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3-1 20:5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汉语拼音方案》的十大伪
1. 汉语拼音方案易学易记: 由于《汉语拼音方案》的“音素制”标音单位无法被直接感知, 而且标音符号存在许多拼写变化, 使其混淆不清而不易记. 只要稍有教学经验者都知道它要比“声韵双拼”的标音法难学数倍, 因此它不仅非常不利于幼儿学习, 更不利于扫盲工作。
2. 汉语拼音方案简单好用: 由于《汉语拼音方案》表示一个音节的符号数偏多, 而且是横向线形排列, 因此它所占的排版空间过大, 非常不利于与汉字搭配使用。
3. 汉语拼音方案便于汉字输入: 由于《汉语拼音方案》表示一个音节的符号数偏多, 若要提高输入效率, 无论电脑或手机均须将其再转换成声韵双码模式。
4. 汉语拼音方案帮助识字: 所有的标音法都能帮助识字, 此非《汉语拼音方案》的独有功能。
5. 汉语拼音方案有助于推广普通话: 只要是普通话的标音法都能有助于推广普通话, 此非《汉语拼音方案》的独特优点。
6. 汉语拼音方案有助于汉语汉字的国际化: 由于《汉语拼音方案》是一套汉语专用的标音法, 它并不存在[国际音标]的广泛基础, 使得外国学生在学习汉字前, 必须先学一套完全陌生的标音法, 因此造成推广汉语汉字的双重障碍。
7. 汉语拼音方案是国际标准: 若为翻译人名和地名, 英美等国为何不推广一套英语的国际标准[汉字翻译方案]? 《汉语拼音方案》被定为国际标准又何益于国人? 难道美国国会图书馆以汉语拼音来编排图书, 中国人就受益了吗? 若只为解决西方人的困扰, 则此方案仅供涉外使用即可, 何必要求国人在求学和工作中迁就一个难学又不好用的方案呢?
8. 汉语拼音方案利于国际交流: 一套汉语专用的标音法, 中国人名和地名的拉丁化, 并无法增进国际交流. 越南文字的拉丁化增进了国际交流吗?
9. 汉语拼音方案的使用者众多: 《汉语拼音方案》推行了50年, 它耗费了国家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然而学生学过就丢造成无法估量的浪费。此外, 它对文字的进一步发展不仅毫无贡献, 还是扼杀文字优化的关键因素。
10. 汉语拼音方案具有科学基础: 《汉语拼音方案》仅适于翻译中国的人名和地名, 它既不适合作为外国人学习中文的标音法, 亦不适合作为本国人识字的辅助工具, 更不具备发展为文字的基本潜质。
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国家新创一套符号系统是顺理成章的事, 但是拉丁化的《汉语拼音方案》仅适于翻译中国的人名和地名, 一旦超出这个范围就会带来巨大的灾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