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619|回复: 9

百余新生家长露宿清华(组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21 22:4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新京报(北京) 2006-08-21 01:56:55 

核心提示:上百名家长在送清华新生上学时,因周边宾馆爆满,最后露宿校园。清华学子们对此反应不一,有同情者,有问责者。学校表示,已尽力安排家长住宿。

本报讯(记者徐春柳实习生朱开云)上百名家长在送清华新生上学时,因周边宾馆爆满,最后露宿校园。清华学子们对此反应不一,有同情者,有问责者。而学校对此表示,已经尽力安排家长的住宿。

家长露宿引学子关注

8月19日凌晨4点23分,一个网名叫大胃李的学生在水木清华的BBS上贴出一篇题为《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文章。作者在帖中展示了6幅关于学生家长睡在清华大学紫荆公寓前足球场上及周围门廊走道上的图片。大胃李在帖中表示,自己半夜觉得睡不着,就爬起来拿着相机去了操场上,没想到看到了这个场景,想想两年前的自己和父母,他感到辛酸,就把他们拍下来放在了水木清华的BBS上。

大胃李的帖子在水木清华社区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截止到记者发稿,有将近180人参与了跟帖。在跟帖中,有网友表示对这些家长送孩子上学还睡草坪非常感动,也有的网友表示学校在这方面比较冷漠,缺乏人情味,希望能引起校方的关注,以后面对类似问题能够有应对方案,不要让送学生上学的家长再睡操场。

学校称已尽力接待学生家长

昨天下午记者到清华大学采访了部分学子。一位张姓学生则表示,家长千里迢迢送学生上学,自己又不肯多花钱住学校的旅馆,表示非常感动,自己希望学校能够拿出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最好拿出一些空宿舍。而一位柳姓学生表示,自己同情学生家长,但是也不能都怪学校,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现在天气不是很冷,家长愿意睡在外面,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学校周边的招待所已经住满。

清华大学学生处负责人韩老师则表示,新生是在17日、18日这两天开学的,在接待学生家长方面,学校已经尽了很大的努力,但是住有学生的宿舍是没法开放给这些新生家长的,而周围的招待所基本已经爆满,所以造成了这种情况。

记者在清华大学周边的招待所了解到,17、18日这两天客人非常多,基本爆满。

故  事

河南家长老张露宿学校3天

昨天凌晨2时许,在清华北门紫荆公寓附近的操场上,只有来自河南漯河的老张一家还睡在操场上。

“这两天开学了,家长们都陆续回了。我是因为没买着票,不得不在这儿再过一夜。”老张介绍,前两天在这操场及附近的空地上,睡有上百名家长。老张的儿子考上了清华大学电子系,一家人高高兴兴地一起来到北京。17日报名之后,打的在清华附近转了两个钟头,都没找着宾馆,全满了。“我就想睡在学校的操场上吧,反正也是夏天,又不下雨。”老张说。

一开始,老张的孩子不同意爸妈睡在操场上,一是因为心疼父母,二是对同学们也不好意思。但后来看到睡在操场上的家长很多,也就不得不同意了。同学们给家长送来了铺盖,一家睡得还算安稳。

“20日晚上8点的火车回河南。”老张说,孩子考入清华送孩子,露宿操场心中还是喜悦。(来源:新京报)


如果进城住宾馆,对于一些务农的家长来说费用太贵。图/水木清华BBS


除了操场,体育馆门前也有家长露宿。


上百名家长睡满操场,原因是周围宾馆已满,无力进入城区居住
发表于 2006-8-21 22:53: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现象会出现也是正常的!

不过,学校可以安排家长于学生挤在同一宿舍里同宿算了!也不至于露宿在广场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8-22 11: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此弱智家长 也能养出上清华的子女

作者: 老汉
来源:http://bbs.163.com/shishi/2383557,32.html


  有一句夸人的话叫做:虎父无犬子。有一句骂人的话叫做: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不管是夸人的也好骂人的也罢,总之人们相信一点:对于人类来讲,遗传是很重要的。基因学也证明了这一点。

  看到横七竖八露宿在清华校园里来自全国各地的家长们我在感动之余不禁有点失笑继而有点悲哀。感动的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些家长们含辛茹苦将孩子送进了名校还不放心,恨不得和孩子一起进入课堂一同享受高等教育——这样的心情我们已经不好意思再多责备什么了除了理解还是理解吧。可是对于人们对清华大学接待能力的不足而发出的怨言我就感到非常好笑了——清华是教书育人培养国家栋梁的场所,也没有听说什么时候就成了“超级保姆”的接待中心了。虽然我们的教育产业化已经进展到让有着数百年资本主义经验的国家目瞪口呆的地步,但是好像还没有听说哪个高等学府开辟了投资赚钱的新领域搞起了接待来了。

  而对于某些学子提出的希望学校能够采取一些措施空出一些空宿舍来收容千里迢迢送自己来上学的父母的呼吁——我几乎要把眼珠子抠下来塞耳朵眼里了——这是人话吗?你才想起来为家长不辞辛劳送自己上学还舍不得花钱住旅馆而心疼了?那么你在清华住哪里啊?你怎么在夜幕降临的时候想不起来腾出你的床铺给生你养你的父母睡个安稳觉?你怎么不陪着你的父母在蚊虫叮咬中度过漫长的夏夜?我想对于一个能够考上清华的学子来说,理解这一简单道理的智商应该是有的吧。在面临困境的时候只会想到要别人为自己的舒适让路,眼睛只会盯着别人的脸色,我们培养这样的人才有什么用?从小到大的思想品德课都白上了!

  还有那些家长们的智商也非常值得怀疑——如果连学校的旅馆都住不起的话还硬打肿脸充胖子带着孩子来北京凑什么热闹?没钱出门就老实在家呆着呗。这样一来不明摆着考验自己孩子的孝心明摆着让自己的孩子在道德上失格被人耻笑了吗?再者,如果学校或者周围的旅馆即使满员了,偌大一个北京城还没有一个容你们住宿的旅馆?——你们倒是在无数的同情声中满足了自己为了孩子能吃苦受累而获得称赞的虚荣,树立了一个个高尚无私一切为了子孙后代的当代中国父母的伟大形象。可是殊不知你们这样的举动将置您的孩子于何等不孝之地?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庆幸这样低智商的父母还能培养出这么高智商的学子来。可是我们同样也看到了,低情商的父母却没有能够教出高情商的子女来。四年之后我们看到的也许又是一批新的高智低能的劣质产品。在当前大学生就业苦难的大环境中,如此产品有谁愿意接受?

 楼主| 发表于 2006-8-22 12: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送儿上清华自己露宿校园 新生家长好苦(图)

来源: 四川在线 2006-08-22 10:35:43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消息专家表示,陪读是一种溺爱行为,家长应锻炼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高校迎新系列报道

  可怜父母心

  虽然离各大高校新生正式报到开学还有一段时间,可不少新生纷纷提前到校,以适应和熟悉新环境。儿行千里父母忧,记者昨日在蓉城多所高校采访时发现,很多新生报到时,都是父母为他们提行李、打扫寝室、张罗日常生活用品等等。还有一些家长甚至放弃休息时间或干脆请假,在学校附近租一间月租房,陪护孩子从中学时代顺利过渡到大学时代。无独有偶,上百名家长送孩子到清华大学报到时竟然露宿校园。

成都现场

            家长陪读惹“火”月租房

  近日,成都各大高校附近的短租房生意异常火爆,甚至出现了“断货”的现象。位于建设路的电子科技大学附近一家房屋中介老板邹娇向记者道出其中的缘由:“每年开学前,租月租房的家长特别多,他们送小孩过来读书,一般要等小孩报完名并正式上课后才离开。”在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以及四川师范大学新校区,记者发现,短租房生意都十分火爆。

  张钥家在秦皇岛,今年被四川大学录取。因为从未独自一人出远门,其母王秋阳一路陪伴女儿来到成都。王大姐告诉记者,自己是专门向单位请假陪女儿来成都报名的,母女在学校附近找了一间月租房暂时住下。“这样方便照料女儿,等到陪她办完入学手续,正式上课以后我就回去。”因为现在还没有到报到时间,王大姐与女儿每天吃完早餐,就到市区各个地方转转,熟悉风土人情。

  在电子科技大学,陪伴小孩来报到的家长刘女士表示:“我们家从娃娃高中起就全程陪读了,如果娃娃需要,再陪伴娃娃读完大学也不是没有可能,只要娃娃好,以后有出息,我们做家长的再累、再辛苦也无所谓!”

  送儿上学家长勒紧裤带

  随着全国各大高校开学日期的临近,我省众多考到外地的新生也陆陆续续踏上了奔赴远方的求学之路。记者昨日在成都火车北站广场上看到,许多学生在父母的陪同下,背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往火车站赶。父母提着行李满头大汗,儿女两手空空紧随其后,这在火车站广场上形成了一道“风景线”。

  昨日上午9时左右,家在雅安天全县的唐中富、唐华两父子紧跟“陪读大军”在候车大厅候车。无意中,记者从父亲唐中富口中得知,父子俩的家在天全县一贫困山村,儿子唐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吉林大学。“我们是农民,儿子从小到高中毕业,最远就是到过雅安市,眼下学校报到了,我和他妈都不放心儿子一个人去那么远的地方,中途还要转车。”唐中富提着一个编织口袋,里面装的全是为儿子准备的冬衣和棉絮。他说,为儿子读书,卖掉了家里的所有牲畜,还向亲戚朋友借了几千元,这次送儿子到长春读书又借了一千元,“路程太远了,儿子从来没有独自远行,再加上一个人揣那么多学费坐火车太危险了,再苦再穷,就是勒紧裤腰带也要亲自送儿子去报名。”唐中富如是说。

北京现场

  送儿上清华百余家长露宿校园

  一张草席,一条被单,幕天席地,100多位送孩子前往清华报到的家长,在周遭旅店爆满的情况下,居然在清华大学校园里露宿而眠。一则发表在清华大学BBS上的文章,和几帧家长送孩子清华入学露宿校园的图片,昨日成了各界争相关注的焦点,家长爱子心切露宿街头却让人感觉有些辛酸。

  一人读书十余人陪送

  8月17日,是清华大学本科新生入学报道的日子。三千多名2006级本科新生在老师、学长们的带领下踏进了清华大学。在新生入学的同时,许多家长和亲友也随同而来,新生的陪同者少则一二人,多则十几人,总数达七八千人。校园内的招待所和校园周边的旅馆全面爆满,新生家长和亲友的住宿成为一个难题。

  可怜父母露宿操场中

  前日凌晨4时,水木清华的BBS上出现了一则让人有些辛酸的帖子,一个网名叫大胃李的学生在网站上贴出了题为《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文章和图片。图片中,一床草席成了床,一张床单成了被子,有些家长甚至幕天席地,没有席子也没有被子,就地在清华大学校园的草场上(上图)、体育馆门前等地露宿。

  一位文学院的王姓女生告诉记者,中午她还在和同学讨论这个话题,今天在学校的BBS上看到了这个消息的时候,她挺吃惊的。她认为,这种状况也让学校和政府今后有所准备,避免在今后的新生报到期间出现这么让人鼻酸的场面。也有学生认为,事情已然发生,仅仅责怪家长是不够的。学校至少可以开一两间教室让他们安身,也比在外露宿好得多。

      反复劝导家长还是要送

  清华大学学生公寓负责人就此表示,很多外地新生的家长担心孩子的旅途安全,亲自送子女来校报到,这种心情可以理解。学校对于迎新工作历来高度重视,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工作程序和严格的工作机制,学校会尽最大的能力,保证每一名新生到校报到时都能得到很好的服务,一般情况下并不需要家长送子女入学。他表示,在寄给每一位新生的报到须知中,也明确提醒,学校的住宿接待条件有限,希望家长和亲友不要送新生来京。据广州日报

专家视点

  应给孩子独立生活的机会

  针对孩子读书,家长陪还是不陪这个问题,记者昨日采访了多名新生家长。家长刘先生认为,孩子还没有完全成熟,自控能力很差,学习和生活的自理能力也很差,如果有家长陪读,不仅可以在生活上给他们相应的照顾,不会因为这些生活琐事而耽误学习,还可以避免他们因无人管教而荒废学业。

  也有家长对送孩子读书和“陪读”持反对意见。他们普遍认为:父母过度参与其实是一种溺爱,会使许多中学生缺乏自理自立能力,更缺乏吃苦精神。

  而接受采访的新生们90%以上选择不要家长送和陪。

  “父母陪读不仅让子女失去了本来不多的锻炼机会,也极易让他们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使他们在生活和精神上都长期依赖父母,成为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四川省教育学会研究员纪大海对此指出,家长担心孩子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疼爱不等于溺爱,对于孩子普遍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的现状而言,陪读只会让他们的能力变得更差,从而弱化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他们今后面对人生挫折的应变能力,并失去独立人格,可能会危害孩子的一生。

  “露宿操场”的遗憾

  上百名家长在送清华新生上学时,因周边宾馆爆满,最后露宿校园。炎夏时节,在清华的草坪上睡一晚,或许是一件浪漫的事。但舆论还是被不大不小地挑动了。清华大学新生接待方面存在的不足,真的能引发国人如此关注吗?这件事真正挑动人们神经的,还是那个老话题:可怜天下父母心。

  按照一位睡在操场上的家长的说法,孩子考入清华送孩子,露宿操场心中还是喜悦。相信那些露宿校园的家长们心里都怀着喜悦,为了孩子他们愿意吃任何苦头,更别说夏天露宿清华这样的事了。但事情不止于此,好多家长都是从小就不让孩子吃一点苦头,过度地呵护乃至溺爱,不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这样一种状况,在当今中国,尽管有许多人不断大声呼吁要改变,却有愈演愈烈之势。为什么父母要千里迢迢送孩子上学?为什么睡在操场上的是“上百家长”而不是“上百学子”?人们看到这样的场景,会自然地联想到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中国的新生代独立性如何,吃苦耐劳的精神如何,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本来,家长送孩子上学不算什么事,上百家长露宿校园也没什么,如果这些孩子有足够的独立性,家长送孩子上学就是一次愉快的全家旅行;如果这些孩子没有受到过度呵护,家长露宿校园就是一次浪漫。但事情没有这样简单。因为我们看到的总是被小心呵护着的孩子,以及“自虐”般地付出和奉献的家长———露宿草坪也觉得高兴。

  大学新生入学,对孩子来说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门槛。家长们其实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考验一下孩子独立办事的能力,让孩子吃些苦头,往往是更好的锻炼。不过我们看到的,仍是家长露宿校园这样的事,这不免让人觉得有些遗憾。文华记者王迪实习生刘银编辑:邱波南部:15名大学新生获“甘露” 2006-08-22 06:24:06高校开学临近学长摆摊日赚新生数百元图2006-08-21 02:18:08自贡市向贫困优秀大学新生发放助学金 2006-08-1807:20:20德阳贫困新生领到资助金2006-08-16 08:55:07高校新生开学时将全面复查 2006-08-1009:51:37
发表于 2006-8-22 21: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此弱智家长 也能养出上清华的子女 >>是谁写的?
真想给他两巴掌
发表于 2006-8-25 17:3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说!

第一,家长睡操场与孩子无关,孩子不可能把家长留宿在宿舍里面,这应该是不允许的。
第二,其实家长心里很幸福!
如果我的孩子考上了清华,我就在清华荷搪边放歌一晚上!
那情景犹如范进的“哇噻,我中了!”
其实那时的我一定好幸福好幸福!
发表于 2006-9-3 12:28:22 | 显示全部楼层

甘肃一大学校门百辆豪华车送子女入学

来源: 西部商报   2006-09-03 01:00:57

100多送子女车辆停放大学门口 部分是公车私用    

  核心提示:昨日上午,甘肃政法学院门口,停了大概有100多辆送子女上学的车辆,造成了交通严重堵塞。而这些车辆中,有一部分是公车私用。

100多辆送子女上学的车辆云集在甘肃政法学院附近,而这些车辆中有一部分却是公车

时间:昨日
地点:甘肃政法学院门口附近


本报记者 金奉乾 为您摄影报道 昨日上午,甘肃政法学院门口,停了大概有100多辆送子女上学的车辆,造成了交通严重堵塞。而这些车辆中,有一部分是公车私用。


家长给子女搬东西


公车排队停放在路边

目击:百辆车挤“瘫”交通

昨日上午10时许,随着甘肃政法学院新生报名工作的开始,来自全省各地的莘莘学子开始了紧张的报名工作。根据群众的举报,记者来到甘肃政法学院大门口附近,看到眼前的景况惊呆了:来自各地的豪华轿车却将这里堵得满满的,从上午10时开始一直到下午5时,学校门口东西约1公里,交通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现场一:医疗急救车送人进校

记者发现,诸多车辆中间居然还停放着一辆车号为甘L·11445的急救车,该车装有警灯,车体非常崭新,车身上写有:“华亭县第一医院、国家农村巡回医疗车”的字样。记者欲向该司机询问究竟时,司机加大油门立即离开了。

就此,昨晚6时许,记者采访了华亭县第一医院总务科的李科长。以下是记者与这位李(音)科长的对话:

记者:甘L·11445的车是华亭县第一医院的急救车吗?据群众举报该车送学生去报名,该车是不是受医院的指示送人去报名?

李科长:你说的急救车就是我们医院的车辆。该车是被医院派到兰州进行车内设备改装,我们医院的鲁副院长的孩子考上了甘肃政法学院,因为都是去兰州的方向,鲁副院长就随车一起前往,只是顺路而已。

现场二:镇委书记公车送子女

记者还发现,在诸多的车流当中,一辆甘E·12238的黑色桑塔纳轿车一直在现场未动,50多岁的老师傅躺在车内休息。于是记者向这位司机师傅了解情况。据司机杨永德介绍,这辆车是天水市麦积区渭南镇的车辆,是镇党委书记王全仁送孩子到兰州报名的。他们镇上只有这一辆办公用车。当记者问及万一干部下乡怎么办时,杨师傅表示,近处干部们可以步行,远处只有搭乘当地的私人面包车了。对于这种情况的性质,对方表示属于公车私用。

晚上7时许,记者打电话给渭南镇办公室,一位值班人员接了电话,并承认了昨日王书记带车到兰州给孩子报名的事实。

严禁公车私用 “一把手”带头

就昨日公车接送子女报名的情况,记者向甘肃省纪检部门作了反映。据了解,甘肃省纪委办公厅已经于2005年下发了《关于严禁领导干部私自开公车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单位“一把手”带头执行“禁令”。 严禁领导干部私开公车;对所有车辆统一集中管理,非工作时间车辆一律停入车库或在指定地点存放。对于昨日的情况,纪委将做进一步的调查了解。
发表于 2006-9-4 15: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见怪不怪的现象!

发表于 2006-9-13 16: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怜天下父母心——送儿上学去(组图)

来源:新京报(北京)2006-09-13 15:38:01
 
手里拉着旅行箱,肩上挎着行李包眼睛盯着儿女,脸上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不顾汗如雨下,不顾旅途疲劳,一边问着“××大学怎么坐车”,一边往上捋一捋滑落下来的行李包裹……

每年8月底9月初,在大学新生报到的时间段,大学里都会迎来从全国各地汇集来的庞大的家长送学队伍。这时候,校园里最惹人注目的往往不是新生,而是送学的家长。每每这个时候,也总是让人感叹,可怜天下父母心。


9月4日晚,华中师范大学佑铭体育馆内,300名送新生的家长入住在校方免费提供的室内大地铺上。每一年的大学新生入学期间,家长们往往不远千里送子上学,成了高校里一道温馨而又无奈的风景。陈卓 摄


9月3日,北京大学,送学的家长与孩子合影,爸爸的脸上一直挂着欣喜的笑容。


9月9日,北师大新生报到,父子两人在寻找新生注册登记处。校园里,背着大包行李的总是家长们。


9月9日,北师大新生报到,家长看守着行李等待新生办理注册手续。离开了家,这些刚刚走出家庭开始独立生活的孩子们还要学会很多。


9月3日,北京大学食堂,藏族学生扎西次仁的姨母疲惫不堪。从小父母双亡的扎西次仁,由姨母带大,这次姨母送他来报到,下午才到北京,由于无法找到旅馆,晚上只好在食堂留宿。


9月6日,西南政法大学新生报到,学生报到处,被拦在门外的家长焦急地望着前方的孩子,学校的4000新生带来了8000家长。史宗伟 摄

8月19日凌晨,网名“大胃李”的学生在水木清华的BBS上贴出一篇题为《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文章,附带6幅经济困难的新生家长睡在清华大学紫荆公寓前足球场上及周围门廊走道上的图片。这一事件在媒体的报道下,“家长该不该送新生报到”迅速演变成为全国性的大讨论。但是热气腾腾的争论丝毫没有阻止家长送学的脚步,各地新生家长挤满校园、贫困家长无处住宿的报道依然铺天盖地。

8月30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5500多名新生,迎来了2万名家长。清华、北大有关方面也曾经透露,每年新生数量不过3000人左右,但陪同前来的家长却达8000人。

家境好的新生家长通过各种方式住进了宾馆酒店。而对于家庭贫困的新生家长来说,住宿却成为心头之痛。于是,各个高校纷纷开放餐厅、体育馆等公共场所,接待经济困难或暂时没有寻找到住处的新生家长。华中师范大学新生报到的第一天,300名贫困生家长凭学生的录取通知书入住在校方免费提供的体育馆室内大地铺上。
看到家长一张张热切而喜悦的脸,没有人能够狠心拒绝这些送学的家长。即便他们身无分文,也一样心存骄傲陪着孩子来大学报到。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贫困家长根本没考虑过到了大学后怎么住宿的问题,有的家长说“将就一两个晚上”,有的说“在校园坐一夜吧”,有的说“看一眼儿子的大学就走”,还有的甚至没有想过能不能买到回程的车票。

9月3日,中国农业大学新生入学,一名家庭贫困的学生提前两天在父母陪同下赶到北京。为了供养孩子大学四年的生活费用,两天下来,一家三口跑了无数地方,依然没有找到打工的机会。
9月3日,北京大学,来自西藏昌都芒康县的新生扎西次仁在姨妈的陪同下抵达北大。一生未离开过昌都的姨妈说什么也要陪父母早逝的扎西次仁来北大报到。两人中转成都,经过将近7个昼夜的长途跋涉才到达北大。当晚,懂事的扎西次仁陪着几乎7天未眠、也不太懂汉语的姨妈走进了北大为家长开放的农园食堂,母子俩在这里度过了一个漫漫长夜。

每年的这个时节,大学里都会迎来从全国各地汇集来的庞大的家长送学队伍,这成为高校里的一道每年上演的温馨又无奈的风景。开学后,大多数新生将真正开始离开父母和家庭的独立生活,然而,他们仍然是父母心头永远的牵挂。(本报记者 吴狄)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郭铁流(除署名外)
发表于 2006-9-14 10: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倒觉得《如此弱智家长 也能养出上清华的子女》虽然言辞有点过激,但写得有理。
    三字经里早就说了“养不教父之过”,你不教育你的子女去干自己该干的事亲爹娘是逃不了干系的。你这么多年了都没教会他在幼儿园该会的事------自己的事自己干!你越是相信他能干他越是能干,你越是一手包办代替,他越是生存能力低下。孩子考上大学了是可喜可贺的事,在家里好好庆祝一下就行了。乡里乡亲就你一家的孩子考上重点大学那脸上确实是光荣!可要是大老远跑到学校里谁会关注你啊,大家都是考上了这里的人,有什么好骄傲的?我觉得你要是真怕孩子干不了,家里就先把你的经验跟他讲讲,把方法教他一点就行了。谁没有第一次?爹娘的人生也是自己头一次经历啊,没谁是走过一遭再来一次的。
   其实孩子也有责任。你都是考上大学了人了,少说也有十七八十八九的了,搭个车找到学校自己报道注册都干不了还有啥用啊?这些个事真是干不了的,那上了大学也没用,是不是将来找工作结婚生子都得老爸老妈一旁伺候着?
    说实话,我自己上大学时也是父母双亲去送的,我可以理解父母的苦心。耳听为虚,父母是想亲眼看看学校怎么样,住宿怎么样,孩子将在什么样的地方度过几年的时光。父母是想亲眼看看,自己也放心一点,不然心里一直想着吊着。但是人这一辈子的路都得自己走,好的坏的自己体验一次才是真实的。实在不行,为了让父母宽心中国不是还有一句老话吗,“儿孙自有儿孙福”,告诉父母他们操再多心也不一定有用。所以,我想以后我的孩子去上大学我一定不送,让孩子自己去体会成长的烦恼也同时享受“自己当家作主”的成长的快乐和喜悦。

[ 本帖最后由 深涧聆鼓 于 2006-9-14 10:17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5-5-4 01:54 , Processed in 0.14672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