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规范内阁成员华文译名
(吉隆坡讯)马来西亚华文规范理事会昨日公布内阁成员的统一华文译名名单,即日起,所有报章、杂志、学校教学和考试等都必须沿用这份获官方承认的内阁华文译名。《南洋商报》报道,该理事会主席林祥才指出,由于国内刊物包括杂志有不同的内阁华文译名,为了避免公众包括学生感到混淆,首次通过理事会草拟及统一内阁华文译名。
林祥才也是新闻部副部长。他在新闻部召开记者会时说,该部将会在日内把内阁成员华文译名发给通用华文的大使馆,如中国大使馆及新加坡最高专员署等。
他说,中国大使馆方面已表明会尊重马国的意愿,在日后沿用马国所规范的译名。
马来西亚华文规范理事会成员包括华总、董教总、马来西亚翻译及创作协会、国内安全部、教育部课程局、教育部考试局、教育部课本局及国内各华文报章等代表。
译创会代表吴恒灿说,内阁成员名单译名是衡量几项原则,包括精简、扼要、名字的涵义、译名国际化和删除博士、教授及医生等称号。
他举例,国内安全部的华文译名将同中国、台湾国安部的名字类似,以求译名可以国际化;另外,内政部的华文译名改为国内事务部。
该理事会也接纳副首相纳吉译名为规范。
具有吉祥含义 纳吉译名不改
据报道,纳吉在华文字眼上有很好的意义。“纳”的注释是收入及存进、接受和享有;“吉”则是吉利、吉祥和幸运的解释。词组的意思为接收吉利、大吉大利。
林祥才说,在多个华文译名中,基于“纳吉”译名有特别的含义,接纳吉祥,因此,选用这个译名。
他指出,内阁华文译名将是第一个完成的任务,接下来将会研究地方和建筑物的华文译名,特别是各州首府名称。该部计划将已通过的统一译名印成册子,分发给公众和相关单位。
询及外国大使馆和最高专员署对统一译名的反应,该会另一名副主席(董教总代表)杨欣儒说,在“名从主人”的原则下,有使用华文的国家和地区,都必须尊重和采用马国统一的译名,以免引起混淆。
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2004年4月29日国际新闻 柬埔寨首相再次采用“洪森”作为中文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