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Artvine

子夜的守候(爱情诗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霜叶红 于 2025-8-21 15:11 编辑

毛泽东诗词《枕上》的全称为《虞美人·枕上》,全文如下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1921年春夏,毛泽东与新婚妻子杨开慧多次短暂别离,他到岳阳、华容、南县、常德、湘阴等地考察学校教育,进行社会调查。新婚离别,让毛泽东对杨开慧充满了眷恋和思念之情。有一天夜里,他因思念杨开慧辗转反侧,无法入眠,于是起身披衣写下了这首词。

毛泽东的《虞美人·枕上》是一首饱含深情的婉约之作,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妻子杨开慧的深切思念,情感真挚细腻,将新婚别离后的孤寂与牵挂刻画得入木三分。

上阕:以景衬情,写彻夜难眠的愁绪

        •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开篇直抒胸臆,用“堆”字形容愁绪之浓,又以“江海翻波浪”作比,将无形的愁具象化为汹涌的波涛,既写出思念的汹涌澎湃,又暗示内心的不平静,可见离愁已占据全部思绪。

        •        “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夜长”“难明”不仅是客观时间的漫长,更暗含因思念而觉黑夜难熬的主观感受。“寂寞披衣起坐”刻画了孤独难眠的动作,“数寒星”则以细节尽显空虚与怅惘——无眠之时,唯有对着寒星默默计数,将思念的绵长与无处排遣的孤寂托出。

下阕:聚焦“离人”,写深情难掩的悲戚

        •        “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清晨到来,一夜的纷乱思绪仿佛都已“灰尽”,唯有“离人影”在心中愈发清晰。“百念灰尽”反衬出对“离人”的思念之深——其他念头都已消散,唯独这份牵挂留存,凸显了情感的专注与浓烈。

        •        “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以“一钩残月”的凄清景象作结,残月常与离别、思念相关,更添伤感氛围。面对此景,“不抛眼泪也无由”,将压抑的情感直白道出,没有丝毫掩饰,尽显对爱人的深情与离别后的悲戚。

整体情感特点

这首词褪去了毛泽东诗词中常见的豪情壮志,尽显私人化的柔情。通篇围绕“思念”展开,从黑夜的愁绪翻涌,到披衣数星的孤寂,再到清晨对“离人影”的执念,直至面对残月的落泪,层层递进地展现了离别后细腻、深沉而又难以抑制的相思之情,真挚动人,让我们看到了革命家柔情的一面。
发表于 前天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霜叶红 于 2025-8-21 15:09 编辑

毛泽东《贺新郎·别友》,全文如下: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这首词创作于1923年12月,当时毛泽东接到中央通知,要离开长沙去上海,再转往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他与妻子杨开慧分别时写下了这首词。

毛泽东的《贺新郎·别友》情感丰富而复杂,既有夫妻间难舍难分的眷恋,又有投身革命的坚定豪情,展现了革命家细腻而伟大的内心世界。具体如下:

        •        难分难舍的夫妻情:上阕中“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生动地描绘了夫妻离别时相对而泣、欲言又止的场景,将那种不舍与眷恋表现得淋漓尽致。“算人间知己吾和汝”,则强调了夫妻二人既是生活伴侣,又是灵魂知己,彼此理解与信任,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痛苦。

        •        对革命理想的坚定:下阕中“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展现了毛泽东投身革命的豪情壮志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他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虽有离别之痛,但仍毅然决然地踏上征程,为实现革命理想而奋斗。

        •        离别的孤寂与愁苦:“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通过描写离别时的环境和场景,如霜重、残月、汽笛等,烘托出一种孤寂、愁苦的氛围,表达了离别后独自远行的凄凉之感。

        •        对爱人的激励与期望:词的最后“重比翼,和云翥”,既是对夫妻未来团聚的美好期望,也是对杨开慧的激励,希望她能与自己一起为革命事业奋斗,共同翱翔于广阔的天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5-8-23 18:14 , Processed in 0.06967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