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何也
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韩少功的小说《马桥词典》于2003年8月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后,在西方引起了相当的关注,许多报刊纷纷报道,许多作家、评论家对这部作品进行了视角不一的评价。这种现象与当年《马桥词典》在国内初版时所引起的“马桥事件”形成了一个有趣的参照———《马桥词典》1996年于国内出版,曾招致不公正的批评,并因此而引发官司;但同时它也荣获了“上海市第四届中、长篇小说优秀大奖”中的长篇小说一等奖。而今日西方人对它却格外看好,纷纷撰文对它进行了高度评价。
罗杰·盖茨曼(RogerGathman)(德克萨斯州作家)在《旧金山之窗》撰文评论说:……有四个人的故事是不朽的,每个故事中都浸透着韩少功特有的沉思风格。彼得·戈登(PeterGordon)在《亚洲书评》中写道:作者对作品的处理方式是迷人的和非常有技巧的。作品处处展示出叙述者对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的沉思,这些沉思并没有打断其中的叙述。它探索了语言影响文化和思想的方法。事实上,《马桥词典》不仅可以用来作为研究民族语言学的材料,它也可以用来作为研究人类学方面的材料。它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小说的意义。本·海伦瑞齐(BenEhrenreich)在纽约的《乡村之声》中写道:马桥人的语言反映出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毫无疑问,这本书是一部杰作。钱希腾(QIANXITENG)(专栏作家)在《哥伦比亚观察家》撰文说:贯穿作品始终的是作者对当地方言在官方语言影响下所发生变迁的分析。作者在创作中,追求文体置换,不拘泥于传统,作品抛弃了固有的小说模式,给人的感觉多是片段性的,既像小说又像词典,然而这本书却充盈着丰富的时代精神和深刻的批判内涵。何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