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732|回复: 20

《独领风骚——诗人毛泽东》解说词----纪念伟大领袖毛泽东113岁诞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26 17:4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独领风骚——诗人毛泽东》解说词----纪念伟大领袖毛泽东113岁诞辰
来源:http://lyjnyy.home4u.china.com/wzjh/jsc/jsc5-1.htm
   
   

         今天,是我们的伟大领袖开国元勋毛泽东主席113岁冥寿,我不知道用什么方式来纪念这位我所崇拜的伟人,诗人。刚好前一天看了电视片《独领风骚·诗人毛泽东》,感觉解说词写得非常好,挂出来,以表心中的无限怀念吧。


       电视文献专题片《独领风骚·诗人毛泽东》以毛泽东的诗词创作为线索,真实地反映了毛泽东的生平业绩,形象地展示了毛泽东作为人民领袖的崇高品格和伟大胸襟,生动地刻画了毛泽东既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又是伟大诗人的形象。从这部专题片中,可以看到毛泽东青年时代反映他“指点江山”青春抱负的作品、战争年代记录他“马背诗人”岁月的作品、新中国成立后描写他领导党和人民建设新中国历程的作品。《独领风骚·诗人毛泽东》在艺术上不是对毛泽东诗词的简单阐述和诠释,而是用形象的文学语言夹叙夹议毛泽东的故事和内心世界,用精美的画面构图表现毛泽东诗词的深远意境,用丰富的影视资料再现毛泽东的个性风采。

     法国前总理富尔说得好:诗,是了解毛泽东性格的关键之一。
   
     本片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让观众再次走近一个不为人们所熟悉的毛泽东。作为共和国的缔造者,作为伟大的革命领袖,作为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巨人,毛泽东令人仰视和崇敬。我们也知道,毛泽东同时也是一个极具才华的诗人,他的诗激越豪放、荡气回肠,但作为诗人的毛泽东,他诗词创作背后的故事却并不为观众了解。本片则侧重展示了凡人毛泽东、诗人毛泽东的人生经历。在毛泽东豪放雄浑的诗句背后,有着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在那些和谐美妙的诗韵之间,蕴含着毛泽东情感深处的喜怒哀乐。要想了解更真切的毛泽东,就必须从他的诗词入手。
   

      通过观看这套文献片,您将了解许多您不知道的伟人故事,如:毛泽东喜欢孙悟空的原因;以及毛泽东为什么喜欢梅花的缘故、了解《七律·长征》蕴含着一段段中华儿女可歌可泣的生动故事……
   这是一部不同以往的历史文献片,它让我们再一次走近毛泽东的真实生活,感受并缅怀一代伟人的诗人胸襟和博大情怀。




            第一集 宏程心路

1973年,刚刚大病一场的毛泽东,已经整整八十岁了。
            这年夏天,他用已经有些枯涩的情思,写了平生最后一首诗。
            这年冬天,他让身边的工作人员把自己一生的全部诗词作品,重新抄写了一遍。抄完后,他一一核对,对其中的一些词句作些修改。然后让工作人员又抄写一遍,抄清后,又再次核对。            
            他似乎很想为后人留下一套完整的诗词定稿,又好像是在进行一次艺术上的自我总结。数量并不太多的七十来首诗词,正是毛泽东播撒在坎坷心路上的心灵花朵。            
            作为诗人,毛泽东是政治家诗人。
            作为政治家,毛泽东是诗人政治家。
            作为诗人,毛泽东是自信的。
            四十多岁的时候,在陕北峰峦起伏的黄土高原上,他便举起套着灰色棉袄袖子的右手,指着自己对一个来访的美国记者说了这样一句——
            “谁说我们这里没有创造性的诗人?这里就有。”
            1910年,即将出外求学的毛泽东,临行前改写了日本一个叫月性的和尚写的言志诗,夹在了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离开韶山冲的毛泽东,到了长沙。到了北京。到了上海。到了广州。到了武汉。到了瑞金。到了遵义。到了延安。
            直到1937 年,人们才惊讶地发现,长期在山沟里,在马背上战斗的毛泽东,竟然还会写诗。
            人们更为惊讶的是,正是毛泽东那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丰富的人格素养,造就了别具一格的诗风,使典雅高古的旧体诗词和中国革命的历史风云紧紧地融合在了一起。            
            一个叫埃德加?斯诺的美国记者,让整个世界都知道了毛泽东不仅是一位卓越的革命家和军事家,还是一位诗人。
            真正让世人领略毛泽东风骚独步的事件,发生在1945年的重庆。
            那年,毛泽东在抗日战争刚刚取得胜利的时候,到重庆谈判。他把1936年写的《沁园春?雪》透露了出来,结果引起一场轩然大波。
            当时在重庆的美国记者斯特朗,曾评述说:“毛泽东写的这首诗震惊了重庆文坛,那些文化人以为他是一个从西北来的土宣传家,而看到的却是一个在哲学和文学方面都远远超过他们的人”。            
            诗人只是毛泽东诸多身份中并不那么重要的一种。
            他有更多更大的历史使命,他有太多太大的事情要做。
            正是在和人民一道创造历史的进程中,毛泽东也创造了只能属于他的诗。
            这是一部史诗,真切地写照了在中国革命洪流中昂扬进取的人格精神,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建设进程中的壮阔场面。
            毛泽东一生奋斗,所以他一生有诗。他的革命的一生,同时也自然地成为了伟大的政治家诗人的一生。




   第二集 青春意气
 
    1915年9月,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二年级的学生毛泽东,做了一件很特别的事情。他根据“毛泽东”三个字的繁体笔画数,用“二十八画生”的名字,在长沙一些学校贴了个好几百字的《征友启事》。
《征友启事》引来三个愿意和他交朋友的人,其中一个,就是当时在长沙长郡中学读书的罗章龙。
罗章龙也给自己起了一个气概不凡的名字,叫“纵宇一郎”。
“二十八画生”和“纵宇一郎”在湖南省图书馆见面了,他们畅谈了三个小时。
两个青年学生,以风流自期,所谈不是屈原,就是贾谊,好一派书生意气。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最快意的事情,大概是呼朋携友,观览名胜古迹了。
他们来到长沙附近的拖船埠,那里有一座禹王碑,传说大禹在那里拖过船。他们寻访了屈原住过的玉笱山,纪念贾谊的太傅祠,杜甫流浪长沙时在岳麓山住过的崇德寺,还有辛弃疾在长沙练兵的旧址飞虎营……
1917年暑假期间,为了了解更多的社会风情,毛泽东邀了两个好朋友,各带一把雨伞、一个挎包,上路了。他们靠作点诗,写点对联送人,换几个钱,解决途中的食宿。
这次 “游学”,他们走了五个县,行程九百多里,历时一个多月。人在旅途的生活显然让毛泽东收获了比他期望所得还多的东西,同时也收获了一些诗句。
这些诗句没有完整地保留下来,只是从他的朋友们的记载中,知道有这样一些联句——
“野渡苍松横古木,断桥流水动连环”。
“云流千里远,人对一帆轻”。
这些即景而吟的诗句,虽写得认真,也很工整,但总难免是为赋新词强登楼的少年之作。
当青年毛泽东的视线投向他所处的现实社会,我们看到的,便是另一种诗情,另一番意境了。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青年毛泽东在日记本里写下了这样的人生箴言。
重朝气,重奋斗的青年毛泽东,被同学们称为了“毛奇”。同学们感叹他的行为之奇、志向之奇,也感叹他写诗作文的“戛戛独造”之奇。
在毛泽东周围,逐渐聚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青年。他们成立了一个决心要“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的社团,叫“新民学会”。
在新民学会成员中,被朋友们称为“老大哥”的何叔衡,和毛泽东一起作为湖南的代表,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成为党的创始人之一。
新民学会成立不久,罗章龙准备赴日本留学。大家在长沙平浪宫聚餐,为他壮行。
毛泽东为此写了一首《送纵宇一郎东行》相赠。
云开衡岳积阴止,天马凤凰春树里。
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
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
洞庭湘水涨连天,艟艨巨舰直东指。
无端散出一天愁,幸被东风吹万里。
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稊米。
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纭从君理。
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
名世于今五百年,诸公碌碌皆余子。
平浪宫前友谊多,崇明对马衣带水。
东瀛濯剑有书还,我返自崖君去矣。
不久,毛泽东从湖南第一师范毕业了。他结束了五年半修学储能的学生时代,此后,他再也没有进学校读过书。这年,他二十五岁。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6 17:43:3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集 爱情之歌               

1918年,二十五岁的毛泽东第一次到北京时,萌发了爱情。
            在北京的公园和名胜一同观赏冬春景色的日子里,毛泽东和杨开慧确立了恋爱关系。
            毛泽东和杨开慧,都是在五四思想解放大潮中成长起来的知识青年,又都富有个性和远大的追求。杨开慧后来回忆:她虽然爱毛泽东,“但绝不表示”,“我们彼此都有一个骄傲脾气,那时我惟恐他看见我的心。”            
            毛泽东和杨开慧,常常被深沉而含蓄的爱情表达方式所困扰。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
            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这首《虞美人?枕上》,是毛泽东在1920年冬天一次短暂别离时写给杨开慧的。
            这是毛泽东诗词中惟一的一首纯粹写爱情的作品,惟一的一首属于婉约格调的作品。
            1920年冬天,杨开慧来到湖南第一师范附小的教师宿舍,自由地和毛泽东结了婚。
            一年后,毛泽东辞去了教职,把家搬到了长沙小吴门外的清水塘。
            这时的毛泽东,已经成为行踪不定的职业革命家。
            1923年12月底,毛泽东又要离开长沙,三年的夫妻生活离多聚少。
            于是,一首《贺新郎?别友》就从心底里涌了出来——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虚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宵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恁割断愁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1927年8月13日,一个朦朦胧胧的夜晚。杨开慧站在长沙板仓杨家后山的棉花坡上,再一次目送着穿一身布衫却要去领兵打仗的毛泽东渐渐远去。            
            杨开慧肯定不会想到,这竟是他们的永诀。
            井冈山上的毛泽东,则四处托人打听杨开慧的下落。
            不久,杨开慧果然接到了毛泽东的来信,她说:“终于有信来了,我接着喜欢得眼泪滚流下来了。”
            但他们并没有相聚,1930年,杨开慧被敌人杀害了,当时她只有二十九岁。牺牲前杨开慧只说了一句话:“死不足惜,但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1957年,杨开慧的中学同学李淑一给毛泽东写了封信,同时还寄来她1933年听说自己的丈夫柳直荀牺牲时,结想成梦和泪填写的一首《菩萨蛮》——            
            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
            醒忆别伊时,满衫清泪滋。
            李淑一的《菩萨蛮》,激起毛泽东的诗情,写下了别具一格的悼亡之作《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追念亡妻杨开慧、亡友柳直荀,已经没有了《贺新郎》的断肠凄清,更没有《虞美人》的孤愁缠绵。有的则是上天入地的大境界,感天动地的大精神。毛泽东的情感,被想象包裹起来,升华了。杨开慧和柳直荀,已融进了另一个概念──为革命献身的忠魂烈士。            
            同毛泽东私交很深的民主人士章士钊,在读了《蝶恋花?答李淑一》后,曾当面问他:为什么把杨开慧称作“骄杨”?
            毛泽东回答说:“女子革命而丧其元(头),焉得不骄!”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6 17: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集 谁主沉浮
 
                            电影《毛泽东在1925》,说的是那年春夏,主人公在韶山发动农民运动的故事。
            毛泽东创办农民夜校,组织农民协会,还秘密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韶山支部,建立了国民党的区党部。他发动农民同地主民团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使大革命的时代洪流奔涌在了偏远的乡村。            
            毛泽东在韶山的举动,惊动了省城。湖南省省长赵恒惕,密派快兵赶赴韶山捉拿毛泽东。幸亏有好心人通了消息,于是,在1925年8月28日那天,毛泽东趁着月色,扮作乡下郎中,被人用轿子抬出了韶山。            
            离开韶山的毛泽东来到了赵恒惕的眼皮底下──长沙。
            旧地重游,他写下了《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
            毛泽东在这首《沁园春?长沙》中,似乎为过去的书生意气,画上了一个句号。他告别了纯粹抒写个人情感的写作时代。从此,具体沉实的历史使命感构成了他的诗歌旋律。            
            写完《沁园春?长沙》,毛泽东来到了当时国民革命的大本营广州,成为了引人注目的政治家。
            随着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农民运动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毛泽东受命担任中共中央农民委员会书记。
            1927年1月,为了回答农民运动到底是“糟得很”还是“好得很”的争论,毛泽东回到湖南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当时的中央领导成员瞿秋白看了这个报告,非常兴奋,为这个报告写了一篇序言,称赞毛泽东是“农民运动的王”。
            这时候,在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洪流溅起的浪花里,一股腥风血雨的气息已经扑面而来。
            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在上海向共产党人举起了屠刀。
            在毛泽东的家乡,长沙,许克祥发动了“马日事变”。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这首《菩萨蛮?黄鹤楼》,大概是毛泽东的政治诗中,写得最压抑和凝重的一首。
            毛泽东后来在注释这首词的时候,毫不掩饰地说:“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前夕,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是那年的春季。”
            八七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但他谢绝了去上海党中央机关工作的安排。他说,我不愿去住高楼大厦,我愿意去开展农村革命斗争。            
            1927年9月。这个穿布衫、留长发,身子显得特别颀长的书生,发动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指挥三路人马去攻打省城长沙。
            按照毛泽东的要求,起义人员仿制苏联红军军旗式样,设计制作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
            这期间,毛泽东很忙,却无比地兴奋。
            然而,暴动像霹雳一样出现,也像霹雳一样从空中划过去了。
            毛泽东做出了一个影响中国革命道路的非凡决策。他说服大家,放弃进攻长沙的计划,退向湘赣山区,先做个“山大王”。
            接下来,三十四岁的毛泽东,率领一千多人马向山区转移。
            谁都不会料到,这一去,便成就了一位天才的军事家。
            这一去,也成就了一位卓越的马背诗人。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6 17: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集 用兵纪实
             
                1965年5月22日,毛泽东重新回到了井冈山。
            这次回井冈山,离他1927年引兵井冈,开创中国革命第一块根据地,整整三十八年了。
            在新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毛泽东表达了他重上井冈山的感受。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豪情中,沉淀着战争岁月的故事硝烟。
            从毛泽东成为马背诗人的第一天起,他的诗词,便成为了他领导的革命战争的真实记录。
            而他早期的用兵纪实之作,却常常是描写守卫山寨,反击“围剿”的战争。
            1928年4月,一支以朱德为军长、毛泽东为党代表和前敌委员会书记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在井冈山打出了自己的旗号,不久改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朱德、毛泽东也被那些“围剿”他们的国民党军队诬称为“匪首”。
            毛泽东也自嘲地称自己做了“山大王”。
            这位“山大王”,在山里写的第一首诗,说的是1928年8月反击第二次“会剿”中的黄洋界保卫战。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诗人写了一场他并未亲眼所见的战斗。他用《西江月》的词牌,为这首词起了一个凝重而固化的名字──“井冈山”。
            1929年初,毛泽东和朱德率红军主力离开了井冈山,从此转战赣南、闽西,逐步开辟了一大片根据地。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红色根据地遭到了国民党军队一次又一次地“围剿”。
            1930年底,到1931年初国民党军队进行了大规模围剿,被红军胜利破解。毛泽东根据这次反围剿写下了《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这首《渔家傲》是典型的用兵纪实之作,语言直白,没有任何雕饰。
            1931年4月,国民党军队对根据地的第二次“围剿”打响了。他们采用“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紧缩包围”的战术,由东往西,向苏区步步推进。            
            而当时朱德、毛泽东领导的三万红军,采用的还是调动敌兵打伏击的老办法,“痛快淋漓地打破了围剿”。毛泽东的《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也写得痛快淋漓。            
            1931年6月,蒋介石亲任总司令,率三十万人马,采取“厚集兵力,分路围攻,长驱直入”的新战术,意在寻找红军主力决战。
            三万红军主力四面受敌,可以回旋的余地仅方圆几十里。毛泽东亲率主力从敌军结合部实行穿插,竟在蒋介石的眼皮底下突破重围,然后从后面打一个措手不及。毛泽东为这一战法取了一个兵书上无法找到的名字──“钻牛角尖”。            
            这一战,打得很险,也更精彩。
            这时候,中央苏区的兵力和地盘,开始进入了全盛时期。
            这时候,毛泽东在党内的地位,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开始受到党内“左”倾路线领导人的打击和排挤。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6 17:47:3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集 天落狂飙
                              1929年初离开井冈山以后的一段岁月里,毛泽东的军旅之路,惊险危殆相继,始终是曲折连接着坎坷,希望伴随着失望。
            远在上海的党中央,对朱毛红军的命运也悲观了起来。1929年2月,中央给红四军发出指示,让他们把红军分成小股部队,散入农村进行土地革命,同时还决定,朱德和毛泽东马上“脱离部队,速来中央”。            
            毛泽东4月间才收到这封著名的“二月来信”。
            战略家的判断,加上革命家对中国国情的洞察,使他做出了另外的选择。
            在农村开辟革命根据地,是他深思熟虑的选择;生生死死和红军将士在一起,是他义无反顾的情怀。
            毛泽东,早在半年前就预言:蒋介石和广西桂系军阀之间的战争,正在酝酿之中,军阀间的争斗,恰恰是红色政权得以生存的重要条件。
            果如所料,毛泽东的回信刚刚发出,蒋桂战争就爆发了。
            红四军乘敌人在赣南闽西的兵力空虚,转战几千里,除赣南以外,又先后打下福建的永定、长汀、龙岩,在这些地方建立了红色政权。9月间又攻占被称为“铁打的”上杭县城,开辟了闽西革命根据地。            
            正在永定合溪养病的毛泽东,听到这个消息,心境顿时好了起来。
            军阀混战所带来的纷乱局势,红军打土豪、分田地带来的热闹场面,交错在他的脑海里,便有了一首《清平乐?蒋桂战争》。
            这时候,敌人调动大军对闽西根据地进行“会剿”。为掩护红军主力转移,毛泽东率一部人马去狙击敌人的先头部队,随后,他带着部队向北进军,历经二十天的长途转战,终于在1月下旬同朱德率领的红四军主力在广昌会合了。            
            1月30日这天,正好是农历正月初一,旧称元旦。毛泽东忘不了由福建入江西赣南一路跋涉的情景,信手写成一首《如梦令?元旦》——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如梦令》是典型的短歌小令,毛泽东这一时期写的小令,别具风采,别有神韵,也别开生面。在他的笔下,小令不小。体裁小而气势大。
            毛泽东在马背上指挥着红军,穿行在密林丛中,疾驰在乡间小道。
            红军反反复复的进攻、转移和撤退的行军路线,犹如一条流动的诗韵,随便截取一段,便成一首气壮山河的歌。这期间作的《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写的依然是行军,又是一首小令,又是一幅壮美的行军图,又是一首洒脱明快的山歌。            
            中国革命开始走出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来的低谷。
            这期间,主持中央工作的领导人开始盲目乐观起来。他们指示各地红军攻打大城市。
            毛泽东却有不同的意见,但他不得不执行中央的指示,和朱德率领红一军团去攻打南昌。
            正是在从长汀到南昌的途中,毛泽东写下了《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
            红一军团于7月30日抵达和南昌仅一江之隔的新建县。守敌果然太强,明显打不下来。毛泽东做出了一个十分聪明的决策:只让一小部红军朝南昌城里打了几枪,说是纪念三年前的八一南昌起义,然后便撤走了部队。            
            这就是毛泽东,既有诗人的想象与激情,又有政治家的深谋和沉稳。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6 17:48:2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集 战地黄花
             
                1929年6月间,红四军第三次打下福建西边的龙岩,接着在城里的公民小学召开红四军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毛泽东的红四军前敌委员会书记一职被选掉了。            
              毛泽东大病一场,患的是当时很难治愈的疟疾。
              思想上的打击似乎更为沉重。他第一次离开了亲手创建的红军,养病去了。他过着隐居般的田园生活。
            外界没有了毛泽东的消息。他仿佛在红军中消失了。国民党的报纸甚至发了一个号外,称“匪首”毛泽东被“击毙”于山中。
            远在莫斯科的共产国际,也郑重其事地发了一则一千多字的《讣告》。
            与此同时,中国还有一个人,以特别的方式悼念起毛泽东。
            民国元老、词坛著名的南社领袖柳亚子写了这样一首诗:“神烈峰头墓草青,湖南赤帜正纵横。人间毁誉原休问,并世支那两列宁。”柳先生后来在诗末注明:“两列宁,孙中山先生和毛泽东同志。”            
            这是毛泽东第一次被别人写进诗里。
            柳先生不知道的是,他写诗悼念毛泽东的时候,毛泽东也在写诗,写一首战场人生的诗。
            1929年10月10日,人们用担架抬着毛泽东来到了上杭,住在城南汀江岸边的一座临江小楼上面。
            往事历历,前局未定,移情于景的毛泽东喟然长叹——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但看黄花不用伤。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毛泽东为这首词取名为《采桑子?重阳》。
            在1962年发表这首词的时候,毛泽东把上阕最后一句“但看黄花不用伤”,改为了“战地黄花分外香”。本来就比较明朗的心境,更充满自信,传达出“战地人生分外美”的乐观情绪。            
            诗人毛泽东在戎马生涯中,别具一格地写下了香飘四溢的战地黄花。
            不久,毛泽东重新回到了红军的领导岗位。他又跨上他的那匹大白马开始四处征战了。
            柳亚子也知道了毛泽东的死讯是个误传,知道了毛泽东正在江西苏区搞得轰轰烈烈,禁不住重又高唱:“十万大军凭掌握,登坛旗鼓看毛郎。”
            两年以后,毛泽东又一次遭遇了人生的沉浮。
            1931年,在领导红军取得第三次反“围剿”胜利以后,回到瑞金。
            在第一次中华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被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兼人民委员会主席。但中央同时免去了他的红一方面军总政委的职务。在军事斗争压倒一切的形势下,他这位主席只能在后方工作。            
            1933年6月的一天,毛泽东骑着他的大白马从瑞金沙洲坝赶到宁都,参加苏区中央局会议。会上,毛泽东对自己受到的不公正的批评提出申辩,但遭到的是更严厉的批评。他重返前线领兵打仗的愿望再一次落空了。            
            归途中,突然下起一阵暴雨。
            傍晚时分,雨过天晴。在离瑞金六十里的一个叫大柏地的村镇,毛泽东停了下来。
            四年前,也就是1929年的大年初一,正是在瑞金和宁都之间的大柏地,红四军打了一场离开井冈山后的第一个胜仗。凭吊旧战场,毛泽东怎能不百般感慨。            
            刚过的阵雨似乎洗去了积年的尘污,把昨日的战场冲刷得更加清晰。飞动的彩虹又陡增装点,似乎把眼下的沉闷境遇映照得明艳起来。
            于是,一首《菩萨蛮?大柏地》在胸中酝酿出来——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6 17:48:4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集 悲壮跨越
                             当毛泽东在中央决策层失去发言权的时候,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战斗打得越来越苦。
            1934年4月,广昌失守,苏区的北大门陡然洞开在了敌人面前。
            红色政权的命运危在旦夕。
            这时的毛泽东,正在瑞金南面的会昌县文武坝养病,同时兼做一些巡视工作。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1934年7月23日,他在岚山岭上,写下了这首《清平乐?会昌》。
            就在毛泽东在会昌登山那天,中央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命令湘赣根据地的任弼时、萧克、王震率红六军团西征。这无疑是为中央红军的撤退远行作探路准备。            
            几天之后,中央电令毛泽东赶回瑞金。
            1934年10月18日傍晚,患病的毛泽东被人抬在担架上渡过被深红似血的夕阳涂抹的于都河。
            他告别了亲手创建的红色根据地,踏上了凶险难测的长征途程。
            那一路,即使没有亲历的人,也可以想象是多么的壮烈。
            才走了一个多月,到12月1日渡过湘江时,八万红军只剩下三万多人了。
            湘江之战,中央红军损失过半。
            仗还能这样打下去吗?红军还能这样走下去吗?
            1935年1月9日,毛泽东来到了贵州遵义城。据说这天他是骑着那匹大白马进城的。
            随后举行的遵义会议,清算了“左”倾军事路线。毛泽东成为政治局常委,进入最高决策层,协助周恩来负责军事指挥。
            在长征路上复出的毛泽东,最先写出的不是笔下的诗词,而是“四渡赤水”这一军事生涯中最为得意的一笔。
            正是在二渡赤水、再占遵义的途中,毛泽东写下了他自认为诗词创作中颇为得意的一首。这就是《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忆秦娥?娄山关》,是毛泽东在沉寂三年重掌兵权后写的第一首作品。
            从江西出发以来,一路上,总是山连着山,一山更比一山高,一山更比一山雄,一山更比一山险。
            山,几乎成了红军官兵生活的一部分,成了红军官兵最亲密的朋友和最实在的敌人,成了中国革命事业的一部分,也成了诗人毛泽东的灵感源泉——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这三首以“山”为题的《十六字令》,不是具体地写哪一座山,是一种虚写,写诗人在长征中对各种各样、各姿各态的山的总体感觉。
            无论是高耸、壮阔还是陡峭,都是诗人在马背上飞驰获得的感觉。
            通篇未写一人,但处处皆人。不正是红军勇往直前的精神,成为中国革命赖以支撑的擎天巨柱吗?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6 17:49:0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集 青山作证
             
                毛泽东喜欢游历祖国的河山。喜欢游历的毛泽东,获得了无限的诗情和灵感,并使革命家的人格和诗人的气质得以高度的融合。
            1935年9月,长征中的中央红军翻越岷山的时候,毛泽东在山顶上极目四望,第一次看见了雪峰如海的世界,感受着一个神话传说的世界。
            这就是昆仑山。一个毛泽东到晚年都想骑马去看一看的大山。
            伫立岷山峰顶,感受横空出世、似见非见的昆仑,毛泽东体会到人类的过去,畅想着世界的未来,构思出一首《念奴娇?昆仑》——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
            1935年10月7日,毛泽东率陕甘支队跨越甘肃和宁夏交界的六盘山。这是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随后,作《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走下六盘山,毛泽东对身边的人说:从江西算起,我们已经走过了十个省,下面就要进入第十一个省──陕西省了。那里是我们的根据地,就是我们的家了。            
            到家了,长征就要结束了。
            长征的落脚点最终定了下来。这对一年多来饱尝艰辛的红军来说,有什么能比这个消息和决定更让人高兴呢?
            身后的脚印,已化作了留给大地的诗行。如此惊心动魄的征程,总应该给世人留下点什么。
            对毛泽东来说,最好的表达方式,依然是写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七律?长征》,不用雕琢,只是拿红军跋涉的脚印,把万水千山串在一起,就构成了一首诗。
            虽只有五十六个字,虽只有一年的跨度,纪录的时空内涵,却有着世界历史上最罕见的沉重和遥远。
            长征是什么?
            在中国作家魏巍的笔下,长征是“地球的红飘带”。
            在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笔下,长征是“前所未闻的故事”。
            在埃德加?斯诺的笔下,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
            在毛泽东的笔下,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七律?长征》写了许多山,也写了两条“水”——金沙江和大渡河。
            说起大渡河,人们自然要想起石达开。就在红军抢占大渡河的七十年前,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十几万人马,在这里全军覆灭。于是,蒋介石的飞机也向红军撒下了“毛泽东将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传单。            
            让毛泽东和红军自豪的是,大渡河的历史并没有重演。
在《七律?长征》诗中,山,不再那么凶险了。巨龙一样的五条大岭不过是微波细浪,气势磅礴的乌蒙山脉不过像滚动泥丸。金沙江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给人的也只是一种“暖”热,被敌人抽去桥板的大渡河上高悬的铁索,也只是有点“寒”意。连眼前岷山的千里风雪,也已变成让人更加欢喜的美景。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红军不怕远征难”。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6 17: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集 天骄情怀
 
    1935年底,刚刚在陕北落下脚跟的中国红军,依然身处在一个危机四伏的世界。 
仅陕西一带就有张学良的东北军,杨虎城的西北军,西面是“马家军”,往东是阎锡山的晋军。这几十万人马,都奉蒋介石之命要“围剿”不足一万的中央红军。
事实上,早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就已经发生重大转变,明确宣布要结束内战,组成联合政府,共同抗日。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游行,即有名的一二?九运动。这月下旬,中共中央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毛泽东还提出了,中国共产党要成为“最彻底的民族解放的先锋队”。
1936年2月,红一方面军以“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名义,在毛泽东、彭德怀、刘志丹的指挥下,从陕北清涧渡过黄河,发起东征战役,目的是到山西西部开辟局面,然后转往绥远直接对日作战。
这次渡河东征,虽没有达到原定的战略目的,却扩大了红军,在山西十几个县开展了工作,为稍后在河东一带建立根据地埋下了伏笔。
对毛泽东来说,收获却不只这些。
毛泽东在陕西清涧县袁家沟筹划渡河时,虽是初春二月,黄土高原不仅冰冻未化,反而飘起鹅毛大雪,仿佛是要为出征的红军将士们壮壮行色。
看着这一切,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就像火团一样,在毛泽东的胸中燃烧起来,千古绝唱《沁园春?雪》,就这样诞生了——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就在毛泽东写下《沁园春?雪》五个月后,在保安的窑洞里,毛泽东告诉美国记者斯诺:蒋介石总有一天要面临选择,要么抗日,要么被部下打倒。来自他的将领和抗日群众的压力越来越大。他做出决定的时间不远了。
中国的历史果然很快出现了转机,中国人携起手来,抗日救亡,决定自己的命运的时机来到了。
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的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发动“兵谏”,逼蒋抗日。西安事变,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成为中国形势转变的枢纽。
在斯诺的心目中,毛泽东成了神奇的预言家。
1937年4月5日清明节这天,中国大地上两个阵营的领袖──毛泽东和蒋介石,同时派代表来到这里,祭奠共同的祖先。
在黄帝陵前,毛泽东的代表林伯渠念了一篇毛泽东写的四言古体祭文,立下了这样的誓言——
东等不才,剑履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
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世勿谖。
经武整军,昭告列祖;实鉴临之,皇天后土。
接近历史,诗人捧着一颗真心,披带一路风尘。
向未来走去,革命家的风采,焕发着独有的刚健和执著,他的意志如伟岸的高山,心胸如坦荡的莽野。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6 17: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集 边关流韵
             
                从1937年到1947年初,在延安居住的整整十年的时间里,在毛泽东留下的几百万字的文稿中,却只有一首诗作,一首追悼战死沙场的抗日将领戴安澜的五律。            
            远在莫斯科的两个儿子毛岸英、毛岸青写信回来,说很想读到爸爸新写的诗。毛泽东回信说:“岸英要我写诗,我一点诗兴也没有,因此写不出来。”            
            作为“马背诗人”的岁月似乎过去了。
            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长征结束时,毛泽东写了一生中惟一的一首赠给手下将领的诗。
            1936年12月,在中央就要迁居延安的时候,毛泽东写了一生中惟一的一首赠给中国作家的诗。
            1935年10月21日,彭德怀率部在吴起镇附近的二道川击溃追兵,打胜了初到陕北的第一仗。
            这一仗,也是结束长征的最后一仗。
            捷报传来,欣喜的毛泽东循着电报中对地势的描述,给彭德怀写了一首诗——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
            这是毛泽东写的最后一首身临其境近在眼前的战争诗。
            这首诗后来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
            1936年11月初,作家丁玲来到了陕北保安。
            她是第一个从国统区来到陕北苏区的名作家。
            中共中央以罕见的规格接待了丁玲。当时在保安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都参加了在一个大窑洞里召开的欢迎会。她留给毛泽东一个很好的印象。            
            在庆阳前线,丁玲收到一首词,那是毛泽东用电报发来的,后来发表时题为《临江仙?给丁玲同志》——
            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
            保安人物一时新。
            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
            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
            阵图开向陇山东。
            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用电报传诗词,这在中外文学史上恐怕也算一桩奇闻。
            毛泽东当时对投奔苏区的文化人寄望厚爱之深,由此可见。
            不久,丁玲从前线回来,毛泽东又亲笔抄录了全词给她。
            在此前后,毛泽东就在考虑用什么办法吸引更多的文化人来苏区,并把他们有效地组织起来。
            就在“洞中开宴会”,欢迎丁玲到来的同时,中央决定成立一个文艺组织。这个组织的名字,由毛泽东亲自定名为“中国文艺协会”。
            1947年3月,关系中国命运的大决战开始了。国民党军队大举进犯,毛泽东离开他住了整整十年的延安古城。
            五十四岁的毛泽东,骑着一匹大青马,或拄着一根竹竿,行进在延川、清涧、子长、子洲、佳县、靖边的陇埂沟头,指挥全国范围内的人民解放战争。            
            在枕戈待旦的日子里,毛泽东骑在马上重又找回了在长征途中一再迸发的诗情和想象。
            停歇十年的诗笔,终于在1947年挥洒启动——
            朝雾弥琼宇,征马嘶北风。
            露湿尘难染,霜笼鸦不惊。
            戎衣犹铁甲,须眉等银冰。
            踟蹰张冠道,恍若塞上行。
            这首《五律?张冠道中》,写的是穿雾迎风,披霜带露的行军感受。显然是有意识地吸取了唐人边塞诗中常见的秋漠朔气、秦月汉关、刀雪落照的意象。            
            边关的战争渐渐奏起胜利的凯歌。随着沙家店、蟠龙镇几次大捷,到1947年9月,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已经扭转了陕北战局。9月29日这天,适逢中秋佳节,略有闲暇的毛泽东写了一首《五律?喜闻捷报》。            
            在陕北转战一年后,1948年3月,毛泽东戴着一顶半旧的棉帽,坐在一条小船上渡过了黄河,进入晋察冀解放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8 23:33 , Processed in 0.08232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