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013|回复: 3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漢語專題(1)》教學反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13 17: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徐 慧 来源:《中文》(台湾)二00九夏 第7卷 第2期 总第25期 第79-83页

摘要】《漢語專題(1)》是為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學員開設的一門必修基礎課,但是根據全國電大有關數據統計,它卻是本專業歷屆學生考試及格率最低的,只有20%左右。為什麼呢?本文從教學實際出發,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了反思:一、關於教材、學生、教師的思考;二、教學中尋找突破點,挖掘創新點的探索研究;三、關於《漢語專題(1)》更換教材的建議。

關鍵詞】漢語專題(1)教學反思電視大學

      電大與普通高校比較,其中有一個特點就是充分“觸電(觸網)”。如何有效利用現代化網絡設備,採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拓寬學生眼界,提高教學質量,塑造和體現“電大生”特別是電大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在社會公眾中的“群體形象”以及競爭能力,打造電大文科品牌,這是我們一直在不斷實踐和思索的。下面,以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漢語專題(1)》為例,談談我們的做法和想法。

一、關於教材、學生、教師的思考

     1.1教材內容深,理論性強,教、學都無可操作性。

   《漢語專題(1)》是一門具有研究性質的理論課程,以北京大學中文系現代漢語教研室編寫的《現代漢語專題教程》為主教材。各章分別由北京大學著名學者王理嘉、符淮青、馬真、李小凡先生編寫,可以說每個章節都凝聚著專家們對所寫專題的個人終身學術研究成果,有些內容是各高校基礎課中都沒有觸及到的,有一定難度。這正如李小凡先生在前言中所說的:“《現代漢語》教材一般很少涉及漢語方言,本教材則將方言問題單設一個專題來介紹,以使學生對現代漢語有一個全方位的認識。作為專題課,本教材適當反映了相關專題的新近研究成果,並介紹了某些有爭議的學術問題上存在的不同觀點,具有一定的前沿性。”

     本課程的理論性、前沿性以及其深度和廣度有別於一般高校漢語言專業本科所開設的現代漢語課程,它是專題課,而且還不是單一方向的研究型專題課,而且是一門綜合性知識型專題課。本課程涉及到的內容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不刻意追求整體以及每一個專題內部的系統性和完整性;二是理論性專題研究性很強,雖然與“現代漢語”密切相關,密不可分,但“現代漢語”的知識在這里基本上成為背景知識,不再展開介紹。比如詞類的劃分,沒有系統介紹詞類系統(各類實詞、虛詞);再如句子分析,沒有介紹詞組(短語)的類別,如果對詞組的分類(結構類和功能類)不熟悉,分析句子就會感到困難。這就要求學生具有紮實的現代漢語、語言學概論的基礎知識,否則學習這門課程難度較大。

      作為教材,無論是哪個層次,從教師還是從學生的角度都必須具有可操作性,嚴格地說,這本教材作為現代漢語碩士研究生的參考書也許更加合適。

      1.2電大學生基礎差,大專階段非漢語言專業學生居多。

      對專科階段是學漢語言專業且基礎比較好的電大學生來說本課程也會有一定的難度,而對於專科階段不是學漢語言專業,從來沒接觸過現代漢語這門課程的學員來說其難度就更大。所以這一部分學員必須認真補修有關基礎課程,否則跟進課程是十分艱難的艱難的,考試,哪怕是開卷考試也很難順利通過。

     1.3授課教師必須是長期從事現代漢語教學,且有一定理論修養的才能勝任或者說比較好地完成此課程的教學。

     就《現代漢語專題教程》的深度、難度、廣度來說,如果教師只是學中文專業的而非長期講授現代漢語專業課程的教師,估計備課都有比較大的難度。因此,這本教材對授課教師無疑也是個很大的挑戰。

二、教學中尋找突破點,挖掘創新點的探索研究

     在長期教學實踐中,我們進行了有效的探討。具體做法是:

     2.1教學的多向性功能、內容的多鏈接功能,資料的多儲存功能,應用的多樣化功能,創設了良好的網絡交流互動環境。(突破點)

     2.1.1中央電大直屬部本科《漢語專題(1)》全國直播課是由本人承擔的,我們採用遠程互動教學軟件ActiveClass進行教學。視頻、音頻、PPT課件、短信息多效果互動,使南海、太原、(北京)南北兩地學習中心的學生能在同一個時空、同一個教學平台上充分享受到了現代化遠程教學的優越性。

    2.1.2積極參與中央電大定期組織的網絡教學探討會議及網絡教學實踐活動,直接與中央電大此門課程的主講教師胡吉成教授溝通交流,形成了一個上下和諧統一的教學氛圍(見中央電大《漢語專題(1)》相關網絡教學文本記錄)。

    2.1.3課程網絡資源建設更新快,創建了豐富的網絡學習資源庫。及時下載並充分利用中央電大此門課程的全部資源,又補充了具有特色的資源,如“學術講座”、“網上補修”,這樣既能使專科階段學中文專業的學生“吃得飽” ,又能使非中文專業的學生“吃得好”。

      2.1.4充分發揮課程討論bbs的作用:

     (1)實時答疑: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與小組討論,充分調動了學生上網學習的積極性。

     (2)非實時答疑:有問必答,每帖必回。無論是南海電大校本部脫產班還是業餘班學生都能積極利用網絡進行自主學習和討論交流,搜索和整理分析網絡學習資源的能力普遍有提高。

      2.2以科研促教學,開闢實驗基地,建立了“ActiveClass +課程討論區+湘裡妹子學術論壇----多媒體延伸式遠程教學模式”(創新點)

      2.2.1以科研項目帶教學,深化課程改革的含金量。為了積極參與中電大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的研究,本人申請了佛山市教育科學“十五”規劃的立項課題《遠程開放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體係與教學內容改革的研究與實踐》。在沒有一分錢科研經費資助的情況下,自費研究,歷經四年半的時間,終於有了結果。可以說,“ActiveClass +課程討論區+湘裡妹子學術論壇----多媒體延伸式遠程教學模式”的創立就是這項科研項目的成果之一。

      2.2.2以試驗基地拓寬師生學術視野,促進了教學資源和學術資源的共享和優化整合。

      此課題結合網絡遠程教學的特點,積極探討漢語言文學專業網絡論壇的教學模式,作為此課題研究的試驗基地,2003年9月本人自費籌建了個人學術網站----湘裡妹子學術論壇(
www.xlmz.net ),目前已成為網絡學術界名列前茅,擁有豐富學術資源、超大網絡流量訪問量的學術論壇之一。各版版主多由國內外博導、博士、碩士、教授擔當。中央電大胡吉成教授、《中文》編輯部GBK總編,江蘇技術師範學院教授馮壽忠先生是本論壇的核心版主之一。中央電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第四期哲社版(總第135)第104頁做了專門介紹和推薦。

    (1)湘裡妹子學術論壇是一個以現代漢語和漢語方言為主的教學及學術交流平台,匯集了海內外大量學術資源。欄目設置除了現代漢語和漢語方言研究之外,還包括社會語言學、應用語言學、對外漢語、計算機語言學、演講學、辯論學;古漢語、古音韻、中國古代史研究。同時還設有文藝評論、佛道禪學、哲學、影視、中外藝術史等特色欄目。特別是根據開放教育電大學生特點,還專門設有VIP區“【網上課堂】畢業論文專題講座”“【直播課堂】漢語言專業教與學”等欄目。這裡是遠程開放教育“在線交互式教學模式的進一步延伸”,它不僅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學習交流服務,為教師提供了學術成果發布的更廣闊的平台,而且大大拓寬了師生的學術視野,促進了教學資源和學術資源的共享和優化整合,提高網絡教育的整體質量和師生的科研水平。在這裡,電大學生不僅能夠與中央電大的主講教師直接交流,而且還能與海內外學者共同討論交流,真正體現了遠程共享的優越性。它是電視大學遠程教學模式中一個新的有價值的探索性研究課題。

    (2)學術資源豐富,信息量大,功能齊全,優化了網絡環境下交流和互動的質量。教學效果顯著。以講授《漢語專題(1)》第一章語音專題第三節普通話的語音系統中關於聲母、韻母的發音原理為例:廣東是“方言重災區”,粵語區的學生zh-zj三組聲母發音嚴重不分,且尖音嚴重;ln鼻音邊音混淆等等。如何正音並引發學生學習興趣?在論壇工具欄使用搜索,打關鍵詞“聲母/韻母”,相關信息的帖子就會集中顯示,不但有理論講授,還有flash視聽;在“鸚鵡學舌”“方普對對碰”欄目也為外來廣東打工的電大學生快速學習廣東話了解熟悉其他方言,更好地學習普通話提供了許多視聽資源。此外,論壇還可以進行在線人數等各種數據統計及在線自測討論,有利於實現協作學習和自主學習。

    (3)論壇還可以直接貼圖帖表,上傳附件及音像視聽資料。彌補了校園網課程論壇中的不足。圖文並茂,既能增強直觀教學效果,又可活躍網絡教學指數。例如《語言學概論》中的國際音標的發音及與普通話的對比注音是學生的痛中之痛,在“敝帚自珍”欄目論壇不僅給學生提供了“國際音標發音器官圖”“國際音標總表” ;本論壇獨家奉獻的《三種記音符號對照表》《現代漢語七大方言語音特點表》《漢語方言聲調對照表》,還提供了關於國際音標輸入法的討論。

    (4)能有效解決教材中的難點。由李小凡先生編寫的“第四章方言專題”正如他自己所說的因為“吸收了相關專題的新近研究成果,並介紹了某些有爭議的學術問題上存在的不同觀點,具有一定的前沿性。“這一章的主要內容是“介紹方言的基本概念;方言差異的形成;漢語方言的類別及其特點;方言與地域文化;漢語方言與民族共同語的關係,以及我國以推廣普通話為核心的基本語文政策的必要性和科學性。”這對一般本科高校學生來說也只能作為選修課或學術講座開設,對業餘學習的電大學生來說難度可想而知。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湘裡妹子學術論壇專門開設了“漢語方言區”,學生根據教材內容,能夠在這個版塊的各欄目找到豐富的視聽學習資源,包括各地方言發音視屏、Flash等等。教師教學也很方便,在使用ActiveClass遠程互動教學軟件的同時可以調出湘裡妹子學術論壇的網絡資源進行講解,既形象直觀,又生動活潑,特別是方言對比發音,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參看本人《漢語專題(1)》直播課相關視屏)。

     由於《漢語專題(1)》教材內容太深,雖為開卷考試,但此門課程全國各所電大統計的的及格率只有20%左右(此信息由胡吉成教授提供)。從03春開始,我們南海學習中心學生此門課程考試及格率卻達到了95% 。其教學探討的成效是非常顯著的。

三、關於《漢語專題(1)》更換教材的建議

      3.1 《漢語專題(1)》教材更換很有必要。

      3.1.1如果說當時之所以選用《現代漢語專題教程》為主教材是因為本科漢語言專業與北京大學合作,學生需要北京大學授予學士學位,那麼,如今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漢語言專業已經更換了合作高校,還有沒有必要還繼續使用這套教材?(包括北大為電大編寫的其他課程教材同樣存在這個問題)。

      3.1.2我認為即使北大自己的本科學生使用這本教材學習起來也是很費勁的,一定是當時4位教授“高估”了電大生的基礎和水平了。

      3.2. 選用什麼教材?

      3.2.1.自力更生。電大教師資源遍及全國,教學科研能力強,長期戰斗在教學一線,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現代漢語教師不少,完全有能力組織編寫一本適合電大生成人學習特點的《現代漢語》本科教材。

       3.2.2.“拿來主義”。目前,在高校流傳廣泛,影響深遠胡裕樹主編的《現代漢語(重訂本)》(以下簡稱胡本)和黃伯榮、廖序東主編的《現代漢語(增訂三版)》(以下簡稱黃廖本)這兩套現代漢語教材。

     (1)胡裕樹主編的《現代漢語(重訂本)》。本書第一版最早成書於1962年,由教育部組織北京師範大學、南京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師範大學、上海教育學院和復旦大學六所院校協作編寫。 1978年修改再版,增加安徽大學為協作單位。
《現代漢語(重訂本)》吸收了語言學界一些新的科研成果,並根據使用單位和讀者的意見,對原書做了必要的增刪和改動。

      (2)黃伯榮、廖序東主編的《現代漢語(增訂三版)》本書是編者原“蘭州本”《現代漢語》的增訂三版。 1991年出版的增訂版對原來的蘭州版做了大幅調整,增補瞭如句群、語體風格等大量內容。 1997年的增訂二版,有吸收新的科研成果,在語法章增加了語義、語用和變換分析等內容。而增訂三版在增訂二版的基礎上調整了部分章節,使教材編排顯得更加合理科學。

     這兩本教材,胡本編寫的特點是簡賅扼要,通俗易懂,突出重點,方便初學者了解現代漢語這門課程概況。本書出版早,流傳廣泛,影響深遠,是學習入門的好教材。而黃廖本是目前發行量最大的一種教材,影響也較為廣泛。本書與胡本比較,可以看出其編寫詳細,幾乎囊括所有現代漢語研究的內容,而且構建的現代漢語系統也很嚴密,能夠更好地為讀者提供幫助。而且本書的修訂一直不斷,作者能夠適當地吸收新的研究成果,對書中的內容做出刪改,特別是在句法分析上,基本能夠為句子分析提供合理的解釋,跟上時代發展的潮流。用於高校教學,無論是從教還是學的角度看這兩本教材都是具有規範性和可操作性的。

參考文獻

(1)北京大學中文系現代漢語教研室:《現代漢語專題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2)胡裕樹:《現代漢語(重訂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3)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增訂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徐曉琳:《四本高校現代漢語教材語法部分之比較》[J].東南傳播,2007,(10).

(5)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增訂三版)教學說明與自考參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葉蜚聲、徐通鏘:《語言學綱要》.[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7)胡吉成:《漢語專題(1)綜合學習指導》[ K],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8)湘裡妹子學術論壇:
www.xlmz.net

(9)電大在線:http://www.openedu.com.cn

(10)南海廣播電視的法學網站:www.ounh.org
发表于 2009-9-14 21:4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黃伯榮,廖序東主编的《現代漢語》(增訂三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编排合理,体例上看具有操作性,便于教和学。
发表于 2011-9-3 02: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戚桐欣资料  

来源:2011-08-07 12:42:27







       戚桐欣,民國24年3月11日生。原籍山東省威海衛市,設籍臺灣省基隆市,寄籍南沙群島。曾任船舶報務員、甲種船長、臺灣省水產試驗所海洋漁業系股長。現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水產資訊系副研究員、南沙地區國民自治會議主席、中易系統工作室暨中易系統教室的主持人。

       民國46年設計漁業通訊術語盤,解決了中文通訊一字一密,一密到底的需求。民國53年試驗北歐型漁網成功,使拖網漁船的漁獲量增加了百分之四十,因而挽救了當時的漁業危機,中國水產協會、臺灣省漁會等單位曾經褒獎。民國59年8月18日率先在中央日報撰文,舉證釣魚臺群島為我國的領土,海內外立即響應,並且發展成國際間的重大事件。民國60年開發澳洲漁場成功,民國66─68年提出開發南極漁場的計畫,親自率領海功試驗船往南極洋執行,回航時從南非帶回一枚飛彈實體,交付中山科學院模擬研究,這一項工作對於安定當時的軍心、民心影嚮深遠。民國69─77年提出開發南沙漁場計畫,親自率領海富試驗船往中國南海執行,同時,在南沙群島設立水產試驗工作站,召開「中華民國南沙地區國民自治會議」,向聯合國註冊,並培植民間力量,發展南沙文化,與軍方共同捍衛南疆。

       戚氏在南極受永晝與永夜現象的震撼,對於「易」發生了強烈的興趣,又在南沙孤島聽濤、慎思,澈悟易象、易數、易理,把「古易」三爻八卦、六爻六十四卦 推演為「中易」16爻 65536卦,發展成《中易系統 Chinese Binary System》,把中文推演到全新的境界──數碼化、卦爻化、虛擬化,又完成相關的文件和軟件,讓古今中外各體中文 (臺灣的標準字體、大陸的簡化漢字、日本的當用漢字) 可以對應、整合,更提供了能兼顧傳統與未來的中文教學方法,讓中文可以經由資訊系統而超越英文,讓中文可以發展成資訊時代最理想的語文,相關檔案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網站暨中易系統全球服務網站 www.cbs.com.tw,任何人都可以下載、試用。
发表于 2011-9-3 03: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文季刊   
   
一、為中文走出國門邁向世界,為推動「書同文──形、音、義、卦、爻、序」,為「文房四寶」能延伸到「中文電腦」,為大陸語文學者專家因應WTO「識識產權」的新局,為服務兩岸語文界學者專家,加強兩岸學術交流,「中易系統工作室」特別申請ISSN國際刊號,在臺灣出版本刊,面向全世界發行。

二、本刊爲專業性學術期刊,專門發表屬於「語言、文字、文學、文化」範疇的有創見、髙水準的學術性作品,不採收超越學術範疇的文章。提倡相互尊重,反對學派攻訐;提倡創新研究,反對抄襲侵權;提倡言論自由,反對學閥學霸;信守有刊無類,但須文責自負。

三、來稿請用GBK(繁體)或Big5錄入的Word電子文檔,通過E-mail(電子郵件)投稿至本刊編輯部。本刊以發表短篇作品(三千字左右)為主。長篇稿件以不超過五千字為宜(篇幅更長的作品建議印為專書,印行辦法請參照「中易系統工作室出版合約」)。審稿時間約六個月,一經錄用,當卽通知,不負責退稿。作者應保證投給本刊的稿件未曾在他處發表,投稿本刊六個月內請勿另投他處。來稿請務必嚴格認真核對「引弜」原文。含有罕用字、自造字或國際音標等特殊符號的,請務必另寄書面文檔。若非特別聲明,編者有權對來稿作必要修改、刪削以及附仰按語等。

四、來稿頇仲括中、英文「標題、署名(含個人簡介)、內容提要(或摘要)、關鍵詞」和「正文、註釋、參考文獻」等項。「註釋」列引文出處(包括頁碼)等註解、說明性文字,須採用每頁重新編號(用①②③……)的頁下腳註方式編排。「參考文獻」列引文的「作者、文章名[J]、刊物名、年份、期數」或「作者、著作名[M]、出版社、年份」等項,須採用每篇統一編號(用[1][2][3]……)的尾註方式編排。例如:[1]無名氏:《論傳統漢字與簡體漢字》[J],《天下》,2000年,第1期。[2]梅膺祚:《字彙》[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1版。來稿中的數字宜用漢字表示的,請使用漢字。

五、本刊分別以網絡版和書面版兩種形式發表。網絡版:文稿隨到、隨審、隨發表,不定期;書面版:以季刊形式,每年分四期印行,每期約一一○面(A4)。

六、作品一經發表,出版人卽向作者致贈當期本刊二冊。版權卽歸出版人所有,著作權仍為作者所有。如果需要,作者可自行增印、複製,或讓他處轉載,但須與出版人洽約。

七、本刊為非營利刊物,作者、編者、出版者均爲義務性勞動,沒有稿酬和薪金。出版費用係由編者、作者以及社會各界友好人士捐款解決。

八、聯繫方式: 投稿人可按下列聯繫方式或通過本刊編委推薦投稿,髙校碩士生、博士生可通過導師推薦投稿,並在發表時註明「某某導師推薦」。


臺灣稿件暨捐款請寄:20201臺灣省基隆市中正路760巷47號 戚桐欣先生
電郵: Chinese.cbs@msa.hinet.net這個 E-mail 地址已經被防止灌水惡意程式保護,您需要啟用 Java Script 才能觀看 電話:02-24621573 886-2-24621573

大陸稿件暨捐款請寄:213001江蘇省常州市江蘇技術師範學院人文學院 馮壽忠先生
電郵: nqwy1234@sohu.com這個 E-mail 地址已經被防止灌水惡意程式保護,您需要啟用 Java Script 才能觀看 ; nqwy1234@msn.com這個 E-mail 地址已經被防止灌水惡意程式保護,您需要啟用 Java Script 才能觀看 電話:86-519-6961926

《中文》編輯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3-29 03:50 , Processed in 0.06314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