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15|回复: 2

声调的困惑之5---7 音高的社会个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13 19: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音高个性的形式

  为了进一步比较声调的个性差异,我们先从使用的角度去观察声调的各种不同的情形。同一个声调调型可能在以下的情形下发生表现形式的不同:
1,在不同的构词中;
2,在不同的句子中;
3,在不同的语气环境中;
4,不同的发音人(如性别、年龄等的不同);
5,不同的发音状态(如发音速度的快慢);
6,不同的发音环境(如人群嘈杂或者肃静的环境);
......
  这些不同情形是语言本身的特性决定的,这就是语言的灵活性本质决定的。灵活性是语言的基本要求,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存在这样的情形:一个意思总是不只存在一种表达方式,而是同时存在着多种表达选择。多种表达选择的存在给语言增加了一种特性——灵活性,可以说,灵活性是语言的基本要求。
       语言灵活性的实现是通过语言的各种组件(句法、词法、音法等)的灵活性来完成的。作为语言组件的语音同样是一种灵活性的织体,语音中任何一个音节都不是一个模样而是多种模样。从听觉的角度来看,人们能够从人山人海中辨认出是某个人而不是另外一个人在说话,这说明了概念上完全相同的音节在语音实际中是如何地千差万别。从语音实验中记录到的单个音节来看,没有任何一个音节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反复地发相同的一个音节,同样地没有任何一个音节是相同的,这说明了音节这个概念是一个包含了灵活性概念。同样地,作为音节组件的音节调亦是一种多样性的织体,音节调的多样性同样是语言的基本要求。
 楼主| 发表于 2006-7-13 19: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声调的困惑之6——音高的自然个性的基础

参见本人的《音节调的调体调缀现象》:
http://www.eastling.org/bbs/more ... 3003&syid=15292

       因为声调这个概念存在着这么多的内部差异,为了分析声调各种个性的特征,有必要对声调寄以存在的音节音高这个东西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就是对音节内部的音高变化继续做更低一层的分解,这样才能得到声调的个性是怎样地差异的。同时,由于这是对现代语音学中的“声调”这个概念的质疑,所以,本节的讨论不使用“声调”这个概念,而把音节内部的音高变化的整体称之为“音节调”,音节调包含了声调和语调自然属性的各种形式。同时(注:本贴还试图打破元音/韵母、辅音/声母所产生的歧义,因为另设一套声母/韵母这样的概念有戏弄中国学人之嫌!所以,这里把两套概念等同起来看待,但为了照顾到一般的中国习惯,下文的论述中仍使用声母/韵母这些名称,但实际上,这些名称在本文中的使用与元音/辅音的概念完全等同,特此注明)

一,韵母的细分
    在这里之所以不叫做韵头和韵尾,是因为韵头和韵尾是建立在严格的音素基础之上
的概念。按照现代教科书的解释,韵母由韵头(介音或称介母)、韵腹(主元音)和韵尾组
成,这种划分是按韵母中音素的功能角度出发而得到的结论,这样的划分是不考虑组成音
节的各种音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实际上,音节中的音高变化与各个音素并不总是一致,
因此这样的细分法不利于分析音节中音高的变化,在这里,我试图用韵母受声母影响的程
度的级的差异来对韵母进行细分(将在下文详细讨论)。
   这里把受声母影响较大的那部分韵母称为韵体,而受原声母影响不太大的那部分韵母
称为韵缀。韵体和韵缀是从韵母的音征的观察角度得到的结论,在组合韵母的音节中,韵
体并不总是跟韵头一致,韵缀也并不总是跟韵尾一致。
二,声母对韵母影响
    音素的发现是人类的伟大科学成就,是成就西方文明的决定性的智慧成果。但就不
同音节中的相同音素而言,不论其实际的声音听觉效果还是语音实验在中记录的声谱都是
不同的,如元音“i”,独立音节发出的“i”和组合音节“in”中发出的“i”实际上是不
同的,“in”中的“i”已经完全改变了音素“i”的发音特点,这一点任何人只要稍微注
意比较一下就能理解,就是“in”中的“i”具备了声母“n”的声学特点,而这种特点就
叫做音征。
三,音征
    音征这个概念可能具有两个不同层面的含义,其一是听觉水平的,是人的耳朵能够
听辨出来的明显的差别,其二是物理水平的,是物理仪器能够测量得到的明显的声音波谱
的差异。这二者是宏观相一致的,但听觉对物理声音的感知存在一定的误差,这种误差还
受到听觉心理经验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二者又存在微观的不一致。
   声母(频率)音征,(见图1),

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整个音节的发音进程中到了韵母阶段后的相当一段时段内仍然可
以看到原来声母的波谱特征,这些波是在元音共振波中的更高频率波,这些波与音节前面
的声母频率完全一致,这清楚地说明了韵母带有声母的声谱特征。需要说明的是,高频波
需要更高的采样率才能记录到,录音的采样率越高则这种波谱特征越显现得清楚。
   音强音征(见图2),

从图中可以看到,音节的音强曲线有一个明显的主体音强时段,位于音节的前端,和一个
较弱的音强时段,位于音节的后段,就象一条尾巴。

[韵体韵缀区别的发声生理基础]

一,音节的动作特性
    音节的发音动作是一个一气呵成的过程,虽然音节中各个组成音素依序出现,但它
们是相互作用的。完整的音节的发音过程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生理特点,即:都有一个闭合
和打开闭合的过程,其闭合的根本原由就是声母的发音动作,单纯的元音音节可以理解为
零声母+韵母结构的发音过程。
二,声母动作时限的生理
    音节,就其功能要求来讲是不受任何时间的限制的,只要人生理上可以做得到,各
种语言的任何一个音节都可以发成任意短或者任意长的时间长度。然而声母却不是可以任
意做得到的,这是因为声母的生理动作本身就是一个闭合和打开闭合的过程,声母表现的
声音特征本身就是一种打开闭合的一种态势。音节发音中,元音在声母打开闭合的同时发
出声音,这才使音节具有不同的声母特性,这也最终产生了人类语言的复杂多样性,辅音
是人类声音种类增多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声母打开闭合的后,口腔的张开程度逐渐增大,当增大到一定的宽度的时候,口
腔的开放就达到了极限,不能再增大了,口腔变成了一个自由开放的空气通道,就是说,
不同的声母的口腔闭合情形最终都会成为一种相同的空气通道,因此,不同声母组成的音
节,其声母音征最终都会达到相同,如:“ta”、“da”、“ka”、“sa”,尽管这些音
节在发音开始的时候口腔的闭合情况是不一样的,但是,随着音节发音时间的延长,到后
期它们的嘴形是完全一样的。
    从口腔发声的气流变化情况来看,当声母打开闭合的时候,气流急促是这段时期的
特点,随着声母打开闭合的不断增大,口腔气流也逐渐减速,当口腔打开到极限的时候,
气流也就达到最缓。从这点来看,不同的声母的口腔气流急缓情形最终都会成为一种相同
的速度的气流情形,因此,不同声母组成的音节,其声母音征最终都会达到相同。

[音节延长的语音学原理]

   既然音节是无限延长的而声母却是延长受限的,那么,为什么音节可以实现无限延长
呢?问题的关键在于零声母,零声母是一种口腔完全开放的“闭合”过程。
一, 零声母
   因为[汉语拼音方案]是不区分零声母和无声母的,而且普通话的半声母“w”和“y”
的拼音法则是“w”里面包含了韵母“u”和“y”里面包含了韵母“i” ,为了在讨论的时
候避免跟普通话的半声母“w”、“y”以及无声母三者造成不必要的概念混乱,以下的讨
论暂时用一个专用的零声母符号“~”代表任何不同零声母情形。
   从发音的动作上看,零声母音节是一种口腔完全打开的发音过程,它没有真正的闭合
和打开闭合这样的过程。但从口腔的气流变化上看,零声母跟无声母是本质不同的,零声
母有一个主动送气的过程,而无声母(纯粹的元音发音)则没有主动的送气。大概现今汉
语诸语种中零声母和无声母有严格区别的语种只有闽南次方言海南话(零声母与无声母的
区别见:http://www.pkucn.com/viewthread. ... ge=1&highlight=

   观察一个音节(如ti)的发音延长过程就会发现,在一个长音节“ti”的整个发音过
程中,按声母“t”的时长可以将整个音节分成两个部分,即前段的“t”音征部和后段的
无“t”音征部。而前段的“t”音征部的发音是一个完整的“ti”的发音,后段的无“t”
音征部实际上的发音完全相同于“~i”音节的发音。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延长了读音时间
的音节“ti”的读音实际上是“ti~i”这样的一个音节。
   观察各种音节的发音延长过程就会发现,如“ta”、“da”、“ka”、“sa”,它们
延长读音时的实际发音分别是“ta~a”、“da~a”、“ka~a”、“sa~a”。就是说如果我
们只听到这些不同音节的后半部分“~a”,则它们的听觉效果是完全一样的,它们的声音
波谱也是完全一样的。这些音节读音的不同部分是它们的前部分(“ta”、“da”、
“ka”、“sa”,即韵体)而不是后部分(“~a”即韵尾)
   这样,我们最终明白了延长读音时间的音节的本质:在声母发声结束后,是零声母替
代原来的声母而起声母音征的作用。这个结论是十分重要的,它给我们提供了划分韵体和
韵缀的语音物理心理依据。
   结论:
   1,韵体是音节中受原来声母作用的那段韵母,位于音节的前段,它的时长等于声母
的时长;
   2,韵缀是音节中不受原来声母作用的那段韵母,位于音节的后段,它的时长为任意
时长,它的时长受零声母的控制。

[音节的调性]

   不论是声调还是语调,都是音节的一种音高属性,所以,在这里我把声调和语调统称
为音节调。音节调具有两个最基本的声音特性,即音高和音长。   
   一个音节发音的整个音长中,其音高高度(这种音高是指相对音高而不是指绝对音
高,当然,绝对音高更不一致)并不是总在一致,在各种语言、各种语句、各种词汇、各
个具体的音节中(汉字)并不总是一致,它是一种变化的过程,音节的这种变化的音高过
程就叫做音节调。(音节调这个概念适合于世界上任何语言的任何音节)
   音高是声音的高低。它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发音体振动得快,声音就高,发音
体振动得慢,声音就低。音节中音高的本质是元音的一种频高,音高和元音是一体的,就
是说音高和韵母是一体的。

[调体和调缀现象]

   基于韵母可以划分为韵体和韵缀认识,相对应地,音高也可以划分为韵体的音高和韵
缀的音高。我在这里,把韵体的音高进程叫做调体,而把韵缀的音高进程叫做调缀。
   定义:
   1,调体是音节中受原来声母作用的那段韵母的音高进程,位于音节的前段,它的时
长等于声母的时长;
   2,调缀是音节中不受原来声母作用的那段韵母的音高进程,位于音节的后段,它的
时长为任意时长,它的时长受零声母的控制。

[调体和音节调的关系]
   1,调体的区段性。调体是音节调中的一段音高时程,音节发音不论多快,调体也必
然是一段音高时程而不可能是一点音高,一点音高是不可能形成音节调的。所以,调体必
然包含起始音高和结尾音高两个音高点。这个特点说明了用“5”或“2”这样的一点式音
高值记录方法是不科学的。
   2,调体的音节主体性。调体是音节调中完全包含整个音节的所有音素发音的最小音
高时段,由于它跨越了所有的音素,因此它具有整个音节的全部调性特征;
   3,调体的稳定性。调体是音节调中特性最固定不变的部分,由于调体是韵体的发音
部分音高,受声母发声动作的局限性,调体是不可能发生音高改变方向动作的的。
   4。调体的单向性。由于调体是不可能发生音高方向的改变,所以,音高是单向的,
就是说,调体的音高变化方向有并且只能有三种,即:
1,平行音高变化;
2,上升的音高变化;
3,下降的音高变化。
这种单向的音高变化的特性是由于声母发音动作的不可逆向的一次性完成的特点决定的。
这说明了表示调体的音高变化需要并且只需要两个音高点就可以准确地表示。所以,调体
是不可能出现折调调型的。
[调体的分类]
   调体的音高变化由于起始音高点到结尾音高点的进程所处的高低位置又可以分成两种
音高变化类型:高音区和低音区。所以,调体的类型至少可以有6种:
   1,高音区平行调型;
   2,高音区上升调型;
   3,高音区下降调型;
   4,低音区平行调型;
   5,低音区上升调型;
   6,低音区下降调型。
[调体和调缀的关系]

   1,调体是音节调中完全包含整个音节的所有特征的最小音高时段,而调缀则不一定
包含整个音节的所有特征;
   2,调体是音节调中特性最固定不变的部分,而调缀则是音节调中随音节的使用环境
不同而相应改变的部分;
   3,调体至少可以有6种类型,而调缀由于它的起始位置是由调体的结尾位置的音高决
定的,所以,调缀有并且只有三种音高变化类型:
   (1),平行型调缀;
   (2),上升型调缀;
   (3),下降型调缀。

[音节调的记符表示]

   音节调有两个基本的特性,即音高和音长。音高我们还是用赵元任先生的五度标调法
来表示,但是,赵元任先生的五度标调法只是说明了音节调的其中的一个基本特性——音
高,而音节调的另一个基本特性却没有任何交代。这对描述音节调型变化的特点显然是不
够准确全面的。
   根据调体和调缀的音高变化特点,我们知道,调体用两点法来表示,即“XX”格式,
就可以做到准确无误了;而调缀用一点法来表示就可以做到准确科学了,所以,调缀用
“X”格式来表示,但为了在标示的时候对调体和调缀有所区别,我们在调体和调缀的表达
式中间用一个“ - ”来隔开,所以,音节调的表达式为“XX-X”格式。

   必须承认,现代语音学并没有认为声调、语调可以再细分为调体和调缀或者这样的划
分有什么必要。但是,我上面的论述就是为了证明音节调分解为调体和调缀的观点并不是
我自己的主观捏造,而是有足够的客观依据的,调体和调缀是语音的一种客观存在。认识
调体和调缀对认识不同语种的声调、语调,乃至轻声、儿化音的本质以及它们的内在关系
是极其重要的。如,看到“214”这样记录的一个调型就知道这是不科学的,这显然是把
“语腔”当作“声调调”来看待的结果,“语腔”是一种临时的音节调变化情形,而“声
调”则是一种相对固定的音节调。
 楼主| 发表于 2006-7-13 19: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声调的困惑之7——音高的自然个性例析

   现在我们返回到上面的问题:
但是,我想问一组例子(仅严格要求到声语调):
普通话:看戏(kanxi)
粤    语:自私(jixi)
英    语:let me see
我请问:普通话的“戏”、粤语的“私”和英语的“see”之间有没有可比性?


   根据现代语音学对汉语声调的定义,普通话的“戏”属于普通话的第四声去声(调值51),而粤语的“私”属于粤语的第一声阴平(调值55),而英语的“see”按英语的轻重音节之分由于是单音节单词所以是重读音节。似乎这些是不可以比较的,但是,我们根据上面的分析知道,汉语的声调定义本身就是不够准确的,所以,我们根据《语音学的学术模式》中的思考方法对这些音节调进行分析,即分别从生理层面、物理层面、心理层面和社会层面对它们进行比较,如果它们存在不可分割的共性则它们之间存在可比性。

   我们先来剖析一下粤语的“私”属于粤语的第一声阴平(调值55)

1, 从物理的角度讲,
   一个音节发音的结束,其声音的能量逐渐衰减是必然的趋势,这就产生了音节尾部的下降的音高变化,形成55-3或55-1的音高变化。可以说,高音区的平行调的调尾必然下降。当然,音高和音强不是同一回事,但是,音强却影响到了音高的感知,因为音强太弱则不论音高有多高也不会被人们听辩出来,所以,音强和音高在听觉中是成正比关系的。

2, 从生理的角度看,
   一个音节发音的结束,其声带和其它控制发音的肌肉就松弛是必然的,声带松弛的过程会引起音高的降低,这就产生了音节尾部的下降的音高变化,形成55-3或55-1的音高变化。可以说,高音区的平行调的调尾必然下降。

3, 从心理感知的角度看,
   人们对音节的调高变化的注意力可能并不是整个音节而是音节的一部分,如果把注意力集中在音节的前半部分,则所感知到的调型就是55;如果把注意力集中在音节的后半部分,则所感知到的调型就是53或51。所以,是心理感知决定了对声调调型理解的不同。

   从上面的声调的自然属性“物理、生理、心理属性”上看,我们可以看到,55调发音成51是一种语音实际中的必然,所以说,“高平必降”是音节调的必然规律。即使不考虑这个调型的社会因素(如语气等)也属必然,因而这两个音高型实际上是一体的。所以,争论“粤语阴平的调值到底是55还是51”实际上是毫无意义的!

   上面的分析从一个音节的高音区平行调型的发声生理、物理和听觉心理的角度出发,可以发现,音节的高音区平行调型的音节尾部出现一个下降的音高变化是必然的自然趋势。这种情形完全适合于普通话的“戏”和英语的“see”的情形。既然55和51这两个调值是一体的,那么,普通话的第四声(去声)的调值是55还是51呢?这里有两个问题:
1,“粤语阴平的调值到底是55还是51”这个问题完全没有必要争议,因为粤语声调体系中没有冲突的第二个调型,但是,在普通话的声调体系中却有另外一个调型的调值是55(就是第一声阴平)与之冲突,我的结论是现代汉语语音学对普通话第一声阴平的取值不正确(参见: http://www.pkucn.com/viewthread.php?tid=162990&extra=page%3D4 中#10皮扎诺的回复);
2,55还是51这两个调值哪一个更接近标准?这个问题将在下面的讨论中用调体和调缀分类的方法,以及新的问题[声调的特性与功能],来证明55比51更接近于标准的声调调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12 06:12 , Processed in 0.10398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