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66|回复: 5

《光明日报》推出2012年光明书榜年度图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3 11: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光明日报 2012-12-31   

      编者按:一本好书,就好像一个宝瓶,蕴藏着作者思想中最智慧的精华。而阅读的美妙就在于,我们可以经此扩大眼界,开启思路,从而更深刻地感知这个纷繁复杂的广阔世界。


正因如此,《光明书榜》自开创之始,就怀抱着这样的初衷,致力于发现我们所关注的好书,并把它们推荐给广大读者。


2012年即将过去,在这一年里,秉承一贯坚持的“强调主流价值和影响力”的选书理念,《光明书榜》一共推荐了各类图书120种。其中,“主流价值”体现中国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真理情结,关注时代,关注人的命运,包括思想文化价值、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光明书榜》年度图书的评选,就是在《光明书榜》月度好书基础上的再次遴选;此外,为了更好地体现一年来国内出版的风貌,此次评选,还放宽视野,参考了本报《书评》版一年来的精品好书推荐,最终选出《光明书榜》2012年年度图书10种,并在此作一呈现。

《中华史纲》:30万字中的中华五千年


蔡美彪著 社科文献出版社20124月版


凝练,是一种境界,尤其在资讯爆炸的当下。著名历史学家蔡美彪先生集一生学术研究之精粹,由博返约、厚积薄发,呈现给人们的《中华史纲》,以凝练体现着学者深厚的人文关怀。先生在其不足200字的前言中说到:“编写的宗旨,是提供给工作忙碌的同志们朋友们用不多的时间浏览一下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概状。叙事酌取要旨,文字务求简约,以省篇幅。”这美意,因珍稀更加令人感动。


清代史学理论家章学诚说,成一家之言者,“必有详人之所略,异人之所同,重人之所轻,而忽人之所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张海鹏认为,蔡美彪的《中华史纲》就具有这种特点。“在30万字的篇幅内,把中华五千年历史都写进去,不是对中国历史有全面、宏观掌握的大手笔,难以成其功。” 他认为,全书提纲挈领,要言不烦,大事不漏,小事不拘,文笔简约,文字隽永,叙事为主,评论寓于叙事之中。“详人之所略,重人之所轻,把史上各个民族国家的形成,民族的冲突和融合,交代得一清二楚”,“异人之所同,忽人之所谨,尤其关注历代治乱兴衰,关注历代施政措施,注意结合历史背景总结历史经验”。详与略、重与轻、异与同、忽与谨之间,学术大家处理中国历史的高明之处跃然纸上。

《中国天机》:纵论六十余年文化异动


王蒙著 安徽文艺出版社20126月版


从熟读苏联文学、初识共产主义的少年,到看惯世事沧桑、会在网上订餐的老人,王蒙一辈子与政治难分难解。78岁的王蒙,被打成过“右派”,下放过边疆,做过文化部部长,身为著名作家,身份在官员、作家、百姓之间数度变换。在摆脱开各种职务、头衔的羁绊之后,王蒙回归“干干脆脆的自己”,在书中把自己为人、为官、为学、为文的经验、见闻与见解熔于一炉,以主人翁的责任感与理解、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灵动与清醒,记载进退沉浮、风云变幻,纵论60余年来的政治事件、文化异动。时而谈笑风生,时而严肃正经,充盈着智慧,却也不乏担当。不管是毛主席语录、样板戏,还是时下流行的电视节目、网络段子,王蒙都能信手拈来,运用自如。


此书立意可谓宏大,难得的是从一些身边事、寻常事说起;书中所承载的历史不可谓长,却难得有如此超脱的视角。王蒙说:“有些事,要说也要做;有些事,先做着看看,不必急着说;还有些事,要大讲特讲,但讲讲,别忘记,也就行了。这就叫心照不宣,这就叫天机不可泄露。”

《中国触动》:构建中国话语的成功尝试


张维为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6月版


中国的发展令世界瞩目。哈佛大学教授尼尔·弗格森所说的,“我们正处在人类历史上一个最激动人心的变革时代,而中国是这场历史变革的中心”,就代表了一大批海外学者看世界和看中国的观点。


外界的这类评论固然令人鼓舞,然而,对我们自身而言,伴随着国力的增强,逐步建立自信的心态去观察世界和审视自己,则显得尤为重要。张维为的著作一经推出就得到各界的强烈关注,其首要价值也许正在于此。


“中国崛起一定要有自己话语的崛起,用中国人自己的眼光和视野来论述和评判中国与世界。”正因为有着这样的自觉和自信,以及30年访问106个国家和地区的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使得张维为站在比多数人更高更宽的平台上进行写作,其成果也就更具说服力。


“一个只会使用别人话语的民族在世界上是没有分量的”。张维为的写作,体现了他构建中国话语的一种尝试。从出版的效果来看,他的努力无疑是成功的。

《正义的理念》:把目光投向更现实的正义


[印度]阿马蒂亚·森著 王磊、李航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6月版


是否存在理想中的公正理论?在很多人把关注停留在寻找一种理想的社会制度的时候,阿玛蒂亚·森把目光投向更现实的问题:如何减少不公正。他用三个孩子和一支长笛的故事告诉人们,在一些人看来显而易见的正义,在另一些人看来,很可能是不可理喻。与其寻求绝对的公正或完美的正义,不如在各种相对的正义与非正义当中进行比较。在阿玛蒂亚·森看来,这才是最为迫切的问题。从理论上的探究中抽身,进入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从基于单个主权国家的社会契约实验,迈向探讨“全球性正义”的可能性,使得全球变暖、全球经济危机等问题可以实现跨境讨论。


从现实切入,通过多种观点和不同视角的引入,对正义问题进行理智、客观的审思,进而寻求各群体间的尊重与包容,阿玛蒂亚·森强调这种基于现实的公共理性和反思,而非一成不变的“公理”。当我们从公共理性这一更为广阔的视角看待正义时,更加开放、更加平和的对话成为可能,人类对和平、正义的美好追求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江城》;从一个小城里看中国速变


[美]彼得·海斯勒著,李雪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5月版


19968月底,一个温热而清朗的夜晚,我从重庆出发,乘慢船,顺江而下来到涪陵。涪陵没有铁路,历来是四川省的贫困地区,公路非常糟糕……在随后的两年,这座城市就是我的家。”


成长于美国密苏里州哥伦比亚市的作者彼得·海斯勒,一位27岁的牛津大学英语文学硕士,在两年的时间里,时而旁观,时而置身其中,通过亲疏结合的旁观,绘制了一幅90年代中期中国西南小城的社会景象,折射出小人物在“文革”、改革开放、计划生育、国有企业改革、三峡大坝建设等不同历史时期各种社会大事件中的命运沉浮。


在《江城》中,涪陵正在飞速发展着,作者认为在过去的20年里其呈现出“接二连三、冷酷无情、势不可挡”的特征,这些正是中国的本质特征,也让人很难相信,中国曾经是19世纪西方人眼中“永远停滞的民族”。“充满着坦率、热情、洞察力和亲历接触,《江城》雄辩地展示了鲜为人知的当代中国。”美籍华裔作家,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哈金这样评价,“如果你只读一本关于中国的书,那就是这本了。”《江城》在美国畅销超过十年,是美国人了解中国的首选图书,也是《寻路中国》姐妹篇、纪实中国三部曲的序曲。

《论中国》:中美关系  最重要的一部著作


[美]亨利·基辛格著 胡利平等译 中信出版社201210月版


有这样一部论述中国的书今年在国内外受到格外瞩目,其材料之新,引述之深,讨论问题之重大,超越了国际上一般讲述中国故事的图书,成为一时的舆论中心。这部书就是亨利·基辛格著的《论中国》,被认为是中美关系最重要的一部著作。


《论中国》作者以历史亲历者角度,详细地描述了中国几代领导人身上体现出的民族抗争品格,进而追述了中国历史上的强盛和沦为半殖民地后所受的屈辱,表达了对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理解。书中还探讨了儒家、孙子兵法和中国围棋中表现出的中国思维方式,这些显示了作者对中国的探讨之深,为我们了解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提供了宝贵资料。


这部书不是单纯写历史,而是站在时代制高点上,提出了今后中美关系和世界和平的重大问题。一些评论家以一战前德英两国对抗的史例,认为这是21世纪美中关系的预兆。针对于此,作者提出了中美“共同进化”,走向太平洋共同体的设想。这种见解超出一般史学家、政论家的论述。书中涉及问题关乎两国人民和全球的福祉,值得人们思考。

《第三次工业革命》:迎接“后碳”时代来临


[美]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 孙体伟、孙豫宁译 中信出版社20125月版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19世纪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为20世纪的人们开创了新世界;第三次工业革命来临时,将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在这本书中,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宏伟的蓝图:数亿计的人们将在自己家里、办公室里、工厂里生产出自己的绿色能源,并在“能源互联网”上与大家分享,这就好像现在我们在网上发布、分享消息一样。能源民主化将从根本上重塑人际关系,它将影响我们如何做生意,如何管理社会,如何教育子女和如何生活。


作者敏锐地发现,历史上数次重大的经济革命都是在新的通讯技术和新的能源系统结合之际发生的。现在这种结合将再次出现——互联网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将结合起来,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创造强大的新基础设施。作者试图告诉人们,当下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石油世纪的最后阶段。这是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严峻现实,因为这一现实将迫使人类迅速过渡到一个全新的能源体制和工业模式。否则,人类文明就有消失的危险。我们即将步入一个“后碳”时代,人类能否可持续发展,能否避免灾难性的气候变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将是未来的希望。

《主流》:谁将赢得全球文化战争胜利


[法]弗雷德里克·马特尔著 刘成富等译 商务印书馆20124月版


美国电影如何在好莱坞、华尔街、美国国会和中情局的共同作用下成为世界主流文化?日本如何通过漫画、流行音乐等实现其“重返亚洲”的战略?文化之争是意识形态之争还是经济模式的优胜劣汰?它将怎样重塑新的地缘政治格局?谁又将赢得全球文化战争的胜利?《主流》以严谨详实的调查和报道,回答了上述一系列疑问。


毋庸置疑,文化战争既是思想文化的战争,也是产业经济的战争,表现为各国通过一切传媒手段谋取信息的控制权。而无关乎艺术的“主流”文化产品,正是一种创意和传播的战略手段,是一个国家增强“软实力”的必然选择。这部著述,虽然涉及的都是休闲娱乐,例如五大洲的电影、音乐、电视、娱乐、媒体等多个领域,以及出版、商业戏剧、游乐园等行业,但却旨在从更高层次上深入地分析与讲述“主流”文化的创造是经过设计的标准化的“商业文化”,并进一步反映了全球范围内文化、媒体领域的地缘政治格局。

《生命册》:纠结在农村和城市之间


李佩甫著 作家出版社20123月版


在这部长篇小说中,“我”就如一粒从农村移栽进城市的种子,背负着土地,在城市行走,在感受生活带来的重重冲击之下,一点点感悟人生。


作品以“我”为中心,塑造了生动丰富的人物群像,细致地展现出近三十年以来社会在经历转型之时多重层面的生活状态。身处其中的人们,面临种种选择时或迷茫或坚定,或放弃或坚守。他们的经历虽然不同,然而其中反映的人性特点以及折射出的哲理和反思意味,会让走近这部作品的人感到似曾相识。


评论界近年为一大批豫籍作家冠之以“中原作家群”的美誉,《生命册》的作者李佩甫身为河南作家协会主席,即是其领军人物之一。因此,这部作品中多处都体现出作者深受中原文化影响的痕迹。


小说色调看似略显灰暗,就像作者在书中借人物之口所说的那样,“在时代与土地的变迁中,似乎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自己的反面”。然而,主人公“我”在不同的生活境遇下对自我的不断反思和发问,体现了这个时代一大群人的执著和坚持,这正是推动社会不断向前的正能量。

《碑》:表达一种郑重的纪念


黄国荣著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121月版


《碑》是一部以战俘为表现对象的军事题材长篇小说。作品以摩步团一连连长邱梦山的战斗经历和情感经历为主要线索,侧重描写了邱梦山在战前的英雄气概和战后的苦难经历与心灵、生存的挣扎。作品所详细描述的多次战斗的惨烈过程,有一种把读者带进现场的再现能力和叙述力量,具有震撼人心的文学感染力。特别是对主人公邱梦山的性格与命运的深度刻画,感人至深。他在战场上一腔热血,率领敢死队夺回无名高地的英雄气概;他在逆境中的绝不妥协与放弃;他深藏在内心的对于妻儿、父母和战友的爱。小说对其战前状态的刻画,昏迷被俘之后的心理历程的揭示,在战俘身份下所进行的坚韧不拔的痛苦挣扎,虽然身处困境,却始终保持正义之心和英雄品格,都体现了我国军人的特质和性格。


同时,小说通过邱梦山等人物的命运,对中华民族的某些陈旧观念和心理现实进行了深刻地解剖与反思,批判了现实中的人们只看重他的战俘身份,而无视他作为一个战士曾经在卫国战场上奋勇杀敌表现的冷漠和偏见。是的,英雄应该被人崇拜,但对战俘却不要歧视。因为英雄原本也是普通的人,战俘也曾和英雄一样为国征战流血。作者以“碑”为书名,寓意深刻,表达了为英雄正名的立场,这是一种郑重的纪念。

 楼主| 发表于 2013-1-3 11:4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重主流价值和影响力 “光明书榜”2011十大年度图书揭晓
作者:吴娜 来源:光明日报  2011-12-27

     本报“光明书榜”2011年度图书(10部)日前揭晓,分别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中共党史出版社)、《朱镕基讲话实录》(人民出版社)、《中国震撼》(上海人民出版社)、《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新星出版社)、《2030中国:迈向共同富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古炉》(人民文学出版社)、《寻路中国》(上海译文出版社)、《史蒂夫·乔布斯传》(中信出版社)和《冷浪漫》(中国书店)。《1911》等年度图书入围书目(20部)同时揭晓。

     中共党史出版社社长汪晓军、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潘凯雄、人民出版社副社长李春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贺耀敏、中国书店出版社副社长岂航等上榜图书的出版社代表以及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二研究部主任张化、清华大学青年学者魏星、科学松鼠会小庄等作者代表齐聚一堂,介绍了相关图书的创作和出版情况,同时就如何促进精品图书出版与传播,与本报副总编辑何东平等座谈。

    “光明书榜”创办于2008年,每月推荐10本新书,每年评选10部年度图书,今年是第三次推出年度图书。“光明书榜”评选年度图书秉承的一贯理念是:强调主流价值和影响力。图书的价值包括思想文化价值、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强调主流,则是指体现中国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真理情结,关注时代,关注人的命运。
 楼主| 发表于 2013-1-3 11:4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onkey-EB 于 2013-1-3 11:46 编辑

年度好书评选纷纷放榜:2011哪些书让人念念不忘
作者:阮大山 来源:大河网   2012-01-12    

年度好书,谁说了算?也许,作为信誉、专业和集体认同的结果,各大媒体评选的各类年度图书排行榜可以作为一项参考,但阅读更多时候是一种个人行为。一本众口称赞的书,你只翻了十几页就扔到一旁,而一本默默无闻的小册子,却可能被你视若珍宝,反复品读——想必这是很多人都曾有过的经历。本版提供几个影响比较大的榜单,只希望能给读者提供一个参考而已。

  媒体榜单

 ●《新京报》年度好书:年度图书(总榜)是《资中筠自选集》,年度文学图书是格非的《春尽江南》,年度商业图书是《史蒂夫·乔布斯传》,年度社科图书是《批评官员的尺度》,年度历史传记图书是杨天石《帝制的终结》,特别致敬《朱镕基讲话实录》。

  ●《光明日报》“光明书榜”:《中国共产党党史》(第二卷)、《朱镕基讲话实录》、《中国震撼》、《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2030中国》、《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古炉》、《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史蒂夫·乔布斯传》、《冷浪漫》。   

  ●凤凰网好书榜:《百年孤独》、《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批评官员的尺度》、《资中筠自选集》、《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理想藏书》、《辛亥革命实绩史料汇编》、《史蒂夫·乔布斯传》、《寡人》。   

  ●台湾《中国时报》“2011开卷好书奖”:王安忆的《天香》、韩少功的《鞋癖》、林俊颖的《我不可告人的乡愁》,纪蔚然的《私家侦探》、吴明益的《复眼人》、黎紫书的《告别的年代》、赵刚的《求索:陈映真的文学之路》、陈晓蕾的《剩食》以及下山操子撰写的《流转家族》。

  ●美国《时代》周刊年度好书:非小说类:《1493》(查尔斯·C·曼)、《史蒂夫·乔布斯传》(沃尔特·艾萨克森)、《地狱》(马克思·黑斯廷斯)、《人人都爱我们的城市》(马克·亚姆)、《信息》(詹姆斯·格莱克);小说类:《与龙共舞》(乔治·R·R·马丁)、《苍白国王》(戴维·福斯特·华莱士)、《奇迹国度》(安·帕切特)、《开放之城》(泰茹·科莱)、《早早出发,带着小狗》(凯特·阿特金森)。天天

  失败之书  

    “失败之书”的列举和批评,并不表示那些书一无是处,但考虑到那些书影响较大,更容易对读者产生误导,批评意在向读者提供一个提醒。

  ●《货币战争3》、《货币战争4》、《货币战争(升级版)》:宋鸿兵的系列著作几乎受到专业人士的一致批评,但畅销依旧,说到底,是因为他的阴谋论的思路,本来就符合人类的某种心理。他的书提供了一个大的背景和脉络,一般人看看也未必有害,只要在见解上保持警惕即可。

  ●《于丹趣品人生》:于丹这次不光是讲孔子、庄子,而是通过讲古代名人、文人的生活故事,继续灌输她的“心灵鸡汤”。但要看“心灵鸡汤”,倒不如直接看《读者》好了。

  ●《南渡北归》:文字表达不佳,但从普及角度看,提供了一个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集体历史的文本,对于一般人来说,材料扎实,恐怕是最大的优点。但实际上作者的材料和见解多是转引别人的著作,作者其实只是剪刀加糨糊而已。

  ●《城邦暴力团》:号称“金庸之后最伟大的武侠小说”,根本名不副实。作者在历史方面知识很多,旧体诗词方面也有基础,但运用到小说中却很拙劣。开头的阵势拉得无比巨大,但后面却上气不接下气,在故事上根本是虎头蛇尾之作。

  ●《刘心武续红楼梦》:作者从自己的思路研究《红楼梦》,尽管属于“索隐派”的性质,但作为一家之言,也未尝不可。但按照自己“索隐”出来的结果写成小说,妄想将自己的思路“经典化”,就未免多此一举,也是徒劳之举了。

  ●《立宪时刻:论〈清帝逊位诏书〉》:重新解读,或说是正面解读《清帝逊位诏书》的宪政意义,对一个仪式意义为主的“文件”进行较真的阐释,可以说表现出一个宪法学者的一偏之见;不过,它可以启发我们对立宪问题和中国立宪史的重视,也有学术价值。

  ●《我想重新解释历史:吴思访谈录》:吴思提出“潜规则”和“血酬定律”,为观察历史提供了一种“民间”的视角,容易引人入胜;但从专业角度,毕竟只是野狐禅,凭此就想“重新解释历史”,是不可能的任务。此书是他访谈的结集,无非是他的历史观的稀释。
 楼主| 发表于 2013-1-3 11:4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最讨厌于丹,满嘴假大空,虚伪透顶的坏女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1-3 11:4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onkey-EB 于 2013-1-3 11:50 编辑

新浪中国好书榜2011年度十大好书揭晓:《寻路中国》领跑榜单
来源:新浪读书  2012-01-09     


2011年度新浪中国好书榜年榜颁奖典礼 嘉宾合影

       新浪文化读书讯  2012年1月7日,新浪中国好书榜2011年度“十大好书”颁奖典礼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探讨中国经济及个人对变革应对的《寻路中国》领跑榜单,其他好书分别是《百年孤独》、《资中筠自选集》、《史蒂夫·乔布斯传》、《批评官员的尺度》、《从"东欧"到"新欧洲"》、《春尽江南》、《自由在高处》、《朱镕基讲话实录》、《甘南纪事》。

  依榜单来看,今年入选的图书除《史蒂夫·乔布斯传》、《百年孤独》外,多以民生的角度切入,或正面或侧面的观察整个人类社会的各种问题,用文学的眼光,以更务实的态度看待文学的真正价值,“民生”已然成为榜单的年度关键词。值得一提的是,熊培云继2010年《重新发现社会》后,再次以《自由在高处》入选本年度的年度榜。

  新浪执行副总裁、总编辑陈彤表示,新浪网自2009年7月推出新浪中国好书榜以来,得到了文化界广泛的关注与支持。已连续发布三年的好书榜坚持朴素的选书原则和专业的选书眼光相结合,引导主流阅读,强调民意阅读,坚持为广大网友遴选品质图书。此外,本届榜单的入选图书借助微博已经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广泛认可,截至目前,十本入选图书的微博搜索量接近70万条,好书的微传播已初具成效。

网友期待与专家遴选重合度高

  新浪中国好书榜2011年度“十大好书”网络票选活动于11月全面启动,经新浪文化读书频道编辑部和媒体图书编辑及评委联合推荐,初选30本在新浪网进行公示,经过网友一个多月的甄选,网友心目中的2011年度“十大好书”为(依投票数排列):《这些人,那些事》、《百年孤独》、《朱镕基讲话实录》、《史蒂夫·乔布斯传》、《甘南纪事》、《寻路中国》、《自由在高处》、《批评官员的尺度》、《资中筠自选集》、《古炉》。这些图书和最终的榜单重合度达到了80%,由此可见,网友的阅读品质维持了较高的水准。

  值得注意的是,本届入榜图书外国图书几乎占了“半壁江山”,图书多以社科为主,美国人彼得·海斯勒所著的《寻路中国》最终脱颖而出,成为“十大好书”榜的领跑者。本书自2011年1月出版以来,接连入选新浪中国好书榜的3月榜、半年榜、11月榜,最终折桂新浪中国好书榜2011年度“十大好书”。《寻路中国》的脱颖而出主要是缘于作者彼得·海斯勒以中国道路为切入点,实际观察了道路设计、交通等和民众生活的细节关系,凭借对切身体会丝丝入扣的细致描述,表现出了对民生关注的强大力量。

关注发展、更务实地“向下看”

  记者观察到,十本入选图书中,关注民生发展的图书强势入选。《寻路中国》、《批评官员的尺度》等图书均从外国人的角度来观察发展、关注呐喊,这给中国读者的阅读指引了新的方向,而《资中筠自选集》、《自由在高处》、《朱镕基讲话实录》则从国人的视角出发,在行云流水的叙述中阐述国家发展中,表达人在社会的发展中应该处如何冷静地思考、总结。

  评委绿茶表示,入选图书要置入大的历史背景条件下方能体现其价值,而综合各方的意见后,评委对于这些图书的入选都表示赞同,毕竟社会在行进中,无论参照系是什么,不能一味地关心速度,民生问题也应成为重点关注的事实之一。

  记者也观察到,榜单中纯小说类图书《百年孤独》、《春尽江南》入围,小说依旧不如社科类图书表现抢眼。和去年好书榜比较而言,名校教授辉煌不在,仅南开大学副教授熊培云和清华大学教授格非两人入选,而在新浪中国好书榜2011年度“十大好书”中,北京大学出版社独占两席,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等传统文学大社的图书缺席。

  附:新浪中国好书榜2011年度“十大好书”

  1、寻路中国  [美]海斯勒  上海译文出版社

  2、百年孤独  [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南海出版公司

  3、资中筠自选集  资中筠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史蒂夫·乔布斯传  [美]沃尔特·艾萨克森  中信出版社

  5、批评官员的尺度  [美]安东尼·刘易斯  北京大学出版社

  6、从"东欧"到"新欧洲"  金雁  北京大学出版社

  7、春尽江南  格非  上海文艺出版社

  8、自由在高处  熊培云  新星出版社

  9、朱镕基讲话实录  朱镕基  人民出版社

  10、甘南纪事  杨显惠  花城出版社
 楼主| 发表于 2013-1-3 11:54:27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中华读书报年度图书之10佳

本帖最后由 monkey-EB 于 2013-1-3 11:56 编辑

来源中华读书报 2011-12-31         

2011中华读书报年度图书之10佳(按书名音序排列)

这里是由本报编辑部评选的年度十佳图书。选书的范围:201012月至201111月,在内地首次公开出版发行的图书。评选标准一如往年,着重考量如下因素:人文性,思想性,独创性,品质,趣味。学界和读者口碑亦曾参考。点评文字除有署名者外,均由本报编辑部撰写。

1. 1911年中国大革命》

马勇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5月第一版,39.00

在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引发的出版热潮中,马勇先生此书是受到较多关注的一本。该书对传统的辛亥历史叙事颇多突破,为我们重读这段革命往事打开了若干扇新的窗户。作者并没有沿袭民国肇建以后国民党一方建构起来的革命史观,极力拔高革命者的形象,并丑诋清廷和袁世凯,而是带着温情与敬意,对辛亥革命参与各方都给予了尽量公允的评价。对于清廷启动宪政改革,作者并不视为一种欺骗手段,而是“乐观其成”;对于清廷推出皇族内阁和铁路建设的国进民退政策,作者深表惋惜;对于革命者舍生忘死、百折不挠地为建立一个民主共和国而奋斗,推动了全民族的觉醒,作者给予了热情的赞扬;对于清廷最后关头没有执意诉诸武力,而是和平隐退,让亿万国民避免了战火的蹂躏,作者给予了高度评价;即使是对袁世凯,作者也没有出于后见之明,把脏水一股脑泼给他,而是肯定其“重然诺,守信誉”的一面,对其接管最高权力的合法性也表示了一定的承认……这些观点,都是很有新意和启发性的。当然,“同情”的态度并不等于和稀泥,也不是要消解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事实上,倘若不站在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高度上去看待这场革命,今天对它的纪念和研究也就没有必要如此隆重——而是说,我们不能以决定论的思维去看待历史,历史的复杂性必须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体认,只有这样,历史的真实才能更好地显现。

2. 《春尽江南》

格非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8月第一版,35.00

作为继《人面桃花》、《山河入梦》后格非写作的长篇小说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春尽江南》较两部前作的变化显而易见,更快的叙事节奏,更容易进入的小说语言,更贴近现实社会的故事背景,等等,不变的是对人物命运在清高与世俗、蒙昧和醒悟之间纠结、挣扎的叹惋。小说通过对主人公诗人谭端午与律师庞家玉这对夫妇从二十年前初相识到后来相恋、结婚再到产生感情危机的过程,旁逸斜出地描摹出一幅人物丰富、场景写实的现世中国社会画卷,其中对诸如知识分子精神缺失、婚外情、强拆、地产欺诈乃至网恋等现实话题均有涉猎,几乎是格非从事写作以来人物阶层最为多元的作品。当然,要赋予这些三教九流人物以与他们身份相称的言谈举止、行事哲学并不容易,于是这部作品中又表现出以往格非作品少见的市井气与幽默感,有些特定场景的刻画令人难忘。作品的好读不意味着作者对小说技巧的淡化,比如某个重要情节,书中会以错综方式经由不同人物视角、不同侧面的回忆如电影重放般数次交待,藉此强调。不管整部作品的人物命运、故事发展如何悲喜交集、起承转合,作者暗含在作品中的那份情调还是相当无奈与伤感,这种对现实的复杂滋味若隐若现地贯穿始终。

3. 《龙骨山:冰河时代的直立人传奇》

[]诺埃尔·T·博阿兹、拉塞尔·L·乔昆著,陈淳等译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8月第一版,33.00

本书讲述的是“北京人”的故事,结合了普及性和学术性,读来引人入胜。我们知道,北京人头盖骨的发现是由裴文中、贾兰坡等中国人完成的,但是,当时他们都不处于决策和领导层,对周口店发掘活动缺乏全面了解,所以后来有关的记述并不完整。本书两位作者则全面探访了全球范围内的相关史料,发掘出了许多中国人根本不知道的情况,包括各种人际的纷争,读来引人入胜。以往的教科书为我们描绘了一副四五十万年前远古人类的生活场景:白天,男人外出狩猎,妇女则在住地周边采集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太阳西下,男人肩挑背扛着猎物回家,妇女已点燃营火,准备烧烤食物……这幅图景充满了田园牧歌的色彩,但在本书作者看来,那并不真实。最新的研究表明,北京人并没有使用火塘,用火可能只是作为生态武器,是为了吓跑其他食肉类动物。北京人的工具并不足以猎杀大型动物,他们可能是在食肉动物杀死猎物之后,从中分得一杯羹。北京人头骨上发现了石器切割的痕迹,表明北京人曾从死去的同伴身上割肉,因而,龙骨山极有可能存在食人之风。这些讲述,相信会让大多数中国读者大吃一惊的。深入才能浅出,大科学家才能做一流的科普,本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证。

4. 《陆犯焉识》

严歌苓著,作家出版社201110月第一版,35.00

出身昔时沪上世家的陆焉识有良好的受教育履历,他的精神世界孤傲而从容,内心则强韧又坚持,但这些在他漫长而充满颠沛与磨难的人生中似乎助益无多,似是反成因言获罪的诱因……严歌苓在这部30多万字的长篇力作中,将自己爷爷的真实经历和她去西北走访所获的笔记素材相结合,创造出陆焉识这一鲜活、饱满的人物形象,与此相关的一系列女性形象及同时代知识分子形象亦不乏跃然纸上的魅力。流畅的叙事与娴熟的人物刻画、细节描写对这位写作多年、“职业感”鲜明的作家来说并无太大难度,真正的挑战来自如何在家族史写作与纯文学虚构之间找到一个虚实相间、令人信服又引人入胜的结合点。主人公陆焉识前半生的沪上、海外生活的物质、繁华与他后半生深陷牢狱之灾的青海荒漠的贫瘠、压抑有着巨大的时空反差,缠绕其间的亲情、恋情乃至友情从不同侧面折射不同境遇下的人性明暗,构成强烈的戏剧性。严歌苓在这部作品中所流露的“文学野心”显然不止停留在提供一个好故事或一次酣畅淋漓的阅读层面,对于一个世纪甚至更长年代跨度下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梳理与反思或许才是她在文字背后的重要寄托。

5. 《批评官员的尺度:〈纽约时报〉诉警察局长沙利文案》

[美]安东尼·刘易斯著,何帆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7月第一版,32.00

“《纽约时报》诉警察局长沙利文案”是半个世纪前在美国发生的一起诉讼,这场诉讼在新闻史上影响巨大,其判决体现出来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而当时引发的质疑与困惑今天也同样余波未平。1960年,因为一则批评性广告,蒙哥马利市警察局长沙利文以诽谤为由,将《纽约时报》告上法庭。两审失利后,面临绝境的《纽约时报》将此案上诉至联邦最高法院。1964年,最高法院判定《纽约时报》胜诉。判决指出,在美国,参与公共讨论是一项政治任务,除非媒体蓄意造假或罔顾真相,官员不得提起诽谤诉讼。本书作者是《纽约时报》资深记者、两度美国普利策奖得主,但他并没有简单站在媒体立场上,渲染绝对的新闻自由。结合本案的后续发展,作者对现代媒体的角色、伦理进行了全面的反思,许多观点亦发人深省。他的写作语言平实通俗,精于布局谋篇,擅长设置悬念、以点带面。本书在准确、详细讲述这一诉讼的相关史实外,另有超过一半的篇幅系统梳理了美国社会关于言论自由的司法进程。正是这份梳理,令读者真切体会在法律精神、社会现实与价值变迁之间实现平衡是多么不易。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媒体的形态、规模、影响力也日新月异,但面临的难题依旧:个人名誉与言论自由,我们该如何把握?

6. 《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

[]瑞·蒙克著,王宇光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6月第一版,79.00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生于1889年,蒙克这部杰出传记,发表时正值维氏诞辰100周年纪念。哲学、思想家传记通常有两种写法,一以生平为主,一以思想为主。对于普通读者,后者不仅有阅读障碍,更主要难以把握思想所由何出,而前者往往因流于琐屑,不知传主所为何来。蒙克力图克服这两种倾向,三条线索并进,在广阔历史大背景下,精细描述维氏哲学思考的路径,谨慎挖掘其个人生活种种面相,生活因思想和历史,呈现耀眼光亮,思想因历史和生活,变得鲜活亲切,历史因生活和思想,成为有迹可循。维氏最重要的两部作品,《逻辑哲学论》和《哲学研究》,并非巧合,分别诞生于一战和二战,——维氏是带着《逻辑哲学论》走出意大利战俘营的,而二战硝烟刚刚散尽,《哲学研究》“终稿”画上了句号。维氏作为士兵参加一战,战争中皈依基督教,不仅拯救了他,作品中浓厚的神秘主义思考,与人在战争中的体验和命运,不无关系;作为后勤人员,他参加了二战,对心灵世界的探寻,最终构成他晚期哲学思考的骨架,与战争给人造成的道德损害,有着内在逻辑。阅读这部超过60万言的大书,仿佛乘坐过山车,急速中,你必须睁大眼睛,才可体验极限风光,从生活中剥离思想,在思想中探秘历史,于历史中理解生活。蒙克让维氏走下圣坛,又给维氏带上新的光环,一张一弛之中,却给了读者一把接近维氏思想的钥匙。这部杰出作品,因译者杰出的转译而锦上添花。(刘苏里)

7. 《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

[美]彼得·海斯勒著,李雪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1月第一版,33.00

从中文简体版问世至今,《寻路中国》始终在良好评论口碑与上佳市场反响中前行。美国人彼得·海斯勒(何伟)有《纽约客》驻京记者经历,这为他的写作视角与写作风格打下相当程度的基础。简略地说,这是一位外国记者在中国的自驾游之旅,但这仅仅为书中的深度、广度或者说内涵开了个头,路上的风景和人物固然令他难忘,但更值得他走近去观察甚至切身体验的则是今日中国社会的种种侧面,有积极的亦有不堪的。他在书中从三个侧面关注并解读中国社会现状,驾校学车经历与自驾穿行华北西北的体验和沿途所见几乎是今日中国社会风貌的浓缩;在长城脚下三岔村中生活那几年则近距离接触城市化进程下的乡村变迁、农民甘苦和留守儿童的问题;而第三个线索指向经济高速发展、制造业勃兴的浙江丽水工厂,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的状况有所反映。与此前两部中国题材纪实作品《江城》和《甲骨文》相比,《寻路中国》的写作益发成熟与从容,新闻纪实式的田野调查与细微到人物外在、内心与言谈举止的“文学化”描写使得这部作品在严谨与好读间得以两全。而作者那既有“局外人”理性旁观又有置身其间的感性态度亦是此书文本读来特别之处。

8. 《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

葛兆光著,中华书局20113月第一版,39.00

近些年来,我们常在从欧美和日本翻译过来的学术著作中读到关于“中国认同”这一话题的讨论,其中涉及中国民族、边疆、区域以及中外关系等等问题。葛兆光在本书中指出,由于国际学界新的学术潮流(包括区域史研究、从亚洲出发的历史叙述、台湾学者的同心圆理论、对蒙元和大清帝国的研究、后现代史学等等)的冲击,关于历史中国之界定,已愈益成为一个问题。美国学者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指出,“所谓民族国家的历史,其实是‘虚假的同一性’,所以要从这种民族国家虚构的同一性中把历史拯救出来”。葛兆光并不同意杜赞奇的说法,所以在《宅兹中国》第一编第一章中即论述了“‘中国’意识在宋代的凸显”,指出“具有边界即有明确领土、具有他者即构成了国际关系的民族国家”自宋代起已渐渐形成。葛兆光认为,历史学者的当务之急并不是“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而是“在历史中理解民族国家”。就像作者十年前的《中国思想史》为思想史研究别开生面一样,本书亦为中国史研究指出新的路向,至于他提出的“重建”思路以及“从周边看中国”的课题能取得多大成功,也许还有待观察。该书现实关怀非常明显。近些年来,诸如高句丽问题、钓鱼岛问题引人关注,民族问题的讨论也很多,但一般人除了诉诸民族主义情绪之外,往往昧于相关知识,讲不出什么道理来。因此,学界开放相关问题的自由研究,并将研究成果介绍给一般读者,使之成为公共知识,是值得肯定的趋势。

9. 《这些人,那些事》

吴念真著,译林出版社20119月第一版,28.00

说到吴念真,熟悉台湾电影的会马上联想到他担任编剧并和诸如杨德昌侯孝贤等大导演有关的片子。事实上,在台湾艺文界纵横多年、跨界频频的他最初从矿区小镇到台北崭露头角是因为写小说,他的笔触纯朴、清新,叙事风格生动、细腻,这些特质不止被他渗透到一系列电影剧本里,在其久违文学多年的《这些人,那些事》中亦有延续。顾名思义,这是一本回忆之书,从作者在九份矿区的童年、少年时代写起,直到他后来当兵,再后来在台北慢慢“成功”。听上去很励志的题材,经由吴念真写来全无壮怀激烈的“励志”八股味儿,更多是弥漫在字里行间的“情”字,亲情、友情,或许还有那么点儿恋情。这位有“台湾最会说故事的人”之誉的作者在书中充分展现了这一点,不管生老病死的无常还是细水长流的日常,被他娓娓道来都有着举重若轻的意味,而这些在书中惟一以虚构作品样貌出现的《遗书》里表现得尤为明显。全书洋溢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勾勒人物与描摹场景意趣盎然,那些对他而言快乐的或忧伤的记忆如此难以释怀,大笑或泪下在书中只一页之隔。

10. 《中国为什么要改革:思忆父亲胡耀邦》

胡德平著,人民出版社20111月第一版,48.00

书的作者是胡耀邦的长子。胡德平从上世纪60年代的两份“上书”切入,从五个方面探讨“中国为什么要改革”。这两份“上书”,一份是1962年陕西户县农村党员干部杨伟名、贾生财、赵振离的《当前形势的感怀》;一份是1968年胡耀邦给毛泽东的“建言信”。杨伟名等要求中央在农村实行“社会主义单干”,发展农村自由市场,恢复中小工商企业。胡耀邦呼吁摒弃“斯大林时代的计划经济”。他认为这种经济没有“实在的可行性”,中国走“亦农亦工、农工结合”的发展道路,才能摆脱困境。杨伟名等三人是最基层的农民,胡耀邦是中央委员。身份和地位如此悬殊,而对那时中国弊病的诊断则基本一致。1978年改革大潮初起,安徽小岗村“包产到户”推波助澜,践行着杨伟名等人的观点。而成为中枢领导人的胡耀邦以“五个一号文件”回应农民的“伟大创造”。这段历史表明,上下共识,上下同心,是中国改革的动力,也是中国改革顺利推进的保障。相比满妹的《思念依然无尽——回忆父亲胡耀邦》的温情,胡德平的书就有些冷峻——以“中国为什么要改革”的视角开笔,不仅回放胡耀邦在改革大潮中的身影,而且融入了自己的诸多思考。看似父子隔空对话,而延续的既是历史脉络,又是血缘亲情。(徐庆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4 16:22 , Processed in 0.08753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