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65|回复: 2

我国甲骨文书法水平亟待提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9 11: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贾宇 赵秋丽    来源:光明日报   2009-08-19  

 “目前全国的甲骨文书法存在严重缺陷,写错别字的现象屡屡发生,其水平亟待提升”。北京辅仁大学校友会甲骨文书法研究室主任贾书晟近日在“王懿荣发现甲骨文110周年纪念大会暨甲骨文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作出以上表示。

  上世纪80年代,甲骨学家陈炜湛曾指出当时书法界在古文字书写中存在的三大错误倾向:不循规矩,以意为之;沿袭误说,以讹传讹;滥用通假,杜撰字形。贾书晟说,20多年过去了,这三大弊端不仅没有克服,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翻开当今市面上很多甲骨文书法作品集,错误俯拾皆是。

  贾书晟向记者介绍了目前甲骨文书写中常见的错误:有些书法家忽视对甲骨文字构形原理的学习和研究,仅仅模仿别人所写字形,如“兄”、“见”、“望”等字都是由“人”(或立或跪)和口、目(或平或竖)、耳等器官所组成,这些器官与人是一个整体,写这些“独体象形字”时,决不可将器官与人相分离,而有些人则随意加以分离;有些人片面地理解甲骨文偏旁部件位置往往不定,随心所欲地任意改造甲骨文字形,如“好”字,从“女”、从“子”会意,“子”和“女”孰左孰右无别,但“女”部必须面向“子”,如反其道而行则误;再有就是工具书本身存在欠缺,造成以讹传讹。

  贾书晟认为,中国书法是文字内容与书写技巧高度统一的艺术,只有首先把字写对,才能谈得上艺术的升华。因此,甲骨文书法水平严重不足的局面必须引起人们高度重视并尽力加以改善。
发表于 2009-8-21 10: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维熙谈简化汉字:恢复使用甲骨文如何
中国网 china.com.cn  2009-08-10   

恢复使用甲骨文如何
          ----从维熙

  今年春日,在全国政协会上,一位政协委员提出了一个文字改革提案。在简体汉字用了几十年之后,这位委员竟然提出逐渐恢复繁体字的使用,让简体字退出文化舞台。其理由是:繁体汉字中深藏着中国古老的文化底蕴,而简化了汉字之后,这部分文化精髓便遗失了。

  不知国人如何评断这个提案,反正我读了这则新闻之后,最初被吓了一跳:我的天哪!都到了什么时代了,还有政协委员提出这样的议案,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冷静下来仔细想想,似又找到了此类提案出笼的依据:几年前,浙江横店不是提出在该地再造一个圆明园吗?其理由也是重现中华文化之精髓,不惜动用财力物力大兴土木,直到近日才被国家一纸停建的通告,彻底“吹灯拔蜡”。与此相映成趣的,也是以弘扬中华文化底蕴为题的动议:去年全国人代会期间,山东一位人大代表面向全国媒体,抛出一个在山东某城筹建“中华文明城”的新闻,声言在该城要再现浓缩了的中华重点历史文明景观,并说此举已然获得一些科学院院士的有力支撑,并举出科学院院士的名字,现在只待国家批复云云……嗣后,《南方周末》派记者去科学院进行了采访,那些用来当作建筑“中华文明城”“地基”的一个个院士,不是声言“子虚乌有”,便是声言自己受到了戏弄。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那位政协委员回归繁体汉字的动议,与上述两件不得不偃旗息鼓的事件,其精神十分近似,都声言为了弘扬(包括消失了的)中华文明,真可谓是异曲同工。笔者是过来人,亲历了文字改革的年代:新中国成立之后不久,国家曾组织了一个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动了一些文字专家,先讨论繁改简的利弊并权衡其得失,随后步入简化繁体汉字的繁琐过程。当时,虽然有一些老者,提出类似于今天这位政协委员的意见,但人单势孤寡不敌众。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此举利国利民,是一个推动文化发展、与世界文化逐步接轨之举。我之所以对此举记忆清晰如初,因为我当时已经在稿纸上开始涂鸦文字,那些繁体变简体的文字,每天在我头脑里“过筛”多次,以免文稿邮到刊物和报纸,给文字编辑增加劳动负担。

  站在今天的历史高度,回首文字简化之举,不妨视此为中国文化改革先声。说得通俗一些,虽然长袍马褂内含祖宗文化,但在今天眼花缭乱的世界竞争之中,我们不能总穿着长袍马褂上班;难以割舍的“辫子情结”,不仅不能为中国的腾飞助燃,反而会让历史倒退。我觉得这位政协委员,在提出简体字回归繁体字时,至少忘记了两点:一,中国今天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大发展,而文字改革的繁改简,也符合科学发展的原理,此为其一。其二,我们不能忘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经济要发展,文字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也不能鼾声如雷地老躺在古老的土炕上。今天的世界,已然进入电子时代,一按键盘上的鼠标,整个世界都呈现在电脑屏幕上了,我们不能舍弃康庄大道和时代立体交叉桥的快捷,而重走那弯弯绕的历史古道——那儿是演绎历史剧的剧组的去处,是工作之余旅游者休闲的去处。而我们前进的路标,是“嫦娥”奔月和“神七”飞天。

  挺有意思的是,在近日的报刊和电视传媒上,看到台湾的马英九先生力挺繁体汉字简体化的报导。我想只要是积极进取的中国人,不分地域、民族以及志趣、信仰,都会对汉字简化举双手赞成。我在访问美国、法国和澳大利亚期间,曾接触过一些汉学家和华语教授,虽然简化了的汉字,给他们的工作一度带来困难,但当他们适应了之后,都认为汉字简化方便了世界对中国的认知。记得,墨尔本汉语教授张再贤先生(他是从台湾大学去澳洲的)前两年飞回北京探亲,我们见面时,他说了一句深深触动我的话:“文化人中的低能弱智,常以弘扬老祖宗的文化为名,而不思进取;只有(他是从台湾大学去澳洲的)前两年飞回北京探亲,我们见面时,他说了一句深深触动我的话:“文化人中的低能弱智,常以弘扬老祖宗的文化为名,而不思进取;只有真正的文化精英,才具有才能和智商,在中华的文化积淀中汲取营养,用于开拓中国的未来。”我也向他说了我的内心感悟:“国粹疯狂日,历史倒退时。”

  更具有幽默色彩的是,在笔者即将写完这篇文章时,正好有两位青年作家光临寒舍。他们问我在写什么,我把文章内容说给两位青年人听,他俩笑了好一阵子,吐出这样几句黑色幽默:“都说我们这一代人中有‘啃老族’,这是我们的耻辱;但是国人中的‘啃老老族’,还在前人的辫子上打秋千,是不是另一种耻辱呢!年轻人‘啃老’应当批评;那些‘啃老老族’两只脚可是原地踏步。更有甚者是向后走的——那叫复古!”

  我的心被年轻人点燃了,便以幽默回答幽默:“人家说简体字回归繁体,是找回失落的中华文明。按照这个逻辑推理,何不恢复甲骨文的使用,岂不更有中华文化底蕴?甲骨文字,由一个个龟形和弓形的笔画组成,内藏阴阳八卦和中国风水,实在美不胜收呢!”

  两位青年作家哈哈大笑:“那么一来,中国人要沿着时间隧道倒退,有的怕要成为电子时代返古的木乃伊了……”

  笔者对辛勤的考古工作者,对真正传承中华文明的文化人,内心充满了敬意。但是目前有一种以传承中华文明为由,实则背离了科学发展的人,笔者不能视而不见,故写此一纸短文。期待读者评说。

  2009年7月于书斋

文章来源: 文汇报
发表于 2009-8-21 10: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末甲骨文大师们的命运
中国网 china.com.cn 2009-08-06  

或许仅仅是巧合。

在发现甲骨文半年后,王懿荣在“庚子国难”奋勇御敌,后从容就死,以身殉国。据记载,他的自戕过程极其惨烈,先是吞金,未死;又服毒,仍未死;在受尽极端痛苦后,他挣扎着来到院中灰褐色的井边,投水而死。

再说晚清四大谴责小说《老残游记》的作者江苏人刘鹗,其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从小得名师传授学业。他学识博杂,精于考古,并在算学、医道、治河等方面均有出类拔萃的成就。在购得王懿荣的甲骨后,刘鹗又搜集了几千片,于1903年出版了《铁云藏龟》一书(和《老残游记》同年出版),首次把甲骨上的卜辞公布于众。然而,命运还是和他开了个大玩笑。此前,在1900年庚子国难中,为了赈济饥民,他曾向联军以低价购得太仓(京师官方谷仓)粟,“全活甚众”,按说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不料,1908年,他却忽被以“擅散太仓粟”等罪名流放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住在一座寺庙的戏台底下,靠为人治病度日,于1909年8月凄凉去世。

此后是罗振玉,同样是江苏人,还是刘鹗的儿女亲家。一个偶然的机会,罗振玉发现了刘鹗家中的甲骨文拓本,并意识到价值非凡。1908年,一位常卖甲骨商人酒后失言,罗振玉获悉,甲骨多见于河南安阳城西北一个叫小屯的村庄,这与《史记·龟策列传》等记载的“闻古五帝三王发动举事,必先决于蓍龟”和关于“殷墟”等的记载,以及刘鹗的论断甲骨文是“殷人刀笔文字”相合。此后,罗振玉收购了大量甲骨片,并实地到甲骨发掘现场查看。作为“甲骨四堂”(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晚号观堂,董作宾,字彦堂,郭沫若,号鼎堂)之一,他率先正确地判定了甲骨刻辞的性质及出土处之地、考释出大量的单字,并首创了对卜辞进行分类研究的方法等。然而,其渊博学识并没有帮助他与时俱进,满清国破后,他投身日本傀儡溥仪“ 主政”的满洲国,担任伪监察院长及满日文化协会会长等职,于1940年5月14日卒于辽宁旅顺,可谓晚节不保,令人叹惋。

最后说《人间词话》作者王国维。1917年,王国维根据他对甲骨文的研究发表了《殷人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并根据甲骨文研究写出了《殷周制度论》,从而轰动了学术界。但令人至今颇感疑惑的是,1927年6月2 日,王国维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终年50岁。 □武宗义 娄和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10-11 17:13 , Processed in 0.10713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