;怕黑、怕生病、怕说话亦然,而且这些东西都是经常体验过的东西,在心理上和经验上承受力要强些。至少这个问卷没有设计好。
所言你未必信服,感谢参入讨论!
发表于 2005-5-4 23: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9494,偏了就偏论呗:)

其三,从人对死亡的感受上看,人注重现实的、形象的、且近的、具体的体验,而抽象的、遥远的、超现实的东西就使人的感受上弱化

很同意以上观点! 没有“死”的体验(没死过),当然就不怕死,而有过“活”的体验,特别是活得不容易的切身体验,如当众说话的“具体”尴尬,所以就害怕。

另:关于幸福成就请教沅湘汀芷兄:
      马克思认为“健康就是幸福” ,叔本华认为快乐就是幸福,贫困的人们能吃饱肚子就是幸福, 恋爱中的男女相互拥有爱就是幸福,您怎么理解-----什么是幸福?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成就感”: 记得《逆风飞飏》的作者吴士宏中央电视台采访她时她说过这么一句话:一个人如果痛苦的获得成功那不叫真正的成功。您对这个观点如何理解?

(吴士宏1997年出任IBM中国销售渠道总经理。1998年,吴士宏从IBM跳槽,出任微软(中国)公司总经理,1999年6月辞职。离开微软后,她高调加盟TCL,也没有获得成功,两年后再次离开。)
 楼主| 发表于 2005-5-5 19: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客气!

对于幸福的体验在具象上是多层面的:马克思是在从生命的稳定性物质性前提的维持方面界定的;叔本华是从主体的生命体验上界定的;贫穷人的体验是属于物质层面的体验,但是这种体验有意思的是它揭示出幸福体验的相对性,由于某种对立性欲求的现实抑压而特别定义了幸福体验的相对性意义;恋爱中人是从生命的情感体验层面上来揭示的,从对象化认同感上去找寻和体验的,这种体验在很多方面非常类似于死亡本身的体验(如恋爱场景的选择、心理的体验等等方面)。凡此种种说明了幸福体验的在现象层次的丰富性,这正是生命的潜能与欲求实现在死亡背景下的具体体现(这些是生命的核心内容)
至于说第二个问题,在我看来,这要看评价主体与感受主体是否同一。每个人的价值观因为各自的生长环境、人生轨迹、教育程度、主体实现价值的现实制约程度等很多层面东西联合作用下,在人生历程中会做多次变形。因而站在某种特殊单一个体的立场上审视别人的成败是不全面的,不客观的。比方说,一个人的生命中无法具备宽裕的条件让理想的实现路径与结果的最大谐一,那么这个人历尽艰难到达了自己的期望结果,就可以看作是实现了生命意志,代表了对生命的超越,所以在这个问题的评价体系上应该关照体验者本身的现实条件与价值取向。这可能是真正的人文主义。当然,我做如是说是基于对生命背景认识下的两个基本结论的,这就是:其一,唯一的有限的生命要求我们对自我的超越,升华生命意义;其二,生命的不可逆性要求我们关爱生命,关爱自我,不要过过于苛求、禁欲的生活(请注意我的措辞,这决不等于说我主张纵欲!)。而且,这两个结论是统一的。这在康德那里就是生命对崇高感和优美感追求的统一。
希望给了你一个勉强的解释:)
 楼主| 发表于 2005-5-5 19:45:44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

关于这个问题的适当延展,如果有兴趣可以参照我在“远去的精神家园”里的拙文“憧憬与回忆”。多交流,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3 05:07 , Processed in 0.06809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