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55|回复: 0

多语种新种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18 16: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苗凡卒
来源:  新浪文化 http://www.sina.com.cn 2002/01/10 17:15

 
时代在变,人的语言能力也在变。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连普通话也不会说,第三代领导人不仅能说普通话,而且能说外语,能说不止一个国家的外语。
  
老百姓当然不能和领导人相比,但语言能力的进步却是不分贵贱,全国同此凉热。

  
新人类是天生的多语种新种族。
  
当老一辈的人还在那里铆足力气攻克英语、电脑、汽车驾照三样"二十一世纪通行证",对新人类来说,这些都似乎要容易很多。
  
在许多公司里,那些最年轻的员工往往是公司里最有语言优势的人。深圳作家陈耀明就曾在《黄金时代》杂志介绍过一位叫李伟的深圳青年,从文章的内容来看,李伟应该是多语种新种族的典型代表。
  
"如果是在写字楼,公司的同事会叫他的英文名Simon;如果是在因特网上,他的网名又叫做坦克;如果是去银行办理信用卡,那么,他的名字就是身份证上的姓名李伟。
  
这就是新人类,不同的空间有不同的名字,他们就像变形金刚一样变来变去。
  
比如说话:如果是BP机响了,李伟也许是用纯正的粤语覆机,因为对方是东莞一位客户,询问产品展示会的时间是否确定;如果是手机响了,他也许是用标准的普通话回答,因为对方是北京一位朋友,告诉他酒店已经订好;如果是办公室的电话响了,他可能会讲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因为对方是美国的公司总部,通知他人力资源高级顾问皮特先生将于下星期一到达深圳;如果是宿舍的电话响了,他可能又说一口地道的秦腔,因为对方是陕西的老父亲,嘱咐他邻居有个娃想到深圳打工,让他关照一下。"
  
尽管这一段描写有着非常强烈的主题先行特征,非常符合青年杂志合理想象的写作手法,但是,如果从合理性的角度来考量,事实应该大体不差。
  
作为一个移民城市和边境城市,多语种几乎深圳年轻一代的天然能力。一般来说,他们有一个方言背景的家庭,至少会说一种中国方言。上学以后,他们会很快学会粤语,不是那种买菜问路的粤语,而是那种能看得懂电影《古惑仔》的粤语。此外,他们还会说英语,他们的英语一小半来自学校,一多半来自香港电视台每年播放的几百部原版西片,所以,他们的英语考试可能不及格,但是,他们能说,能交流,发音也大体不差,与内地学生的哑巴英语截然相反。
  
此外,还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就是他们对不懂的语言,完全没有老一辈的那种恐惧。比如说,他们会对着没有字幕的日剧、韩剧原版碟看个津津有味。他们能看懂吗?
  
我曾拿着这个问题问一个小朋友。小朋友回答我说:
  
你们老人家不懂意大利语不是也看歌剧《茶花女》吗?你们听什么呢?
  
在深圳,由于地理距离和文化距离离香港都比较近,新人类不仅说话"多语种",就连原先纯而又纯的中文,也受到多种境外传媒的影响,产生了极强的杂交特征。
  
有一次,我同一些朋友一起吃饭,其中有位朋友的太太是深圳一所中学的语文老师,听说我在香港编过报纸,就向我埋怨香港报纸对学生的影响。
  
她说,前几年刚从大学毕业分到深圳,在改学生作文的时候闹过好几次笑话。这些学生的作文里面,时常有一些冷僻的用词,有的她在古文里看过,有的干脆就是不懂。她以为是学生食古不化,就把这些词都改过来,并且加上了劝诫的批语。
  
可是,学生们不干了。有一次,她看到一篇学生作文里有"表表者"一词,就把它改成了"佼佼者"。事后,学生告诉她,佼佼者是一个褒意词,指的是最出色的人,可表表者只是一个中性词,指的是最具代表性的人,根本不能互换。在香港,表表者是个非常普通的词。
  
为了了解学生,她开始找一些香港报纸来看,这一看,让她大吃一惊,在香港的生活语言和普通书面语言当中,残留了许多冷僻的古字古词,有些在普通话中是很古典的词,比如"滥觞",在内地大学毕业也未必懂这个词,在香港却是常用的书面语词,用来形容某某事物开始流行。有些词在普通话中早已消失,不熟读古文根本不可能了解,但在香港仍是大众化的词汇,比如说把小偷叫作"宵小",把月底年底叫作"月杪""年杪",把火葬场的工人叫作"仵工",把在背后议论别人叫做"月旦",等等。她这才知道,作为说广东话和看香港报刊的深圳中学生,确实不是有意为难自己。
  
后来,她在学生的作文里发现,影响学生的不仅有香港的语言,还有台湾、日本和其它许多地方的泊来语,可以这么说,什么文化对学生影响大,什么语言就会在作文里出现得多。比如说,有的学生受台湾普通话的影响,把"总结一下"说成"检讨一下",而有的词汇,象"同志",因为在港台指的是同性恋者,所以,学生们的作文中几乎从来不用。
  
有的学生看日本漫画看多了,干脆就把日文里面一些当用汉字组成的词汇直接搬用,有些词几乎都取代原有的中文词了。比如说,把小礼品称为"手信";把某某同学考试排名提高称为"上位";写到某某电影开始在某地上映,用的词是"开画"。
  
针对这些现象,她写了一篇教学论文,论文不仅在一本全国性的杂志上发表,后来还获了奖,被专家评价为"改革开放给语文教学带来的新课题"。
  
一般来说,在正式的语言和文字中,多语种的影响还较为有限,可是,在新人类的乐土--互联网上面,事情就不同了。
  
由于互联网上既没有老师,也没有编辑,新型的语言和新型的表达层出不穷。
  
错字可以不理,病句可以不管,方言可以拿来写文章,外语可以拿来掺中文。比如说,广东话的语法和普通话略有不同,"先说说你的理由"在广东话里叫"给个理由先",过去,谁敢这么写会被老师扣分,如今,音节趣致的"给个理由先"竟然成了网上的流行语。
  
由于很多人用拼音输入,所以,谐音字词成为时尚,女孩子既是妹妹,也是美眉,还是MM。
  
此外,为了加快交流的速度,缩略语已经节省到了比基尼的程度,关于这一点,相信上过网的人士都会感同身受。
  
由于网络对新人类语言的影响是如此巨大,后面的几节都会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在此,就不再展开话题。
  
总之,互联网把新人类对于语言的杂交乐趣演化到了极致。
  
现在,对于多语种的情况,人们大体上认为是不错的。因为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里,多语种是一个必然现象。
  
这样的情况在新加坡、香港等地早已司空见惯。在新加坡,几乎每一位华人都是语言大师,一般来说,他们每人至少会说华语、英语、马来语三种语言,而根据各人家庭环境的不同,每人还会说闽南话、广东话、客家话、潮州话中的一种或几种。我在香港工作时的同事,新加坡资深报人李维健就是个语言天才,他会说英语、德语、马来语、普通话、广东话、闽南话和客家话。出生在马来西亚的香港Tom.com公司总经理许耀汉比李维健略逊一筹,他会说马来语、英语、广东话、普通话,因为曾经和一位日本女孩恋爱,他还能说几句日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新一代也会因为社会和经济的开放而成为语言大师,改变世界对于中国人"语言能力差"的印象。
  
但对于语言杂交这种情况,很多人就不以为然了。
  
对于新人类在语言中出现的杂交状况,有些人以所谓纯净性为由大加挞伐,也有人以存在就是合理表示理解。其实,对于这种情况,在全世界的语言发展史上已是见怪不怪,真正的学者也早已接受了一个基于开放立场的学术观点:世界上的语言及其变体都是一律平等的。
  
当语言出现变体时,一般人总以好坏、高低、对错、美丑、正负等两极的价值判断来评价。其实,所有的评断反映的只是当事人自身主观的意识形态。
  
相比起我们今天的语言,西方语言的变体更多,可以这么说,西方殖民主义的脚步走到哪里,语言的变体就会产生在哪里。从早期的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到后来的英语和法语,命运莫不如是。以英语为例,因为它在全世界使用最为广泛,所产生的变体也最多,从最早的英式英语,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美式英语、澳式英语、纽式英语(新西兰)、印度英语、新马英语,等等。
  
中文也是如此,在中国内地开放以后,人们已经发现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使用的中文和自己有很大不同,香港有大量的方言字,台湾有大量的同词不同意,至于新加坡的中文差别就更大了,大到什么程度?大到了需要用词典的程度,在新加坡,我就买过一本汪惠迪先生主编的《时代新加坡特有词语词典》,这本词典对我这个游客并无大用,仅仅是因为吃惊和有趣,我买下了这本书。
  
书中介绍了许多有趣的语言现象。其中有同词不同意,比如说同志,在大陆是一个最普通的称谓,而台湾和新加坡,同志只可用于党派内部,同时也指同性恋者。也有同意不同词,比如说中国音乐,在大陆叫民乐,在台湾叫国乐,在新加坡叫华乐。再如Mercedes-Benz轿车,在大陆叫奔驰,在香港叫平治,在台湾叫宾士,在新加坡叫马赛地。
  
更多的是各自在几十年的独立发展中,形成的一些新词,大陆有房改、下岗、关停并转等。新加坡有组屋、集选区、乐龄中心等,不经翻译,双方已无法互相了解。
  
对于这种差异,大家都经历过少见多怪和互相指责的过程,可是,最终大家都放弃了这种于事无补的争辩。
  
语言的分化是必然的,语言的融合也是必然的,有生命力的语言自然会流传下去,没有生命力的东西它自己会消失。(摘自《新人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19 19:38 , Processed in 0.06347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