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37|回复: 1

“拒北”就等于做现代“夜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13 17: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马樵 来源:红网

 “忽悠”、“扎堆”、“趴窝”、“叫板”、“猫腻”等北方方言如今在不少广州报纸露脸,这一现象引起部分广州人的不满。近日,广州网友“维尼仔”在网上发布《北方方言占广州报纸,大家找出后发上来,齐齐捍卫粤语尊严》的帖子后,引起网民激烈交锋。
“维尼仔”认为:“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在于媒体从业人员和投稿人员大多数是外地人。广州各大媒体会一步一步被人蚕食,到那时广州人就要读懂北方土话,忘记广州方言”。(1月12日《新快报》)
  
  首倡排斥异地方言的“维尼仔”的论坛签名档是:“生系广州人,死系广州鬼,要讲煲冬瓜(即普通话),做鬼都唔济!广州人要讲广州话;食饭饮茶要去广州酒家;买衫买嘢要帮衬广百;坐车就要坐广州人的广骏车”。而据回帖统计,支持“维尼仔”排斥北方方言的网民高达64%。众所周知,现在上网的人几乎都是年轻人,这就意味着排斥异地方言的,几乎都属广州的年轻人——“维尼仔”就属广州的80后一代。这种种信息就无不表明:在而今广州的年轻一代身上,存在着严重的“夜郎自大”意识、被畸形化了的“本土观念”。因而据我看,广州青年群体拒绝易异地方言的“入侵”,实则属于“排外”意识的再度暴露。
  
  尚且不说“忽悠”、“扎堆”、“趴窝”、“叫板”、“猫腻”等北方方言,早已被包括广州在内的全国公众所理解和认同,即便有些外地方言,在某个区域暂不具备“普适性”,那也没道理拒绝其“入侵”。因为,像广州这种开放性城市,早就不仅仅是“广州人的城市”,而是融入了众多异地他乡人群的“混杂型城市”,外来人群在向广州输入智慧的同时,也随之带入了包括地方语言在内的异地文化。而异地方言在广州的传播流行,更是使广州人能与异地进行有效交流沟通的“语言桥梁”。具体到作为开放型的广州媒体而言,其异地的受众是个不可估量的庞大群体。那么,若按“维尼仔”们的思维拒绝外来方言,而使广州媒体满纸都是“广州方言”,这显然将对外界了解广州造成语言沟通障碍,进而制约广州的继续发展。
  
  因此我以为,正如广州话愈来愈被异地人坦然接纳一样,广州人也就理当坦然接纳异地方言。`那么,广州的青年群体以“狙击”异地方言,来打“广州方言”的保卫战,是相当不理智的。从文化心态来说,属于典型的“文化自闭”;从地域心态来说,属于严重的“妄自尊大”。不可否认,作为具有特殊地域文化印记的地方方言,确有保护的必要,但那只能作为一个“地方文化”理性地传承,而绝不能以“非此即彼”的机械心态,完全拒绝异地方言的融入。须知,推行在全国范围内认知局限性最大的广州方言,将对广州的发展有害无益。
  
  令我感到遗憾的是,“狙击”异地方言的进入广州,并不是具有浓厚恋乡情结的广州中老年群体,而竟然是广州的年轻一代。年轻的广州人如此自封自闭,如此妄自尊大,如此排外拒外,不能不说是观念上的明显开倒车。如果让这种畸形思维普遍而继续地泛滥下去,则在观念意识、人文心态上的“关门主义”,必将使一个原本胸襟开阔、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市,逐步陷入与邻为豁、自说自话、顾影自怜、孤寂冷落的尴尬境地——这岂不是自讨苦吃?[/td][/tr][/table]
 楼主| 发表于 2008-3-13 17: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网友不满北方方言上广州报纸要捍卫粤语尊严

来源:http://china.rednet.cn/c/2007/01/12/1094254.htm

新快报讯(记者卜凡) “忽悠”、“扎堆”、“趴窝”、“叫板”、“猫腻”……这些北方方言如今也在不少广州报纸上露脸了。这一现象引起了部分广州人的不满:“广州地盘,广州话话事!妹仔怎么大过主人婆?”近日,广州网友“维尼仔”在广视网论坛上就此事发帖抗议,引发网友热议和不同观点的激烈交锋。
而学界则认为全盘“排北”的心态不利于城市发展。
  
  广州仔发帖抵制“忽悠”
  
  “维尼仔”在题为《北方方言占广州报纸,大家找出后发上来,齐齐捍卫粤语尊严!》的帖子中说:“现在一打开广州任何一份报纸,大堆大堆的北方方言,随眼可见!政府叫我唔好讲广州话,但所有报纸大行其道的都是北方土话!点解(意即“为什么”)可以咁唔公平?”而他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媒体从业人员和投稿人员大多数是外地人。“我真系好惊(意即“好怕”)广州的各大媒体会一步一步被人蚕食,到那时我广州人就要读懂北方土话,忘记广州方言啦!”
  
  记者注意到,作为广州80后一代,“维尼仔”的论坛签名档是:“生系广州人,死系广州鬼,要讲煲冬瓜(即普通话),做鬼都唔济!广州人要讲广州话;食饭饮茶要去广州酒家;买衫买嘢要帮衬广百;坐车就要坐广州人的广骏车。”
  
  超六成回帖者支持“排北”
  
  “维尼仔”的帖子在广视网论坛上迅速激起热议,短短两天引发近百网友回帖。据记者粗略统计,这其中约有64%的回帖者表示支持“维尼仔”,排斥外来语言出现在广州媒体,这些支持者大都使用夹杂大量广州方言的白话发帖。仅有不到25%的回帖者针锋相对地认为一味排斥外来语言,特别是外地方言的做法有失偏颇。
  
  支持“维尼仔”的网友“口水花喷喷”说:“你入得嚟广州就要讲粤语,广州人一定要死守同保护好我自己语言同文化!”还有广州网友认为,大量北方方言“入侵”广州,喧宾夺主,让广州人看得一头雾水,“连广州人都睇唔明的报纸怎能叫广州报纸!”
  
  而持反对意见的网友“三哥戴表”则回击道:“按照楼主的逻辑,什么‘新闻日日睇’的所谓‘DC记者’的称号,首先必须改成‘数码相机记者’才对,不然外国语尚未抵制,就抵制起国内的北方方言,实在媚外!”
  
  抵制心态不利城市发展
  
  记者就此事采访了本地一家媒体副总编辑。他认为,大众文化总是会不断产生一些新的语言,一些网络用语会进入书面语言,一些地方方言也可能成为全社会流行的语汇。本属北方方言的“忽悠”一词,经过赵本山在春晚上演出小品《卖拐》后,迅速被全国的观众接受。“既然大多数人都明白这些方言的意思,媒体作为大众文化的一个分支,对此加以运用也无可厚非”。
  
  而中山大学中国哲学系博士生陈壁生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对广州人抵制北方方言的反对意见。他认为,广州的报纸上出现一些所谓的北方方言是社会流动的必然结果,而这种流动对广州来说是必须的。广州人可以接受一些英文语汇进入,而不能接受北方方言出现在媒体中,声言要以此维护粤语的尊严,“这可能与广州人强烈的地域观念和文化优越感有关,但这种心态从城市长远的发展来看,不太可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6-16 11:00 , Processed in 0.11159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