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952|回复: 10

十三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19 20: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http://www.wiki.cn/wiki/%E5%8D%81%E4%B8%89%E8%BE%99

  中国明清以来北方戏曲、曲艺等押韵用的13个[韵部]。“辙”也叫“辙口”,就是“韵”。“合辙”就是“押韵”,这是用顺辙行车做比喻的通俗说法。

  “十三辙”的名称是:①中东,②江阳,③一七,④灰堆,⑤油求,⑥梭坡,⑦人辰,⑧言前,⑨发花,⑩乜斜,(11)怀来,(12)姑苏,(13)遥条。此外还有两道用儿化音节构成的“小辙儿”:“小言前儿”和“小人辰儿”。

  由于十三辙是戏剧、曲艺工作者口耳相传的,辙名和它的排列顺序在书面记载上颇有分歧,如“梭坡”也作“索拨”、“油求”也作“由求”、“遥条”也作“幺条”、“乜斜”也作“迭雪”等。至于排列顺序,上面所列是常见的一种,口头流传,多有参差。

  十三辙只有13个辙名,相当于一般韵书的韵目,但“有目无书”。魏建功《说辙儿》(《国语周刊》103~104期)文中说:“究竟十三道辙是否有目无书?在北平的确没有书。求之于方音中,有些地方是有这种书的。”他举了徐州的《十三韵》,书面题名是《考字奇本》;山东的《增补十五音》,比十三辙多“支、虞”两目;湖北的《字音会集》,分14音,比十三辙多一“诗”目。山东属北方,徐州介南北之间,看来代表北音的十三辙并非全无书本,只是流行不广,以旧京兆(顺天府)为中心,这些书都不算数罢了。1937年中国大辞典编纂处印行了《北平音系十三辙》(张洵如编著,魏建功参校),把按北京音系排列的一部字汇嵌入十三辙的体系之中,这是十三辙有目又有书的开始。1942年在重庆出版、1950年在北京校订印行、1986年天津古籍出版社新版的《北京俗曲百种摘韵》(罗常培著),其下卷称《十三辙字汇》,把100种北京俗曲里所有押韵的字按十三辙列出来,每字归辙,都有例证。这是第一部专为十三辙编写的字书。不过这些俗曲有从吴方言流入的,如《茉莉花》。

  明清以来,官话方言区的地方戏,凡属皮黄系统、梆子系统的各剧种,都用十三辙。十三辙的被重视开始于清代中叶昆剧日益衰微、地方戏花部乱弹兴盛之际。其后皮黄戏来北京,发展为京剧,逐渐兴盛。京剧在字的唱念上虽因袭中州韵、湖广音,唱词押韵却自称用十三辙。十三辙在京剧中就取得标准曲韵的资格而沿用至今。十三辙在北方曲艺(如京韵大鼓)中也多被采用。此外各地方剧都自称尊奉十三辙,但实际上辙数有的不止十三。以越剧为例,实际用了16韵乃至更多的韵。至于辙的内容,即每辙所代表的语音,更多歧异。

  《中原音韵》《五方元音》等书对明清口头演唱的戏曲、曲艺影响如何,目前不能肯定。有人用《中原音韵》作招牌,可是不完全遵用。多年来,戏曲工作者使活语言与十三辙相结合,不依傍任何传统韵书,自然合辙;不按辙口列字写书,仍不妨碍它的使用。

  “十三辙”有目无书,因此哪些字归哪辙,不易查考。但从京剧或曲艺的用韵,还能看出一些字所属的辙口。如“通中动重”(《打鼓骂曹》)属中东辙,“祥羊藏殃”(《捉放曹》)属江阳辙,“溪依洗离”(《烧棉山》)属一七辙,“泪悲对随”(《逍遥津》)属灰堆辙,“首头候由”(《打渔杀家》)属油求辙,“祸泼坐说”(《三娘教子》) 属梭坡辙,“深林恨分”(《雪杯园》)属人辰辙,“偏缘先然”(《凤还巢》)属言前辙,“马麻大咱”(《秦琼卖马》)属发花辙,“切业阙歇”(《贺后骂殿》)属乜斜辙,“来奈胎衰”(《天雷报》)属怀来辙,“路湖诉途”(《落马湖》)属姑苏辙,“道瞧高豹”(《南阳关》)属遥条辙。

  以上所举都是京剧所用语音符合北京音的例子。但另外有所谓“上口字”,则不取北京音,如“请”字与“人、分”押韵(《空城计》)、“界”字与“怀、宰”押韵(《武家坡》)等等,这是由于京剧源出于皮黄而以湖广音唱念的缘故。如把京剧和梆子相比较,庚青韵在梆子系统并入中东,京剧则并入人辰,那就是两者分别受西北方言和长江流域方言的影响。现代京剧改革以来,“上口字”逐渐被废弃而改用纯粹的京音唱京剧,皮黄的“十三辙”将向北京音系的十三辙转化。
  在十三辙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究竟反映了哪些语音情况,要通过戏文、鼓词等大量的通俗文艺作品作统计与分析。这将有助于一定时间和地区语音演变的考察。十三辙不仅曾为戏曲等押韵服务而有所贡献,也给汉语语音史的研究提供了一部分有用的参考资料。

  十三辙是否要继续使用下去,这首先须把十三辙与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的“十八韵”做个比较。列出对照表如下。




  从表中看到:中东辙包括了“庚”、“东”,梭坡辙包括了“波”、"歌",一七辙竟包括了4个韵“支、儿、鱼、齐”。语音分析和诗歌押韵是两回事,不必成为一对一的关系。审音要细,押韵可宽。因为有的辙字太少,合韵是免不了的。
  十三辙这一押韵系统还附有两道小辙儿:
  ①小言前儿 是儿化以后,"言前"和“发花”、“怀来”等辙合并成的一个小辙儿。例如:在一般市民的发音里,“街”儿化以后也入这一辙。




  ②小人辰儿是儿化以后, "人辰" 和“一七”、“乜斜”、“灰堆”、“姑苏”、“梭坡”等辙合并成的一个小辙儿。例如:




  (“儿”做韵脚,当然也入小人辰儿)小辙儿在戏剧唱词中很少见,曲艺和民歌中出现较多。因为这里纯用北方话。两道小辙儿的妙用在于把本来不同的辙合为一辙,无论说或唱,都觉得带有俏皮味;而且扩大了辙口,更便于合辙押韵。大辙十三而主要的小辙儿是两道,也就因为这两道小辙儿收的词比较多。

十三辙,'京剧唱词脚分类。根据中州韵北京语音划分。
分为:中东、江阳、衣期、姑苏、怀来、灰堆、人辰、言前、梭波、麻沙、乜邪、遥迢、由求。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9 21: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

又称“十三道大辙”,指在北方说唱艺术中,韵母按照韵腹相同或相似(如果有韵尾,则韵尾必须相同)的基本原则归纳出来的分类,目的是为了使诵说、演唱顺口、易于记忆,富有音乐美。十三辙的名目是:发花、梭波、乜斜、一七、姑苏、怀来、灰堆、遥条、由求、言前、人辰、江阳、中东。特别指出的是,十三辙中每一辙的名目不过是符合这一辙的两个代表字,并没有其他的意义,所以同样也可以用这一辙的其他字来代表该辙,如“梭波辙”也可以叫做“婆娑辙”、“言前辙”也可以称作“天仙辙”

1、 发花辙:韵母包括a、ua、ia。

举例:打南边来了个(喇)(嘛),手里提拉着五斤(鳎)(目)。打北边来了个(哑)(巴),腰里别着个(喇)(叭)。〔注:带括号的字为合辙的字〕 〔注:绕口令〕

2、 梭波辙:韵母包括:e、o、uo。

举例:襄阳府东阳县名叫罗(德),那本是奴的前夫名叫蒋兴(哥)。 〔注:出自评剧《珍珠衫》,曾被马三立先生在《三字经》中当作学校的校歌〕

3、 乜斜辙:韵母包括ê、ie、üe。

举例: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巨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岳飞《满江红》〕

4、 一七辙:i、ü、er。

举例:龙游浅水被虾(戏),虎落平阳受犬(欺)。 〔注:俗语〕

5、 姑苏辙:韵母是u。

举例:出南门,走七(步),拾块麂皮(补)皮(裤)。是麂皮,(补)皮(裤),(不)是麂皮,(不)必(补)皮(裤)。 〔注:绕口令〕

6、 怀来辙:韵母是ai和uai。

举例: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 [注:刘若英《后来》]

7、 灰堆辙:韵母是ei和uei(ui)。

举例:你的心情总在(飞),什么事都要去(追),想抓住一点安(慰)。你总是喜欢在人群中徘(徊)〔注:在流行歌曲中“徊{huai(二声)}”有时唱作“hui(二声)”〕,你最害怕孤单的滋(味)。 〔注:《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

8、 遥条辙:韵母是ao和iao。

举例:(一)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江桥(摇),眼看要垮(掉),请指示,是拆还是(烧)? (二)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酒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注:《天安门诗抄》中的两首诗〕

9、 由求辙:韵母是ou和iou(iu)。

举例:六十六岁的刘老(六),盖了六十六间好高(楼),买了六十六篓桂花(油),养了六十六头大黄(牛),栽了六十六棵垂杨(柳)。 [注:绕口令]

10、 言前辙:韵母是an、ian、uan、üan。

举例:我的儿汾河湾前去打(雁),天到了这般时,不见回(还)。将身儿坐至在窑门以外,等我儿他到来同把饭(餐)。 〔注:传统相声《汾河湾》〕

11、 人辰辙:韵母有en、in、uen(un)、ün。

举例: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 〔注:《唱支山歌给党听》〕

12、 江阳辙:韵母有ang、iang、uang。

举例:梦下园林草木(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黛玉回到潇湘馆,一病奄奄不起(床)。 〔注:京韵大鼓《黛玉焚稿》〕

13、 中东辙:韵母有eng、ing、ueng(weng)、ong、iong。

举例:正月里来正月(正),我请小妹看花(灯)。 〔注:传统相声《文章会》〕

北方戏曲中儿化韵母也可合辙押韵,其韵辙可分为两类,一般称为两道“小辙儿”

1、 小言前儿:包括a、ua、ia、ai、uai、an、uan、üan、ian(也就是发花、怀来、言前三道大辙)的儿化音。

2、 小人辰儿:包括o、e、i、u、ü、ie、üe、ei、uei(ui)、en、in、uen(un)、ün、uo、er等韵母的儿化音。

--------------------------------------------------------------------------------

1.指皮簧﹑鼓词等戏剧曲艺所用的十三个韵类,亦称十三道辙。即中东(中冬)﹑江阳﹑衣期(一七)﹑姑苏﹑怀来﹑灰堆﹑人辰(壬辰)﹑言前(檐前)﹑梭波(梭泼)﹑麻沙(发花)﹑乜邪(迭雪)﹑遥迢(遥条)﹑由求(油求)。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9 21:27:25 | 显示全部楼层

谈谈诗韵、词韵和十三辙

http://lyshw.com/lysh/wangdxx/shiyun.htm

       诗、词和曲一般都是要押韵的,诗词曲韵都和语言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诗韵、词韵和曲韵之间就有一定的联系。

       诗韵最早形成,在唐朝就已经有了很详细的广韵。而后在宋词兴之后,才有了词韵。而戏曲的十三辙,则是在明清时代形成的。

       古体格律诗,到清末使用的官韵,是通称的“平水韵部”。在民过以后就没有官韵了,而写旧体是的人仍依“平水韵”,但平水韵部里的许多字,和现在的语言已经脱节了。而且有许多的字和现在的语言根本不同了。因此我极力主张用汉语拼音为标准的新韵。只要依照汉语字典为准就可以了。

平水韵的上平声有十四个韵部,下平声有十五个韵部,总计平声韵部29个。我曾写过篇关于诗韵改革的文章,建议合并为十四个韵部,即:

一东 (dong),分解为d-i-eng 韵尾为eng。将冬、庚、青、蒸等韵尾为eng 这合并。

二江 (jiang ),分解为j-i-ang。将阳韵合并。

三七 (qi ),将支、齐、灰(部分)和鱼韵合并。

四灰 (hei),平水韵的五微和十灰和的一部分。

五怀 (huai),平水韵十灰的一部分。

六屋 (wu),平水韵七虞的部分

七佳 (jia ),将九佳和六麻合并。

八真 (zhen),将真文侵和十三元的一部分合并。

九元 (yuan),将十三元的一部分和寒、删、先、覃、盐、咸韵合并。

十萧 (xiao )将肴、豪韵合并。

十一歌 (ge),在平水韵的窝(uo)为入声字,与(e)韵合并。

十二尤 (you)

十三月 (xie )平水韵里的入声字。

十四儿 (er),拼音的er

我这样将平水韵韵的一些韵部合并,合乎现代的语言,也和十三辙相对应,便于现代人的使用。

  

十三辙是戏曲界常用的押韵工具,和现代语言一致。十三辙和我合并的诗韵是对应的:

摇条(即十萧),花发(即七佳),人辰(即八真),由求(即十二尤),乜斜(即十三月),姑苏(即六屋),江阳(即二江),怀来(即五怀),中东(即一东),一七(即三七),言前(即九元),灰堆(即四灰),梭坡(即是十一歌)

其实在戏曲中是有儿(er)韵的,只是未列入十三辙而已。

我以为十三辙归纳得很好,对戏曲是很适用的。

关于词韵:

由于词韵已经将诗韵合并为平声和仄声各十四部,另列入声五部。其中的第十三部“侵韵”按现在的语言不必单列外,一般用韵较为宽松。填词,入声有其特殊的需要。我看单列出入声是必要的。

总之,我以为旧体诗是中国的特色,许多人喜欢旧体诗,特别是格律诗。诗韵改为今韵,有利于格律是的繁荣。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9 21:29:38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剧十三辙是哪十三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1508693.html

1、 发花辙:韵母包括a、ua、ia。
举例:打南边来了个(喇)(嘛),手里提拉着五斤(鳎)(目)。打北边来了个(哑)(巴),腰里别着个(喇)(叭)。〔注:带括号的字为合辙的字〕
〔注:绕口令〕

2、 梭波辙:韵母包括:e、o、uo。
举例:襄阳府东阳县名叫罗(德),那本是奴的前夫名叫蒋兴(哥)。
〔注:出自评剧《珍珠衫》,曾被马三立先生在《三字经》中当作学校的校歌〕

3、 乜斜辙:韵母包括ê、ie、üe。
举例: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巨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岳飞《满江红》〕

4、 一七辙:i、ü、er。
举例:龙游浅水被虾(戏),虎落平阳受犬(欺)。
〔注:俗语〕

5、 姑苏辙:韵母是u。
举例:出南门,走七(步),拾块麂皮(补)皮(裤)。是麂皮,(补)皮(裤),(不)是麂皮,(不)必(补)皮(裤)。
〔注:绕口令〕

6、 怀来辙:韵母是ai和uai。
举例: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
[注:刘若英《后来》]

7、 灰堆辙:韵母是ei和uei(ui)。
举例:你的心情总在(飞),什么事都要去(追),想抓住一点安(慰)。你总是喜欢在人群中徘(徊)〔注:在流行歌曲中“徊{huai(二声)}”有时唱作“hui(二声)”〕,你最害怕孤单的滋(味)。
〔注:《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

8、 遥条辙:韵母是ao和iao。
举例:(一)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江桥(摇),眼看要垮(掉),请指示,是拆还是(烧)?
(二)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酒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注:《天安门诗抄》中的两首诗〕

9、 由求辙:韵母是ou和iou(iu)。
举例:六十六岁的刘老(六),盖了六十六间好高(楼),买了六十六篓桂花(油),养了六十六头大黄(牛),栽了六十六棵垂杨(柳)。
[注:绕口令]

10、 言前辙:韵母是an、ian、uan、üan。
举例:我的儿汾河湾前去打(雁),天到了这般时,不见回(还)。将身儿坐至在窑门以外,等我儿他到来同把饭(餐)。
〔注:传统相声《汾河湾》〕

11、 人辰辙:韵母有en、in、uen(un)、ün。
举例: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
〔注:《唱支山歌给党听》〕

12、 江阳辙:韵母有ang、iang、uang。
举例:梦下园林草木(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黛玉回到潇湘馆,一病奄奄不起(床)。
〔注:京韵大鼓《黛玉焚稿》〕

13、 中东辙:韵母有eng、ing、ueng(weng)、ong、iong。
举例:正月里来正月(正),我请小妹看花(灯)。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9 21:3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十三辙"就是十三个韵部.是北方戏曲唱词所用的韵部.是按照北京普通话的语音系统来分的.因此,这个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十三辙",就完全可以用作以普通话创造的现代诗歌,戏曲,曲艺的韵部.
1.十三辙韵母表(十三个韵母)
辙名 韵母 收音
麻沙(发花) a(啊)ia(呀)wa(挖) a
乜斜(叠雪) ie(耶)ue(ye)(约) e
梭波(歌波) o(喔)e(鹅)uo(窝) o.e
衣期(一七) i(衣)y(迂)-i(日知资等字母音)er(儿) i.y(YU)
姑苏 u(呜) u
怀来(怀开) ai(哀)uai(歪) ai
灰堆 ei(诶)ui(uei)(威) ei
遥迢(遥条) ao(熬)iao(腰) ao
由求(收求) ou(欧)iu(iou)(优) ou
言前(山天) an(安)ian(烟)uan(弯)yan(冤) an
人辰(根辰) en(恩)in(音)un(uen)yn(yun)(晕) en
江阳(江方) ang(昂)iang(央)uang(汪) ang
中东(东声) eng ing(英)weng(ueng)(翁)ong(翁,即轰的韵母)iong(雍) eng.ong
在这十三个韵部以外,还有所谓"小言前儿辙","小人辰儿辙",指的就是"言前辙"和"人辰辙"的儿化韵;"小人辰儿"还包括麻沙(发花)怀来两辙的儿化韵.例如"小言前儿":ar iar uar yar ;"小人辰儿":er ier uer yer.但这种"儿化"韵辙,用来表现某种小巧,快乐,愉快,活泼,亲切,轻松幽默等内容较切合,对于某种庄严,肃穆或紧张场面,用之就不甚恰当了


诗、词和曲一般都是要押韵的,诗词曲韵都和语言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诗韵、词韵和曲韵之间就有一定的联系。
诗韵最早形成,在唐朝就已经有了很详细的广韵。而后在宋词兴之后,才有了词韵。而戏曲的十三辙,则是在明清时代形成的。
古体格律诗,到清末使用的官韵,是通称的“平水韵部”。在民过以后就没有官韵了,而写旧体是的人仍依“平水韵”,但平水韵部里的许多字,和现在的语言已经脱节了。而且有许多的字和现在的语言根本不同了。因此我极力主张用汉语拼音为标准的新韵。只要依照汉语字典为准就可以了。
平水韵的上平声有十四个韵部,下平声有十五个韵部,总计平声韵部29个。我曾写过篇关于诗韵改革的文章,建议合并为十四个韵部,即:
一东 (dong),分解为d-i-eng 韵尾为eng。将冬、庚、青、蒸等韵尾为eng 这合并。
二江 (jiang ),分解为j-i-ang。将阳韵合并。
三七 (qi ),将支、齐、灰(部分)和鱼韵合并。
四灰 (hei),平水韵的五微和十灰和的一部分。
五怀 (huai),平水韵十灰的一部分。
六屋 (wu),平水韵七虞的部分 七佳 (jia ),将九佳和六麻合并。
八真 (zhen),将真文侵和十三元的一部分合并。
九元 (yuan),将十三元的一部分和寒、删、先、覃、盐、咸韵合并。
十萧 (xiao )将肴、豪韵合并。
十一歌 (ge),在平水韵的窝(uo)为入声字,与(e)韵合并。
十二尤 (you)
十三月 (xie )平水韵里的入声字。
十四儿 (er),拼音的er 我这样将平水韵韵的一些韵部合并,合乎现代的语言,也和十三辙相对应,便于现代人的使用。
十三辙是戏曲界常用的押韵工具,和现代语言一致。十三辙和我合并的诗韵是对应的:
摇条(即十萧),花发(即七佳),人辰(即八真),由求(即十二尤),乜斜(即十三月),姑苏(即六屋),江阳(即二江),怀来(即五怀),中东(即一东),一七(即三七),言前(即九元),灰堆(即四灰),梭坡(即是十一歌) 其实在戏曲中是有儿(er)韵的,只是未列入十三辙而已。
我以为十三辙归纳得很好,对戏曲是很适用的。
关于词韵:
由于词韵已经将诗韵合并为平声和仄声各十四部,另列入声五部。其中的第十三部“侵韵”按现在的语言不必单列外,一般用韵较为宽松。填词,入声有其特殊的需要。我看单列出入声是必要的。
总之,我以为旧体诗是中国的特色,许多人喜欢旧体诗,特别是格律诗。诗韵改为今韵,有利于格律是的繁荣。
学习京剧的人,了解汉语拼音和诗韵(我说的是新的诗韵),是很有益处的。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9 21:31:07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剧是我国特有的古典歌舞剧,其中歌唱方面(包括部分念白),要求唱词合辙押韵,以求节奏明快,旋律优美。不但唱词具有诗的味道,就是人物上场后唱的“引子”、“点绛唇”、“粉蝶儿”和念的“定场诗”,以及人物下场时念的“对儿”(两句对剧情和人物情感进行小结性的诗句)都必须合辙押韵。故念来朗朗上口,听来铿锵悦耳,无论抒情、写景,还是叙事都给人以美的享受。京剧的辙韵与古典诗词要求相比,则更加宽松和通俗,它在古典音韵的基础上,将剧中唱词的韵脚规范为13项,形成京剧十三辙。现举例说明如下:

一、摇条如《连营寨》中,刘备唱:“白盔甲白旗号,点点珠泪往下抛”。

二、发花如《捉放曹》中陈宫唱:“听他言吓得我心惊胆怕,背转身自埋怨我自己做差”。

三、人辰如《打龙袍》中包拯唱:“忽听万岁宣包拯,午门来了放粮臣”。

四、由求如《失街亭》中,诸葛亮唱:“两国交锋龙虎斗,各为其主统貔貅”。

五、乜斜如《贵妃醉酒》中杨玉环唱:“恼恨李三郎竟自把奴撇,害得奴挨长夜”。

六、姑苏如《献地图》中张松唱:“我张松卖地图不误主顾,一顿棒打却了西川地图”。

七、江阳如《二进宫》中杨波唱:“千岁爷进寒宫休要慌忙,站宫门听学生细说比方”。

八、怀来如《镇五龙》中单雄信唱:“大吼一声绑帐外。不由得豪杰笑开怀!”。

九、中东如《击鼓骂曹》中祢衡唱:“平生志气这未通,似蛟龙困在浅水中”。

十、一七如《铡美案》中包拯唱:“我劝你认香莲是正理,祸到了临头悔不及”。

十一、言前如《文昭关》中伍子胥唱:“一轮明月照窗前,愁人心中似箭穿”。

十二、灰堆如《逍遥律》中汉献帝刘协唱:“父子们在朝中伤心落泪,想起了朝中事好不伤悲”。

十三、波棱如《打渔杀家》中萧恩唱:“昨夜晚吃酒醉和衣而卧,稼场鸡惊醒了梦里南柯”。

十三辙发音不同,韵脚各异。一般由唱词内容决定。如江阳、言前为宽辙,词多、字多,发音嘹亮,打远。乜斜、姑苏为窄辙,词少,字少,发音低回,委婉。一些名演员按自身条件选用不同的辙口演唱,而形成不同的风格特点,各有千秋。为了便于记忆,有人把十三辙归纳为一句话:“俏佳人扭捏出房来,东西南北坐”。另外有两道小辙儿——小人辰儿、小言前儿,均发儿化音。词汇活泼、俏皮,多用于丑角的数板和曲艺唱词中。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9 21: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划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思想感情。角色可分为:生(男人)、旦(女人)、净(男人)、丑(男、女人皆有)四大行当。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各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

形成与传播:京剧前身是清初流行于江南地区,以唱吹腔、高拨子、二黄为主的徽班。徽班流动性强,与其他剧种接触频繁,在声腔上互有交流渗透,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也搬演了不少昆腔戏,还吸收了啰啰腔和其他一些杂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以高朗亭(名月官)为首的第一个徽班(三庆班)进入北京,参加乾隆帝八十寿辰庆祝演出。《扬州画舫录》载:"高朗亭入京师,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二腔,名其班曰三庆。"刊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的杨懋建《梦华琐簿》也说:"而三庆又在四喜之先,乾隆五十五年庚戌,高宗八旬万寿入都祝匣时,称'三庆徽',是为徽班鼻祖。"伍子舒在《随园诗话》批注中则更具体指出是"闽浙总督伍纳拉命浙江盐商偕安庆徽人都祝厘"。随后还有不少徽班陆续进京。著名的为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班,虽然和春成立于嘉庆八年(1803),迟于三庆十三年,但后世仍并称之为"四大徽班进京"。

乾隆、嘉庆年间,北京文物荟萃,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各剧种艺人麇集。北京舞台昆腔、京腔、秦腔三足鼎立、相互对峙。徽班到京,首先致力于"合京秦二腔"。当时秦腔、京腔基本上同台演出,"京秦不分"(《扬州画舫录》),徽班发扬其博采众长的传统,广泛吸收秦腔(包括部分京腔)的剧目和表演方法,同时继承了众多的昆腔剧目(还排演了昆腔大戏《桃花扇》)及其舞台艺术体制,因而在艺术上得到迅速提高。

徽班本身的艺术特色,是它能够在争衡中取胜的主要原因。在声腔方面,除了所唱二黄调以新声夺人而外,它"联络五方之音,合为一致"(《日下看花记》);在剧目方面,题材广阔,形式多样;在表演方面,纯朴真切,行当齐全文武兼重,因此适合广大观众的欣赏要求。

在演出安排上,据《梦华琐簿》载,四大徽班"各擅胜场"。三庆以"轴子"取胜(连日接演新戏),四喜以"曲子"取胜(善唱昆曲),和春以"把子"取胜(善演武戏),春台以"孩子"取胜(以童伶为号召)。在艺术和经营上备有侧重点,能够发挥专长,取得较快进展。至道光后期,徽班已在北京占据优势。《梦华琐簿》说:"今乐部皖人最多,吴人亚之,蜀人绝无知名者矣。"又说:"戏庄演剧必徽班。戏园之大者,如广德楼、广和楼、三庆园、庆乐园,亦必以徽班为主。"徽班成长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它向京剧擅变的过程。这一嬗变的完成,主要标志为徽汉合流和皮黄交融,形成了以西皮、二黄两种腔调为主的板腔体唱腔音乐体系,使唱念做打表演体系逐步完善。最早随同徽班进京的汉调演员是米应先(又名米喜子),湖北崇阳人(一说安徽人),生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约于嘉庆年间加入春台徽班进京演唱,演正生,擅红生戏,声望极隆(见《梦华琐簿》及李登齐《常谈丛录》)。被视为著名汉调演员余三胜的先驱(当时曲艺唱词有"亚赛当年米应先"之句)。道光年间(1821-1849),汉调演员至京加入徽班演唱的逐渐增多,著名的有王洪贵、李六。粟海庵居士《燕台鸿爪集》(约作于道光十二年以前)说:"京师尚楚调。乐工中如王洪贵、李六善为新声称于时。"楚调即汉调,也就是西皮调。可见当时北京已流行西皮调,王洪贵、李六"善为新声",又推动了西皮调的革新发展。在徽、汉演员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实现了西皮与二黄两种腔调的交融。开始不同的剧目,根据不同的来源,分别唱西皮或二黄;后来,有些戏就兼唱西皮和二黄,甚至在同一唱段中先唱二黄,后转西皮,并能相互协调,浑然一体。《罗成叫关》(源出徽调《淤泥河》)就是一个例子。声韵方面,形成"中州韵、湖广音"的格律,字声间杂京音、鄂音,兼用北京、湖北两种四声调值,分别尖团字音,按照"十三辙"押韵。二黄的伴奏乐器,几经反复,终于在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废笛,而与西皮统一使用胡琴(定弦不同),但唱吹腔时仍按徽班传统用笛伴奏。

道光末年,西皮戏大量涌现,徽班中皮黄并奏习以为常。据刊于道光二十五年的杨静亭《都门纪略》载,三庆班程长庚、四喜班张二奎、春台班余三胜和李六、和春班王洪贵等常演的剧目,如《文昭关》、《捉放曹》、《定军山》、《击鼓骂曹》、《扫雪打碗》等,与嗣后京剧舞台常见的传统剧目已大体相同,徽班向京剧的擅变到此已基本完成(虽然当时还不称京剧)。另一种说法,认为谭鑫培成名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京剧才算形成。理由是到那时皮黄戏从音乐、表演,到唱念的字音、声韵,才具备了严格的规范;而在此以前,即程长庚时代,仍属徽调范畴。

同治六年(1867),京剧传到上海。新建的满庭芳戏园从天津约来京班,受到观众欢迎。同年,丹桂茶园通过北京的三庆班,又约来大批著名京剧演员,其中有老生夏奎章(夏月润之父)、熊金桂(熊文通之父),花旦冯三喜(冯子和之父)等。他们都在上海落户,成为以上海为中心的南派京剧世家。嗣后,更多的京角陆续南下,知名的有周春奎、孙菊仙、杨月楼、孙春恒、黄月山、李春来、刘永春以及梆子花旦田际云(想九霄)等,从而使上海成为与北京并立的另一个京剧中心。

在这之前,约在咸丰初年,上海已有昆班和徽班演出。京剧进上海后,也出现了京徽同台、京昆同台以及京梆(梆子)同台的局面。这对南方京剧特点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徽班杰出演员王鸿寿(三麻子)到沪后,经常参加京班演出,并把一些徽调剧目如《徐策跑城》、《扫松下书》、《雪拥蓝关》等带进了京班,把徽调的主要腔调之一"高拨子"纳入到京剧音乐里,还把徽班的某些红生戏及其表演方法吸收到京剧中。这对扩大京剧上演剧目和丰富舞台艺术起了一定作用。此外,梆子艺人田际云在上海的艺术活动,对南派京剧的发展也有所影响。他的"灯彩戏"《斗牛宫》等,实为后来"机关布景连台本戏"的滥筋。从光绪五年(1879)起,谭鑫培六次到沪,后来梅兰芳等名演员也经常到沪演出,促进了北派、南派京剧交流,加速了京剧艺术的发展。

京剧在进入上海之前,即咸丰十年(1860)之后,随商旅往来及戏班的流动演出,很快传播到全国各地。如天津及其周围的河北一带为京剧最早的传播地区之一。道光末年,余三胜即在天津活动(他和他父亲死后都葬在天津);丑角演员刘赶三先在天津的票房活动,后来才到北京"下海"。老生演员孙菊仙也曾经是夭津的票友。山东是徽班进出北京的必经之地,山东帮商人又是北京经济活动的重要力量,因而山东很早就有京剧演出。曲阜孔府早在乾隆时就有安徽艺人入府演戏。京剧的较早流布地区还有安徽、湖北和东北三省。至20世纪初,南至闽、粤,东至浙江,北至黑龙江,西至云南,都有京剧活动。抗日战争期间,京剧在四川、陕西、贵州、广西等地也有了较大发展。

1919年,梅兰芳率剧团赴日本演出,京剧艺术首次向海外传播;1924年,他再度率剧团到日本演出,1930年,梅又率由二十人组成的剧组到美国访问演出,取得很大成功。1934年,他应邀去欧洲访问,在苏联演出,受到欧洲戏剧界的重视。此后,世界各地把京剧看成中国的演剧学派。
发表于 2007-10-29 21:57:56 | 显示全部楼层

词韵与今韵十三辙的对应关系

※ 来源:考研论坛 bbs.kaoyan.com

词韵比诗韵要更为宽泛自由,可分为19部(其中非入声韵部14部),多由平水韵韵部合并而来,大致相当于古体诗的宽韵。与今韵十三辙相比,除入声字外,已差别不大,并有清楚的对应关系。这说明宋时的语音系统与今天的普通话已非常相似,只不过读音仍较精细。现把词韵非入声14部与今韵十三辙(除入声字)的对应关系说明如下,供各位参考(下文只举平声,上去可类推):
第一部:平声一东二冬------中东辙东韵
第二部:平声三江七阳------江阳辙
第三部:平声四支五微八齐十灰[半](去声中加单独的泰半)-----一七辙(司支儿齐韵)+灰堆辙
注:司韵为与z/c/s相拼的同部位的i,支韵是与zh/ch/sh/r相拼的i,均为舌尖元音,与齐韵微异。
第四部:平声六鱼七虞-------一七辙鱼韵+姑苏辙
第五部:平声九佳(半)十灰(半)(去声加泰半)--------怀来辙+乜斜辙(半)
注:乜斜辙(半)(声母为j/q/x,由g/k/h变来)古读如ai或与之相近,许多方言和戏曲中仍读ai,如皆读如gai或jiai。ai变为ie.
第六部:平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半)
+第十三部:平声十二侵-----------人辰辙
注:前以n收尾,后以m收尾(闭口韵)。此两部虽以不通为宜,但宋词中亦有通韵者。如刘过《六州歌头*中兴诸将》即杂用真文韵、庚青韵和侵韵,与今日之通韵无异。可见在宋代真文侵三韵至少在某些方言区已开始合流。
第七部:平声十三元(半)十四寒十五删一先+
第十四部:平声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言前辙
注:前以n收尾,后以m收尾。此两部亦一般不通。但宋人也有通韵者。如周邦彦《齐天乐*绿芜凋尽台城路》,即是此两部字上去通押。可见在宋代此两部至少在某些方言区已开始合流。
第八部:平声二萧三肴四豪---------摇条辙
第九部:平声五歌-----------梭坡辙(e/o,方言中常统一读为o。声母为zh/ch/sh/r的字除外)+花发辙(阿它他那哪(na))
第十部:平声九佳(半)六麻----------花发辙(它他除外)+乜斜辙(半)+梭坡辙(声母为zh/ch/sh/r的字以及阿(山阿)那哪(ne))
第十一部:平声八庚九青十蒸————中东辙庚韵
第十二部:平声十一尤————由求辙
发表于 2007-12-30 19: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又在有意无意的为胡普辩护了。
发表于 2007-12-30 19: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辙基本上不符合语言实际情况,就算是北京音系也根十三辙相去甚远,不知道怎么这么多人追捧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3 07:00 , Processed in 0.09732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