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印度人也学上海话 ------希望到上海发展
作者:胡渊文来源:《新明日报》
(2003-07-15)
(编辑:苏亚华)
一些公司的高级执行人员,学起方言,而且,还是本地鲜为流行的上海话!
这个开办2年的上海话课程班的现籍学员,包括了各阶层人士,不仅有新加坡政府直接投资公司的副总裁和花旗集团的财务顾问,还有前歌手吴刚,最近,又多了一名印度籍学员。
一直对上海话有兴趣的黄坤商,现任政府直接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
他学习的部分原因,是因为工作关系常往中国跑。他说:“上海是长江三角的龙头,机会大。”
有时在上海开会,一些上海股东之间私下用方言交谈,让黄坤商听得一头雾水。所以,他兴起了学上海话的念头。翻了几个月的报纸,他终于找到这个上海话课程。
每周一次的课程不仅教授基本的对话,还包括了趣味生动的上海风俗人情的介绍。黄坤商会讲福建话及广东话,他认为方言之间有互通之处,所以学起来并不算太吃力。
高级执行员和前歌手 都是同班同学
另一名学员是花旗集团的财务顾问陈志强,除了日文外,他还会几种冷门语言如泰语和印尼语。这次“爆”出个更大冷门——上海话,他笑说是“作长期准备”。由于平时没有许多练习机会,他只能“自言自语”。
提起吴刚,不少人应该会觉得耳熟吧。这名70年代著名歌手现在也是学员之一,他认为,掌握中文也不一定在中国得心应手,还得了解当地人情,入乡随俗。在人们普遍使用方言的上海,掌握上海话不仅方便,也得益。
喜爱歌唱的他,还能通过观赏沪剧(用上海话唱的戏剧)自学上海话,可说一举两得。
印度人学华语可能不算什么,可要学上海话,就算不是唯一,也能算是稀罕的。技术员巴拉最近加入了上海话班,已掌握华文的他对中国非常感兴趣,希望今后去上海发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