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知不知道"等在普通话中算不算规范用法
如题。类似的还有:“悲不悲哀”、“痛不痛苦”、“研不研究”、“努不努力”等等。请大家再多举一些同类例子,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吧。 好不好用?
快不快乐?
海了……
能列举完? 可不可能?
主要的意思是它们在普通话中的规范化情况如何。
更重要的是,这种用法在电子计算机中文处理中如何看是否规范。 语言学里,对这个没有相关研究么?这个问题,应该是省略用法吧。
知(道)不知道
可(能)不可能
好(吃)不好吃
这么有规律,不想使其规范,好像它自己也挺规范的。
其他人继续列举吧……
看有没有什么例外的情况,大家一起研究一下。
[ 本贴由 mengqinghao 于 2006-4-2513:11 最后编辑 ] 中国语文上黄正德写过,好象是81年左右。
请教mengqinghao
如果这些用法是规范的,那为什么在比较正规的书面语中,如在公开发表的中央文件、人民日报社论、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基本不用这些说法? 晕,请教不敢当。说说自己的看法。首先,书面语=规范?口语=不规范?
您指的规范是这个意思吗?
“基本”不用,不是因为不规范,而是因为不适合用吧。
什么场合,用什么语言呗。
就象您以前发的一个帖子里说的故事一样,语言的使用要讲究场合和对象嘛。
[ 本贴由 mengqinghao 于 2006-4-3000:35 最后编辑 ]
感谢小孟的回复
看来,规范确实有个适用于不同层次的问题,不能搞一刀切。 這個組態在分詞等程式算是很好處理的;各位有沒有想過分詞怎麼處理中國人的姓跟名組合?那才是複雜組態,但寫法跟這有關。在程式中函數要先定義好,作Loop,再排除不可能的組合,大概6行加一個字典檔就O.K.。A不A+X
#(When A+X=String)
知不知道
可不可能
好不好吃
A+X不A+X
#(When A+X=String)
知(道)不知道
可(能)不可能
好(吃)不好吃 对我来说,研究这个还有点早。
而且,我觉得这个公式就能处理这个问题的话,貌似有点简单了,嘿嘿。
噢,我在建模型,处理数词。我调查过了,现在的翻译软件,处理数词也是个问题。
(弄完了,会拿出来的)
[ 本贴由 mengqinghao 于 2006-5-1023:07 最后编辑 ]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