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78|回复: 0

常用虚词辨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27 10: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http://www.ywtd.com.cn/mypage/page1.asp?pgid=19286
   
   1.按、按照 两者用法相同,两词的选择与后面名词的音节多寡有关。如:按时完成 / 按期限完成 × / 按照期限完成 / 按照期完成 ×
   
   2.不但、不单 两者用法基本相同,后句必用“而且、并且、也、还、又”等呼应。“不但”句若前一句是否定句,后一句是肯定句,用“反而”呼应,“不单”无此用法。如:困难不但没有吓倒他,反而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心。/这样做不单不会解决矛盾,反而会增加矛盾。
   
   3.不管、无论、不论 (1)“不管”多用于口语,“无论、不论”多用于书面语。因此“不管”后面不能用“如何、何、是否、与否”等文言色彩的字眼,“无论、不论”可以。(2)“不管”后面可以用“形+不+形”,用“无论、不论”时,这种格式中间一般要加“还是、跟、与”如 :不管天气热不热,他总是穿这么多。/无论天气热还是不热,他总是穿这么多。
   
   4.不管、尽管 “尽管”表示一种事实,后面不能用表示任指的词语。“不管”表示一种假设,后面用表示任指或选择性的词语。如: 尽管下这么大的雨,我还是要去。/ 不管下多么大的雨,我都要去。
   
   5.即使、尽管、虽然 “即使”表示的情况一般是假设性的,“尽管、虽然”是表示一种事实。如:即使条件再差,我们也要搞活经济。/ 尽管(虽然)条件很差,我们还是搞起来了。
   
   6.差点儿 表示某种事情几乎实现而没有实现,或几乎不能实现而终于实现。(1)表示不希望实现的事情几乎实现并没有实现,有庆幸的意思,动词用肯定式或否定式意思相同。如:差点儿(没)闹笑话 (事实是没闹笑话)/ 差点儿(没)答错了(事实是没答错) / 差点儿(没)摔倒 (事实是没摔倒) (2)表示希望实现的事情几乎不能实现而终于实现,有庆幸的意思。动词用否定式。 如:差点儿没见着(事实是见着了)差点儿没买到(事实是买到了) (3)表希望实现的事情几乎实现而最终没有实现,有惋惜的意思。动词用肯定式,前面常用“就” 。如:差点儿就见着了(事实是没见着)/ 差点儿考上甲班(事实是没考上)。
   
   7.常常、往往 (1)“往往”是对于到目前为止出现的情况的总结,有一定的规律性,不用于主观意愿。“常常”单纯指动作的重复,不一定有规律性,可用于主观意愿。因此,“常常”可用于将来的事情。“往往”不能。 如:我一定常常来。(2)用“往往”的句子要指明与动作有关的情况、条件或结果,“常常”没有这种限制。 如:每逢节日,我们往往到厂矿演出(我们往往演出 ×) /我们常常演出 / 小王往往一个人上街(小王往往上街 ×)小王常常上街。
   
   8.充满:没有否定式。如:屋子里并没有充满着阳光。×
   
   9.当、在 表示时间,“当”必须跟下句或动词短语构成的时间词语组合,不能跟单独的时间词语组合,“在”不受此限。如 :在一九九O年(当一九九O年 ×) 在那时(当那时 ×)当我回来时,他已睡着了。
   
   10.逐渐、逐步 自然而然的变化一般用“逐渐”,有意识而有步骤的变化用“逐步”。逐渐(逐步×)忘了这件事。 /逐步(逐渐×)提高机械化的程度。 / “逐渐”可修饰形容词,“逐步”不能。 如 他的脸色逐渐(逐步×)好了。
   
   
   11.对、对于、关于 表示对待,“对于”的用法大致同“对”。用“对于”的句子都能换成“对”,但用“对”的句子有些不能用“对于”:(1)表示人与人之间关系只能用“对”。如 :大家对我很热情。(2)“对”可用于助动词、副词的前或后,也可用在主语前。如 : 大家都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 / 我们对这件事会作出安排的。“对于”不能用在助动词、副词之后。表示关联、涉及的事物,用“关于”,指出对象用“对于” 。如:关于这个问题,我直接跟老王联系。/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一定采取积极的态度。若两种意思都有的,“关于”“对于”都可以用。如:关于(对于)节约用电的建议,大家都很赞成。“关于”作状语,只用在主语前。“对于”作状语,用在主语前后均可。
   
   12.既然、因为 二者都可用于因果关系中。“既然”句的重点在后面的推断,含主观性。“因为”则是提出实际上的原因,不含主观性。如:既然(因为×)队里派我来,那就是相信我。
   
   13.乐得 表示某种情况恰恰合乎自己有心意。必带动词、形容词作宾语,多用于复句中的后一分句,没有否定式和疑问式。如: 他不来,我乐得清静。
   
   14.难免 用在动词前,后面常跟“会、要”,动词前常加“不”,但意思不变,不表示肯定。如 : 一个人难免犯一些错误(=难免不犯一些错误)。
   
   15.所以、因此、因而 “所以”可以同“因为”或“由于”搭配,“因此、因而”一般只能同“由于”搭配。
   
   16.宁可、宁愿 “宁愿”用于所选择的做法主要取决于人的意愿,不是这种情况就只能用“宁可”。如 我宁愿(宁可)毁掉这份材料,也不能让敌人拿去。 / 宁可(宁愿 ×)长年无敌情,不可一日不防备。一般搭配情况是:宁可……也不 宁可……也要 与其……宁可。
   
   17.偶然、偶尔 “偶尔”跟“经常”相对,表示次数少,一般不修饰名词,“偶然”跟“必然”相对,表示意外,可修饰名词,可作谓语,并且前面必加程度副词,或用在“是…的”格式中。如:他擅长山水画,偶尔也画几张花卉。/ 偶然现象 /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 / 事情发生得很偶然 / 这样好的成绩,绝不是偶然的。
   
   18.让、被、叫 “叫、让”的介词用法基本同“被”,“叫、让”用于口语,比较正式、庄重、严肃的场合用“被”,不用“叫、让”,如:不让我们主编的刊物被反动当局查封。“被”可直接用在动词前,“叫”很少这样用,“让”没有这种用法。
   
   19.人次 表示同一类活动的人数总和,后面不能接名词 。如:参观人数共计一百二十万人次。
   
   20.上下、左右 “上下”多指年龄,不能指时间、距离,“左右”不限。如:晚上九点左右(九点上下 ×)/ 长度大约一百米左右(一百米上下 ×)
   
   1.不必 未必
   词形相近,词义完全不同。“未必”是“必定”的否定,意思是不一定。“不必”是“必须”的否定,意思是不需要、用不着。
   他未必去(=他不一定去)|他不必去(=他用不着去)
   
   2.不得了 了不得
   (1)“了不得”一般有主语(人或物),“不得了”一般没有主语。
   (2)“不得了”通常不作定语,“了不得”可作定语(前面常有“什么”)。
   这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何必那么着急?
   (3)“不得了”不作“有(没有)”的宾语,“了不得”可以(前面常有“什么”)。
   我看这没有什么了不得的,不必大惊小怪。
   (4)“了不得”可以表示“超过寻常”,“不得了”不能。
   这个人了不得,只要他看过的东西都能记得。
   (5)大多数形容词带“得”后,可带“不得了”或“了不得”,意思没有什么差别。
   他高兴得不得了(=他高兴得了不得)。|他后悔得不得了(=他后悔得了不得)。
   
   3.曾经 已经。
   (1)“曾经”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时间一般不是最近。“已经”表示事情完成,时间一般在不久以前。
   这本书我曾经买过好几回,都没买到| 这本书我已经买到了,不用你费心了。
   (2)“曾经”所表示的动作或情况现在已结束;“已经”所表示的动作或情况可能还在继续。
   我曾经在这里住过三年(现在不住在这里了)。|我已经在这里住了三年(现在还住在这里)。
   (3)“曾经”后的动词以带“过”为主,也可用“了”;“已经”后的动词以带“了”为主,少用“过”。
   4.差不多
   [形]
   1.一般;大多数。后面加“的”修饰名词。
       差不多的农活儿他都会。|差不多的人都知道这事,你还不知道?
   2.相差很少、相近。作谓语或补语。
     姐妹俩的长相差不多。|那麻袋很沉,你扛不动,我去还差不多。|麦子熟得差不多了,该开镰了。
   [副]  表示相差很少;接近。
   (a)差不多+动(常包含数量或程度词语)。
   快去,火车差不多要进站了。|差不多等了2个小时
   (b)差不多+形(常包含数量或程度词语)。
   他俩差不多高;|头发差不多全白了。|两个箱子差不多一样重。|你比我差不多高一头。
   (c)差不多+数量[+名]。
     这个工厂已经办了差不多六年了。|走了差不多十五里山路。|差不多一半同学都学过英语。
   
   5.差点儿
     [副]表示某种事情几乎实现而没有实现,或几乎不能实现而终于实现。
   (a)表示不希望实现的事情几乎实现而没有实现,有庆幸的意思。动词用肯定式或否定式,意思相同。
     差点儿[没]闹笑话。(事实是没闹笑话)|差点我[没]答错。(事实是没答错)|
   差点儿[没]摔倒。(事实是没摔倒)
   (b)表示希望实现的事情几乎不能实现而终于实现,有庆幸的意思。动词用否定式。
     差点儿没见着。(事实是见着了)|差点儿答不上来。(事实是答上来了)|
   差点没买到。(事实是买到了)
   (c)表示希望实现的事情几乎实现而终于没有实现,有惋惜的意思。动词用肯定式,前面常用“就”。
     差点儿就见着了。(事实是没见着)|差点儿考上甲班。(事实是没考上甲班)|
   差点儿就买到了。(事实是没买到)
   
   6.等 (等等)
     [助)1.表示列举未尽。用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并列的词语后,用于书面。
        本次列车开往成都,沿途经过郑州、西安等地。 |唐代著名诗人有李白、杜甫、自居易等。|水、电、取暖等设备尚未安装就绪。
     2.列举之后煞尾,后面往往带有前列各项的总计数字。
       中国有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等四大河流。|这学期我们学了语文、代数、几何、化学、政治等五门课程;
   
   7.除非
   [连]强调某条件是唯一的先决条件。
   (a)除非…,才…。表示一定要这样,才能产生某种结果。
       除非你答应我的条件,我才告诉你。|除非战胜上海队,北京队才有可能进入决赛。|除非你去,他才会去。
    (b)除非…,[否则…]不…。表示一定要这样,否则就不能产生某种结果。
   除非你去,否则他不会去。|除非你去,他不会去。
   (c)除非…[才…],否则…。表示一定要这样,才会得到某种结果,如果不这样,会得到另一种结果。
   除非临时有事,否则八点一定动身。|除非得到上级指示,不然我决不离开这里。|除非你去,他才会去,否则他不会去。
   不用“否则、不然、要不”时,可以把后一小句挪作前一小句,意思相同。
   八点一定动身,除非临时有事。|我决不离开这里,除非得到上级指示。|他不会听的,除非你去劝他。
   (d)[如果]…要…,除非…。表示要想得到某种结果,一定要这样。
   要想取得第一手资料,除非你亲自去作调查。|如果你要得到他的同意,除非找老何去跟他谈谈。|
   如果要战胜困难,除非把群众发动起来。|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e)“除非”后面同一动词一正一反叠用时,“除非…”只表示陪衬。
   他平时除非不喝酒,喝起酒来谁也比不上他。|他除非不出去,一出去就是一天。
   比较:除非 只有
   (1)“只有”从正面提出某个唯一的条件;“除非”从反面强调不能缺少某个唯一的条件,语气更重。
   (2)“除非”可以用在“是…”前;“只有”不能。
   除非是你才那样想。|只有你才那样想。
   (3)“除非…,才…”也可以说“除非…,不…”;“只有…,才…”不能说成“只有…,不…”。
   
   8.除开 (见“除了”)
   
   9.除了(除开 除去 除)
   [介]表示不计算在内。跟名、动、形、小句组合,后面可加“外、以外、之外、而外”。“除了…”可用在主语前,有停顿。
   这篇文章除了附表和说明,不过二千五百字。|除了给他留一张,就剩下两张票了。|除了稍小一点以外,这套房间还不错。
   (a)排除特殊,强调一致。后面常用“都、全”等呼应。
   除了老王,我都通知到了。|除了这一间以外,所有的房间全住满了。|除了你去过,我们都没去过|除了下雨,他每天坚持长跑。
   后面用“不”、“没[有]”,强调唯一的事物或动作。
   除了小张,没人来过。|我晚上除了自学日语,不做别的事。|上午除了写两封信,什么也没干。
   (b)排除已知,补充其他。后面常用“还、也”等呼应。
      这儿懂朝鲜语的,除了他还有两个人|除了以上几点以外,再补充一点|新型油轮除了航速加快以外,载重量也有增加。|除了到车站运行李之外,我还想顺路去看看老杨。
   (c)除了…就是…。表示二者必具其一。
   这几天除了刮风,就是下雨。|下午我除了上课就是在图书馆。
   [除开)[除去]同“除了”。
   [除]同“除了”a),b),后面必加“外、以外、之外、而外”。多用于书面。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除汉族外,还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I除一人因病请假以外,全体代表都已报到。
   
   10.当 在
   (1)表示时间,“当”必须跟小句或动词短语构成的时间词语组合,不能跟单独的时间词组合;“在”不受此限。
   在2008年|在那时|在以前
   (2)表示处所,“当”只能跟少数名词组合,不能跟处所词、方位词组合;“在”相反,只能跟处所词、方位词组合,不能跟一般名词组合。
   当头泼冷水|当我的面讲|在头上泼冷水|在我的面前讲
   
   11.对 对于
   用“对于”的句子都能换用“对”;但用“对”的句子,有些不能换用“对于”。
   (a)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能用“对”。
   大家对我都很热情。|我们对你完全信任。|我对老张有一点意见。
   (b)“对…”可用在助动词、副词的前或后,也可用在主语前(有停顿),意思相同。
   我们会对这件事作出安排的。|我们对这件事会作出安排的。|对这件事,我们会作出安排的。
   大家都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大家对这个问题都很感兴趣。|对这个问题,大家都很感兴趣。
   “对于…”不能用在助动词、副词之后,只能用在另外两个位置。
   (c)对…来说。表示从某人、某事的角度来看。有时候也说“对…说来”。
   
   12.反而 反倒
   [副]表示跟前文意思相反或出乎预料之外,在句中起转折作用。
   这一不幸事件反而使他更加坚强起来。|老杨住得最远,反而先到了。|风不但没停,反而更大了。|经过这场大病,他的身体比以前反而好了。|小华见大家都夸奖他,反而很不好意思。
   
   13.否则
   [连]如果不是这样。连接小句,用在后一小句的头上。
   (a)后句指出从前句推论的结果,或提供另一种选择。
   干部要深入生产第一线,否则就会脱离实际。l他一定有要紧事找你,否则不会接连打三次电话。|最好下午去,否则就明天一早去。
   (b)后句可用反问句式。
   看来他已经离开上海了,否则为什么没有回电?|必须到江河湖海里去锻炼,否则怎么能学好
   (c)除非…,否则…(=除非…,才…,否则…)。
   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原计划不可改变(:除非有特殊情况,原计划才可以改变,否则不可改变)。
   (d)“否则”后可带“的话”,有停顿。
   看问题必须全面,否则的话,就会以偏概全。|最好让小兰去,否则的话,只有你自己去一趟。|他大概不同意,否则的话,为什么一句话也不讲?
   
   14.跟 同 和 与
   (1)用作介词时,口语中常用“跟”,书面语现在倾向于用“同”。用作连词时,一般倾向于用“和”,较少用“跟”,用“同”则更少。
   (2)“与”多用于书面,尤其多用在书名、标题中。
   
   15.固然
   [连)1.表示确认某一事实,转入下文。前后小句意思矛盾,“固然”的用法近于“虽然”,但“固然”多用在主语后。后一小句常用“但是、可是、却”等配合。
   药固然可以治病,但是服用过量也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工作固然很忙,但还是可以抽出一引时间来的。
   下面的例子是重复同一形容词谓语,“固然”插在中间。
   这样做,好固然好,可就是太费时间了。,这种机器,笨重固然笨重,但用处还是很大的。|钢铁厂离我们这里远固然是远点儿,不过交通还算方便。
   2.表示确认某一事实,接着说同时也应该刻认另一事实。前后意思不矛盾,转折较轻,重在突出后一小句,多用“也”配合,有时也用“但是、可是”。
   大米白面固然好,高粱玉米也不错。|考上了固然很好,考不上也不必灰心。|固然每个画家别有自己的风格,但同时代的作品总还会有某些则同的特点。
   
   16.固然 虽然
   (1)“固然”侧重于确认某种事实,“虽然”侧重于让步。因此,“虽然”只和“固然”1项用法相近,“固然”2项用法不能换成“虽然”。
   (2)“虽然”用在主语前或后,比较自由,“固然”则很少用于主语前。
   
   17.关于
   [介]表示涉及的事物。
   (a)关于+名。
   最近看了一些关于国际问题的材料。|关于牛郎星和织女星,民间有个美丽的传说。|关于运输问题,我想再说几句。|他写的小说不少,有关于解放战争的,也有关于农村生活的。
   (b)关于+动/小句。
   关于兴修水利,乡领导正在全面规划。|关于学校增加招生名额,你们准备采取什么具体措施?
   (c)“关于…的”+名。
   关于节约用煤的建议|关于美英联军进攻伊拉克的消息
   比较:关于 对于 ’
   (1)表示关联、涉及的事物,用“关于”;指出对象,用“对于”。
   关于这个问题,我直接跟老王联系。|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采取积极的态度。
   两种意思都有的,“关于”、“对于”都可以用。
   关于(对于)节约用煤的建议,大家都很赞成
   (2)“关于…”作状语,只用在主语前;“对于…”作状语,用在主语前后均可。
   关于中草药,我知道得很少。|对于中草药,我很感兴趣(=我对于中草药…)。
   (3)“关于…”可以单独作文章的标题,“对于 …”加上名词才能。
   关于文风问题|关于提高教学质量|对于文风问题的看法I对于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意见
   
   18.还 又
   都可以表示动作再一次出现,但“还”主要表示未实现的动作,“又”主要表示已实现的动作。
   他昨天来过,明天还来。|洗了一次还想洗一次。|他昨天来过,今天又来了。|洗了一次又洗一次。
   
   19.何尝
   [副]用反问语气表示否定或肯定,用于书面。
   (a)用在肯定形式前表示否定。
   我何尝说过这样的话?(:我没有说过这样的话)I历史的教训人们何尝忘记?I在那艰苦的条件下,我们何尝叫过一声苦?
   (b)用在否定形式前表示肯定。
   我何尝不想去,只是没有工夫。(:我很想去,只是没工夫)I生物都有新陈代谢,细菌又何尝不是如此?I你的建议我何尝没有考虑?可是目前还不能实行。
   (c)很少用在形容词前。
   这又何尝不好呢?
   
   20.何况
   [连)1.用反问语气表示比较起来更进一层的意思。用于后一小句句首,后一小句谓语与前一小句的谓语相同时,不重复。“何况”前面可以加“更、又”,后面可以加“又”,前一小句常用“尚且、都”或“连…都(也)…”呼应。
   (a)何况+名。
   一项改革都会经过不少曲折,更何况一场革命。I再大的困难我们都克服了,何况这么一点小事。
   (b)何况+动。
   在沙漠里行走本来就够艰难的了,何况又碰上这么大的风。I学好本民族的语言尚且要花许多力气,何况学习另一种语言呢?
   2.表示进一步申述理由或追加理由,用法基本上同“况且”。
   你去接他一下,这儿不好找,何况他又是第一次来。
   
   21.即使 尽管 虽然
   (1)“即使”表示的情况一般是假设性的,“尽管、虽然”是表示一种事实。
   即使条件再差,我们也要完成任务。|尽管(虽然)条件很差,我们还是完成了任务。
   (2)“尽管、虽然”的后面可以用连词“可是、但是、然而”等呼应,“即使”不能。
   尽管(虽然)很晚了,可是(但是)他还不肯离开。
   即使再晚,他也不会离开。
   
   22.尽管 不管
   “尽管…”表示一种事实,后面不能用表示任指的词语。“不管…”表示一种假设,后面用表示
   任指或选择的词语。
   尽管下这么大的雨,我还是要去。|不管下多么大的雨,我都要去。
   
   23.居然
   [副]表示出乎意料。
   1.指本来不应该发生的事竟然发生。
   事情过了才几天,他居然忘了。|我们都认为他会去的,可他居然不肯去。
   2.指本来不可能发生的事竟然发生。
   居然有这样的事?我不信。|这么大声音,居然你没听见。|医生都说他的病没有希望治好,可
   他居然好了。
   3.指本来不容易做到的事竟然做到。
   俩人性格完全不同,居然成了好朋友。|居然所有的困难问题都解决了,真不容易。|
   他本来是个急性子,这回居然也冷静起来了。
   
   24.难免
   [形]不容易避免。
   (a)主要用在动词前,后面常跟“要、会”。
   粗枝大叶,就难免把事情搞坏。|不努力学习,难免要落后。I工作中难免会有缺点,但成绩还是主要的。
   动词前有时加“不”,但意思不变,不表示否定。
   一个人难免不犯一些错误。(=难免犯一些错误)I我没有说清楚,难免不被人误会。(=难免被人误会)
   (b)可以用在主语前。
   同志之间,难免看法有时不一致(=看法难免有时不一致)
   你不能按时完成任务,难免大家要批评你。(=大家难免要批评你)
   (c)单独作谓语通常要放在“是…的”中间,主语常是动词短语、小句或“这、那”。
   由于经验不足,走一些弯路是难免的。|他跟你初次见面,说话不多,这也是难免的,决不是故意冷淡你。
   (d)修饰名词时,必带“的”,名词限于“现象、事情、情况”等少数几个。
   这是难免的事情I这也是难免的现象
   
   25.偶尔 偶然 “偶尔”跟“经常”相对,表示次数少。“偶然”跟“必然”相对,表示意外。
   26.让 被 叫
   (1)“叫、让”的介词用法基本同“被”。“叫、让”用于口语。比较正式、庄重、严肃的场合用
   “被”,不用“叫、让”。
   一八四六年,我被汉堡工人教育协会吸收为正式会员。|一九三二年我们主编的刊物被反动当局查封。
   (2)介词“叫,让”后面是指人的名词时,可能跟动词用法混淆,产生误解;“被”宇没有这个问题。
   桌子没叫他搬走; | 没命令他搬走;|没容许他搬走 |没被他搬走
   我让他说了几句|请他说了几句| 容许他说了几句|被他说了几句
   (3)“被”经常直接用在动词前,作为表示被动的助词。
   被打|被接受|被发现|敌人被包围了|这一点已经被证明了
   “叫”很少这样用,“让”没有这种用法。
   
   27.人家
   [代)1.泛称说话人和听话人以外的人,和“自己”相对,大致相当于“别人”。  
   玉梅这姑娘最热心,人家的事就是她自己的事。|话是说给人家听的,文章是写给人家看的。|这两张图,一张是我们自己设计的,一张是人家没计的。
   2.称说话人和听话人以外的人,所说的人已见于上文。大致等于“他”或“他们”。
   小高正在写工作小结呢,人家(指小高)哪儿有时间陪你出去?|我问过好几个大夫,人家(指大夫)都说这个病不要紧。|他这样关心我,我要不努力,怎么对得起人家(指他)呢?
   在名词性成分前加“人家”,语气较生动。
   人家姑娘说话办事总站在理上。人家五公司不单生产好,文化体育活动也搞得热火朝天。
   3.称说话人自己,等于“我”。稍有不满的情绪。
   你跑慢点儿行不行,人家跟不上啊!|你让我给你借小说,人家借来了,你又不看。
   
   28.任凭 无论 不管’
   连词“任凭”后面一般不用表示选择的并列成分。“无论、不管”后则常用。
   无论投弹还是射击,他们班的成绩都是优秀。
   
   29.任凭 即使
   (1)连词“任凭”后面提出的条件是极端的,“即使”则不限。
   即使条件还不够好,我们也要想办法完成任务。|即使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不应该骄傲。
   (2)“即使”后面可以是一个介词短语,“任凭”后面不行。
   即使在艰苦的战争年代,他们也保持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0.甚至(甚至于、甚而至于、甚而)
   [副]强调突出的事例。后面常用“都、也”配合。有时可以放在主语前。
   这块大石头甚至四、五个小伙子也搬不动。|他胖多了,甚至有的人都说他变样了。
   [连)1,放在并列的名词、形容词、动词、介词短语、小句的最后一项之前,突出这一项。
   那时候,他们还受着封建制度甚至奴隶制的束缚。|要经过长期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炼,才能真正把世界观改变过来。|在城市,在农村,甚至在偏僻的山区,到处都流传着这个动人的故事。
   2,“甚至”用在第二小句,前一小句用“不但…”。
   这个地方解放前不但没有水浇地,甚至吃的水也得从几十里外挑来。|我们这儿,不但大人,甚至连六、七岁的小孩儿都会游泳。
   
   31.始终 一直 .
   (1)用“始终”的句子都可换用“一直”。
   (2)“一直”后的动词可以带时间词语,“始终”后的动词不能。
   大雪一直下了三天。|我一直等到十二点。|从他走后一直到现在,都没来过信。
   (3)“一直”可以指将来,“始终”不能。  我打算在这儿一直住下去。
   
   32.往往 常常
   (1)“往往”是对于到目前为止出现的情况的总’结,有一定的规律性,不用于主观意愿。“常常”单纯指动作的重复,不—定有规律性,可以用于主观意愿;因此,“常常”可用于将来的事情,“往往”不能。
   请你常常来|我一定常常来|他希望常常去
   这几句里的“常常”都不能换成“往往”。  
   (2)用“往往”的句子要指明与动作有关的情况、条件或结果,“常常”没有这种限制。
   每逢节日或星期天,我们往往到厂矿去演出|我们常常演出。|小刘往往一个人上街。|小刘常常上街。
   
   33.未免
   [副]表示不以为然,意在否定,但语气比较薯婉。常跟程度副词“太、过分、过于、不大、不够、有点、有些…”以及数量词“一点、一些”合用。
   (a)未免十形。
   内容不错,只是篇幅未免太长。|情况很墓杂,你的想法未免过分简单。|这房间未免小了—点。|你也未免太激动了吧。
   (b)未免+动。
   这事未免欠考虑。|同志们未免过分夸奖了。|老陈未免太不会讲话了,根本没有把问题讲清楚。
   (c)未免+动+得…;动+得+未免…。
     原料未免用得多了一些。(=用得未免多了一些)|你未免把他说得太好了。(=说得未免太好了)|这些手续未免规定得过分繁琐。(=规定得未免过分繁琐)
   
   34.未免 不免  难免
   “未免”表示对某种过分的情况不以为然,侧重在评价。“不免、难免”则表示客观上的不容易避免。因此“未免”不能同“不免、难免”互相换用。
   
   35.一概 一律
   用于通知、规定时,概括事物,可以通用;概括人,常用“一律”。
   过期一概(一律)作废。|后勤问题一概(一律)由老赵负责。|一律凭票入场。|麦收回来的同志一律休息两天。
   
   36.一起 一齐
   “一齐”表示在时间上同时发生的事情,“一起”则表示在空间上合在一处或在同一地点发生的事情,二者一般不能互换。
   我们跟你一起走。|大家一齐鼓起掌来。
   
   37.以致
   [连]致使。表示由于上述原因而造成的结果,大多是不好的或说话人所不希望的结果。
   他的腿受了重伤,以致几个月都起不来床。|这是她近来老想不通,以致非常苦闷的问题。
   比较:以致 以至
   “以致”基本上同“以至”用法,但多用于不好的或说话人不希望的结果。
   
   38.再 又
   在表示动作重复或继续时,“再”用于未实现:的,“又”用于已实现的。
   再唱一个(待重复)|又唱了一个(已重复)|再躺一会儿(待继续)|又躺了会儿(已继续)
   
   39.再 才
   “再”表示动作尚未实现,但将于某时实现;“才”表示动作已实现,并且强调动作实现得晚。
   你明天再来吧(尚未实现)。|你怎么今天才来?(动作实现得太晚)|看完了电影再走吧,好不好?(尚未实现)|他看完了电影才走的(动作实现得晚)。
   
   40.再 更
   “再”和“更”都表示程度增高。“比…”合用:的“更”不能改用“再”;动词前面的“更”和否定词:前面的“更”也不能改用“再”。
   
   41.再 最 见“最”。
   
   42.只要 只有
   “只要”表示具备了某条件就足:够了,但还可以有别的条件引起同样后果;“只有”表示某条件是唯一有效的,其他条件都不行。
   只要打两针青霉素,你这病就能好。(不排除其它药能治好)|只有打青霉素,你这病才能好。(其它药都不能治好)
   
   
   
   虚词的使用
   几个易错的虚词:“对(于)”,“在”,“在……之下(上)”“和”“或”“了”“的”;正确使用关联词语,取决于对内容关系的正确把握,也涉及到对一些关联词语用法的了解。
   
     虚词通常指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关联词加上关联短语(如“不是”,“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等),笼统称为关联词语,关系词中也有几个是副词,但主要是连词。平时的学习,我们很多同学忽视了虚词和关联词,加之近几年高考,频频出现这方面的考查,所以,我们单独把虚词和关联词列出来,以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18、填在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是
   
     这家企业改革的任务,______是“减员”,更重要的是“增效”。
   
     A、不止 B、不只
   
     19、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拿起望远镜看了一阵,想了一会儿,接着在地图上飞快地画了一些符号,然后用望远镜仔细地再看了一阵。
   
     B、五四时期现代诗人心目中“理想的完美的中国”,在国家观念上尽管包括了但又“超越了社稷和民族”。
   
     C、再就业工作是就业工作的一部分,虽然作为重点应当侧重抓,但它毕竟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得以解决。
   
     D、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的小算盘,进而忽视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2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小说家应尽可能把人物对话写得流利自然,生动活泼,_____不能完全像实际说话。____讲故事或作报告,______又决不能像日常说话那样支离破碎,______不写稿子,______应像一篇文章。
   
     A、虽然 而 却 即使 也   B、尽管 可是 而 虽然 但
   
     C、尽管 而 却 虽然 但   D、虽然 相反 可 即使 也
   
     本题的正确选项是B项,即选用“不只”。“不只”和“不止”有时可以换用,如“班里不只/不止我会画画儿,还有好几个同学也画得不错”。但二者还是有区别的。“不只”的意思相当于“不但,不仅”是用于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不止”没有这个用法。“不止”是副词,意思是不停止或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句中一般就带有表示数量的词,如“类似情况不止发生了一次”,“他不止50岁了”等,“不只”没有这个用法。在①中,“减员”和“增效”有明显的递进关系,句中用“更重要”来提示,且“减员”后面也没有表示数量的词,因此这里只能使用“不只”一词。
   
     19题,本题正确选项为B,“尽管”是个连词,它有表示让步的意思,后面可用表转折的“但”一类的词与它相呼应,现在B项正符合了这一要求,所以“尽管”一词在B项中使用得很恰当。“再”是个副词,它表示一个动作或一种状态的重复或继续,但它多用于指未实现或经济性的动作,对于已实现的动作只有用“又”。A项中“他”第二次拿起“望远镜仔细地看了一阵”是已实现的动作,所以不能用“再”。这一项是不恰当的。“得以”是个助动词,有能够、可以的意思,它不能单独回答问题,也不能用否定式,故C项中说,“它毕竟不能……得以解决”就使用得不恰当了。因此C项也不恰当,在D项中,“进而”是个连词,用于连接分句,后面的一个分句,往往是表示在前一分句行动基础上采取的进一步行动。现在D句中“进而”后面的分句“忽视集体国家利益”只是前面分句的结果而不是在前一分句行动基础上的进一步行动,故而这一项中的“进而”用得不恰当,应当改用“从而”。
   
     20题,本题正确选项是A。B项最后一组关联词语“虽然”,“但”的使用有问题,因为根据语意,这里没有转折关系。同样,C项的错误也主要在这里。D项的主要错误在于“相反”的使用上,因为下一句与上一句所说的意思不存在矛盾关系。另外,一定要注意一下句中的句号。它标明“实际说话”以前和以后是两个句子,第一个横线填的关联词与下文并没有关系。
   
     以上是近三年的高考题,虽然不很深,但考生答得并不理想;下面练习中涉及的是几个常见的易错虚词。
   
     21、指出下列句子中错用的虚词并改正
   
     ①他说的乔丹,对我们并不陌生,班上有不少同学都是这位“空中飞人”的崇拜者。
   
     ②对于环境污染问题,早就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重视。
   
     ③上级要求运输部门的职工识大体,顾大局,充分认识运输工作对四个现代化的关系。
   
     ④自从开学以来,在几位班委的努力工作之下,班集体面貌有了很大变化,校领导已多次表扬我班。
   
     ⑤学校处理违纪同学的办法是警告和记过:情节轻的警告,情节重的记过。
   
     ⑥在日本访问的中国法律工作者代表团、中国歌舞团和中国五金进出口公司和中国矿产公司代表团,今天乘船启程回国。
   
     ⑦必须注重施工安全,不抓安全教育的单位,一定会弄出了重大事故,只不过是迟早的事。
   
     ⑧甲乙双方一致同意,甲方按八折优惠价卖给乙方1000吨钢材,乙方则须用被优惠的二折购买某公司股票。
   
     ⑨如果受控热核反应实现、就会给人类提供巨大而长久新能源。
   
     ①——④涉及的介词是“对”和“在”
   
     “对”和“对于”的常见错误有两个:一是不辨谁对谁,如①要说的本来是大家对乔丹熟悉,结果成了乔丹熟悉我们大家;另一是滥用,不该用的地方也用,如②就该把“对于”删掉,不删就成了缺少主语的病句。③也是滥用“对于”,那里并不存在引介动作对象的需要,应当用“和”。附带说一点,“对”和“对于”通常都可通用,但“对”的意思更广泛,它有“向”或“对待”的意思,比如“对里面的说一声”,“对人和气”,换成“对于”就不好。
   
     介词“在”所组成的介词结构,使用率极高,最易出错的是“在……之下”和“在……之上”。这当中插入的应当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一般不应是动词性短语,像④这样就不妥。这句应把“在……之下”去掉。
   
     ⑤⑥涉及连词“和”、“或”的使用,⑤应当用“或”,不应用“和”,因为这里应是选择关系,不大可能是并列关系。用“和”连接并列成分,应注意分清层次,而⑥句的两个“和”,把层次搞乱了,可把第二个“和”改成“与”,也可把第一个“和”改成顿号。
   
     ⑦—⑨是助词问题。“了表示动作已完成”,在⑦中与“一定会”相矛盾,应删“的”使用频率极高,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或表领属关系,或表修饰关系。⑧句的“的”表示什么关系不清楚,这就会导致对协议内容完全不同的理解。这里要么说“用被优惠部分的二成”,要么说“用被优惠的全部资金”,订协议时就应明确下来。⑨句忽略了“的”在语气表达上的必要作用,造成“苟简”,应在“长久”后加“的”。
   
     关联词语可以用在复句中,也可用在单句中,正确使用关联词语,取决于对内容关系的正确把握,也涉及到对一些关联词语用法的了解。
   
     22、分析下列句子中错用的关联词语
   
     ①识别干部不仅要看一时一事,甚至还要看他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
   
     ②在这次活动中,小华不但没成为幸运者,反而落到了最后。
   
     ③这次考试他的成绩很好,而且我们班在春运会上得了总分第一名。
   
     ④不论哪个行业的人,其所以成为专家,决不能连起码的常识都不懂。
   
     ⑤这些作品之所以为青年人喜闻乐见,是因为已流传了上千年。
   
     ⑥只要大家集思广益,这场比赛就一定能赢。
   
     ⑦只有每天坚持两小时的学习,才能学好外语。
   
     ⑧只要优先发展教育,就能使经济发展得更快。
   
     ⑨尽管你的帮助多么微薄,但在他的心上却像千斤重的砝码。
   
     ⑩全国各级政府的领导如果都愿意作伯乐,那么国内的千里马必然是成千成群了。
   
     ①中“甚至”用的不对,应当用“而且”,把该用“而且”的地方误用了“甚至”,这种毛病常见。“甚至”所表示的进一层,通常是对上一层意思的进一步发挥引申,或是强调某个特例。而①是从另一方面来递进一层,只能用“而且”或“更重要的”。
   
     递进关联词中无“反而”,它不能和“不但”配套。②句的两个层次是递进关系,应该用“不但……而且”。③句的两个层次看不出有递进关系,用“而且”欠妥。
   
     ④⑤是“之所以,……是因为”的用法问题,“之所以”也可以说成“其所以”。这是把原因放在后面说的一组关联词。④⑤的用法都不对,因为两句都不存在因果关系。
   
     ⑥—⑧是“只要”和“只有”的用法问题。“只要”和“就”搭配,“只有”和“才”搭配,这几句搭配都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没把应该是什么条件关系搞清楚。首先应明确,“只要……就”表示的是充分必要条件,“只有……才”表示的是必要条件,二者不同。其次再看这几句的内容,⑥⑧两句都只能说含必要条件关系,即没这个条件不成,所以都应换成“只有……才”;⑦句所含的条件关系很难一概而论,对有的人可能是这样,对另外的人也可能两小时并不是或还不是必要条件。也就是说,⑦句还有欠交代的地方,说的不够清楚。
   
     ⑨句的“尽管”常常被与“不管”混同起来。“尽管”是表转折的,“不管”是表条件的,所表达的意思不同,用法也不一样,“尽管”后边通常用表确指的“这么”或“那么”与之呼应;“不管”后边通常用表任指的“怎么”或“多么”与之呼应。⑨句的“多么”应改成“这么”。
   
     ⑩句是关联词语的位置有问题。如果前后的主语不一致,那么前一分句的关联词必须放在主语前,因此,“如果”应提前放在“全国各级政府”前面。
   
     关联词语的几个难点:
   
     (1)转折关联词
   
     A、重转 虽然(尽管)——但是(可是 但 却)
   
     B、轻转 但 但是 可 可是 却 然而
   
     C、弱转 只是 不过 倒
   
     (2)递进关联词
   
     A、一般递进——单用关联词或成套用关联词均可
   
     单用的递进关联词,如:而且,并且,从而 进而 何况 况且 更 还
   
     成套合用的递进关联词,如:不但(不仅 不只 不光)——而且(还 也 又)
   
     B、衬托递进,常用关联词如:
   
     尚且——何况(况且 还 更不用说)
   
     别说(慢说 不要说)——就是(连)
   
     (3)选择关联词
   
     疑问式选择关系,一般用:是——还是
   
     陈述式选择关系,一般用:或者——或者
   
     非彼即此,必居其一。用:不是——就是
   
                 要么——要么
   
     先舍后取。用:与其——不如(宁可)
   
     先取后舍。用:宁可——不(也不)
   
     关联词语在运用时有几个难点,这里需简单说明一下:转折关联词,要注意“轻转”与“重转”所用的关联词不同。重转分句间的意思明显相反,转折的意思很重,一般用成套关联词。“轻转”,转折的意味比重转轻些,一般单用关联词。而“弱转”,前后分句间对比的意思往往不那么明显,也单用关联词。
   
     递进关联词使用时要注意“递进”与“并列”的关系。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关联词不同,因而意思的侧重点有区别。也就是说,分句间使用关联词的时候,往往用哪种关联词都通顺,这就要特别注意分辨意思的侧重点究竟是什么,从而确定用哪种关联词。
   
     选择关联词,注意一下所列的五种情况就可以了
   
     虚词,不是学习的难点,但应是重点,如果真正能很好驾驭语言,对句中的词语敏感,其间的问题是不难发现的。表示各种关系的关联词语都是固定的,这里就不再列出了,望同学们逐一熟悉掌握。
   
     八、注意指代的内容
   
     明确指代词,非指代词的具体所指内容
   
     同学们熟悉的代词有人称代词,如“我,你,他们,大家,别人”等;指示代词有近指的“这”,远指的“那”;疑问代词有“谁,哪,怎样,多少”等。我们把具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笼统地称为“指代词”。
   
     指代词是一个作用特殊的词类,它的语法特点同它所替代的词语的语法特点相当。在修辞上,它可以使语句简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大大增加语句的容量。阅读有时需要将指代词的指代内容具体化才能理解语意,因此明确指代词的具体指代内容,就成了阅读这一类语句的突出问题,又因为指代词具有概括性,所以,它往往又成为内涵丰富的一个简约的思维环节。
   
     非指代词的具体所指内容涉及面十分广泛。当回答语意是指什么,是什么意思的问题时,可能要求对词语进行释义,可能要求明确语句的修辞义,可能要求对语句作语法逻辑分析,也可能要求对句群或段落的中心意思作出概括。
   
     22、下列各句(段)中划线的词所指的是
   
     ①我曾以博物学者的资格参加贝格尔号巡洋舰的环球远航,在南美洲看到的关于生物的地理分布和现存生物和古生物在地质上的关系,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回国以后,在一八三七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搜集与这个问题有关的各种材料,加以整理研究,也许可以得到一些结果。这样,在五年的时间内,我专心思考这个问题,并且作了一些札记。一八四四年又把这些札记加以充实,写成当时我认为是正确的结论的纲要。从那时候起,一直到现在,我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始终没有间断。我希望读者能原谅我作这些琐屑的陈述,我之所以说明这些,是为了要表明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
   
     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我们说: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为此目的,就要像马克思所说的详细地占有材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我们的许多人却是相反,不去这样做。
   
     ③革命时期情况的变化是很急速的,如果革命党人不能随之而急速变化,就不能引导革命走向胜利。
   
     ④统计数字表明,家庭平均人口的增长与母亲的受教育的年限成反比。
   
     ⑤可这两天,这马樱、这石榴,却使我感到苦恼,我觉得它们破坏了绿的境界,诗的整体。艺术美的完整是最高的要求,无论是雕塑、音乐、诗歌,都把美溶合在一种单纯的完整的美的意境之内,难道大自然的美就这样庞杂陆离吗?
   
     ⑥真正的人,能制造工具的人,是出现在最近一百万年之内。对悠远的地球发展史来说,一百万年只是一个很短暂的时间;但和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相比,毕竟是太远了。人们总想弄清这百万年之内发生的事情。
   
     A、“真正的人”的标志是——
   
     B、句中加“最近”二字的原因是——
   
     C、和“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相比的是——
   
     ①指代词的具体指代内容可以是词、短语,也可以是句子、句群,甚至是段落。第一个“这些”指代“札记”这个词;“这问题”指代“生物的地理分布和现存生物与古生物在地质上的关系”这个短语;“这样”指代的是上面的整个句子;而最后的“这些”,指代的是上述所有说明——实际上几乎是全段。
   
     ②指代词比较集中的语句,要注意指代内容的层次关系。本题的“其”仅指“客观事物”,“此”指代内容包括“其”在内的“应当……向导”语句,而“这样”指代包括“其”“此”在内的上述句子。
   
     ③指代的内容有时不能简单照搬,本题的“之”应是“革命时期急速变化的情况”。
   
     ④“反比”指什么?通过语句分析,可以明确,指的是“家庭平均人口的增长”和“母亲受教育的年限”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反比关系。换句话说,按平均数计算,母亲受教育年限越长,她的家庭人口就越少;母亲受教育年限越短,她的家庭人口就越多。这一类语句的分析是多样的。可以是语法角度也可以是逻辑角度。
   
     ⑤这段话明褒艺术美的完整,实际是在贬这种美的单调性,“庞杂陆离”指的是“马樱、石榴破坏了绿的境界,诗的整体”。这一看似贬损的词,恰恰是在赞美大自然美的丰富多彩。
   
     ⑥“真正的人”的标志是“能制造工具”;加“最近”二字的原因是“从悠远的地球发展史角度说的”;和“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相比的是“一百万年”。
   
     很明显,关于“指代的内容”这部分已不仅仅是词语的运用问题了,更多的则是阅读问题,这里仅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以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关于词语的运用,以上的一些方面仍是不够的,要想真正提高能力,还有赖于大量的阅读,真正做到对语言对词语的敏感。同时要说明的是词语不是单一的知识,它与其他知识息息相关,正如有人所说,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就让我们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吧
   
   常用虚词辨析集[修订稿]1.不必 未必
   词形相近,词义完全不同。“未必”是“必定”的否定,意思是不一定。“不必”是“必须”的否定,意思是不需要、用不着。
   他未必去(=他不一定去)|他不必去(=他用不着去)
   2.曾经 已经。
   (1)“曾经”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时间一般不是最近。“已经”表示事情完成,时间一般在不久以前。
   这本书我曾经买过好几回,都没买到| 这本书我已经买到了,不用你费心了。
   (2)“曾经”所表示的动作或情况现在已结束;“已经”所表示的动作或情况可能还在继续。
   我曾经在这里住过三年(现在不住在这里了)。|我已经在这里住了三年(现在还住在这里)。
   (3)“曾经”后的动词以带“过”为主,也可用“了”;“已经”后的动词以带“了”为主,少用“过”。
   3.差点儿
   [副]表示某种事情几乎实现而没有实现,或几乎不能实现而终于实现。
   (a)表示不希望实现的事情几乎实现而没有实现,有庆幸的意思。动词用肯定式或否定式,意思相同。
   差点儿[没]闹笑话。(事实是没闹笑话)|差点我[没]答错。(事实是没答错)|
   差点儿[没]摔倒。(事实是没摔倒)
   (b)表示希望实现的事情几乎不能实现而终于实现,有庆幸的意思。动词用否定式。
   差点儿没见着。(事实是见着了)|差点儿答不上来。(事实是答上来了)|
   差点没买到。(事实是买到了)
   (c)表示希望实现的事情几乎实现而终于没有实现,有惋惜的意思。动词用肯定式,前面常用“就”。
   差点儿就见着了。(事实是没见着)|差点儿考上甲班。(事实是没考上甲班)|
   差点儿就买到了。(事实是没买到)
   4.除非
   [连]强调某条件是唯一的先决条件。
   比较:除非 只有
   (1)“只有”从正面提出某个唯一的条件;“除非”从反面强调不能缺少某个唯一的条件,语气更重。
   (2)“除非”可以用在“是…”前;“只有”不能。
   除非是你才那样想。|只有你才那样想。
   (3)“除非…,才…”也可以说“除非…,不…”;“只有…,才…”不能说成“只有…,不…”。
   5.对 对于
   用“对于”的句子都能换用“对”;但用“对”的句子,有些不能换用“对于”。
   (a)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能用“对”。
   大家对我都很热情。|我们对你完全信任。|我对老张有一点意见。
   (b)“对…”可用在助动词、副词的前或后,也可用在主语前(有停顿),意思相同。
   我们会对这件事作出安排的。|我们对这件事会作出安排的。|对这件事,我们会作出安排的。
   大家都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大家对这个问题都很感兴趣。|对这个问题,大家都很感兴趣。
   “对于…”不能用在助动词、副词之后,只能用在另外两个位置。
   (c)对…来说。表示从某人、某事的角度来看。有时候也说“对…说来”。
   6.跟 同 和 与
   (1)用作介词时,口语中常用“跟”,书面语现在倾向于用“同”。用作连词时,一般倾向于用“和”,较少用“跟”,用“同”则更少。
   (2)“与”多用于书面,尤其多用在书名、标题中。
   7.固然
   [连]1.表示确认某一事实,转入下文。前后小句意思矛盾,“固然”的用法近于“虽然”,但“固然”多用在主语后,后一小句常用“但是、可是、却”等配合。
   药固然可以治病,但是服用过量也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工作固然很忙,但还是可以抽出一引时间来的。
   下面的例子是重复同一形容词谓语,“固然”插在中间。
   这样做,好固然好,可就是太费时间了。,这种机器,笨重固然笨重,但用处还是很大的。|钢铁厂离我们这里远固然是远点儿,不过交通还算方便。
   2.表示确认某一事实,接着说同时也应该刻认另一事实。前后意思不矛盾,转折较轻,重在突出后一小句,多用“也”配合,有时也用“但是、可是”。
   大米白面固然好,高粱玉米也不错。|考上了固然很好,考不上也不必灰心。|固然每个画家别有自己的风格,但同时代的作品总还会有某些则同的特点。
   8.固然 虽然
   (1)“固然”侧重于确认某种事实,“虽然”侧重于让步。因此,“虽然”只和“固然”1项用法相近,“固然”2项用法不能换成“虽然”。
   (2)“虽然”用在主语前或后,比较自由,“固然”则很少用于主语前。
   9.关于
   [介]表示涉及的事物。
   (a)关于+名。
   最近看了一些关于国际问题的材料。|关于牛郎星和织女星,民间有个美丽的传说。|关于运输问题,我想再说几句。|他写的小说不少,有关于解放战争的,也有关于农村生活的。
   (b)关于+动/小句。
   关于兴修水利,乡领导正在全面规划。|关于学校增加招生名额,你们准备采取什么具体措施?
   (c)“关于…的”+名。
   关于节约用煤的建议|关于美英联军进攻伊拉克的消息
   比较:关于 对于
   (1)表示关联、涉及的事物,用“关于”;指出对象,用“对于”。
   关于这个问题,我直接跟老王联系。|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采取积极的态度。
   两种意思都有的,“关于”、“对于”都可以用。
   关于(对于)节约用煤的建议,大家都很赞成
   (2)“关于…”作状语,只用在主语前;“对于…”作状语,用在主语前后均可。
   关于中草药,我知道得很少。|对于中草药,我很感兴趣(=我对于中草药…)。
   (3)“关于…”可以单独作文章的标题,“对于 …”加上名词才能。
   关于文风问题|关于提高教学质量|对于文风问题的看法I对于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意见
   10.还 又
   都可以表示动作再一次出现,但“还”主要表示未实现的动作,“又”主要表示已实现的动作。
   他昨天来过,明天还来。|洗了一次还想洗一次。|他昨天来过,今天又来了。|洗了一次又洗一次。
   
   11.即使 尽管 虽然
   (1)“即使”表示的情况一般是假设性的,“尽管、虽然”是表示一种事实。
   即使条件再差,我们也要完成任务。|尽管(虽然)条件很差,我们还是完成了任务。
   (2)“尽管、虽然”的后面可以用连词“可是、但是、然而”等呼应,“即使”不能。
   尽管(虽然)很晚了,可是(但是)他还不肯离开。
   即使再晚,他也不会离开。
   12.尽管 不管
   “尽管…”表示一种事实,后面不能用表示任指的词语。“不管…”表示一种假设,后面用表示任指或选择的词语。
   尽管下这么大的雨,我还是要去。|不管下多么大的雨,我都要去。
   13.难免
   [形]不容易避免。
   (a)主要用在动词前,后面常跟“要、会”。
   粗枝大叶,就难免把事情搞坏。|不努力学习,难免要落后。I工作中难免会有缺点,但成绩还是主要的。
   动词前有时加“不”,但意思不变,不表示否定。
   一个人难免不犯一些错误。(=难免犯一些错误)I我没有说清楚,难免不被人误会。(=难免被人误会)
   (b)可以用在主语前。
   同志之间,难免看法有时不一致(=看法难免有时不一致)
   你不能按时完成任务,难免大家要批评你。(=大家难免要批评你)
   (c)单独作谓语通常要放在“是…的”中间,主语常是动词短语、小句或“这、那”。
   由于经验不足,走一些弯路是难免的。|他跟你初次见面,说话不多,这也是难免的,决不是故意冷淡你。
   (d)修饰名词时,必带“的”,名词限于“现象、事情、情况”等少数几个。
   这是难免的事情I这也是难免的现象
   14.偶尔 偶然 “偶尔”跟“经常”相对,表示次数少。“偶然”跟“必然”相对,表示意外。
   15.让 被 叫
   “叫、让”的介词用法基本同“被”。“叫、让”用于口语。比较正式、庄重、严肃的场合用“被”,不用“叫、让”。
   一八四六年,我被汉堡工人教育协会吸收为正式会员。|一九三二年我们主编的刊物被反动当局查封。
   16.任凭 无论 不管’
   任凭:(1)听凭;(2)无论、不管。连词“任凭”后面提出的条件是极端的,任凭多大的困难也阻挡不住我们的脚步。连词“任凭”后面一般不用表示选择的并列成分。“无论、不管”后则常用。
   无论投弹还是射击,他们班的成绩都是优秀。
   17.始终 一直 .
   (1)用“始终”的句子都可换用“一直”。
   (2)“一直”后的动词可以带时间词语,“始终”后的动词不能。
   大雪一直下了三天。|我一直等到十二点。|从他走后一直到现在,都没来过信。
   (3)“一直”可以指将来,“始终”不能。  我打算在这儿一直住下去。
   18.往往 常常
   (1)“往往”是对于到目前为止出现的情况的总结,有一定的规律性,不用于主观意愿。“常常”单纯指动作的重复,不—定有规律性,可以用于主观意愿;因此,“常常”可用于将来的事情,“往往”不能。
   请你常常来|我一定常常来|他希望常常去
   这几句里的“常常”都不能换成“往往”。
   (2)用“往往”的句子要指明与动作有关的情况、条件或结果,“常常”没有这种限制。
   每逢节日或星期天,我们往往到厂矿去演出|我们常常演出。|小刘往往一个人上街。|小刘常常上街。
   19.未免
   [副]表示不以为然,意在否定,但语气比较委婉。常跟程度副词“太、过分、过于、不大、不够、有点、有些…”以及数量词“一点、一些”合用。
   (a)未免十形。
   内容不错,只是篇幅未免太长。|情况很复杂,你的想法未免过分简单。|这房间未免小了—点。|你也未免太激动了吧。
   (b)未免+动。
   这事未免欠考虑。|同志们未免过分夸奖了。|老陈未免太不会讲话了,根本没有把问题讲清楚。
   (c)未免+动+得…;动+得+未免…。
   原料未免用得多了一些。(=用得未免多了一些)|你未免把他说得太好了。(=说得未免太好了)|这些手续未免规定得过分繁琐。(=规定得未免过分繁琐)
   20.未免 不免 难免
   “未免”表示对某种过分的情况不以为然,侧重在评价。“不免、难免”则表示客观上的不容易避免。因此“未免”不能同“不免、难免”互相换用。
   21.一概 一律
   用于通知、规定时,概括事物,可以通用;概括人,常用“一律”。
   过期一概(一律)作废。|后勤问题一概(一律)由老赵负责。|一律凭票入场。|麦收回来的同志一律休息两天。
   22. 以致 以至
   以致:[连]致使。表示由于上述原因而造成的结果,大多是不好的或说话人所不希望的结果。
   他的腿受了重伤,以致几个月都起不来床。|这是她近来老想不通,以致非常苦闷的问题。
   以至:○1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无穷。○2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前半句话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他非常用心的写生,~野地里刮起风沙来也不理会。也可以说“以至于”
   习题:他读得很熟,以致能全文背诵.
   [“以致”表示不好的结果,应换成“以至”]
   改革幵放以来,许多国家政府和我们做生意,以至建立贸易伙伴关系,这是可喜的.
   [“ 以至”用得好.表示时间空间范围程度的延伸]
   23由于、由
   (1)由于:表示原因或理由,从而导致什么结果,注意该词不能直接加“反而”;
   (2)“由”是介词,其后一般加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而“由于”则不能。
   习题:(1)由于改编者沒有很好地理解原作的精髓,任凭主观想象,加入了许多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地减弱了原作的思想性.
   答案:[“由于”不能直接与“反而”搭配.应在“反而”之前加上“不但没有加强原作的思想性”]
   (2)由于山峡回环曲折,反而望不到南天门了.
   [应在“反而”之前加上“不但不能更清晰地看到南天门”]
   24.只要 只有
   “只要”表示具备了某条件就足:够了,但还可以有别的条件引起同样后果;“只有”表示某条件是唯一有效的,其他条件都不行。
   只要打两针青霉素,你这病就能好。(不排除其它药能治好)|只有打青霉素,你这病才能好。(其它药都不能治好)
   25为了、为
   (1)为了:表目的,其后往往是动词性的句子或者短语,注意表示原因,一般用“因为”不用“为了”;
   (2)“为”后面一般跟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
   26从而、进而
   从而: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相当于“因此就”;(2)进而:进一步
   (1)我们在对某些教育政策作了一定分析之后,从而思考教育的深层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从而"连结上文的原因 、方法和下文的结果 、目的,应改为表示层进的"进而"]
   (2)中国女排以三比二击败了日本队.从而取得了七战七胜的成绩。
   ["从而"用得对]
   27基于、鉴于
   (1)基于:相当于根据(基是凭借、根据);(2)鉴于:觉察到,考虑到。(鉴引为教训的事或引为教训)注意:用在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里,前边一般不用主语。
   (1) 基于上述理由,我不赞成他当班长.["基于"表示理由,用得妥贴.]
   (2)鉴于上次赛场上各自为政的教训,我主张换队长.[鉴于引出经验 、教训,后文指出应对措施.]
   28既然 既
   既然:连词,用在上半句里,下半句里往往用副词“就、也、还”跟它对应,表示先提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知道错了,就应当赶快纠正。
   既:连词,跟“且、又、也”等副词呼应,表示两种情况兼而有之。
   逐步:副词。一步一步地,强调动作或情况要经过一定的过程或步骤。例:工作逐步开展起来了。
   逐渐:副词。渐渐,强调行为动作等变化缓慢。例:天色逐渐暗下来了。
   一向:表时间只适用从过去到现在。例:他一向俭朴。
   一直:表时间适用于过去,现在,也适用于将来。例:一直坚持写作,肯定会有收获。
   于是:重在表前后两事在时间上,顺序上的承接关系。例:大家一鼓励,我于是就有了信心。
   因此:重在表因果关系;可构成“由于……因此……”格式。例:月亮每个月绕地球一周,因此每月有一次朔和一次望。
   暂且:暂时地,重在强调时间短暂。例:你暂且在这里住一宿,明天再去宾馆。
   姑且:暂时地,重在强调让步。例:姑且承认你说的都在理,但你无论如何也不应打人。
   权且:暂时地,重在强调迫不得已。例:吃几片饼干权且充饥。
   一定:重在表示主观意志、态度的坚决或主观的分析和看法。例:海峡两岸一定要统一,台湾一定要回归祖国。
   必定:侧重于对客观事理的估计与判断。例:有了大家的齐心协力,我们球赛必定会胜利。
   索性:表直截了当,有时含有赌气或一不做二不休的语气。例:讲了几遍都不听,索性不讲了。
   干脆:直截了当,办事爽快。例:他办事很干脆。
   通过:以人或事物为媒介或手段而达到某种目的。例:通过学习,大家统一了认识。
   经过:引进某个过程,说明由于这个过程的完成使得某种情况发生变化。例:屋子经过打扫,干净多了。
   继而:状态副词,表两事发生紧紧相接。例:我先是一惊,继而暗暗佩服他的才能。
   既而:时间副词,表两事发生的时间相继不久。例:既而雨停了,我们又欣然登山。
   径直:直接向某处前进,不绕弯,不间断。例:他出了校门,就径直回家。
   径自:自作方张,擅自行动,多含贬义。例:他没等下课,就径自走了。
   临时:当时;到时;非正式性,非固定性。例:明天集合的地点临时再通知你们。临时工。
   暂时:重在表时间短。例:老师叫我们暂时休息一会儿。
   另外:除此之外,表另提下文。例:我还要跟你谈另外一件事。
   此外:除了前面所说的事物或情况之外。例:院子里种着两颗桂花树,此外还有几颗梅花树。
   何曾:用反问语气表示过去未曾发生。例:我何曾忘记过家乡的一草一木。
   何尝:用反问语气表示过去未曾或并非。例:我何尝不想去,只是没有时间罢了。
   何必: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要。例:你何必跟他过不去。
   何苦: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值得。例:你何苦跟他过不去。
   几乎:将近于;接近于。例:我几乎不相信。
   简直:表完全如此,语气带有夸张。例:我简直不相信。
   处处:各个地方;各个方面。例:教师处处关心学生。
   到处:各个地方。例:到处都找不到他。
   按照:重在引进动作行为的凭借和根据。例:按照事实说话。
   依照:重在强调以某事为根据完全照办。法律条文多使用“依照”。例:依照原样复制一件。
   遵照:多用于介绍行为依据的重要原则、指示和精神。例:遵照上级的指示办事。
   本来:强调理应如此,一直如此。例:当天的作业本来就应当天完成。
   原来:强调过去不知道或对情况有所认识。例:原来是你啊!
   必定:重在强调说话人对事物的推测或判断。例:我们必定胜利。
   必然:强调事理上的确定不移或客观必然。例:缺乏幻想的人,必然缺少创造力。
   毕竟:表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终归。例:旧历年底毕竟最像年底。
   到底:表经过变化或曲折最后实现的情况;用在疑问句表追究。例:新方法,到底试验成功了。火星上到底有没有生命?
   发奋 发愤
   发愤,指因不满而决心努力改变现状,如“虽然上次考得很糟,但他决心发愤图强”;发奋,指振作起来,开始行动,如“表态很好,接下来要看发奋努力”。
   接受 接收
   接受,指对事物容纳而不拒绝,如“接受意见”;“接受考验”。接收,指收受、接纳和根据法令把机构、财产等把过来,如“接收无线电电波”、“中国政府接收了香港的主权”。前者使用范围和适用对象较广泛,后者使用范围小得多,如机构、财产、人员等。
   违反 违犯
   违反,指不符合(规则、规程等),如“违反劳动纪律”“违反民主法则”。违犯,指违背和触犯(法律)等,如“违犯宪法”“对于违犯刑法的分子必须绳之以法”
   义气 意气
   “义气”指主持公道或忠于朋友兄弟的感情,如“哥儿们义气”。“意气”指志趣、性格、气概,也指偏激情绪,如“意气相投”“意气用事”。
   振动 震动
   振动,指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如“钟里面的摆的运动都是振动”。震动,指外力引起的颤动,也指精神受到重大影响,如“消息震动全国”。
   制服 治服
   制服,是用强力压制或压倒使之驯服的意思。如“制服歹徒”。治服,是治理、整治使之服从,现在多用于兴修水利、改造山河等方面。
   面世 面市 
   面世,用于精神产品、科技产品。面市,一般指商品上市。
   不肖 不孝
   不肖,品行不好(多指子弟)。不孝,对父母不敬。
   坚苦 艰苦
   坚苦,坚忍刻苦(主观精神)。艰苦,艰难困苦(客观实际)。
   严格 严厉
   严格,在掌握标准或遵守制度时认真不放松。严厉,严肃而厉害(要求、态度等)。
   关照 关注
   关照,关心照顾。关注,关心重视。
   传诵 传颂
   传诵,多用于美名。传颂,多用于事迹。
   日趋 日益 
   日趋,走向,强调趋势。日益,一天胜过一天。
   给予 给以
   给予,给,也作“给与”,如给予帮助,给予同情等。“给以,后面只涉及所给的事物,不涉及接受的人。
   越发 更加
   越发,同一对象之间的比较。更加,相同或不同对象之间的比较。
   面貌 面目
   面貌,相貌、模样,可指人,也可指事。面目,相貌、模样,多用于人,往往指不好。
   终身 终生
   终身,一生;一辈子(多就切身的事说)。终生,一生(多就事业说)。
   
   ●歼灭难点训练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是”,能去掉又不影响句意的一项是( )
   
   ①人的认识是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限制的。
   
   ②1999年月11月20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基地发射成功的“神舟号”,是一艘载人航天的试验飞船。
   
   ③黄鳕重达120公斤,按说这么大的鱼是不该从长江进入河塘里来的,大概是因为追逐到嘴的美食,不要命闯入了潮河。
   
   ④最动人的是下了雪,大地一片洁白,反衬得河水墨黑,像一落千丈般跌得深深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下列各句方括号中的词语,必须删去的一组是( )
   
   ①出人意料的,今年3月,物价[的]下跌,后来慢慢地稳定了。
   
   ②文艺工作者要深入生活,学习社会,无论业余作者[或]专业作家都不可忽视。
   
   ③[从]上述事实说明,科学技术能极大地提高生产力。
   
   ④那时鲁迅的杂文,其矛头多指向封建思想,[对]封建意识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这家工厂的领导对本厂生产的机器由于几个螺丝没有拧紧而被外商退货一事,及时地向全体员工进行了一次必须牢固地树立质量意识的教育。
   
   B.在长年雨量很少的干旱地区,除非大办水利,农业产量难以提高。
   
   C.李师傅除了每天准时上班勤奋工作,既不抽烟,也不喝酒,更不赌博,全无不良嗜好。
   
   D.江阴市正在从一个军事上的要塞之地逐步转变为经济日趋发达的重要交通枢纽,这是由它的地理位置和时代发展所决定的。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是虚心还是骄傲,不仅涉及思想作风问题,也关系到一个人能否进步,能否创新。
   
   B.尽管红学界基本认为后40回是续貂之作,显然不会为此而贬损《红楼梦》的价值。
   
   C.因为用了含铅量超标的柴油,汽车运行中故障频发,不但没省了钱,反倒污染了环境。
   
   D.他之所以不辞而别的原因,婶婶心里清楚——丑娃不忍心让叔父撑着病身子去送他。
   
   5.(★★★★★)句子中的画线处,应填的一组词语是( )
   
   或者就只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枯荣。它们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
   
   它们寻找不到足以使草叶变得肥厚的营养,它们有的 三两片长长的细瘦的薄叶,那细微的叶脉告诉你生存该是多么艰难;更有的,它们 在一簇一簇瘦叶下自己生长出根须,只 向母体吮吸一点乳汁, 自去寻找那不易被察觉到的石缝。
   
   A.所以 只是 就 为了 就 B.因为 只是 就 为了 便
   
   C.因为 只有 便 是 便 D.所以 只有 便 是 就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只有从写境的意义上去写景,才能正确处理景与情的关系。
   
   B.无论你听见什么瞧见什么,还远远的站着不许动,免得妨碍我的事情。
   
   C.陈奂生往常挑了重担都不乘车,今天等于是空身,自更不用说,甚或太阳还高,到城嫌早,他尽量放慢脚步,一路如游春看风光。
   
   D.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而且可以成全你。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
   
   A.哈里希岛上的姐姐为弟弟点在窗前的长夜孤灯,即便不曾唤回那个航海远去的弟弟,可是不少捕鱼归来的邻人都得到了它的恩泽。
   
   B.给难字注音,不只是为了扫除阅读障碍,而是为了在“读书”中“识字”,真正做到“开卷有益”。
   
   C.数百名法轮功练习者的惨剧,更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李洪志观点的荒谬。
   
   D.这件事连小孩都知道,况且是大人呢?
   
   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地质工作是地下情况的调查研究工作,往往在短时间内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容易
   
   被 领导忽视。
   
   ②凡星期天参加本系统歌咏比赛的同志 调休一天。
   
   ③混凝土搅拌机和空气压缩机的吼声 山谷。
   
   A.有些 一律 震动 B.某些 一概 震荡
   
   C.某些 一概 震动 D.有些 一律 震荡
   
   附:参考答案
   
   难点磁场
   
   1.D[语段中“严格的选择”后,语意有转折,所以第一个空格应填入“但是”。由此可排除A、C两项。第二空B、D相同。“卓越的画师”至段末,是一个二重复句,这个复句第一层次是递进关系,所以当排除B项。]
   
   2.C[①句中“和”换为“以及”,则变成了连带关系,而原文中几个国家之间是平等的。④“对于”表对象,“关于”引起涉及的对象。]
   
   歼灭难点训练
   
   1.C[“是”在①③两句中起强调作用,去掉后不影响全句意思的表达。]
   
   2.C[①句中的“的”构成偏正结构,使“下跌”成为主语,句子转为短语,意思就变了,必须删除。③“从……事实”是介宾短语作句子状语,而使句子缺少了主语,应去掉“从”,让“事实”作主语。]
   
   3.B[A项“对”应改作“就”。C项不该用“除了”,因为“准时上班勤奋工作”不在“不良嗜好”之列。D项应去掉“所”。句中的“由”引进了施动者,句意很清楚了。此外,也没有“由…所”这种搭配。]
   
   4.A[B项中语句前后应为转折关系,C项中“反倒”与前文“不但”不搭配,D项中“之所以”不可与“原因”并用。]
   
   5.B[“因为”是对前一句“它们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原因的说明。“只是”表明“少”之意,最后两句之间是表目的的关系,用“为了”与“便”搭配。]
   
   6.A[B项中“还”改为“都”;C项“甚或”改为“何况”;D项“而且”改为“也”。]
   
   7.C[A项改为“即使”,B项改为“而且是”,D项改为“何况”。]
   
   8.D[①句,“某些”表示不确定的人、事或情况,不合语境。②句“一概”和“一律”,用于通知、规定时,若概括事物,可以通用;若概括人,常用“一律”。③句,“震动”指颤动、使颤动,此句写山谷里机器的轰鸣声,用“震荡”更为合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1 10:18 , Processed in 0.06482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