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30|回复: 0

吴晓东访谈:我们神话了80年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5 17: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http://www.yjscn.net/Bbs/read.php?tid-2327-page-e-fpage-1.html

吴晓东访谈:我们神话了80年代

  谈谈您对北大精神的理解。

我个人认为,北大的精髓是自由,是一种自由的空气和氛围,是一种钱理群老师从鲁迅身上所概括的中国知识分子世纪传统:“个体精神自由”。这是知识分子也是北大人的立命之本,我们什么都可以失去,但是这种“个体精神自由”不能丢。为了维护这种“个体精神自由”的传统,我们甚至可以用生命为代价。这是从知识分子的信仰的意义上来说北大的精神。至于日常校园文化和生活的层面,北大的精神也是一种自由精神。它不是放纵和散漫,而是在自由散漫的外表下隐含着一种真正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一种超凡的领悟力。

真正濡染了北大传统的学生多少都有点“弃绝”的精神,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论语》里孔子说:“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北大当然有很多人很狂,社会上有一种舆论就这样评价北大学生。这其实是北大的骄傲。我们需要的正是这些狂者,他们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但是我想说的是,北大精神中还有另一层面,就是“狷者”。他们是有所不为的人,所以似乎不为人们注意和觉察,因为功利心与他们绝对无缘,他们不是什么都要,不在乎蝇头小利,而有高举远慕的气质,有追求“大道”的精神,这些人是我所认为的北大出身的最有境界的学子。

在很多人眼中,80年代成为一个神话,谈谈您对80年代的记忆和感受。和80年代相比,90年代或新世纪的今天有什么不同。

八十年代是匮乏归宿感的时代,同时也是寻找归宿感的时代。正是这样的历史特征赋予了一代学子浪迹天涯的本性。现实生活中当然也不乏身体力行者,而绝大部分学子所谓的流浪,恐怕不过是挎着书包,拎着饭盆,一路叮当作响地从宿舍流浪到教室、图书馆再到食堂而已。因此流浪的真正确切的含义可能更是假想中的精神之旅,是一种心态,一种意向,一种试图超越具体的现实生存处境的渴望,一种兰波式的“生活在远方”的激情。那种对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的巨大热情,对远方的神往之中总有一种世纪末的今天所匮乏的非功利色彩。那时侯的北大,似乎连空气中都弥散着天马行空般的自由的精灵。

至今我仍把这种涌动在心灵深处的漂泊的渴望看成自己生命中唯一仅存的弥足珍视的旗帜。它使我在日渐职业化的教师生涯中还能多少保留点对自由生命的憧憬,对一股少年人的锐气的向往,保留一点一代代学子身上那固有的蓬勃的朝气。这或许是永远逝去了的八十年代留给我个人的一份最重要的遗产。

当然,我们同时也把八十年代神话化了。这会掩盖一些历史的真实逻辑。比如在八十年代中已经隐含了走向九十年代的一些固有逻辑。但是九十年代随着商品化大潮的如期而至,一种作为八十年代的标签的理想主义和启蒙理性也日益消亡。九十年代出现了严重的阶层分化,每个人都会被这个阶层严重分化的社会进行“资产重组”。九十年代既造就了“成功人士”,富人阶层,也造就了“弱势群体”。而从社会的主导舆论中,你会嗅出一个所谓的“主流社会”正在生成,每个家长都孜孜不倦地教诲自己的孩子一定要进入这个“主流社会”,掌握它的游戏规则。这个社会的主流舆论中嫌贫爱富的风气已经形成。而大学正是进入“主流社会”的最直接的天梯。这对于今天的大学理念,对大学生的心理渴望和理想的预期都有重要的影响。


您对当代大学生的看法。

涉及对当今的大学生的评价的时候,我一向都格外谨慎。因为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宿命,都有自己的选择。比如社会舆论较普遍地认为今天的大学生容易受到商业化时代的功利主义和体制化的大学制度的双重束缚和制约,一方面功利心加重,有个人中心主义倾向,没有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则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受到了约束。一部分人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另一部分则汲汲于功名和利益。这都是我经常听到的评价。但是我会质疑这种评价标准和尺度。因为时代对他们的要求比我们八十年代要严酷得多。我们那时要做的只是重要的事情和想做的事情,而这一代人则要做更多甚至是所有的事情。我们那一代所面临的选择与诱惑都远远不如这一代人多。把我换成今天的大学生,我想自己可能是无法适应的,我会或者疲于奔命,或者一败涂地。而今天的大学生则普遍天资聪明,他们差不多什么都懂,什么都想学,好象什么都能应付得很不错。当然他们也比我们一代有更多的压力。如果这些压力不能有效地转化成动力,他们也会容易崩溃。这是严酷的时代和环境在他们身上必然投射的结果。

当我们这些教师在学生一辈中只看到缺点的时候,我们可能就变成鲁迅笔下的九斤老太。其实这掩盖了我们对他们越来越不了解和不想了解的悲哀事实。我一直在警惕的就是这种九斤老太的心态。而如果我们放弃对新一代的笼统的评价,想一想我所接触的一个个学生个体,我就会觉得他们都是很可爱的,值得作为老师的我的尊重。

以个人阅读体验的角度,向大学生推荐几部文学或学术名著。

对我个人阅读史产生影响的书,我首先想到的是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它使我进入了中国文化史和华夏美学领域,领略一种崭新的富于特殊魅力的历史叙述方式。

我个人还迷恋卡夫卡和加缪的散文,从卡夫卡那里领悟世纪先知的深邃和隐秘的思想、孤独的预见力和寓言化的传达方式,从少年加缪那里感受什么是激情方式,感受加缪对苦难的难以理解的依恋,就像他所说过的那样:“没有生活之绝望就没有对生活的爱。”同时从加缪那里学习什么是反叛,怎样“留下时代和它青春的狂怒”。

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是探索人类记忆机制和美学的大书,也是人类探索时间主题和确证自我存在的大书。它同时也是令人感到怅惘的书,就像昆德拉说的那样:“一种博大的美随着普鲁斯特离我们渐渐远去,而且永不复回。”

我还喜欢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和卡尔维诺的《我们的祖先》,从中领略20世纪作家文学想象力所可能达到的极至。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教会我们怎样保持“压力下的风度”。而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则使我了解到现代主义作家对人的生存境遇和存在本身的无穷追索,对小说本身的可能性限度的探询。

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则使我体认到在历史理性和强权目前,所谓的爱“是孱弱的”,它的价值只是在于它是一种精神力量的象征,代表着人彼此热爱、怜悯的精神需求,代表着人类对自我完善和升华的精神追求,也代表着对苦难的一种坚忍的承受。

当然我持久阅读的还会有鲁迅。要了解20世纪中国人的精神、骨气和生活世界,就无法绕开鲁迅的存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8 11:34 , Processed in 0.12817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