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86|回复: 0

《Steamboy》:真正的科學動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8-6 07:5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http://www.heatmovie.com/show_article.php?sortid=03&id=16119

動漫聖殿
[精品] 2005-7-31 13:59:59

經過16年的漫長等待,中間曾經歷了《Memories》、《老人Z》、《Perfect Blue》、《迷宮物語》等驚喜 、也有《Metropolis》、《Spriggan》的失落;但是我們知道,這些都不能算是《亞基拉》的後繼作品。長達九年、耗資24億日元的製作費(幾近《希特拉的最後12夜》製作費的一倍),原訂於世紀末上映的《SteamBoy》,終於在2005年公映。或許抱著簡直超乎想像的期望,以及對作品存在先入為主的誤會,所以在影片頭半段難免感到失望;但隨著影片下半部逐漸進入高潮,以及在劇終後仔細咀嚼各種含義與意識,仍然不敢要讚嘆一句:「這才是一套真正的科幻動畫。」
《Steamboy》與大友克洋


大友克洋的作品一直以來給予本座的印象都是更為成人向或強調人性的陰暗面為主,所以有點難以接受《Steamboy》的觀眾層會一下子拉得這樣低。在影片初段如此細微地描述主角的家庭生活、直至最初一場不太緊張的追逐戰開始為止,更讓本座誤會《Steamboy》會是《長腿叔叔》的科幻版!

很明顯,大友克洋在《Steamboy》所營造的氣氛是以往少見的輕鬆,主角鐵雄與金田這些憤世嫉俗的不良少年,變成了人生積極、具有獨立思考的好學青年Ray.Steam。在全片中Ray要在祖父、父親與Robert Stephenson之間,就發展科技與限制科技這個兩難問題作出決擇。可是這位「Steamboy」並沒有輕易接受任何一方的指示或暪騙,反而以清澈的心靈決定自己所行之道路,並致力找尋「發明和科技究竟是為了甚麼而存在的?」這個問題的答案。

除了那幾位奧哈拉財團的「打手」外,《Steamboy》並沒有甚麼「最後大魔王」,甚至明顯的奸角。無論是Loyd、Eddie、Robert Stepenson,以至大英帝國與奧哈拉財團本身,都有自己的一套所謂「正義」與及對科技的態度,Ray在作品中並無完全信服他們任何一方的說法,或許這也是大友克洋希望做到的:既然各有理據,就讓觀眾自己為《Steamboy》下結論吧!
《Steamboy》與《阿基拉》

雖然《Steamboy》的工業年代與《亞基拉》中的近未來年代大相徑庭,可是本質卻無太大差別。片末那座飛行器有如金成的鐵騎;沒有了「Akira」──一股足以吞噬世界的神秘能量,取而代之的卻是具有永久持續性及無限潛力的蒸氣鐵球;沒有了《亞基拉》片末那種肆意賣弄細胞與電線異變膨脹,令人嘔心的恐怖美感,Steamboy》這回卻以大小不一的齒輪運作代替細胞,輔以刺耳的金屬撞擊聲與蒸汽噴氣聲,形成了另一幅異曲同工的機械浮世繒。

《Steamboy》沒有超能力與未來科技的對抗,取而代之的是超現實蒸汽機械之間的戰爭。有人說在設定時代中引入超現實科技在《Wild Wild West》已看過,並不新鮮,不過本座可不認為《Wild Wild West》的機械會令你聯想起西部。即使片中的盔甲人、蒸汽坦克或飛行器是如何驚人,大前題是它們都有著「必須由蒸汽推動」這限制,亦因如此,它們都帶有一定的現實性──所以David看到飛行器後的感覺不是震驚,而是「多好的構思啊!」因為他知道這是可以製造出來的。這種「在科技限制內突破發展界限」的矛盾演繹,本座想比較接近的,大概是《R.O.D》或者《奇幻兵團LXG》吧?

在作品所帶出的中心思想方面,《Steamboy》與《亞基拉》亦是同出一轍。當科技站在社會上的頂端,相較之下人命顯得不值一哂:《亞基拉》的野心家為啟動禁忌力量不惜塗炭生靈;《Steam Boy》中的資本家們則會為價格不菲的鍋爐或引擎被毀而痛哭流淚,卻不會為任何人命傷亡感到可惜。在這種畸形價值觀之下,科學家在瘋狂追求更新科技的同時,人類在心靈上的發展水平卻容納不了科技的進展幅度,結果原為人類謀求福祉的產物最終變成了純粹力量的展示,悲劇便由此產生。


不過不知是為了遷就《Steamboy》較為年輕的觀眾,還是大友克洋在這些年間思想出現了轉變,似乎他不再強調科技不受控制的膨脹最終必將為人類發展帶來絕望,反而希望從主角的父親Eddie與爺爺Loyd的爭論中找出平衡點。

「沒有哲學和理念的指導的發明只會帶來無窮的災難」是爺爺Loyd的想法,他認為與其讓不能被妥善運用的科技為禍人世,倒不如將之隱藏甚至破壞;可以Eddie卻認為「心是會隨科技進步而一起改變的」科技的進步,是讓大眾邁向平等的道路,任何人也有機會憑知識爭取更好生活,教會、貴族不能再以自己的信仰或血統去統治他人。縱使可能被發展過快的科技所傷,但又有誰能抗拒它所帶來的好處?而誰又有權力/能力去限制這種自然發展的趨勢?大友氏並沒有為這場爭論下結論,正如上文所說,誰是誰非,就看觀眾的判斷了。
《Steamboy》與Scarlettt


Scarlett是《Steamboy》中的女主角,和大友克洋一貫筆下的女角一樣,絕不漂亮。Scarlett最初出場是只是一個在溫室長大的普通千金小姐,可是隨著劇情急轉直下後,她與周遭人物所產生的相應互動便變得非常有趣。在Scarlett眼中,無論是科學、財富還是權力都不比自己所認為的快樂與幸福重要,在觀眾看來她可能不單刁蠻任性而且自私自利,但片中的各大財團的首腦、各大國之軍事顧問與將軍何嘗不是一樣?只不過他們追逐的名利更為符合社會的標準罷了。

Scarlett一直以為身邊一切都是理所當然地美好,除了世界上寥寥無幾的權貴外,所有人理應為她服務。不過當她遇上一位不願意成為她僕人的Ray,以及那些看似有趣的機械人內竟都有活生生的駕駛員,她的價值觀開始轉變,開始明白世上有些東西比金錢與地位重要,也明白除了別人的幫忙外,自己亦有救助別人的責任。假若《Steamboy》若有續集,她將會是一位更討人喜歡的女孩子吧?

《Steamboy》與歷史


1866年,正值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前的一刻。在這年,德國人西門斯發明了發電機,大西洋之間舖設了海底電纜,象徵了蒸氣動力開始從發展的巔峰過渡至電力時代;以此作為《Steamboy》的故事設定年份,或可當成是蒸汽動力在被新能源取締前最後一次激烈的掙扎?

在歷史上的水晶宮(Crystal Palace)全由玻璃及鋼枝建成,是當時英國頂尖建築技利的結晶品,可說是現實世界中的「蒸汽城」。而剛巧這座建築物亦於1866年遭焚燬,算是配合了片中被英國政府與奧哈拉財團大戰破壞的結局。

Robert Stephenson與他的父親George Stephenson發明了第一輛火車頭,而Robert也籍將此發明應用於企業中,成為運輸業鉅子。大友克洋巧妙地將Robert Stephenson由影片初段的好好先生,一轉而成為獲取大英帝國信任而不擇手段的野心資本家,可說與Robert Stephenson本身在歷史上追求最大利潤與名譽的性格暗合。

當然,也不要忘了親愛的維多利亞女皇為我們主持了世界博覽會的開幕儀式──雖然歷史上的真正讓「水晶宮」大出風頭的,卻是1851年倫敦萬國工業博覽會;而正式的倫敦世界博覽會則在1862年舉行。看見那些大英帝國時代的儀仗,以及倫敦警察們的裝束,一股莫名的感動竟然湧現:這或許是本座這些「殖民地餘孽」才會擁有的親切感吧? (不知為何法國版本《Steamboy》列出的年份卻是1851年?難道是當地後期製作人員自行更正這個bug?)

《Steamboy》與《移動城堡》


正如《Apple Seed》與《Ghost in the Shell 2》一樣,實在很難叫人不把《Steamboy》與《移動城堡》作一比較一番。兩者的時代背景皆設在工業時代,所以無論在人物服飾及建築物皆有著共通之處;Steamboy》以其更為濃厚的歷史味道令觀眾有較為實在的感覺,不過由於接近一半的劇情皆在黑漆漆的蒸汽城內部發生,在背景方面似乎就不及《移動城堡》靈活多變。

《Steamboy》同樣堅持採用2D作畫為主幹,在細緻與美觀水平足可媲美《移動城堡》,也證明了日漸流行的3D動畫絲毫動要不到傳統動畫的地位。不過大友克洋並不像宮崎峻般執著於傳統,並不抗拒引入3D技術豐潤其作品,以達致他心目中的視覺效果──當然看片末Edward Steam操縱那一組蒸汽城的聚焦鏡片時,本座心中不單「嘩」了一聲:不在於官能的震撼,而是發覺2D與3D之間的的揉合竟能這麼自然,甚至比《Ghost in the Shell 2》更上一層樓!

在音樂方面,在膚淺的本座心目中,音樂總監百瀨慶一的地位自然不及久石讓(他曾為《MEMORIES》配樂也是後來得知的事),不過即使音效方面絕對能以「出色」來形容:無論塑造工業革命時代的感覺,還是營造各種讓觀眾投入的氣氛。可是綜「聽」全片,始終那一段短短的Theme Melody始終難令人留下深刻印象,這或許算是一個不及《移動城堡》的地方吧?至於配音方面,不諳日語的本座自然也沒有甚麼好挑剔的,也不明白為何日本方面會那麼抗拒鈴木杏擔任Ray的配音工作。事實上她的聲音演繹都很配合主角那種純真而富朝氣的性格,由於發揮空間大,若如木村拓哉相比甚至好上一點點呢!一想到《移動城堡》不用讓我們香港的明星暗星蹂躪,已想向片商說一聲「皇恩浩蕩」了。

最後我們自然不能不提《Steamboy》的最終主角:蒸汽城與移動城堡的比較。一座是哈爾運用魔法力量與火惡魔合力製作出來的藝術品,另一座卻是Steam父子的結晶。移動城堡那度轉移不同空間的門戶代表了哈爾不同的心境,而蒸汽城同時包含武器與遊樂場設施,也蘊含Loyd與Eddie父子在科學上的不同立場。

相比起哈爾的移動城堡,Steam家族的蒸汽城的出場是比較遲,可是絲毫不減其震撼力──即使蒸汽城並未作出主動攻擊,單憑其急速製造蒸汽而造成的冷凍效果,已令無敵於世上的大英帝國艦隊在瞬間覆滅──外加附送倫敦大破壞。即時其威力是如此恐怖,大友克洋卻讓城市殘骸與雪花、鋼管破裂與爆炸構成一種奇異的和諧。能將破壞過程描繪成一幅美麗的圖畫,大概只有大友氏才可以發揮得如此淋漓盡致吧?


片中的最後一段是全片最有趣的地方。爺爺希望Ray繼承自己的遺志成為Steamboy,自己則與Loyd及蒸汽城同歸於盡,卻忘了蒸汽城正在倫敦上空!為免造成無可避免的破壞,三爺孫最後被命運安排再次合作,不過目的不是要毀滅甚麼武器怪物,反而是為了延長蒸汽城這個「最後魔王」的壽命!最後蒸汽城終至泰吾士河力竭而歿──無論是蒸汽城還是移動城堡,兩者最後皆難避免毀滅的命運。不過移動城堡的崩壞是為了哈爾的解咒與再生,蒸汽城的崩壞卻是為了展示科技極限的祭典。


正如Eddie所說,由蒸汽城啟動的一刻開始,他已完成了自己的目標。日後即使蒸汽城被毀,可是科學家看到了科技的新界限而拼命研究,第二、第三座的蒸汽城始終會出現:它在人類世界中,已留下永不磨滅的烙印。
終結


很多人說《Steamboy》比起大友克洋以往參演的作品,尤其是《亞基拉》相比,無論是在劇情的張力還是震撼力上,都有不復往昔的感覺。本座認為這是因為大友克洋嘗試將對象由動畫迷擴闊至一般大眾層面所致。為了遷就年紀靠輕的觀眾,大友氏一向擅長以暴力展現的官能刺激場面自然不得不大幅「淨化」,以往具哲學味道的艱澀式敘事手法亦改為淺白直接的方式。不同於宮崎峻對「全年齡」作品的駕輕就熟,大友克洋必須犧牲以往劍走偏鋒的拿手技倆作為這次轉變的代價,所以在劇情層面表達略差人意亦是非戰之罪,至少在其他方面沒有讓觀眾失望已是相當不錯了。。

在影片結束後的字幕中,陸續出現了《Steamboy》後續劇情的硬照,越往後的劇情更越是震撼,甚至連新幕後黑手的身份也昭然若揭了,可見《Steamboy》續集的製作已是如箭在弘。不過這些硬照都集中在視覺效果方面,也看不出有甚麼突破之處(當然硬照也不能看出甚麼劇情來……不過看到Loyd Steam的墓碑刻著卒年為1869年……);大友克洋絕不是一個得過且過的人,不能更上一層樓的續作,本座猜想他是完全不會接受的──究竟這會不會是大友氏退居幕後,培育新人的機會?還是真能在汲取上集的經驗後再作突破?甚至乎是超支嚴重,為求平衡預算的循環再用作品?相信答案最快也要在來年預定公映的時間,才能找到答案了。

推介指數:




補記:今次與《天國驕雄》的影評不同,驚人的字數是本座向《Steamboy》所作的一種致敬。為了能將所有記得的感受都寫出來,甚至特地重看了兩次,邊看邊寫。所以對於厭倦本座冗長文字的各位而言,在此說聲抱歉,也希望看倌們對沒有校對情況下所出現的錯漏多多包涵。
補記2:常常有人問,為甚麼在動畫裡的科學家總是那麼瘋狂?現實中有可能是這樣嗎?記得在小時候看過《60 mins》,當中就有一班科學家為了研究切爾諾貝爾核電廠出現事故後的珍貴數據,甚至不惜謊報每天體內的幅射指數,以逃過政府因危險性與被封閉研究區域。以生命換取科學的進步,值得嗎?不知道,因為本座是文科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4 19:21 , Processed in 0.06437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