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尘封记忆

文读音和白话音的关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3 11:2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话也很多文白异读
 楼主| 发表于 2006-10-5 20:5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读音随着口语音的变化而随之发生变化吗

古代北京话有文读音和口语音之分吗?
如果有,那么,北京话的文读音和口语音之间在语音细节上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从大范围来讲,如果某个朝代以其都城所在地的方言为通用语,那么,该朝代的文读音和口语音之间在语音细节上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我们知道在古代,各地方存在一些地方上的文读音。
如果之后的某个朝代又以它自己都城所在地的方言为通用语,那么,各地方的文读音会不会发生变化,会不会向新的都城所在的文读音靠拢?
如果不发生变化,说明各地最初形成的文读音不随口语音的变化而随之发生变化?
发表于 2006-10-8 10: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读音应该是比较固定的

文读音就像戏曲的一套程式,比较固定,受口语的影响较小,所以不像口语变化那样大。
你问的会不会、能不能都属于一种推论,我个人认为很难肯定或者否定回答。
 楼主| 发表于 2006-10-8 13: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知道,从古代到现代,语音发生了变化,这里指的是口语音还是文读音发生变化?
从隋唐到明清,文读音会发生变化吗?
如果文读音的语音发生了变化,那么,文读音会随着口语音的变化而变化吗?
文读音最早是在什么时候(哪个朝代)产生(形成)的?
文读音从产生到明清(现在),文读音发生了哪些(怎样)的变化?
发表于 2006-10-8 15:4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好像发了帖子,怎么没有了

一切读音都会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不过,文读音好像是戏曲的程式化,应该要固定一些,比白读音稳定一些。
至于文读音是哪个朝代产生的?恐怕不能这样问吧?
 楼主| 发表于 2006-10-8 21: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胡吉成 于 2006-10-8 15:47 发表
一切读音都会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不过,文读音好像是戏曲的程式化,应该要固定一些,比白读音稳定一些。
至于文读音是哪个朝代产生的?恐怕不能这样问吧?

我的意思是说,最早是没有文读音和口语音之分,因为它们是一致的,到后来变得不一致了,也就是说是在什么时候(哪个朝代)开始出现这种差别的?
发表于 2006-10-10 08: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我不敢回答!

不过,自从有书面语以来,口语和书面语就存在了差距。
至于文读音和白读音是不是也这样形成了差距呢?我不敢肯定。
欢迎高人发表意见。
发表于 2006-10-16 13:03: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试论近代南方官话的形成及其地位
http://artvine.org/forum/index.php?topic=440.msg826#msg826
论闽方言的形成(Images)
http://artvine.org/forum/index.php?topic=473.msg892#msg892
从《牡丹亭》到《陈三五娘》—“全本”传统戏在台湾的“新生”对当下传统戏曲发展的启示
http://artvine.org/forum/index.php?topic=470.msg886#msg886

用目前的普通話(國語)來評論漢語"史"是錯誤的,因為以子弟書研究來看,北京音是遲到清末才定型的,要如何來追索比它更古老的語種?因此我比較重視北京音的R化來源和北方民族的文法滲透(如:搶個沙發先→蒙古文法、蒙古文和滿文的重疊);那洪武年間以至永樂遷都後的"官話"變化又是如何?目前仍是爭論不休(但研究似乎是蒙古遺留了ə音而非r音);因此每當看到明代以前的歷史戲,演員滿口的捲舌音,就覺得很荒謬。(目前我覺得南京話算是好懂的,它與江淮官話的關係如何?請大家賜教!)

閩南語的來源,我是比較同意張光遠氏的看法:一、至少是西晉(或以前)的中原音(我常建議如漢書西域傳的漢譯名稱用閩南語唸,目前普通話的"破音"讀法是和閩南語一致的;如"身毒""莎車""月支"....);二、我不贊成與越語融合之說(實際上越語是什麼?沒人知道)、三、閩南語和吳語的親戚關係比客語和粵語濃(如我在蘇州話中發現許多與閩南語一樣的語尾發音)。

目前臺灣的閩南語(大陸有些人為了自尊心不贊成用"臺語"),基本上是泉、漳混雜的。像我從嘉義、到臺南讀高中、到臺北讀大學(到臺大才習慣說"國語"),途中就學了多種地方發音(如在北大BBS跟一位臺灣的教授談"Pe La4)(小碟子)的發音,她是臺南鹽水人,距我嘉義市只距30Km,就完全沒這個語彙。比如說中"華"、"花"蓮、中"埔",都有多種特殊發音(因此我們一聽就猜得到是哪人,廈門人說閩南語跟臺灣差別很大,請大陸學者要"勇於面對"分區問題)。

最近有論文提出閩南語"文讀"是跟泉州音有關的,我很感興趣;但以"荔鏡記"(陳三五娘)來說,證明閩南語在明代是文讀、白話並行的。實際上我自小被媽媽抱著聽戲,並行的情況是很自然的;我曾提過臺語也有雅音、俗白之分,有城、鄉之分(在家母日據時代時,臺語雅音盛行,同時會日文:當時的臺灣日語近於目前的關西大阪音,不同於目前的關東音,家家戶戶私下傳授子弟"漢文",但不會北京話:目前臺語中的"北京話"是指國語)。就我的看法,用閩南語去處理古籍是很有用的,這倒是意外之喜。

要提南管:大陸音樂史家也承認,漢代的音律目前只能在南管聽到(我一直想到北京找金寧芬教授討教南戲淵源)。本周六,我就在臺北聽王心心的南管清唱(1992年移民臺灣的國寶)。文白分讀的例子就是要聽南管古譜才能明白的。
引商刻羽”新解 ── 兼及“南管”的“三音音列”
http://artvine.org/forum/index.php?topic=189.msg333#msg333

最後舉例:
"書"→"Zu"還是"Che5"(冊)→那個是白讀?開"車"→"Sai"(駛)還是"Kwei"(開)"→那個是白讀?
有趣吧?也希望李如龍老師等,多到臺灣作常時間的採集研究!

長到越大,越覺得閩南語是珍貴的東東(沒有生長環境,要學很難);也不敢把它說得讓人有個誤解:"閩南語萬歲"。雖然最近反而是歷史學界慢慢抬起閩南語的重要性,但是大陸某些學者讓我感覺有些"我族中心主義",最大的錯誤就是用"普通話"作為探究漢語史的標竿。

像我日文能說關東、西音、英文能說美東、阿拉巴馬、美西、倫敦音(回到臺灣很多年還是用英文文法說中文),可是我最崇拜的是趙元任先生,聽說他用14天就學了2種吳語;而我在蘇州、上海乃至浙江寧波,我是一籌莫展,覺得方言之海多深沉。

[ 本帖最后由 Artvine 于 2006-10-16 14:16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8 04:36 , Processed in 0.06025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