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29|回复: 0

语音变化问题考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25 11: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 陈肖霞
来源:http://ling.cass.cn/publishinf/inf_all_yys.asp?fenlei /2006-7-31
信息发布人: 语言所语音研究室
     

  1.1 语音变化问题
  语音变化这里主要指语流音变。在连续话语中,语音的音段不是稳定的而是不断变化的。这样才形成长短不等的韵律单位和节奏,也表达不同的意义和感情。

  在连续话语中,人们为了表达一定的意思,对句子中的各音节形成不同的语音韵律单位,形成连贯性比较好,但又有轻重不同、高低各异和快慢不等的说话节奏,由上述原因以及省力原则作用而形成的语音的变化。从音节上看,在连续话语中,音节作为基本的单位仍然独立存在,但其独立的地位并不均等,更大一级的单位占据相对更稳固的地位,即在韵律词或语音词一级的范围内,音节出现的变化比较多,除了强调的情况,一个单音节词在语流中独立存在的情况不是太多。音节的变化是因为在语音的一个韵律词中,内部的强弱不同所引起的变化,在语音的表达中,能够起到语义表达准确的作用,例如,“东西”与“东﹒西的区别。下面的语图是“半个世纪过去了”。“个”与前面的“半”组成一个韵律词,“个”的声母浊化。“过去了“作为一个韵律词,中间的音节通常变轻,“去”有弱化的现象,元音时长明显变短。

  这里所谈到的语音变化,可以分为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增音、减音、浊化、清化等。

1.2 语音变化分类
  语音变化大的分类大致分为同化、异化、弱化、脱落或再加上增音、减音、浊化、清化等,另外还会有圆唇化、喉化、鼻化等特征。从发音的角度看,语音变化类型可以分为发音器官位置变化、发音方法的改变、音段自身减弱与增加几个方面。

1.3语音变化的成因
  语音变化的产生首先是发音中音段自身有一定的冗余度,在发音省力原则下,音段可以发得不到位,但对听音人来说没有理解问题,这种省力造成的音段的变化,是最经常出现的变化,在言语合成中是直接影响到语音自然度的问题。说话人在表达不同语义、不同语气、不同感情色彩等会采用不同的韵律手段和节奏,从而形成轻重不同、速度不一而有抑扬顿挫的语音波形。音段前后的语音环境会直接影响到音段的变化。因此,轻重、语速、语音环境直接影响到语音的变化。

  语音变化的出现是相对于在孤立状态下语音音段的情况而言的。相对于发音到位的状态,在连续话语中,语音的发音不到位现象主要表现为前后音相互影响而趋同或趋近。也有为使发音发音相互区别而使相邻音发得相异的情况。发音部位或发音方法前后影响而趋同的情况比较多,例如,部位的问题,唇的影响使前鼻音变为双唇鼻音;发音方法的问题,声带振动的惯性影响使后接音节中的清声母辅音也带有声带振动使前后音节中声带振动持续进行等。

1.4 语音变化分析
同化问题、异化问题
  根据对语料的分析,同化主要表现在发音部位的同化上,由于协同发音作用,发音器官的惯性使得前音节鼻尾与后音节声母的发音部位趋同,特别明显的是唇的影响问题。双唇音的逆同化影响使得前音节的舌尖鼻音尾变为双唇鼻音。后音节声母作为舌根音的影响使得舌尖鼻音尾变为舌根鼻音。例如:双唇影响:“根本”,舌根的影响: “新港”等。异化常常谈到的是上上相连前字声调变阳平的情况。

弱化、脱落问题
  弱化有一个宽泛的含义,它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主要是因发音变轻而造成音段的整体减弱,包括能量减弱、时长缩短、元音不到位和辅音能量变弱甚至改变。具体表现为减缩比较多。脱落是音段变化的极端表现。

增音、减音问题
  增音表现为在连续话语中,当一个音节为零声母开头,在与前字紧密结合时出现的音段增加的情况,如与鼻韵尾相连时增加鼻音的情况或与元音相连时增加浊辅音的情况等。从发音上看,前音节的尾与后接元音的首产生的协同发音,与辅音元音间的协同发音在部位上相似,因此认为是后音节的增音。如前音节为鼻尾后音节为零声母时,常在后音节前听起来增加了鼻音的性质,前音节的鼻尾持阻段因后接元音而除阻,在听觉上就会感觉为后面元音的声母。当零声母音节在句或词首出现时,由于发音时声带的启动需要一定时间,会先出现一个阻塞或轻微摩擦的时间段,也会出现增加音段的情况,如开口呼中的喉塞的出现,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中的半元音出现。在语音上对于这段增音是否可作为另一个因素,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减音是指在连续话语中,两三个音节或更多音节紧密结合时,中间的音节中的部分音段失去的情况。一般在习惯用语中常出现,音段的丢失与音节结构中声韵母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搭配关系及与前后音节的搭配关系都有关。如前音节的鼻尾在后接擦音时,常常出现丢失的情况。这是由于擦音与塞音和塞擦音不同,其声学表现一般是由弱起到渐强,一般是在前音节未结束时其发音动作已经开始,舌位已经在向擦音的部位靠拢同时弱的气流开始出现,形成乱纹,之后才开始出现比较强的气流,有些擦音会出现比较有周期性的波形。

浊化、清化问题
  在连续话语中,浊化是最经常出现的语音变化现象。一般在非词首的位置都可以出现。浊化与音节间结合紧密程度有关,当两个音节结合紧密时,后字声母如果是清不送气塞音、塞擦音,由于声带的惯性作用,常可以出现浊化。如果与词类联系,则一般功能性的虚词如助词“的、着”等最容易出现。如果与不同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联系,时长比较短的清辅音如不送气的塞音、塞擦音更容易出现,擦音在一些习惯用语中也常出现。清化一般在元音中出现得比较多,浊辅音出现清化常常是在句尾整个音节都清化,在语流中音节弱化而使在句尾的音声带懒动造成清化。在句子的末尾,一些声母比较长的音节或语气词中的声母或韵母会出现清化,这时往往表现出说话人与前面的成分对比,表达的重点在前面,有时还表现一定的感情色彩。在声学表现上,清化一般是失去周期性浊音横杠,基频失去,而清化的高次共振峰仍存在。清化元音一般出现在辅音是比较长的情况下,例如,擦音、送气塞擦音,后面的元音为非鼻尾的韵母的情况下。

  总起来看,语音变化的出现,是发音省力的结果,也是人们表达不同的意义和情感的需要。因为语音变化的出现,使语言具有丰富多彩的形式,也使人们的社会生活变得丰富起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6 18:19 , Processed in 0.05919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