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34|回复: 0

2006年媒体低级错误(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20 21:3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6年媒体低级错误(1)

来源:http://blog.sina.com.cn/u/48e8035d010006x7
2006-11-16 20:35:23

2006年1月1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南美洲国家出现禽流感疫情》:“南美洲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大量鸟类疑似禽流感......”
评:南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位于北美洲最南端,2006年德国世界杯上,特巴逼平瑞典队。

2006年2月5日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大年初八居家平安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王大伟教授说:“孔子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明明是东坡居士的话啊。

2006年2月9日,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 2005年度人物评选》颁奖典礼,主持人敬一丹深情地宣读丛飞的颁奖词:“从看到失学儿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顾之前,他把所有时间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没有丝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
评:眷顾多用于褒义,关心照顾,谁愿意被死神眷顾呢?

2006年2月21日《北京青年报》D2版《淹没在崇文门内社区的古迹》:“许多人也许不知道杨慎的名字,但提起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插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应是妇孺皆知,杨慎的这篇《临江仙》被罗贯中用作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评:罗贯中大约生在1330-1400年,元末明初,杨慎1488-1562年,他出生时,罗贯中已死去多年了,罗贯中怎么可能拿杨慎的词做为作品的开篇词呢?在杨慎死后一百多年的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将罗贯中《三国演义》修订评刻,今天我们看到的《三国演义》就是他们的评刻本,书中“后人有诗叹曰”、“赞曰”一类词语就是毛氏父子所加。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就是被毛氏父子作为《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2006年2月23日《南方周末》C16版《江南煤都期待涅(般+木)》(PAN字打不出):“觥酬交错后,副总经理邀请何某移步酒店,商讨煤价。”
评:“觥酬交错”应该是“觥筹交错”。

2006年3月7日《人民日报》头版《加强对青少年善恶美丑的教育》。
评:标题有问题,善恶美丑包含正反对立的两方面,对青少年进行“善和美”的教育是应该的,难道还要进行“恶和丑”的教育吗?

2006年3月2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媒体广场》:“媳妇孝敬公婆,视同已出。”
评:把不是亲生的孩子当做亲生的一样,叫做视同已出,是父母特别是母亲对晚辈而言的,媳妇把公婆“视同已出”?还想不想混了?

2006年3月18日《新民晚报》B8版《赞成雨果的观点》:“苏东坡在《江城子》中有‘老夫聊发少年狂’,他写这句诗时,也是六十岁的人。”
评:北宋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苏轼由杭州通判迁为密州太守,次年与同僚出城围猎,做《江城子密州出猎》,其中有“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苏轼生于1037年,自称老夫时,1075-1047=38,不过三十八岁,自称老夫,是东坡公卖老托大,离六十还远呢。

2006年7月21日《大河报》第20版《看猪》:“在人类的肉欲还没有消失前,猪的存在还是合理的。”
评:“肉欲”指人的性欲,文章只涉及“饮食”而无关“男女”,显然是把“吃肉的欲望”缩为“肉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5-5-2 13:20 , Processed in 0.06538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