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963|回复: 6

[争鸣] 将样板戏定为中小学京剧教学曲目适合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1 11: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陈吉德 来源:http://www.frchina.net/data/detail.php?id=15555  2008年2月23日  
  
据悉,教育部近日决定将京剧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之中。在已修订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增加了有关京剧教学的内容,确定了15首京剧经典唱段作为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具体情况,将15首京剧唱段安排在一至九各年级。非常耐人寻味的是,在15首教学曲目中有9首是样板戏唱段,占总量的60%。这9首唱段是《红灯记》中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智取威虎山》中的《甘洒热血与春秋》,《红色娘子军》中的《接过红旗肩上扛》、《万紫千红分外娇》,《沙家浜》中的《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你待同志亲如一家》、《智斗》,《奇袭白虎团》中的《趁夜晚》。我们不禁要问:将样板戏定为中小学京剧教学剧目适合吗?

作为革命现代京剧的样板戏,是在极端的年代产生的极端的文艺现象,它让人们不但在与“高大全”的共舞中体验到假面舞台式的集体狂欢,而且在“手捧红宝书”的冲动中产生乌托邦式的无穷遐想。历史已经证明并且还将证明,样板戏是政治的奴仆和传声筒,对此,当年“四人帮”御用写作班子初澜说得非常清楚:“革命样板戏直接地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制造了革命舆论,成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强大的思想武器。充分认识革命样板戏的意义和作用,是充分认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意义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更好地发挥样板戏的“意义和作用”,样板戏首先消解人的主体意识。样板戏的人物设置规则是“三突出”,即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像杨子荣、李玉和、阿庆嫂、严伟才、方海珍、洪常青、喜儿等主要英雄人物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或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常常是党的命令的授命者和完成者。他们之所以这样高大完美,是因为背后站着一位超英雄。这位超英雄在戏剧中虽然处于“缺席”状态,但总会通过画像、语录、著作、转述性的语言、代表性的音乐(《东方红》)和象征性的景象(红日、红光、红旗、红星)等方式显示其确定无疑的“存在”。如在《智取威虎山》的“深山问苦”一场中,常猎户和常宝不愿说出自己的苦难,杨子荣对常宝说:“孩子,毛主席、共产党会给我们做主的,说吧。”于是,小常宝脱掉帽子,露出女儿身,说出深仇大恨。所以说,超英雄才是真正要“突出”的对象。他像神一样无所不能,无处不在。英雄人物在遇到困难时,只要想到了超英雄,就会战胜一切。在这位有着神奇力量的超英雄面前,英雄人物的主体意识荡然无存,所谓“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这个定律也不见了踪迹。其次是消解人性。样板戏中的人物几乎都没有家庭、没有爱情、没有欲望,甚至没有性别意识。《红色娘子军》中的吴清华没有父母,没有兄妹,没有家庭。她被南霸天的恶奴打昏后被党代表洪常青救醒时,痛苦地说:“家?我没有家……”《沙家浜》中的阿庆嫂有着自己的家庭,这在样板戏中非常罕见。但是,作品却让阿庆嫂到“上海跑单帮”去了,就是不让他们夫妇见面,似乎一见面,就会削弱阿庆嫂的革命斗志。《红灯记》中的李奶奶、李玉和、李铁梅是非常年代的“非常组合”。在“痛说革命家史”一场中,李奶奶对李铁梅道出了真相:“可是爹不是你的亲爹!”“奶奶也不是你的亲奶奶!”“孩子,咱们祖孙三代本不是一家人哪!你姓陈,我姓李,你爹他姓张!”这样一来,李奶奶就没有了丈夫,李玉和就没有了妻子,李铁梅就成了无父无母的突兀个体。所以说,样板戏中的人物本质上是“中性人”、“超人”,他们演绎的是一出出没有欲望的舞台神话。弘扬人的主体意识和人性一直是五四以来启蒙主义者所极力倡导的主题,样板戏与这种进步的主题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然而,思想内容上严重反现代的样板戏在沉静了一段时间之后,开始僵尸还魂,游荡在中华大地。2000年国庆期间,北京举行了“百台大戏唱金秋”的系列演出活动,其中的一台“大戏”就是现代京剧《沙家浜》。2001年12月在南京举行的第三届中国京剧节的开幕式上,有一部分题为“再铸辉煌”的回顾性内容,演的全是样板戏。而此次教育部将9首样板戏唱段定为中小学京剧教学剧目,无疑是迄今为止范围最广大(现在是在10省市试点,以后还要在全国推广)、形式最正规(形成文件,写进课标)、持续时间最长久(如果不修改课标,将永远地持续下去)的样板戏回潮,当然其影响也是最深远的,因为它面对的是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的中小学生。

教育部将京剧定为中小学教学曲目,其动机显然是好的,但是,京剧的曲目多如繁星,样板戏只是一种现代革命京剧,即便不存在反现代性的思想问题,也完全不应该占教学曲目总量的60%。这说明,一些主管部门的领导至今对样板戏的认识还存在着误区,过于抬高了样板戏的地位和意义。无独有偶,2005年国庆期间,为了活跃节日文化氛围,温州市有关部门组织了样板戏票友演唱会,《智取威虎山》、《红色娘子军》、《海港》、《沙家浜》、《红灯记》、《白毛女》等6个样板戏选段听得台下观众如痴如醉。主办部门称,此举是为了推广国粹,使它被更多人所熟悉。曾经遭到批判的样板戏在某些主办部门的眼中竟然成了要推广的“国粹”,它怎么可能会销声匿迹呢?

尽管文革的身影离我们越来越远,尽管我们这个民族的心理越来越成熟,但最好还是把样板戏扔进垃圾箱或者存入历史档案馆而不要再让它以各种形式粉墨登场,因为它过于政治化、过于非理性化、过于奴性化,一句话,过于反现代化。这就需要我们擦亮眼睛,时刻敢于对它说“不!”
发表于 2008-3-2 09:47:40 | 显示全部楼层
争鸣:京剧怎么就不能进课堂了呢?
来源:东方早报 2008年03月02日 09:14:04  

主管教育的人真又是好心办了蠢事?规定中小学生学跳集体舞的莽举刚刚被诟病,教育部“试点京剧进课堂”的做法又引来了反响。他们好像在不恰当的时候对着不应该的时代晃动了一块红布,专引负面效果。

    “试点”把广东省也包括在内,这表示谁都不能例外,传承文化是大家的事。但也明确了不是命令性的,人们一
致反对强大的垄断性“北方文化”,这种反应可能杯弓蛇影了。选本虽不精湛,却仅属技术问题。京剧确实式微了,让试点进小学和初中也是种拯救的努力。

    侯宝林大师的不朽相声作品里,有相当的部分与京剧紧密结缘;不朽电影《霸王别姬》将时代巨变下京剧艺人个人命运的动荡起伏刻画得淋漓尽致。电视剧《刘老根》中有生龙活虎的“二人转”,电影《刘跃进》里也兜售了“河南坠子”。给点阳光,它们都能灿烂,今天是京剧,明日就可能是昆曲!不存在谁排斥谁、谁抢了谁的名额问题,未来的世界是“美美与共”。

    你以为才子佳人开始是想成为才子佳人的?非也,只是后来被定义成那样子。你以为学点京剧皮毛就都是艺术家坯子了?“没准接下来要普及韶乐了!让大家像当年孔子一样三月不知肉味,省得大家吃不起肉不快乐!”“哪天要求小学生学习甲骨文,你们不要觉得奇怪。”———真是骇人听闻,京剧成了那么古老的东西!

    之所以引发群起而攻,有领导素质的苍白,有推销方法的欠圆润。论者从很多角度提出刁难,仿佛面面俱到,本质上是不爱的问题,是对历史的无情寡义,甚至是些八股论调:逢规定必反总是讨掌声的。抗议声讨有时候就是一场大的嘉年华,暂时兴奋了表皮而已。要知道:“北方”已不仅仅是那班居住在北京的人的专利,而是中华民族的浓缩和主要特征;京剧之外,还有什么有资格恰当代表我们的国粹?

    去年一部大热电影里有这样的对白:“我是永远也回不去学校了。”———现在那些自以为不必再进学校的文人学者们,张口就是“终极人文关怀”、“自由平等”、“普世价值”,似乎这些万能膏药一样包打天下。他们单单忘记了:一个人的知识有限,以有限的知识面而对无限的领域,就不自觉展露骨子里的傲慢浅薄。

    无论什么季节,孩子们唱唱“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总有积极意义的吧;而且此举并没有额外增加学生的负担,齐如山先生的好书该多卖几本吧?

    厌恶京剧,厌恶传统,厌恶中国文化,然后把歪理说成民意,真有一班人已经自外于祖国的传统。这回也真是好机会,让他们肆意暴露自己的不丰富和不宽容。(林黑)
发表于 2008-3-2 09: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8-3-5 16:32:1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化不应丢掉传统神髓

京剧正走向国际舞台 现代化不应丢掉传统神髓  
作者:贾薇 来源:北京日报 2007年05月14日 11:06

        传统的京剧艺术正在走向国际舞台。昨天,由中国戏曲学院主办的第二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闭幕。来自海内外近150名专家学者、表演艺术家、教育家、院团管理者解析京剧现状,探索学科建设,共谋京剧艺术在新世纪的生存与发展。

    ■创新不等于屈从时尚潮流

    当前的京剧创作,创新似乎比继承更胜一筹,中国剧、京剧交响剧诗、京剧念白朗诵会等新名词新花样层出不穷,但是观众喜欢的似乎还是偏于传统的经典老戏。

    “中国的武打套子有200多套,现在保存下来的还有多少?旦角水袖的10种用法虽然没有失传,但是多数青年演员只经常运用其中的某一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伯昭认为,戏曲的危机固然有形式上的原因,但主要还是内容脱离现实生活。

    河南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谭敬波提出,在一些京剧新创剧目中,引入声、光、电等高科技元素,出现了大转台、电脑晚会灯光以及干冰喷雾等。舞台上除了从演员的唱腔中感受到京剧演出外,其他艺术元素都已经背离了戏曲创作的轨道,人们已经体味不到“无景处都成妙境”的审美意趣了。张伯昭也认为:“对现代化三个字应该有更为广泛、深入和全面的理解,而不能停留在适应时尚潮流的层面上。”京剧作为古典艺术,需要站在较高的艺术品位上,使观众在长期的艺术欣赏中,思想修养和道德情操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只有这样,京剧在自己的现代化进程中,才不至于沦为一次性消费的快餐。

    ■话剧导演参与京剧毁誉参半话剧导演参与京剧创作已经成为潮流,他们带来了新的观念、新的手法,在吸引年轻观众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在京剧界业内却是批评多于表扬。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张连的态度代表了正方。他说:“他们不可避免地把话剧导演中的一些成功经验融入戏曲中,例如导演手法、导演风格、剧目整体的把握以及一些创作技巧等,使一些新编剧目的处理带有了新的色彩。”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的和宝堂观点则截然相反。他说:“话剧导演以讲故事为天职,他们对唱腔、念白、武打、锣经等程式不研究、不要求,更不懂京剧的每一出戏都必须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表演特色和特技。他们可以把故事、剧本演绎得很好,却丢掉了京剧艺术的主体、神髓和本质。正因为丢掉了这一点,京剧排一出,演一出,丢一出,而没有了让人百听不厌、百看不烦的京剧神韵。”北京京剧院的刘福民也谈到,许多话剧导演在导京剧新作时,越来越强化舞台正面的恢弘,硬件投入动辄百万,软件上也是调动一切艺术表演手段,一出戏文武全包,音乐唱腔“西皮”、“二黄”加“反调”,板式用尽还得加新腔。但是反观不少骨子老戏,比如《四郎探母》就是“西皮”贯穿到底,《失空斩》明明是斗智斗勇的激战,却没有武戏的成分。
发表于 2008-3-8 19:30: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进课堂的戏剧应该与当地流行的戏剧相符合,否则浪费人力物力,也违背了戏剧进课堂的初衷。
 楼主| 发表于 2008-3-29 10:5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戏剧与传统文化----上海京剧三人谈
来源:光明日报 2008-03-28     

      新春伊始,上海京剧院新编历史剧《曹操与杨修》和新编连台本戏《狸猫换太子》(头本)亮相国家大剧院,成为9台贺岁京剧中的最大亮点,前者问世20年来,以其巨大的思想穿透力和艺术震撼力征服无数观众,后者则赋予传统戏以新的生命力。新时期以来,京剧新戏不少,但成活率低,多是演过即收,而上海京剧院却能让新戏成为新的经典,其《盘丝洞》、《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成败萧何》等新戏叫好又叫座,成为全国京剧院团中的佼佼者。在他们进京演出之际,特邀京城戏剧评论家龚和德、马也和傅谨三人,分析上海京剧院的新戏创作和创新之路,以期对全国的京剧创作有所指导和帮助。

                                                                                                        ———编者

关注软实力建设是成功之本

             龚和德

  上海京剧院在新剧目建设上成就突出,这是大家公认的。其内在原因值得关注。或者说,一个剧院的软实力是怎样构成的?这是支持新剧目建设使之有较高成功率的根本所在。我觉得有三点可说:一是鲜明的文化立场,二是有效的创作机制,三是足以征服观众的艺术家魅力。

  对于京剧争论很多,说到底是个文化立场问题。京剧艺术的生存发展,究竟是古典一元论,还是古典与现代二元论?事实上,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京剧已经形成了双重品格:既是一种古典艺术,又是一种发展中的近现代艺术。但在有些人那里,仍然认定京剧只是一种古典艺术,不承认它在近现代的发展成果以及在创造现代京剧方面有广阔前景。上海京剧院就是用一系列优秀的具有现代品格的新剧目,如《曹操与杨修》、《狸猫换太子》、《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成败萧何》等等,向观众昭示了鲜明的文化立场:京剧必须激活传统、融入时代。尚长荣为什么加盟上海京剧院?是文化立场的一致使然。

  文化立场要转化为艺术力量,必须经过有效的创作机制。抽象的文化立场,我想大多数文化主管层、院团核心层都会认同的,差异就在创作机制的有效程度。我从旁观察,上海京剧院有许多胜利,是同善于吸纳艺术家的合理建议分不开的(特别在剧目及题材的选择上),他们较少盲目决策;一旦抓住了好的选材,就有一股“七稿八稿,没完没了”的劲头,绝不讳疾忌医,从大改动到小调整,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他们营造出来的艺术整体感,真正体现了大剧院风范,如果在创作机制上没有一种权威的力量是难以办到的。这种“权威力量”哪儿来的?是政治思想工作,是团队精神与品牌意识,是导演制,是集体审美理想,我说不具体,大概是多种成分凝聚起来的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力量吧。正是这种创作机制的高度有效性,保证了文化立场的贯彻。

  文化立场、创作机制落实到观众的面前,就要靠演员对观众直接的艺术征服力。在剧场里,演员的艺术水准起决定性作用。上海京剧院拥有尚长荣,还有陈少云、关栋天、何澍、夏慧华、方小亚、史依弘、唐元才、安平等等。剧院通过剧目建设塑造了他们,反过来,他们也塑造了剧院,正是他们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刻录了剧院究竟处于何种艺术地位。此次重看《曹操与杨修》,仍是激动人心。尚长荣先生宝刀不老!十多年前,我总结尚长荣的成功道路是:探索人性,激活传统,寻找新文化支撑。并说过,他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有可能成为当代京剧艺术大师。这个期待现在已经实现了。

  我还想谈个话题:这些成功因素同海派传统有什么关系?在历史上,上海的京剧是多元的,京派与海派都在上海这块平台上展示着、竞争着。海派京剧的吸引力,并非全靠“胡作非为”,也有一些合理追求。相对而言,是周信芳把海派的合理追求比较明确地稳定了下来,并形成了他自己的艺术风格。上个世纪30年代,张庚先生写过一篇《旧戏中的海派》。他认为,海派京剧是“一种新的、市民的戏剧”,并说:周信芳“的确是有意识在走着脱离封建性的道路”,为了表现“明显的民族思想”,表现“露骨的人性”,才产生了“新技巧”,“心理的技巧”。张庚也谴责海派,但没有把脏水与孩子一起泼掉。周信芳艺术的价值取向,我曾经概括为:争取民众,体贴现实,强化综合,倡导“整体的戏剧”。所谓体贴现实,就是体贴大众情绪,强化综合是主张演员技艺的全能化,同时还营造新的演出样式。实际上京剧可以有两种演出形态:古典的与现代的。京剧的现代形态,一是体现现代文化精神,一是创造现代叙述方式。两者的有机结合,就是成功的现代京剧。周信芳的这份追求,成了上海京剧院的精神命脉。这个剧院的成功,客观上是把周信芳的艺术精神发扬到了崭新的艺术阶段,就是最近20年的“尚长荣阶段”,这是对于旧的海派京剧的扬弃、提升。历史上的京海对峙,已经转化成为古典与现代的并存与媲美。

京剧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的定位

                                  傅谨

    《曹操与杨修》和《狸猫换太子》是上海京剧院新时期以来创作演出的两部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剧目,它们的成功,对京剧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的定位具有深刻的启示。

  新时期的戏曲创作在人文思考和美学深度上,明显滞后于当代文学艺术的发展。如果不能充分认识这一严峻的现实,对于戏曲现状不佳的感慨就会止于牢骚,止于对外部人文环境变化的责备。幸好我们还有以《曹操与杨修》为代表的少数佳作,不然整个当代戏剧界就很难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立足。从作品本身的美学思考和人文思考的角度看,《曹操与杨修》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它是近30年戏曲创作领域最重要的收获。

  但是,评价一个时代戏剧的发展,除了需要考虑到新作品与当代文化语境的关系,同样还需要考虑艺术本身的传承流变,从这个角度就不能不看到上海京剧院《狸猫换太子》的价值与重要性。在20世纪上半叶的京剧舞台上,连台本戏《狸猫换太子》曾经是最受观众欢迎的各大小剧团的“吃饭戏”,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它是受质疑的。当上海京剧院将它重新演绎时,我们才会直观地认识到京剧传统的博大精深,同时进一步认识到当代文化与中国文化传统的深层联系。

  这两出戏,体现了上海京剧院在当代文化领域里的特殊地位与追求,充分显示出上海京剧院在当代戏曲美学主流价值观的建构中所做的非同寻常的贡献。《曹操与杨修》和《狸猫换太子》恰好代表了当代戏曲的两种文化策略,对于戏曲而言,这两种策略都是需要的,而且,从作品本身看,它们也都堪称当代舞台艺术精品。

  放眼更大的背景,戏曲剧团在当代文化语境中创作精品剧目面临三方面困难:如何更妥帖地处理政治与艺术的辩证关系,在政治诉求和艺术追求之间找到相互兼顾的均衡点;如何在本土艺术和西方艺术两种价值观之间找到可以相互兼容的均衡点;如何摸索寻找传统艺术与现代性之间的均衡点。上海京剧院以《曹操与杨修》和《狸猫换太子》为代表的创作演出,就是因为充分注意到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上述三方面的均衡才获得显著成功的。

  《曹操与杨修》如果没有普世价值支撑,也必定昙花一现;许多具有现实针对性的作品,离开特定的环境后人们就不再有兴趣,就会随时间推移被淘汰。有现实性的作品只有同时经受了时间考验,才是真正伟大的作品,《曹操与杨修》就是一个范例。除了主演尚长荣在表演艺术方面的成就可以超越时间的间隔,它的内涵以及所揭示的主题,在今天看来,甚至在未来,同样可以深深打动观众。包括上海京剧院近年的《廉吏于成龙》和《贞观盛事》,这些剧目除了在政治上切合当下中国社会以及民众的普遍愿望,同时也由于人物形象的精确把握以及对人性的深层关注,触动着不同时代人们的心灵。

  如何从传统戏曲题材与剧目中发掘能引起当下社会和普通观众共鸣的更具现代性的内涵,如何努力做到既能适应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充分体现时代性,体现人类自现代社会以后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思考,是京剧能否得到时代尊敬的关键。中国传统戏曲曾经有过的辉煌是与戏曲艺术家在整体上对人性的深刻把握分不开的,当代戏曲创作也需要这样的站在时代高度、能够代表一个时代的杰作,我们要从这一角度才能充分认识《曹操与杨修》和上海京剧院其他优秀剧作的文化价值。《狸猫换太子》用富于现代色彩的形态重新整理上演充溢着传统戏曲美学精华的京剧经典剧目,让我们看到,当年征服了无数观众的传统戏,在今天仍然可以通过现代形态延续它的生命力。这说明让当代观众充分体会到分享传统文化价值与现代性之间并非那样水火不容。如果说京剧有义务为传统文化在当代生存做出创造性的贡献,其途径,就是奉献出这样的优秀作品。


探究和表现人性的无限丰富性

                                       马也

  再次观看《曹操与杨修》、《狸猫换太子》两剧,还是被深深地震撼与感染,感慨很多。改革开放30年了,中国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可是戏曲呢?这些年来戏剧界创作的剧目数量难以计算,但有多少戏能经常演出?能保留?能成为经典剧目?能成为旷世之作?仔细搜罗、排队……《曹操与杨修》肯定是经典,《狸猫换太子》也可以保留。这两部戏剧应该进入戏剧史。

  多年来我们的戏剧创作,像是黑熊掰棒子,原因很多,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还没有学会如何写人——如何研究人、发掘人、发现人、表现人。

  《曹操与杨修》这部戏在艺术上的最大贡献起码有两个:一是发现并创造了一个复杂丰满新鲜深刻的崭新的曹操形象;二是对曹操人性的复杂性丰富性和无限可能性的发掘和展现。生活中真实的人,即使他是奸雄枭雄野心家,杀人之后,总会有良心的发现,有悲悯,有忏悔,哪怕是一时的。传统戏里的曹操更多时候像一个屠夫(尤其是杀吕伯奢全家),那样地理直气壮。《曹操与杨修》里的曹操有三次杀人:第一次是因为多疑而错杀孔闻岱,追悔莫及,痛心疾首。第二次是杀爱妻,目的是取信于杨修,人性能有如此复杂,超出常人想象。第三次是他容忍不了杨修自以为是的孤傲性格,最终还是把他杀了。在杀杨修时曹操内心极为痛苦,心理过程极为复杂,内心冲突达到极致,“我是多么地不想杀他,又多么地想杀他”!法场观刑一场戏,令观剧者惊心动魄!

  艺术上的真正无知是对人的无知,艺术上的真正突破是对人的发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就论述过,人和人性有着无限的丰富性,无限的复杂性,以及无限的玄妙性和无限的可能性。人对自身的认识,永远不可能穷竭,因为人和人性并非是一种固化的实体性存在,而只是一种“功能性存在”,人的本性(人性)和本质永远处于开放当中、生成当中、制作当中(恩斯特·卡西尔)。恩格斯说:“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反杜林论》)。倘若人类都完善完整了,都成了彻底的理想的人,人性反倒不再丰富不再复杂了。人性的无限丰富性和复杂性,恰恰来源于“永远不能摆脱兽性”,这反而成就了伟大的戏剧。

  凡是对人性有所发现,并艺术化地表现的作品,总会在戏剧史上有所保留。艺术作品中的人性,有时是以人性的高度取胜,例如《赵氏孤儿》中的程婴,有时是以人性的深度取胜,例如马克白斯(还有阿Q)。当然也有既有高度又有深度的,例如在人类戏剧的起点上,两千五百年前的《俄狄浦斯王》,他弑父娶母的过错是命运的安排,但他还是承担了责任,用极端严厉的方式自我清算、自我惩罚、自我鞭挞、自我流放。他的人性光辉照耀万世乃至永恒。人性到底丰富复杂到什么程度,是无法穷尽的,所以要“发现!”一部对人性有新的发现的伟大作品,它的意义不亚于任何科学技术的重大进步。问题是,我们多半不懂得这个道理。

  反之,凡是忽视人忽视人性的作品,或者是对人和人性没有深刻发现没有完美表现的戏剧作品,都注定是短命的——都注定成为黑熊所要扔掉的那只“棒子”。这许多年来,我们看到太多的玉米棒子。
 楼主| 发表于 2008-3-29 10: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42委员建议增加传统剧目进校园
                        
作者:杜丁 来源:光明网   2008-03-11                           
                          
    本报讯
(记者杜丁)近日,梅葆玖等40余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提案,认为进中小学校园的京剧剧目“样板戏”太多,应增加传统曲目。昨日,参与曲目确定者、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京剧院院长吴江对此回应,“京剧进课堂我们用了整整30年的时间才推动起来,现在的关键不是停留在争论阶段,而是先把这件事做起来,再去完善和丰富它。”

  日前,教育部决定今年在全国10省市中小学试点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内容。15首京剧教学曲目目前已经确定,《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等经典“样板戏”京剧唱段入选。


42位政协委员 入选曲目“样板戏”太多


15首被选定的曲目一经公布,就遭到了部分艺术家的质疑。在此次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梅葆玖与关牧村、郁钧剑等42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中小学生京剧义务教育内容要慎之更慎》提案,认为选定的15首曲目“样板戏”太多,“在15首曲目中,‘样板戏’就达到9首。”梅葆玖等政协委员们建议把《穆桂英挂帅》、《赤桑镇》、《将相和》等传统剧目列为进校园的京剧曲目。




  在确定的15首曲目中,“样板戏”就达到了9首。这些曲目引进课堂,如何去跟学生讲解它们背后的故事?——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

  参与曲目确定者 先把此事推动下去再说

  对此,参与曲目确定者、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京剧院院长吴江表示,将京剧推进到中小学课堂,是用了30年时间的努力才推动起来的。他认为,现阶段,京剧界的人士应该团结起来,共同把此事推动下去,而不是还没有做起来,就先说哪儿对哪儿不对。

  据吴江回忆,将京剧普及到中小学的想法,从30年前就开始酝酿了。当时,他们在北京成立了“京昆振兴协会”,通过演讲、演出等形式在学校和社会普及京剧文化。去年11月,一位主管教育的领导听了吴江等人对京剧文化的普及汇报后,表示:“为什么不把这种文化引进到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呢?”至此,此事有了眉目,12月份,国家京剧院开始与教育部和文化部经过多次协商、论证,1月份,方案敲定。“整个过程都有艺术、教材、教育方面的专家参与,不是那么不慎重就推出来的。”




现阶段,京剧界的人士应该团结起来,共同把此事推动下去,而不是还没有做起来,就先说哪儿对哪儿不对。——参与曲目确定者、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京剧院院长吴江

相关文章


• 从“西化”文化中抢回中国传承 - 03-10 09:08 am -
• 江西非遗湖口青阳腔:被誉为京剧的“鼻祖” - 02-21 11:37 am -
• 京剧改革的梅兰芳启示 - 09-13 11:15 am - 点击: 216
• 中国戏曲学院戏曲理论研究成果显著 - 09-05 09:29 am -
• 新版越剧《梁祝》获中国戏曲学会奖 - 06-05 12:42 pm -
• 京剧学研讨会研讨京剧与中国传统文化 - 06-04 08:43 am -
• 京剧课人满为患 人大将设立"国剧研究中心" - 04-03 11:18 am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6-6 06:49 , Processed in 0.15943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