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99|回复: 1

“菜鸟”硕导的困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 12: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宋德发(湘潭大学副教授) 来源:学术批评网 2011年11月11日& N+ }7 R# N6 p5 {

+ d4 W6 K7 p- w5 G; e  Y我2007年才开始指导研究生,因此在硕导界,是一只不折不扣的菜鸟。在我的观念中,能够带研究生是荣誉的象征,因此,我倍感珍惜。三年过去了,荣誉感犹在,而困惑也越来越多。
# F5 Y% I! z9 s' h# X
& N. z+ S3 }4 _% c* ]首先说说研究生的招生。2007年,我的本科老师给我推荐了一名学生,暂且叫小李吧。小李给我发来他写的一些文章,有诗歌、散文和学术论文,我一看,颇有水平,觉得是个可造之才。坦率地说,现在中文系的学生不管写得怎么样,只要经常写,都已经难能可贵了。因为更多的学生把主要的精力和财力投放在英语、计算机、网游,甚至社交上,导致怪才越来越多,但“写手”却越来越少。小李一心想考到我所在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做研究。可人算不如天算,他的专业课考的不好,但并不影响录取,关键是他的英语考砸了,离A区分数线还差两分,这样,他的研究生梦几乎要破灭了。不幸中之万幸,他后来调剂到位于C区的四川师范大学。我去川大做博士后期间,为了省钱,便住在他的宿舍里,发现他是个非常用功和用心的人,酷爱喜欢阅读和写东西,其专业水平和专业追求远远超过一般的研究生。再后来,他几乎没让导师操什么心,便写出了一篇非常棒的硕士论文,还顺手牵羊在非常正规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了10余篇论文,然后又遇到伯乐,顺利考取了博士生。可以乐观地预测,小李如果一直坚持下去,终将会成为一名不错的学者和大学教师。我告诉小李,你当年没有考到我们这里来,不是你的损失,而是我们的损失,白白让四川师范大学捡了个便宜。
7 i8 i$ U2 r2 S7 y% D" |  m5 z) ~. j1 Z& e1 N5 t8 a
据我的了解,像小李这样的学生虽然不多,但还是有一些的。小李毕竟还有机会留在中国的学术界。让人遗憾的是,有些同样颇具天赋的学生,因为英语离C区分数线也没有达到,便从此与学术研究无缘。我首先必须承认,研究生入学考试是非常公正的,但考试的科目和方式又值得商榷。比如文学类的英语分数线太高,而为什么要考政治更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或许,教育部的想法是:我们要培养钱钟书这样学贯古今中西的学术大师。但问题是,这些年,我们像小李这样的学生都几乎看不到了。有时候,我们面对一些考试考了400多分(满分500分),却半个月读不完一本书、半年憋不出一篇文章、写三句话有两句是病句的学生,真是欲哭无泪。
# C# d  B6 H7 ^4 ^3 |* v$ ]9 X" ~; |* s8 ]4 d; t: x7 f* p2 u: \
我自己也算“综合素质”比较高的那种,因为我英语、政治和专业课都没有明显的弱环,因此,我能够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取研究生。但是,我必须承认,我的专业悟性是非常平庸的,这一辈子无论如何努力,都很难达到更高的境界。在我的大学同学中,有一个女生,福建省的语文高考状元,大学时享誉全校的才女,发表文学作品无数,写论文也颇有天赋,她的本科毕业论文就发表在美誉度较好的《湖南社会科学》上,应该说是难得的学术研究人才。可惜,她英语不太好,考了好几次,才勉强过了四级,自然不敢打考研的主意。后来让一所中学捡了个大便宜:她回母校教书去了,现在已经成为成就斐然的中学语文教育专家。可以肯定的是,假如她走上学术研究之路,其发展现状和前景必然远胜于我。
& }0 q; o* ]( _! a
, d- f! ?4 B6 O) w) F7 k" N, h' ]这种困惑自然让人回想起前几年的陈丹青、贺卫方罢招事件。他们的痛苦我现在深有体会。陈丹青是画家,却只能招一批不懂,至少是不太懂画画的学生,按照目前的这种招生方式,对画画一窍不通的我,只要愿意和努力,也能顺利考上他的学生,然后一鼓作气拿到博士学位,若干年后,说不定还能当艺术学的博士生导师,那岂不把陈丹青活活气死,好在陈丹青不跟学术界玩了,这种游戏规则会让他少活N年。贺卫方的遭遇也是如此,可以想象到,他目送自己最为欣赏的一批学生被研究生院拒之门外,目睹不少口齿不清、专业悟性平平甚至平庸的人来到自己面前,是多么的绝望。 " x6 Y* H( v+ B' X' i6 u
! _! _" S5 N7 p+ E9 h9 t& s
其次说说研究生的培养。我的几个研究生在我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苦,说自己对研究生生活是多么失望,这简直就是把本科时的生活再过一遍嘛!原来,他们来校一年了,除了上课就是上课,课程中除了学了N年的英语和政治,还有千奇百怪的各种专业课和选修课。问题是,很多研究生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态度确实不敢恭维,更有甚者,有的老师把本科时的教案又念了一遍,居然忘记了学生中就有本科就读于本校的。
0 y& \" S+ I( z! R4 t
1 H- I5 n3 ~. k# @- o2 T: J9 q( Z7 n0 f把研究生当作本科生培养,好像越来越流行。教育理论家们想当然地认为,要想培养出优秀的研究生,必须夯实基础。一些教务管理者则想当然地以为,夯实基础就是多开课,什么课都开,什么人都可以开课。于是,我们的研究生就像本科生一样,每天拿这个笔记本到处“跑课”,每天累得要死,再除去娱乐和找配偶的时间,哪还有心思和精力去广泛阅读和勤于练笔了。 & t7 n2 R7 k4 O2 M

( Y7 Z6 Q- {8 X葛兆光先生说,给本科生常识,给研究生方法,给博士生视野。我觉得基本上揭示出不同层次学生的培养规律和培养差异。根据我的观察,在专业领域有所造诣的学者,大到钱钟书,中到一些当红的学人,小到身边一些突出的研究生,没有几个是课堂上培养出来的。这种高密度、低水平的课堂教学只会将研究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分割得支离破碎,完全打乱他们的学习规划,百害而无一利。 4 G7 i4 r2 G3 d# p. _" v! F
# i: e* A. U) S0 M& ^, w) u
所谓“研究生”,是指自己做研究生的学生。当然,这样说,并不是说导师的作用可以忽略。恰恰相反,优秀的研究生正是在课堂之外成长起来的,即在一名优秀的导师呵护下逐渐成熟的。遗憾的是,一方面,我们不断地增加课堂教学,另一方面,我们的导师指导研究生的时间却越来越少,指导研究生的态度越来越糟糕。夸张一点的,三年过去了,导师不知道自己的研究生叫什么名字,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导师也是多如牛毛。 + G1 t. E0 m" Y4 t$ c
& g/ A& X; B$ [2 N. H1 X6 ?0 A
最后说说研究生的就业。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入学后不肯阅读,不愿写作,乃至厌恶自己的专业,肠子都悔青了,干嘛跑来读个鸟研究生。另一方面,导师们则气愤、着急和憋屈,有恨铁不成钢之叹,有按捺不住的,便把学生们痛骂一通:“孺子不可教也,想想我们当年……”。可学生们也很委屈啊:我毕业后又不能做研究,干嘛要像你们当年那样?! 1 i+ `+ Q7 I! p+ P8 C5 ~7 C$ a

0 e7 g: g" _( N2 [4 w: t. {  b1 M. W是啊,我们当年读研读得那么认真,难道真的发自内心地热爱学术吗?如果我们当年也像他们现在这样丝毫看不到希望,还会那么努力吗?我2002年研究生毕业,早在2001年的时候导师就提出让我留校,而我还像一个女人被一个百万富翁求婚一样,犹豫不决:说不定还能找个更好的学校呢。在接下来的2003年,研究生就业形势也非常好,我的师弟去了衡阳师范学院,还有2万的安家费、三室二厅的住房和一台电脑。另一个师弟不愿意去高校,就很轻松地进了工商局,还是先进去报到拿工资,后象征性地参加公务员考试。总之,当年研究生就像珍稀动物一样,还没有毕业,就被哄抢走了,也就是说,你想做什么就能够做什么。因为没有任何就业的焦虑,因此。不管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学术,有没有做学术的资质,大家求学期间,都看了几本书,发了几篇论文 ,硕士论文也能精雕细琢,可以拿得出手。
; r: b6 E' o, y: u  Z' z
+ y2 J0 \( W& l$ y但短短几年,形势大变。研究生多了,价值跌了。有的研究生原本在重点中学当老师,三年之后,发现想回去已经回不去了;有的研究生想进高校,发现一个辅导员职位居然还有博士在竞聘;有的研究生想考公务员,发现大门紧闭,后门也没有,只能一声长叹了。总之,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本科生大三时就出去为工作奔走去了,面对空荡荡的教室,老师们只能苦笑;研究生一进校,就开始为工作担惊受怕,导师们讲再多的大道理,残忍的现实都会让它们显得苍白而可笑。 3 l. G8 H3 [- v- v9 u* d
. d% y1 h( B7 D
作为导师,看见自己的研究生不能在学术的领域自由翱翔,却要在生计的苦海中苦苦挣扎,确实很难受。我的研究生导师弟子三十,绝大部分都留在高校任教,而我此生研究生弟子肯定会超过这个数计,如果能有一二位从事学术研究,已经万幸和知足。不过,看如今的学术界,如此的不清净,他们永不进来,未尝不是幸事!
发表于 2011-12-2 23: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的绝望!
2 V; s( U' |5 I$ i" e教的绝望!
2 A+ H0 t1 h2 Y* p8 X) a看的也绝望!& C5 }; X1 @) m, t% k( b  a
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5-11-1 08:16 , Processed in 0.05345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