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404|回复: 5

中国13个非直辖市“富可敌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 19: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GDP达3千亿非直辖市增至13个 广州=10青海省

来源: 东方网 2008-01-01 06:59:24  

     核心提示:按照2006年的数字,现在我国还有甘肃、贵州、海南、青海、西藏等5个省、自治区的GDP尚未超过3000亿元。以2006年“3000亿俱乐部”最后一名的青岛计,一个青岛市的经济总量相当于5个青海省,排在第一名的广州市几乎相当于10个青海省。

第一财经日报1月1日报道 一个城市(非直辖市,下同。)地区年生产总值(GDP)超过3000亿元是个什么概念?直观来说,就是“富可敌省”。

按照2006年的数字,现在我国还有甘肃、贵州、海南、青海、西藏等5个省、自治区的GDP尚未超过3000亿元。以2006年“3000亿俱乐部”最后一名的青岛计,一个青岛市的经济总量相当于5个青海省,排在第一名的广州市几乎相当于10个青海省。

扩容

2007年,城市GDP“3000亿俱乐部”将大规模扩容。

2006年,有广州、深圳、苏州、杭州、无锡、青岛等6个城市进入这一“俱乐部”。而根据已公布的今年前三季度数据计算,今年将有佛山、宁波、南京、成都、东莞、武汉、大连等7个城市进入这一行列。

新加入的7个城市,除宁波和成都之外,都保持了14%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即使是相对较低的宁波和成都,年均增长也在13.5%以上。

今年“3000亿俱乐部”不但是成员增长了一倍多,覆盖面也扩展了近一倍。

去年,6个俱乐部成员无一例外都是经济总量排在全国前列的省份。“龙头老大”广东两个,“榜眼”山东一个,“探花”江苏两个,然后是浙江一个。而今年又新增加了辽宁、湖北、四川。

俱乐部成员正在由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及东北老工业基地扩散。

如果换个角度分析就会发现,在13个俱乐部成员中,有9个是副省级城市。苏州、无锡、佛山、东莞是以地级市加入这一行列的。

全国现在有15个副省级城市,有的副省级城市离3000亿的标准还相差悬殊。比如,厦门市今年前三季度的GDP还不到1000亿元。

“珠三角”重拾迅猛升势

2004年,佛山GDP还只有1653亿元,经过短短3年,这一数字将达到近3500亿元,基本实现了3年翻番。其背后是每年都超过19%的经济增长速度。2005年到2007年前三季度,佛山交出的经济增长答卷分别是19.2%、19.3%和19.2%。

佛山经济规模从2000亿元跨越至3000亿元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比2001年从1000亿元到2005年超过2000亿元时间缩短了一半。

东莞甚至比佛山更猛。2004年,东莞的地区生产总值还只有1155亿元,这一数字在今年将可能达到3080亿元。东莞近年来的年均增速也保持在19%以上。

近年来,有关中国经济重心北移的议论不绝于耳。长三角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势头都很迅猛。但位处珠江三角洲的“3000亿俱乐部”“新科进士”佛山和东莞以令人炫目的增长速度说明,珠江三角洲仍然是中国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

整个广东省的增长速度也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在经过2005年的增速低谷之后,广东又重拾迅猛升势。2004年,广东的经济增速是14.1%,2005年,广东的经济增速是12.5%,2006年增速回升至14.1%,今年前三季度,广东的增速达到14.7%。

“长三角”猛静两相宜

近年来,江苏的经济增长速度几乎没有起落,总是在平稳高速运行。统计数字表明,2004年到近年前三季度,江苏省的经济增长速度分别为14.9%、14.5%、14.9%和15%。江苏省的苏州和无锡此前已跨入“3000亿俱乐部”。在迅猛增长的态势下,江苏省省会南京今年加入俱乐部也就顺理成章。

江苏的位置颇为尴尬。原来稳居全国经济总量第二位,前年被山东超越。江苏不保持较高增速,以后的位置可能更尴尬。

与江苏相比,浙江则“温和”许多。此次进入“3000亿俱乐部”的宁波经济增速在7个新进入者中,几乎是最低的。但浙江经济深厚的底蕴其他地区几乎无法比拟。

环渤海在崛起

虽只有大连一个城市新近加入“3000亿俱乐部”,但环渤海经济圈强劲的发展后劲已经表露无遗。

明年,预计“3000亿俱乐部”将继续扩容。而最具有希望的三个城市都集中在环渤海经济圈内。

今年前三季度,沈阳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96亿元,同比增长了17.3%;唐山市前三季度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30亿元,同比增长15.1%;烟台市2006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02亿元,今年仍将保持16%以上的增长率,离“3000亿俱乐部”只有一步之遥。上述三个城市在明年进入“3000亿俱乐部”几乎没有悬念。

中部看到希望

成都和武汉的加入令人耳目一新,因为这已经打破了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垄断”“3000亿俱乐部”席位的局面。

除这两个城市之外,其他的城市离“3000亿俱乐部”入围线差距还太遥远。已经跨入GDP万亿俱乐部的河南省会郑州今年前三季度经济总量只有1753亿元。但中西部蕴藏着发展的希望。国家对中西部的投资正在加强。

统计数字表明,今年中部地区城镇投资占全国城镇投资的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8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提高了0.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除了山西增长27.1%之外,其他省份投资增幅都已经在32%以上。 (本文来源:东方网 作者:李攻 刘飞 黄树辉 程维 漆小均)
发表于 2008-1-2 11: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廣東東苑跟台資有關,目前大舉撤到越南,已見蕭條。江蘇及山東和台資電子電腦業有關。
发表于 2008-1-2 13: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说台湾人在东莞开了不少鞋店,一个挨着一个的,廉价劳动力嘛。

上海的房地产就是台湾商人炒高的阿。台湾人占尽国内改革开放对台商的优惠政策,据说上海最好的地段都是由台商占据着。

越南那么小,撤到那里去才傻冒!

国内地下“红灯业”的发达也少不了台商的“巨大贡献”呢!


-------------------------------------

上海台商投资基本情况
来源:新华网www.XINHUANET.com 2005年04月25日 17:00:26 

    目前,在上海及周边地区工作、生活、学习的台胞超过30万人。

    截至2004年末,上海累计批准台商投资项目5440个,合同台资超过120亿美元。

    近几年台商投资上海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一是大项目多,特别是单个项目投资超过1000万美元的数量增加很快。二是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以IT、IC为代表的信息制造业投资项目非常集中,对上海形成产业链起了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三是随着产业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为第二产业服务的高端服务业开始进入上海,如为具有“大进大出”特点的IT产业配套的物流业,以及银行、保险、租赁、担保等;四是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息息相关、具有较高附加值的产业,如休闲、娱乐、健身等呈现相对集中态势。      台湾前100个大财团中,有近70家已在上海投资,台湾上市公司中有86家在上海拥有项目。     上海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叶惠德,系上海国福龙凤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14年前来上海投资,目前龙凤已成为大陆速冻食品行业中的佼佼者。2003年和2005年,叶惠德积极参与促成了台商春节包机的顺利成行。

    上海台商协会网站: http://www.taixie.net/main.htm

    上海台商资讯网: http://www.shtw.com/

-------------------------------

上海崇明变身台商“淘金岛”

作者 许晓青 宗晨亮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7年10月30日


       中新社上海十月二十九日电 题:上海崇明变身台商“淘金岛”

  金秋时节,菊黄、蟹肥、稻米香……中国第三大岛被誉为“上海最后一片处女地”的崇明岛,如今在台商眼中,已变身成为一座“淘金岛”。

  今年是两岸恢复民间交流交往二十周年。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台商投资上海生态农业可谓相当罕见。而近两年来,由于大陆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使前往上海崇明岛当“农夫”的台商日渐增多。时下,投资生态农业,甚至成了台商进军上海的“新战略”。

  进入收割季的崇明长江农场一派繁忙,台商罗効正站在田头忙着安排新米上市的生意。抢得“淘金”先机,在岛上扎根五年的罗効正,今年迎来了三千亩有机稻的丰收。上千吨有机稻谷的收成,在罗効正看来,产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指着田埂上为有机稻“站岗”的鸭子,罗効正感言:“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如今已是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的一部分,我自信自己搞有机农业最合适不过,而且以后这里的台商一定会越聚越多”。

  与罗効正有着相同的远见,更多的台商开始在崇明岛安家。有心人发现,新近在上海市市长韩正会见台商的多个场合,崇明岛已成为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之一。

  崇明县农委提供的最新统计称,崇明每年蕴涵着超过四十五亿元人民币的农业总产值,仅在今年,就有众多台商、台湾专家前来探访、咨询,人数是往年的几倍还多,其中很多人是曾在台湾拥有丰富农业开发经验的业者。

  十月末,来自台湾的福茂食用菌公司和崇明现代园区签署投资协议。福茂方面承诺,将把台湾高科技的菌类种植技术引进崇明,在岛上培育杏鲍菇与蟹味菇,预计投产后,产能可达数十吨以上。福茂总经理章念青表示,崇明背靠上海,交通十分便捷,更重要的是崇明岛具备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优势,适宜农作物生长。他说,公司非常愿意充当在崇明“淘金”的探路人,预计未来还将增加投资。

  崇明岛变身台商“淘金岛”的新趋势,还吸引了不少台湾农业专家聚焦。前来考察投资“钱景”的台湾农学博士曾雅秀对记者说,由于特殊的气候环境,崇明岛上的许多农产品,富含营养价值,极具开发投资的潜力,比如花菜、柑橘等。这位专家坦言,纯天然、无污染的农作物正是未来全球食品工业发展的潮流,如果在崇明岛得到充分开发,必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台商罗効正则表示,期待大陆针对台商推出更多的农业利好政策,他设想,未来不仅在崇明岛尝试水稻种植,在养殖、畜牧、捕捞业等方面也能有所突破。时下罗効正已推出了自家品牌的“台商农家乐”旅游项目。他笑言,自己“爱岛如家”。

------------------------------------------

国土资源部采取措施保护台商合法用地权益(图)

来源:中国新闻网2007年10月11日



  
国土资源部今天(十日)说,该部积极采取措施,为台商用地提供相关政策、信息咨询服务,以保护台商合法用地权益。

  国土资源部在中国土地矿产法律服务热线(16829999)设立专门类别,受理台商咨询;另外在中国国土资源法律网(www.lrlaw.com.cn)咨询大厅中对台商开通咨询服务。

  据了解,近年来,台商在大陆投资合作日益增多,但由于对大陆国土资源管理政策法规缺乏了解,导致台商涉及国土资源的纠纷时有发生。通过这两个联系平台,台商可就土地利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咨询,查询相关事项的办理程序,获得相关用地信息等。(记者赵胜玉)

------------------------------------

山东淄博举行台商迎中秋茶话会
来源:你好台湾2007年09月24日

   你好台湾网9月24日讯 9月20日晚,淄博市举行台商迎中秋茶话会,50多位台商代表欢聚一堂,共迎中秋佳节。淄博市政府副市长韩家华出席了茶话会。

  近年来,在两地业内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淄台经贸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淄博市使用台资的数量和质量连年提高。截至目前,淄博市共有台资企业186家,总投资额10.55亿美元,合同利用台资8.13亿美元,实际使用台资5.58亿美元。润泰集团、亚细亚控股集团、中国制釉、汇泽企业集团等一批台湾上市公司和知名大企业先后落户淄博,并取得了不俗的发展业绩,为淄博市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相关产业主营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的提高、城市综合功能的提升,做出了突出贡献。(淄台)

----------------------------

人民日报:合力保护台商合法权益

2007年09月26日

日前,来自福建各地的10名知名律师接受了福建省台商投诉协调中心颁发的特邀证书,成为福建省级涉台机构首批为台商提供法律服务的律师。其运作方式是通过福建省台商投诉协调中心的搭桥作用,建立台商、涉台部门、律师之间的联系,及时、便捷、务实地为台商提供法律咨询与司法诉讼服务,切实维护台商的合法权益。   

特邀法律顾问的设立,是福建进一步贯彻落实《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的具体措施,也是福建进一步做好台商权益保障工作的实际需要。近年来,福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十分重视台商的投资权益,成立了台商投诉协调中心,各设区市也大都成立台商投诉协调机构,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投诉受理、调查、处理、结案、反馈工作网络,台商投诉事项办结率达九成八以上,台商投诉量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福建拓宽工作途径,切实维护台商合法权益,是这些年来大陆方面保障台商合法权益的一个缩影。

  保护台商合法权益,促进两岸经贸关系的密切发展,是大陆方面一贯的立场。早在1995年,大陆方面就建立了有关台商投诉的协调机制,设立了相应的机构。2005年7月,中央台办成立投诉协调局,专责受理台商在大陆的事务纠纷。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有关工作机构还建立起保护台商合法权益的工作平台。为使台商合法权益保护工作尽快纳入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中央台办于去年在全国台办系统建立了台商服务和台商权益保障工作联系人制度,并积极整合资源,会同相关职能部门,于今年1月正式建立了台商权益保障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共同做好台商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强大合力。大陆方面这么做,目的是让台商在大陆安心、放心、称心,为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做出贡献,自然受到了广大台商的普遍欢迎和高度期待。

  目前,如果台商合法正当权益受损,至少有3个可寻求解决的途径:一是向当地台办、当地台资企业协会或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有关工作机构投诉,通过行政协调获得解决;二是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纠纷;三是仲裁,依据双方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起仲裁,解决问题。当然,需要提醒的是,广大台商在进入大陆投资前,应知法、懂法;在大陆经营过程中应该学法、守法。不要因为对法律的认知不足,或者因为轻忽法律而触犯法律。
发表于 2008-1-2 14:4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啥时候长沙或长株潭也能成为富可敌省的经济区多好啊/
发表于 2008-1-2 18:37:09 | 显示全部楼层
站長不懂投資啊?大陸人民幣升值和新稅法的影響,因越南人工更便宜等政府保證,華南台灣的低階製造業都要撤了。東苑不是皮鞋店,投資全是台資。大陸對台資的優惠實值上已經不多。
发表于 2008-1-2 23:3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台商把便宜捡完了撒腿就撤了?
Artvine斑竹您呢?撤了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5-5-6 19:49 , Processed in 0.07746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