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689|回复: 3

班竹在吗有个问题想请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4-20 18: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一过后准备拍一部MV
我觉得MV镜头组合比较繁琐
在拍摄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
谢谢
发表于 2005-5-2 18: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参考的东西

于丹解读MTV 音乐电视仍存在三个问题(
◇字体:[大 中 小] 北京青年报 (03/29 13:53)
  10年来,随着中国电视业的发展,“音乐电视(MV)”这一始创于欧美的新型影像产品样式已经在我国蔚然成风。但随着硬件技术以及人们欣赏口味的提高,我国音乐电视的若干软肋渐渐暴露出来。时值央视第7届音乐电视大赛举办期间,中国音乐电视研讨会于上周末在京举行,研讨会集合了著名学者和活跃在MV创作一线的著名导演、音乐人等,其中,北京师范大学影视系系主任于丹博士的发言引起较大反响,她直言不讳地指出了中国音乐电视现存的三大问题。
  于丹总结我国MV存在的三个问题分别是:第一,过于局限的主题预设。“我不知道这究竟是在编导层还是在哪个层面上完成的。这种过于明确的主题预设,实际上是契合了我们长期以来的文化心态,凡事要问一个结论。过去我们所习惯的电视节目都呈现于一个封闭的格局,认为闭合的结构才是最完美的,因为它给你的指向相对是明确的。我们可以在一个明确的一元论中得到一种是与非、黑与白、此与彼的界定。而音乐电视是不是应该以此为它的终端诉求呢?我记得我们小时上音乐课的时候,就已经习惯于音乐老师对我们的一种思维引导,比如说小时候欣赏交响乐,老师说‘听!命运在敲门’,而下面每一个小节都会给我们进行这样的引导和读解,所以音乐课变成了思想教育,从音乐中我们能够听出一位聋子和命运的抗争,他心中的愤懑和不平,我不知道这些东西是不是贝多芬和各个国家的音乐老师都交流过。有的时候音乐电视把自己弄得太沉重了,把观众带得太沉重了。”
  第二,是现代音乐中往往有过多的意向,而没有意境。“我借用中国古典的概念,意向其实是以前文学中有的,而意境是在唐代才真正生成的。很多音乐都在沿袭着古代的意境,李商隐的诗在今天也能被流行音乐演绎,但是说到民族化,我们难道借鉴的仅仅是一个意向吗?中国古代评价一个优秀的诗人会有一个最高的境界,叫做浑然天成难以句摘,认为能够摘出好句子的是有句无篇,只是二类诗人,好诗人是摘不出句子的。”
  第三,是影像的节奏不能很深刻地贴合音乐的规律。“尤其是我们的剪接点往往和音乐之间缺乏一种深刻的配合。实际上影像和音乐共同生成的应该是一种纯粹的视听思维,这种视听思维我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是反逻辑思维的,创意应该在纯粹的视觉奇观中激发大家对不确定性的联想。如果音乐电视都像新闻一样,仅仅提供确定性的价值,我们的视听产品是不是太贫乏了?我们的娱乐生活不是太悲哀了吗?所以我觉得现在的音乐电视,由于在音乐和影像创意中缺乏过多的反差,而过于小心翼翼,去贴合,去做一种互相的阐释,所以让我们少了很多想象的空间。”
发表于 2005-5-2 18:3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周传基老师的观点

我没有专门教过MTV, 我认为没有那个必要, 更没有必要要求学生把MTV当考试卷. 我在云南艺术学院的影视系给每个班( 有的班还没有讲到) 在讲电影电视的空间观念的发展时, 在电影电视已经彻底打破画框之后, 包括在七十年代末, 在商业故事片中已经成功地使用了先锋派的手法以后( 举出具体实例来), 1981年出现了MTV, 它不仅反叙事, 而且它是时空是完全自由的. 而且它在广告上也是一个新发展, 这是一个可供消费的广告.
 楼主| 发表于 2005-5-7 19: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夜板主指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5-5-2 21:40 , Processed in 0.11853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