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别字为何屡禁不止
作者:江西石城 宋贤霖来源:http://www.gmw.cn/content/2004-11/24/content_137973.htm
--------------------------------------------------------------------------------
电视荧屏的错别字,一直是个令人关注的问题,以前曾见报刊上对此提出批评,也见到某些电视台做出改正的保证,然而收效不大。笔者最近在收看电视时,就发现荧屏字幕中的错别字仍是层出不穷。譬如电视剧《铁血青春》里,把“明朗化”错成了“明郎化”,《水云间》中把“荟萃”错成了“会萃”,《红色康乃馨》中把“陷 阱”错成了“陷井”,《侠客行》中把“叛逆”错成了“判逆”等等。从电视荧屏出现的错别字现象看,错的并不都是疑难字,只要稍微用些心就可以避免,那为什么还屡屡出错呢?我想可能和责任心不强有关。电视作为最快捷的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其覆盖面广、影响力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作为“电视文化人”更应该具有认真负责的文化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特别是电视字幕录入员、文字编辑等相关人员,要多一份文字工作的责任心,多一点文字功底。
反正不能怪汉字!
这个与政府部门迟迟没有推出官方的繁体字、异体字到『标准简体』的索引表有很大关系。例如,如果把“上海”写成“丄海”,把“台湾”写成“台灣”,要说别人写得不规范,那应该怎么写?
政府一方面把新国标定义为和UNICODE/ISO 10646码位相同,另一方面又迟迟不推出繁体字、异体字到『标准简体』的索引表,叫人简直无所适从!
测试使用IE、Firefox、NJStar、TextPro等软件进行“繁体->简体”的转换,竟然每个结果都有不同...
立法这部分没做好,如何指法?看到某些地方要求限期把非规范字的广告、牌子换下,不知道他们执行以什么作依据?
政府的确定了简体字总表,但是以哪个版本为准?以GB2312?还是GBK?每个繁体、异体字,应该规范化到哪个标准的简体字?这个事情讨论了那么多年都没有结果,可叹...
这个论坛真得太好了
这真是学习的天地,感谢各位!:rolleyes:看来,电视荧屏上的文字需要一批高水平的语言文字专家把关。
各电视台应在这方面稍投一些资,引进一些高水平的语言文字把关的审查人员,情况定会大大改观。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