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405|回复: 3

毛泽东给儿子开的书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25 13:2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新闻午报 摘自《中华读书报》张铁民/文

[center]
毛泽东和毛岸英[/center]

   中国自古代以来的经书典籍很多,想要人们一本本地读过去,恐怕就是搭上大半条性命都不算完事,古人所谓的皓首穷经,也就是这个道理了,那么这时要是有一张由读书多的人开出来的书单在手,那可就不一样了。这里就有一份毛泽东为他的儿子们开的一张书单,今日读来,颇有令人可玩味处。

  电视剧《延安颂》说到毛泽东给儿子写信寄书的事。确实,在延安时毛泽东曾两次寄书给正在苏联上中学的儿子岸英和岸青。1939年寄去的一批书,途中丢失了。1941年1月寄出第二批书时,他写信说:“关于寄书,前年我托西安林伯渠老同志寄了一大堆给你们少年集团,听说没有收到,真是可惜。现再酌检一点寄上,大批的待后。”少年集团,泛指和岸英、岸青一起读书的中国学生。

  这是一批什么书呢?毛泽东随信附了一张书单,并注明了册数。上面写道:“精忠岳传2,官场现形4,子不语正续3,三国志4,高中外国史3,高中本国史2,中国经济地理1,大众哲学1,中国历史教程1,兰花梦奇传1,峨嵋剑侠传4,小五义6,续小五义6,聊斋志异4,水浒4,薛刚反唐1,儒林外史2,何典1,清史演义2,洪秀全2,侠义江湖6。”

  细看这份书单,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高中外国史》、《高中本国史》、《中国经济地理》和《中国历史教程》,大概都是当时的中国教科书,可用来补充岸英他们只读苏联教科书的不足。《大众哲学》是书单中唯一的一本政治类书,毛泽东对艾思奇的这本著作曾反复读过,并和作者当面讨论过,认为写得通俗易懂,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及。这些都在意料之中。

  古典文学和历史小说在这份书单中占有很大比重,也是意料之中的。因为毛泽东自己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十分喜爱读这些书。这里的《三国志》恐怕不是陈寿写的记传体史著,而是罗贯中的《三国志演义》,1950年中华书局还曾以《三国志》为名出版。《精忠岳传》即清人钱彩编著的《说岳全传》。“洪秀全”即清末黄小配写的《洪秀全演义》,章太炎写有序。《清史演义》,当时流行有三种:陆士锷《清史演义》、蔡东藩《清史通俗演义》、许啸天《清宫十三朝演义》。毛泽东寄出的,很可能是蔡东藩的。1936年毛泽东致电在西安的李克农:“请购整套中国历史演义两部(包括各朝史演义)。”就是指蔡东藩写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

  《子不语》是清朝乾隆年间的大才子袁枚写的笔记小说,正编二十四卷,续编十卷,都是怪异的民间故事,包括神狐鬼怪、三教九流,长则数千字,短则几十字,如《四耳猫》一则仅两句:“四川简州,猫皆四耳。有从简州来者,亲为余言。”书名取自《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何典》是清乾嘉年间上海才子张南庄用英语方言写的讽刺滑稽小说,通篇描绘了阴曹地府里的形形色色的鬼。刘半农于1926年获得四十七年前的印本后,标点刊印,一年之内居然印发了两版。鲁迅对《何典》也非常感兴趣,曾感叹“访而不得”,故刘半农请他写序时,竟在1926年5月25日一天内写了《题记》和《为半农题记〈何典〉后作》两篇文章,并向日本友人增田涉推荐,被收入日本编印的《世界幽默全集》。

  毛泽东向儿子推荐《子不语》、《何典》这两种带有“野狐禅”味道的书,似乎有点出乎意料之外,岸英他们毕竟还是中学生嘛。但更令人意外的是,毛泽东居然寄出了好几部武侠小说。《小五义》、《续小五义》讲的是“七侠五义”后代的故事。《峨嵋剑侠传》类似著名武侠作家还珠楼主写的《蜀山剑侠传》。《侠义江湖》不知是否是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或《侠义英雄传》?现在风行的金庸、梁羽生、古龙等新派武侠,均源于这些武侠小说。武侠小说历来遭到正统派人士的贬斥,却在民间广泛流布,迟至近年才引起学界的重视。中华书局《文史知识》杂志设辟过“武侠小说漫谈”专栏,学者陈平原著有《千年文人侠客梦》一书,中国人民大学开设过“新武侠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讲坛。确实,青少年读一些武侠小说,有利于开发思维能力。试看那些剑侠,上天入地,修身寻道,仗义除恶,既是江湖社会的折射,又突破了时空界限和人力界限,跟西方当代影视作品中的“超人”、“魔幻”形象异曲同工,极具幻想力。而思维幻想力是思维创造力的基础。剑侠使出种种剑光斗武,或紫金色,或青白色,岂不就是激光武器?那些邪恶的剑侠,往往采集毒物用作武器,岂非就是细菌化学武器?

  武侠小说和《岳传》、《三国》、《水浒》、《洪秀全》、《薛刚反唐》等历史小说,是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在文学创作中的反映,前者多用浪漫笔法,后者多用写实笔法。浪漫的尚武,现实的英雄,构成了这些书的文化主调。而毛泽东的文化性格,正恰是充满浪漫气息和英雄气概的。反观时下为提高学生素质而推出的种种必读书目,谁会选入《子不语》、《何典》、《小五义》、《峨嵋剑侠传》、《薛刚反唐》等?这是胸襟所使然!

  《兰花梦奇传》,笔者查过一些资料,未见著录,望有识者补正。
 楼主| 发表于 2006-3-25 13: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兰花梦奇传》

来源:  http://www.cnelder.com/2005/12-21/103834.shtml  2005-12-21 10:38:34

   《老年文摘》12月5日转载了《中华读书报》张铁民的《毛泽东给儿子开列的书单》一文,文中提到《兰花梦奇传》一书,对该书“笔者查过一些资料,未见著录,望有识者补正。”现就我平时读书笔记所载,略作简介,以飨读者。

    《兰花梦奇传》系清吟梅山人所著,是一本通俗小说。作者塑造了几位女胜于男和个性鲜明的艺术人物形象,包括书中的女主人翁松宝珠和她的姊姊松宝林,以及她们的丈夫许文卿和李墨卿等。如该书第五十七回中,李墨卿和松宝林有一段对话,李墨卿讲到松宝珠昔日女扮男装,挂帅出征的形象:“满面威光,一团杀气,虽然姿容绝世,娇韵欲流,却是英气逼人,严威难犯。”而讲到松宝珠嫁给许文卿后,“至如今看起来,杀气化为柔情,威光变成媚态,当日令人可畏,今日令人生怜,而且贤淑无双,不像个掌兵权的,昔年气概,半点全无。文卿这样胡闹,她还是曲意逢迎”。松宝林听了冷笑道:“天下事是这样的,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人是贱的,况男人更不是东西,给一点脸就得意了。”言词犀利,十分泼辣。

    《兰花梦奇传》于1989年经闻今作了校点,1990年由齐鲁书社重新出版。闻今在校点后记中提到:毛泽东于1945年给其在苏联学习的长子毛岸英的信中,推荐并托人带去的书籍中,包括《兰花梦奇传》这本书。可见毛泽东对此书有不错的评价。
 楼主| 发表于 2006-3-25 14: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参看本论坛:
http://www.xlmz.net/forum/viewthread.php?fpage=1&tid=12069

二、 妇女论
6、网未破、鱼先死——析《兰花梦奇传》人物的悲剧色彩
发表于 2006-3-27 20:5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楼主的贴子写道:
     这是一批什么书呢?毛泽东随信附了一张书单,并注明了册数。上面写道:“精忠岳传2,官场现形4,子不语正续3,三国志4,高中外国史3,高中本国史2,中国经济地理1,大众哲学1,中国历史教程1,兰花梦奇传1,峨嵋剑侠传4,小五义6,续小五义6,聊斋志异4,水浒4,薛刚反唐1,儒林外史2,何典1,清史演义2,洪秀全2,侠义江湖6。”

——看来,从阅读内容来看,了解社会上的”窗外事“增强”对事物的判断和处理“的处事能力,对史籍不可不读;要深入了解社会,象黑幕小说一类的读物不可不读;要具有经天纬地、安邦治国的才能,养成忍辱负重、兼济天下的大器胸怀,尚武及经受磨难之作不可不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5-5-3 12:51 , Processed in 0.08199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