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56|回复: 0

因特网文化:不是皇帝新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21 21:5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李代祥  
来源:   新华网   新华论坛
2003-09-16 10:17:56

  
  我曾从网络与文化这一论题入手查阅过不少资料。然而遗憾得很,很多书(甚至是教科书)虽然书名冠以“文化”,内容却多是计算机基础知识,还有的竟是一些上机实用手册,与文化学基本不挨边。我真怀疑,“文化”与“知识”竟让人这么难以区分?后来碰到了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文化译丛》,我看了《皇帝的虚衣——因特网文化实情》这一本,我读完之后觉得,书中不少内容都别开生面。

  本书主要从网络入手来讨论文化,作者将网络定义为“通过电子连接从而能够来回传输信息的两台或更多台计算机”,然后通过分析网络上传输的信息来讨论文化。当然,网络上传输的信息太多,仅仅从信息本身入手必然混乱,但作者从新闻组、聊天室、网络游戏、电子邮件等角度来展开,显得条理清楚,易于把握。说到新闻组,它是众多的网络用户针对同一个新闻话题发表意见,这些众多的意见最后都发送到用户的电子邮箱里,这种方式和国内的现实有些差别,国内的做法是网络用户对某一话题发表评论,但并不都发送到用户的邮箱里。本书作者采访了大量常用新闻组的人之后提出,“正如不能注意到新闻组的严肃性和有效性是不真实的一样,忽视了新闻组的无意义状态和荒诞性也是虚伪的”,我个人觉得,这一评价是客观而公平的。  

  对电子邮件,作者分析了它们简洁的特点,分析了造成简洁的可能原因(“邮件在短短的一秒钟内就将通过网络迅速地传送出去,而这在某种程度上似乎是鼓励人们像发送邮件那样在键盘上迅速地移动手指,简洁肯定是电子通信的灵魂”),同时也指出,这种交际必然具有呆板与冷漠的特点。如此种种的分析,都显得比较深入、细致。

  对于网络上的交际社仪,本书还列出了五条重要规则。当然,这些规则本身可能并不全面,也并不见得对任何地方上网的网客都适用,但它至少揭示了以英语为交际工具的网客在美国部分地区的网络上的礼仪。这对研究以汉语为工具的网际活动,以及作出对比研究,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得到这些网络材料以及分析这些网络信息的过程中,作者采访了大量常用新闻组、经常聊天以及网络游戏常客,揭示了网客们不为常人所知的心理状态。书中还揉进了作者采访时的所见所闻,从而描绘出了网客们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正由于此,使得本书材料丰富,内容新颖。

  本书的另一个重要看点在于,它还包含了大量的语言材料。信息的载体是语言,本书所用的网络信息,不少都是研究网络语言的好材料。对英语而言,网络交际对英语的影响,在本书中就得到了很生动的体现,作者认为,“(网络)写作已经与书写时(即用笔书写的时代)讲究修辞的时代不同了。词汇可能不再有其原来同样的价值了”,在消极方面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网络上的写作使我经常想起了我的学生们的那些蹩脚的写作,它的确是糟糕的。他们不是碰巧拼错了一个词,而是整个地忽略了拼写的格式;不是用错了句型结构,而是根本就没有结构。”本书还以注脚的形式列出了不少这类“蹩脚的写作”,这些材料对研究英语在网络时代的嬗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研究汉语网络语言时,我们通常会遇到一些诸如用:—)表示高兴的这类符号,它们是否算网络语言?是否是汉语固有的?本书也同样列出了不少,“它们被用来力图代替那些在真实的交谈中通过面部表情和声音反应而表达出来的含义”,这些符号的含义与它们在汉语中的含义相似而并不雷同,这对于研究汉语网络语言里这类符号的作用与地位,也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本书不但是一本有关网络与文化的专著,还可以看作是一本可读性极强的哲学著作,本书的不少结论性语句,都明确地表明了作者对网络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判断,和外文著作一贯的活泼而观点不够明确相比,这种风格更利于中国读者接受。当然,出于文化语境的不同,作者的一些价值判断,我们可以作为进一步讨论的基础。比如对于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该怎么认识?新华网总裁周锡生认为,人们先把网络看成是聊天、玩游戏的玩具,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网络当作一种追求进步、相互沟通的工具,这正是中国网络业走向成熟的标志。(《济南日报》2002年9月24日)而作者在本书中文版序言中却认为,网络主要当用于娱乐与友谊。这都是可以讨论的问题。分歧本身就是文化的差异。

  本书翻译还算顺畅,翻译者也基本采用了拿捏不准就附注原文的办法,这种态度是实事求是的。比如对于netter 一词,作者将其译为“网络人”,我个人觉得,中国有现成而常用的“网民”可选,相对于黑(骇)客、红客等一系列网络新词,译为“网客”也许更好。总体上说,本书是爱好文化学、语言学、哲学等学科的朋友们的一本好书。

《皇帝的虚衣——因特网文化实情》([美]·丹迪·W. 摩尔著 王克迪、冯鹏志译,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5-5-2 13:34 , Processed in 0.10921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