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637|回复: 13

施事与受事换位的句式并不神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9 17: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施事与受事换位的句式并不神秘
         (读了曾发表在这儿的李卓华先生的一篇论文后想到的)

   大家都知道,一般的语言格式是:
“施事——事——受事”。
比如:
“三个人吃了一锅饭。”
可是有时以上的格式还可以倒过来使用,形成了这样的格式:
“受事——事——施事”。
比如:
“一锅饭吃了三个人。”
“三个人吃了一锅饭”与“一锅饭吃了三个人”这两句话意义是不同的:前者说“三个人”吃饭吃了多少,是谈“三个人”的“吃的量”;而后者是说“一锅饭”解决了几个人的吃饭,是谈“一锅饭”的“被吃的量”。
看来,变“施事——事——受事”为“受事——事——施事”的格式有时真的能改变原来句子的意义。
然而,有时也不能根本改变原来句子的意义,只是变换了一下语言的描写对象而已。比如:
“好多人都读过这本书了。”——这句话描写的是“好多人”。
“这本书读过好多人了。”——这句话描写的是“这本书”
还有“施事——事——受事”改为“受事——事——施事”,其意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什么意义也没有改变,只是改变了一下句式而已。如:
“地洞进了水了。”
“水进了地洞了。”
这两句话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理解成都是描写同一个对象:“水”或者“地洞”,都可以理解成一个意思(当然在另一个情况下也可以理解成是描写不同的对象)。
可见,“施事——事——受事”改为“受事——事——施事”至少有三个作用:
1、        改变意义。
2、        改变句子的描写对象。
3、        变换句式。
既然至少有此三个作用,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施事——事——受事”都可以改为
  “受事——事——施事”呢?
不能。
比如:“三只狼吃了一只羊”却不能改为:“一只羊吃了三只狼”。
何故?
羊与狼虽然一个食草,一个食肉,毕竟都有“吃”的功能,因此极容易让人误会,以为真的是说羊还可以“吃”狼呢。
所以运用“受事——事——施事”这样的格式,其窍门是“施事”与“受事”的关系必须是明朗的、确定的、让人一目了然的,是不能让人产生误解的。施事不能有受事的嫌疑,受事不能有施事的嫌疑。否则,这种格式就不能使用。
这就是施事与受事换位的原则。
施事与受事换位句式并不神秘。

(本文用的术语“施事”与“受事”也许和别人有点不同:我说的“施事”就是谓语的发出者,“受事”是指谓语的接受者。比如“我是中国人”,我以为“是”是谓语,“我”是施事,“中国人”是受事。)
发表于 2007-1-20 11: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观点!

发表于 2007-1-21 08: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嗯,逻辑思维。
发表于 2007-1-23 14: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世事变迁,宇宙莫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发表于 2007-1-24 06:3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水进了地洞”和“地洞进了水”是一个意思,请向山岳君,这里的受事是“水”还是“地洞”?因为“地洞把水进了”和“水把地洞进了”听起来都很别扭。
早上洗脸:“两个人洗一盆水”可以说成“一盆水洗两个人”,然而“两个人抢一盆水”却不可以说成“一盆水抢两个人”,难道其中没有一点道理吗?
发表于 2007-1-24 07:4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参看本论坛:

主宾可换位供用句的语义条件分析
http://www.xlmz.net/forum/viewthread.php?tid=19078
发表于 2007-1-24 09:35: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往的研究者都认为可逆句只表示数量的对应关系或分配关系。其实不然,比如下面各可逆句就不表示数量的对应。
(1)a 许多学生进了教室。    b 教室进了许多学生。
(2)a 高个子站后排。          b 后排站高个子。
(3)a 这张画不要挂墙上。    b 墙上不要挂这张画。
(4)a 行人不得走汽车道。    b 汽车道不得走行人。
(5)a 钱放保险柜内。          b 保险柜内放钱。
(6)a 一个老头死了。          b 死了一个老头。
由此可见,把可逆句只归结于表示供用关系和容纳关系是非常狭隘的理解。
 楼主| 发表于 2007-1-24 10: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李华倬先生

关于"受事"与"施事"这两个概念的定义,我肯定与别人不同.我的定义很简单:行为的发出者是施事,行为的接受者是受事."水进了地洞"之中,"水"是施事,"地洞"是受事.而别人可能不是这样划分.这中间没有谁对谁错的问题.
     关键的是如何解释可以说"两个人抢一盆水"却不可以说"一盆水抢两个人".
     我以为"抢"这一种行为并不是"一盆水"与"人"之间时常存在的一种行为,"抢"的行为偶然发生的,它并不常见.因此孤立的看到这一句,人们就一时很难明白也不敢断定这是什么意思.因此这种施受倒置的格式就不能使用.而"一盆洗两个人"可说成"两个人洗一盆水",是因为"洗"这种行为是"人"与"水"之间的时常存在的一种行为.并且,"人"和"水"之的"洗"的施受关系也是确定的.就是说,"两个人洗一盆水"意思很明朗,不让我们感到迷惑,因此这种施受换位就可以成立.
 楼主| 发表于 2007-1-24 11: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回李华倬先生

建议你少看语法理论著

     研究语法的人的目的是为了写出语法论文或者出语法理论著作,很少有人研究语法是为了真实搞创作.就好象研武术的人是为了出武术论著,而不是为了打架.
     这种目的不实在很容易使我们的研究陷入不真实的误区.
     所以我研究语法主要的读物不是语法书,而是我认为操作语言操作得较好的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品的语言和我们每天说的口语才我们下工夫的地方.
     至于中外古今语法理论著作,我们碰上瞎翻一翻就行了.千万不可把力量用在这儿.更不可把他的理论当真.
     事实上如果我们肯老实的把一个运用语言较好的作家一本书一句一句的分析过去,那么,这时你就会发现所有的语法理论很不全面或者很不对路.
     那时你也就没有兴趣计较语法论著中的那些鸡毛蒜皮了.
发表于 2007-1-29 10: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答山岳君

我原是学理工的,自然就从科学的角度研究语言,你是学文的,当然就从文学的角度研究语言了。其实对作家来说,不研究语言也可以写好文章,作家只要知道其然而不须要追究其所以然。我认为研究语言对写文章没有多少帮助,语言学家也不见得能写出好文章。因此如果是为了写好文章,与其花时间去研究语言,倒不如多花点时间去研究文学创作艺术。
      中国人总喜欢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去研究学术,比如对待中医学就是如此,认为凭着经验能治好病就行了,不需要有什么理论上的深刻认识。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中医虽历经数千年却进展不大,以至现在仍停留在经验的水平。然而外国人却不这样,他们非常注重理论,甚至把理论工作放在首位,结果反而促进了实际工作的发展,西方的技术之所以如此发达,与科学上的这种治学精神是分不开的。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已相当深刻了,在微观上己经达到了原子的水平,在宏观上己达数百光年的空间。然而对主观世界的认识却仍然肤浅,研究语言学就是要了解人们自已的语言行为是如何产生的,所凭借的原理是怎样的。我不同意约定俗成的说法,我认为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潜意识行为,之所以说潜意识是因为不自觉,研究语言学就是要寻找这些潜意识,研究汉语学就更要去寻找我们民族蕴涵在汉语中的潜智慧。
      现在就来谈点具体的吧!“两个人骑一匹马”和“一匹马骑两个人”的意思相同,但“两个人追一匹马”和“一匹马追两个人”的意思却不一样,为什么?中国学生自然是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但外国学生就很可能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一字之差就会影响句子的可逆性?你作为教师能够不解答吗?当然大多数教师目前都只能答之以“俗定俗成”,但我的解答是:动力动词不能使句子可逆,而非动力动词能够使句子可逆,“骑”是非动力动词,“追”是动力动词,所以才产生上面的现象。我认为汉语动词的分类不应该是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而应该是动力动词和非动力动词。英语词典不是注明动词的及物性和不及物吗?如果我的观点能得到公认,今后是否也可以把动词的动力性和非动力性注在汉语词典之中呢?至于信息化就更需要这些知识了。难道这是无关紧要的鸡毛蒜皮吗?汉语学到现在还设有形成自己的理体系,据说现在很多外国的语言学家也在学汉语,他们也打算向汉语学进军了,因为他们也认为他们所创立的理论解释不了汉语,然而中国的语言界却认为他们的理论也能适用汉语,岂不怪哉!如果有朝一日汉语的理论制高点让他们先占领了,那才丢中国人的脸呢?共同的文明由他们创造,我们的文明也要由他们创造,中国的学者就那么无能!
     如果你有兴趣的话,我们可以共同来探讨我们民族蕴涵在汉语中的潜智慧,而不仅仅是为了用好语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1 19:24 , Processed in 0.14952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