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虎子

罗京今晨去世 “国脸”25年央视播音岁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6 15: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罗京本不该死得这么快
来源:http://bbs.club.sina.com.cn/thread-9-0/table-763866-4485.html

昨天听到罗京逝世的消息,心里陡闻莫名伤感,泪水忍不住在眼眶打转。他虽然不是我们身边的亲人,但曾经几乎每天都在新闻联播里看到他,对他的音容笑貌早已熟悉,突然听到他离世的消息,一下子还是不能接受这个现实。从此,在电视上,在新闻联播里,我们再也看不到他了。

  其实早已知道他患癌的消息,而且已经在电视上消失半年多了。期间几次传出他病情好转的消息,大都在翘首期待他再次出现在银屏,不想终成永别。痛心,难言的痛心。其实罗京本不该死得那么匆促的,根据报道知道罗京虽然患了淋巴癌,但经过多方治疗已经得到控制,他最终不是死于癌症,而是死于心脏功能衰竭,这确实出于人们的意料。

  我不是医生,对于他的病情我不敢做出过多的评判,对于医生和专的治疗我不敢做出过多的指责。对于癌症,目前来说依然是没有得到攻克的不治之症,很多人一旦患上很难幸免死亡的境地,即便罗京得到最好的治疗也不过如此。

  我们不妨再看看罗京病情治疗和进展情况:

 2008年奥运会前夕,罗京被确诊患有淋巴瘤,但作为奥运火炬手,罗京坚持参加奥运火炬传递以及奥运会直播工作。2008年8月31日,在经过一次化疗后,罗京选择自己身体状况最好的一天,再次回到《新闻联播》主播台与观众见面,但谁知这却是罗京最后一次出现在主播台上。之后,罗京到北大肿瘤医院接受化疗,病情得到控制。

      2009年2月7日,罗京转入307医院(全军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进行异体移植。1个月后复查时发现全身淋巴结肿瘤全部消失,病情有所缓解。随后,又对结核、口腔溃疡等并发症进行了80多天的治疗。

     5月初,罗京病情复发并且发展迅速,医生采取了放疗等多种措施,但仍无法有效控制病情。

     5月29日是罗京的48岁生日。当天,在307医院,罗京的部分同事、人以及医院的医生、护士为他庆祝生日,当时,罗京的身体和精神状况都不错。

     6月1日后,罗京的病情出现反复,随后急转直下。

      6月4日下午2点,全国相关专对罗京病情进行会诊。在会诊过程中,罗京出现心脏衰竭。后经过无创呼吸机等一系列治疗手段抢救过来,病情平稳。

  6月5日,罗京出现心脏及循环功能衰竭,经抢救无效,于7时05分去世。  

  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出,罗京生前进行过放化疗,而且经过配型一个月后全身淋巴结肿瘤都消失。按说他的病应该完全在医院的控制中,也完全有痊愈的希望,却陡然离世。由此可以看出,罗京无论他的病情好转还是他的离世都是在医院的治疗中进行的,都与他进行的相关治疗有关。

  罗京曾对自己的病情充满信心,“ 罗京告诉记者,目前自己的治疗情况非常好,但回去工作还需要一段时间,并笑着表示,因为化疗的原因,他现在头发都掉光了,要等头发长好了才行,“头发长出来也需要很长时间嘛”。” 那时,罗京还能笑着说这些话。

   在癌症未确诊前,癌细胞至少在罗京身体内潜伏十年以上,十年都没有大的危险,半年就丢了性命,间接证明了罗京的治疗方案存在问题。
    有一个癌症患者在论坛发帖说:“按罗京的治疗周期,罗京癌症确诊后,只活了半年。那么,我比罗京晚3个月确诊癌症,也就是说,如果我也按照医生与医院的方法来医治我的癌症,我的生命已经进入最后的3个月了。事实上,我没有经过任何医生的放化疗治疗,我认为我能活过来,而不会像罗京半年后就死去,我们之间的不同就在于采取的不同的治疗方法。”

  从罗京的死可以看出,即使有最好的医生和专,经过最好的治疗,依然免不了死亡的道路。象放化治疗方法在消灭癌症细胞的同时,其实也在破坏着正常细胞,使人体本身的免疫力下降,让人体完全依靠治疗,一旦离开了治疗人体就很难通过自身的免疫控制自己的病情,因为他的免疫能力已经受到破坏,因而加速死亡。人体是有很强的修复能力的,如果能够好好地利用好人自身的免疫能力,罗京完全可以多活几年。从发病到确诊罗京实际上已经带有癌细胞多年,以前他活得很好,但在就医以后不到半年就去世,不能不引人深思。
发表于 2009-6-6 15:58:30 | 显示全部楼层
罗京同志是否有“过度治疗”提前结束其生存时间?

是否有过度相信医生的“放、化疗”常规治疗方案?
手术过后不“放、化疗”出现死亡,是医生的责任。

理由是“放化疗”是目前全世界治疗癌症的最佳常规治疗方案。
手术过后“放、化疗”出现死亡,不是医生的责任。理由是“放化疗”是目前全世界治疗癌症最佳的常规治疗方案。
多数患者不知道对于癌症治疗中的“放、化疗”,其目的不是治愈癌症这一关键。
癌症治疗中的“放、化疗”,在医学临床中称“辅助治疗”,其目的只是控制肿瘤细胞,在一定的时间内不要复发、扩散、转移与发展。而且,在其治疗过程中,“放、化疗”对人体的伤害,也不亚于一次中等以上的外科手术。通常称之为“不保证肿瘤细胞不复发、不扩散、不转移与不发展的人体损伤性”辅助治疗。如果在“放、化疗”的治疗过程中,医生把握不住治疗的“度”,一般患者都将提前结束其“生存”时间。这就是目前癌症治疗中出现的“过度治疗”现象。根据罗京同志通过体检(每年体检)发现患了癌症的情况来看,应该不是所谓的“晚期”,所以,治疗过度可能性是否比较大呢?
发表于 2009-6-6 16: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央视众主持人挥泪别罗京 其家人过度伤心险些晕倒 http://www.ngzb.com.cn  2009年06月06日08时36分  南国早报网-南国早报    
  

央视主持人在罗京灵前悼念。
罗京早期工作照。

6月5日下午,设置在北京307医院内的罗京灵堂正式开放,各方人士赶来吊唁。朱军、撒贝宁、康辉、贺红梅、李修平、鞠萍、海霞、李瑞英等挥泪送别罗京。

家人过度伤心险些晕倒

当天早上7时多,见面礼新闻中心采编部主任许强得知罗京不幸去世的消息便赶到307医院,协助家属料理后事,组织灵堂布置。很多台里领导都来到307医院慰问家属、为罗京送行。中央电视台已决定授予罗京“中央电视台优秀播音员、播音主持艺术家”称号。据307医院医护人员透露,罗京早上去世时,其家人一直陪在身边,并因过度伤心,险些晕倒。罗京的孩子并没有在现场,罗京的父亲因情绪不稳定中午先行离开现场,罗京的母亲因身体状况并未出现在灵堂。

央视众主持人挥泪送别罗京

下午2时,灵堂正式开放,接受各方人士吊唁,罗京的妻子留着眼泪守候在灵堂内,现场工作人员换上印有CCTV标志的黑色T恤。追悼会现场开放媒体悼念10分钟,央视方面希望追悼会尊重家属意愿勿拍照摄像。朱军、撒贝宁、康辉、贺红梅、李修平、鞠萍、海霞、李瑞英等罗京生前同事陆续赶来送别。他们表情沉重,谢绝了媒体采访,直接进入灵堂,随后默默离开。灵堂内,朱军在罗京的遗像前默默送行,留下眼泪。贺红梅流着眼泪紧紧拥抱罗京的妻子,希望以此给予她安慰,平复悲痛的心情。下午4时左右,满布鲜花的灵车运送罗京遗体离开。

治丧委员会成立名单公布

中央电视台已成立罗京同志治丧委员会。主任是焦利台长。副主任是张长明、罗明副台长。成员包括中央电视台分党组成员等近30人。追悼会将于11日在八宝山举行,中央电视台办公室主任李欣雁表示追悼会具体细节还没有最终确定。治丧委员会发言人郎永淳称一切听从治丧委员会公布。(崔一佳)
发表于 2009-6-6 16: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onkey-EB 于 2009-6-6 16:07 编辑

朱军讲述罗京生前往事:我觉得真的挺为他骄傲的
http://www.ngzb.com.cn  2009年06月06日08时36分  南国早报网-南国早报  

朱军眼含热泪。

  6月5日,在解放军307医院,记者现场采访到罗京生前好友、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朱军。他告诉记者:“昨天下午,北京肿瘤医院的副院长才跟我说,乐观估计的话,他大概还有十天左右,真的没想到今天早晨就……”
  记者:朱老师您好,你是什么时候知道这个消息的?
  朱军:我应该是在第一时间吧,他早晨七点多钟,我就知道了。
  记者:当时你听了之后,是什么样的一个反应?
  朱军:其实早有思想准备,因为从他病了以后住院,他的医生,当时北京肿瘤医院的副院长朱军,跟我同名同姓,我们是非常好的朋友。他的病情任何一个转换,我都知道,所以心里有准备,但是没想到,说有准备,但也还真没想到,就这么快。
  记者:你们也是可能有很多年的交情了吧?如果说让你回忆一下的话,你觉得有没有哪些事情让你特别难忘,关于罗京老师的事情。
  朱军:他是这样的,我们每一次在一块儿的时候,说的最多的恐怕就是某一个人的业务成长,比如说播音语速快了,慢了,或者他会告诉我说,你们文艺节目的主持人,谁谁谁,那期节目我看了,看了之后,有几个字音不是很正,你回去给他说一声。说的更多的就是这个,很少说那种其他的乱七八糟的事。所以我觉得他给我的总体印象是一个特别愿意,或者说习惯站在一个公正的立场上去为别人着想的这么一个人,任何时候他都会想别人,他们的感受会怎么样,他看到以后,他会非常直截了当地告诉你。
  记者:罗京老师曾经直言不讳地指正过您吗?
  朱军:说过。因为我不是学播音出身的,所以很多时候有些比较生僻的字,其实不是像他们一样那么准确,当他看到以后,他就会告诉我,而且会打电话告诉我,昨天晚上你说错一个字,那个字的读音不是这样。
  记者:今天大家都很痛心,如果说让您给罗京老师说一句话的话,您会说哪句话?
  朱军:其实我挺为他骄傲的,我刚才还在说,我说真的为他骄傲,虽然只有四十多年,但他这四十多年,见证了共和国从弱到强,他一直站在第一排,站在应该说别人不可能站到的特殊位置,见证着,他用他的努力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并且这个榜样是永恒的。所以我觉得真的挺为他骄傲的。
发表于 2009-6-6 16: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吴小莉对罗京去世表遗憾 称罗是其认识内地的窗口 http://www.ngzb.com.cn  2009年06月06日08时36分  南国早报网-南国早报  


吴小莉

吴小莉在得知罗京病逝的噩耗后,感到意外,也表示遗憾与不幸。她说:“罗京老师是大家很熟悉的朋友,我们好像觉得他熟悉的脸孔会永远与我们对话。虽然我们去年就知道他身有重病,但一直以为他会在病愈后再回来,很遗憾,很不幸。”

虽然与罗京是同行,但吴小莉却没有和罗京交往过。因为经常到内地采访,她也会经常看新闻联播,所以对罗京很熟悉,她称罗京是自己认识内地的窗口。在过去的这几年中,陆续有从事媒体行业的朋友因为癌症的原因过世,吴小莉称“长期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是主要原因”,因此,他们同行之间会“互相勉励,希望大家能够保重身体”。(赵静)
发表于 2009-6-6 16: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音归来吧!
http://www.ngzb.com.cn  2009年06月06日08时36分  南国早报网-南国早报   张翼

  有人说你是国脸,其实你的脸庞只是那南国的细致,而你的嗓音,才更有北方南方共有的荡气回肠。你的声音里所有的,不正是我们这个苦难深重的民族里那堂堂正正,光明磊落桀倔不屈嫉恶如仇,你的嗓音就是希望,就是力量,就是傍晚七点的空谷趸音。

  新闻需要联播,而联播需要那走在大路上的音质音色音调。而你,就将那样如许五色的声音传入万户千家。洪水、地震、海啸、火山,自然的灾厄通过你平稳沉痛的转述传出,希望、梦想、激情、嘱托,通过你掷地有声的话语传达,农民的失意、工人的愤怒、老人的怨望、孩子的哭泣,通过你正气回响的口吻传递。

  岗位有时候是束缚,会让人失去与普通老百姓接近所应有的心态甚至目光,而你,则该唱时,就唱,《千里之外》、《南屏晚钟》、《月之故乡》、《中华民谣》、《神话》,流行于民间的、能让老百姓在郁郁而行的日子里感到些微的舒畅痛快的歌儿,你放声地投入地唱。因为你知道,自己是一个人民的尤其是穷苦人眼里的文艺服务员!

  播新闻,你播得有人气、有正气、有骨气、有生气!你用地道的家乡话寻找那人家四月天,未尝不是要给那山里的人们带去乡音乡情乡村四月草长莺飞的希望。你要面朝大海,你要倾听那星星变奏曲,你要述说你的梦,述说我们的梦。而这,是你的声音、你的形象、你的通过荧屏给我们老百姓,给我们无产者的心灵里最动人的激荡!

  也许你会有这样那样的遗憾。你的48个年头的生命回响,你在那一次次的万众瞩目中保持的清醒谦逊自觉和努力,你的声音所传达的生活的勇气斗争的信念还有那难以穷尽的无可限量的青春时光,都会是我们的财富,我们的无可比拟的无形财富。

  罗京,你在的时候,我们没有机会当面跟你说,现在,你去了,我们送你,并且想告诉你: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我们都觉得,你,你的声音,是新中国之音,你至少给我们造成了正义平等公正无私的代言者的印象,而这种印象,是超出于一般情感,或者私人亲人故人的小圈子之外的,这种印象将留居于有关人民、国家、生活、未来的一片热土之上。

  国音归来,归来,归来吧!
发表于 2009-6-6 16: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赵忠祥博文悼罗京
http://www.ngzb.com.cn  2009年06月06日08时36分  南国早报网-南国早报     

我曾与罗京在《新闻联播》共事,他进央视时才22岁,风华正茂业务功底极佳,口齿清爽声音极具穿透力,而且播音流畅。即使生稿也琅琅上口鲜有磕绊,是十分难求的播音人才。他为人低调,爱岗敬业,来台后进步更快。

我于1985年离开新闻岗位成为他的观众,虽同台却不在同一部门,但我一直为他的能力与努力深感钦佩。天有不测风云,他正值更有作为之时却英年早逝,这是很难弥补的遗憾,是一个重大损失。对于他的离去我很悲痛,并谨代表中国视协主持人专业委员会向罗京同志亲属表达我们全体同仁的诚挚慰问。罗京同志安息!

赵忠祥并谨代表视协主持人同仁鞠躬致哀!转自赵忠祥博客
 楼主| 发表于 2009-6-7 10:27:34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城千人冒雨吊唁 罗京生前治疗情况曝光(组图)
2009-06-07 07:30:00 来源: 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南京) 

核心提示:今年2月7日,罗京转入307医院,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在这里他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4个月。住院期间,罗京坚强面对病痛,在病中给医护人员写了四个字:“全力配合”。被医护人员称为最坚强的病人。


  2009年6月5日,著名《新闻联播》播音员罗京逝世,他的同事自发在他工作、战斗的地方,中央电视台二楼新闻中心楼道特别布置场地,悼念缅怀这位杰出播音员。中新社发初征摄

  6月5日14:30,因病逝世的央视著名主持人罗京灵堂布置完毕,接受社会吊唁。 中新社发 李学仕 摄

  扬子晚报6月7日报道 6月6日,北京阴雨绵绵。记者赶到了设在北京三○七医院的罗京灵堂,为他献上一朵洁白的菊花。尽管雨一直下,仍有数千群众带着菊花前来吊唁,全然不顾雨水的打湿。大家在罗京照片前鞠躬献花,默默致哀。出来时很多人都泪眼模糊,难掩悲伤。

  前来吊唁的人群中有央视主持人朱迅、紫凝等公众人物,更多的是从四面八方自发赶来的群众,他们当中有“听罗京播音25年”的老观众,有从上海坐了一夜火车赶来送别的粉丝,有听着罗京的声音长大的念中学的孩子、还有罗京生前的好友、传媒同行……

  主持人紫凝

  有他在,心里觉得踏实

  央视主持人朱迅、紫凝先后来到灵堂悼念。从灵堂出来,主持人紫凝接受了记者采访。在采访过程中她一度哽咽,她说:“从大学一毕业我到这个组实习,罗老师是一步步看着我从一个大学生成长为新闻播音员。罗老师行事低调,但他对组里每一个人的关怀和照顾是每一天都能体现出来的。我觉得有他在心里就觉得踏实。”

  紫凝说自从听说罗京生病以来她就一直希望奇迹能够发生,但是没想到他这么快就走了。她说:“其实我在想,他虽然走了,但是带给我们的那种坚定、乐观的精神会支撑我们整个播音组,我们会为了播音事业一直走下去。”

  在现场我们还看到了央视主持人朱迅着一袭黑衣独自前来吊唁。她神色悲伤,看上去比平时更显消瘦和憔悴。她默默拿起一枝洁白的菊花走进灵堂。在门口,不少媒体记者将她围住,请她说点什么,她轻轻摆了摆手,说了声“谢谢大家对罗京老师的关心”,就撑着雨伞静静离去。

  粉丝“菠萝”

  网上发起悼念活动

  在现场,我们还遇到了一位百度罗京贴吧的网友小袁。小袁说,他们这些喜欢罗京的粉丝自称为“菠萝”。5日早上听到消息后,小袁赶最后一班火车从上海赶来。“菠萝”们将参加6月11日在八宝山进行的追悼会。那些不能亲自前来北京的“菠萝”将会在近期整理制作对罗京的祝福和哀悼以及相关视频和画册,在网上发起对罗京的悼念活动。当被问到为什么喜欢罗京时,小袁说,除了喜欢罗老师的声音以外,还喜欢他的为人。他的稳重、朴实、进取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小袁说,现在很多名人英年早逝,大多是因为他们工作太累透支身体,她希望大家能够多珍惜健康,保重身体。

  七旬老人

  他们年轻有为应该活着

  一位满头白发的阿婆,致哀完后出来面对镜头老泪纵横,喃喃自语:“习惯了,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他播音了,没想到……”我们还采访到了一位七旬老人,她是《新闻联播》的忠实观众。她难过地说“舍不得离开他的声音。”老人的孩子也得了淋巴癌,和罗京在一个楼治疗。在罗京生病期间,她们一家人总是向护士打听罗京的情况,关心他好点没有。老人告诉我们,罗京在治病期间特别坚强,这种病很折磨人,会让病人感到异常痛苦,但罗京一直保持乐观,积极治疗,这对其他病人也是一种激励。最后老人红了双眼,说,我们老了,他们还年轻有为,应该叫他们活着……

  高海英 黄莹 高国全

  罗京生前治疗情况首次曝光

  病痛厉害,靠麻醉剂漱口吃药

  6月5日清晨,央视《新闻联播》主持人罗京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48岁。当晚,央视新闻频道《东方时空》播出纪念节目。主持人张泉灵带电视机前的观众一起参观了罗京曾经工作过的地方,解放军307医院的医护人员也首次曝光了入院就诊的情况,对罗京病情突然恶化惋惜不已,称赞他是好病人最坚强。

  椅子下词典被翻烂

  《新闻联播》演播室里,有一张黑皮椅就是罗京的座位。张泉灵拿着一本被翻烂了的词典,说:“罗京的业务能力在中央台是有口皆碑的,对他来说学习是终身的事情。他的座位底下,永远会摆着一本汉语词典,这是第5版,就是这一本,都被翻烂了。”

  罗老师工作了20多年的地方——播音组的办公室,非常小,40平米办公室要容纳30个播音员。为了节省地方和方便大家业务交流,即便是播音主持界的大腕也没有办公桌,罗京也不例外。罗京生病以来,他的私人物品谁都没有动过,因为他总是说,养一养,就回来工作。

  病中靠麻醉药漱口吃药

  今年2月7日,罗京转入307医院,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在这里他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4个月。解放军307医院移植科主任陈虎惋惜地说:“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以后,他的肿瘤达到了完全缓解,而且开始也给了我们希望,可是只持续了3个月就复发了,非常可惜。复发了以后,肿瘤进展的速度也是很快,最终还是因为肿瘤去世。”

  住院期间,罗京坚强面对病痛,在病中给医护人员写了四个字:“全力配合”。被医护人员称为最坚强的病人。主治医生透露罗京当时口腔溃疡都比别人重,吃饭喝水说话都一直疼得很厉害。307医院移植科护士邢桂芝还清晰地记得罗京强忍疼痛坚持服药的情景:“喝一口水,疼的表情都是把眉毛纠结在一起,我们就给他配了麻药,漱完口之后再吃药、吃饭。每顿药他都没有落下,其他的病人都没办法这样坚持。”新文

  罗京同行感慨:

  切忌积劳成疾

  这两日几乎所有在京的央视名嘴都前往医院悼念罗京,大家在为罗京英年早逝扼腕叹息的同时,感慨电视人工作压力太大,“罗京的病,很大程度上是多年积劳成疾!”

  《东方时空》制片人包军昊说:“罗京早逝从另一方面证明了电视行业的压力太大了,我们生活没规律,对健康很有损害。”李瑞英说:“罗京主持《新闻联播》25年来,每次有急活和重活总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工作岗位。比如1997年2月邓小平逝世,整整两天两夜,他一直在工作着。”吴小莉也感慨:“在过去的这几年中,陆续有从事媒体行业的朋友因为癌症的原因过世,长期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是主要原因,同行之间经常会互相勉励,希望大家能够保重身体。”柯立

专题:国脸罗京的央视岁月
发表于 2009-6-7 10: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ha--2 于 2009-6-7 10:41 编辑

主治医生陈虎:罗京最后一个生日 不忍面对他的目光
CCTV.com  2009年06月05日 23:41    来源:cctv.com  

专题:悼念罗京央视网消息(记者 赵瑞娟 赵中平 北京报道):


    罗京主治医生陈虎接受央视网记者采访
    陈主任:实际上从他复发以后,每次我们面对他这个目光,我都很难受,因为我们专业人员都知道,像这种情况做完“异体移植”复发以后,再要有这种生存的机会就很难了,所以说他可能心里也有这种预感,也明白,检查了一次,复发了一次,完了以后,我感觉他就是想问我,可是又不敢问,我呢又不想告诉他。直到20多天以后,5月20几号,他才实在忍不住问我,那天检查的结果。

    我们很难对他说实话,就是他那么强的求生欲望,我们要去告诉他复发了,我们说实话是很难,我不知道你能不能体会这种心情,所以我们后来就是尽量的用一些其他办法,看能不能缓解他的肿瘤的进展。我们唯一赶到安慰的是,在这段时间里面,让他回了几次家,跟家里孩子一起团聚了几次。然后他生日那天,我们医院,还有他们台领导都过来,为他过了一个生日。他在过生日的时候,说了很大的一段话,很多当时在场的他们的领导,还有他们的同事电视台的都哭了,包括我们医生护士,他是一个很难说出这种激动的话的人。可是那天他说的特别的动情。

    记者:他大致说了什么?

    陈主任:我记不清楚。

    记者:大概的意思呢?

    陈主任:首先他感谢这些领导同事,还有医院,这些医护人员。然后他自己,我觉得他应该说他知道他病情有反复,所以说就说我的病还需要治疗,就不像以前说,我回去要上班了。

    记者:他那个时候其实已经知道自己的病情了?

    陈主任:那我们不清楚,我觉得他是知道的,但是他没有直接说,因为我们谁都不想。

    记者:告诉他?

    陈主任:谁都不想把这个正面的告诉他,都想看能不能再有机会让他治愈

    记者:罗京老师生日那天的时候,肯定有不少人给他说生日祝福,您说的什么还记得吗?

    陈主任:我说的最简单,他还说我呢,你怎么就说这么两句啊。

    记者:您说的是什么?

    陈主任:他非要让我说,他想听我说,可是我又说不出那么多来,我就说希望他早日康复,重返工作岗位,就是一个,这是我最想表达的。确实我们真是想,可是他就嫌我说的太少了,他说你怎么就说这么两句,我能说什么,因为我都没告诉他他复发了,他的病情那么快速的进展,他心里清楚。

    记者:他希望您说这个病很快就能好了?

    陈主任:他是,因为我以前说过,在他还没有复发的时候,我说就快出院了,就快好了,就快回家了,再坚持几天。

    记者:但是生日的时候,他还非常希望能够听到类似的话。

    陈主任:没有说。

    记者:他可能也是从你说的话里面去猜测?

    陈主任:对,他那么聪明的人,所以他那个时候他就不说去上班了,说我可能还需要在医院住院,还需要再治疗一段时间。

    记者:即使他知道,他也愿意听您说?

    陈主任:对,所以说我们都不愿意告诉他,我跟你讲,我都不愿意看他,就查出来复发那一次,我一看他眼睛就盯着我,我心里就是难过啊,你知道吗,就是那种,希望我来说,可是我又……我怎么说呢?
  
    陈主任:我又不能去骗他,说你完全好了,你这个没事。只能绕着弯的说,你还需要治疗。


相关报道:

李梓萌:罗京老师是我人生成长榜样
马斌:一杯清酒送师长 云巅之上闻天籁
杨柳哭送罗京:难忘师兄音容笑貌
白燕升:罗京,一个塑造了行业标准的同行
罗京主治医生陈虎细述:罗京最后的日子
2月,全身淋巴肿瘤曾完全消失
3月:罗京曾预期回台里上班
6月:送走罗京
主治医生陈虎:罗京最后一个生日 不忍面对他的目光
坚强罗京,坚持化疗九个疗程
主治医生陈虎:罗京总替别人着想
发表于 2009-6-7 10:4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ha--2 于 2009-6-7 10:58 编辑

罗京主治医生陈虎细述:罗京最后的日子
CCTV.com  2009年06月06日 01:35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记者 赵瑞娟 赵中平 北京报道):

   
2009年2月7号,身患“淋巴癌”的罗京转到了解放军307医院治疗,作为他的主治医生,307医院移植科主任、全军骨髓移植中心主任陈虎陪伴罗京度过了人生最后的日子……


2月,全身淋巴肿瘤曾完全消失 >>>>>点击观看视频<<<<<
3月:罗京曾预期回台里上班 >>>>>点击观看视频<<<<<
6月:送走罗京 >>>>>点击观看视频<<<<<

2月,全身淋巴肿瘤曾完全消失

    记者:陈主任您好,请您介绍一下罗京老师在您这儿治疗的情况好吗?

    陈主任:在去年的8月份,我给他做的“骨穿”。实际上当时我就劝他治疗,但是他因为奥运会要主持,要火炬传递,所以他就说等到奥运结束以后再(做),所以就一直等着,等到奥运会以后才到肿瘤医院接受化疗。前两个疗程比较有效,到了后面就没效了,而且出现耐药,肿瘤迅速的扩散,就是病情进展的很厉害。然后经过我们有关专家的讨论研究决定给他做“异体移植”,才有可能有希望来治愈他。那么春节以后,他 2月7号就住了院,然后紧接着给他做了一个异体的移植,供者是他哥哥,跟他完全配型配上了,那么做完移植也很顺利,做完移植以后,肿瘤就全部消退了。

    记者:2月份的时候完全没有肿瘤了?

    陈主任:2月份做完移植以后,我们去检查时就完全没有肿瘤了。

    记者:症状消失了已经?

    陈主任:当时我们都很高兴,他自己也很高兴,但没想到的那么快就复发,不到三个月就复发了,而且用了很多办法,也没有能阻止它扩散。

    记者:你刚才提到说是他的哥哥给他提供的造血干细胞进行的异体移植,当时还挺顺利的吧?

    陈主任:应该说还是顺利的。中间有一些并发症,肿瘤消退以后,实际上还有一些并发症,像他的口腔溃疡还没有完全好,那么在治疗这些并发症的过程中5月份复发了。

                           3月:罗京曾预期回台里上班

        陈主任:最开始我们治疗的意见,他都知道。后来做完移植以后,肿瘤消失,我们也能感觉到他内心的那种高兴,他那个时候打电话,给他们台里人说要回去上班。

    记者:就是3月份的时候,是吗?

    陈主任:对,我们以前治好过很多类似的病。所以说我们没想到他会复发,也是科学技术现在的限制。

    记者:引起他复发的原因是什么?

    陈主任:可能主要还是跟他自己疾病的那种类型,癌细胞有关系。
   
    陈主任:如果说移植成功,他不复发,他就跟我们正常人一样,他也是这么希望的,所以他自己本身也很坚强,也是一直想要回去上班,重返工作岗位。

    记者:一个心愿。

    陈主任:对。

                                         6月:送走罗京

   记者:是您送他走的吗?

    陈主任:抢救的时候一直在。   

    陈主任:四号的下午,针对罗京的病情,我们组织了一个全国专家的讨论。

    陈主任:在讨论过程中他就发生心衰,我们两点钟开始讨论,四点钟就心衰,然后经过抢救过来了,然后晚上都还挺平稳,到了凌晨6点20左右,心率开始下降。最后经过抢救到7点05分时就……

    我们那么希望他好的,我很早的时候,好多次因为这种病人,看着没有挽救过来,都有过想放弃当医生的这种念头,放弃做这个职业了,觉得太残忍了。

    但是呢想到还有那么多人,经过我们的手救过来了,所以有时候又觉得还不能放弃,还要继续做下去,做的更好。

    记者:陈主任,您做这工作有多少年了?

    陈主任:我从85年开始做这个移植,到现在25年了。

    记者:应该说是见过很多很多的病人,治过很多人,但是也可能也送走了一些人。

    陈主任:对。

    记者:但是在您送过的这些人当中,您对罗京有怎样的一种感情?

    陈主任:他真的是,一个很坚强的一个男人。   

    记者:坚强这两个字我觉得大家说出来也容易,写出来也容易,但一个人要真正做到不容易。

    陈主任:对对对,他是特别有涵养,又坚强的这种人。
  
    陈主任:看着他,我都哭了好几次,真的。就觉得那么一个好人,那么一个拥有那么强的专业能力,你说如果能够在我们手上把他救活了,能够继续从事这个他热爱的事业,那是多好的事情。昨天晚上,医院很多人都自动的去(看他),也不上班,全部守着那里。

    记者:有多少人。

    陈主任:昨天晚上不上班的人起码有七、八个人在那里。不该上班的。

    记者:总共有多少人在抢救的?

    陈主任:抢救的人总共有十来个。

    记者:抢救了多长时间?

    陈主任:抢救了40分钟吧,因为也觉得再抢救,也没有太大意义,对他身体可能更难受,我们也不忍心,因为本身他是疾病的这种晚期。


主治医生陈虎:罗京总替别人着想

    记者:从2月份到现在,近100天的时间了,您跟他相处的这些日子里面,您觉得罗京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一个人呢?

    陈主任:他让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怎么讲呢,很多的时间是在考虑别人,就是说都是在为别人考虑。

    记者:替别人着想的比较多一些?对身边的医生、护士?

    陈主任:对对对,也替医生,护士着想,别人给他的任何帮助,他都心存感激。

    记者:很感恩。

    陈主任:对,这么一个人,而且自己也特别坚强,因为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他的口腔溃疡应该说是比较重,但是一般的病人这个时候就放弃吃饭,完全靠静脉来营养,那么他呢仍然坚持吃饭,就是毅力很强。

    记者:您刚才讲到说罗京老师特别替别人着想,包括跟护士跟医生什么的,能跟我们举个例子吗,什么事情让您会有这样的一个印象呢?

    陈主任:这个从他平时说话,平时对医护人员的态度啊,这些都能感觉到。就是他最难受的时候,我们已经觉得就是,因为移植是一个比较重的一个损伤,那个时候很难受的时候,可以说是最难受的时候,比如说去看他,或者护士给他做一些操作,他都要说谢谢。

    记者:还是非常的有涵养?

    陈主任:对对,那不是一般的,所以说我们很多医生、护士都特别的尊敬他。说实话,就是很多医生、护士,比如说昨天抢救,很多医生护士也不值班,没有安排他们来,都全部在这里,完全是出于那种内心的那种。

    记者:那种尊敬?

    陈主任:对对对,想帮他。


坚强罗京,坚持化疗九个疗程

记者:淋巴癌患者,他最大的痛苦是什么?  

    陈主任:他要想治愈,必须接受化疗,如果化疗无效,要接受移植,这些对身体都是很严重的打击。他接受化疗,就是呕吐、掉头发等等这些,很多人就因为这个就坚持不下去了。

    记者:坚持不下去怎么办呢?

    陈主任:就放弃治疗,很多人。

    陈主任:而罗京坚持了九个疗程。

    记者:九个疗程?

    陈主任:对,那么后来又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实际上要接受更大剂量的一个化疗。

    陈主任:他那个时候白细胞降到零。意味着身体无免疫功能了,完全要靠他哥哥的造血干细胞在里面重新长起来以后,才会有免疫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10 19:38 , Processed in 0.06653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