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寻鱼 发表于 2004-7-26 21:53:30

真是无稽之谈!

淮阴的淮剧就是从连云港传过去的

山豆杰 发表于 2004-7-27 09:25:13

淮剧简介

--------------------------------------------------------------------------------------------------
       淮剧,又名江淮戏,流行于江苏、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区。清代中叶,在江苏盐城、阜宁一带流行着一种由家民号子和田歌雷雷腔、栽秧调发展而成的说唱形式门叹词,形式为一人单唱或二人对唱,仅以竹板击节。后与苏北民间酬神的香火戏结合,称为江北小戏。之后,又受徽剧和京剧的影响,在唱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形成淮剧。

  早期淮剧以老淮调和靠把调为主,唱腔基本是曲牌联缀结构,未采用管弦乐器奏。1930年前后,戴宝雨、梁广友、谢长钰等人,又在香火调的基础上,采用二胡伴奏新调,因二胡用琴弓拉奏,故名拉调。1912年,何孔德、陈达三等把淮剧带到上海。何叫天又创出连环句唱调,进一步丰富了自由调。

  淮剧的传统剧目:早期有生活小戏《对舌》、《赶脚》、《巧奶奶骂猫》等,大戏“九莲十三英”(即《秦香莲》、《蓝玉莲》等9本带“莲”字的戏和《王二英》、《苏迪英》等13本带“英”字的戏)和《白蛇传》、《岳飞》、《千里送京娘》、《状元袍》、《官禁民灯》等。

  新时期以来,以上海淮剧团为代表,以《金龙与蜉蝣》为标志,都市新淮剧的旗号在戏剧界引起很大凡响。

连云港人 发表于 2004-7-27 09:37:46

飞鸟寻鱼 于 2004-7-26 21:52 写道:
难道讲江淮话就是纯正南方文化了?
文化地理上的苏北是指以江淮文化为主体的长江以北地区,即扬州,泰州,南通北部,盐城,淮安等地。
连云港和宿迁所属的江淮方言分别是海州话和泗州话,和最典型的江淮话淮扬片 ...
区别再大
也赶不上通泰片和洪巢片的区别大
不信你去看看《南京方言词典》《扬州方言词典》
大部分词和用法,连云港话里也有
连云港和沭阳、泗阳、泗洪是不是南方文化
但绝对和徐州不是一类
更不是十么“纯粹的北方文化”
如果你听过徐州话和连云港话绝对不会得出这种结论
入声消失那是笑话
不知从何得来
我倒是感觉南京话里的入声正在消失

连云港人 发表于 2004-7-27 09:49:49

飞鸟寻鱼 于 2004-7-26 21:53 写道:
淮阴的淮剧就是从连云港传过去的
淮剧就是从连云港的淮海戏传过去的
不懂不要乱说
-------------------------------------------------------------------------------------
“淮海戏”最早起源于清乾隆时期海州一带流行的〔拉魂腔〕。经过长期发展,演出范围大为拓宽。后来不断分化,流传各地,形成新的剧种。它的西路,流传到安徽北部的泗州一带,取名为“泗州戏”。它的北路,盛行于徐州及山东南部一带,取名为“柳琴戏”。而长期在连云港、淮阴一带演出的〔拉魂腔〕,建国后,便定名为“淮海戏”。
淮海戏工作者们大胆改革,吸收京、淮、扬、吕等诸剧种声腔的特点,创作出富有“南派”特色的〔三刮调〕,突破传统,自成一格,为盐阜地区人民所喜爱。同时,改革韵律,使演出语言接近盐阜方言。丰富表演程式,把兄弟剧种的表现手段融化应用。于是,“南淮海”独树一帜,正式成为盐阜地区特有的一种“地方戏”。
建国前后,“江淮戏”成为本地影响最大的地方戏,它是三十年代以后,在“江北小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光绪三十二年(1907),苏北大水成灾。阜宁裴家桥的何孔德、建湖草埝口的韩太和、上岗石桥头的骆步兴、盐城龙冈的武旭东等,先后逃荒到上海,从唱大篷逐渐发展到进戏院演唱。“江北小戏”的艺人们,通过耳濡目染,不断吸取“南派京剧”的表演技艺,使整体艺术得到极大的提高。不仅让“江淮戏”成为江苏省的三大剧种之一,并且还在东方大都会——上海,占领了一席之地。1953年,筱文艳、何叫天等晋京演出,“江淮戏”正式定名为“淮剧”。
------------------------------------------------------------------------------
btw,这是正式的学术论文
你可以去查

飞鸟寻鱼 发表于 2004-8-2 19:56:18

呵呵,我知道你是谁了

飞鸟寻鱼 发表于 2004-8-2 19:56:54

XICI上的连云港之子

连云港人 发表于 2004-8-3 10:45:27

呵呵
也是北大中文上的bohemond
你在上面也有帐号吧

连云港人 发表于 2004-8-3 10:54:33

ytht上也有帐号
manfred
我觉得ytht比水母强点

zjcha 发表于 2004-11-10 19:20:34

kara 于 2004-5-7 23:24 写道:
此文大谬,说白了是在宣扬方言沙文主义。
官话区中,山东青岛胶东一带,北京天津一带的经济,相信也不落后于大多数南方方言区吧,又作何解释呢?同属于粤方言区,广西的粤语区大大落后于广东,而且也并不发达于川 ...
江淮官话区恰恰是在曾经属于吴语区的时候发达过,但是随着晋室南渡,江淮地区被北方话同化后,就再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了。

zjcha 发表于 2004-11-10 19:21:40

楼主言之有理!好文章!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小议方言与地方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