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30|回复: 0

试论比喻的模糊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2-21 10: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韩庆玲
【提 要】比喻模糊性指的是比喻模糊了兩事物界限的特點,是比喻的根本屬性。比喻的模糊性根源于心理分類法,是人們認識事物的重要方式。不同的比喻的模糊度有差异,模糊度的大小,常与此比喻是否習用、其中介點是隱是現、以及所处的語體風格环境等密切相关。研究比喻的模糊性,可使我們對其他辭格(如:比擬、借代、拈連、移就、誇張等)有更深入的認識,加深对比喻和其他辭格的深層相通性的认识,从而有利于对整个辞格系统的总体把握和深刻认知。
【關鍵字】模糊性 本體 介體 中介點 模糊度 辭格
一、什么是比喻的模糊性
「模糊性」是模糊理論的重要術語。模糊理論指出了事物在類屬劃分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情况,這便是:對于某事物是否具有某種性態,是否屬于某個類別,無法給出非此即彼的判斷,只能做出在多大程度上具有某種屬性,或屬于某個類別的判定。由此可見,「模糊性」是有嚴格確定的含義的,即:事物類屬的不十分分明。模糊性是客觀存在的,而語言的模糊性,正是對這種客觀現實中存在的事物之間沒有明確界限,即存在著過渡狀態這一事實的概括性反映。
自從模糊理論被引入語言學以來,一直被用來談論語言的模糊性,尤其是詞語的模糊性。例如有學者指出:「人類語言中,許多詞語所表達的概念都是沒有精確邊緣的,即都是所謂的『模糊概念』。」(伍鐵平,1999)然而,一旦進入言語或修辭的範疇,却又往往只按照其通常的意義來理解,而忽視了其特定的術語含義。以比喻的分析爲例,當談到比喻的模糊性時,人們通常會想到比喻的蘊涵豐富、意義不確定等特點。由于比喻通常包含兩個甚至更多的意義,幷且濃縮了多種意味,能給接受者多重的、甚至是難以分辨的綜合性審美感受,因此有學者强調「比喻的用法不是正規、常態,因爲比喻的意思是不確定的,需要詮釋的。」(高辛勇,1997)這是人們對比喻模糊性的通常理解,其實稱之爲比喻意義的豐富性或不確定性更準確一些。比喻既是人類表述世界的手段,又是人類認知世界的一種手段。通常所謂比喻的模糊性主要是指前者,而我們所要討論的比喻的模糊性則主要是指後者。具體說來,我們說比喻具有模糊性,幷不是因爲它的意義不確定和需要詮釋,而是因爲比喻也反映了事物之間存在中介地帶。因爲在比喻中,原本完全不同的事物被看成了相似甚至是同一的,事物之間不被注意的相似點被發掘出來,從而在兩事物之間産生出亦此亦彼的中間過渡狀態。
二、比喻模糊性产生的根源
比喻之所以具有模糊性,源自人類認識事物的某些規律。
㈠人类认识事物的方式
人類要認識紛繁複雜的世界,就需要對世間萬物進行類屬劃分,按不同類別去認識事物。劃分類別,是人類理性和邏輯思維的基礎,是人類認識事物的重要手段。「現代心理學實驗已經證實,人類認知是以人類對客觀世界的類屬劃分爲基礎的,Jackoff指出:認知所不可缺少的一個方面就是進行類屬劃分的能力,即判定某一個特定的事物是或不是某一個特定的範疇的具體實例。」(吳世雄、陳維振,1996)人類對無限的客觀世界的認識,離不開對外部世界的分類。「人類以有限的手段,却能對無限的客觀世界進行認知,從中獲取系統的知識,這個事實只有從人類對客觀世界的類屬劃分中才能得到解釋,類屬劃分是將一個集合中的事物看成是大致相等的,把它歸入同一類中,給它們起同樣的名字,對它們作出同樣的反應。」(吳世雄、陳維振,1996)人類無須一個一個地去認識事物,只需一類一類地去認識事物即可。所以說,類屬劃分降低了認知的複雜性,這符合認知經濟性的要求。
人類對客觀事物进行分類的依據是客觀事物之間的相似性。雖說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幾十億人口都沒有完全相同的指紋,但這並不妨礙客觀事物之間在性質、形象、運動狀態上可能存在的相似性。根據人們分類的手段及所依據的相似性的差異,分類法又可以細分爲兩類:邏輯分類法與心理分類法。
㈡逻辑分类法与语言的模糊性
邏輯分類法主要運用歸納、演繹的邏輯思維方法來對客觀事物進行歸類,事物被嚴格地按照科學標準歸入特定的種類和範疇。這種分類有嚴密的邏輯性和歸整性,它依據的是事物在性質和本質特徵上的相似性。只有根據這種邏輯分類法來對客體進行分類和歸檔,才能揭示客體的本質及其運動規律。邏輯的分類方法在思維上表現爲概念範疇運用上的準確性和論證上的嚴密性。是人類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慣常採用的方式。在語言的表述上,邏輯的分類法表現爲符合邏輯規律的語言,如:
職業婦女同時還要持家,所以,如果她只能做比較輕的工作,賺的錢比男人少,也不能看不起她,說男女沒有同等能力,男女平等無望那樣的話。比較輕的工作,我的意思是時間比較短,並非不費力。
(張愛玲:《蘇青張愛玲對談記》)
這是一個因果關係複句,句中所有的詞語都在其所表示的概念外延範圍內使用,符合邏輯分類法的要求。但句中「比較輕」、「少」、「比較短」、「費力」等詞語的外延都不是很清晰的,被稱爲模糊詞語。在邏輯分類法基礎上産生的詞語、句子並不排斥模糊性。其實只要涉及到分類就很難避免模糊性的産生,像對顔色系統及一年四季的劃分,都是基於邏輯分類法,所得到的都是模糊語言。還需要強調的一點是,邏輯的分類法産生的模糊性是客觀事物的動態連續性決定的,是不可避免的,具有客觀性。只有通過上下文或其他語境因素賦予模糊語言以精確值,模糊性才能消除。
㈢心理分类法与比喻的模糊性
人類另一種分類方法是心理的分類法。心理分類法主要應用聯想、想像、類比思維等方法對客觀事物進行歸類。心理的分類法比邏輯的分類法寬泛得多,它趨於把不同的東西歸入同一類,把性質截然不同的東西通過比擬和類比歸入同一類型,甚至把它們看作是完全相同的東西。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的:「心理的分類原則卻是強調不同客體的等值性,傾向於把不同的東西結合起來。」(王曉升, 1994)因此心理分類法又被說成是一種模糊思維方式。
与邏輯分類法相同的是,心理分類法依據的也是事物的相似性,但邏輯分類的原則是將同一系統、同一性質的事物看作一類,而心理分類則不需考慮這些,被它歸爲同一類事物的相似點可能是微不足道的,或者是根本不爲我們熟悉的。在運用邏輯的分類法時,主體嚴格按照事物所屬的種類和範疇進行分類,而心理分類法却往往違反了科學的分類原則,打破了對客體分類的原有系列和秩序,擴大了客體所屬的類的範圍。因而心理分類法帶有極強的主觀性和個人色彩,具有更強烈的創造性。卡西爾根据這種分類法在思維中的表現,稱之爲「隱喻思維」。例如:
雨是女性,應該最富於感性。(餘光中《聽聽那冷雨》)
殘月像一片薄冰,漂在沁涼的月色中。(舒婷《落葉》)
前例是將「雨」、「女性」這分屬不同範疇的事物看作同一的,這是在想像世界而不是真實世界中的同一,從邏輯分類法的角度看這是不可思議的。後例通過外形和所處狀態的相似,將「殘月」和「薄冰」兩種不同的事物之間的界限打通。心理分類法也是對具有相似性的事物進行歸類,但這種分類中事物的相似點往往不是反映事物本質特徵的。就像上例「雨」是無生命的自然現像,而「女性」則是有生命的人類,原本屬于不同的類別,但心理分類法却將他們看作是同樣的事物,只因爲他們都「富于感性」。「殘月」和「薄冰」的相似點也是如此。帕爾默對這種分類法有過精闢的闡述:「求助於類推能力(這也許是人腦的最顯著的稟賦),即在不相似的實物或情景中看到相似的性質或關係的能力。」這是心理分類的基礎。
由于心理分類法將兩種不同範疇或類型的「實物或情景」視作同一,這就突破了兩者原有的邏輯限制,突出了兩者之間不爲人注意的相似點,使不同類型或範疇的事物有了共用的特徵,有了亦此亦彼的中間過渡地帶,從而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認識事物的視角。所以說,心理分類法是一種更具創造性的認識手段。當然,由於邏輯分類法的作用,我們仍深知這兩種分屬不同邏輯範疇的事物之間的差異,所以即使心理分類將其視作同一,我們在理性上也不會真的把它們看作是相同的事物,而是去努力發掘兩種事物共用的相似點,也就是它們的中介地帶。
心理分類法是人類認識事物的手段之一。它將異質的事物看作同一,模糊了從邏輯分類法的角度看分屬不同種類的事物之間的界限。比喻的産生正是基於心理分類法。在比喻中,不同類屬的事物由於某一點或幾點的相似而被看成是具有同一(相似即同一)的關係。像「我」與「風」與「水」與「帆」之間就是完全不同類屬的事物,按照邏輯劃分不可能把它們劃歸一類,更不會想到它們之間有什麽難以劃分的中間過渡狀態。然而表達者卻可以在創造性地在它們之間建立起聯繫,有時甚至借助想像在它們之間建立起亦此亦彼的關係。例如:
帶著死亡的莊嚴,高高矗立於太陽舞蹈的河岸
我是我,也是整個世界,穿過黑暗合二爲一
歲月是風,是水,是緩緩移動於我內外的同一葉帆
(楊煉《高原》)
詩人在「我」與「整個世界」之間不作區分,將抽像的「歲月」與表示具體可感的事物的風、水和帆視作是同一的,不同概念之間固有的界限被打破了,利奇稱這種現像爲「概念融合」。幷認爲「由于比喻能够重新劃分概念的界限,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使用比喻可以獲得『超越語言』的交際效果。因此比喻具有一種使人擺脫限制的作用……」(利奇,1996)
三、比喻模糊性的功能
「比喻能夠重新劃分概念的界限」,原本涇渭分明的概念之間的界限不那麽清楚了,甚至有了中介地帶,我們把這個中介地帶稱爲中介點。人們習慣上把被比喻的事物稱爲本體,把用來比喻本體的事物稱爲喻體,但由於是喻體的參與使中介點的出現成爲可能,所以在我們對比喻的模糊性進行討論的時候,我們傾向於稱之爲介體。比喻的特點就在於刻意發掘不同範疇、大相徑庭的事物之間的聯繫,使原本不相干的喻體和介體之間産生亦此亦彼的關係,從而消解二元對立的概念及其邏輯。
比喻突破了邏輯理性的限制,重視表示不同事物的概念之間的關係。這與模糊理論重視事物之間亦此亦彼的關係的主旨不謀而合,只是模糊理論所強調的所指物件邊界的模糊是自然存在的,而存在於本、介體之間的模糊有的是固有的,而更多的則是刻意創造出來的。
比喻模糊了原本屬於不同範疇的本、介體之間的界限。使本、介體融合,兩者之間産生中介點,中介點是本、介體共用的特徵,是通過介體賦予本體的語義特徵。從介體的角度說,由於介體的含義包含理性義、附加義(包括聯想義、感情色彩義等),是多層次和豐富複雜的,因此介體投射到本體上的意義也會很複雜,它賦予本體的可能是介體具有的理性意義,也可能是附加意義,也可能是兩者兼有。例如:
女人的力量,我是確是常常領略到的。女人就是磁鐵,我就是一塊軟鐵。(朱自清《女人》)
「磁鐵」一個必有特徵就是「具有磁性」,而在這個比喻中,磁鐵的這一特徵被賦予了本不具有該語義特徵的事物——「我」身上。這是將介體的理性意義賦予了本體。
再如:
最暴露在外面的是一張臉,從「魚尾」起皺紋撒出一面網,縱橫輻輳,疏而不漏,把臉逐漸織成一幅鐵路線最發達的地圖。(梁實秋《中年》)
這一例中介體是「一幅鐵路線最發達的地圖」,而這一介體顯著的形象特徵就是線路「縱橫交錯」、「疏而不露」,這些形象特徵就被用來凸顯本體——一個人滿臉的「皺紋」了。
當然介體賦予本體的並不是單一的理性意義或附加意義,更多時候是這兩者兼具。這影響到整個比喻的意義也會是多元的、不確定的。例如國外隱喻研究中常舉的例子,沙翁劇作《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羅密歐的話:「朱立葉是太陽。」在這個比喻句中,本體從介體「太陽」一詞中汲取多種可能的意義,太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朱立葉舉世無雙;太陽是熾熱的,朱立葉對羅密歐的感情同樣如此;太陽能給人帶來光明,因此羅密歐也許想說的是,朱立葉照亮了他的生活,等等。這樣的解釋還可以舉出許許多多。這也就說明了此句豐富的包蘊性和意義上的不確定性。
從本體的角度說,比喻可能使本體原本不太被關注的附加意義得到突出,也可能使本體接受它原本根本不具有的意義。例如:
①芙蓉如面柳如眉。
②像披著如此的長髮的少女,
椰子樹嬌羞的站在寂寞的窗口。
默默地凝視著她,凝視著,
因爲,我今天異常的需要溫柔。(楊喚《椰子樹》)
前例是描繪女子的面容,作者以芙蓉的色彩比喻少女的粉面,以柳葉來比喻少女的眉毛,突出它們原本具有的形象意義。後例更是將椰子樹比作長髮的少女,將「嬌羞」、「凝視」這些椰子樹根本不可能具有的特徵賦予了它。
總之,比喻的模糊性使不同事物之間産生聯繫,發掘出邏輯思維世界中不相關的事物之間不爲人們熟知的關係,促使人們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來認識本體事物,是一種富有創造性的認識事物的方式。
四、比喻的模糊度
模糊度的概念是由模糊理論創始人扎德提出來的,在模糊語言學中模糊度指的是「某個詞語某個意義所具有的模糊性的程度。」(石安石,1994)不同意義的模糊程度是有差別的。其實又何止詞語、意義具有模糊程度的差异,不同的比喻在模糊度上也有不同。比喻的模糊度,就是介體和本體的過渡地帶即中介點的確定程度。對于詞語的模糊度,有一套定量分析的方法,但幷不適用于比喻模糊度的分析,因此我們無法哪怕是近似地分析出比喻的模糊程度。但能够大略指出影響模糊度的因素。
㈠比喻的新与旧
比喻是語言運用過程中积极思维、求新求異的産物,就像斯蒂文斯在《比喻的動機》中所說的:企望變化的那種興奮/就是比喻的動機,它躲避/那最初正午的壓力/躲避存在的A、B、C。
比喻最忌認知上的平庸思維,力避表述上的陳詞濫調非「陌生化」,力求喚起接受者的豐富的聯想和想像,是其模糊性産生的重要原因。然而,再新奇的比喻在多次使用之後也會使人感到習以爲常,本體和介體的中介點已經確定了,無法再引導人們去發掘兩者之間的中介點有哪些因素。這也正是人們對「姑娘好像花兒一樣」、「街頭報欄成爲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道獨特的風景線」這類常被提及的比喻,不再感到有什麽模糊性的原因。還有些比喻,已經像化石一樣凝固在當前的語言中,比如「電腦」、「滑鼠」、「資訊高速公路」之類,在我們「麻木」的理性世界中,已經意識不到它們曾經是比喻。比喻是有生命的,頻繁的使用,會耗盡其生成豐富意義的能力,會使其意義日趨固定,日趨單純,直至模糊度爲零。因此,相對來說,新奇的比喻比起被常常使用的比喻來,模糊度要高。
㈡中介点的隐现
中介點是限制聯想範圍,進而確定比喻意義的重要依據。有些比喻中介點被明確說出,如:
說到頭來,我們這顯赫不可仰視的老族長,太陽,在星群之中不過是一個很不起眼的常人。
中介點「顯赫不可仰視」、「很不起眼」顯而易見,無須再去確定在本體和介體之間可能有哪些過渡因素,模糊程度大大降低。而中介點不出現的比喻,則迫使接受者在介體多側面多層次的意義範圍內,尋找與本體相契合的中介點。廣泛的選擇範圍,使得這些比喻的意義往往是複合的,豐富多彩的和多維立體的。而不像點明中介點的比喻那樣單一。例如:
寂寞是雨做的夜,西西素素,雨夜最能引發人的寂寞情懷;寂寞也像雨夜的天空一樣,灰暗陰沈;……
一句「寂寞是雨做的」濃縮了諸多的意義在其中,中介點是難以確定的,其模糊性自然要大得多。
㈢语体的影响
比喻的應用範圍很廣,不僅在文藝語體中,在政論語體甚至科技語體中都會出現。由於不同語體服務於不同的目的,比喻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也會有差別。文藝語體大量運用比喻來描寫事物和表達感情,比喻不僅要使人們對被比喻事物留下深刻的印像,更重要的是要喚起情感的聯想和共鳴,有時後者的重要性甚至要超過前者。因此在文藝語體中,本、介體之間的中介點常常是多元的、富有創造性的不易察覺的,目的在於引發接受者豐富的想像,給接受者以多重審美感受。例如錢鍾書先生在描寫唐曉芙的笑容時用了這樣一個比喻:
方鴻漸看唐曉芙不笑的時候,臉上還依戀著笑意,像音樂停止後嫋嫋空中的餘音。
在文藝語體中,介體的選擇富有創造力和個性,有時甚至比本體更抽像、更新奇,更不爲我們所知、所感。因此中介點也就更隱蔽。上例就是如此,將臉上依戀的笑意,比作稍縱即逝的的聲音形象——「嫋嫋空中的餘音」,介體較本體更抽像和難以把握,因此確定兩者的中介點比較困難,模糊度較大。
而一旦進入政論或者是科技語體,爲避免意義不確定性帶來的理解上的分歧,很少使用比喻,即使偶爾使用,也只是用來解釋事物或說明一個道理,介體和本體之間的中介點明確而單一,易於確定,模糊度相對比較低。
五、比喻模糊性的启示
比喻之所以爲比喻,模糊性是它的根本特徵,其實不止比喻,有大量特殊的表達手段,其生成基礎都源自模糊了不同事物的界限,模糊性是它們共有的本質特徵,例如借代、比擬、移就、誇張、拈連等辭格,其生成基礎都不是慣常的邏輯思維,和比喻一樣,它們的生成基礎也是源自模糊性思維——心理分類法,從而使兩個在邏輯思維世界中不相干的事物産生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聯。例如:
①太宗時代的後宮不事修繕,一切都顯得破陋而了無生氣。後宮是皇宮的大花園,皇帝把美麗聰慧的女孩子隨意地栽植在這裏,讓她們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或者讓她們成爲枯枝殘花自生自滅,這是許多宮廷故事的起源。(蘇童《武則天》)
②各家大半懶洋洋的踱出一個國民來,撅起一塊班駁陸離的洋布。(魯迅《頭髮的故事》)
③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④到老中醫的診所,有七八裏路,得乘公共汽車,還要走一段泥濘山路。大雨滂沱,陳明貴背著張瑞華去;黃風蔽日,他照樣背著她去。背另外九十多天,背走了烏魯木齊雨雪交加的春天,背走了驕陽似火的盛夏……(石建華《飛傳天山南北的故事》)
例①運用了比擬手法,將聰慧的女孩子看作植物,可以隨意栽種;例②運用了借代,以「洋布」代替「國旗」;例③運用移就格,賦予無形的愁緒以重量;例④運用了拈連,由「背」人順勢引到「背」季節,使季節似乎也有了人的特徵,有了重量。儘管上幾例分屬不同的辭格,但在模糊不同事物的界限這一點上卻是一致的。當然比喻在這一點上最爲典型。如果我們將比喻中,本體、介體、中介點的概念擴大一下,本體指「美麗聰慧的女孩子」、「國旗」、「愁」、「雨雪交加的春天」和「驕陽似火的盛夏」這些被描寫和說明的物件;而與之相對的,將用來描寫或說明以上物件的植物、洋布、有重量的人或事物稱爲介體;那麽兩者的中間過渡地帶即中介點。比擬是將介體隱藏,在言語表層出現的是本體和中介點;例②本體和中介點都不出現,而是直接出現介體;例③這實際是將本體直接當作介體來寫;例④實際是順勢以本體代替介體,由動詞「背」而使季節也有了與介體一樣的重量特徵。
儘管上述幾例分屬不同的辭格,但在模糊不同事物的界限這一點上是一致的。其中又以比喻最爲典型,其他辭格只是在形式上稍做改變,三要素或隱或現而已,它們的生成基礎是相同的,在深層上是一致的,因此這些辭格都可以劃歸「大比喻」的範圍,都可稱爲模糊性辭格。
模糊理論爲我們研究這一類辭格提供了新方法和新角度,使我們對這些辭格的共性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對進一步研究辭格的系統性具有重要啓迪。
結論
比喻是一個具有模糊性的辭格,它建立在模糊思維的基礎上,通過模糊兩個不同類或不同範疇事物之間的界限,從而在邏輯思維的世界中不相關的事物之間建立起中介點,通過介體,使本體的意義得到呈現。
若要使比喻的意義更加豐富,就必須增加比喻的模糊度,考慮到影響比喻模糊度的因素:比喻的新舊、中介點的隱現以及語體的影響與限制等。表達者要根據語體來選擇確定是否使用模糊度更大的比喻,若要比喻的模糊度更大,比喻的選擇需新穎,中介點也不需明白說出。
通過對比喻模糊性的探討使我們對辭格系統有了更新的認識,找到了比喻、比擬、借代、誇張、拈連、移就等辭格在深層的一致性,爲揭示辭格的系統性及內部規律提供了新的研究視角。
參考文獻
⒈伍鐵平 1999 《模糊語言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⒉高辛勇 1997 《修辭學與文學閱讀》,北京大學出版社。
⒊吳世雄、陳維振 1996-4 《論語義範疇的家族相似性》,《外語教學與研究》。
⒋王曉升 1994 《語言與認識》,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⒌利奇1996 《語義學》,中譯本,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⒍石安石 1994 《語義研究》,語文出版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6 05:40 , Processed in 0.06328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