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340|回复: 10

请教主位、述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25 11:5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看了一篇功能语法学的文章,有个疑问想请大家帮忙解答一下:

请问!
是你,是我。
有你,有我。
苹果和梨。

上面这几句话的主位和述位分别是什么?

多谢!
------------
本来附了些文摘,但太长了,影响打开网页,所以删掉了。

[ 本帖最后由 秒针 于 2007-8-29 20:07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8-25 11:59:1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功能语法的角度入手来解释一下。
谢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8-28 08: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哪位大哥大姐帮助一下,教导教导我?
发表于 2007-8-28 09:2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秒针 的帖子

请秒针兄把您看到的原文帖上,这样更便于大家明白您的意思,参与讨论。
发表于 2007-8-28 14:4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区分已知信息和新信息----浅谈语篇功能之信息结构

作者:翁素贤 来源: http://www.english-e-corner.com/ ... w.asp?ArticleID=213   

      
Halliday的功能语法包含三大纯理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以及语篇功能。语篇功能的体现形式有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本文主要谈信息结构。

. 提出问题


我们小时候都学过一个叫做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故事大概是这样的,有
一个人在街上叫卖,他拿起矛喊着“我的矛最锋利,可以戳穿所有的盾”,然后他又拿起盾喊着“我的盾最坚固,什么矛都不可能戳穿它”。
    听到这则寓言,我们都觉得这个人的话荒谬,而寓言中的这个人的话为什么会造成尴尬,而我们又为何会觉得他荒谬呢?这里涉及到信息的传递问题。
语言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我们每表达一句话都在传达信息。信息是说话者传
递给听者的内容。其中,有一些是已知信息,一些是新信息。已知信息和新信息构成了信息结构。信息结构是把语言组织成为信息单位的结构(胡壮麟,1989143)。其中,新信息是不可缺少的,而旧信息则可以省略。所谓旧信息,指的是受话者已经知道或者语境已经提供的信息;所谓新信息,指的是受话者尚未知道或者语境没有提供的信息(朱永生,2001:39)。已知或者新的信息是针对听者来说的。那么,作为说话者,我们如果知道哪些信息对于听者来说属于已知信息还是新信息呢?而作为听者,我们又如何判断哪些信息是新的呢?


. 如何区分已知信息和新信息


1.
英语中的重读
Halliday认为,判断信息的新与旧起决定作用的是语调。通常情况下,新信息被重读,而旧信息不被重读,并且这样会缩短理解时间,听者对韵律适合度的评价也更高。如果新信息不被重读,听者通常觉得不自然。
All the students are in the classroom.
对于这句话,如果说话者想告诉听者在教室里面的是“所有的学生”,也就是说,所有的学生是新信息,那么All the students必须重读;反之,假如说话者希望传递的新信息是classroom,强调所有的学生在的地方是教室,那么重读的应该是classroom
因而,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方便听者的理解,说话者对新信息进行重读;而对于听者来说,由于新信息被重读了,也容易摄取新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整个篇章。


2.
主位结构
主位机构和信息结构有密切的联系。一般情况下,主位表达旧信息,述位传
递新信息。信息结构的形式一般是已知信息+新信息, 例如

这本书是关于美国的历史。

这本书
是关于美国的历史。
主位
述位
已知信息
新信息

主位结构经常与信息结构相对应。新信息的最高点即信息中心往往是信息单
位的最后一个位置,更确切地说,是最后一个实义词项。象上面这个句子,它的信息中心是信息单位最后一个实义词项,称为无标记的信息中心(胡壮麟,1989145)。但是,我们不能将主位结构与信息结构等同起来。信息结构也可以是“新信息+已知信息”,与主位结构也有不对应的地方。例如
A:请问,这儿附近哪里有银行?
B:向前走50就有一家(银行)
让我们看看这个句子,
向前走50
就有一家(银行)。
主位
述位
新信息
旧信息
此类新信息属于有标记的信息中心,其信息中心不是信息单位的最后一个实
义词项,往往会出现在已知信息前面。因而,我们不能将语言成分的出现次序作为判断已知信息和新信息的唯一标准,仍然需要考虑其他因素。


3.
衔接手段
朱永生指出,衔接中的照应手段,指内照应中的指前或者说反指现象所传递的一般都是旧信息,指后或者说下指现象表达的是新信息。(朱永生,200139
例如:

I met my former classmate yesterday, and she has changed a lot.

我有一个妹妹今年15岁。
这两个句子中,she和“她”分别指的是前面的名词短语my former classmate和“妹妹, 即指前,属于旧信息。
再看两个例子:
1Now let me tell you a story. Once upon a time…
2A:请问,从哪边上楼梯?

B
:那边,往右。
    这个句子中,a story和“那边”分别指的是后面的内容,即后指,后面的内容是新信息。
     如果我们善于利用衔接这一规律, 将有助于我们捕捉篇章中的新信息。


4.
上下文与语境
日常生活中,我们说话都在一定的语境发生的,具有一定的上下文或者语境。
假如孤立地研究一个句子,很难判断哪些属于已知信息,哪些属于新信息。有了上下文或者一定的语境,判断哪些是已知信息哪些是新信息就变成小菜一碟了。
如果没有一定的上下文或者语境,你能否判断这个句子里面哪些是新信息哪些是旧信息?
Mary climbed Baiyun Mountain on Chongyang Festival.
从这句话中,我们获得了三个信息Mary, climbed Baiyun MountainOn Chongyang Festival;其中哪些是新信息呢?
假如这句话的上文是Who climbed Baiyun Mountain on Chongyang Festival?那么,这里的新信息当然是Mary。但是,假如上文是What did Mary do on Chongyang Festival?新信息就是climbed Baiyun Mountain了。
    这也是我们平时十分强调上下文对于阅读理解以及听力理解的作用的原因之一。在阅读理解中,我们也许有时候会碰到不认识的单词,但是通过上下文,我们可以猜测该词所蕴涵的大概的信息。同样,在听力理解中,我们没有办法听清楚每个词,却可以利用上下文获取全文的大概意思。


. 区分已知信息和新信息的意义


1.对于说话者
恰当地区分已知信息和新信息,可以避免重复,使听者觉得累赘。同时,又
能够使篇章连贯而有逻辑性,有利于交流的顺畅进行。已知信息和新信息的冲突则会引起笑话。
然而,有时候说话者并不能准确判断哪些信息对于听者来说属于旧信息。我们应该都有这样的经验。有些信息明明已经听过,但是忘记了,或者当说话者提起的时候突然间没有反应过来。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A: He went there last year.
B: Where?
A: Beijing.
上面这个例子中,A以为B知道there的所指,但是B却由于忘记或者其他原因没能识别“there”这个信息,因而A需要重复已知信息“Beijing”来补救。这里Beijing又变成了新信息。

2.
对于听者
正确区分已知信息和新信息对于听者来说,似乎意义更大。如上文所述,无
论在日常会话中,还是在英语学习中,都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内容。
在做听力理解的时候,捕捉信息是关键的一步。我们往往鼓励学生听重要的
信息,这里重要一般指的是新信息。如果学生能够学会区分已知信息和新信息,那样就可以排除已知信息,来获取新信息。


.小结


     让我们回到本文开头所提到的自相矛盾的故事,说话者由于没有处理好已知信息和新信息,引起的信息冲突造成了笑话。而我们也是由于区分了已知信息和新信息,才体会到个中的荒谬。


信息交流其实就是已知信息和新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旧信息引出新信息,新信息变成旧信息,又引出更新的信息。区分已知信息和信息的途径很多,本文列举了重读,主位结构,衔接以及上下文和语境等途径。这些途径使说话者避免造成信息重复和冲突,形成交流的顺畅;对于听者来说,掌握了这些规律,将有利于理解说话者所传递的信息。因此,区分已知信息和新信息对于日常对话尤其是英语学习中的阅读理解和听力理解将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书目:
朱永生,严世清,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胡壮麟,朱永生,张德录,系统功能语法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 本帖最后由 霜叶红 于 2007-8-28 14:42 编辑 ]
发表于 2007-8-28 14:4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7-8-28 14: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8-28 19: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虎子和霜叶红。我是下载的张伯江、方梅的《汉语功能语法研究》,看了其中的有关论述,可以另外摘录一些,附在我原帖中。

霜推荐的多是分析英语,而且从资料上看,对于主位的定义还颇模糊,甚至往往与话题等混淆;另外,那篇广告分析的出了个人名错别字,韩祖德。整理我对《功能语法》(简称)以及推荐的两篇资料的理解:
1.主位、述位是从语义角度来提出的。
2.《功能语法》提到篇章主位后置,比如:许童童这么说着脸却红了,由于兴奋。

那么,
1.我所提到的回答句“苹果和梨”等对称或孤立格式的句子,如何理解其主位和述位?
2.所谓的主位后置,所举例句是否就是主位后置?为什么不能理解为正常次序?判定的基础是否先入为主了?
3.主位和述位的提出是以语义为基础的,那么凭什么把这个概念框定在句子层面来论述呢?是否可以放在整个篇章里动态观察,起点信息不应当单单是句内成分,还应当包括隐藏起点、单句起点,等等。否则会给人误导?

以上问题是我的疑问,希望了解的人具体谈谈,尤其是我问的几个句子。

[ 本帖最后由 秒针 于 2007-8-28 19:14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8-29 20: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主位与述位(文摘)

3.1 主位结构概说
3.1.1语序和信息结构
对汉语的基本语序,过去人们曾作过种种形式描写,如SVO,SOV,OSV,SSV等。虽然都能概括大部分事实, 但解释力略嫌欠缺。因为我们无从了解决定汉语语序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我们认为,每种语言都有自己成系统的句法结构规则,这是决定语序规律的一个因素;另一方面,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使用语言时出于交际的需要,又必须从信息传递功能的角度去安排语序,这一点在各种语言间是共同的。本章着重研究汉语口语的信息结构,以探讨制约汉语语序的功能因素。
长期以来,汉语语法学者习惯于用“ 主语一谓语”的框架说明汉语的信息结构,如吕叔(湘1946)说“:由‘熟’而及‘生’是我们说话的一般的趋势。⋯⋯已知的先浮现,新知的跟着来。”并认为据此来分析主语和谓语“ 不能说是纯粹机械主义,实在也同时遵从某一种语言心理的指示。”70年代以来,更多的学者倾向于把已知信息和新知信息的分别赋予“ 话题一说明”( topic-comment)这一如&   概念, Li Thomps(on1981)指出“:话题总是表示听者已知的事物,话题为说明的展开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框架。”这种说法可以说是比较符合汉语事实的。但是如果我们全面考察汉语句子的信息结构就会发现,有许多情况是“ 主语一谓语”或“ 话题一说明”所不能涵盖的。其中最为明显的事实是,无论“ 主语”还是“ 话题”,它们都是表示句首实(体entity)信息的成分,而位于它们前后的一些非实体性成分,如情态成分、篇章连接成分等,同样在信息结构中扮演了各不相同的角色,却往往不能得到说明。因此我们考虑或许可以用“ 主位一述位(”theme-rheme)这组概念来描写汉语口语的信息结构。
3.1.2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
把句子分成主位和述位的方法最早由布拉格学派的Mathesius提出,他指出,这种切分不同于从语法要素角度研究句子成分的形式切分,而是为了研究句子以何种方式与上下文语境发生联系,他同时认为句子正是在这种具体语境的基础上形成的。主位和述位的基本涵义是表述出发点( 即在该语境中已知的或至少容易得知的东西,说话者由此出发)和表述核心( 即说话者关于表述出发点所述说的内容)。一望而知,这种分析法是从信息传递功能着眼的。虽然后来的语言学家们对主位、述位的界定各不相同,但总是本着反映信息结构这一基本精神的。他们的某些见解对我们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比如Hallid(ay 1985)在分析英语句子时指出,主位部分可以包含三个方面的成分,即:意(念ideational)成分、人(际interpersonal)成分和篇章( textual)成分。意念成分是那些在句子的及物性结构中担任角色的成分,人际成分包括表示语气、态度的成分和呼语性成分,篇章成分包括各种连接成分和关系成分在英语里,主位成分和述位成分可以根据语调形式判断,例如对一个英语句子可以作如下分析:
( 1)On theother hand may b e on aweekday it would be less crowded.
篇章成分    人际成分  意念成分            述位
这种分析使句子里的次要信息在主位部分里各得其所,焦点信息在述位部分里得以突出。三种主位成分的分别和靠句重音辨识焦点信息的方法在汉语信息结构的分析中都是可资借鉴的。
汉语里固然存在一些用以突出焦点信息的句法手段( 参看第六、七、八章),但超越句法格式的现象也是大量存在的。以下几个例子的语音节律和轻重音模式都不能在传统的句法切分中得到反映:
( 2)说实话我们厂的产品,我第一个不买。
( 3)我代表我们全厂三十多职工和四十多位退休老工人,给您道谢了。
( 4)你们俩在里边,是不是都晕菜了?
( 5)我就纳闷这王家,有爹有妈姑姑舅舅一大堆,一个孩子非让个外人领走。
这几个句子中的逗号都真实地反映了说话人最明显的语音停顿,然而却都不是句法分析第一个切分点之所在。更为重要的是,逗号前面的整部分里虽然可以分析出不同的句法成分,但说话人总是一气呵成说出来的,且整部分里没有全句重音,全句重音往往是落在每句的最后一个整部分里,如(例2)的“ 我第一个不买”,例( 3)的“ 给您道谢了”,(例4)的“ 都晕菜了”,(例5)的“ 非让个外人领走”。语音形式反映了各句里的“ 主位一述位”结构。由于说话人在说话现场是根据表达需要来决定表达形式的,所以,同样内容的句子往往可以有不同的“ 主位一述位”切分。我们简单分析一个例子,只对句子第一层主位和述位用斜线分开,而不作下位分析。例如:
( 6)这伙人/没事总爱在胡同口大槐树底下玩台球。
( 7)这伙人没事总爱在胡同口大槐树底下玩台球。
( 8)这伙人没事总爱/在胡同口大槐树底下玩台球。
( 9)这伙人没事总爱在胡同口大槐树底下/玩台球。
“ 主位一述位”分析法的长处在细致地分析出了句子的信息结构,用Halliday的话说,它反映了句子的元功能( metafunction )。但其中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我们拿来任何一个句子仅是凭着对它的轻重音和韵律模式的感觉来分析的话,就显得随意性太大,主位、述位就成了几乎是毫无意义的概念。陈平( 1987c)在评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4论Halliday的功能语法时也有同样的看法,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确定信息结构的客观判断标准。在汉语里,虽然可以像处理( 6)-( 9)句那样对句子主位结构作出分析,但我们认为,一种概念和一种分析手段的确立,必须有充分的形式依据,本章将介绍汉语口语里两种典型的主位结构表现方式。
3.1.3信息单位和句法单位
前面提到,信息切分与句法切分有时并不一致,这说明信息单位与句法单位不一定对应。在英语里,一个主位结构以一个含有调重音的调群为界限;在汉语里,则以主位标志和其后的焦点信息为界限。因为口语句子的线性铺排首先反映的是说话人对句子信息结构的分析,而并不一定直接反映句法一语义结构,所以汉语的主位结构可以大至所谓的复句,也可以在所谓的分句或短语内部,这一点我们在下文的实例分析之后将进一步讨论。
3.2 叙述语体里的主位结构
3.2.1主位成分和主位标志
口语里,主位成分常常是有形式标志的,这个标志就是句中语气词,包括“ 啊,吧,哪”等。这些语气词过去曾被看作主语的标志或话题的标志,但事实上,语气词所标示的成分就其性质来讲远远不止是主语成分和话题成分。我们看下面这段话:
( 10)她不想拆散老师的家庭,而且不想让她爱的人哪陷入苦恼,所以她一直啊没有把这一片痴情啊告诉老师,但又无法从心灵深处呢抹掉这个人。
可以清楚的看出语气词前的成分既不是主语也不全是话题。语气词后的“ 陷入苦恼“”告诉老师“”抹掉这个人”分别是三个信息结构里的重要信息所在,也是重音所在,语气词的位置恰恰是主位和述的分界处。
汉语口语的主位结构也可以分为意念成分、人际成分和篇章成分三类,我们分别称为话题主位、人际主位和篇章主位。
3.2.2篇章主位
汉语口语里充当篇章主位的最常见的是那些在篇章中连接句与句之间语义转承关系的词语和分句,这些成分总是居于句首,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主位成分。其主要功能在于连接语句,引出其后的内容,这种成分一般不参与构成句子作为一个命题的基本语义,语气词标在其后,造成一个明显的停顿,有提示听者注意后面内容的作用。例如:
( 11)其实吧,你也就是一般人。
( l2)所以呀他说这么重大的演出一定得有你。
( 13)一上这小楼啊就特别的兴奋。
篇章主位的形式和功能都比较单纯,不多举例。
3.2.3人际主位
人际主位是说话人把话语单元作为一个交际单位时表明态度的部分。从语义上看, 表明了说话人的能愿、评议、情态等方面的态度。例如:
( 14)我建议啊,从现在起咱们谁也不要使这个电话了。
( 15)我觉得吧,你特有才气哎!
( 16)要我说啊,都不是东西!
( 17)最好啊,谁也别欠谁的情儿。
( 18)起码啊,比斯特里普年轻。
( l9)不如哇,就改成知音姥姥,让咱牛大姐负责。
( 20)一不留神哪,说不定混出一反派大腕儿来
可以看出, 我们从交际角度所确定的人际主位和传统句法分析的结果有一些不相对应之处, 这些成分过去有的看作状语,有的看作述语,也有不成句法成分的。语气词在这里为我们提供了功能分析的依据。
3.2.4话题主位
话题主位是句中作为陈述对象的实体性的行为参与成分, 话题成分在一句话里的意义是角色, 但不一定是谓语动词的支配性成分, 它为其后的部分确立了基本的陈述框架,所以必须是有定的。充当话题主位的成分有: 一般的名词性成分( 包括时间成分和处所成分),介词短语,事物化的动词性短语等。例如:
( 21)我们啊不打算马上结婚,喜糖啊还得等一阵子才吃呢。
( 22)我们女人哪就是倔,我年青那会儿啊也有这种情况。
( 23)我头几年呀也蹉跎了那么一阵子岁月。
( 24)平常啊老同志说你们一句,你们有八句在那儿等着!
( 25)自幼哇,家境贫寒。
( 26)跟聪明人啊我也不抖机灵儿了。
( 27)装扮成哪种类型的智能人啊无所谓。
( 28)我那儿有一条被子吧,面儿稍微旧了点儿。
3.2.5多项主位的次序
当上述主位成分两个以上同时出现时,先后的次序是有一定之规的,总的来说是:篇章主位>人际主位>话题主位。多项主位并现时,并不一定每个主位成分都带有语气词标志,我们的处理办法是,凡语气词之前的成分都看作主位成分,到目前的观察为止,我们只能指出三种主位成分有上述排序规律,还找不到更多的形式标志对三种成分作进一步区分。以下分析一些实例,用tex.代表篇章主位( textua l them e),用int.代表人际主(位interpersonaltheme),用top.代表话题主位( topica l theme)。这里只作第一层主位结构分析,下位层次规律将在下一章详细讨论。
( 29)要别的省遭灾吧,绝对不会麻烦你,安徽是你老家呀!
tex.    top.
( 30)可是咱们国家吧,又没去那儿的飞机。
tex.   top.
( 31)过去我真是错看小余,光觉着这个人啊混得可以,没想到⋯⋯
int.   top.
( 32)一上这小楼啊就特别的兴奋,觉着上班啊,还真有个乐儿。
int. top.
( 33)而且不想让她爱的人哪陷入苦恼。
te x.int.   top.
( 34)所以她一直啊没有把这一片痴情啊告诉老师。
 tex. in t .        top.
篇章主位处于句首是没有疑义的。人际成分和话题成分的次序还值得进一步讨论。看下面这个例子:
( 35)篇幅我觉得太长,是不是请作者压缩一下?
——我吧,觉得篇幅太长了,⋯⋯
——我觉得吧,篇幅太长了,⋯⋯
——我觉得篇幅吧,太长了,⋯⋯
——篇幅吧,我觉得太长了,⋯⋯
——*篇幅我吧,觉得太长了,⋯⋯⋯
——*篇幅我觉得吧,太长了,⋯⋯
这个例子说明在一个主位成分内部人际主位不能位于话题主位之后,同一平面上它们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
3.2.6主位标志概说
如果说任何一个抽象的句子,每个分析者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主位一述位”切分往往会言人人殊的话,那么,当说话人使用了语气词则提供了一个可供分析使用的形式标志。拿前面例( 6)一( 9)来说,不同的分析者可能会产生争议,我们所作出的几种可能的切分就是以能否加上语气词或较大的停顿为依据的。传统的语法分析中,研究对象往往被当作一个静态的成(品static product)来看待,也就是说,不管是从书面上还是从口语中选取的用例,照例都要进行一番剪裁和加工,把那些属于所谓语言行为( perfonnance)的因素尽量排除在外。面对一个句子,所需要考虑的只是它的基本构成成分和基本语义关系,( 6)—( 9)那样的句子就只能有唯一的分析结果。从功能角度分析句子,则把研究对象当做一个动态过(程dynamic process)来认识,从说话人的认知策略和心理过程的角度,全面地把握言语行为的意图、手段、程序、效果等。这样看来,任何反映这些动态过程的语言现象都是不容忽视的,说话人为了突出所要传达的重要信息,往往采用延缓、停顿、加强语调、附加语气词等手段,这些形式表现都是推断说话人语言心理过程的重要依据。除上面所分析的句中语气词外, 像下面这样的例子都应看作是有明显的主位标志的:
( 36)高强,你觉得⋯⋯方波怎么样?
( 37)你觉得他这人,怎么说呢——可靠么?
( 38)这孩子看上去,啧,总是不太朴实。
其中省略号和破折号以及插入成分“ 怎么说呢”“ 啧”所反映出的停顿现象,都不是传统句法切分的第一层切分点所在。可见,如果不结合这些表现形式,就难以真实地揭示话语的组织和展开过程。
主位标志既然是次要信息和重要信息的分界线,它就绝不会出现在焦点成分里:
*这伙人没事总爱在胡同口大( 6') 槐树底下玩啊台球。
( 11')*其实你也就是啊一般人。
( 14')*咱们谁也不要使啊这个电话了。
( 17')*最好谁也别欠啊谁的情儿。
( 30')*咱们国家又没有啊去那儿的飞机。
进一步看这个问题,与其说主位标志是标示主位的,不如说是标示述位的,也就是说,句中语气词固然标志着次要信息的结束,更标志着重要信息的开始。语气词可以说就是个信号,说话人利用它引起听话人对下文( 重要信息)的重视。如果说语气词可以出现在什么什么的后面有时还颇难决定的话,那么换一种说法,说语气词往往出现在焦点成分的前头,就变成一条容易把握的原则了。

摘自张伯江、方梅《汉语功能语法研究》
发表于 2008-4-15 16: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的帖子

秒针,你好!

就你给出的例子我有如下几点粗浅的看法:

1. 如果不考虑上下文,仅就你所给的句子分析,句中的‘是’,‘有’均是主位,经验主位。前面两个句子是两个有并列关系的小句复合体。‘苹果和梨’只是一个含有并列关系的名词词组复合体,可以算作一个小小句(minor clause),在小句层面不做分析。

是你,是我。
有你,有我。
苹果和梨。

2. 系统功能语法的规则和分析方法是以英语为基础。您提到的文章中引用的例子都是英文就不足为奇了。如果仅仅照搬韩里德的观点来分析包括汉语在内的其他语言,很多方面是说不通的。如在作及物分析时,汉语中的小句不一定需要动词来表达‘过程’,如“她很漂亮”在英语中不可以说成“She very beautiful”;表达人际意义时,英语依赖它在语气结构上的变化,而汉语则由一些特殊的表示语气的词实现;关于语篇意义,有些学者认为汉语是一个主题突出的语言,并不十分赞同“主--述位分析”方法

3. 本人认为Halliday的功能语言学从思想理论层面如他的层阶思想,系统思想,元功能理论,语境理论,语域理论等等是具有普遍性,但是具体的到词汇语法层面的分析则每门语言都各有不同。因此完全套用Halliday的语法分析汉语是行不通的。现在真正运用功能语言学研究汉语的远不如研究英语的。在下认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发展当以前者为重,否则,绝大多数研究都是拾人牙慧罢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7 20:35 , Processed in 0.06753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