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柴禾妞

什么是语流音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3-21 19: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承您贵言,但愿我能顺利过关啦!
我还有一个请求,希望您能提供更多的模拟试卷在线朗读,好吗?
发表于 2004-3-21 21: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好!
模拟试卷在线听1、2、3只是我们做的一个示范而已,不必每卷必听。国家普通话测试大纲中也没有制作模拟试卷听力样品,重点应该放在朗读材料的在线听上,因为50篇朗读材料就包含了2000个字的范读了。
发表于 2007-4-17 12: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通话的音变

http://www.sdrt.com/xinwenzhuant ... changshi/tpcs08.htm

说话或朗读时,要把音节组成词、句连续发出。在连续的语流中,音节之间、音素之间、声调之间相互影响,就会产生语音变化,这就是音变。
普通话语音中常见的音变现象有:轻声、变调、儿化、语气词“啊”的变化等。

                                                             一、轻声

      普通话的每个音节都有一定的声调。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的音节失去原调,变成一种又轻又短的调子,这就是轻声。
轻声是音节连读时产生的一种音变现象,轻声音节总是出现在其它音节后面,或是夹在词语中间,一般不出现在一个词或句子的头。所有的轻声音节都要失去它原来的调值,但是轻声音节在音的高低上有会受前面音节调值的影响而产生差异。一般情况下,前面的音节是上声,后面的轻声就稍高,例如:走着 z?uzhe 紫的 z?de;前面的音节是阴平、阳平或去声,后面的轻声就低。

     轻声使普通话语音变得更加丰富,有些轻声还具有区别词义或区分词性的作用。例如:

                 东西 dōngxi (物体) dōngxī(方向)
                       
                厉害 lìhài (名词) lìhai (形容词)

普通话语音有以下几种情况常读轻声:

(一) 结构助词 的、地、得。例如:
          我们的 愉快地 写得好

(二) 时态助词 着、了、过。例如:
           笑着 哭了 学过

(三) 语气助词 吗、吧、啦、呀、嘛、哇、啊等。例如:
           好吗 去吧 行啦 好啊

(四) 名词或代词的后缀 子、头、们等。例如:
           桌子 石头 他们

(五) 名词或代词的方位词 上、下、里、边、面等。例如:
          墙上 地下 家里 左边

(六) 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趋向动词 来、去、起来、下去等。例如:
         进来 出去 站起来 请进来

(七) 某些量词 个、些、封等。例如:
         一个 有些 写封信

(八) 叠音词的第二个音节和重叠动词的第二、第四个音节。例如:
         爸爸 看看 讨论讨论 研究研究

(九) 作宾语的人称代词 你、我、他。例如:
         请你 叫我 找他

(十) 口语中有一批双音节词第二个音节习惯上读轻声。例如:
          葡萄 玻璃

训练材料(一)

抽屉 胳膊 客气 功夫 脑袋 脾气 包袱 窗户
阔气 耳朵 亲戚 溜达 便宜 喇叭 亮堂 俏皮
惦记 桌子 故事 合同 妈妈 拳头 什么 他们
尾巴 衣服 月亮 外甥 新鲜 热闹 星星 扑克


                                                            二、变调

      音节连续发出时,有些音节地调值会发生变化,就是变调。普通话主要有上声的变调,“一”、“不”的变调和重叠式形容词的变调。

(一) 上声的变调

1.个上声相连 前面一个上声字变成阳平。例如:
很好 理想

2.三个上声字相连 前面两个上声字变成阳平。例如:
演讲稿 展览馆

3.三个以上的上声字相连 按词或语气划分为两个或三个字一节,然后按照上述方法变调,例如:
我很|了解你。
请你|给我|找好手|整理好。

4.声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前变为半上(调值由214变为21)。例如:
北方 火车 满足 朗读 宝贵 宇宙

5.上声在轻声音节前变成半上或近似阳平。

(1)上声与本调是阴平、阳平、去声的轻声字相连,变为半上。例如:
比方 讲究 枕头 老实 口气 脑袋

(2)上声与本调是上声的轻声字相连,变为近似阳平。例如:
打手 小姐
(3)上声重叠表示亲属称谓的词,变为“半上+轻声”。例如:
姥姥 姐姐

训练材料(二)

晃眼 口水 拇指 理解 鼓掌
广场 勇敢 彩礼 水桶 本领
老领导 洗脸水 好产品 手写体
岂有此理 永远友好 辅导小姐
海军 祖宗 演出 许多 早操
脸盆 党员 伟人 羽毛 企鹅
法律 果树 解放 美术 宝贵
小姐 打手 宝宝 奶奶 铲子

(二) 重叠式形容词的变调

重叠式形容词的三种形式,即AA式、ABB式和AABB式。

1.AA式 一般不变调。例如:快快地、长长的。只有带儿化韵尾时第二个叠字变成阴平。例如:
慢慢儿地 暖暖儿的

2.ABB式 后面的两个叠字都变成阴平。例如:
热腾腾 甜蜜蜜

3.AABB式 第二个字变轻声,第三、四字变阴平。例如:
漂漂亮亮 明明白白

上述几种重叠式形容词,如果念得缓慢而又清楚,不变调也可以。至于一部分书面语言中的重叠式形容词,则不能变调。

(三)“一”的四种声调

1.单念,在词句末尾,表示序数、基数或后面跟着别的数词时,读本调阴平。例如:
一 始终如一 第一 一九九五年

2. 在去声字前读阳平。例如:
一定 一切

3.在非去声字(阴平、阳平、上声)前,读去声。例如:
一心 一年 一起

4.夹在重叠的词中间读轻声。例如:
看一看 尝一尝

训练材料(三)

一天 一群 一笔 一样 一切 一斤
一家 一组 想一想 听一听 试一试
一来二去 一了百了 一落千丈 一脉相承
一毛不拔 一劳永逸

(四)“不”的三种声调

1.单念,在词句末尾或去声(阴平、阳平、上声)前读本调去声。例如:
不 我决不 不说 不谈 不写

2.在去声前读阳平。例如:
不错 不看

3.夹在词语之间读轻声。例如:

信不信 差不多
训练材料(四)
不去 不想 不看 不行 不惜 不来
不要 不忍 说不定 来不及 买不起
不卑不亢 不义之财 不三不四 不拘一格
不伦不类 不即不离

三、儿化

在普通话里,卷舌元音er自成音节时,只有“儿、耳、而、饵、尔、二”等几个字。普通话的er可以同其他韵母结合起来(写成r),构成卷舌韵母(儿化韵),这种现象就是儿化。
普通话的韵母除er ê之外,都可以儿化。儿化韵里的er不能念成er,只在前面韵母的元音上附加一个卷舌动作,是那个韵母带上卷舌的声音。例如:
歌儿gēr 花儿huār

(一) 儿化的作用

1.区别词义。例如:
头tóu(脑袋) 头儿tóur(领头的人)
后门hòumén(后面的门) 后门儿hòuménr(非正当途径)

2.确定词性。例如:
画huā(动词) 画儿hāur(名词)
破烂pòlàn(形容词) 破烂儿pòlànr(名词)

3. 表示细小、轻微的意思。例如:
小脸儿 门缝儿 树枝儿
慢慢儿走 说说贴心话儿

4.表示温婉的语感。例如:
山歌儿 好玩儿 女孩儿

(二)“儿化韵”的发音变化规律

儿化韵的发音根据韵母卷舌的难易程度发生变化(详见32页《儿化韵发音变化规律表》)。卷舌顺利则不变,卷舌不便利甚至不能卷舌的,就要有相应的变化。但是儿化韵的拼写,只需在音节末尾加一个r,不必表示出韵母实际读音的变化。

训练材料(五)

奔头儿 bèntour 冰棍儿 bīnggùnr 大伙儿 dàhuǒr
刀把儿 dāobàr 电影儿 diànyǐngr 调号儿 diàohàor
调门儿 diàoménr 粉末儿 f?nmòr 兔儿 tùr
味儿wèir

儿化韵发音变化规律表
原韵或尾音 儿化 实际读音
韵母或尾音是 不变,加r 号码儿(hàomǎr)
a、o、e、u 花儿(huār)
粉末儿(fěnmòr)
书桌儿(shūzhuōr)
草帽儿(cǎomàor)
麦苗儿(màimiáor)
唱歌儿(chànggēr)
眼珠儿(yǎnzhūr)
小猴儿(xiǎohóur)
打球儿(dǎqiúr)

尾音是I、n 丢i或n,加r 盖儿(gàr)
一块儿(yíkuàr)
刀背儿(dāobèr)
味儿(wèr)
心眼儿(xīnyǎr)
弯儿(wār)
花园儿(huāyuár)
窍门儿(qiàomér)

尾音是ng(ing除外) 丢ng,加r, 电影儿(diànyīr)
元音鼻化 帮忙儿(bāngmār)

韵母是i、u 不变,加er 玩艺儿(wányìer)
毛驴儿(máolǘer)

韵母是-i 丢-i,加er 词儿(cér)事儿(shèr)

韵母是ui、in、 丢i或n,加er 麦穗儿(màisuèr)
un、ün 干劲儿(gànjièr)
飞轮儿(fēiluér)
花裙儿(huāquér)

韵母是ing 丢掉韵尾加鼻 打鸣儿(d?mi?r)
化的[?r] 花瓶儿(huāpí?r)

注:字母上的“~”表示鼻化

四、 语气词“啊”的变化

“啊”用在语句末尾时,由于受前面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常发生不同的音变现象,主要有以
下几种情况:

(一)前面的音素是a o e ê I ü 时,读ya,可写作“呀”。例如

1. 她怎么不回家呀?
2. 怎么给我这么多呀?
3. 多漂亮的天鹅呀?
4. 那是谁的鞋呀?
5. 桂林的山真奇呀!
6. 会不会下雨呀!

(二)前面的音素是u(包括ao iao)时,读wa,可写作“哇”。例如:

1. 她会不会跳舞哇?
2. 这个小朋友真好哇!
3. 花篮做得多精巧哇!

(三)前面的音素是n时,读na,可写作“哪”。例如:

1. 投的真准哪!
2. 你是哪里人哪?
(四)前面的音素是ng时,读nga。例如:
1. 河水真清啊!
2. 大家唱歌啊!

(五)前面的音素是-i(后)、r(er或儿化韵)时,读ra。例如:

1. 她真是一位好老师啊!
2. 歌声多么悦耳啊!
3. 多可爱的小狗儿啊!

(六)前面的音素是-I(前)时,读[z]a。例如:

1. 要好好练字!
2. 你可要三思啊!

训练材料(六)

朗读下列句子,注意“啊”的音变

ia 你怎么还不回家呀(jiā ya)!

O      他是你大伯呀(bó ya)!

üe     好大的雪呀(xu? ya)!

ai      你发什么呆呀(dāi ya)!

uei    你看对不对呀(duì ya)!

ü      漓江的水真绿呀(lǜ ya)!

ou    这么多够不够哇(gòu wa)!

iou    这是什么酒哇(jiǔ wa)!
ao     实习老师对我们多好哇(h?o wa)!

ian     这孩子真可怜哪(lián na)!

üan   你快点选哪(xu?n na)!

eng    这几天真冷啊(l?ng nga)!

ong   电话打不通啊(tōng nga)!

-i       办学要舍得投资啊(zī[za])!

-i       要实事求是啊(shì ra)!

        明天是三月二十二啊(èr ra)!

[ 本帖最后由 霜叶红 于 2007-4-17 12:26 编辑 ]
发表于 2007-4-19 08:30:40 | 显示全部楼层

美眉们提供的资料很不错!

发表于 2007-4-25 14: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儿化的读发有点难啊--请问有那些是要特别注意的
发表于 2007-4-26 19:5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景盛 于 2007-4-25 14:13 发表
儿化的读发有点难啊--请问有那些是要特别注意的


关键是掌握发音要领,然后多多练习。

听老北京的“儿”化音

在老北京的街头巷尾,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生活对话:

吴妈:“老婶儿,吃了您呐?”
老婶 :“吃了,她吴妈。”
吴妈:“对了,她老婶儿,这两天怎么没看见小D这孩子?”
老婶:“哎,走了。”
(北京人忌讳说死一般用走了代替)
吴妈:走了?去哪儿了?(这是没反应过来小D死了)
老婶:死了!(重读,这时就不避讳了)
或者直接反应过来就说
吴妈:走了?真可惜了儿的,怎么走的?
老婶:唉,可说的呢,这孩子气性小,不知道和谁过不去,自己上吊了。送到医院,大夫
说要早五分钟能救过来,就差这么点儿。

    这段话的字里行间都透露着老北京人说话的特点,最突出的就是儿化音。

    北京人说话喜欢加儿化音,听起来软软的。儿化音的运用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这些规律不是严格的,有不少例外。

    凡是小、少、细的人、事、物都可以儿化,显得比较可爱。比如:小狗儿、小猫儿,小车儿,细腰儿等。如果把大、多、粗的东西儿化就勉强得很,有些听起来甚至会可笑。试试把大人、大车、大牛儿化,不论是说者还是听者,都会感觉到别扭。这条规律也可以用在人称上。年轻人通常被称呼为“小王儿”、“小吴儿”、或“小张儿”。老子辈则绝对要舍弃儿韵,改称“老王”、“老吴”、或“老张”。北京地名中也有不少儿化,一般都已固定。如果去掉儿化,可能会找错地方。相反如果不改儿化的也胡乱儿化,同样会让人不知所处。例如:大栅栏(dashilar),如果读成dazhalan,却是另外一个地方了。像观音寺儿、王府井儿、厂甸儿是非儿化不可的,而帝王庙、西河沿、天坛、海淀如果儿化,即使是北京人也会不知所云。再比如胡同:朱家胡同,燕家胡同,施家胡同,都是以最初的居住者命名,但念法却有区别。在和胡同连读的时候加儿化音,可以读成朱家儿胡同,燕家儿胡同,施家儿胡同,需要注意这里家字儿化以后念四声,但是省略胡同只能念本音。如

    我住朱家儿(嫁儿化音)胡同。
    我住朱家(JIA阳平)。

    同理,燕家,施家也这么念。因此一味说加儿化或者不加儿化都是不准确的。但是有个方家胡同,在听老人的发音中基本是念本音。

    此外门字念法也有讲究:象北京固有的城门一般念本音不儿化,如午门,前门,德胜门,广安门。但是也有五个例外,西直门,东直门,西便门,东便门,最不解的广渠门为什么儿化了,这个归类应该到第一类里。除了城门,北京人一般给门加儿化,如月亮门儿,走后门儿等。所以前一阵热播的电视剧《大宅门》应该念大宅门儿。但是也有个例外:比如骂人说:瞧你一脑门子鼠昧样时念本音,可是念脑门儿又加儿化了,这些大多是约定俗成来源已经不可考,妄加猜测最好的结果也就是自圆其说。

再来看这些字儿的儿化:

“园”:和平门外琉璃厂附近的东南园、东北园、西南园、西北园等胡同,园字不儿化。而与这些胡同近在咫尺的大小沙土园、前后孙公园,以及稍南的梁家园等巷,园字可儿化。

  “街”:前门大街、地安门大街、杨梅竹斜街、李铁拐斜街、樱桃斜街、白米斜街、一尺大街等,街字不儿化。南长街、北长街、煤市街、兴隆大街、宽街等,街字可儿化。有的人这样解释:大的通衢如某某大街等,街字不儿化。实则不然。即如上举的一尺大街,在东琉璃厂与杨梅竹斜街之间,虽名大街,实际等于过道,名曰一尺,其短可知。可见街名儿化与否,并不在于大小。

  “寺”:白塔寺、护国寺、能仁寺、净土寺、圆恩寺、华嘉寺的寺字不儿化。舍饭寺、给孤寺的寺字则儿化。有人认为白塔寺、护国寺等庙宇宏伟,寺字不儿化以示尊崇。言似有理,但也不尽然。如上举的华嘉寺,在西城锦什坊街,规模很小,但寺字不儿化。
  
    “庙”;帝王庙、马神庙、火神庙、药王庙的庙字不儿化宣武门外的三庙、五道庙,西单牌楼迤北的白庙、红庙胡同的庙字则儿化。

  “房”:油房、糖房、报房、大小酱房等胡同的房字不儿化。东官房、石板房、饽饽房、妞妞房的房字则儿化。

  “口”:阜成门内宫门口的口字不儿化。珠市口、菜市口、磁器口、蒜市口、山涧口
的口字则儿化。

  “巷”:东西交民巷、南北锣鼓巷的巷字不儿化。果子巷、陕西巷、南北柳巷、大门巷、方巾巷的巷字可儿化。

  “沿”:西河沿、潘家河沿的沿字不儿化。南北河沿、南北沟沿的沿字则儿化。
 

   “池”:金鱼池、莲花池的池字不儿化。豆腐池的池字则儿化。

  “桥”:东大桥、高梁桥的桥字不儿化。太平桥的桥字则儿化。

     
此外还有一些词儿化之后意思就完全改变了。比如:

    “白面”是一种食品,而白面儿则成了毒品海洛因的代称。

    北京话有些方言是不能望文生音的,最著名的是大栅栏的栅栏应该念(石蜡儿)鹅涟(小孩尿炕的印渍)应该念(he2 lian儿化去声)等。此外北京很多儿化要加巴音,比如垫吧(吃点东西垫肚子的意思)念dian2 be轻读等于后缀儿化。这样例子很多如:算了吧,好吧等。巴音后缀是单音儿化后缀。
发表于 2007-4-26 19:5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景盛 于 2007-4-25 14:13 发表
儿化的读发有点难啊--请问有那些是要特别注意的


主要是掌握发音要领,然后多发音练习

听老北京的“儿”化音

在老北京的街头巷尾,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生活对话:

吴妈:“老婶儿,吃了您呐?”
老婶 :“吃了,她吴妈。”
吴妈:“对了,她老婶儿,这两天怎么没看见小D这孩子?”
老婶:“哎,走了。”
(北京人忌讳说死一般用走了代替)
吴妈:走了?去哪儿了?(这是没反应过来小D死了)
老婶:死了!(重读,这时就不避讳了)
或者直接反应过来就说
吴妈:走了?真可惜了儿的,怎么走的?
老婶:唉,可说的呢,这孩子气性小,不知道和谁过不去,自己上吊了。送到医院,大夫
说要早五分钟能救过来,就差这么点儿。


这段话的字里行间都透露着老北京人说话的特点,最突出的就是儿化音。
发表于 2007-4-26 20: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人说话喜欢加儿化音,听起来软软的。儿化音的运用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这些规律不是严格的,有不少例外。

凡是小、少、细的人、事、物都可以儿化,显得比较可爱。比如:小狗儿、小猫儿,小车儿,细腰儿等。如果把大、多、粗的东西儿化就勉强得很,有些听起来甚至会可笑。试试:把大人、大车、大牛儿化,不论是说者还是听者,都会感觉到别扭。这条规律也可以用在人称上。年轻人通常被称呼为“小王儿”、“小吴儿”、或“小张儿”。老子辈则绝对要舍弃儿韵,改称“老王”、“老吴”、或“老张”。

北京地名中也有不少儿化,一般都已固定。如果去掉儿化,可能会找错地方。相反如果不改儿化的也胡乱儿化,同样会让人不知所处。例如:大栅栏(dashilar),如果读成dazhalan,却是另外一个地方了。像观音寺儿、王府井儿、厂甸儿是非儿化不可的,而帝王庙、西河沿、天坛、海淀如果儿化,即使是北京人也会不知所云。

再比如胡同:朱家胡同,燕家胡同,施家胡同,都是以最初的居住者命名,但念法却有区别。在和胡同连读的时候加儿化音,可以读成朱家儿胡同,燕家儿胡同,施家儿胡同,需要注意这里家字儿化以后念四声,但是省略胡同只能念本音。如

    我住朱家儿(嫁儿化音)胡同。
    我住朱家(JIA阳平)。

同理,燕家,施家也这么念。因此一味说加儿化或者不加儿化都是不准确的。但是有个方家胡同,在听老人的发音中基本是念本音。

此外门字念法也有讲究:象北京固有的城门一般念本音不儿化,如午门,前门,德胜门,广安门。但是也有五个例外,西直门,东直门,西便门,东便门,最不解的广渠门为什么儿化了,这个归类应该到第一类里。除了城门,北京人一般给门加儿化,如月亮门儿,走后门儿等。所以前一阵热播的电视剧《大宅门》应该念大宅门儿。但是也有个例外:比如
骂人说:瞧你一脑门子鼠昧样时念本音,可是念脑门儿又加儿化了,这些大多是约定俗成来源已经不可考,妄加猜测最好的结果也就是自圆其说。

再来看这些字儿的儿化:

“园”:和平门外琉璃厂附近的东南园、东北园、西南园、西北园等胡同,园字不儿化。而与这些胡同近在咫尺的大小沙土园、前后孙公园,以及稍南的梁家园等巷,园字可儿化。
  
“街”:前门大街、地安门大街、杨梅竹斜街、李铁拐斜街、樱桃斜街、白米斜街、一尺大街等,街字不儿化。南长街、北长街、煤市街、兴隆大街、宽街等,街字可儿化。有的人这样解释:大的通衢如某某大街等,街字不儿化。实则不然。即如上举的一尺大街,在东琉璃厂与杨梅竹斜街之间,虽名大街,实际等于过道,名曰一尺,其短可知。可见街名儿化与否,并不在于大小。
  
“寺”:白塔寺、护国寺、能仁寺、净土寺、圆恩寺、华嘉寺的寺字不儿化。舍饭寺、给孤寺的寺字则儿化。有人认为白塔寺、护国寺等庙宇宏伟,寺字不儿化以示尊崇。言似有理,但也不尽然。如上举的华嘉寺,在西城锦什坊街,规模很小,但寺字不儿化。
  
“庙”;帝王庙、马神庙、火神庙、药王庙的庙字不儿化宣武门外的三庙、五道庙,西单牌楼迤北的白庙、红庙胡同的庙字则儿化。
  
“房”:油房、糖房、报房、大小酱房等胡同的房字不儿化。东官房、石板房、饽饽房、妞妞房的房字则儿化。
  
“口”:阜成门内宫门口的口字不儿化。珠市口、菜市口、磁器口、蒜市口、山涧口的口字则儿化。
  
“巷”:东西交民巷、南北锣鼓巷的巷字不儿化。果子巷、陕西巷、南北柳巷、大门巷、方巾巷的巷字可儿化。

“沿”:西河沿、潘家河沿的沿字不儿化。南北河沿、南北沟沿的沿字则儿化。

“池”:金鱼池、莲花池的池字不儿化。豆腐池的池字则儿化。

“桥”:东大桥、高梁桥的桥字不儿化。太平桥的桥字则儿化。

此外还有一些词儿化之后意思就完全改变了。比如:

“白面”是一种食品,而白面儿则成了毒品海洛因的代称。

北京话有些方言是不能望文生音的,最著名的是大栅栏的栅栏应该念(石蜡儿)鹅涟(小孩尿炕的印渍)应该念(he2 lian儿化去声)等。此外北京很多儿化要加巴音,比如垫吧(吃点东西垫肚子的意思)念dian2 be轻读等于后缀儿化。这样例子很多如:算了吧,好吧等。巴音后缀是单音儿化后缀。
发表于 2007-4-26 20: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辞海上说:儿化,普通话和某些汉语方言中的一种语音现象,就是后缀“儿”字不自成音节,而同前一个字合成一个音节,使前一个字的主要元音起卷舌作用,韵母发生音变,成为卷舌韵母,也叫儿化韵。

普通话和北京话以及某些汉语方言的儿化韵,读起来明快轻松、诙谐活泼、亲昵和蔼,尤其是“北京话儿”中的一些儿化辞汇,更是让大众喜听爱说。当然,要抛开那些晦涩难懂的土语和低级庸俗的儿化词汇。

后缀“儿”,字,与前一个音节结合后,产生的音节在读的时候,舌尖向上卷曲但不接触上颚,声带颤动发出声音。就是儿化韵辞汇的读音。

北京话里的儿化韵可以使人感觉大的物件儿变得小巧起来,比如:锤、球、棍、鱼、马、羊,在儿化后会变得小巧玲珑:锤儿、球儿、棍儿、鱼儿、马儿、羊儿。

注意,鱼儿,不分开读作鱼、儿,读作鱼、儿,就不是北京话的儿化词汇了。儿化的鱼字,一般是指小的鱼或者像鱼的物品,如:小金鱼儿;拨鱼儿、炸香椿鱼儿(食品);在朗诵的时候,如:鱼儿啊,你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马儿啊,你慢些走、羊儿啊,你不要咩咩地叫。就不能再把“儿”字儿化处理了。

还有像“吹着小风儿”和“风儿”吹着我们,读起来是不一样的,前者儿化后者就不能儿化。还有“孤儿、幸运儿”等后缀是儿字的词也不能读成儿化。因为这个儿的确当“儿子”或晚辈讲。

对于一些音译外来词,如,咖啡、坦克、沙发,以及一些近些年从南方传来的语汇:埋单(结帐)、打的(乘出租车)也不能儿化。

一些外省市来京参加北京建设的朋友都喜欢说几句北京话和北京人沟通,以示亲切,但由于掌握得不好,把一些庄重严肃的词汇也儿化处理,就会闹出笑话来,比如,把本来不该儿化的词汇儿化,如:今天的“会儿议儿”开得真“严肃儿”;又如,把咱“哥儿俩好”说成是咱“哥两儿好”;我今天去看看“丈儿母儿娘”(岳母)等等,在北京人听来,就显得“茛”(音gen)了。

其实,北方(包括北京)的儿化韵大多数同普通话的儿化韵是一样的,属于普通话的范畴,如果要学习普通话,儿化韵是关键的一部分。千万不要觉得只要多说儿化字,就是普通话的儿化韵了,这也有个说的是不是准确的问题,用北京话说,就这个“儿”字,您得安(安,an,三声)对了地方,要是安不对地方,您的“乐子”就大了去了!
发表于 2007-4-26 20: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儿化音的使用也会导致词意的差别,看几个简单的例子就明白了:1. 儿化可以区别词义。

头(脑袋)    头儿(带头的人)
眼(眼睛)    眼儿(小窟窿)
信(信件)    信儿(信息)
小鞋(小的鞋)    小鞋儿(打击、陷害)

2.儿化可以区别词性。

画(动词)    画儿(名词)
盖(动词)    盖儿(名词)
堆(动词)    一堆儿(量词)
尖(形容词)  尖儿(名词)

3.儿化可以表示小、亲切、喜欢的感情色彩

小球儿  药丸儿  一点儿  纸条儿  小孩儿  金鱼儿  宝贝儿  脸蛋儿
   
    在儿化音中,有的只有一种说法,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村儿、梗儿、打鸣儿,这些词必须儿化;有的是两可情况,没有一定的读法,如正面儿(正面)、冒烟儿(冒烟)、帮忙儿(帮忙),两种读法均可。


北京话的学文之大,蕴藏的底蕴之深,除非久居北京的人,否则初来乍到,是绝对理解不了其中的意味的。在此给您举几个例子便知:

北京话里说差点儿比较普遍,但是在外地人听起来尤其是字面上很难分辨具体所指。举例
如下:
    1,老王差点儿死了。(结果是没死)
    2,老王差点儿没死了。(结果也是没死)
    3,老王差点儿结婚了。(结果没结婚)
    4,老王差点儿没结婚。(结果结婚了)
   

北京人习以为常对上述意思不会有歧义,但是对于外地人或许就有疑惑了。差点儿到底应该怎样用呢。

现在我们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个例子:

谈到死的时候北京话比较诙谐比如,差点儿玩完儿,差点儿噶屁了,差点儿背过气去,这些用法相对于死这个终极程度,无论直说反说都是没有发生。(差点儿没玩完儿,差点儿没噶屁,差点儿没背过气)
   

由此可见终极程度是贬义的时候,一般正说反说都是表示还没到就是差点儿到。

又如:
昨天搓麻(打麻将牌)差点儿让人打立了。(输光了只好起立走人)

昨天搓麻(打麻将牌)差点儿没让人打立了。

这些都是没有到,但是将将快到了。

又例如:
昨天点儿(运气)背,差点成了送先生。(输钱给别人的雅号送先生)

昨天点儿(运气)背,差点没成了送先生。

这两句也是一个意思,没有成送先生。

再例如:
昨天小D喝了半斤多老白干儿还开车,差点让雷哥点了。(雷子或者雷哥是指警察)
昨天小D喝了半斤多老白干儿还开车,差点没让雷哥点了。
总之小D走运没有让警察抓住。


终极程度是中性的则要具体分析
老王差点儿结婚了。(结果没结婚)
老王差点儿没结婚。(结果结婚了)


这时就要看终极是什么,表达的意思和终极是相反的。
又例:
这场电影差点儿就看上了(没看)
这场电影差点儿就没看上(看了)

再例:
这次彩票差点儿就中上了(没中)
这次彩票差点儿就没中上(中了)


可见在不是贬义的时候差点的用法比较程式化,在贬义的时候之所以比较特殊和北京的市井文化喜欢自我调侃不无关系。
说起调侃,还有很多北京话可以反映出来,找几个有趣的供大家一阅:

吃饭时候说“搓”“蹭”“垫吧点儿” 不过您可别乱用,这意思差得远了。

搓--大吃一顿好的
蹭--吃人家的饭,不花自己钱 垫吧点儿--随便吃点,

饭前小菜睡觉可以说“迷瞪会儿”就是小睡啦

玩去则说“遛弯儿”“逛去”“溜达溜达”

一起的说“一块堆儿”“大家伙儿”

舒服说“舒坦”“褥谮(ZEN音)”(吃的舒服)

“大爷”可不都是称呼年纪大的时候用,也可以用来骂人。

所以,不想被打,就想好了再说吧

明天,改天:赶明儿个

指某人性格怪异:够艮(GENG音)的

死了:个儿屁了(不算文明的一种)(过去了)

时间:工夫儿

将玻璃摔在地上叫,CEI。

做坏事可以说:作践什么那

不行:别界

一个地区的语言可以反映出这个地区的性格,此话不假。北京人的诙谐幽默、大方不羁,反映在语言上就成就了北京话的儿化音和其它一些地方土话。现如今随着普通话的大力普及,再伴随着外省人口的大量流入,北京这个慢慢变得混血的城市,到底还有多少自己的东西能干干净净,完完全全的保留下来呢。北京地地道道的土语除了在二环以内那片胡同之外,还有谁能愿闻其详呢。作为一个北京人,不会自己地区的语言,又是否是一种悲哀;作为首都,在那种以身作则的行为背后,又到底付出了怎样的代价。这种辛酸,谁会知,谁会懂,若干年后,不知道现今脍灸人口的儿化音又是否还能响彻北京的大小胡同城门楼前。为了全国人民,北京是否作出了太大的牺牲,变得全国化,国际化,而隐藏了本来的自己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11-1 07:32 , Processed in 0.067256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