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405|回复: 0

“让”字被动句的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8 18: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姓名:徐静怡
(南京晓庄学院  小学教育专业  04转本文1班)
指导教师:程培元

引言
在现代汉语中,"让"是一个功能和用法都比较复杂的词,它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介词(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让"字复杂的功能和用法使它受到了语言学界的关注。并且,"让"字作为介词使用时,只出现在口语中表示被动关系,引出施事宾语,相当于"被","让"字这一特殊的用法,同样使它成为语言学界被关注的焦点之一,周玉琨(《"让"字句的初步考察》)、汲传波(《被动句中"被"、"让"的分工》)、石毓智(《被动标记"让"在当代汉语中的发展》)、章家谊(《"让"的性质与功用及相关句式》)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让"字行了研究。
就目前对"让"字表示被动关系的研究来看,文章大都是从"让"字被动标志本身出发。虽然章家谊在《"让"的性质与功用及相关句式》这篇硕士论文中对"让"字被动句做出了相应的研究,但是这篇文章中,对"让"字被动句的研究主要是将"让"字介词一般用法与"让"被动用法结合进行对比,仍然没有以让"字被动句为专题的研究。
在本文中,将以"让"字被动句为内容,从五个方面展开,对"让"字被动句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
一、"让"字被动句的结构、特点及相关问题
为了便于后面问题的展开,在这里对"让"字被动句的相关问题先做一些说明。首先,对本文所要研究的"让"字被动句做一个界定:"让"字被动句,是口语体中"让"字作为被动标志用在谓语前,表示被动语义关系的句子。"让"在句中作状语,与谓语之间构成偏正短语。
与"被"字句一样,"让"字被动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即"受事主语";"让"字被动句的宾语是动作的施动者,即"施事宾语"。
(一)结构的分类
根据受事主语的有无,把"让"字被动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A.有主语类
通常我们所见到的"让"字被动句都是有主语的,而且一般都符合这样的一个基本结构,即:
a.受事主语 + 让 + 施事宾语 + 动词短语
(1)        它是个仿造,作了旧的大新活,送人让人笑话。(邹静之 《五月槐花香》)
(2)        师傅,这只让客人写上字啦。(何冀平 《天下第一楼》)
(3)        那个特别红的让他拿走了。
(4)        地上让人弄脏了。
由这个基本结构,可以扩展为下面这个相对完整的句式:
b.受事主语 + 让 + 施事宾语 + 把 + 宾语 + 给 + 动词短语
因为这个句式的结构是由"受事主语 + 让 + 施事宾语 + 动词短语"这个最基本的结构扩展开来的较为完整的结构,在不同的句子里,扩展进去的成分不一定都出现在句中,例如:
(5)        我让人给照了相了。(邹静之 《五月槐花香》)
(6)        怎么我一出门就让人给抓这儿来了?(邹静之 《五月槐花香》)
(7)        谁说瞎话让天上下来的雹子把他砸死。(从维熙 《风眼泪》)
在例(5)中,句子结构为"受事主语 + 让 + 施事宾语 + 给 + 动词短语",省略了"把 + 宾语"这个部分;例(6)的句子结构为"受事主语 + 让 + 施事宾语 + 给 + 动词短语",省去了"把 + 宾语"的结构;例(7)的句子结构为"受事主语 + 让 + 施事宾语 + 把 + 宾语 + 动词短语",这个句子中省略了助词"给"。
B.无主语类
无主语的"让"字被动句相对于有主语的"让"字被动句来说,出现频率比较小,但是,无主语的"让"字被动句与有主语的"让"字被动句相比,结构上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无主语的"让"字被动句的受事主语省略了。无主语的"让"字被动句基本结构为:
c.让 + 施事宾语 + 动词短语
(8)你拿走吧,哎快收起来,别让冯妈看见啊……(邹静之 《五月槐花香》)
(9)来,姑给你装点东西,赶着人多时跟出去,别让人看见了。(邹静之 《五月槐花香》)
(10)千万别让那位听去。(何冀平 《天下第一楼》)
(11)索泓一被捆在在支撑凉棚的一根木杆上,让太阳暴晒。(从维熙 《风眼泪》)
这类句子结构可以扩展为下面这个完整的结构,即:
d.让 + 施事宾语 + 把 + 宾语 + 给 + 动词短语
这个结构在具体的句子中,也会扩展进去的某个成分也是可以省略的。例如:
(12)怕是让什么事儿给绊住了。(邹静之 《五月槐花香》)
(13)学了三年徒,让我师傅十块钱给打发了。(邹静之 《五月槐花香》)
(14)回头别让人家把咱们小孩骗了。(王朔 《看上去很美》)
例(12)中,句子结构为"让 + 施事宾语 + 给 + 动词短语",省略了"把 + 宾语"这个部分;例(13)中,句子结构为"让 + 施事宾语 + 给 + 动词短语",也省略了"把 + 宾语"这个部分;例(14)中,句子结构为"让 + 施事宾语 + 把 + 宾语 + 动词短语",省略了助词"给"。
(二)有主语类"让"字被动句与无主语类"让"字被动句的对比
从结构上来看,有主语类"让"字被动句和无主语类"让"字被动句之间的差异,仅仅在于只否省略了受事主语。但是,从表达的意义上来看,却有所不同。
A.有主语类
从表意上来看,首先,这一类"让"字被动句可以用来陈述已经发生过的客观的事实或客观的结果,例如:
(15)整个北平都让人家给占了。(老舍 《四世同堂》)
(16)咱们的鸭子让对过二抢了。(何冀平 《天下第一楼》)
(17)修五爷,全完了!咱俩冬天涮羊肉的紫铜锅子让少奶奶卖了铜了,……最心疼的埋在后花园的那几坛子"佛跳墙",全让讨逆军挖走了,我光闻了闻味儿,一口也没吃着……(何冀平 《天下第一楼》)
(18)那些干部家属养的鸡鸭,有的是被黄鼠狼给叼走了,有的确让李翠翠给偷来了。(从维熙 《风眼泪》)
例(15)是对"整个北平被占了"这一客观事实进行陈述;例(16)陈述的是"鸭子被抢了"这一客观事实;例(17)是向人陈述"紫铜锅子让少奶奶卖了铜了"的事实和"几坛子'佛跳墙'让讨逆军挖走了"的客观事实。
其次,有主语类的"让"字被动句可以用来推测已经发生的、但是不知道结果的事情,例如:
(19)得亏我这身子骨儿硬,软点儿不让你给撞坏了。(《侯宝林相声集》)
这个句子中,已经发生的事情是"让你撞了",但是提出了一个与已经发生的事实的假设:"身子骨儿硬",并且推测"要是身子骨软就让撞坏了"这样的结果。
最后,有主语类的"让"字被动句还可以用来根据已有的状况推测将要发生的事情或者是结果,例如:
(20)他们再这么惯你,你就等着长大让公安局管吧。(王朔 《看上去很美》)
(21)镜头给到一个总挡着他们哥俩儿的白胡子老头脸上,方枪枪叹了一口气,完了,这老头一会儿准让鬼子烧死。(王朔 《看上去很美》)
就例(20)来看,已有的事实是"他们惯你",并且说话者由"他们惯你"这个事实推出"再这么惯你,你就等着长大让公安局管你"的事实;就例(21)来看,已有的事实是"镜头给到一个总挡着他们哥俩的白胡子老头的脸上","方枪枪"由这一事实推测出"这老头一会儿准让鬼子烧死"这个将要出现的结果。
"让"字被动句可以陈述已知的结果和已经发生的事实,可以根据已经发生的事推测事情本来的面目,可以根据已有的事实推测将会出现的结果。其中,陈述已知的结果和已经发生的事情是说话者客观的陈述;根据已有的事实推测将会出现的结果,这两个推测带有主观的色彩。
B.无主语类
从表意上来看,无主语类的"让"字被动句主要是用来表示祈使的语气,含有"希望某事不要发生"的意思,是说话人主观的希望,例如:
(22)来,姑给你装点东西,赶着人多时跟出去,别让人看见了。(邹静之 《五月槐花香》)
(23)你拿走吧,哎快收起来,别让冯妈看见啊……(邹静之 《五月槐花香》)
(24)回头别让人家把咱们小孩骗了。(王朔 《看上去很美》)
(25)千万别让那位听去。(何冀平 《天下第一楼》)
(26)(把鱼往地上一甩,鱼被摔死)会拾掇的,不能让它扎着!(何冀平 《天下第一楼》)
例(22)中,说话人的目的是希望听话人趁着人多的时候跟着人群出去,东西不要被别人看见;例(23)中,说话人的目的是让听话人快点把东西收起来,"不要让冯妈看见";例(24)中,说话人的目的是不希望小孩被骗了;例(25)所表示的目的是所说的话"不能让那位听去";例(26)说话人是向听话人发出"不要被鱼扎着"的要求。这几个句子都还有祈使的语气,表示说话人主观的希望。
其次,无主语的"让"字被动句也可以用来陈述事实,例如:
(27)算让你说着了,做了笔法国庄的买卖,打包收账,开单子。(邹静之 《五月槐花香》)
(28)佟奉全原来想住了今夜就走人,他不想沾上麻烦事,一不想再造假作旧了,二是怕陷进感情纠葛中搞不开,反受制于范世荣,可要走的话还没说,就让莫荷说出来了。(邹静之 《五月槐花香》)
例(27)句,可以从句中分析出来,所陈述的事实是后面提到的"做了笔法国庄的买卖"的事实被说着了;例(28)这一句,可以从句子中推出来,所陈述的事实是佟奉全"要走的话"自己还没说就已经被莫荷说出来了。从这两个例句中可以知道:虽然受事主语省略了,但是可以从上下文中推出受事主语指的是什么,而且虽然受事主语省略,并不影响听话人对句意的理解。
(三)"让"字被动句的结构特点
1、主语
"让"字被动句的主语与一般的"被"字句的主语一样,是动作的承受者,即"受事主语"。受事主语通常可以由这些词和短语承担:名词、代词、"的"字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例如:
(29)咱们的鸭子让对过二抢了。(何冀平 《天下第一楼》)
(30)我刚让一朋友接出来了。(邹静之 《五月槐花香》)
(31)那个特别红的让他拿走了。
(32)谁说瞎话让天上下来的雹子把他砸死。(从维熙 《风眼泪》)
(33)我浅薄,得了点小东西就让您看出来了。(邹静之 《五月槐花香》)
在例(29)中,受事主语是"咱们的鸭子",主语"鸭子"是名词,并且在这里用了一个偏正短语,即"咱么的鸭子";例(30)中,受事主语是"我",是一个代词;在例(31)中,受事主语是"那个特别红的",是一个"的"字短语;例(32)中,"谁说瞎话"是受事主语,这个主语是一个主谓短语;例(33)中,受事主语是"得了点小东西",这是一个动宾短语。
虽然,名词、代词、"的"字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都能在句子中作为受事主语,但是,名词、代词、"的"字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在做主语时,在所表达的语义上是有差别的。通过上述的例句,可以发现,名词、代词、"的"字短语本身具有一定的名词性,因此这些词和短语充当主语的时候,表示的是"某人、物"所受到的影响;然而,主谓短语和动宾短语具有一定的动作性,因此,这些短语用做主语的时候,表示的是"具体的某件事情"带来的影响。
2、"让"字被动标记及宾语
首先来看一下一下几个例句:
(34)没准儿让邻居听了去,报告日本人。(老舍 《骆驼祥子》)
(35)刚让岳父母给关进洞房就让你这个丫头片子给提溜出来了。(王朔、冯小刚 《编辑部的故事》)
(36)爸爸,无论如何,我在这儿的事,不能让妈知道。(曹禺 《雷雨》)
(37)咱们得别出心裁,写出来让人家一看,得脱俗。(《侯宝林相声集》)
(38)甲:长尾巴狼可别让它跑喽。       
      乙:跑不了,尾巴早让群众揪住了。(《马季相声选》)
(39)梅女士躺在床上,暂时让庞杂的思想保卫了自己。(茅盾 《虹》)
(40)好东西都让您拿走了。(何冀平 《天下第一楼》)
通过观察以上的例句,可以发现:"让"用作被动标志时,让的词性为介词 ;起到介引功能 ,即:介引体词性词语等给谓语功能动词。既然"让"在作为被动标志使用时词性是介词,起到介引功能,那么"让"字被动句中,"让"的介词宾语是一定要出现的,这个宾语与一般的"被"字句一样,为动作的施事者,即"施事宾语"。以上6个例句中,例(34)的施事宾语是"邻居"; 例(35)句的施事宾语是"你这丫头片子"; 例(36)句中的施事宾语是"妈"; 例(37)句中的施事宾语是"人家"; 例(38)句中"群众"为施事宾语;例(39)句中的施事宾语是"庞杂的思想";(40)句中的施事宾语是"您"。
仍然以上面的几个句子为例。通过对上面的几个句子进行观察还可以发现:"让"字被动句的施事宾语主要是由名词、名词性短语及代词承担。比如:(34)句中的施事宾语是"邻居",是一个名词;(35)句中的施事宾语是"你这丫头片子",是一个以名词"丫头"为中心语的偏正短语;(36)句中"妈"是施事宾语,这是一个名词;(37)句中施事宾语是"人家",这也是一个名词;(38)句中是由名词"群众"充当施事宾语的;(39)句"庞杂的思想"是施事宾语,这是一个以名词"思想"为中心语的偏正短语;而(40)句中的施事宾语则是"您",是一个人称代词。
并且,当"让"字被动句中有"给"字这个助词出现在动词前面时,施事宾语是一定不能省略的。之所以在这个句子中施事宾语一定要出现,是因为介词"给"的支配成分前移,句中另有其它介词而形成的,这里,"给"成了助词,并且助词"给"后面不能再出现支配成分 。这一点以下面这个例句来说明一下:
(41)我优盘的盖子让我给弄丢了。
这里,"给"是一个助词。然而这一句话本来应该是"我优盘的盖子给我弄丢了",在这个句子中,"给"在句中支配的是"我";但是,"我"这个由"给"支配的成分前移,这句话便成了"我的优盘盖子给弄丢了";"让"字被动标记在句子中代替了"给"字被动标记,于是"给"成了助词用在动词的前面,而"给"的后面只能接动词而不能再出现其它支配的名词及名词性质的词,便出现了"我优盘的盖子让我给弄丢了"这句话。由这"我优盘的盖子让我给弄丢了"个句子也可以看出,这个句子的演变是这样的经过:我优盘的盖子给我弄丢了。→我的优盘盖子给弄丢了。→我优盘的盖子让我给弄丢了。
3、动词
谓语包括三种类型:名词性谓语、动词性谓语、形容词性谓语(邢福义 《现代汉语》)。然而,在"让"字被动句中,位于通常都是动词性谓语。例如:
(43)韩丁也看出来了,罗晶晶肯定是从小让她爸爸惯坏了,让丰衣足食的生活惯坏了,人固然纯朴,却是没受过一点委屈的,对人世的险恶与薄情缺乏适应。(海岩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
(44)他自己呢,已经让单位停薪三个月了,单位说如果他再这么昏天暗地地只顾画猫,连值夜班都值不好,那就不仅要停他的薪,而且还要除他的名。(刘心武 《画星和我》)
(45)金三爷不能把个常叫"打倒日本鬼子"的小外孙带着到处跑,也不能跟自个儿的闺女吵;没准儿让邻居听了去,报告日本人。(老舍 《四世同堂》)
例(42)的动词"惯"、例(43)的动词"停"以及例(44)的动词"听",都是动词性谓语。并且这些动词本身在主动句中,后面都是要加宾语的,因为这些动词具有及物性。同样的,不及物动词因为不能接宾语,因此,不及物动词不能入被动句。
二、"让"字被动句歧义的分析
先看看以下几个例句:
(46)杯子让我摔坏了。
(47)我让他说了几句。
(48)"生人我可不见。"
     "当然不能让您看见了……" (邹静之 《五月槐花香》)
(49)那天傍晚她让护士扶着来到龙小羽病床前,在那里她和龙小羽抱头痛哭。(海岩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
(50)那个特别红的让他拿走了。
(51)怕是让什么事儿给绊住了。(邹静之 《五月槐花香》)
以上例句的共同之处在于:句中的"让"都可以理解为"被"的意思,也就是说,以上的例句都可以看作是被动句。例(46)也可以说"杯子被我打摔坏了";但是例(47)却是一个多义的句子,可以理解为"我请他说了几句",也能理解为"我允许他说了几句",当然也能说"我被他说了几句";例(48)中的"让"在这里显然是"被"的意思,因为"您"是第二人称的尊称,要是把"让"理解为"允许"的含义的话,显然是不礼貌的。但是,如果把"当然不能让您看见"中的"您"换成"你"的话,这个句子就有歧义了,"让"可以理解为"允许",也能理解为"被",因为"你"只是一个一般意义的人称代词,可以说"当然不能允许你看见",表示一种坚决的态度。也能说"当然不能被你看见",这是对事实情况的陈述。由此可见,仅仅是一个人称代词的差异,会对看上去没有多大差异的句子带来这么大的影响;例(49)中,"让"可以理解为"请",也可以理解为"被";例(50)中的"让"可以理解为"被",也能理解为"允许、容许"的意义;例(51)中的"让"在这个句子中只有"被"的含义。
通过对上述例句的分析,可以从中知道,例(47)、(48)、(49)、(50)虽然可以理解为被动句,但是也是有歧义的句子,因为这些句子中,"让"除了作为被动标志,表示"被"的意义外,还有"让"本身作实词使用时的意思,即:允许、谦让、请等等,当"让"表示这些意义的时候,"让"在句中表示的时主动的语义关系。可是,从结构上来看,"让"字主动句和"让"字被动句并没有多大的差异,甚至是一样的,例如:
(52)别让他走了。
(53)别让他看见了。
(54)我让他把材料给送来了。
(55)这本书让他把封面给弄坏了。
在上述四个例句中,(52)和(54)都是"让"的主动句,(53)和(55)都是"让"的被动句。但是通过对比可以发现,(52)和(53)、(54)和(55)的句子结构是相同的。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仅仅从结构上判断"让"字句是主动句还是被动句,这是不可靠的。因为甚至"让"字句还会出现同一个句子既能理解为主动语义关系,也能理解为被动语义关系,比如下面这两个句子:
(56)我让他说了几句。
(57)当然不能让你看见了。
这两个句子是"让"字句主动句与被动句同句的情况。例(56)能理解为"我请他说了几句",也能理解为"我允许他说了几句",还能理解为"我被他说了几句";例(57)能理解为"当然不能允许你看见",也能理解为"当然不能被你看见"。
由此,可以发现,"让"字句的歧义本身是由于"让"字能用作实词表示谦让、允许、容许、请的意思,还能用作虚词表示"被"的含义导致的;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本身"让"字被动句和"让"字主动句的结构上就没有很大的差异,这就为"让"出现在句子中可以同时理解为几层意思提供了条件,于是便出现了"让"字句的歧义。
三、制约"让"字被动句语义实现的因素
在第二部分的研究中,通过对"让"字被动句的考察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让"字被动句是有歧义的。同样结构的句子,有的一看就知道是"让"字主动句,有的却是"让"字被动句;甚至同一句话,可以理解为主动语义句,也可以理解为被动语义句。那么在这一部分就来探讨一下,"让"字被动句语义实现的因素究竟有哪些。
(一)句法因素
1、谓语动词
在第一部分对"让"字被动句的研究中,已经的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只有动词性谓语才能出现在"让"字被动句中,而且用在"让"字被动句中的位谓语动词一定要具有及物性。比如:
(58)这个东西千万不要让他看见了。
(59)石头让他搬走了。
(60)我昨天让开水把手烫了。
(61)他上个月让猫抓了,上星期又让石头绊了一跤。
(62)前两天她刚刚让狗咬了一口,前儿钓鱼一不小心掉进池塘里了。
(63)这个坏蛋终于让警察逮住了!
(64)老教授差点儿没让我把他忽悠晕了。
例(58)中的"看见"、例(59)中的"搬"、例(60)中的"烫"、例(61)中的"抓"和"绊"、例(62)中的"咬"、例(63)中的"逮"以及例(64)中的"忽悠",这些动词的本身都具有一定的及物性,在主动句中,这些动词后面都能加受事宾语。这样就为这些句子由原来的主动句转换成被动句提供了一个必要的条件,因为原来句子中的受事宾语在被动句中转换为受事主语,而原来句子中的施事宾主语转换为被动句中的施事宾语。
2、受事主语及施事宾语
有人认为:制约这类一"让"、"给"为被动标志的被动句语义实现的因素之一是由于受事主语及施事宾语这两个名词之间生命度的大小 ,当受事主语的生命度小于施事宾语的生命度时,句子所表达的被动语义关系的可能性最大;当受事主语的生命度大于施事宾语的生命度时,句子所表达的被动语义关系的可能性最小。并且按照"指人名词>动物名词>植物名词"的顺序对名词的生命度的大小关系排了序。然而,这样 的观点是片面的,比如:
(65)他上个月让猫抓了,上星期又让石头绊了一跤。
(66)前两天她刚刚让狗咬了一口,前儿钓鱼一不小心掉进池塘里了。
就这两个句子的主语来看,都是指人名词。这两个句子的宾语都是动物名词。按照上面的排序来看,主语的生命度显然大于宾语的生命度。但是这两个句子所表达的并不是主动的语义关系,这两个句子所表达的正是被动语义关系。因为,众所周知:没有人愿意主动让猫抓他一下,也没有人愿意主动让石头绊他一跤,更没有人愿意主动让狗咬她一口。
如果要从受事主语与施事宾语之间的关系上来看句子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还是要看把原来的被动句换成主动句来表达,与原句的语义是否一致。如果所表达的意思一致,那么可以判断这个句子含有被动语义。这个判断方法其实就是看主、宾语的位置互换后的句子与原句的意思是否一致,看宾语是否受到主语的支配或影响。比如:
(67)前天上课,老教授差点儿没让我把他忽悠晕了。
(68)我大二下学期的时候最喜欢上英语泛读课,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我喜欢那个教泛读的可爱的老头。因为那个老头经常让我忽悠得一愣一愣的,可是他还很喜欢我。
(69)剩下的那只对虾让我吃了。
(70)漂亮的玻璃工艺品让我不小心摔坏了,我难过了好长时间。
例(67)的主语"老教授""被我忽悠",反过来说,"我"忽悠了"老教授",这两种理解与原句所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由此可以认为这个句子表达了被动语义关系;例(68)是"可爱的泛读老头"被我忽悠得一愣一愣的,反过来,"我把可爱的泛读老头忽悠得一愣一愣的",这与原句的意思也不违背,所以这句话也是;例(69)的句子反过来可以说"我吃了剩下的那只对虾",与原句的意思相同,原句是一个被动句;例(70)这个句子的主动形式可以说成"我不小心摔坏了漂亮的玻璃工艺品",也是忠实于原句的意思的,因此这一句话本身也有被动语义,本身也是一个被动句。
(二)语义因素
要判断一个"让"字句是否有被动语义,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原句中的"让"用"被"替换,看看意思是否一致,比如:
(71)我让他去了。
(72)等他来了我一定要让他听听我那把新的小提琴拉出来的音!那把小提琴的音色可好了:高、中、低三个音区音色分明,三个音区的音过渡自然,换把的时候不会产生杂音。
这两个都是"让"字句,但是如果把这两个句子中的"让"换成"被"的话,不仅所表达的意思与原句不符合,而且句意也不通顺,由此可以知道这两个句子是"让"字的主动句。
(三)语境因素
这是制约"让"字句是否是被动句最关键的因素。在本文的第二部分中已经明确指出:"让"字被动句有时是有歧义的,并且对歧义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但是同一个句子,在不同的场合下所理解的意思也有所不同。可以说,仅仅孤立地分析有歧义的"让"字被动句表达的究竟是不是被动语义关系,还是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具体的语境可以包括:说话时的场合、说话者的身份以及上下文。
1、说话时的场合
(73)我让他说了几句。
如果说是"会议刚开始,没有一个人说话。这时,他示意我他有话要说,我让他说了几句。"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这句话毫无疑问是一个主动句,"让"在这里有"请"、"允许"的意思。假如是"我犯了错误,我让他说里几句。"在这里,"让"就是"被"的意思了,因为我犯错误了,所以我被他批评了。
2、说话者的身份
(74)当然不能让你看见了。
如果是一个孩子对长辈说他的某个东西不能大人看见,那么这句话中的"让"更多的是"被"的意思,因为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把"让"理解为"允许"的含义,那么就孩子显得不太礼貌,而且语气也会显得比较硬。如果是一个大人对孩子说"不能让你看见",那么既能理解为某个东西不能被孩子看见,也能理解为某个东西大人不允许孩子看见。
3、上下文
在阅读的过程中,上下文对语义的影响是主要的。比如:
(75)那天傍晚她让护士扶着来到龙小羽的病床前,在那里她和龙小羽抱头痛哭。(海岩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
这句话在原文中出现的前提是"她"主动发出请求让护士扶她到龙小羽的病床前,护士接受了她的请求。因此这一句中"让"的意思可以理解为"请"或"要求",而不是"被"的意思 。
由此可见:分析"让"字句是否有被动语义关系,不仅和"让"字句本身的谓语、主语和宾语的特点有关,和"让"在句中是否能够理解为"被"的含义有关,还要放在动态的环境中分析,这个动态的环境就是语境。也就是说:"让"字被动句语义的实现不能仅仅通过一个句子从静态的层面上孤立地进行分析,还要从动态的层面上就是从语境的角度对这个句子进行分析和理解。
四、"让"字被动标记的语法化的分析
在分析让"让"字被动标记的语法化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语法化理论(grammaticalization)"。语法化理论是当代历史语言学分支,它提倡从历史事实中概括规律,重视一个语法现象产生的语义基础和句法环境,探索语法发展的动因和机制,研究一个实词如何一步步变成语法标记,一个语法标记又进一步发展成为其他标记,一个语法结构是如何产生的,如此等等。这一理论对知道历史语言学的探讨行之有效 。
一般认为:"让"之所以能够作为被动标记使用,是从"让"可以带兼语、"让"能够表示使役这两种最基本的用法演变而来的。而且,从吕叔湘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可以知道:"让"主要用做实词,有很多含义:"谦让"、"转让"、"允许"、"致使"等等。有人由此指出:"让"有那么多的意思,但是不是每一种都是"让"字作为被动标记使用的条件。
那么,在这里就来分析一下"让"字作为被动标记的语法化的过程。
(一) "让"字本身的语义和用法的改变
1、"让"最基本的用法是动词,比如:
(76)你是哥哥,我是妹妹,我比你小,所以你应该让着我!
(77)公共汽车上上来了一个老奶奶,但是没有一个人给老奶奶让座。
(78)这么难得的一场音乐会你不去。早知道这样你还不如把票让给我呢!
例(76)中的"让",可以理解为谦让;例(77)中的"让"可以理解为"离开原来所在的位置",的意思;例(78)中的"让"则有"转让"的含义。这些是"让"所能表达的最基本的意思,同时也是"让"的本意,而且这样的一个"谦让"的动作是主语发出的。而且在这些句子里,"让"显然是动词,而且"让"的动作性较强,并且让后面的宾语只有一个,要么是名词,要么是代词。
2、"让"的后面接主谓短语,比如:
(79)班主任让我准备一个二胡独奏节目,在学校元旦联欢会上表演。
(80)我发烧了,妈妈让我早点休息。
在上面两个句子中,同样是主语发出的动作,但是"让"后面的情况就有所不同了,可以发现:例(79)中"让"后面是"我准备一个二胡独奏节目",是一个主谓短语,表示的是一件事情;例(80)中"让"后面接的是"我早点休息",也是一个主谓短语,也是一件事情。同时还可以发现,主谓短语中的主语同时还是"让"的宾语,紧跟着"让"字后面的这个成分是兼语。而且"让"在这里不能再理解为"转让、谦让"这样的意思,因为理解为"转让、谦让"这样的意思一从句意上说是行不通的。那么这里的"让",则表示"使役"的含义,比如例(79)中的"让"可以理解为"要求";例(80)中的"让"则能够理解为"允许"、"容许"。
通过这两个部分的对比,还能发现:同样是"让",在"让+宾语"这样的结构中让还能体现出来较强的动作性,表示动作的发出。但是在"让+兼语"这样的结构中,"让"的动作性就弱了,因为句子中除了"让"是动词,还有其他动词,由于这个动词出现在句中,使"让"的动作性弱化,"让"的动词性减弱,"让"要是再理解为"转让、谦让"这样的意思时,与句意就不吻合了。既然"让"在这里不再是动词,那么这里"让"就起到介词的作用。而且,"让"由原来的"转让、谦让"的含义变成了"要求"、"允许"的含义,从语义的转变上来看,也会发现"让"的动作性弱了。
3、"让"作为被动标记
"让"由于受到句子中动作性强的动词的影响,动作性减弱,在句中起到介词的功能,于是这为"让"演化为介词,在口语中表示被动关系提供了条件,于是就出现了"让"字这样的用法:"让"在同一个句子中可以同时理解为几层含义。比如:
(81)我让他说了几句。= 我允许他说了几句。
                         我请他说了几句。
                         我被他说了几句。
(82)这个秘密不能让你知道。= 这个秘密不允许你知道。
                               这个秘密不能被你知道。
"让"由"使役"的用法,由"允许"的意思转为"被"的意思。于是出现了口语中以"让"为被动标记的"让"字被动句。
由此也可以看出来:"让"演变为实词,"让"本身的含义所发生的变化大概可以归纳为这样的一个发展过程,即:"转让、谦让→允许、容许、致使→被"。这个过程不仅仅是"让"的语义变化的过程,也是"让"的动词性减弱,主语通过"让"这个词发出的对宾语的支配的动作性减弱的一个过程。
虽然正如有的研究中所认为的那样:不是"让"的每一种意思都是"让"用做被动标志的条件,但是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让"字"转让、谦让"这些最基本的意思是"让"一步步地语法化的源头,尽管这不是"让"字最终出现在口语中做被动标记功能的直接原因,但是这些最基本的意思间接地为"让"的语法化以及最终作为口语中的被动标志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二)"让"字语法化的其他条件
"让"字被动标志语法化的过程,并不是仅仅是由于"让"字本身语义的变化,在石毓智《被动标记"让"在当代汉语中的发展》一文中明确地指出了被动标记"让"语法化的其他条件:使用频率的增长以及合适的句法环境。
"让"字本身意思的改变以及"让"字作为被动标志使用频率的增长、合适的句法环境以及语义基础,这些共同决定了被动标记"让"字的语法化的过程。
虽说被动标记"让"的语法化,是由"让+兼语"这个结构演变而来的,是由"让"字"使役"、"允许"这两个意思演变而来的,一般能看见的"让"作为被动标志使用时后面都有"让"的施事宾语,几乎没有"让"在表示被动时后面直接加动词的情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让"在用作被动标记时,后面一定不能省略施事宾语,也不意味着"衣服让他拿走了"这句表示被动语义关系的句子能说得通,而"衣服让拿走了"表示被动语义关系就说不通。正是这种情况不多,因此不能认为在表示被动关系用作被动标志是的时候"让"的词性也可以是助词,但是"让"没有助词这个词性并不意味着"让"就不能够以助词的功能出现在句子中。
余论
(一) "让"字被动句所表示的感情色彩
一般认为"让"字被动句所描述的都是说话人不期望发生的事情或者是不如意的事情,而很少用来陈述如意的事情,这个说法是由"被"字句的"不如意说"发展而来的。比如:
(83)谁说瞎话让天上下来的雹子把他砸死。(从维熙 《风眼泪》)
(84)我浅薄,得了点小东西就让您看出来了。(邹静之 《五月槐花香》)
这样的看法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因为我们所看到的这些句子都是单独的一个句子,缺少的是这个句子背后的说话的环境或者与这个句子相关的上下文条件。如果简单地看一个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是如意的还是不如意的,那么要看所说的事情对于句子的说话者而言是好是坏。比如:
(85)前天上课,老教授差点儿没让我把他给忽悠晕了。
(86)那本书可能让他借走了吧。
(87)我浅薄,得了点小东西就让您看出来了。(邹静之 《五月槐花香》)
就以上三个例句而言,例(85)"老教授被我忽悠"这件事情对于老教授而言是老教授不希望发生的,但是在说话者角度上看可能这是一件令说话者觉得有几分得意的事情,因为说话者是个学生,一个学生把老教授忽悠晕了,这正如了说话者的意;例(86)只是对客观事实的推测,推测书不在,可能是被借走了的事实;例(87)说话者说话可能是一个小人物对大人物的恭维,显示大人物很高明,自己的了点小东西大人物就看出来了,自己跟大人物不能相比。也有可能是讽刺,觉得对方太精明,自己的了些东西就被看出来,对方太想了解自己的行为了。由此可以看出来,不能孤零零地判断"让"字被动句所表示的感情色彩是如意的还是不如意的,这是受到说话时特定的语境因素的制约的。
(二) 由"让"字被动标记语法化所看出的
在石毓智《被动标记"让"在当代汉语中的发展》一文中指出了:被动标记"让"的出现和发展是最近100年之内的事情,而最近50年是它重要的发展时期。
而且也有很多文章中指出:"让"作为被动标记之所以只能出现在口语中、并且有歧义的现象是因为"让"字本身语法化程度不高引起的。
由"让"字语法化的过程可以看出来并且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因为"被"既能出现在口语中也能够用于书面语中;而"让"只能在口语中出现,这说明了口语的发展快于书面语的发展,而书面语的发展与口语的发展相比相对滞后。
(三) "让"字被动标志在句中的其它功能
在这篇文章的开始,已经对"让"字被动句进行了界定:"让"字被动句即口语体中"让"字作为被动标志用在谓语前,表示被动语义关系的句子。"让"在句中作状语,与谓语之间构成偏正短语。与"被"字句一样,"让"字被动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即"受事主语";"让"字被动句的宾语是动作的施动者,即"施事宾语"。也就是说:"让"字被动句符合"被"字句的一般性的特征。然而,"让"字作为被动标志在句中的出现,不仅仅能够作状语出现在句子的谓语部分表示被动语义关系,它在句子中还能担任其它的功能。例如:
(88)说句让旁人笑话的话……(邹静之 《五月槐花香》)
(89)世上就有让人家给卖了,还帮着人数钱的这路人……(邹静之 《五月槐花香》)
(90)不能让人瞅不起我们做饭庄子的是我这辈子的心愿。(何冀平《天下第一楼》)
在以上三个句子中,"让"都可以理解为"被"的意思,但是在句子中的功能却有所差异:例(88)中,"让旁人笑话的话"这个部分是做"说"的动词的宾语。"让"在这里与"让旁人笑话"共同构成它后面所修饰的名词"话"的定语;例(89)中"让人家给卖了"与后面的"还帮着人数钱的"一起担任句子中修饰"这路人"的定语;例(90)中"不能让人瞅不起我们做饭庄子的"这是一个包括了"的"字短语的动宾短语,在句子中做这句话的主语。
虽然以上三个例句中有"让"作为被动标志,但是可以发现,以上三个句子并不是被动语义句,因为这些句子中谓语部分所表示的语义关系依然是主动的。但是,这一类句子可以看作是"让"字被动句的移位变换式。
(四) 对本文的总结
"让"字由使役句,表示"允许"、"使役"的意义发展到"让"字作为被动标志用在口语中,这个过程从现在大多数的研究中看,是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演变。
本文中对"让"字被动句的结构、歧义产生的原因、制约"让"字被动句语义实现的因素以及"让"字被动标志的语法化这四个问题进行了研究,由此可以总结出这样的结论:"让"字的语法化程度不高,是导致"让"在表示被动语义关系的句子中出现歧义的一个重要因素,理解"让"字句表示的是主动的语义关系还是被动的语义关系,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消除。由"让"的语法化的过程也可以看出来,口语的发展比书面语的发展要快得多;而书面语的发展与口语的发展相比,则是相对稳定的,也是相对滞后的。
参考文献:
[1]章家谊:"让"的性质与功用及相关句式.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硕士论文,中国期刊网,2006年5月.
[2]周玉琨:"让"字的初步考察.通化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3]汲传波:被动句中"被"、"让"的分工.喀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3月,第22卷第1期.
[4]石毓智: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
[5]邢福义:现代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4月.
[6]邢福义:汉语被动表述问题研究新拓展.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7 14:18 , Processed in 0.06599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