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17|回复: 0

“天语”报道何以遭猛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13 17:3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刘海明 来源:http://hlj.rednet.cn/c/2007/08/21/1296009.htm

 生活中,人们把听不懂的话称作“天语”。世界上真有“天语”吗?如果没有,随意将一种自己没听说过的话当作“天语”,会不会贻笑大方?请看一则低级版“天语”新闻报道。
  
  75岁的陈老先生会说一种无人能懂的“天语”,念一个字能发两个音,其中“你好”念ningnihenghao,“福娃”念fengfuwengwa。陈老先生说,这是小时候在河北老家学到的,只有自己和哥哥完全学会了。“现在我哥哥去世了,可能世界上就我一个人会说这种语言了。希望有人能告诉我这是什么语言,也希望能找到一个传人。”(《北京晨报》2007年8月19日)
  
  “天语”这个词,因为刺眼,形成一种较强的阅读期待,想看看所谓的“天语”到底是怎么回事。然而,稍微有些语言学知识的人,或者懂得古代汉语反切法的人,看过后都笑了,陈老先生的孤陋寡闻,和记者汉语言素养欠缺撞出的“天语”火花,不是在愚弄读者吗?于是,出现了奇怪的一幕:受众“反哺”媒体,给编辑记者大补语言课。原来,“天语”不过是人间凡夫俗子们所用的一种特殊的交际语。这种“天语”,不但易学,而且会说的人蛮多。所谓面临失传的担心,过于杞人忧天了。可想而知,网上“大讲堂”开的批判会,多么激烈。截至19日上午11:38,网易新闻上关于这则新闻的跟帖评论,已经高达509条,几乎没有一条同情或者辩护的。舆论的一边倒,不得不让人反思,“天语”报道何以如此备受指责?
  
  乱下定语,导致报道的严谨性不足,严重影响了媒体的公信力。采访中,学会“听”当然很重要,但是,对于当事人的一面之词,记者和编辑一定不要偷懒,要善于核实。何况,偌大个北京,科研院所如林,高等学府比比皆是,语言学方面的专家学者成堆,向他们讨教一二,不该太难吧?然而,新闻工作者主观上的“懒”,轻易下结论,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新闻工作者为何擅下结论?说他们有意为之,未必客观。归根结底,和一些新闻从业人员汉语素养不高、缺乏文化知识有关。据介绍,所谓的“天语”报道,其实是“双音”,是过去耕牛市场和生猪市场“中人”(牙客)常用的语言,目的只是为同伙提供信息,很好懂,5分钟就学会。“从这篇报道可以看出记者的古汉语水平不过关。连古音韵的反切都不懂!”“回炉再来吧,还好意思说天语,标新立异,却是孤陋寡闻,专业素质不过关!不过,也可以看出该报把关编辑的汉语水平,确实不敢恭维。”其实,该脸红的不止是写这篇报道的记者、编这篇报道的编辑,而是全国媒体所有的从业人员。当然,也包括从事新闻学教育的教师。媒体从业人员素养不高,从学校到媒体,都该被有所拷问。
  
  新闻报道的价值选择,寻找新奇没错,前提是,这个“新奇”需要是名副其实的新奇,而不是像所谓的“天语”报道这样,将孤陋寡闻当新奇。陈老先生(没有名字,没有具体住址,也是新闻报道的大忌!)不懂不足为奇,编辑记者以讹传讹,则不行。
  
  “天语”报道的教训,是该引以为戒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6-16 14:47 , Processed in 0.07830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