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718|回复: 6

[推荐] 卡夫卡专辑:一个流血的童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20 15: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卡夫卡到昆德拉》一个人的文学史

作者: 郑勇 来源:北京青年报   当代文化研究网 www.cul-studies.com  

  
      这部列入"三联讲坛"书系的专著,其实是吴晓东在北京大学开设了两轮的选修课的课堂录音整理稿。因而它保留了课堂上鲜活的口语色彩和即兴发挥、庄谐杂陈成分,这也让我们有机会了解这位中文系博士何以越界开设了一门外国文学课,而且这门课居然很受学生追捧的缘由。

  不论是学院派研究者,还是普通读者,都会有基于自己口味和标准而开列的20世纪小说家的"大师"及其"经典"作品的名单和排位。吴晓东在这本书中选择的是卡夫卡、普鲁斯特、乔伊斯、海明威、福克纳、博尔赫斯、罗伯·格里耶、马尔克斯、昆德拉这九位小说家,他们是否可以代表20世纪小说的最高成就,这首先就是一个因人而异的选择性问题。如果沿袭"趣味无争辩"的古训,或许可以说这本书也是"一个人的文学史"。但作者显然无意建构"20世纪外国小说史"这样野心勃勃的计划,他放弃了我们在许多文学史中看惯了的作家生平、时代背景、思想特点、艺术风格这样的模式,也因此避免了鱼目混珠人云亦云。吴晓东标记出了群星闪耀的20世纪文学天空下的九个驿站,这有些孤独的驿站风景构成了他心目中简明的文学地图;沿着这样的驿道,他行走的方式也非常直接:在选择自己心仪的小说家和欣赏的小说之后,结合作家研究和作品文本细读的诗学研究方法,尝试揭示小说的独特存在价值和小说家的个性与贡献,进而在更高层面上探讨他们和它们对小说写作的可能性的实验意义。

  这些20世纪小说所反映的人类的困扰与绝望、焦虑与梦想,所表现的人类生存的普遍性境遇和重大精神命题,固然值得关注,但这些小说家是如何表达世界的,亦即在小说形式上的创新性和无可替代性,显然吸引了本书作者更多的兴趣。这在对《追忆似水年华》的精到分析和对《白象似的群山》的细腻文本解读中不难体会得到。一方面大量援引作品细节和研究文献,一方面忠实于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文学感受,从这两端逐渐逼近小说隐秘的内核和小说家的内心世界,这样的研究在学院派风格之外,更具有一种读者视角的感性和亲和力。像《百年孤独》开篇对中国小说家的影响例证和"马孔多"与沈从文"边城"的平行比较这类即兴联想,则或许会给我们更多共鸣。

  (《从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纪的小说和小说家》,吴晓东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8月版,39.60元)
 楼主| 发表于 2006-4-20 15: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卡夫卡小说的意义?

来源:百度知道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023219.html

     近年来,学者们又从各个不同的层面,运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对卡夫卡的总体创作特征进行分析和概括。当然,对卡夫卡的总体特征的研究最终必定落实在对具体作品研究的基础上。多年来,我国学者对卡夫卡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的短篇小说《变形记》和长篇小说《诉讼》、《城堡》上。

    《变形记》是卡夫卡最早被译成中文的小说,在中国影响最大,通常被认为是卡夫卡的代表作。早在1980年就有学者指出,“一般认为这是一篇表现‘异化’主题的代表作。”[26]有学者概括道,“《变形记》的价值就在于它是兼备变形艺术手法和人的异化的文学主题、因而也是最为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这一主题的第一个作品。”[27]90年代后,学者们渐渐抛开“异化”说,开始从心理学、社会学、叙事学等多种角度来分析和阐释这篇小说,从而使我国的卡夫卡研究出现了一种新气象。

    《城堡》是卡夫卡最受评论界关注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早在1980年就由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成中文出版。据译者汤永宽介绍,他在60年代初就已译完全书,但译稿在整整尘封了15年后才得以问世。汤永宽说,这部小说“最富有卡夫卡特色”,它“笼罩着卡夫卡特有的那种神秘的、梦魇般的气氛。”小说“描绘社会等级森严,权贵高居于平民之上,使人可望而不可即,官僚机构密密层层,像迷宫一样,显得强大而神秘。”[28]叶廷芳曾多次在他的著作和文章中论及《城堡》,但他最为满意的论述《城堡》的文章,还是发表于1988年的《寻幽探秘窥<城堡>》。这是一篇研究《城堡》的力作。作者从多种角度分析和阐释了《城堡》的寓意和价值:内心经验的总结、恐怖权威的魔影、“异化”世界的速写、犹太人寻找家园的譬喻、人类寻找上帝的寓言、可望而不可即的真理的象征[29]。叶廷芳先生的这种评述应当是比较全面而又符合作品实际的。这以后,论述卡夫卡《城堡》的文章层出不穷。朱也旷认为,《城堡》符合“混沌学”的原理,“《城堡》中的混沌现象集中地表现在第5章及第15章”,“混沌现象改变了我们对理性世界的某些认识”[30]。刘国屏则认为,“《城堡》的最大特点在于它自始至终专注于某种人生景况的状写。[31]”曾艳兵、赵山奎则认为,《城堡》是一出“失重的悲剧与尴尬的喜剧”,一个“幻想的真实与真实的噩梦”,一场“形而上的疼痛与疼痛的游戏”[32]。

      评论界对《诉讼》(又译作《审判》)的关注仅次于《城堡》。1981年周建生就写了《试论<审判>》(《外国文学研究》1981年第2期),对小说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述评。一般认为,这部小说至少包含着以下三层意思:即小说中的“审判”既被人看作是对无罪的审判,也被人们读作是对有罪的审判,同时还被人们解释为对“审判”的审判。主人公约瑟夫·K 莫名其妙地在自己的寓所里被捕了,最后被判处死刑,这是对“无罪”的审判;K在上诉的过程中渐渐认识到,在这个罪恶的世界里,自己作为其中的一分子,作为这个罪恶世界中的一个环节,虽然为罪恶势力所害,但自己也在有意无意的为害他人,这便是对有罪的审判;在所有这些审判的背后还有一个最后的总审判,卡夫卡说:“我们发现自身处于罪孽很深重的状态中,这与实际罪行无关。《审判》是遥遥无期的,只是永恒的法庭的一个总诉讼”,[33]这就是对“审判”的审判。从“对无罪的审判”来看,小说主要具有的是社会批判意义;从“对有罪的审判”来看,小说的主要意义就在于它的自觉的伦理道德意识;从“对‘审判’的审判”来看,小说的意义便主要在宗教方面。
 楼主| 发表于 2006-4-20 15: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center]卡夫卡作品集[/center]
[center](在线阅读) [/center]               
来源:http://www.yifan.net/yihe/novels/foreign/kafukazpx/kfk.html

译 序
长篇小说
《审判》
《城堡》
中短篇小说
《大路上的小孩》
《欺骗农民的人》
《忽然散步》
《决定》
《到山里去旅行》
《单身汉的不幸》
《商人》
《心不在焉的眺望》
《回家的路上》
《跑着的过路人》
《乘客》
《衣服》
《拒绝》
《骑手的沉思》
《临街的窗》
《不幸》
《判决》
《伙夫》
《变形记》
《流放岛上一幕》
《新来的律师》
《乡村医生》
《马戏团顶层楼座上》
《往事一页》
《法律门前》
《亚洲胡狼与阿拉伯人》
《视察矿井的先生们》
《钦差》
《家父之忧》
《十一个儿子》
《兄弟谋杀案》
《梦》
《致某科学院的报告》
《苦难的开始》
《小女人》
《饥饿艺术家》
《女歌手约瑟菲妮或耗子民族》
《同醉汉的对话》
《大噪音》
《煤桶骑士》
《一场斗争的描述》
《乡村婚礼的筹备》
《乡村教师》
《老光棍布鲁姆·费德》
《桥》
《猎人格拉库斯》
《修建中国长城的时候》
《敲门》
《隔壁》
《一只杂种》
《日常困惑》
《关于桑霍·潘萨的真相》
《塞壬的沉默》
《普罗米修斯》
《城徽》
《波塞冬》
《集体》
《夜》
《拒绝》
《召募军队》
《舵手》
《鸢》
《考试》
《陀螺》
《小寓言》
《归乡》
《启程》
《律师》
《一只狗的研究》
《夫妇》
《算了吧》
《比喻》
《地洞》
 楼主| 发表于 2006-4-20 15:44: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纪的小说和小说家

来源:

[img=left]http://images.joyo.com/m/md_1123740f1.jpg[/img]
【作 者】 吴晓东
【出 版 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编辑推荐

      回顾刚刚逝去的20世纪文学;冠以经典的盖棺论定或许言之尚早。但吴晓东在北大讲坛上推崇的从卡夫卡到昆德拉这九位小说家,却无疑和得上大师;他在课堂上选作阐释分析对象的九篇作品也已经或终将被证明为不朽。因此,吴晓东对他心仪小说家的独具慧眼的研究、对他欣赏的小说的别有会心的解读.不失为一种对此世纪现代派文学的回顾和盘点。虽然作者无意经营小说史的架构,但其宏阔视野却有助于我们对百年文学脉络的整体关照和把握,进而领悟已经过去的这个“人类有史以来最复杂的一个世纪”对小说家及小说形式的深层影响,以及为什么20世纪的小说令人感到“阅读不再是一种消遣和享受;阅读已成为严肃的甚至痛苦的仪式”。

      本书是在北大开设的“20世纪外国现代主义小说选讲”课讲稿的基础上整理而成。讲堂上的即兴发挥和精彩议论,使本书在严谨缜密的学院派研究风格之外.更增添了几分满洒而感性的亲和力。对我们熟悉或热爱的小说与小说家,听听吴晓东博士如何评说,或许是一种有趣的“旧梦重温”。

作者简介:

     吴晓东,1965年3月生,黑龙江省勃利县人。1984年至1994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1994年留在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教至今。1996、1998、1999年分别赴日本、新加坡、韩国方学与讲学。主要讲授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小说、中国小说、中国现代诗歌、外国现代主义小说等课程。

主要著述如下:
《彩色插图中国文学史》(与钱理群等合著),中国和平出版社,1995年。
《阳光与苦难》,文汇出版社,1998年。
《20世纪中国文学名作导读·诗歌卷》,文本教育出版社,1998年。
《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诗歌卷》、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中国现代文学史》(与程光炜等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记忆的神话》,新世界出版社,2001年。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0世纪外国文学作品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镜花水月世界》,文本教育出版社,2003年。

-------------------------------
目录

绪论
第一讲 小说的预言维度:《城堡》与卡夫卡
第二进 回忆的诗学:《追忆似水年华》
与普鲁斯特
第三讲 20世纪的“圣经”:《尤利西斯》
与乔伊斯
第四讲 小说的情境化:《白象似的群山》
与海明威
第五讲 小说中的时间与空间
《喧哗与骚动》与福克纳
第六讲 迷宫的探索者:《交叉小径的花园》
现博尔赫斯
第七讲 “物化”的世界:《嫉妒》
与罗伯—格里耶
第八讲 魔幻与现实:《百年孤独》
与马尔克斯
第九讲 对存在的勘探:《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与昆德拉
参考书目
后记
------------------------
书摘:

卡夫卡的传记形象:地窖中的穴鸟

      在20世纪小说家中,卡夫卡的生平经历可以说是最平淡无奇的。1883年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布拉格,此后的一生中几乎没有离开过故乡,在布拉格大学读法律,以后在一家保险公司当职员,文学创作只能是算他的业余爱好。1924年(41岁)去世,生前只发表过一些短篇小说,重要的三部长篇《美国》、《审判》、《城堡》还有其他短篇都是他死后出版的。整理和出版这些小说的是卡夫卡的大学时代的好朋友布洛德。可以说没有这个布洛德就没有今天的卡夫卡。因为卡夫卡在死前强烈要求把一生所有作品全部销毁。结果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布洛德没听卡夫卡的,他把卡夫卡全部作品都保留下来并整理出版,就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十卷本《卡夫卡全集》(中译本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卡夫卡的创作生涯堪称是一种纯粹的个人写作状态。他的写作,不是为了在媒体发表,不是为大众,也不是为知识分子这一特殊群体,而是一种纯粹意义上的个人写作。但正因如此,卡夫卡才可能更真实地直接面对生命个体所遭遇的处境,写出人的本真的生存状态,并最终上升为一种2O世纪人类的生存状态。这种个人写作的方式与状态首先取决于他的生平经历,尤其取决于卡夫卡的性格。卡夫卡的性格是一种极端内敛型的性格,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典型的弱者形象,容易受到伤害,不喜欢与外界打交道。他在去世前的一两年曾经写过一篇小说《地洞》,小说的叙事者“我”很奇特,是个为自己精心营造了一个地洞的小动物,但这个小动物却对自己的生存处境充满了警惕和恐惧,“即使从墙上掉下的一粒砂子,不弄清它的去向我也不能放心”,然而,“那种突如其来的意外遭遇从来就没有少过”。这个地洞的处境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现代人的处境的象征性写照,意味着生存在世界中,每个人都可能在劫难逃,它的寓意是深刻的。有评论家说卡夫卡正是他的地洞中的一个小老鼠。卡夫卡写《地洞》时肯定把地洞想像为自己的生存方式。他有一段很重要的自白:
      我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是带着纸笔和一盏灯待在一个宽敞的、闭门柱产的地窖最里面的一间里。饭由人送来,放在离我这间最远的、地窖的第一道门后。穿着睡衣,穿过地容所有的房间去取饭将是我惟一的散步。然后我又回到我的桌旁,深思着细嚼慢咽,紧接着马上又开始写作。那样我将写出什么样的作品啊!我将会从怎样的深处把它挖掘出来啊!……
 楼主| 发表于 2006-4-20 15: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卡夫卡:从西方到中国

作者:曾艳兵
来源: 中华读书报  / 新华网  2003-06-04 15:05:36
  

     ——1981年底,钱满素先生满怀激情地写了一篇《卡夫卡来到中国》的文章,宣布卡夫卡终于在中国“安家落户”了。

  在西方,卡夫卡大约是在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受到世人瞩目的。卡夫卡生前几乎默默无闻,他的作品只有极少数是在他生前发表的。他的第一部小说集《观察》第一版共印了800册,5年后还有一大半积压在仓库里。卡夫卡自己说,在布拉格一家著名的书店里,几年来共售出了11册书,“其中10册很容易找到买主,因为是他自己买的,不过,他一直想知道究竟是谁买走了那第11册?”1963年,当卡夫卡80周年诞辰的时候,他的故乡举行了国际性的卡夫卡学术讨论会,会议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没有人能提出全盘否定卡夫卡的理由了。”这以后卡夫卡便成了世界上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作家。德国著名作家托马斯·曼便“将出自卡夫卡深沉的笔触之下的作品列为最值得一读的世界文学名作”。黑塞说,“我相信,卡夫卡也将永远属于那样一些人物之列:他们创造性地,尽管是充满痛苦地表达出了伟大变革的预感。”卡夫卡研究随即也就变成了西方的一门“显学”。

  在中国,长期以来读者对卡夫卡都是比较陌生的。

  就以笔者所看到的材料来看,中国最早提及卡夫卡的文章是由赵家璧译的德国作家Jacob Wassermamn撰写的《近代德国小说之趋势》,文章发表在《现代》杂志第5卷第2期上(1934年6月1日),文中有一小节为“犹太作家考夫加”:

  这里有一个天才的作家,包含所有这些特点的(指心理学小说的特点),便是考夫加。在广义方面讲,他的作品是最德国的……

  这是一位德国人,正巧是一位犹太人。

  有关卡夫卡的介绍,仅此而已。该文下面转而便开始论述犹太人对于文艺的贡献。并且,文中所说的卡夫卡是“一个德国人”,“他的作品是最德国的”,显然也不够确切。不知这是原文的问题,还是译文的问题。1944年孙晋三在重庆《时与潮文艺》第4卷第3期上发表了题为《从卡夫卡说起》一文,这大概是国内第一篇专门介绍卡夫卡的短文。文中写道:

  上次世界大战后,对英美文艺青年影响最大的是爱略特和乔伊斯,而在目前,那是里尔克和卡夫卡(1883——1925)了。……卡夫卡在现代文学既有如此影响,而在我国,他的名字却是全然陌生的,这未免是件遗憾之事。

  卡夫卡和里尔克同为生于捷克布拉哈的犹太人,他们同样的染上神秘主义的色彩,沉醉于人生晦涩的深奥,因此他们的倾向,仍是象征主义的方向,而走的路却不同于正宗的象征派。在小说方面,卡夫卡的影响,见之于寓言小说的勃兴。但卡夫卡型的寓言小说,并不是本扬(Bunyan)或施威夫特(Swift)显喻性的寓言,无宁可说是相当于梅尔维尔(Herman Melville)或杜思妥益夫斯基式晦喻性的小说,其涵义不是可以用手指所按得住的。卡夫卡的小说,看去极为平淡,写的并非虚无缥缈的事,而是颇为真实的人生,但是读者总觉得意有未尽,似乎被笼罩于一种神秘的气氛中,好像背后另有呼之欲出的东西,而要是细细推考,却又发现象征之内另有象征,譬喻之后又有譬喻,总是推测不到渊底,卡夫卡的小说,不脱离现实,而却带我们进入人生宇宙最奥秘的境界,超出感官的世界,较之心理分析派文学的发掘,止于潜意识,又是更深入了不知凡几。

  文中将卡夫卡去世的时间定为1925年,并声称里尔克是犹太人,显然有误;将卡夫卡归为象征主义小说家也显然不太确切,但文章对卡夫卡小说的寓言性特征的概括和分析还是颇为精彩和切合实际的。

  1966年,作家出版社曾出版过一部由李文俊、曹庸翻译的《〈审判〉及其他小说》,其中包括卡夫卡的六篇小说:《判决》、《变形记》、《在流放地》、《乡村医生》、《致科学院的报告》、《审判》。但这部小说集当时是作为“反面教材”在“内部发行”,只有极少数专业人员才有机会看到。“卡夫卡来到中国之初,只是在文坛入口处登了个记,未引起人们的注意,更谈不上发生什么显著的影响了。”

  以上这种情况直到1979年才有所改变。这一年《世界文学》杂志刊登了由李文俊翻译的《变形记》,并发表了署名丁方、施文的文章《卡夫卡和他的作品》。该文应该是国内第一篇比较全面而系统地评介卡夫卡的文章,文章作者似乎对刚刚过去不久的“文革”仍心有余悸,没有署真名。其实,丁方就是我国著名的研究卡夫卡的专家叶廷芳先生。据叶廷芳先生2001年4月7日对笔者介绍说,他在1964年才第一次听到卡夫卡这个名字。大约在1974年,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一家旧书店购得几本卡夫卡的书,其中包括《城堡》和几个短篇。后来他将这几本书送给了冯至先生。这是叶廷芳第一次接触到卡夫卡的小说。

  这篇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生平简介”、“主要作品”、“孤独的人和陌生的世界”、“艺术特点”,其目的旨在“就卡夫卡的生平和主要作品作一初步的介绍”。文章对卡夫卡的评介似乎只是放了一个试探性的气球:卡夫卡不属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因此我们不能以传统的现实主义的标准来衡量他,他“加深了对社会现实的‘挖掘尺度’,在艺术上他也扩大了艺术表现的可能性”。1980年《外国文学动态》发表了民主德国文艺批评家保尔·雷曼撰写的长文《卡夫卡小说中所提出的社会问题》,在文章前面有编者按:“近30年来,生前并不引人注意的奥地利业余作家卡夫卡在西方文学界越来越引起了重视,人们把他奉为现代派文学的祖师,20世纪最伟大的德语作家,等等。50年代前半期,当卡夫卡这股‘热’在欧美各国开始形成的时候,苏联、东欧各国是进行抵制的。但1957年以后,卡夫卡热的‘东方防线’被冲开了,不少原来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批评家也对卡夫卡作了肯定的评价。”同年,联邦德国著名文学批评家和文学史家汉斯·马耶尔访华。在北京大学的一次讲演上,被人问到,本世纪的现代德语作家中谁是最重要的作家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第一位是弗兰茨·卡夫卡,其次是托马斯·曼,第三位是布莱希特……。”他的这一论断当时“语惊四座”。随后,卡夫卡的幽灵便迅速在大江南北弥漫,在各种文艺刊物上出头露面。1981年底,钱满素先生满怀激情地写了一篇《卡夫卡来到中国》的文章,宣布卡夫卡终于在中国“安家落户”了。

  因此,可以说,中国的卡夫卡研究是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在短短的20年多年时间里,我国已出版关于卡夫卡的著述10余种,其中叶廷芳就有著译多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被誉为中国文坛独立特行的女作家残雪,1999年出版了一本专门解读卡夫卡的大著《灵魂的城堡——理解卡夫卡》(上海文艺出版社)。另外还发表了有关卡夫卡的论文200多篇,出版作品集几十种。而《卡夫卡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的出版,则是我国卡夫卡研究的一件“盛事”,也是我国卡夫卡研究走向深入和成熟的标志。
 楼主| 发表于 2006-4-20 15:5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术讲座] 20世纪外国文学流派及作家作品介绍

来源:http://www.jstvu.edu.cn/kfjy/jxzd/zy_kf_ben/hanyu/wgwxztipkj1.htm
[iframe]http://www.jstvu.edu.cn/kfjy/jxzd/zy_kf_ben/hanyu/wgwxztipkj1.htm [/iframe]
发表于 2008-3-31 09:3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卡夫卡之城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8年03月07日 16:36

  捷克首都布拉格号称“卡夫卡之城”,来到这里,不去卡夫卡纪念馆和故居,似乎有点儿说不过去。

  卡夫卡纪念馆在伏尔塔瓦(Vitava)河畔。下午三点半左右,一行四人来到纪念馆前,我独自买门票进去参观,妻和儿子、媳妇“识趣”,一起“躲”入对面的咖啡室等我。

  纪念馆并不大。二楼小小空间,展出了有关作家一生(包括亲人和朋友)的照片,以及手稿、信札等。室内光线阴阴暗暗。阅读着玻璃柜里陈列的手稿,耳际竟传来一阵阵老鸦叫声——大概要营造诡异气氛吧。陈列室内有个大银幕,录像光碟正重复播放着卡夫卡那个时代的旧布拉格市景。也是刻意营造的卡夫卡“变形场景”:随着背景音乐——是捷克现代音乐之父史美塔纳著名大型交响诗《我的祖国》第一首Vysehrad次乐段——但见黑白纪录片中,布拉格市景、建筑与人物不断被扭曲得“面目全非”。感觉中倒有点像面对挪威表现派画家蒙克(Edvard Munch)的名画《呐喊》。不过并非一个人因呐喊而变形,而是整座城市因呐喊而变形……

  出了纪念馆,夜色已扑面。妻还以为我陷入迷宫,无法脱身呢。

  次日去布拉格的犹太人旧区,竟然又发现“卡夫卡咖啡室”。(咖啡室隔邻为“卡夫卡协会”)也难怪:因为这儿才是卡夫卡的“大本营”——其故居就在附近。咖啡室倒还古色古香。触目尽是卡夫卡的照片,还有卡夫卡衬衫出售。论明星效应,布拉格的卡夫卡一点儿也不逊色于萨尔茨堡的古典音乐神童莫扎特。但莫扎特年轻时已名满萨尔茨堡和维也纳,而卡夫卡生前却默默无闻。这个荒谬小说的祖师爷大概做梦也想不到,自己逝世80年(还未到“百年”呢!)后会成为布拉格大红人吧?“货真价实”——哦,City of Kafka!

  卡夫卡故居街角墙上有作家的青铜浮雕:瘦削,神经质,一对大而黑的眸子。非常卡夫卡。

  附近广场也有卡夫卡书局。书局除了卡夫卡著作——他的作品毕竟不多——外,当然也卖其他书籍。我买了本卡夫卡的《致父亲》(一封作家生前从未寄出的长信),难得儿子要读他的作品,老爸当然义不容辞地也买一本卡夫卡小说集给他。

  昏黄街灯下,犹太人旧区特别寂寥凄清。卡夫卡死时不过41岁。但这却是“不幸中之大幸”:至少不像他两个妹妹一样在二战时死于纳粹集中营。他那最小的妹妹Ottla甫抵奥斯威辛即转入毒气室。想起在波兰参观的奥斯威辛集中营,背脊犹冒起一股森森寒意。(摘自新加坡《联合早报》,蔡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2 08:45 , Processed in 0.10248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