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湘里妹子学术论坛的朋友们拜年了!
兔飞猛进,幸福满满!
兔年说兔
2011-01-30 02:30:00 来源: 人民日报(北京)
“虎去神州添活力,兔奔华夏送春来”。喜庆的灯笼,欢响的鞭炮,农历兔年将至,可爱的小兔子蹦蹦跳跳迎面向我们走来。
兔,是哺乳纲、兔形目全体草食性脊椎动物的统称,有兔科和鼠兔科两个科,兔科有家兔和野兔之分。野兔最早出现在约6000万年前,距今300万年时出现了近代兔。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兔子(不包括鼠兔科)有11属55种。我国有草兔、东北兔、华南兔、塔里木兔 、雪兔等9种,其中分布最广的是草兔。
兔子是种可爱的动物,它性情温和,体态乖巧,可爱善良,孩子们最喜欢兔子,“小白兔与大灰狼”的故事孩子们都喜欢,“小兔子拔萝卜 ”的游戏孩子们最爱玩,“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白菜,蹦蹦跳跳多可爱”的经典儿歌,孩子们都会唱…… 但兔子它还有强健、敏捷的一面,譬如兔子飞跑起来,连狗都追不上,兔子急了也会咬人等。
所以,你得能读懂“兔语”。兔子有非常丰富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比如兔子躺在地上反身代表兔子心情很不错,感觉很舒适;而当兔子感到非常高兴时,会出现原地跳跃,在半空微微反身。如果你家兔子舔你的手,那是它在跟你说谢谢!如果兔子不喜欢你去抱它碰它,它就会发出咕咕叫,你再不停止,就可能会被咬!
我国有着悠久的兔文化历史,在民间也流传着许多关于兔子的成语故事、歇后语、儿歌等。《孙子兵法》中有“动如脱兔”,《三国演义》中有“马如赤兔,关公千里走单骑” 之说。有关兔的成语典故还有白兔赤乌、东兔西乌、获兔烹狗、狡兔三窟、守株待兔、兔死狐悲、兔犬相争、见兔放鹰等等。
关于兔子的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也有很多,其中的《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放到兔年来说,很有意思。我国古代流传至今,在月亮上,陪在嫦娥身旁的有只可爱的玉兔。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探月工程的一步步深入实施,中华大地出现了一次又一次的“火箭升空追玉兔;‘神舟’驾雾会婵娟”。你看,神话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是如此之近!
在我国,农民很喜欢养兔子。兔子浑身是宝,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兔毛可以做成柔软保暖的衣物。兔肉低脂肪高蛋白,蛋白质含量高达21.4%,是一种很好的盘中美味。
兔子抗病能力强,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家兔耐粗饲料,养殖成本低。2010年,我国兔产品市场活跃,价格高,效益好,兔毛、兔皮、兔肉三大产品价格都处于新世纪以来的历史最高位。专家介绍,下一步,我国家兔养殖应当进一步推进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提高兔产品质量,开拓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2011年,我国的兔产业能否在“本命年”迎来又一个发展的春天呢?
喜兔年初露春色,继虎岁大展宏图。兔年来了,让我们再出发!
兔年说兔儿爷 活泼可爱逗
2011年02月03日 09:24:52来源:温州网–温州日报
虎啸神州辞旧岁,兔跃中华迎新年。兔为十二生肖之一,排行第四,为卯。所以,今年农历年也称兔年。由于兔子的外形独特,性情温和,体态乖巧,动作灵敏,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视兔子为吉祥之物,是个可爱善良的形象。
“兔”,是动物兔的象形字。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说:“兔,兽名,像距后其尾形。”其甲骨文、篆文描画的正是“兔”的长耳短尾的形象。由“兔”字派生出的汉字不多,但很有特点。例如,冤,《说文解字》解释说:“冤,屈也。”意为兔子在网罗栅栏之下,不能逃脱,只有屈从,不能舒展。引申为冤屈。于是,有“冤枉”、“不白之冤”、“鸣冤”、“申冤”等一系列词语。而兔子居有冤之首,可见可爱的兔子最值得人们同情。
兔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神话中的嫦娥奔月,与之相伴就是玉兔。人们虚拟出一个凡人不可企及的“广寒宫”,让玉兔在桂花树下抱铁杵捣药,降福人间。《诗·召南·兔置》中说:“肃肃兔罝,椓之丁丁。”意思是说,装好张张捕兔网,敲打木桩响叮当。可见在先秦或更早以前就有兔子的文字记录了。而我们常见的“兔死狗烹”一词,则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意思是兔子死了,猎狗就被煮了吃。比喻事情成功以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杀掉。由此可见兔子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
历史上与兔有关的诗词很多,比较著名的有唐代王建的《宫词》:“新秋白兔大于拳,红耳霜毛趁草眠。天子不教人射击,玉鞭遮到马蹄前。”诗中赞美幼小的兔子“睡态”可掬,令人可爱,还劝导人们不要随意伤害兔子。元代袁桷的《舟中杂咏》:“家奴拾枯草,走兔来相亲。生来不识兔,却立惊其神。”这首诗,描绘了兔子的纯朴可爱,以及人和动物之间的相亲相爱,表现了诗人对一切生命的怜惜之情。
老百姓称兔子为“兔儿爷”,兔子衍生出来的中国文化备受人们喜爱,也有不少人供奉“兔儿爷”以祈福、消灾。对做事不符合常规的行为断定:“兔子尾巴长不了。”对欺负弱者的人警告说:“兔子急了还要咬人呢。”对那些这山看到那山高的人说:“千羊在望,不如一兔在手。”给孩子讲童话故事,几乎都有大灰狼和小白兔的故事,都会教孩子念:“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不开不开就不开,妈妈没回来”的歌谣。
因为兔子的可爱,所以在浩瀚的中国文字海洋中,也形成了诸多关于兔子的成语。我们耳熟能详的有:兔丝燕麦、白兔赤乌、兔死狐悲、狡兔三窟、兔头獐脑、全狮搏兔、玉兔银蟾、狼奔兔脱,以及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兔子不吃窝边草等。
可是,我还要为兔子申冤。它那对“红眼”,常被人们理解为“红眼病”。兔子眼红并非嫉妒别的生物,而是它的致命弱点。据科学考证:兔子眼大,眼珠突出,现浅红色,长在头部两侧,属于全视野。但由于眼睛离得远,不能立体成像,无法判断物体移动的远近,以致视力不强,是个典型的近视眼,所以才有了“守株待兔”的诞生。
兔年说兔,确实有趣。兔子的形象,也由于新的一轮生肖的到来变得更加可爱。在兔年来临之际,玩味兔文化也别有一番情趣。
兔文化趣谈
“兔”在中国是一个美好的字眼。它既是人的生肖之一,也与人类的生命、人们的美好的希望密切相连。
“兔”,是动物兔的象形字。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说:“兔,兽名,像距后其尾形。”其甲骨文、篆文描画的正是“兔”的长耳短尾的形象。
由“兔”字派生出的汉字并不多,但都很有特点。
例如,“逸”是一个会意字。兔子跑得快称为“逸”。《说文解字》等书都认为“逸”字表示兔子“善逃”。
这表明,兔子当之无愧的长跑冠军。
于是又有“奔逸”、“逃逸”、“逸失”、“游逸”、“隐逸”、“安逸”、“逸闻”、“超逸”等语汇。
三只兔叠在一起组成一个汉字,表示跑得飞快的样子。
“冤”字则替善良的兔子“鸣冤叫屈”的标志。
《说文解字》解释说:“冤,屈也。”意为兔子在网罗栅栏之下,不能逃脱,只有屈从,不能舒展。引申为冤屈。
于是有“冤枉”、“不白之冤”、“鸣冤”、“申冤”等一系列词语。而兔子居有冤之首。
可见可爱的兔子最值得人们同情。
“兔”与“菟”相通。“菟”就是牵藤寄生的草本植物“菟丝”,也叫“菟丝子”,又名“女萝”,或写作“兔丝”。
“兔”添“土”旁为“堍”,指桥梁两端靠近平地的部分,即上桥之处。
“兔”与十二地支中的“卯”对应,汉代王充《论衡》说:“卯,兔也。”二者组成我们的生肖“卯兔”。
“卯”的本字描画的是草木出土萌芽的形象。《说文解字》说:“卯,冒也。二月,万物冒地而出。”在十二时辰中,“卯”时是指早晨5-7时。
因此,“卯”表示春意,代表黎明,充满着无限生机。
“柳”体现着“卯属木”之意,于是有“春风杨柳”。
“茆”,是一种水草。又形容有时草丛生,茂盛的样子。
“昴”,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
“泖”,指水面平静的湖塘。
“铆”,表示将物体的部件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上述这些字,都直接间接地与“兔”相关。或由“兔”引申而出。或与“兔”的性情相合。
与兔有关的歇后语也还有不少,如:
兔儿爷满山跑——还是归老窝
兔子不吃窝边草——留情(青),比喻不伤害乡亲邻里。一般用天贬义。
兔子爬坡——往上梭
兔子的腿——跑得快
兔子的耳朵——听得远
兔子的嘴——三片儿
兔儿吹笛子——嘴不严
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兔子不点灯——自亮
兔子跟着月亮跑——沾光
兔子看人——红眼了
兔子拉犁——心有余而力不足
兔子靠狼靠牙——各有各的谋生法
兔子跑到羊群里——小而精
兔子撵乌龟——赶得上
兔子转山坡——迟早还得回老家
兔子吃草——光哆嗦
兔子跑到麻地里——横竖都是躺
兔子逃跑——不回头
兔儿爷洗澡——一摊泥
兔丝子爬秧——胡爬乱抓
用生肖纪年,是自古以来普遍认同的历法,被称之为“十二生肖文化”,我国数千年文明史就靠它串联起来,已经成为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
“虎去神州添活力,兔奔华夏送春来”,“兔年”来到了,红彤彤的对联,欢响的鞭炮,大红的灯笼,处处洋溢着新年的喜悦。
“兔子”以其机敏驯良,乖巧可爱的秉性,早已成为人类的朋友,老百姓一直把它视为吉祥之物。我国神话中的《嫦娥奔月》,与之相伴就是玉兔。人们虚拟出一个凡人不可企及的“广寒宫”, 让玉兔在桂花树下抱铁杵捣药,降福人间,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古之文学作品常将“玉兔”喻为明月, 有“金乌西坠、玉兔东升”,“冰兔半开魄,铜壶微滴长”之说。《孙子兵法》有“动如脱兔”;《淮南子》有“兔子走火如马则追风逮日”;《三国演义》有“马如赤兔,关公千里走单骑” 之说。
唐诗中有《小白兔》一首,“新秋白兔大于拳,红耳霜毛趁草眠。天子不教人射击,玉鞭遮到马蹄前”。明诗中有《白兔》一首,“夜月丝千缕,秋风雪一团。神游苍玉阙,身在烂银盘。露下仙芝湿,香生月桂寒。姮娥如可问,欲乞万年丹”。作者通过人与白兔共鸣和态度,从侧面揭示了小白兔的静美与可爱,手法十分高妙。民间艺术则称“兔”为“兔儿爷”, 穿着大将军行头,造型生动诙谐,威风凛凛地骑在老虎背上,深受儿童喜爱。
科学家说:兔子是纯洁草食动物,皮毛呈洁白温润之色,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兔制食品没有禽流感,没有”疯牛病”,也没有有害的添加剂,是畜牧业中的一块净土。兔还是盘中美味佳肴,兔肉含低脂肪高蛋***质为21.4%,兔肉含磷脂是胆固醇的25倍,磷脂是大脑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磷脂的软化和弹性作用,可缓解动脉硬化,降低冠心病、高血压的发病率,促进儿童大脑发育,使青年人肌**性期延长,青春常在。这是猪、鸡、牛、羊肉不可与之相比的。因此专家预言,21世纪,人类需求蛋白质的三分之一将来源于兔肉。
兔子的经济价值较高,兔毛为一纺织品重要原料。兔皮也是一种重要的皮革原料,可制成柔软保温的衣、帽、手套为人类御寒。兔毛还是文房四宝中毛笔的主要原料。农民喜欢养兔, 兔子抗病力强、对环境适应性好,耐粗饲料,繁殖力强,养殖成本低,兔子不危害人类和环境,曾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过出贡献。
兔子常常作为医疗实验用,为人类的科学事业献身。由于兔子的毛色纯白,耳朵长大,皮肤柔软,颌下具肉髯,被毛浓密,血管清晰,便于取血和注射,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实验动物。
兔子还有很多特性,值得我们人类效仿和思考:
兔子有长而又发达的后肢,前后肢比例为5∶9,故善于攀缘,善于跳跃,善于奔跑,现代科学发现,兔的奔跑时速可达70多公里,比马跑得还快,有时连虎豹也奈何它不得。
中国有句成语:“兔子不吃窝边草”,讲的就是兔子顾及生态环境,保护好自己的生存地盘,具有环保意识。小精灵留住窝边草不吃,窝边草是用来藏身用的,把它吃了,岂不是把自己暴露在敌人眼里自取灭亡,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
成语说:“狡兔有三窟”,讲的就是兔子具有“忧患意识”,凡事都必须留有余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兔子刨土打出三个洞,为自己准备三个藏身之所,以谋求避祸之道。杜甫白说:“鹏碍九天须却避,兔藏三窟莫深忧”。
人们嘲笑兔子:“该长的不长,不该长的却疯长”,当指兔子的耳朵和尾巴吧。兔子耳朵虽然长,却不干“包打听”的坏事。其实兔子耳朵长大而又可摇动,便于侦听四方的声讯,兔子“听觉灵敏,嗅觉敏锐”,在夜间数百米内能体察周围动静,以便及时保存自己,避免灾难。而成语“兔子尾巴长不了”,是断言各种不良现象必然短命,原意与兔子毫不相干。
有只不幸的兔子撞昏在树上,被某君捡了便宜,讲的是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成语“守株待兔”告诚人们不要死守狭隘经验,墨守成规,不知变通……
西欧各国称兔子为“大哥”(Brother Rebbit),是亲切的吉祥物形象。著名小说《兔子彼德的故事》、《天鹅绒似的兔子》,把善良聪明的兔子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表达了人们希望弱小者以智谋战胜强大而愚蠢的对手的愿望,影响曾曾风靡一时。
在外国体型最大的兔子当数俄罗斯巴河河谷一带的巨兔,它体长一米,重十公斤左右,堪称兔中之王。赤兔在我国少见多怪,但在东非的灌木丛林中,一种毛色红褐的赤兔确实存在不少,属兔科红兔属,奔跑速度极快。
在兔子的世界里,也搞女王世袭,母兔当家长,主宰部落,公兔只不过是个“保镖”,负责保护家庭妻儿安全和领地不受侵犯。
而兔子那对“红眼”常被人们理解为“红眼病”, 兔子眼红并非嫉妒别的生物,而是它的致命弱点。据科学考证:兔子眼大,眼珠突出,现浅红色,长在头部两侧,属于全视野。但由于眼睛离得远,不能立体成像,无法判断物体移动的远近,以致视力不强,是个典型的近视眼。还有兔子是个典型的“色盲”,对世界没有彩色视力,它和大多数哺乳类动物一样,如狗、马、鹿一样,没有彩色视力,这也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科学家说:在哺乳动物中,只有灵长类能够识别色彩。其它的动物,则只能见到黑、白、灰三种颜色。
兔年说兔的秘密:世界上第一只兔子从哪儿来
2011-01-31 09:21:55 来源:现代快报网络版 作者:张兆群
[提要] 亲缘关系分析说明,这类动物与现代意义上的兔形目组成了一个姐妹类群,也就是说,它们应该具有最近的共同祖先。渐新世(距今3000多万年)发现了没有争议的兔科与鼠兔科成员,如我国内蒙古发现的鄂尔多斯兔(兔科)以及内蒙古、甘肃等地发现的中华兔(鼠兔科)。


大约5000万年前的原始兔子复原图

兔子的跟骨上有个奇特小孔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兔子艾米,如果它还健在,完全可以充当兔子家族的代言兔
兔子长着一对可爱的大门牙吗?
错!其实它们有两对门牙!
我们现在家养的小白兔,是土生土长的吗?
错!其实它们是欧洲种!
跑得最快的狗能追上跑得最快的兔子吗?
错!兔子能以微弱优势逃出生天!
新春至,我们送走了虎年,迎来了充满希望的兔年。说到兔,无人不晓。“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关于兔子的儿歌总是伴随着我们童年的记忆。守株待兔、狡兔三窟……每个人都可以顺口说出不少有关兔的成语。可是,我们真的对兔子很了解吗? 其实不然,有些貌似简单的问题,却让人难以回答,比如兔子的祖先是谁,什么时候开始有兔子,兔子是怎么来的?这些问题实际是生物学上的课题,要想知道答案,我们还是先看看科学家是如何解释的。
关于兔子不得不说的秘密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首先要严格界定什么是兔。俗称的兔在生物学上是指哺乳动物纲兔形目所有类群动物的总称。这个类群有两个现生的大家族:长着长耳朵的兔科,耳朵短圆、样子像老鼠的鼠兔科。
这两个家族在许多方面很相似,并且区别于其他的类群。养过小白兔的朋友都知道,兔子长着类似老鼠的一对大门牙,但人们可能不一定注意到,在这对大门牙的后面还有一对很小的圆柱状的小门牙。另外,兔形目的头骨上有类似于窗格的很薄的骨头或者一个大的空腔。在所有的现生兔形目种类以及古老的化石类群的跟骨上,科学家还发现一个斜向穿过的孔。这个很不起眼的小孔是兔形目中独有的,并且在很古老的化石上就已经存在。
5400万年前,兔子就出现了?
兔形目起源问题可以细分为两个:最早的兔形目化石是什么?它们有可能起源于哪个类群?
首先,最早的兔形目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随着新的发现和研究的深入在不断地更新。就在几年前,发现于我国河南卢氏县的卢氏兔还被认为是最早的兔形目化石。但是近年来,大量的新发现不断填补着人们对兔形类演化过程认识的空白,也更接近于发现最早的兔形目化石。 2008年,一个由美国、印度、比利时等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报道了他们在印度的最新发现:一块跟骨与一块距骨,时代为距今5300万年的始新世早期。这两块小骨头已经具备了兔形目的特征,并且存在跟骨孔。通过化石标本的对比分析,科学家推测,在该时期兔形目可能已经分化出了兔科与鼠兔科。
但是毕竟这两块小骨头提供的信息有限,做出这么大的推论显得证据太不充分。无独有偶,就在同一年,两位俄罗斯的古生物学家发现了蒙古国的一件上臼齿标本,他们根据天兔座的第一颗星,命名为厕一兔,这件标本的年代也是始新世的最早期。他们认为,这是目前发现的兔形目最为原始的新属种,应当起源于混齿兽目的一支,可能接近于模鼠兔。
2007年,我国科学家在内蒙古二连发现了保存较好的兔形目标本,命名为道森兔,它们的年代达到了5400多万年。道森兔显示出的特征介于模鼠兔类与现代意义上的兔形目之间,已经具备了兔形目所特有的两对上门齿,一对下门齿,跟骨上也存在跟骨孔,应该是目前已知的最为原始的兔形目化石。
那么,什么是模鼠兔呢?
模鼠兔,由著名小哺乳动物学家李传夔先生研究,取名于其类似于鼠兔。化石发现于我国安徽省潜山县的古新世地层中,时代距今约6000万年。这类动物与兔子一样长有两对上门牙,但是不同于只有一对下门牙的兔形目与啮齿目,它们具有两对下门牙。另外,科学家在蒙古国以及我国的内蒙古还发现有一类称为索兔的动物,它们与模鼠兔类似,也同时有两对上门牙和两对下门牙。新的研究表明,索兔不仅在牙齿上与兔形目有相似之处,而且跟骨的形状也相当,但是不具有前面提到的跟骨孔。索兔与模鼠兔共同组成模鼠兔科。
亲缘关系分析说明,这类动物与现代意义上的兔形目组成了一个姐妹类群,也就是说,它们应该具有最近的共同祖先。目前已有的资料显示,模鼠兔与兔形目的分化时间应当早于5400万年。
兔子的起源史曾是一笔糊涂账
从时间序列上,模鼠兔类出现的时间,要明显早于所有已知的兔形目类群。目前普遍认为,兔形目的分化从始新世(5500万年前)才开始。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酝酿,到早始新世晚期至中始新世,兔形类出现了一个非常明显的分化过程。迄今,仅在亚洲就已有十余个属的化石标本被发现,包括以前认为的最早兔形类卢氏兔、壮兔、戈壁兔、沙漠兔等。由于已发现的标本保存状况不是很理想,以及这个时期还是兔形类分化的早期,大多数属的高阶元分类地位都存在争议,即它们是兔科或鼠兔科,还是已灭绝的科?哪个支系演化出了后来的兔科、鼠兔科?
在这些争议中,链兔的分类地位问题最具有代表性。1923年,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中亚考察团命名了在蒙古国三达河发现的链兔。当时,他们根据标本上的牙齿齿式与后期的兔科相当,暂时将链兔归入兔科。这种划分后来得到了一定的支持。有人研究了下牙齿的釉质层显微结构,认为链兔的结构与兔科的一致。在研究我国甘肃党河流域发现的化石时,瑞典科学家步林全面分析了头骨与牙齿上的特点,认为链兔毫无疑问应该归入鼠兔科,从链兔经由中华兔而演化出后来的鼠兔科成员,另一种意见认为是兔科与鼠兔科的近祖类群。还有人干脆将链兔归入已灭绝的古兔科。
为什么北京猿人只吃野兔却不吃小白兔?
渐新世(距今3000多万年)发现了没有争议的兔科与鼠兔科成员,如我国内蒙古发现的鄂尔多斯兔(兔科)以及内蒙古、甘肃等地发现的中华兔(鼠兔科)。
与始新世亚洲作为兔形类起源与分化的中心不同,兔科的演化中心在渐新世之后转移到了北美,鼠兔科则从渐新世晚期开始在欧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大约在700万年前,北美洲与欧亚大陆的白令路桥重新打开,为兔科成员返回欧亚大陆打开了通道,异兔与次兔进入欧亚大陆,开始了扩散。可能从500万年之后,它们逐渐向现生类群演化。现在的兔科分布最广的是野兔属,不过,野兔的起源问题还没有解决。在我国,兔属的最早成员大约在100万年前左右,其后在大量的古人类化石地点发现野兔的伴生,如著名的周口店北京猿人地点就产出了大量的野兔化石。
需要指出的是,现在家养的小白兔与野兔是不同的家族,它们属于穴兔属。这个属的最早记录发现于西班牙与法国,大约距今350万年,并一直在欧洲演化发展,直到约60万年前才出现了现生穴兔种。在我国不仅没有穴兔的化石发现,也没有现生的野生穴兔存在。所以有人推测我们的家养兔是从欧洲直接引进的。
正像前面介绍的,有关兔子的历史仍然存在大量的谜团,这一方面需要古生物学家不断发现更多保存更好的化石标本,另一方面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也为探究兔的起源与演化打开了一扇充满希望的窗口。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晚新生代哺乳动物的研究。)
给你发一张:兔子的名片
我们这个大家族,俗称兔子,是兔形目兔科动物的通称。如今,兔科动物有9属共50种左右。其中兔属的队伍最壮大,有20多种,林兔属有12种,岩兔属4种,其余6属都只有1种,它们分别是山兔属、粗毛兔属、苏门兔属、穴兔属、琉球兔属、火山兔属。所有的兔兔们加起来,构成了整个兔子家族。
在我们的大家族中,只有兔属的动物终生在地面生活,善于奔跑。初生幼兔身上有毛,眼睛可睁开,有听觉,不久便能奔跑,可随母兔出窝活动。其余8个属均属穴兔类,穴居生活,后腿不太长;幼兔出生时身上没有毛,眼无法睁开,没有听觉,直到7天后才长毛,睁眼后方有听觉,故需要母兔精心照顾。
我们兔子是陆栖动物,无论是荒漠、荒漠化草原、干旱草原,还是热带疏林、森林地带,都能看到我们活动的身影。不过在中国,只有9种兔属的种类。
我们的性情温和,胆子很小,昼伏夜出,白天潜伏洞中或暗处,夜间四处活动觅食。由于我们没有尖牙利爪,也没有硬甲和犄角保护,只能靠灵敏的听觉和敏锐的视觉来随时观察周围动静,一旦有风吹草动,立即靠长而有力的后腿逃之天天。我们的奔跑速度很快,跑得最快的能达到每小时72千米,要知道,世界上跑得最快的狗,才能达到每小时70千米。另外,我们的很多同胞具有极强的挖洞本领。它们在地下的家有许多连通的通道,还有多个出口,常从这个洞口进入,而从另一个洞钻出。所以,中国古代有“狡兔三窟”的成语。(编辑 蔡明奕)

玉兔迎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