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鸣(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来源:科学时报•大学周刊 2008年10月26日
7 z* J; {" L% J5 h: [7 P
. T4 y O4 g3 l& D6 {1 L按道理说,大学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官僚化的地方,一旦官僚化,后果将非常严重,其官僚气、衙门气、衙役气,甚至有可能超过真正的衙门。毕竟,现在中国的各级行政机关,无论政绩观是否正确,都要有政绩,而且这些政绩,固然有造假的成分,但多少要有点实在东西,怎么也要修几条路、盖几栋楼、引进一点资金、增加一点GDP。 4 {9 V! x. I4 k( h' x3 m& K
* Q* ?. G! M4 i) {, c2 E6 @# B9 p然而,大学不一样,首先不需要制造GDP,其次没有升学压力,最后连毕业生的就业也基本上不用操心。上级评估考核的玩意,像是论文发表数量、课题数量等等,这些是可以通过卡学生的毕业证“土法炼钢”,以及让教师挣“计件工分”实现的。至于能拿到多少博士点、重点学科、一级学科、重点学科研究基地,这些中国的外行不明白、外国的内行也不明白的标志大学档次的东西,关键看是否有靠山以及运作的水平。因此,如果大学变成衙门,那就是一个没有政绩压力的衙门,这样的衙门,当政者除了摆官架子、玩虚招子,没有多少实在事可做,风气之恶,或者恶化速度之快,可想而知。 . f$ @+ f' r# B. y- p! z$ Q
/ ~2 F- A' }& a3 m
在这样一种特殊的衙门里,在大学里教书的人,大体上将分成这样几种。第一种是大学脸上的“脂粉”,这属于极少数大牌教授。在这些教授之中,首先最受重视的是具有全国性学术评审机构成员资格的人,只要进了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无论你是谁,立马身价百倍。其次是两院院士,当然,如果院士兼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则是当然的老大。排在最后的,是各个学科有点名气的学者,对于这些人,也是只看名头,不看实力。如果这样的人不懂事,跟领导闹别扭,那么很容易被打入冷宫。 ) o0 S. w/ U9 s+ [- n0 e" a5 Q2 A* p
+ T, d) M& ?' u8 ?5 v$ j# N
第二种是学官。所有有头衔的教授,所谓的双肩挑干部,都是学官。学官有学衔,职称是教授、研究员,但屁股坐在官椅子上,主要的身份其实是官。严格来讲,这些人是大学里最重要的人物,因为所谓的衙门,就是各级复杂的管事官僚构成的。衙门的架子要是在大学里搭起来,教授是可有可无的,包括前面撑门面的教授,即使真的走了也不打紧,花工夫、出高价再找就是;但是没有了官,衙门可就玩不转了。
( b% e$ I9 R( K& k
4 n/ q0 \. O- W2 M1 n第三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计件工人”。除上述两类教师之外,所有的教师均属之。虽然这些人里也分三六九等,但基本上都是“计件工人”,唯一的特权是学校方面不大好轻易解聘,但必须完成计件工作,从上课课时到科研任务,完不成,轻则扣工资,重则降级。别小看这计件工的活儿,所有的读书人都抢着干,在学校领导眼里,三条腿的人难找,两条腿的教授有的是。
' T H! u; j+ L0 Y! K
5 ]( b4 D& |% N" ?$ ^, ^# p4 m( j* l必须说明的是,大学里最大的官,校长、副校长之类的领导,无论自家有没有这个本事,都会带上若干学术的头衔,跻身第一类教授之列,如果拿不到院士和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也得挂上著名学者的桂冠,身兼若干学术评议组的组长、副组长。 # R: S% e1 ?* K# A$ I
0 S# k+ i% o H6 G国外有位著名的校长说过,要想办好大学,只有一句话:招徕最好的人才,让他们快乐(recruit the best people and keep them happy)。这话放在我们的一些大学校长身上,就变成:招徕最好的“奴才”,让自己快乐。 1 I: h+ H7 o8 U- j6 a
( N9 [5 `: x' S% M! k V: C2 j8 j! `7 p
《科学时报》 (2008年10月21日《大学周刊》) E5 t2 e \( I! j6 v
' h; s( \. o3 N6 ~学术批评网(www.acriticism.com)转发 2008年10月26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