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868|回复: 3

[吴语研究专辑](一) 吴语概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1-16 0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http://wu-dialect.myrice.com/interest.htm
----------------------------------------------------------------------------------------

何谓吴语?


吴语是汉语历史最为悠久的方言,其祖语可以追溯到2600年前的春秋时期的吴越两国上层人士习用的汉语方言。现代的吴语,仍然保存着一些在多数现代汉语方言中已经消失的古汉语特点,其中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保持了浊音和清音声母的分别,的所谓“浊音”,现在吴语中的“浊音”包括“清音浊流”(分布在北部吴语区)和“真”浊音(分布在浙南)。浊音的发音需要振动声带,比如英语中的b、d、g、z都是和吴语一样的浊音,普通话的b、d、g、z则是清音。

吴语为什么叫吴语?

吴语,因为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行政区划上基本属于江浙(包括上海)两省,因而又称“江南话”、“江浙话”,而习惯上称为“吴语”,则是因为吴语是从“三吴”(现苏州、湖州、绍兴)地区为中心的太湖流域、宁绍平原发展起来的。需要注意的是,吴语不是指“吴国”的语言,因为春秋时期的吴国除了上层人士,百姓讲的是侗台语而不是汉语,三国的吴国则包括了东南各大方言区。



吴语分布在那些地方?

吴语在使用人数上是汉语第二大方言,不过分布地域并不是很广阔,江苏长江以南除南京、镇江地区(丹阳、高淳仍是吴语)、江北靖江海门启东通州、上海市、江西上饶市、福建浦城北部和浙江除淳安、建德、苍南、平阳外基本都讲吴语。皖南北部的铜陵、太平地区讲吴语宣州话,但是当地人一般对外使用江淮官话,吴语只在家庭内部使用,而且宣州吴语受到官话的严重渗透。吴语分布的总面积约13.75万平方公里。



吴语有何内部分歧?

作用一种7500万人使用的语言,和世界上多数语言一样,吴语内部也存在着分歧,一般将吴语分成六个片(次方言):太湖片、宣州片、台州片、婺州片、处衢片和瓯江片。江西和福建吴语地区都属于处衢片;皖南吴语区和江苏高淳属宣州片。太湖片使用人数最多、分布地区最广。其他各片,宣州片、台州片、婺州片可以和太湖片部分通话(台州片的语音尤近太湖片);处衢片和瓯江片与其他各片完全不能通话。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和地缘的原因,长江以北的靖江、江南的丹阳和杭州市区(不包括新近并入的萧山、余杭)吴语更加接近官话。不过,各地吴语基本特点仍然接近,比如基本保持了浊音和清音声母的分别。



如何看待官话对吴语的影响?

官话在历史上曾对吴语产生了巨大影响,永嘉南渡直接导致了江淮地区的吴语官话化而成为江淮官话。现在吴语中大约1/10的字有“文白两读”(如上海音“大”为[du]/[da])现象,其中的“文读”[da]正是晚近官话对吴语影响的结果。同时,官话区的新兴事物,在输入吴语区的同时也带来了官话的读音,如“饺子”中的“饺”,本来应该是和“角”同韵的入声字,由于是由入声消失后的北方官话输入吴语的,因而各地吴语普遍将该字念作上声或去声,与“角”已经不同韵。官话对吴语表现能力的丰富是其可称道之处,但是,另一方面,官话对吴语的压制和同化现象则是不可取的并令人担心的,如所谓“东西”,吴语中明明有相应的“物事”(音如“末事”),为什么一定要拾人牙慧呢?生造“文读”更是破坏了吴语自身的系统性,比如“舰”,明明应读作“凯”,一些人却从“见”字读音中生造出了“鸡”音,把“航空母舰”称作“航空母鸡”实在是既滑稽又痛心!



吴语是不是只能说不能写的土话?

由于国家通行的书面语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导致人们产生方言是只能说不能写的土话,不能用于文学创造的误解,一些大北方话主义者更是猖狂叫嚣“浙江话不能入文”之类胡言。事实上吴语不仅可以写作,而且更是一种优美的文学语言。吴语将“藏”称作“囥”、将“东西”称作“物事”、把“都”称作“侪”等只是几个常用的例子罢了。至于文学,从冯梦龙的《山歌》,到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吴语的文化价值尽显无疑,甚至现在普通话中的常用词如“尴尬”,成语如“煞有介事”,佳句如“月亮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都来自江浙一带的吴语。


 

为什么需要保存吴语?

国家推广普通话,是为了全国人民可以顺利的交流,而在普通话已经大大普及的今天,这一目的可以讲已经基本实现了(至少在教育比较发达的吴语地区已经基本实现了)。而同时,方言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是社会生活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丰富多彩的方言反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而方言的变迁又折射出社会的变迁,这是十分值得研究的。在一些地方出现的将推广普通话和消灭江南话等同的做法(浙江金华小学生讲了两句方言被老师打掉门牙——令人联想到日据时期倭寇对台湾同胞的做法),实在是令人遗憾的。随着人类的历史走进21世纪,对语言多样性的认识也逐渐深刻,欧盟将2001年定为“欧洲语言年”,对各少数语言和方言进行保护,一贯对本国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采用灭绝政策的法国,也终于认识到语言多样性的重要,对巴斯克语、布里多尼语等语言采用了宽容的政策。对于吴语这样一种使用人口比世界上大多数语言都多的汉语方言来说,如果在未来的一天消失,不只是江南的悲哀,也是整个中国的悲哀。



:-O:-O:-O
 楼主| 发表于 2003-11-16 01: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吴语区在汉语方言分区中的宏观情况:

发表于 2004-11-5 23:4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吴语体系差异

来源:http://jncha.8658.net/main.php?cid=8585&vo=vdetail&id=66157

第一篇:吴语及上海话的历史和特点

吴方言是中国第二大语,分布在浙江省和江苏省东南部,使用人口逾90,000,000。吴越地区历史上长期是中国的、尤其是汉族的经济、文化中心,吴越、吴语文化是中国多元文化的极重要成份。今日北方话正式形成于明清之际,在雍正帝推行的官话运动後,才成为权威方言。东晋、南朝、南宋时期的权威方言,是江浙的吴方言。至清朝康熙年,朝廷修订的《佩文韵府》《康熙字典》依然有入声和清浊母字分开;当时无入声、无浊音的北方话不被视为正统。另外,南宋开始中国的主要文学创作是在吴语方言区完成的。吴语比较合乎古汉语音韵结构,再生辟的字也可按切韵推出读法;而北方话不符合古汉语音韵结构,所以早期北方话规范化工作相当困难,不少书面语不好读,不得不借用南方话的读音。由于上述原因,吴语对北方话也有很大影响。因此吴语的读法成了普通话的“文读”。“文读”是指受权威方言影响的读音。

上海话作为吴语的代表方言,不仅是因城市地位,更由它的历史形成和特点决定的。
上海曾隶属于嘉兴辖下,苏州话因其权威性对上海话也有着影响。上海开埠後移民大量涌入,各路移民的语言,主要是吴方言,对上海话又改造了一番,尤以宁波话为重要(因宁波人数量大、且有社会地位),上海话第一人称“阿拉”来自宁波话。上述原因造成上海话中有些同义词特别丰富,如“一共、拢共、一塌括子、侪部、全部、亨白浪当、一革龙东”等是组同义词,称呼也五花八门,多种方言冲击是造成上海话结构简化的重要原因。总之,今日上海话是苏州话、宁波话为主的各路吴方言的混合体;这造就了上海话兼具苏州话的软,宁波话的硬。
吴语长期没合法地位,没做过规范化处理,所以词形常不固定。
1, 上海话词形不少是同音假借,同音指本地音;所以有时词义不准确,甚至音意都不准确。音意都不准确者如将“甴曱”(或“触揢”——“触气”加“恶揢”)写作“促狭”这样无论使用上海话还是普通话读音都远开八只脚,意思也浑生不搭界,即使是上海人也未必能悟出“促狭”即是我们常说的“甴曱”,总之作为注音词“促狭”有点淘浆糊。这种现象直接影响到吴语词汇进入普通话和吴语的文化特色。
2, 又有人说吴语有些词汇不能写,绝大多数情况是我们不熟悉其写法。确有部分找不出合适写法,不特吴语有这种现象,普通话也有过,如:“的(de)、那、怎、这”等字不是自古就这么用的。
3,我个人认为汉字必尽是种全民族的交流工具、写意文字,在方言用字上不必太囿于读音,有时读音可以迁就字意,何况有时是音变而来。又上海话第三人称“伊”是由宁波话“其(或说是‘渠’)”声母脱落而来,上海本地话“伊”本读阴调;有人使用阳调“夷”表示上海话第三人称,又有人给“夷”字加上单人旁;但时间和事实说明注意胜于注音的“伊”更能被接受。

第二篇:普通话与吴语的差异

(一):继承古汉语声韵结构的差异,是普通话和吴语差异的主要原因:
历史上中国北方长期沦为异族统治。北方民族多学汉语,部分融入汉族,他们讲的汉语自然不太正宗,北方话受其影响颇深,以满蒙人的大都——北京的方言尤甚。故今日北方话曾被章太炎先生称为“金元虏语”,即满蒙人的异族语言,因其对传统汉语音韵结构继承较少,这也是其和南方话差异的主要原因。西文mandarin字根mand满。

(二):声调。古汉语有“平、上、去、入”四声,因为声母清浊不同分为阴阳两套共八声。
1,北方话是唯一不保留入声(短音)的汉语方言,因北方人发短音有困难。
阴平、阳平、阴上(上声)保留,阳上、阴去、阳去转为去声,阴阳入声派入其他声调中,如:同为阴入声的“击、级、戟、髻(吴语中同音)”,在普通话中分属四声。
2,吴语基本保留古汉语的声调体系。
吴方言一般保留七、八个声调,但上海话仅有五个声调,上、去声界限已经模糊。

(三):韵母。

1,北方话是韵母结构变化最严重的方言。
①北方话入声韵母消失,故“一、衣”“做、作”不分。
②北方话声韵母组合较南方话不自由,音节较少。
如:唇音声母“(b,p,m,f)”不能与“(ong,e)”等韵母组合。“风、冯、蒙、蓬”由“东冬”韵转为(eng)韵。“拨、剥;勃、薄 ”不分。“微、非、稀、机、衣”在古汉语和现在吴语中都是同韵母字。因为北方人发“(vi,fi)”音节有困难,“微、非”就转为其他音。
2,吴语辅音韵尾合并。表现为前后鼻音不分。
古汉语和粤语的促音、鼻音韵尾分别分为“[p][t][k]”和“[m][n][ng]”;吴语中促音韵尾合并为喉音[?],鼻音韵尾相应合并为中鼻音[刀],所以吴语前后鼻音不分。
(三):声母。古汉语三十六声母,普通话二十二声母,吴语二十九声母。

1,北方话没有继承古汉语的全浊音声母,因北方人发浊音有困难。
古汉语三十六母中的全浊音在普通话中全盘清化。在普通话中一般规律是:阳平声归入次清音(p,t,k,q,ch,c),阳仄声归入全清音(b,d,g,j,zh,z)。病、苹在古汉语和吴语中同为“並”母字,普通话中分属(b)[p]、(p)[p‘]声母;弟[di]、帝[ti]在古汉语和吴语分属“定[d]、端[t]”母字,在普通话中同属(d)[t]声母。“疑(ng)[ŋ]”母脱落,艾[ŋε]、爱[ε],义、异不分。
2,吴语平翘舌音不分。
3,尖团音。普通话尖团合并较早,吴语的尖团合并始于解放前后,至今不少吴方言依然有尖音。
(汉语(zi)(ci)(si)为尖音,归入团音後,成为(ji)(qi)(xi)。)

(四):介音的变化。
1, 北方话加上介音,主要见于喉牙音声母。“江、降(gang)”转为(giang),等于(jiang),吴音同“缸、杠”;“项、巷(hang)”转为(hiang),等于(xiang),吴音谐音“行”;“家、加(ga)”转为(gia),等于(jia);“间、减(gan)”转为(gian),等于(jian);等等。
加上介音,并使主韵开口变小。“粳(gang)”转为(gieng),等于(jing),吴音同“缸”;“界(ga)”转为(gie),等于(jie),吴音同“尬”。
2,吴语减去介音,主要是齿音声母无合口呼。如:“双、商”不分。
3,北方话撮口呼的字,较吴语多。如“寻”普通话和吴语分别读为(xun)、,等等。

(五):不规则变化。
1,北方话有大量不规则变化。早期北方民族汉语水平不高,故北京话有大量半字先生读法,习谬成正,造成于南方话的差异。
如:“溪”《广韵》苦奚切,合理读音(qi),影响读音字符“奚”,吴语读音同“妻”;“厕”《广韵》初吏切,合理读音(ci),影响读音字符“测”,吴语读音同“次”。
这些变化有时会遗留尾巴;如“侧”阻力切,合理读音(ze),吴语读音同“仄”,受“测”字影响读为(ce),但是“侧声”一词仍有正确读法(ze);“泌”兵媚切,合理读音(bi),吴语读音同“比”,受“宓”字影响读为(mi),但是地名“泌阳”一词仍有正确读法(bi)。
2,吴语的不规则变化。为了发音好听,“匣[斤]”母字常变为其它声母。如:“环”户关切,现在读音同“葵”;“鹤”下各切,现在读音同“鳄、岳”。
1, 吴语的浊变。“见”母字部分浊化,如:夹子,解开,搁牢,耿脾气,绞丝旁,介一脚,畸。
2, 普通话相应的清化。北方话浊音原本已经清化,作为浊音特点残留,浊音字主要集中在阳平、去声和次浊音的上声中(次浊音“(m,n,l,r)”如“米、拟、里、乳”);但是有部分转为阴平声。如:期群母;奚匣母。这种变化仍在进行中,如:北京人喜欢把“填(tian2)~写”,读为(tian1);普通话现在也接受“白茫茫(mang2)”读为“白茫茫(mang1)”,等等。

(六):方言间的相互影响。
1, 吴语吸收北方话词汇。吴语受北方话发音影响,表现在“文读现象”。通常有些字在生活语言中的读音称“白读”;在书面语言中的另一读音称“文读”;如:古“日”母字,普通话中(r)声母,白读为[刀],文读为[z];古“微[mg](唇齿鼻音)(mv)”母,吴语白读转为,北方话先转(v)、再转(w),故文读或,如:望、忘,等等。
2, 普通话吸收吴语词汇。今日北方话正式形成于明清之际,在雍正帝推行的官话运动後,才成为权威方言。东晋、南朝、南宋时期的权威方言,是江浙的吴方言。至清朝康熙年,朝廷修订的《佩文韵府》《康熙字典》依然有入声和清浊母字分开;当时无入声、无浊音的北方话不被视为正统。另外,南宋开始中国的主要文学创作是在吴语方言区完成的。吴语比较合乎古汉语音韵结构,再生辟的字也可按切韵推出读法;而北方话不符合古汉语音韵结构,所以早期北方话规范化工作相当困难,不少书面语不好读,不得不借用南方话的读音。由于上述原因,吴语对北方话也有很大影响。因此吴语的读法成了普通话的“文读”。“文读”是指受权威方言影响的读音。
吴语的阴平声读成降调和北京话去声相像,因此普通话有些词中,平声字读去声。如:“亲(qing4)家”的“亲”,吴语读为“”;又“荫(yin4)庇”。
相反吴语的阴去声读成平调和北京话平声相像。“供”古去声字,普通话多个阴平声。
吴语“黄、王”不分,因为与基本是相同,受吴语影响“匣”母字“完”普通话读为(wan),按理应该读若“还(huan)”。
又,“癌”来源于“岩”字,官话区方言常常“炎症”和“癌症”读音不分的;上海话“癌、岩”作,对应换成普通话声母脱落,大致是(ai2)。“巷(hang4)道”的读音来自吴语。这和吴语地区在科技领域的优势有关。
北方话也受其它方言影响。“来”母字:弄,普通话受其他(n,l)不分的方言影响读成了(nong),又受吴语影响读成(long):弄堂。

(七):汉民族是经过长期融合而形成的。吴越地区远古先民使用的未必是汉语。
1,吴语中部分基本词汇和其他汉语相差大,又不好解释,可能是由远古土著语沿袭而来;如:称“在”为“勒”,称“玩”为“孛相”,称“洗”为“汏”等。
2,但吴语必竟是以古汉语为主体发展而来的,吴语中大量词汇传承古汉语而来,其中部分普通话中已不使用,但吴语中仍大量使用。如:拎(撛)意:提,温暾意:不冷不热,如:晏意:晚。
3, 北方话中也有自己的土著语。
如:吃(喫),《说文解字》苦击切、入声,合理读音(qi)或(qie)(注:入声字推导普通话无确切规律),吴语读音同“七”;普通话读音(chi)可能来自北方民族的土著语。
4, 地域差异形成的基本词汇差异:
北方话称“此”为“这”,称“彼”为“那”,称“何”为“哪”;吴语“此”为“迪(迪个——这个)”,称“彼”为“哎(哎个——那个)”,称“何”为“嗄(嗄里——哪里)”。上述词汇皆是古汉语中没有的。

(八):同音字。
1, 在普通话中是同音字,但是在吴语中不同音。
在普通话中同为(yi)音和(ji)音的字,均有一百二、三十个。如:在普通话中是同是(yì)的字在吴语中不同音,如下:(所注切音是中古切音,现代吴语仍然可按《切韵》推出读法。)
异: 羊吏切,以纽,志韵,去声; 逸: 夷质切,以纽,质韵,入声;
毅: 鱼既切,疑纽,未韵,去声; 屹:鱼迄切,疑纽,迄韵,入声;
意: 于记切,影纽,志韵,去声; 益: 伊昔切,影纽,昔韵,入声。
2, 在吴语同音是同音字,但是在普通话不同音。
在上海话中同为音和音的字较多。(注:这些字在上海周围方言中并不完全同音)
:纫(ren),仍(reng),润(run),盛(sheng),慎(shen),(以下的字在浙北方言中为[dz]声母)神(shen),尘(chen),岑(cen),成(cheng),层(ceng),纯(chun),存(cun),阵(zhen),郑(zheng),赠(zeng)。
:寺(si),是(shi),池(chi),词(ci),稚(zhi),字(zi),(以下字在苏南方言中为韵母(圆唇声虽元音,是的撮口音)乳(ru),如、儒(ru),曙(shu),树(shu),住(zhu),储(chu),除(chu)。(以上部分字在浙北方言中为[dz]声母)。

(九):多音字问题。
(1)上海话读音增多有以下几种。
1.文白异读:这部分字约有三百多,受到普通话冲击文读在不断增加。
2.内部差异:如:原上海市区南区人称“在”为“辣”,北区为“勒”。
3.不严谨的注音:如:“阿拉”的“拉”与通常读音“”不同。
4.外语译音词:如:“罗马”一词中:马,平时读。
5.承继古汉语声韵结构不同造成差异:如:在吴语中“并(並)”是浊声母,“并(併)”是清声母,而普通话中没有浊塞音,遂成同音字。
(2)上海话读音减少有以下几种:
1.普通话吸收吴语的字音:又如“和”字在普通话中又读(hu2胡)指麻将牌成形。麻将源于江浙,(hu2)这音是由吴语“和”读音而来,这样吴语自然不会多出个音来。
2.入声字在普通话中常会成为多音字:普通话无入声,入声转为舒声,转为何声何调并无规律。因此同一个入声字会转为几个音,如:“别、脉、抹、划、伯”等。
3.北方话的不规则变化。“秘”由“帮母(b)[p]”,转为“明母[m]”。但“秘鲁”一词中仍读“帮母”。“秘”在吴语中只读。
4.用于外语译音:如:“派司”一词中的“派”,是吸收的吴语读音。加颜色的文字今日北方话正式形成于明清之际,在雍正帝推行的官话运动後,才成为权威方言。东晋、南朝、南宋时期的权威方言,是江浙的吴方言。至清朝康熙年,朝廷修订的《佩文韵府》《康熙字典》依然有入声和清浊母字分开;当时无入声、无浊音的北方话不被视为正统。另外,南宋开始中国的主要文学创作是在吴语方言区完成的。吴语比较合乎古汉语音韵结构,再生辟的字也可按切韵推出读法;而北方话不符合古汉语音韵结构,所以早期北方话规范化工作相当困难,不少书面语不好读,不得不借用南方话的读音。由于上述原因,吴语对北方话也有很大影响。因此吴语的读法成了普通话的“文读”。“文读”是指受权威方言影响的读音。
发表于 2004-11-5 23:4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吴越文化概述

来源:http://jncha.8658.net/main.php?vo=vdetail&id=61924--------------------------------------------------------------------------------

中华大地,历史悠久,其间为世人提供、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类型。吴越文化就是一种富有特色的区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吴越文化的基本认识

目前,人们对吴越文化的认识有二个层次,一是指吴地与越地的文化,二是指吴越国的文化。

对于前者,人们比较熟知,分析研究也相对透彻。就其时间跨度而言,包括原始先民生活的时代,直至春秋战国时期基本成型;就其地域分布而言,主要包括今天江苏的南部、上海、浙江的东南部,在这一范围内,形成了与中原文化有明显不同、内涵丰富的区域文化,他直接影响着这一区域以后的历史发展进程。

对于后者,相对来说,知晓的人较少,主要在于世人对吴越国的知晓程度较浅。唐朝末年,中央政权权威进一步下降,各地纷纷出现地方性的割据政权,形成所谓“五代十国”,其中有一国即吴越国,他由临安人钱镏创立,存国近90年,其历三世五代,统辖区域共十三州、一军,范围包括今天江苏的南部、浙江全境与福建的福州这一带。吴越国时期,也形成了一系列对后世有影响的措施、方针,并造就了较为灿烂的地方经济和区域文化。

因此,所谓的吴越文化,实际上是指在浙江这块土地上所形成的一种区域文化,是我们的先民在漫长了历史长河中创造出来的灿烂文明,它成为我们今天不断开拓、创新、奋发图强的深厚精神积淀。

二、吴越文化的独特气质

先人在《宋史地理志》中曾概述浙人的性格气质“人性柔慧,尚浮屠之教,厚于洋味,善进取,急图利,而奇技之巧出焉”。这尽管是概述浙人的民风民俗,但它所表述的却是积淀深厚、渗透最广、生命力最强的东西,是吴越文化的核心内容。无论是表层的物质文化、还是浅层的行为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乃至深层的精神文化,都体现了这一总的特质。这一特质具体表现为:

1、它具有鲜明的“善进取,急图利”的功利主义色彩。我国文化向以伦理本位与重义轻利的特色著称于世,有“礼仪之邦”之学,但在某些时期、某些地区,功利也是很受重视的,吴越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具有鲜明的功利主义色彩。

2、它洋溢着“崇尚柔慧、厚于洋味”的人文关怀。中国社会发展到南宋,儒家礼教日益成为世人必须遵守的伦理纲常,“存天理,灭人欲”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文化导向,但在局部地区、局部文化中仍然保持着一定的自然人性论,吴越文化就是这样一种文化。它首先要看能否最大限度的满足人的欲望,因此,宋人将此概括为“厚于洋味”。

3、它具有深广的大众化倾向,这种大众化,包括四层意思。一是价值取向上的世俗化,二是城乡差别不太悬殊,三是文化设施高度分散,四是民间民俗文化特别发达。这四方面相互作用,使吴越文化呈现出鲜明的大众化性质。

4、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与开拓冒险的精神,从原始先民以来,吴越文化是屡经磨练与挑战,炼就了一身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为我所用的本领,因此,它的生气来源于文化间的碰撞与交流,来源于浙人特有的柔慧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20 10:22 , Processed in 0.09651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